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总体应急预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900498 上传时间:2021-10-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6.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产安全事故总体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产安全事故总体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产安全事故总体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生产安全事故总体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安全事故总体应急预案(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目录引言1第一章 总则1第一条、编制目的1第二条、编制依据2第三条、适用范围2第四条、工作原则3第二章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4第五条、应急组织体系、救援机构4第六条、职责分工5第三章 应急救援程序、措施8第七条、事故报告与报警8第八条、应急程序8第四章: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演练与修订10第十条、宣传10第十一条、培训10第十二条、应急预案演练11第十三条、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11第五章、应急救援工作要求11第十四条、工作要求11第六章、其它事项12第十五条、应急预案经费开支12第十六条、奖惩12第十七条、应急资源13第十八条、事故后的恢复程序13 引言地铁7号线华强北站位于深圳市福田区

2、商业中心华强北商圈的核心地段,在深南大道红荔路之间、有“中国电子第一街”美誉的华强北路的地下,呈南北向布置。本站位于华强北路地下,在深南大道与振华路之间,下穿越振中路,交通繁忙。基坑西侧建筑由南向北依次是华强集团、华强电子世界、华强广场酒店、华强电子世界和华强广场酒店地下室,基坑东侧建筑由南向北依次为赛格广场、宝华大厦、康乐电子有限公司、广博现代之窗大厦。车站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DK22+362.878,车站起点里程为DK22+166.878,车站终点里程为DK22+496.778,华强北站全长为329.9m, 华强北站南端有负一层的地下空间结构,长度为25.5m,放

3、在华强北站的设计范围中,因此华强北站加上南端负一层地下空间整段长度为355.4m。华强北站主体基坑标准段宽度为28.1m,盾构扩大段宽度为29.8m,标准段基坑深度约为25.726.4m,盾构扩大段基坑深度约为27.0m。华强北站南端负一层基坑宽度为28.1m,基坑深度约为11.4m。华强北站负三层基坑围护结构采用1000mm连续墙,南端负一层基坑采用800mm厚连续墙,均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加强对施工生产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与预防,提高项目部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突发安全事故的应变能力,尽快控制事态,尽量减少损失,尽早恢复正常施工秩序,特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本

4、应急预案,建立和保持应急准备状态的职责属于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负责预案的颁发,保证预案和实施程序每年进行审查和修订。项目副经理负责应急人员的培训管理以确保具有充足的应急反应能力。项目总工程师负责保证进行定期演习。所有项目员工都有义务执行预案中各自的职责。第二条、编制依据(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三) 职业病防治法(四) 突发公共应急预案、(国务院302号令、国务院344号令、373号令)(五)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六)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七)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八) 建筑施工高处

5、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九)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十) 深圳地铁建设管理规定中的:深圳市建设工程抢险应急预案、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地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安全管理办法、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深基坑安全监管的通知、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建设工地安全管理规定等。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深圳地铁7号线7305标项目部工程,发生以下重大事故和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一)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二)隧道坍方、涌水、涌泥、流沙应急预案(三)防台防淹应急预案(四)高处坠落或坠物打击事故应急预案(五)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六)基坑施工应急预案(七)火灾事故

6、应急预案(八)管线损害事故应急预案(九) 施工监测应急预案(十) 起重吊装应急预案事故分级如下:本工程应急级别划分为三级一级-预警,最低应急级别,可以控制的异常事件或容易被控制的事件。二级-现场应急,属于中间应急级别,不会超出项目界限。外部人员和财产一般不会受事故的影响。这种级别表明项目内人员已经不能或不能立即控制事故,需要外部援助(如消防、医疗单位的援助)。三级-全体应急,这是最严重的紧急情况,表明事故已扩散到项目外。根据不同事故类型和外部人群可能受到影响,可决定进行安全避难或疏散。同时需要医疗其他机构的人员支持。第四条、工作原则(一)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当发生或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应迅

7、速、有效地实施施工抢险以及对人员进行抢救,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危害,消除事故影响,把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严格遵循“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各司其职、协同配合、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的原则。(二)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在项目公司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统一协调下,项目公司各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应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开展工作。各部门、各单位应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三)相邻标段实施联动,事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合作协议。当一个施工单位发生可能殃及相邻施工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时,在第一时间及时逐级上报的同时应及时通知相邻施工单位共同进行抢险工作。(四)相互联动。当事发单位的应急救

