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7芯片LPC2388的数据采集系统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873471 上传时间:2021-10-19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32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于ARM7芯片LPC2388的数据采集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基于ARM7芯片LPC2388的数据采集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基于ARM7芯片LPC2388的数据采集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基于ARM7芯片LPC2388的数据采集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ARM7芯片LPC2388的数据采集系统(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基于ARM7芯片LPC2388的数据采集系统1绪论1.1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化工、医学、工业及科研的各个领域中,都必须对相应的信号进行检测和处理。人们通常根据采样定理将传感器送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对这些数字信号进行处理。数据采集可以说是数字信号处理的核心,数据采集的好坏直接影响接下来的工作。数据采集的目的在于检测电量或物理量,例如电压、电流、温度、压力、液位等。一个完整的数据采集系统应该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数据处理芯片和软件等。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智能型越来越高,实时性也越来越好,数据采集的精

2、度和速度也越来越高,对数据采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雷达测量系统、航天导航、医学影像等很多场合都需要进行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在这些需要高精度测量的系统中测量结果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除了对数据采集的基功能外,还必须针对不同行业领域、不同采集环境实现多种功能模式、多种量程范围、多种控制方法等。另外,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便携式解决方案在数据采集中开始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并越来越多的开始倾向于低电压、低功耗、微型化设计。因此数据采集仪表的种类越来越得多,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通用的数据采集系统不能满足专门的场合,这就迫使许多公司开发出各种专用的数据采集系统。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传统的数

3、据采集系统主要采用数据采集卡。近年来,数据采集系统速度以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同时USB技术、以太网技术及无线通讯等技术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使其接口方式得到了拓展,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亲睐。单片机、ARM、DSP、FPGA多种微处理器的应用使数据采集卡市场百家齐放。目前国内的数据采集卡市场主要有国外公司主导,高速和高精度方面尤为突出。日本东京测器研究所生产的TDS-150便携式数据记录仪是一种静态数据采集仪,测量通道达50个,具有休眠间隔定时和数据存储功能,可进行长期自动测量,配有USB和RS-233端口,可读取各种测量设置和测量数据并传输到电脑里。美国NI公司的co

4、mpactDAQ与以太网技术相结合,将高速数据采集的范畴扩展到实验室乃至全球的远程传感器和电子测量,与LABVIEW软件紧密集成,能以较少的开发投入换取最高的性能。国内公司的产品较之国外产品在通用性、稳定性方面还有很大差距,随着国内公司研发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开发数据采集系统已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如深圳创智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PTF100,其检测功能是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组合。石家庄铁道学院和铁道部襄樊内燃机厂联合研制的液压系统诊断仪等仪器均有多参数诊断功能,并国内多家公司采用。目前国内外数据采集系统有如下特点:(1) 利用各种微控制芯片来处理,采集速度越来越快,精度越来越高。(2) 系统向着多

5、参数、网络化方向发展。(3) 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4) 系统功耗不断降低,可扩展性不断提高。1.3 论文主要内容本论文在分析国内外数据采集系统的基础上,考虑到数据采集的速度、精度和可扩展性,选用了PHILIPS公司的ARM7控制器LPC2388,设计出一套通用性较强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高速高精度数据采集、显示和传输等功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国内外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现状,将系统划分为不同模块,研究了基于ARM7芯片LPC2388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及软件设计,初步实现了对信号的高精度采集、显示及传输功能。(2)利用24位精度ADS1255芯片通过SPI协议实现

6、高精度的数据采集。(3)通过控制ST7920实现数据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4)通过以太网模块实现串口通信。2 高精度数据采集仪的原理介绍2.1数据采集系统概述2.1.1数据采集系统的定义将被测系统的各种模拟参量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存储和计算机处理显示的过程称为数据采集,而相应的系统则为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技术是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及控制等工作。它与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一起构成了现代检测技术的基础。由于数据采集技术可以使许多抽象的模拟量数字化,进而给出其量值或通过信号处理对该模拟量进行分析。与模拟系统相比,数字系统具有精度高、可靠性高等优点,

7、因此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温度、压力、位置、流量等模拟量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将其转化为电信号模拟量(如电压、电流或电脉冲等),再通过适当的信号调理将信号送给模数转换器(ADC),使其转换为可以进一步处理的数字信号送给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机。在过去的几年中,无线通讯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针对现有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因采用有线传输方式而存在的布线困难、信号易受干扰、升级维护不方便等问题,在传统数据采集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了无线通讯技术。现如今,基于ZigBee、3G和WiFi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研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2.1.2数据采集系统的分类数据采集系统的形式多种多样,用途和

8、功能也各不相同。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根据数据采集系统功能分类:数据采集和数据分配;根据数据采集系统适应环境分类:隔离型和非隔离型,集中式和分布式,高速、中速和低速型;根据数据采集系统控制功能分类:智能化数据采集系统和非智能化数据采集系统;根据模拟信号性质分: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单端输入(SE)和差动输入(DE),单极性和多极性;根据信号通道的结构方式分:单通道方式、多通道方式。2.1.3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形式从硬件方面看,目前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微型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另一种是集散型数据采集系统。微型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是由传感器、模拟多路开关,

