谈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921519 上传时间:2021-10-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谈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谈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程资源,只为学生发展而开发谈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内容摘要】:教师要上好品德课,就要做好“借力”的文章。面对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观察,巧妙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应“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也就是说,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标准,捕捉课程资源;要以学生生活为起点,筛选课程资源;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地深切地体验一番,获得深刻的道德情感,以提高课程资源的有效度。【关键词】:课程资源教材学生活动随着课改的深入,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课堂上,图片、文字、歌曲、影片等各类资料极大地拓宽了学

2、生的视野,拓展了教材的内容。但是在听课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一些情况:有些老师在开发课程资源中,常常大动干戈地四处寻找,却将教材弃之不顾;有时生活中真实感人的道德教育素材可真不少,看看这个材料不错,瞧瞧那个信息也不赖,干脆都不舍弃,一股脑儿都用上。于是课堂上,许多相关的信息资源如浮光掠影般地在学生、听课老师面前一晃,就匆匆而过,让人产生一种走马观花之感,并没有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学生的道德体验,发挥资源的实效。因此,改变这种高耗低效的局面,优化课程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的效力,就成了我深思的问题了。一、依托教材,拓展资源教师课程意识的强弱,往往集中地表现在对待教材的态度与处理教材的方式上。课程标

3、准中提到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意地对待地教材。我们要摒弃“把教材视为圣经,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传统教材观,但也要防止走向“随心所欲地改变教材”这个极端。我们应当明白,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来编写的,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凝结了众多的编者的智慧,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依据,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应深入钻研教材,理解、尊重教材编写的意图。只有真正读懂了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才可能创造性地拓展个性化的教学资源。需要强调的是对教材的每一点个性化的创造都必须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前提,漫无目的地改变教材,只求花样繁多、摆摆嘑头这是不可取的。如人教版看我多精神一

4、课中,有三幅分别表现学生坐、立、走正确姿势的图片。我曾在执教这一课时,为了“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事先找来了几个学生,要求他们摆好姿势,拍下了几张“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的照片,以备配合教材中的图片。后来我觉得,此举不但耗费了人力、财力,而且忽视了教材中的图片是充分为教学服务的的作用,反而有些在课堂上作秀之嫌。于是,我又作了这样的处理:先让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坐、立、走正确姿势的图片,在交流中,我随机出示教材中的图片,孩子们从中初步了解怎么做才能有精神,精神饱满是一种文明的表现。接着我利用学生这份宝贵的人文资源,在引导学生学习坐的姿势时,请了一些坐得极为端正的小朋友上

5、来示范。我想,身边的榜样是最好的激励情感的方法,让那些坐在台下的孩子们在欣赏时,不仅仅是再次了解坐的正确姿势,更是为了让他们感到“台上的同学坐得多精神!有精神的孩子是多么的光荣!我要做个有精神的孩子!”促使他们从心里追求做个有精神的孩子。有了这样的心理需求,他们也会付诸于实践中。课堂实践也证明,台下的孩子们在榜样的激励下,纷纷自觉地模仿,纠正自己的坐的姿势。然后我在后面的教学“立”、“走”时,不失时机地对那些坐、立、走姿势正确的孩子拍拍照。在课结束时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孩子们看到自己如此有精神,纷纷给自己鼓起了掌,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课后,我把这些照片贴在教室墙壁上的一棵“青松”,并鼓励更多的

6、孩子能成为此“树”的好果果。在这里,没有太多的课外资源的填补,教材中的图片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它直接形象地告诉孩子们该怎么做,才是有精神的,孩子们正是在不断地模仿中,在老师的层层深入地引导中,纠正自己的不良姿势,形成良好的坐、立、走的习惯。事实证明,放弃了课前的拍照,课堂照样精彩。有时,教材中的有些内容和我们教学的实际需要还有一定距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好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适度的延伸。如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集体力量大一课,为了让学生感悟到集体的力量大无比这个道理,教材中安排了一个小蚂蚁召集兄弟姐妹搬大蛋糕的故事,和四条关于“集体力量大”的经典谚语。课堂上,学生通过读读、议

7、议故事,找找、背背谚语,大多能明白其中蕴含着的道理,但是由于这两个内容都比较理性化,从体验的程度来说,大概只能在孩子们的心里泛起一层层涟漪,恐怕无法在他们的内心里留下深深的铬印。于是我在课始,增加了一个折牙签的游戏,从一根到一把,让每个孩子都动手折一折,用心体验一下,一根牙签容易断,一把牙签折不断,初步认识到集体力量大的意义。教材资源是丰富的,我们既不能“照单全收”,也不能“全盘遗弃”,而要有舍有弃,合理利用。二、关注学生,筛选资源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这就要求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从儿童日常生活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或典型意义的事例进行加工,以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生活

8、主题、范例或者“生活图景”的形式呈现。教师选择教学资源时,必须考虑到这一资源对指导儿童现实生活是否有意义,是否体现了时效性、生活性、趣味性、可参与性、可接受性,能否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上集体力量大一课时,为了能让学生懂得“人多并不一定力量大,只有学会有效的合作,才能发挥集体的作用。”,我设想了许多的活动,课文中的提珠子比赛,准备起来太费时;捏橡皮泥比赛,虽说简便易行,但已在别的课堂上举行过后来,我忽然想到,再过三五天就要举行校第22届校运动会,我何不搞一次制作宣传横幅比赛呢?提前给运动会热热身。于是,课上我对孩子们说:“22届校运动会即将来临,我们怎样做才能发挥集体的力量呢?”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