8、援人力、物力、设备不能满足救援需要时,项目公司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有权对全线各施工单位的救援人员、物资、设备等实施统一调用。(五)地方联动。当安全生产事故灾难超出本单位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应及时报请深圳市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社会求救。(六)预防为主,加强演练。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加强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第二章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五条、应急组织体系、救援机构(一)深圳地铁7号线BT项目应急预案体系:成立由深圳地铁7号线7305标项目部第一责任人为组长、安全总监和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的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9、负责对本标段突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实施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救援预案的启动、救援及善后工作。(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事故报告程序 (三)、指挥部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构成 组 长: 李龙 经理 (手机:18718861616)副组长: 朱克齐 副经理 (手机:13826910406) 吴晓斌 安全总监 (手机:18718861617) 徐新 总工程师 (手机:18718861217) 代晓宁 (手机:13897785382) 袁合臣 (手机:18718861606)组 员: 李群 综合部主任 (手机:18718861608) 张虎 工程部主任 (手机:1871886

10、1614) 梁雪峰 安质环保副主任 (手机:18612830823) 杨海峰 计划合同主任 (手机:18609761500) 焦中海 物资设备部主任 (手机:15195096089)1、 应急抢险指挥中心1)值班人员应采取的行动:记录事故发生区报告的基本情况;按预案规定,通知指挥部所有人员到达集中地点,并规定时限;根据情况的危急程度,或按预案规定通知各应急救援组织做好应急出动准备。2)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应采取的行动:根据事故发生区报告的情况,提示安全技术人员进行危害估算;会同专家咨询组判断情况,研究应急行动方案,并向总指挥提出建议。其主要内容是:事故危害后果及可能发展趋势的判断,应急的等级与规模

11、,需要调动的力量及其部署,公众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按总指挥的指令调动各应急救援组投入行动。2、工作组 1)现场抢险组 2)现场保卫组3)医疗救护组4)新闻信息组5)紧急疏散组6)后勤保障组7)善后工作组第六条、职责分工1、 应急指挥中心1)负责事故救援的整体、全面指挥;2)负责建立项目部救援网络系统,保证与各部门、工程队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并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的汇报工作;3)负责成立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对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进行监督。4)负责所需救援物资的落实;5)负责与相邻可依托力量的联络求救;1、 组长职责组长即总指挥(由项目经理担任)的职责: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启动。负责事故应急行动期间各单位的

12、运作协调,按照应急预案合理布置应急策略,和事故现场指挥者协同工作。保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2、副组长职责事故现场指挥者(由项目副经理担任)的职责:负责对事故现场的控制,协调应急队员的救援工作,识别危险物质及存在的潜在危险并对事故现场进行分析,执行有效的应急操作,保证应急行动队员的个人安全,并负责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工作。保持与总指挥的联络。公共关系代表(由项目经理或党工委副书记、项目总工程师担任)职责:负责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工作,接受他们的采访,必要时负责召开新闻发布会,并与安全人员和法律人员及其它事故应急者保持联系。3、组员职责 支持保障人员(由负责物资采购和经过培训的医疗

13、人员担任)职责:为事故应急救援的完成提供应急所需的物资和人力资源;担负事故现场的警戒工作,并提供各类应急所需的技术支持和医疗支持。如负责伤员的治疗、救护,并回答医疗方面的问题。信息管理人员(由调度担任)职责:负责接收事故报警信息,并在事故应急期间向事故应急者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负责应急小组之间的通讯联系,设置专线电话。事故现场调度人员(由工区负责人担任)职责:负责组织工区人员参加项目部举办的培训。同时负责发生事故时立即组织抢救,防止事态扩大,保护现场,及时如实汇报。负责轻伤事故、未遂事故的调查分析,参加重伤事故调查分析,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4、现场抢险组第一组组长:朱汗振 副

14、组长:黄裕成 成员:工区管理人员及施工外协队组成,共38人。 职责:根据要求负责建立救援抢险队伍、人员;按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确定的抢险方案,负责事件现场的紧急抢险工作,包括营救被困和受伤人员、现场贵重物资及设备的抢救、危险品的转移等,尽快控制并消除事件影响;并及时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抢险进展情况。第二组组长:林富远 副组长:黄文明 成员:工区管理人员及施工外协队组成,共10人。 职责:根据要求负责建立救援抢险队伍、人员;按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确定的抢险方案,负责事件现场的紧急抢险工作,包括营救被困和受伤人员、现场贵重物资及设备的抢救、危险品的转移等,尽快控制并消除事件影响;并及时向应急救援领导

15、小组报告抢险进展情况。5、现场保卫组 成员:张国钰、刘尚旭、马刚、张艳花、丁志鹏职责:负责对危险区域人员和重要物资有秩序地疏散;根据需要请属地公安部门维护事件现场秩序;对需要取证的事件现场进行保护、做好警戒等;对危害区外围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阻止事件危害区外的公众进入;对事件现场周围的交通秩序进行重新组织和安排,防止交通拥堵;指挥撤出危害区的人员和使车辆顺利地通过,并确保事件应急救援的队伍、技术专家和设备、物资能及时赶往现场(对抢险所需材料输送的车辆,必要时进行开道);对重要目标实施保护,维护社会治安。6、 医疗救护组 成员:忽海庄、汪文辉、佐娜娜、邢艳萍、张庆林职责:负责对事件发生