9、程控放大器、采样保持器、AD转换器、计算机及外设等部分组成。集散数据采集系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物,它由若干个“数据采集站”和一台上位机和通讯线路组成。数据采集站一般是由单片机数据采集装置组成,位于待测对象附近,可独立完成数据采集和预处理任务,还可将数据以数字信号形式传送给上位机。2.1.4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指标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要求与具体应用目的和应用环境着密切关系,对应不同的应用情况往往有不同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系统精度、系统分辨率、采样速度、动态范围以及非线性失真。其中系统分辨率是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分辨的输入信号最小变化量。系统精度是指工作在额定采样速率下,每个离散子样的转换精度。

10、其中模数转换器的精度是系统精度的极限值。其中系统精度和系统速度为数据采集系统所追求的主要性能指标。对任何量值的测量都要有一定的精确度要求,否则将失去采集意义;提高数据采集的速度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扩大数据采集系统的使用范围,以便实现动态测试。其它的还有诸如便携性、低功耗和可靠性的要求等。2.2数据采集基本原理 电压、温度、压力这些信号都是模拟量,它们是随时间变化而连续变化的。而微处理器系统内部运算时使用的是数字量,这就必须将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因此,通常需要在电路前端加上模拟量/数字量转换器,即ADC(Analogy to Digital Converter)。在AD转换过程中

11、,因为输入的模拟量在时间上是连续的,而输出的数字量在时间上是离散的,因此需要在某些选定的时间点上对模拟量进行采样,把这些采样值转化为数字量。一般的AD采样过程是通过采样保持、量化、编码这三个步骤完成的。即将时间上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转化成一系列等间距的脉冲,脉冲的幅度取决于模拟量的大小,并按一定的编码格式输出转换结果。2.2.1采样定理现代通信原理已经证明,为了保证能从采样信号Vs恢复原信号Vi,必须满足采样定理,即fs2fimax(2-1)式2-1中,fs为采样频率,fimax为输入模拟信号Vi的最高频率。在满足采样定理的前提下可以用一个低通滤波器将信号Vs还原成Vi,低通滤波器的频率特性|A(

12、f)|在低于fimax的范围内保持不变,而在fs-fimax之前迅速下降为0,因此采样定理规定了采样频率下限,在工程设计中通常取fs=(35)fimax。2.2.2量化在AD转换过程中,用数字量表示连续变化的模拟量时,必须将采样的电压值表示为某个最小单位的整倍数,这个过程叫量化。这个最小单位称为量化单位,用表示。量化过程中必然存在误差,这种误差叫做量化误差。2.2.3编码 把量化得到的结果用二进制表示出来,称为编码。编码的最低有效位(LSB)所代表的数量大小等于。2.3 信号调理电路概述信号调理是连接被测控对象和检测与控制系统的中间环节,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测控系统的控制性能。信号调理简单的

13、说就是将待测信号通过放大、滤波等操作转换成采集设备能够识别的标准信号。信号调理电路一般分为放大部分和滤波部分。如图2-1所示: 前置差分放大器低通滤波器AD转换器图2-1 信号调理电路2.3.1 放大部分 在测量系统中,通常被测物理量均通过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然后进行放大。因此传感器的输出是放大器的信号源。然而,多数传感器的等效电阻并不是常量,他们随所测物理量变化而变化。这样,对于放大器而言,信号源内阻是变量,放大器的放大能力将随信号的大小而变化。为了保证放大器对不同幅值信号具有稳定的放大倍数,就必须使得放大器输入阻抗加大,这样经信号源内阻变化而引起的放大误差就越小。此外,传感器所获得的信号通

14、常为差模小信号,并含有较大的共模部分,且其数值有时远大于差模信号。因此,要求放大器具有较强的共模信号抑制能力。介于以上特点,应该采用具有高输入阻抗和高共模抑制比的仪表放大器作为采集系统的放大部分。(1)仪表放大器概述仪表放大器是一种精密差分电压放大器,它源于运算放大器,且优于运算放大器。仪表放大器把关键元件集成在放大器内部,其独特的结构使它具有高共模抑制比、高输入阻抗、低噪声、低线性误差、低失调漂移增益设置灵活和使用方便等特点,使其在数据采集、传感器信号放大、高速信号调节、医疗仪器和高档音响设备等方面倍受青睐。仪表放大器是一种具有差分输入和相对参考端单端输出的闭环增益组件,具有差分输出和相对参

15、考端的单端输出。与运算放大器不同之处是运算放大器的闭环增益是由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的外部电阻决定,而仪表放大器则使用与输入端隔离的内部反馈电阻网络。仪表放大器的两个差分输入端施加输入信号,其增益即可由内部预置,也可由用户通过引脚内部设置或者通过与输入信号隔离的外部增益电阻预置。(2)仪表放大器的构成及原理仪表放大器电路的典型结构如图2-2所示。它主要由两级差分放大电路构成。其中,运放A1,A2为同相差分输入方式,同相输入可以大幅度提高电路的输入阻抗,减小电路对微弱输入信号的衰减;差分输入可以使电路只对差模信号放大,而对共模输入信号只起跟随作用,使得送到后级的差模信号与共模信号的幅值之比(

