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球团工程设计规范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894274 上传时间:2021-10-1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1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铁矿球团工程设计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铁矿球团工程设计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铁矿球团工程设计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铁矿球团工程设计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矿球团工程设计规范(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铁矿球团工程设计规范 目录1 总 则12 术 语23 基本规定54 原料要求及原料的准备和加工64.1 工艺原则64.2 铁矿粉64.3 粘结剂和添加剂64.4 燃料75 配料和混合85.1 工艺原则85.2 配料85.3 混合86 造球和生球筛分96.1 工艺原则96.2 造球96.3 生球筛分96.4 生球质量97 布料和焙烧107.1 工艺原则107.2 布料107.3 焙烧108 成品的筛分、贮运和粉料的处理149 电力和自动化159.1 电 力159.2 自动化1510 辅助设施1710.1 总图运输1710.2 除尘、通风、空调采暖1710.3 给水、排水1810.4 压缩空气及其

2、他气体的供应1810.5 建筑和结构1911 计量、检化验和试验2011.1 计量2011.2 检化验2011.3 试验2012 维修检修2113 节能与循环经济2214 环境保护2315 安全、工业卫生与消防2415.1 安全、工业卫生2415.2 消防241 总 则1.0.1 为在铁矿球团工程设计中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减排、安全环保而制定本工程设计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种类型铁矿球团工厂的新建、扩建和改造的工程设计。1.0.3 铁矿球团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2 术 语2.0.1 原料 raw mater

3、ials为生产球团矿所使用的铁矿粉、铁精矿及其他含铁物料的总称。2.0.2 燃料 fuel 为球团焙烧提供热能的物料,如天然气、焦炉煤气、重油、煤等的总称。分为气体燃料、液体燃料和固体燃料三大类。2.0.3 粘结剂 binder 为提高铁精矿的成球性能,在铁原料内配加的膨润土、生石灰或消石灰以及相关有机物的总称。分为有机粘结剂和无机粘结剂两种。2.0.4 添加剂 additive为满足球团矿的不同质量要求,在铁原料中加入的一定量的石灰石、白云石等物料的总称。粘结剂和多种添加剂混匀后,再配入到铁原料中,称为复合添加剂。2.0.5 内配碳 internal carbon在造球前配入的少量无烟煤、焦

4、和石油焦等的含碳粉料。2.0.6 料场 stockyard铁原料、煤和成品球团矿的堆贮设施。分为原料堆场和成品堆场。2.0.7 球团 pelletizing铁精矿粉配加粘结剂、添加剂后造成球,经过干燥、预热、高温焙烧、冷却,达到一定强度的工艺过程。2.0.8 再磨 re-grinding当磨选后的铁精矿细度和比表面积不能满足造球要求时,对铁精矿采取的干磨、湿磨、润磨、高压辊磨等工艺过程。2.0.9 精矿干燥 concentrate drying当铁精矿的水分不能满足高压辊磨或造球要求时,对铁精矿进行加热以挥发水分的过程。2.0.10 自动重量配料 automatic weight propor

5、tioning所需的铁精矿、粘结剂、添加剂、内配碳等,按重量配比进行自动调节各种物料给定量的过程。2.0.11 混合料 mixture铁精矿、粘结剂和各种添加剂进行充分混匀后的物料。2.0.12 造球 balling 混合料在造球机内成球的过程。2.0.13 生球 green ball由造球机制成的、未经干燥的中间产品。2.0.14 焙烧 induration将生球加热升温,使其充分氧化、再结晶和晶体长大,实现固结的过程。2.0.15 铺底和铺边料 hearth and side layer在带式焙烧机台车的底部和两边内侧所铺设的一定厚度的成品球团矿。2.0.16 料层厚度 bed depth

6、链箅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上所铺生球的厚度。2.0.17 料层透气性 bed permeability在定的料层厚度和一定的风压情况下,单位面积通过风量的能力。2.0.18 带式焙烧机面积利用系数 SG machine productivity带式焙烧机单位有效面积每天的成品球团矿产量。单位:t/(m2.d)。2.0.19 链箅机面积利用系数 grate machine productivity链箅机单位有效面积每天通过的成品球团矿产量。单位:t/(m2.d)。2.0.20 回转窑容积利用系数 kiln productivity回转窑单位有效容积每天的成品球团矿产量。单位:t/(m3.d)。2.0

7、.21 竖炉容积利用系数 shaft furnace productivity 竖炉单位有效容积每天的成品球团矿产量。单位:t/( m2.d)。2.0.22 热工系统 heating process system球团焙烧的供热和传热系统。2.0.23 焙烧制度 induration regime 生球加热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原料和生球的性质而采用的不同温度、时间和气氛、供热强度等热工参数的总称。2.0.24 生球干燥 green ball drying生球加热升温脱除水分的过程。2.0.25 抽风干燥 down draft drying (DDD)热风自上而下通过料层使生球脱除水分的过程。2.0

8、.26 鼓风干燥 up draft drying (UDD)热风自下而上通过料层使生球脱除水分的过程。2.0.27 过渡预热 tempered preheating (TPH)生球经干燥后继续升温,进一步脱除水分和自由硫,开始碳酸盐和部分硫酸盐的分解和脱除的过程。2.0.28 预热 preheating(PH) 料层在一定预热温度气体作用下,碳酸盐全部分解脱除和硫酸盐部分分解,生球内部晶粒经氧化和再结晶,达到固结并具有一定强度的过程。2.0.29 回热 circulation of heat将焙烧工艺中的热气流循环利用的过程。2.0.30 调温 temperature adjustment 根