16、后受伤、伤亡人员实施救援,对伤员进行应急处置、急救和救护;必要时根据事先制定的预案请卫生部门、市医疗救治中心设置现场医疗急救站,对伤员进行现场分类和急救处理,及时合理转送武警医院,开通绿色通道进行救治,对现场救援人员进行必要的医学监护。7、 新闻信息组 成员:王进林、陈松、张秀年、刘轩、王瑞、王尚玺、侯静茹、衣萍职责:负责与上级单位及社会有关各界保持联系,及时汇报现场抢险救援进展情况,配合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并做好现场媒体活动管理工作。8、紧急疏散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工作组 成员:杨平、韩振基、王红霞、周仕秀、董艳、田爱云职责:负责为应急处置人员和撤离后的群众提供生活、办公条件;负责处理受伤害人

17、员及其家属的善后事宜,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说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应急处理组织机构中相关人员如发生变动,由变动后重新担任此岗位的人员担任,并对其相应的职责负责。第三章 应急救援程序、措施第七条、事故报告与报警在发生紧急情况或突发事故的过程中,任何人员都有可能发现事故或险情,此时它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向有关部门报警,提供事故的所有信息,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适当的应急行动。报警救助电话须知(一)说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基本情况和已采取了些什么措施,以便救援人员实现做好急救准备。(二)讲清楚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三)说明报救者单位、姓名(或事故地)的电话,以便救护车(消防车、警车)找不到地方时随时电话联

18、系。(四)获取进一步信息,确认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五)通完话后派出人员在现场等候接应,同时清除现场道路上的障碍,一片救护车辆能及时进行救护。(六)应急行动级别。第八条、应急程序(一) 救援程序应急救援行动是指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为及时营救人员、疏散撤离现场、减缓事故后果和控制灾情而采取的一系列抢救援助行动。一旦事故发生时,应及时调动并合理利用应急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投入行动;在事故现场,针对事故的具体情况选择应急对策和行动方案,从而能及时有效的使伤害和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和最小范围。 第九条、事故现场救援措施事故现场、项目负责人或安全主管部门应采取以下行动:(一)掌握情况。不论现场何

19、种局面,必须掌握的情况有:事故发生时间与地点;种类、强度;已知的危害方向;事故现场伤亡情况,现场人员是否已安全撤离;是否还在进行抢险活动;有无火灾与爆炸伴随;现场的方向、风速;事故危及项目外的可能性。(二)报告与通报。在掌握事故情况,判明或已经发现事故危及项目外时,应立即向有关单位或部门进行报告:报告负责本项目的业主和业主代表;报告本系统直接领导部门(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一分局);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及情况的紧急程度,按预案的应急级别发出警报。(三)组织抢救与抢险。制止危害扩散的最有效措施是迅速消除事故源,制止事故扩展。同时,因本单位最熟悉事故设施和设备的性能,懂得抢险方法,必须组织

20、尽早抢救与抢险。要迅速集中力量和未受伤的岗位职工,投入先期抢险,包括:抢救受伤害人员和在危险区域的人员,组织经培训过的医务人员抢救伤员,并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地带;停止设备运转、灭火、隔离危险区等;清点撤出现场人员数量,组织本单位人员撤离危险区;组织力量为前来应急救援的队伍创造条件。当事故将危及施工现场人员、财产、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时,由总指挥宣布实施保护程序。人员疏散:由项目副经理组织应急保卫组首先对受安全威胁的人员进行疏散到安全地带。人员查点:由安质部部长指定警卫人员对疏散人员进行查点。并对查点情况向项目副经理汇报,项目副经理向总指挥汇报。财产疏散:确保无受安全威胁的人员后,再对受安全威

21、胁的财产实施转移,转移至安全地带。危险区进出管制:根据现场危险情况,设立警示或警告标示,只能由抢险人员进入,确保非工作人员进入现场。(四)事故现场保护第一步 各工区负责人在向安全负责人报告的同时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区域围护,保护事故现场不被破坏。第二步 安全员到达事故现场后,用警示牌和警示带进行进一步围护,确保事故现场不被破坏。第三步 安全员对事故现场实施围护后拍照、摄像、取证。第四章: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演练与修订第十条、宣传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应急救援法律法规和事故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应急知识教育,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应急意识。同时,施工单位应当与所在