16、即共模抑制比CMRR)得到提高。这样在以运放A3为核心部件组成的差分放大电路中,在CMRR要求不变情况下,可明显降低对电阻R3和R4,Rf和R5的精度匹配要求,从而使仪表放大器电路比简单的差分放大电路具有更好的共模抑制能力。 图2-2 仪表放大器目前仪表放大器的实现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由分立元件组合而成;一类由单片集成芯片直接实现。2.3.2 滤波部分滤波是将信号中特定波段频率滤除的操作,是抑制和防止干扰的一项重要措施。滤波是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滤波分经典滤波和现代滤波两种。只允许一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成分正常通过,而阻止另一部分频率成分通过的电路,叫做经典滤波器或滤波电路。常见的滤波

17、器的分类:(1)按通频带分类如下:当允许信号中较高频率的成分通过滤波器时,这种滤波器叫做高通滤波器。当允许信号中较低频率成分通过滤波器时,这种滤波器叫做低通滤波器。当只允许信号中某个频率范围通过滤波器时,这种滤波器叫带通滤波器。(2)按滤波阶次分类滤波的阶数就是指过滤谐波的次数。一般地讲,同样的滤波器,其阶数越高滤波效果就越好。目前有一阶、二阶和高阶滤波器。(3)按所用元件分类若滤波电路元件仅由无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组成,则称为无源滤波电路。若滤波电路不仅由无源元件,还由有源元件(双极型管、单极型管、集成运放)组成,则称为有源滤波电路。无源滤波电路无源滤波电路的结构简单,易于设计,一般无

18、源滤波只通过电感和电容的匹配对某次谐波并联低阻(调谐滤波)状态,给某次谐波电流构成一个低阻态通路。这样谐波电流就不会流入系统。无源滤波的优点为成本低,运行稳定,技术相对成熟,容量大。缺点为谐波滤除率一般只有80,对基波的无功补偿也是一定的。且它的通带放大倍数及其截止频率都随负载而变化,因而不适用于信号处理要求高的场合。无源滤波电路通常用在功率电路中,比如直流电源整流后的滤波,或者大电流负载时采用LC(电感、电容)电路滤波。有源滤波电路有源滤波电路的负载不影响滤波特性,因此常用于信号处理要求高的场合。有源滤波电路一般由RC网络和集成运放组成,因而必须在合适的直流电源供电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同时还可

19、以进行放大。但电路的组成和设计也较复杂。有源滤波电路不适用于高电压大电流的场合,只适用于信号处理。2.4 A/D转换器概述2.4.1 A/D转化器的主要参数指标 由于单片机、ARM、DSP等微控制器芯片的运行速度不断提高,数据采集应用领域的扩大,这就要求也能满足高速、高精度的要求。主要电气参数如下:(1)分辨率AD转换器的分辨率是指能够区分的最小单位输入模拟量。它表示了AD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的分辨力,通常以输出二进制值的位数表示。在输入信号一致时,分辨率位数越多,分辨力越高。常用的ADC有8位,10位,12位,16位,24位,32位等。一个n位ADC分辨率为被测电压最大值除以2的n次方。(2)转

20、换精度AD转换器的实际输出值与理论值的差异叫转换精度。当用百分比和最低有效位(LSB)表示时,它叫做相对精度。需注意的是分辨率与精度没有直接关系,分辨率描述的刻度划分的,它反映了区分最小信号的能力;而精度是用来表示准确性的,它反映了器件描述物理量的准确程度。(3)转换时间与转换速率AD转换器完成一次转换的时间称为转换时间。转换速率是指在保证输出的数字信号跟踪输入的模拟量且没有增加误差的情况下,输入信号允许输入的最大变化率。对于大部分AD转换器,转换速率与转换时间是倒数关系,即转换速率是转换时间的倒数。但对于简单的ADC来说,转换速率等于采样保持捕获时间和转换时间之和的倒数。此外,对于一些高速的

21、ADC,由于采用了流水线等技术,转换速率比转换时间快得多。2.4.2 A/D转换器的分类 (1)积分性AD转换器 积分性A/D转换器基于间接AD转换技术,将输入电压转换成频率(脉冲频率)或者时间(脉冲宽镀信号),然后由定时/计数器获得数字值。它具有精度高、抗干扰性强、造价低的特点,常用于低速数据采集系统,如温度、湿度、重量等仪表上。 (2)逐次比较型AD转换器 它是一种直接AD转换技术,它由比较器、D/A转换器、控制逻辑和逐次寄存器等构成。取一数字量加在一D/A转换器上,从最高位开始,顺序的将输入电压逐一与D/A转换器结果进行比较,经N次比较直到两模拟电压相等为止。在中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及智能仪

22、器仪表等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AD转换器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功耗低等特点。(3)并行比较型AD转换器 并行比较型ADC的转换速度最快,转换原理也最直观。采样多个比较器,n位转换需要2的n次方减1个比较器,因此电路规模大,要获得分辨率比较高的ADC是比较困难的。它的转换速度极快,但造价极高,在高速数据采集如图像处理、数字通信等领域应用广泛。(5) -型AD转换器 -型AD转换器由比较器、积分器、DA转换器和数字滤波器等组成。将输入电压转换成时间信号(脉冲快度),在经数字滤波器后得到数字量。电路容易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因此容易做到高分辨率。-型AD转换器经常用在高分辨率场合,如音频、测量等场合。2