9、据球团焙烧过程不同的温度要求,对回热气流进行升温或降温的措施。2.0.31 物料平衡 mass balance 球团焙烧过程中各种物料进、出的重量平衡计算。2.0.32 热平衡 heat balance 球团焙烧过程中各项热量进、出的平衡计算。2.0.33 风平衡 flow balance 球团焙烧过程中风量进、出的平衡计算。2.0.35 放散烟囱 bleed-off stack 当焙烧高温气体超常或设备出现事故时,为保护高温设备不受损坏,而设置的能立即把高温气体快速放散的装置。2.0.36 管道热风炉 duct air heater furnace 在回热风管上设置的供热装置。3 基本规定3

10、.0.1 开展铁矿球团工程设计应具备下列条件:1 应有确定的厂址和工程范围,内、外部条件及相关的基础资料。2 应有可供确定主工艺流程和产品方案的模拟工业性试验报告。3 应有经充分论证确定的建设规模。3.0.2 铁矿球团工程规模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大型:主机(窑、炉)单系统年产量等于或大于300万t。2 中型:主机(窑、炉)单系统年产量等于或大于120万t至小于300万t。3 小型:主机(窑、炉)单系统年产量小于120万t。3.0.3 对不同的原料、燃料、辅料必须进行模拟工业性试验研究,其结果应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3.0.4 铁矿球团工厂的工作制度应为连续工作制。3.0.5 中型球团工厂的

11、年日历作业率应等于或大于90.4。3.0.6 工艺和设备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 工艺和设备选择,特别是主工艺和主要设备,应采用国内先进、高效可靠、安全节能和环境友好型的设备。当国内工艺和国产设备不能满足产品质量、节能减排要求时,应考虑引进先进的工艺和设备。2 辅助系统设备的规格和性能应与主系统匹配,并应留有一定的富余。3 严重影响主机作业率的设备,可设备用机或备用系统。4 禁止采用国内外淘汰的二手设备。对国内现有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应加快淘汰的步伐。4 原料要求及原料的准备和加工4.1 工艺原则4.1.1 各种原料、燃料和辅料的准备和加工的质量应满足球团矿生产的要求。4.1.2 各种原料、燃料和辅

12、料的供应量应能满足生产的要求,并应有富余。4.1.3 各种物料应分类堆存,不可发生混料现象。4.2 铁矿粉4.2.1 铁矿粉的物理化学性质应符合下列要求:1 铁精矿中TFe含量宜大于66.5%,波动允许偏差为0.5%;SiO2含量应小于4.5,波动允许偏差为0.2%。2 铁精矿的水分含量应小于10。3 铁精矿的比表面积根据矿石性质和造球工艺的不同,圆盘造球工艺宜为18002000cm2/g,圆筒造球工艺应为20002200cm2/g。4.2.2 铁矿粉的准备和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采用多种铁矿粉生产球团矿时,应设铁矿粉的混匀设施。但铁精矿的种类不宜超过三种。当采用两种及以上铁精矿时,宜设预

13、配料工艺。2 铁矿粉入厂后应有57天的储量。如采用进口铁矿粉则储量应有35天以上,并应设专用料场。3 当铁精矿含水量高于造球水分时应设干燥系统;干燥后铁精矿的水分应低于生球水分的5%10%;当后续设有高压辊磨机时,铁精矿干燥后的水分宜为8%。4 铁精矿干燥宜采用圆筒干燥机,并应采用顺流式配置方式。进入干燥收尘系统的烟气温度应高于露点温度。5 干燥机能力的配备可根据原料条件不同采用全干或半干两种方式,同时应设有旁路系统。未经干燥的铁精矿贮运设施应设有防粘和防堵设施。6 当铁精矿的细度不能满足造球要求时应设再磨工艺。再磨工艺的类型应根据铁矿粉原始粒度的粗细和性能来选择。对大、中型球团工程,宜采用湿

14、球磨工艺、高压辊磨工艺或这两种工艺的组合;对小型球团厂可采用润磨或其他磨矿工艺。再磨工艺中应设筛除铁块和杂物的处理设施。7 采用湿磨工艺时,再磨矿细度宜达到比表面积15001800cm2/g。8 高压辊磨机的规格、型号应由制造商经过试验后确定。4.3 粘结剂和添加剂4.3.1 选用膨润土作粘结剂时,应对其造球性能的优劣进行比较,应选用造球性能好的膨润土,且应经模拟工业性试验证实。应优先采用纳基膨润土,其次是活化钙基膨润土。在满足生球质量的前提下,应减少膨润土用量。在使用国产膨润土作粘结剂时,其用量宜小于或等于干基混合料量的1.2。4.3.2 有机粘结剂和复合粘结剂的使用应根据其来源、价格和性能

15、、效果等因素综合评价后确定。4.3.3 粘结剂的进厂方式和贮存应符合下列条件:1 外部运输距离短时,宜采用密封罐车进厂,然后用气力输送的方式送入配料仓储存,储存时间宜为23天。2 运输距离较远时,宜采用袋装方式入厂,并应设膨润土储存间,储存量宜满足15天的用量。4.3.4 生产熔剂性球团矿和含镁球团矿时,宜配加石灰石、白云石等添加剂,其中-325目的含量宜等于或大于90%。该物料的细磨设施不宜设在球团厂内,但应在配料室设有一定容量的贮仓。并应采用密封罐车进厂,然后用气力输送的方式送入贮仓,储存时间应满足生产的需要。4.4 燃料4.4.1 带式焙烧和链箅机-回转窑焙烧采用天然气、焦炉煤气或具有较