22、地地方政府、社区建立联动机制,向周边群众宣传相关应急救援知识。第十一条、培训1、目的1)应急预案确定后,按计划对项目部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保证所有应急队员都能接受有效的应急培训,使他们熟悉报警,疏散路线,安全躲避场所等;2)使应急救援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和程序的实施内容和方式;培训他们在应急预案和程序中分派的任务;使有关人员知道应急预案和实施程序变动情况;3)让应急救援、抢险人员保持高度准备性。2、基本任务锻炼和提高队伍在突发事件情况下的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队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基础防护或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

23、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3、培训的内容1)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2)在事故现场的自我保护;3)对危险源、事故隐患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分析、辨识;4)应急救援程序及报警、示警方法;5)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6)各种抢救的基本技能;7)应急救援的团队协作意识;8)“三防”基本基础知识。第十二条、应急预案演练日常演练工作由安全负责人(项目副经理)负责组织每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相关应急预案演练。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合格者才能上岗。每月对应急救援人员的手机开通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两次,一般安排在凌晨2点左右,以检查报警总机与反应机构的反应人员联络是否畅通。 第十三

24、条、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根据人事变动、机构调整、工法改变等情况时进行。第五章、应急救援工作要求第十四条、工作要求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迅速调集力量赶赴现场组织抢险救护,并根据应急类型、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依照法律、法规和标准必须向项目公司应急总指挥、管理层和项目外机构(业主、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报告,项目公司总指挥接到汇报后,按实施程序启动应急反应组织。应当于1小时内将事故的简要情况按事故等级向事故发生工程所在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事故书面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25、事故有关的工程情况;工程项目、企业名称; 2.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部位、性质、现状及发展变化情况等; 3.事故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4.事故发生原因分析、初步判断、初步处理意见; 5.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6.事故发生后所报告的单位及报告顺序;7.突发事故发生后有关数据、照片、资料;涉及到的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的情况。(一) 事故现场的保护和信息发布 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在迅速进行抢险救援工作的同时,必须同步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防止随意挪动或丢失与事故有关的残骸、物品和文件资料,以保障事故的调查分析。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导交

26、通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采用拍照或录像手段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和物证,以利于事故现场调查取证工作。为防止事故造成对其他非抢险救援人员的危害,尽量减小事故造成的影响,事故发生单位要立即封闭事故现场,未经同意不得允许任何与事故抢险和处理无关的人员进入事故抢险现场。对新闻媒体和公众的事故消息发布工作,由项目部党群工作部负责。对外消息发布前,统一由项目部党群工作部负责收集整理权威情况说明(如事故的原因、过程、定性、主要责任等),及时向项目部信息发布人提供。新闻发布和事故报告:向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布,紧急事故和任何人员受伤的信息,只有以下人员有权发布:项目经理

27、、党工委书记、项目总工程师。第六章、其它事项第十五条、应急预案经费开支用于应急救援所需的设备、物资、器材培训经费按有关政策列支。因地铁工程建设事故造成财产和人员直接损害的赔偿由事故责任单位负责,应急救援中支援单位所耗费的费用,由事故单位补偿;因不可抗力原因造成的事故损失可向有关保险机构索赔。第十六条、奖惩在地铁工程建设所需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项目部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因参加应急救援受伤、致残或牺牲的人员,其医疗、抚恤待遇按照国家有关国公(工)受伤、致残或牺牲的规定办理。对于未按规定要求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的,擅自动用应急救援设备、物资的;拒不执行应急事故领导小

28、组或警方的通知、指示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及经理部的规定进行处罚,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七条、应急资源根据项目部施工生产的性质、特点以及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有选择的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对应急救援器材、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一)一般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二)简单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应急小药箱。(三)抢救工具:一般工地常用 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四)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五)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伏以下安全线路、灯具、发电机等(六)交通工具:工地常用车辆。(七)灭火器材:灭火器材按平时需要就位,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

29、。(八)救援材料:工地应备足钢管、方木、木板等救援材料且施工中不得随意使用,必须真正使用在救援工作中。第十八条、事故后的恢复程序项目经理是决定事故终止应急,恢复正常秩序的负责人。事故现场由保安人员执勤,事故现场的进入人员:拍照取证人员(包括上级调查人员)。未经授权的任何人员不得进入事故现场,以免破坏事故现场,给调查取证带来困难。应急救援结束后,由项目经理宣布应急救援结束。第19条 、附件附件:紧急事件对外联络表紧急事件对外联络表序号类 别机构、单位应急电话备 注1应急指挥市应急指挥中心820033992市“三防”办(税务局)83071111三防:防洪、防台风、防旱3市住建局83134159市安监站值班电话4市交通局8316812383168110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总值班室5市民防办83913456-6602总值班室6市轨道办827699927治安报警市公安局110火警(119)、治安报警(110)和交通报警(112)三合一8急救武警医院82699563(护士办公室)82699570(医生办公室)9生产安全事件报告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13602673900传真:8200146410市建设局8313415911市交通局8316812383168110 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