23、.5 ADR431B简介AD的原理是将基准电压分成2的N次方与输入电压进行N次方比较。如24位AD就要进行24次比较,得到24个0、1。因此基准电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转换结果的精确度。ADR43x是XFET系列基准电压源,具有低噪声、高精度和低温度漂移性能。利用ADI的温度漂移曲率校正专利技术和XFET(外加离子注入场效应管)技术,可以使ADR43x电压随温度变化的非线性度降至最小。与嵌入式齐纳基准电压源相比,XFET基准电压源能以更低的功耗(800 A)。它可在4.5V到18V的宽电压范围内工作。另外,其无需外部电容、低温度系数、宽工作电压、高输出源电流和吸电流等优点使其成为一款高性能基准源。

24、ADR431B是2.5V基准源,其温度系数为3ppm/,精确度为1mv,精度达到0.04%。是一款极高性能的基准源,常用于高精度模数、数模转换的基准源。2.6系统总体方案设计首先,经各种传感器采集得到的模拟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送入AD转换器进行AD转换。转换结果经控制芯片处理后进行显示并存储。最后通过以太网模块与上位机进行通信。而微控制器本身要正常工作需要加以电源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并且开发程序时需要调试电路。因此本设计的总体框图如图2-3所示: 电源电路显示模块通信模块时钟电路键盘电路复位电路微控制器存储器扩展AD转换器调理电路调试接口图2-3总体设计框图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3.1主控

25、制器3.1.1主控制器选型目前,常用控制芯片有ARM、DSP、FPGA和各种单片机。如今,嵌入式设备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手机、汽车、无线通通讯和个人助理等。ARM处理器(Advanced RISC Machines)是现在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32位处理器之一,它体积小、成本低、功耗低、可靠性高、资源丰富,是嵌入式设备的核心。据调查,基于ARM的处理器已占据了32位RISC芯片的75%的市场份额,可以说ARM技术几乎无处不在。ARM处理器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流水线技术,提高了处理器核的效率和吞吐率。通过锁相环(PLL)技术来倍频时钟。(2)多重AHB总线,使AHB系统可以同步进

26、行而不会产生竞争。(3)具有在系统编程(ISP)和在应用编程(IAP)功能,无需使用昂贵的编程器和仿真装置。(4)大容量的片内Flash程序存储器和SRAM,可以进行高性能的CPU访问,使其工作更加可靠。支持外部存储器,如:NAND Flash、SRAM和SD卡等,可以进行海量数据存储。(5)内置PWM、AD、DA等功能单元,可以不外接转换装置而对模拟信号进行处理和控制。定时计数器、实时时钟、中断系统等内部重要资源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时期更适合实时控制。(6)强大的数据通信功能,芯片内置了通用串行接口(USART)、同步串行接口(SPI)、两线串行总线接口(I2C)、CAN总线接口、USB接口、

27、以太网接口,支持OTG和DMA功能。一般单片机是8位单片机,最高工作频率只有40MHz,而ARM7是32位处理器,经PLL倍频以后最高工作频率可达72MHz。考虑到系统要以较高精度较高速度进行数据采集,ARM7的寄存器足够大,可以一次把转换结果读入寄存器,片上资源多,性价比较高,因此选用ARM7芯片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今后研究学习的需要,搭建的硬件平台具有较多的资源,如多个UART口、CAN、USB、以太网、SD卡、无线通讯等。考虑到数据处理的速率和实时性,与液晶进行并口通讯,需要较多的I/O管脚。考虑到编写程序、处理数据的方便性和为了未来移植操作系统的需要,需要较大的Fl

28、ash存储器和SRAM。因此选用较高端的ARM7芯片LPC2388。LPC2388是Philis公司生产的基于实时仿真的32位ARM7TDMI-S微处理器,适用于为了各种需要而进行通讯的应用。它包含了4个UART、1个SPI、2个同步串行端口(SSP)、3个I2C接口、2路CAN通道、1个I2S接口、10/100Ethernet MAC、USB2.0等接口并支持OTG等功能。 LPC2388具有高达512K的Flash存储器和96K的SRAM。Flash在ARM的局部总线上,能够进行高性能的CPU访问:有两个AHB系统,可以同步进行Ethernet DMA、USB DMA和片内Flash执行程

29、序;先进的中断向量控制器,可以支持多大32个中断,还具有通用定时器、RTC、看门狗等功能模块。LPC2388的工作电压一般3.0V3.6V,有空闲、睡眠、掉电和深度掉电等四个低功耗模式:内部有4MHz的RC振荡器,可选择作为系统时钟,片内PLL可使系统时钟最高工作在72MHz;封装为LQFP144。以上这些特点使它非常适合工业控制等领域。LPC2388管脚如图3-1所示:图3-1 LPC2388管脚图如2.6系统总体方案所示,本系统要用到LPC2388的SPI、USB、Ethernet等模块。其相应管脚简述如下:SCK:串行时钟口。此端口作为串行通讯的时钟信号用来同步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数据传输。