16、高热值的煤气时,燃气的热值应不低于16MJ/m3,到达焙烧区的压力应不低于5000Pa。4.4.2 用于回转窑焙烧和精矿干燥的烟煤及生球内配用煤的质量应符合表4.3.2的要求:表4.4.2 用于回转窑焙烧和精矿干燥的烟煤及生球内配用煤的质量要求煤 种发热值挥发分灰 分灰熔点含硫量细度结圈指数Rp沉积指数Dp烟 煤29MJ/kg20%1400oC0.5%R90:10%15%150300无烟煤高低低低-325目:90%4.4.3 燃料贮运和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气体燃料时,应设燃气输送管网系统、燃气站和燃烧系统等设施。2 采用燃油作燃料时,应设燃油贮存和燃烧系统等设施。供油系统应满足燃油完全

17、燃烧所要求的粘度和净度,并应保持稳定的油量和油压。所有喷嘴应安装残油吹刷装置。3 采用煤作燃料时,应设煤的贮运、破碎和磨煤系统等设施。运输距离较长时,堆存时间以1个月的用量为宜;运输距离较短时,堆存量以710天的用量为宜。磨粉宜采用中速磨。5 配料和混合5.1 工艺原则5.1.1 配料应精确和稳定。5.1.2 铁精矿和配加的膨润土等微量物料应充分混匀。5.2 配料5.2.1 对大、中型球团工程,配料及相关的原料系统和焙烧系统宜实行一对一的配置方式,应避免分料工艺。5.2.2 所有参加配料的组分都应采用自动重量配料,并应集中配料,配料秤精度的允许偏差为0.5。5.2.3 配料仓贮存各种参加配料的

18、物料量应在8小时以上。5.2.4 主要含铁原料的配料仓格数不应少于三格,其他参加配料的物料应为每种两格,或采用一格仓下设两个下料口及配备两套配料设备。5.2.5 配料的下料顺序应为先铁精矿再粘结剂和煤粉,最后是回收粉尘和添加剂。5.2.6 各种物料的配加量都应根据生产所用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准确设定,并应根据物料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而及时调整。5.2.7 除铁精矿外,其他配入物料宜采用气力输送方式进入配料仓,仓上应设置密封性能良好的粉料收集装置。5.2.8 铁精矿宜用圆盘给料机和电子胶带秤的组合,膨润土和添加剂等量少的物料宜采用转子秤或失重秤。5.3 混合5.3.1 配合料的混合应采用强力混合工艺

19、和设备。5.3.2 强力混合机的选择应不影响主机的作业率,且不宜设备用机。6 造球和生球筛分6.1 工艺原则6.1.1 供焙烧的生球应贯彻高质量的原则,质量不合格的生球不得进入焙烧系统。6.1.2 生球产量必须充分满足焙烧系统需要。6.2 造球6.2.1 造球工艺和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原料、设备采购条件及试验研究确定。6.2.2 圆盘造球机的倾角、转速应在一定范围内可调,其边高宜在一定范围内可调;圆筒造球机的转速应在一定范围内可调。6.2.3 造球设备应设备用机。6.2.4 造球混合料仓的贮量不宜超过2小时的生产用量。造球系统中的储存、转运、溜槽等应有各种防粘结的措施。6.2.5 造球过程中

20、宜不加或少加水,并以雾状水为宜。造球水分应根据实际所用铁精矿的种类和模拟工业性试验的结果确定。6.2.6 圆盘造球机和圆筒造球机的检修应设专用的桥式起重机。6.3 生球筛分6.3.1 生球筛分应采用辊式筛分机筛出大于16mm、小于8mm的不合格生球。6.3.2 生球筛分和转运应降低落差并减少次数。6.3.3 对筛分机筛出的大球,应设大球破碎机进行破碎。产生的粉料和筛出的小于8mm的生料可返入造球系统重新参与造球。6.4 生球质量6.4.1 大型球团工程,合格生球落下次数应大于8次;中、小型球团工程,合格生球落下次数应大于5次。 6.4.2 合格生球的水分波动允许偏差为0.25%。6.4.3 合

21、格生球的粒度应为816mm,其中1014mm的生球含量应大于80。6.4.4 筛分后合格生球的含粉率应小于5。7 布料和焙烧7.1 工艺原则7.1.1 焙烧设备的布料应平整和均匀。7.1.2 焙烧工艺和设备的选择应坚持先进性、可靠性和适应性的原则。7.1.3 在我国的铁矿球团工程建设中,应积极推进和发展链箅机-回转窑和带式焙烧工艺工程建设,并应贯彻大型化的发展方向。不宜提倡竖炉焙烧工艺工程建设,对现有竖炉工艺应进行技术改造。7.2 布料7.2.1 竖炉布料应进一步改进。布料车行走路线应和布料线路一致;布料车行走速度应与胶带机相匹配;布料车行程应根据干燥床的长度合理确定。7.2.2 对大、中型带

22、式焙烧机和链箅机-回转窑的布料,宜采用梭式或摆式布料机、宽胶带机和辊式布料机的组合。且宜优先采用液压驱动的梭式布料机。7.2.3 梭式布料机宜为变速、后退单向布料、液压驱动,其行程、行走速度及带速应可调;摆式布料机的摆动幅度和速度均应可调。梭式布料机、摆式布料机和宽胶带机应相匹配。7.2.4 合格生球经布料系统到达焙烧设备的过程中,其转运次数应少,落差应低,运输距离应短。7.2.5 宽胶带机的带速应可调,且不宜过长,并应保持平整。宽胶带机的宽度应与辊式筛分机的宽度相匹配。7.2.6 辊式布料机的倾角应可调整,且不宜小于16,宜采用每个辊子单独传动的方式。辊式布料机的宽度应与链箅机、带式焙烧机的