9、了:“运动员们在跑步时,啦啦队们要大声地为他们喊加油,鼓鼓劲!”“我们可以替运动员们保管衣服,让他们能放心地去参加比赛!”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好不热闹。我接过话茬子:“在运动会之前,老师想请大家制作一些宣传横幅来给运动员们鼓鼓士气。现在我们就来举行一次制作横幅比赛,看哪组制作得又快又好。要求:1、设计一句为运动员加油的口号。2、再配上插图。3、完成作品时间:3分钟。”在众人划桨开大船的音乐声中,孩子们纷纷忙开了。3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我安排了让各组展示的机会。有的组长捧着自己组的作品上台来了。我又进行采访:“你们组是怎么在短短的3分钟内完成这条横幅的?”有个孩子说:“我们先分了工,小A、小B

10、各画一个运动员,小C画一个微笑的太阳,我们希望那几天都是好天气,我来写一句标语。因为这一张纸上围不下这么多人,小E和小F就折几只小鸟贴上去。”其他的组长也汇报了自己组分工的情况,我趁势激励他们:“你们真有办法,既有分工又合作,完成了一幅了不起的作品啊!”然后我又请那些失败的、没有完成的小组介绍他们制作横幅的情况,在他们的交流中,引导得出:“如果自顾自的或者互相争着,撞车的,即使人再多,也难以准时完成任务;只有有效地合作,才能发挥集体的力量。”接着再安排一次制作机会,让那些没完成的小组在合作中完成作品,也体验到了合作以后成功的喜悦。最后我总结:“是的,人多力量是大,可是只有当大家朝着一个目标,团

11、结合作的时候,集体力量才会变得更大。我们在合作中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品味到了成功的喜悦。让我们为自己鼓掌吧。愿大家在运动会上也能发挥集体的力量,收获合作的成果!”这样的集体合作活动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集体的意义,不断深化对集体的认识,他们对于集体的感受是感性的、深刻的、多元的。这样的教学是有效的、适时的。在运动会上,孩子们所做的也正如他们在课堂上所说的,他们挥舞着自己亲手做的宣传横幅奔波忙碌着,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不知是巧合,还是真的发挥了集体力量,班团体成绩由去年的第四名上升到了第二名,这是从来都没有得到过的好成绩。 课程资源来自学生的生活,问题的解决也回归学生生活,高于学生生活,指导学生生

12、活,这样的教学帮助了学生解决了现实的问题,有助于其道德品质的发展。这样的课程资源才是有效的!三、设计活动,优化资源活动性是品德课堂的重要特点。在当前的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都十分重视活动化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有时我们透过这一个个热闹的活动场面,不难发现,有的活动目的性差,学生因为没有体验和感悟,认识水平仍停留在原有基础上,导致课堂教学高耗低效。有时由于教师组织得不够严密,学生表现得过于兴奋,出现课堂秩序比较混乱的状态,影响教学等。多元化的课程资源应当包括各种活动形式,如游戏、表演、讨论、调查、访问、情景模拟等。教学活动作为品德课程资源的重要

13、组成部分,须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学主题、教学内容、教学空间,以遵循针对性、趣味性的原则,以课堂实效为标准,选择合理的组织形式,促使学生在有效的活动中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优化教学活动。如余姚的王春辉老师在介绍自己执教祖国宝岛台湾一课的磨课经历时,提到了她的第一次试教过程中的失败的一幕: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台湾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物产,她设计了“看图片猜台湾美名”的游戏。当课件台湾蝴蝶时,学生马上叽叽喳喳地喊着“蝴蝶王国”,出示树木时,学生有的说“树木王国”,有的说“森林植物园”由于图片的直观性,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答。好多学生因为忙于抢答而忽视了倾听别人的发言,课堂秩序陷入了比较混乱的状态

14、。后来,她重新设计了此活动,把抢答活动由图片载体改为文字载体的形式出现。在宁波市品德学科优质课评比中,我有幸欣赏到了她执教的这一堂课,王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抢答游戏之前,郑重地向孩子们讲清楚游戏规则:“老师请守纪律、坐端正、听清题再举手的同学来回答,答对了就奖给他(她)一只台湾蝴蝶。请注意遵守规则,等老师读完了题目再举手。”接着老师一道道地读题,学生们井然有序地举手回答,课堂气氛活跃而不嘈杂,果然收到了好效果。我想:这两次抢答活动呈现的是同样的台湾丰富的资源,但后者使学生迅速地把焦点集中在正确的答案上,既不影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维持了课堂秩序,而奖励答题卡的机制有效地强化了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由此可见,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对教学组织形式的开发和利用中,应以课堂实效为准绳。总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做到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服务于课程目标的落实,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做到适用而不乱用,有效而不泛滥,让品德课堂熠熠生辉,精彩纷呈!参考文献:小学德育2005年第24期“请进来”的精彩 小学德育2006年第10期把握关键词 上好品德课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