30、此时钟信号只可由主设备发送,从设备接收。SSEL:从设备选择端。当SSEL端为低电平时,表明与其相连的相应设备被选中从而可参与数据的传输。在数据传输之前SSEL必须为低电平并且通常在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中都保持低电平。如果在数据传输过程中SSEL变为高电平,则传送的数据就会出错。MISO:主入从出端口。当设备为选中的从设备时,待传送的数据从此管脚输出。相反,主设备从此引脚上读数据。当从设备未被选中时,该引脚为高阻态。MOSI:主出从入端。当设备为主设备时,待传送的数据从此端口输出;选中的从设备从此管脚上读传送数据。ENET_TX_EN:数据发送允许信号ENET_TXD1:0:发送数据ENET_RX

31、D1:0:接收数据ENET_RX_ER:接受出错信号ENET_CRS:载波侦听有效ENET_REF_CLK:参考时钟ENET_MDO:MIIM(媒体独立接口管理)时钟ENET_MDIO:MI数据输入输出3.1.2控制器最小系统控制器正常工作的必须构成最小系统。由以上介绍可知此系统最小系统应包括电源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和JTAG调试电路。(1) 电源电路电源模块为整个装置提供能量,由于是便携式设计,因此采用电池供电。在本设计系统中,主控制器采用3.3V供电,AD转换器、液晶显示器等模块需要5V供电,若直接采用23节电池组供电,则一方面电池组输出的电压可能达不到所需要的5V电压,另一方面电池电

32、压的降低是非线性的,直接使用会给系统带来非常大的非线性误差。因此电源模块还需要DC-DC升压变换和稳压模块。电源电路如图3-2所示。本设计选用Sipex公司的SP6641A -5V DC/DC升压调节器,其静态电流极低(10A),电池转换效率高,宽电压输入范围(0.9V4.5V),最低启动电压为0.9V,并具有0.33A感应电流限制模块,固定输出电压3.3V或5.0V。1.3V输入时,IOUT可达90mA(SP6641A-3.3);2.6V输入时,IOUT可达500mA(SP6614B-3.3)。本设计采用两种供电方式:利用市电经适配器后转化为4.5V直流电后接入SP6614A;直接利用电池供

33、电。并且本设计方案是平时由电池供电,接入市电后由市电供电,电池停止供电。其硬件电路图如图3-2所示。方式一:市电经一个220V转4.5V电压适配器将其转化成4.5V直流电,为防止瞬时电压高于4.5V,所以直流电经二极管IN4148降压后送入SP6641A进一步供给系统。IN4148为硅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为0.7V。方式二:选用3节干电池供电。3节干电池串联理论电压为4.5V,但由于电池存在误差范围,所以经二极管降压后再接入SP6614A对整个系统供电。由于要实现市电接入时电池停止供电,因此电池要经过两个二极管串联以使当市电接入时电池截止。另外,经过SP6614A得到的5V电压再经三端低压差稳

34、压芯片AS1117-3.3芯片转化为3.3V电压,同时利用4.7UF的电容对其进行多重滤波。图3-2 电源电路(2)时钟电路时钟是计算机系统正常工作的脉搏,处理器在一拍接一拍的时钟驱动下完成指令执行、状态变换等工作。外设部件在时钟的驱动下完成各种工作,例如串口数据收发、AD转换、定时器技术等。所以通常时钟对一个计算机系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LPC2000系列时钟系统包括四个部分:晶体振荡器、唤醒定时器、锁相环(PLL)和VPB分频器。其相应的晶振硬件接线图如图3-3所示。其中XTAL1、XTAL2引脚是系统晶振输入端,RCTX1、RCTX2是内部实时时钟晶振输入端。图3-3晶振电路(3)复位电路

35、复位是指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逻辑归为为一个初始状态,让处理器从第一条指令开始执行程序。LPC2000系列有两个复位源:外部复位把RESET引脚拉为低电平,并保持一个最小时间,引发复位。看门狗复位通过设置看门狗相应寄存器,看门狗溢出后引发复位。本系统采用专用复位芯片CAT825S来产生复位信号,可实现外部复位和上电复位两种模式,复位门槛为2.93V,有高、低电平两路复位信号输出,每路复位信号有效电平时间维持至少140ms,在系统掉电时可向微控制器发出复位信号,适用于3.3V电源供电环境。CAT825S共有5个引脚,每个引脚含义如下::低电平有效复位信号输出引脚RESET:高电平有效复位输出引脚:手

36、动复位信号输入引脚,低电平有效VCC、GND:+3.3V电源引脚和地引脚其硬件电路图如图3-4所示:图3-4 复位电路(4)JTAG调试电路 调试接口不是系统运行所必须的,但是在嵌入式系统产品开发与实验阶段,调试接口是必不可少的。LPC2388片内有一个JTAG调试接口,可以通过这个接口控制芯片的运行并获取内部信息。JTAG是基于IEEE1149标准的一种边界扫描测试方法。其优点是将复杂的印刷电路板测试变成具有良好结构性、可以通过软件简单灵活处理。JTAG的目标是在芯片内建立测试实现测试功能。主控芯片通过JTAG接口与仿真器接口进行通信。接口电路如图3-5所示: 图 3-5 JTAG调试电路主