23、宽度相匹配。7.2.7 在焙烧设备上布料应降低落差和采用防粘料的导料设施。7.3 焙烧7.3.1 带式焙烧机、链箅机-回转窑、竖炉工艺均应遵守下列规定:1 应采用先进、合理、可靠的焙烧制度。应在模拟工业性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物料平衡、热平衡和风平衡的计算并做出风流图,由此确定焙烧系统设计的各项参数。 2 采用赤铁矿为原料时宜采用内配碳工艺。 3 采用鼓风干燥工艺时,风箱和风罩不应有泄漏,炉罩排出的烟气应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4 风箱和风管应设保温层、膨胀节、调温管道和调节阀。外壳温度应低于800C,并以设内保温为宜。 5 回热风机耐高温度不应低于4500C,叶轮寿命应在一年以上;转速宜可调;风机前

24、应设耐高温高效多管除尘器,除尘效率不得低于90%。6 燃烧系统和热气流管道系统应安全、可靠、节能。所用调节阀门和开关应灵活、精确,并实行自动调节。7 燃料应精确计量,燃气应采用孔板流量计或更精确的流量计计量。 8 应根据不同的焙烧工艺和热工制度选定各段炉(窑)耐火炉衬的材料、厚度和砌筑方式。耐火炉(窑)衬设计应根据其性质提供合理的烘烤方法和升温曲线图。9 大型工艺风机宜采用调速风机,并应设置测震装置。10 烟气应采用可靠的高效除尘器净化达标后排放。除尘器下收集的粉尘宜用气力输送输至配料室回收利用。11 工艺风机的风量和风压等参数的确定应根据模拟工业性试验和风流平衡计算的结果、原料性质、料层厚度

25、、管道及除尘器阻力、海拔高度等合理确定,并应有富余。12 工艺风机排出的废气温度应高于烟气酸露点温度。13 冷却后的球团矿温度应不高于1200C。14 工艺风机及相关系统宜配置于焙烧室或焙烧系统的一侧。7.3.2 链箅机-回转窑工艺应遵守下列规定:1 链箅机、回转窑、冷却机的规格和大小应合理匹配。2 链箅机有效宽度和回转窑内径的比宜为0.70.9。3 应以煤为主要燃料。4 宜采用直吹式煤粉制备喷吹系统。5 采用中间仓式煤粉制备系统时,中间仓的煤粉应有45小时的储量。喷煤宜采用罗茨风机,并应有隔声、消声措施。喷煤计量宜采用环状天平计重秤。6 窑头烧嘴应可移动,移动距离应不小于500m。7 采用鼓

26、风干燥时,生球在链箅机上的布料高度宜为180200mm;采用抽风干燥时,宜为150180mm。链箅机挡板高度宜低于料层高度1020mm。8 当链箅机上热工制度采用鼓风干燥、抽风干燥、过渡预热和预热时,各段热气流宜符合下列要求:1)鼓风干燥(UDD)段的干燥气流来自环冷机的热废气,气流温度宜为200350。2)抽风干燥(DDD)段的热气流来自预热段风箱,气流温度宜为300390。3)过渡预热(TPH)段的热气流来自环冷机中温废气,气流温度宜为600700。4)预热(PH)段的热气流来自回转窑的高温废气和烧嘴燃烧热,对磁铁矿,气流温度宜为1050,对赤铁矿,气流温度不宜低于1200。9 当链箅机上

27、热工制度采用抽风干燥1、抽风干燥2、过渡预热和预热时,各段热气流宜符合下列要求:1)抽风干燥1(DDD1)段的热气流来自环冷机的中温热废气,气流温度宜为250350。2)抽风干燥2(DDD2)段的热气流来自预热段的低温废气,气流温度宜为350500。3)过渡预热(TPH)段的热气流来自环冷机的高温废气,气流温度宜为650800。4)预热(PH)段的热气流来自回转窑的高温废气和烧嘴燃烧热,对磁铁矿,气流温度宜为1200,对赤铁矿,气流温度不宜低于1250。10 大、中型球团工程链箅机的有效面积利用系数应符合下列要求:1)赤铁矿应大于30t/d.m2。2)磁铁矿应大于40t/d.m2。11 当预热

28、段和过渡预热段需补热时,应设置补热烧嘴,其供热强度应可调。12 链箅机炉罩至料面的净高应满足喉口处风速及检修要求,但不宜超过2.2m。每段应设检修门和观察孔,预热段应设放散烟囱。13 链箅机炉罩外壳高温段温度应低于120 OC,低温段应低于80 OC。14 链箅机耐高温部件应设有冷却设施,并以风冷为宜。还应设调偏装置。链箅机的篦床、铲料板及处于高温区的支撑辊等应采用耐高温合金钢制造。篦板的平均使用寿命应为1年以上。其他耐热件的平均使用寿命应为2年以上。15 链箅机的漏风率应小于或等于20%。16 应减少链箅机的漏料量,排料端铲料板处的漏料率应小于或等于5%。链箅机下漏料和风道的集灰应经细磨合格