37、要管脚作用如下:TRST-N:测试复位。可用于复位EmbeddedICE逻辑中的TAP控制器,低电平有效。TCK:TAP控制器使用的独立于系统的时钟TDI:测试的串行数据输入TDO:测试的串行数据输出TMS:TAP状态机的模式选择信号RTCK:返回测试时钟3.2 放大电路如2.3.1所述,本系统采用分立式元件组成的仪表放大器对其进行放大。选用集成运算放大器OP07组合成仪用放大器。OP07芯片是一种低噪声,非斩波稳零的双极性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OP07的工作电源电压范围是3V22V,一般在正负双电源下工作。由于OP07具有非常低的输入失调电压(对于OP07A最大为25V),所以OP07在很多应

38、用场合不需要额外的调零措施。OP07同时具有输入偏置电流低(OP07A为2nA)和开环增益高(对于OP07A为300V/mV)的特点,这种低失调、高开环增益的特性使得OP07特别适用于高增益的测量设备和放大传感器的微弱信号等方面。如图3-6所示,A1、A2、为输入级, A3为输出级,VIN1接传感器输出端正极,VIN2接传感器输出端负极。当R9=R10、R11=R12、Rf=R13时,根据虚短概念,输入电压是跨在Rg两端的VIN1-VIN2,然R9、R10与之串联为同一电流,即:(VO1-VO2)/(R9+Rg+R10)= (V1-V2)/Rg简化之,VO1-VO2=(1+2R9/Rg)(V1

39、-V2)A3为典型的差分电路,VO=(VO1-VO2)*Rf/R11将两式合并 VO=A(V2-V1)其中A=A1*A2=(1+2R9/Rg)*(Rf/R11),A1、A2分别为第一、二级增益由以上计算可知,电路增益的调节可以通过改变Rg阻值实现。为便于计算,现设输入的差模信号为05mV,考虑到滤波器放大倍数越低频率特性越好,拟设计滤波电路为放大倍数为1的二阶低通滤波器。而本设计所用的AD转换器ADS1255的输入转换电压为05V,所以放大电路放大倍数设计为1000倍。考虑到单级放大倍数过大,噪声会随之增加,因此决定1000倍放大倍数由两级电路承担。设计前级电路放大50倍,后级放大20倍。现R

40、9、R10取常用的10K电阻,因为VO2-VO1=(1+2R9/Rg)*(VIN1-VIN2),所以50=1+2R9/Rg,得到Rg约为408。又考虑到Rg关系到前级放大倍数,前级放大不准确在经后级放大会产生更大的误差,因此选用1K可调精密电阻。因为VO=(Rf/R11)*(VO2-VO1),即20=Rf/R11,如果选Rf为100K,则R11=100K/20=5K5.1K,因为5.1K为常用电阻,则此方案可行。所以图3-7中各电阻阻值为:R9=R10=10K、R11=R12=5.1K、Rf=R13=100K、Rg为10K的精密可调电阻。具体电路图如图3-8所示。 这样通过调节Rg,此放大电路

41、的放大倍数约在58.8倍392176倍范围之内,根据传感器输出信号大小进行调节使得进入ADS1255的电压范围在05V之间。另外,OP07是双电源供电,而本系统只提供了+5V电源,因此需用进行DC到DC的转换。本设计采用ICL7660芯片,将+5V转换为-5V。ICL7660是Maxim公司生产的小功率极性反转电源转换器。ICL7660主要应用在需要从+5V逻辑电源产生-5V电源的设备中。只需外接10uF的小体积电容,效率可达98%。ICL7660具体电路如图3-7所示。图3-7仪用放大器图 3-8电源转换电路3.3滤波电路如3.2所述,本系统拟设计放大倍数为1的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且其截止

42、频率为1KHZ。741型运算放大器具有广泛的模拟应用,宽范围的共模电压和无阻塞功能可用于电压跟随器。典型的二阶有源滤波电路如图3-9所示。图 3-9 典型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现有两种计算电路参数的方法,简介如下。方法一:Avf=1,设R1=R2,则n=C1/C2=4,Q=,fc=1/(2),C1=2Q/(R),C2=1/(2QR);方法二:设C1=C2=C,R1=R2=R,则Q=1/(3-Avf),fc=1/(2)。由以上方法可知,方法二fc、Q可分别由R、C值和运放增益做变化来单独调整,相互影响不大,因此该设计法对要求特性保持一定,fc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情况比较适用。本设计采用方法二,即设R

43、14=R15=R、C13=C14=C,考虑到电容的容量应在微法数量级下,电阻器的阻值应在几百千欧以内。现选择C13=C14=0.1uF,则可算出R14=R15=1/(2)=1000/(2)=1.59K,选择标准电阻1.6K,这与计算值有一点误差,可能导致截止频率比额定值稍有偏低。本方案依然使用OP07运放,其相应的电路图如图3-10所示。另外,本电路的OP07的5V双电源供电,依然采用图3-7所示的电源转换电路。图3-10 滤波电路3.4 A/D转换电路3.4.1 A/D转换器的选型指标A/D转换芯片是数据采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性能,因此必须严格的选择。ADC的选

44、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被测信号的速率选择A/D转换器。不同的场合需要的ADC的精度是不同的。例如温度、湿度等缓慢变化的场合需要低速A/D转换器即可,而当处理视频、图像等这些变化迅速的信号需要高速的ADC来完成采集。(2)应根据系统要求的精度来选择ADC。系统的精度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多个指标,如传感器的精度、AD转换器的精度及信号放大电路的精度等。选择是要考虑这些综合因素。(3)还应考虑其他因素选择ADC。如主控芯片的处理速度、电源的精确度、成本以及主控芯片的通讯方式等。3.4.2 AD转换器的选择对于变化缓慢的信号,系统要获得较高精度还要有较高速度,同时考虑到应用的普遍性,本设计

45、选用了Texas Instruments公司生产的24位两通道的-的模数转换器ADS1255。它是一款高性能的A/D转换器,其内部集成模拟多路开关(MUX)、输入缓冲器(BUF)、可编程增益控制器(PGA)、四阶-调制器、可编程数字滤波器等组成,具有极低噪声,可满足高精度的测量要求。其分辨率可以达到24bit,线性误差可以达到0.0010%FS,有多种电源配置方式,它提供了2.5Hz30kHz之间的16种可供选择的字输出速率。本设计选择的ADS1255芯片封装为SSOP20,它抗干扰能力强、体积小、功耗低,特别适合包括科学仪器、医疗设备和称重领域的单双极小信号。主要特点如下:(1)24位无数据

46、丢失所有数据输入和PGA设置;(2)低线性度:0.001%;(3)高达23bit的无噪声精度;(4)数据采样率高达30kSPS;(5)可设置为两路单极输入或一路差动输入;(6)模拟多路开关,具有传感器检测功能;(7)具有低噪声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1时,可提供高达25.3位的分辨率;PGA=64时,可提供高达22.5位有效分辨率,并且所有的PGA都具有自校准和系统校准功能;(8)带有串行外设接口(SPI);(9)可编程数据滤波器;(10)输入缓冲器;(11)模拟电压输入5V,数字电压输入1.83.6V;(12)正常模式电源消耗38mW,备用模式电源消耗0.4mW;ADS1255提供3路模拟

47、输入端,模拟多路开关寄存器的功能就是把其配置成1路差动输入或两路单端输入。默认情况下,ADS1255被配置为差动输入,通道0为正通道输入,通道1为负通道输入。作单级测量时,一般AIN0、AIN1作单极输入,AINCOM作公共输入端,但是不把AINCOM接地。输入缓冲器用于在信号通路中隔离开关电容器阵列与外部电路,可以简化为一电阻。阻值为10M80M。内部输入缓冲由STATUS寄存器中的BUFFER位控制。ADS1255内部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由ADCON寄存器的PGA0、PGA1、PGA2控制,PGA的值在164之间。ADS1255的内部调制器是一个四阶系统,通过内部电容不断的充放电来

48、测量输入信号。四阶调制器的输出经可编程低通滤波器后编程高精度的数字输出。通过的滤波次数越多,精度越高,但速度下降。ADS1255采用四线制(时钟信号线SCLK、数据输入线DIN、数据输出线DOUT、片选信号线/CS)的SPI通讯方式。ADS1255只能工作在SPI通讯模式的从模式下,可以通过控制器来控制ADS1255片上的寄存器,通过串口读或写这些寄存器。串口通讯时必须保持CS为低电平。在SPI传送过程中,数据被同步的发送或接受,SCLK和DIN、DOUT同步移动。DIN结合SCLK用来向ADS1255发送数据,在SCLK的下降沿有效;DOUT结合SCLK从ADS1255读取数据,在SCLK的

49、上升沿有效。ADS1255有2个通用数字I/O口D0、D1,都可以通过IO口寄存器设置为输入、输出口。D0口还可以设置为一个时钟发生器供别的设备使用。此时钟还可以通过ADCON寄存器的CLK0、CLK1设置成以FCLKIN、FCLKIN/2、FCLKIN/4工作。ADS1255的主时钟on过可以由一个外部晶振或时钟发生器提供。一般晶振频率为7.68M。ADS1255的工作过程主要是通过对11个内部独立的寄存器进行设置来完成的,这些寄存器包括所有需要设置的信息,例如采样率、模拟多路开关、PGA设置和自校准等。如表1所示为ADS1255的几个主要寄存器状态,下面主要介绍几个重要的寄存器设置: (1

50、)状态寄存器STATUS(地址00H),复位值为X1H。寄存器的搞4位ID由出厂设定。ORDER位为数据输出顺序选择位:为0时数据输出高位在先(默认),为1时低位在先。ACAL位为自校准选择位:为0时自动校准关闭(默认);为1时自动校准开启。BUFEN位为输入缓冲选择位:为0时输入缓冲关闭(默认);为1时输入缓冲开启。位为转换数据状态位:此位完全复制引脚的状态,引脚为低时表示数据转换结束可以读数据;高电平时表示没有数据转换完成或正在转换,此时不能读数据。(2)模拟多路开关寄存器MUX(地址01H),复位值为01H。PLSE3PLSE0为差动信号正输入端的选择位,具体设置如下:0000=AIN0

51、(默认),0001=AIN1;AIN3AIN0为差动信号负输入端选择位,0000=AIN0,0001=AIN1(默认)。(3)AD控制寄存器ADCON(地址02H),复位值20H。最高位没用,始终为0。CLK1、CLK0为输出时钟选择位:00=输出时钟关闭,01=FCLKIN(默认),10=FCLKIN/2,11=FCLKIN/4.SDCS1、SDCS0传感器检测选择位:00=传感器检测关闭,01=传感器检测检测电流源为0.5A,10=传感器检测电流源为2A,11=传感器检测电流为10A。PGA2PGA0为可编程增益放大器放大倍数选择位:000=1(默认),001=2,010=4,011=8,