29、后才能返回造球系统。17 铁矿球团回转窑发展的方向应是短胖型,长径比宜为6.56.7。回转窑的倾斜度宜为3%5%,物料窑内停留时间宜为2025min,填充率宜为7%9%,窑内高温处的温度宜为12501380,窑内气体含氧量宜大于12%。18 大、中型球团工程铁矿球团回转窑的有效容积利用系数宜大于9.5t/m3.d。19 大、中型球团工程铁矿球团回转窑窑体的设计使用年限应在25年以上。20 回转窑传动应选择运转平稳、维护简单、操作方便的组合方式。应有调速和低速盘窑的功能。21 回转窑基础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支承装置基础墩竖向沉降和顶部横向位移均应小于或等于4mm。2)相邻支承装置基础墩竖向沉

30、降差和顶部横向位移差均应小于或等于1mm,相邻支承装置基础墩顶部纵向位移差应小于或等于6mm。3)回转部分基础墩与相关固定部分的基础墩竖向沉降差应小于或等于10mm。22 正常生产时回转窑壳体最高温度应低于300oC。回转窑窑衬的更换应分高、中、低温处分期分批更换,全部更换一代窑衬的时间以4年为宜。23 窑头、窑尾宜采用鳞片式密封装置,漏风率应小于或等于1%。窑头、窑尾应设风冷装置和散料收集系统。24 窑头箱内应设大块固定筛、排料门和观察孔;铲料板及窑尾漏料可设斗式提升机回收入窑。25 回转窑宜露天设置,并应设有检修场地。26 链箅机-回转窑铁矿球团的冷却应在球团用环式冷却机中进行,环冷机的高

31、温废气应返入回转窑;中、低温废气应经回热风管返到链箅机。回热风管上宜设置管道热风炉。27 冷却机料层厚度宜为660760mm。28 在回转窑和环冷机接口配置中,应避免回转窑排出的高温球团对环冷机台车的冲击;环冷机台车应有高的透风率和防止碎料堵塞篦板通风孔的功能。台车卸料、复位应灵活可靠。冷却机总漏风率不应大于10%。29 冷却机宜设3或4个冷却段,并相应配设鼓风机。30 冷却机上部应设有耐火炉罩、风冷隔热墙和平料板。台车栏板和炉罩之间应设砂封或水封设施,并以自动加水的水封为宜。各段炉罩应设检修门。31 环冷机上应设有回转窑中央烧嘴和主操作平台,配置应方便操作和检修。32 环冷机的传动部分配置应

32、紧凑且方便检修。环冷机内外环应设操作平台。33 环冷机宜设置在0.00平面以上。环冷机下排料宜采用板式给矿。7.3.3 带式焙烧应遵守下列规定:1 带式焙烧制度宜为鼓风干燥、抽风干燥、预热、焙烧、均热、一冷和二冷七段。2 鼓风干燥风源宜采用二冷段不含有害气体的回热风。在预热段和焙烧段两侧应设烧嘴。均热段应由一冷段的热气体直接供热。3 主要燃料应为燃气和油两种,并宜辅助采用内配碳工艺。4 焙烧机上的料层厚度宜等于或大于350mm。5 应设铺边铺底料,厚度宜为70100mm。铺边铺底料应从筛分系统筛出的816mm的成品球中分出。 6 带式焙烧机的有效面积利用系数宜符合下列规定:1)对赤铁矿,宜为2

33、126 t/m2.d。2)对磁铁矿,宜为3038 t/m2.d。3)对褐-赤铁矿,宜为1620 t/m2.d。4)对褐铁矿及人造磁铁矿,宜为1015 t/m2.d。7 带式焙烧机的漏风率应小于或等于25%。8 带式焙烧机应为耐高温设备。台车体的使用寿命应不小于4年,篦条使用寿命应不小于2年。 9 应根据不同的热工制度段选定炉罩内耐火炉衬的材料和厚度。耐火炉衬的使用寿命不得小于4年。高温段炉壳温度应小于1200C,低温段炉壳温度应小于800C。 10 焙烧段应设置事故风机。11 带式焙烧机应设在有通风设施的厂房内,并应设有专门的检修用起重机、台车库和检修间,且一间厂房只应设置一台带式焙烧机。工艺

34、风机及管道宜配置在厂房纵向一侧,厂房宜设在0.00平面以上。7.4.4 竖炉工艺应遵守下列规定:1 所用铁精矿粉中,磁铁精矿粉的含量宜大于90%。产品应为高炉用酸性球团矿。2 焙烧宜采用高热值气体燃料。3 应采用新型干燥床,生球在干燥段停留的时间应大于- min。4 焙烧气流的温度应高于1200oC。并宜在竖炉断面保持球团焙烧温度的均匀。5 主厂房应设炉顶汽化平台、布料平台、燃烧室平台、齿辊卸料平台和炉下排料平台5层。6 应增设炉外冷却设备,成品球团矿冷却后的温度应小于1200C。8 成品的筛分、贮运和粉料的处理8.0.1 成品球团矿的质量满足高炉炼铁和直接还原铁生产用的要求。新建的大、中型球

35、团工程生产的球团矿质量应符合表8.0.1的要求。表8.0.1 成品球团矿的质量要求项 目高炉用球团矿直接还原用球团矿化学成分TFe(%)65土0.365土0.3R0.3或0.80.8S.P(%)以低为宜S0.03P0.03粒度组成818mm(%)9095-5mm(%)3.03.0物理性能转鼓强度(+6.3mm) (%)9595耐磨指数:(-0.5mm) (%)4.54.5抗压强度(N/个球)25003000冶金性能还原度(RI) (%)6565还原膨胀指数(%)15.015.0还原后抗压强度(N/个球)4504508.0.2 用作商品的球团矿宜设筛分系统筛除小于5mm的粉料。筛后成品含粉率宜小

36、于1%。8.0.3 对带式焙烧工艺,应设有筛分设施,且其设置不宜远离焙烧厂房。除筛除小于5mm的粉料外,还应从成品中筛出816mm的成品,并应从中分出一部分用作铺边铺底料。对链箅机-回转窑球团矿生产工艺,当其冷却后的产品含粉率能满足炼铁生产时,可不设成品筛分。8.0.4 筛分设备应采用振动筛,筛分前后均应设计量装置。8.0.5 返回造球系统的筛下粉料应经再磨达到合格的粒度。在钢铁厂内球团矿的筛下粉料宜作为烧结厂的原料。8.0.6 大、中型铁矿球团工程,成品球团矿的输出宜设自动取样装置。8.0.7 铁矿球团生产应设有成品堆场及贮运设施。但应满足球团厂定修期内对球团矿的需求。成品堆放、贮运的能力应

37、根据内、外部的实际条件确定。9 电力和自动化9.1 电 力9.1.1 铁矿球团工程除回转窑应按一级负荷供电外,其他均应按二级负荷供电,并设有两回路同级电压(10kV或6kV)供电,当一回路中断时,另一回路应能满足全部二级负荷的要求。9.1.2 在二回路供电得不到可靠保障的情况下,必须设有柴油发电机发电作为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功率的大小应大于回转窑盘窑所需的功率。柴油发电机的起动控制应和供电系统联锁,且必须在停电10min内起动。9.1.3 大、中型铁矿球团工程应设置电气楼。电气楼宜靠近主工艺生产线布置,并应设有相互连接的通道,且距离应短。9.1.4 高压及低压配电系统宜采用放射式;高压及低压配

38、电室内配电母线宜采用单母线或分段单母线结线方式,分段处应装设断路器。9.1.5 高压配电室向变压器配电的出线开关应采用高压真空断路器;向高压电动机配电的出线开关应用高压真空断路器或真空接触器及熔断器组(F-C回路)。9.1.6 在TN及TT系统接地型式的低压电网中,宜选D、Yn11结线组别的三相配电变压器。9.1.7 当自然功率因数达不到电网合理运行要求时,应采用并联电力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并应采用高低压同时补偿方式。9.1.8 需调速的设备宜采用交流变频调速装置。9.1.9 主工艺设备的控制应有系统集中控制和单机机旁控制,生产时应用系统集中控制,检修时应用单机机旁控制。9.1.10 电缆

39、的敷设室外宜采用桥架方式,室内宜采用电缆桥架、埋地或吊挂敷设方式,在高温区及其附近应采用耐高温、防火电缆。9.1.11 风机和电动机宜置于室外时,并应采用异步电机。电机宜采用软启动方式,同时应在全厂网上设功率补偿器。9.2 自动化9.2.1 大、中型球团工程应有高水平的自动控制系统。全厂应采用三电一体化的EIC计算机控制系统。所有的过程检测参数和设备运转状态均应纳入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工艺过程应实行自动控制和调节。且必须做到运行可靠。9.2.2 在电气楼内应设主控室,对整个主工艺系统进行操作、监视、控制、报警和管理。9.2.3 可采用上位机管理,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留有与上位机通信接口。9.2

40、.4 球团工程通信设施,除通常的行政电话、调度电话外,还应设指令对讲扩音通讯、无线对讲通讯。9.2.5 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应采用区域型报警系统,并应与主要消防设备联动。9.2.6 对重要的工艺系统应设工业电视系统进行监控。应根据岗位条件和生产要求设置摄像头的位置,并设有防尘、防高温等保护设施。 9.2.7 小型球团工程应对主要参数进行检测,宜采用中、小规模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对主要工艺过程进行操作和监视。 10 辅助设施10.1 总图运输10.1.1 铁矿球团工程应根据已合理选定的厂址条件进行总图运输设计。厂址可位于铁矿企业、矿石港口或钢铁厂内。10.1.2 总平面布置应在满足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做

41、到物流短捷、布置紧凑、功能分区明确、整齐、外型美观、有利于环境保护。10.1.3 除尘、电力、给水等辅助设施应靠近负荷中心布置,能合并的车间宜合并设置。对大、中型球团工程宜设由生产管理、生活设施、停车场等组成的厂前区。10.1.4 场区内应有通畅整齐的道路系统以满足运输、消防、卫生、安全、管线等方面的要求。对大型设备和物件应有足够的场地以满足其运输、安装和检修的要求。厂内道路宜采用环形布置,宜与车间轴线平行,道路尽头段应设置回车场地。厂内道路宜采用城市型道路,其路面标高应低于道路两侧的场地标高。10.1.5 竖向布置应与总平面布置统一考虑,并应与厂内外有关的铁路、道路、排水系统、厂区周围场地标

42、高相适应。厂区宜布置在相同标高的一个平面上。当总平面布置在一个平面上明显不合理时,造球和焙烧系统应布置在同一标高平面,原料和辅助系统应布置在另一个平面,但厂区内不同标高的平面数量不宜超过三个。对负荷大的主要建筑物宜布置在土质均匀和地基承载力较高的地段。10.1.6 厂区综合管线宜共沟、共架,相近性质的埋地管线宜共槽布置。10.1.7 厂区排水设施应完好,应排水通畅,不得影响生产、生活。厂址位于海边的工程应有防潮设施;厂址位于低洼和大江、大河边的工程应有防洪、防涝设施。厂址位于山区的工程,应有截洪、排洪设施。10.1.8 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有良好的绿化规划。10.1.9 工程应配置厂内物料运输的专

43、用车辆。10.2 除尘、通风、空调采暖10.2.1 铁矿球团工程对在运输、贮存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的各扬尘点,均应设除尘设施。并应做到密封好、除尘效果好,严禁漏风、漏灰,不得二次扬尘。10.2.2 铁矿球团工程对常温粉尘的除尘可采用干法袋式除尘器或电收除尘器。但以袋式除尘器为宜。10.2.3 除尘系统的设置应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风管长度宜短,做到合理设置,但管道的铺设不应给通道、生产、检修带来障碍。10.2.4 高温岗位处应设置移动式喷雾轴流风机进行通风降温。易发生燃烧和爆炸的建筑物和房间,应单独设置排风设施和事故通风装置。10.2.5 主控制室及变电所应设置空调。10.2.6

44、 严寒、寒冷地区的工程应有采暖设施,采暖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煤破碎和煤磨厂房内,应选用光滑易清扫的散热器,散热器入口热水温度不宜超过130,蒸气温度不宜超过110。输煤通廊散热器入口处热媒温度不应超过130。 2 采暖管道不宜穿过变压器室和无关的电气设备间。 3 电气控制室内采暖系统应采用无阀门、无接头焊接散热器。10.3 给水、排水10.3.1 铁矿球团工程设计应有工业和生活给水、排水设施和消防给水设施。10.3.2 工业给水的水量、水质应满足生产的要求。生产新水的悬浮物应小于30mg/l,当超标时应设有处理设施。当水质硬度大时,应设软化设施。生活用水的水质必须达标。10.3.3 应设

45、循环给水系统。循环水利用率应不低于95%。循环冷却水系统应设有水质稳定设施,并宜设水温、水压、电导率等在线检测设施。10.3.4 根据生产易燃物的危险程度不同,对建筑物应采取消防给水设施。电气楼、主焙烧室等应设消防水系统,并应配备消防给水设施。消防管路系统应完整和确保消防供水。10.3.5 为调节系统用水宜设高位水箱。10.3.6 极少量的生产污水,如化验产生的污水,应处理达标后外排;生活污水应经处理达标后排出。10.3.7 局部冲洗地坪和洒水清扫等产生的污水应集中处理后分别回收利用。10.4 压缩空气及其他气体的供应10.4.1 铁矿球团生产所需压缩空气以自设压缩空气站为宜,也可由外部管网引

46、入,但应保证到达厂区交接点的压力等于或大于0.7MPa。10.4.2 用于仪表清扫、气力输送、润滑喷油、精密设备清扫的压缩空气应为经除油、除水、除尘后的净化压缩空气。10.4.3 总用气量的确定应考虑同时工作系数、高原修正系数、管网漏气系数、干燥器再生耗气系数、空气压缩机吸气阻力系数。10.4.4 空气压缩机宜选用螺杆式,型号宜相同,应有备用台数,并宜配置一台变频空气压缩机。净化设备应由气液分离器、高效除油器、无热再生干燥器组成。在压缩空气站外应设贮气罐,在用气量大的点也应设贮气罐。贮气罐应设在室外,并以北面为宜。10.4.5 压缩空气管道应采用流体输送用钢管。室外管道宜架空敷设;室内管道宜沿

47、墙、柱、通廊铺设,但不应给通行、生产操作、检修等带来不便。10.4.6 用作保护的氮气可由外部氮气源直接引入。无外部直接引入氮气的球团厂,应从外部购买罐装氮气存放于使用地点,以备随时使用。在大、中型球团工程宜自设制氮站。10.4.7 高炉煤气应为经清洗后达到输送和用户要求的净煤气。当高炉煤气、焦炉煤气、混合煤气的压力不符合要求时,应设煤气调压计量站。天然气应经深度脱水、脱硫和油气分离,并应设调压计量站。10.4.8 除空气以外的其他气体,应引至室外高空排放。10.5 建筑和结构10.5.1 铁矿球团工程的厂房应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美观大方,并应做到生产环境和周边

48、生态环境相协调。10.5.2 厂房跨度、柱距及定位轴线宜符合标准跨距,也可根据生产设备的配置条件,采用非标准的跨度、柱距和定位轴线。10.5.3 铁矿球团工程的厂房围护结构,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满足采光、通风、保暖、保温、隔热、防水、隔声的要求。厂房围护宜采用压型钢板。建(构)筑物除竖炉、回转窑、除尘器、风机等外,宜采用封闭型,并应有通风和防风功能。10.5.4 厂房设计应保证生产工艺必须的安全操作、使用空间和检修面积,以及合理顺畅的水平和垂直交通路线。主要钢梯倾角不宜大于45。10.5.5 车间的平台荷载除应用生产使用和设备安装检修过程中承受结构自重外,还应有设备、人员、原材料等活荷载。10

49、.5.6 厂房结构应考虑设备的动力影响以及风、雪荷载和地震设防等。地基和基础应根据厂区工程地质情况处理,并应满足设备对沉降的要求。10.5.7 焙烧高温车间邻近的厂房设计,应按结构件表面温度的高低,相应采取适当的结构和材料,且对其材料强度和弹性模量应进行折减。对长期受高温作用的构件应采取隔热措施。10.5.8 高度大于15m的转运站、跨距大于17m的通廊,宜采用 钢结构。大、中型球团工程宜推广使用钢结构厂房。矿槽应采用钢结构,并应设有抗磨和防粘内衬设施。11 计量、检化验和试验11.1 计量11.1.1 进入球团厂的各种含铁原料、燃料、各种辅料及出厂的成品球团矿和其它物料均应设有准确的计量装置

50、。在胶带机运入、运出的情况下可采用电子称;在汽车运输的情况可采用地磅衡。11.1.2 水、电、燃气、压气、蒸气、氮气等能源介质应设置精确的计量装置,在各主要使用点,含变电所和大容量设备,也应设有单独的计量装置。11.1.3 对回转窑内的温度测量、高压辊磨机给料柱料位、环冷机给料斗料位等宜采用特殊检测仪表。11.2 检化验11.2.1 大、中型球团工程宜设置自动定时采样装置。11.2.2 对成品球团矿应进行快速分析和检验,内容应包括TFe、Fe、FeO、抗压强度。11.2.3 对原料、燃料及辅料、中间产品和过程物料及成品,应定期进行各项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能检测。其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1 化学成

51、分和元素分析的项目应包括:TFe、FeO、Fe2O3、SiO2、CaO、Al2O3、MgO、MnO、Zn、Pb、S、P、Ti、Na、K烧损等,膨润土的胶质价、吸水量、膨胀倍数、吸水率和煤的固定炭、灰分、挥发分、灰熔点、全硫和低位热值及水分和粒度。2 物理检验项目应包括:各种物料的水分分析、精矿粒度分析和比表面分析、生球粒度分析和落下强度、产品的粒度分析和抗压强度、转鼓指数和抗磨指数等。11.3 试验11.3.1 大、中型球团工程宜设有铁矿球团试验研究室。独立的商品球团工程应设试验研究室。11.3.2 试验装备和人力资源可与检化验共享。试验研究应有球团矿的冶金性能测试项目,包括球团的还原性、膨胀

52、指数、低温还原粉化等。12 维修检修12.0.1 球团厂应实行计划定检修制度。宜实行小修和年度定修制,并宜按市场机制由专业检修公司实施。12.0.2 球团工程宜设小型维修检修间以方便日常生产中的维护工作。12.0.3 球团厂应设有备品备件以及材料、油料仓库。设计内容宜根据具体情况确定。13 节能与循环经济13.0.1 铁矿球团工程的设计应充分、认真贯彻节能和循环经济的方针政策。13.0.2 球团生产工艺的选定、各项工艺参数的确定、设备的选型,必须充分体现节能和高效;各种原料和能源应得到充分的利用,1500C以上的废气余热应全部回收利用。13.0.3 在设计中应减少散热损失和克服漏风、冒气、滴漏

53、外溢等的发生。球团矿的生产应在合理范围内减少热损失。13.0.4 大于250kW的电机应采用高压供电和低损耗型变压器。球团厂应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和管理系统。13.0.5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散料、粉尘等都应回收利用,不应外排。13.0.6 磁铁矿球团的焙烧热耗应小于18kg标准煤/t球;赤铁矿球团焙烧的热耗应小于40kg标准煤/t球,在磁铁矿与赤铁矿相配的情况下,可按插入法计算确定。14 环境保护14.0.1 铁矿球团工程环境保护设计应包括烟气排放中有害气体的控制、粉尘排放的控制、污水排放的控制和噪声控制。环境保护设计应和工程设计同步。14.0.2 对烟气排放中有害气体污染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54、:1 应采用节能、减排的可靠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2 设计应推行清洁工艺,宜选用低毒低害的优质含铁原料、熔剂、固体燃料和清洁能源。3 设计中气体有害成分的脱除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对引进的技术设备,应优于我国标准的规定。对近期尚不明确和脱除技术尚不成熟的有害成分的脱除应留出场地和可能的条件。14.0.3 防尘、除尘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采用粉尘产生量少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2 工艺布置应减少物料的转运次数并降低落差。3 料堆应设相应的防尘设施。4 扬尘点应有性能良好的密封和收尘措施。5 应采用电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等高效除尘设备。14.0.4 不宜采用大面积地坪冲洗方式。局部冲洗水应循

55、环使用,化验等产生的污水应处理达标后外排。14.0.5 应采用低噪声工艺和设备。对噪声超标的设备应采取相应减振、隔声等消声措施。14.0.6 厂区绿化设计应是工程设计的一部分,并应列为专项同步进行。15 安全、工业卫生与消防15.1 安全、工业卫生15.1.1 铁矿球团工程安全设计必须有抗震、防雷、防暴雨洪积、电力与电气安全保护、照明安全保护、机械传动、运输设备安全保护、设备检修安全设施、安全跨梯和栏杆、安全通信设施、煤粉和煤气使用安全等措施。引进的技术设备,其安全与工业卫生应符合我国的有关规定。安全、工业卫生的设计应和工程设计同步。15.1.2 铁矿球团工程工业卫生设计必须包括防尘毒、防高噪声、采光和照明、防暑防寒、生产区的生活卫生等方面的设施。15.1.3 对有放射性的仪表应有射线防护措施。15.2 消防15.2.1 铁矿球团工程设计必须有消防系统和给水设备的设计。铁矿球团工程设计必须有消防内容和项目,并和工程设计同步。15.2.2 建筑消防设计必须包括耐火等级确定、防火间距、消防通道和建筑物防雷保护。15.2.3 电气消防设计必须有电器设备的接地、接零,电动机的短路、过负荷保护,电缆的防火、堵火措施以及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等。电气楼应必须设气体或超干细粉等固定消防设施。文章由cooleyk编辑,更多关于回转窑资料请访问锤式破碎机选矿设备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