52、100=16,101=32,111=64。(4)数据速度寄存器DRATE(地址03H),复位值F0H。DIR7DIR0为数据速度选择位:11110000=30KSPS(默认),11100000=15KSPS,11010000=7.5KSPS,11000000=3.75KSPS,10110000=2KSPS,10100001=1KSPS,10010010=500SPS,10010010=500SPS,10000010=100SPS,01110010=60SPS,01100011=50SPS,01010011=30SPS,01000011=25SPS,00110011=15SPS,00100011

53、=10SPS,01010011=30SPS,01000011=25SPS,00110011=15SPS,00100011=10SPS00010011=5SPS,00000011=2.5SPS。表1 ADS1255内部主要寄存器状态地址 名称 复位值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00 STATUS X1H ID3 ID2 ID1 ID0 ORDER ACAL BUFEN 01 MUX 01H PSEL3 PSEL2 PSEL1 PSEL0 NSEL3 NSEL2 NSEL1 NSEL002 ADCON 20H 0 CLK1 CLK0 SDCS1

54、SDCS0 PGA2 PGA1 PGA003 DRATE F0H DR7 DR6 DR5 DR4 DR3 DR2 DR1 DR0在本设计中ADS1255设置为单端输入方式、MUX寄存器为00H,为得到最佳转换结果,STATUS寄存器值设置为06H。本设计中我们采用参考电压VREF=2.5V,为了使2VREF/PGA接近输入信号幅值并易于计算,可编程增益放大倍数的值设置为1。由于本设计对速率无过高要求,可将DRATE寄存器设置为00000011,采样率为2.5SPS,在此采样率下不仅可以得到更高的精度,而且在此速率下可以抑制50/60HZ的干扰信号噪声及其谐波信号噪声。3.4.3 ADS1255

55、的硬件接线 ADS1255需要提供低噪声、低温漂的基准电压。在此电路设计中采用了高精度稳压模块ADR431B基准芯片提供高精度、高稳定的2.5V参考电压。ADR431B的可以精确到1mV,精度可以达到千分之四。其电路图如图3-11所示。另外,ADS1255数据手册推荐的参考电源接法如图3-12所示。图3-11 ADR431B电路图图3-12 ADS1255推荐参考电源接法传感器输出信号经过放大、滤波之后进入ADS1255进行AD转换。因为经滤波电路之后,信号是单端信号,所以ADS1255设置为单端输入。ADS1255的CS、CLK、DOUT、DIN、DRDY管脚分别与ARM7的P0.16(SS

56、EL)、P0.15(SCK)、P0.17(MISO)、P0.18(MOSI)、P2.11(EINT1)相连。通信过程中必须保持为低电平状态。数据有效信号用来指示转换是否完成,它在数据转换过程中为高电平,一旦转换结束即变为低电平。当ADS1255完成一次转换后DRDY端发出一低电平,INT1端口检测到信号向CPU申请中断,CPU响应中断进行处理。其硬件接线图如图3-13所示。图3-13 ADS1255硬件接线图3.5 通信模块以太网指的是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以太网采用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CD),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普遍的通讯协

57、议标准。该标准定义了在局域网中(LAN)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以太网在互联设备之间以10100Mbps速率发送信息包。以太网电缆协议规定用收发器将电缆连接到物理设备上。收发器执行物理层的大部分功能,其中包括冲突检测及收发器电缆将收发器连接到工作站上。本设计选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DP83848YB单端10/100Mb/s物理层收发器,DP83848可以通过硬件设置为MII、RMII和SNI标准接口。因为LPC2388所配置的以太网模块只配置带精简的介质无关接口(RMII)标准,所以DP83848的39脚(MII_MODE)、6脚(SNI_MODE)应该被连接至高、低电平。其相应硬件接线

58、图如图3-14、3-15所示。图3-14 以太网模块1图3-15 以太网模块23.6 显示模块随着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的领域不断扩大,对人机界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设计采用以ST7920为控制器的RT12864M液晶显示器,ST7920同时作为控制器和驱动器,它提供33路com输出和64路seg输出。在ST7920的驱动下最多可驱动25632点阵液晶。ST7920系列产品硬件特性如下:(1)提供8位、4位并行接口及串行接口可选(2)并行接口适配M6800时序(3)自动电源启动复位功能(4)内部自建振荡源(5)6416位字符显示RAM(DDRAM最多16字符4行,LCD显示范围162行)(6)2M

59、位中文字形ROM(CGROM),总共提供8192个中文字形(1616点阵)(7)16K半宽字形ROM(HCGROM),总共提供126个西文字符(168点阵)(8)6416字符产生RAM(CGRAM)(9)1516位总共240点的ICON RAM(ICONRAM)ST7920内置升压电路,无需负压。直接驱动LCD的是VO,VO电压越高,对比度越深。3.3V电压通过电位器调节接入VO从而可以通过调节电位器来改变对比度。RT12864M可选择工作在并口或串口两种方式。PSB接高时选择并口,接低时选择串口。本设计选用串口方式,因此PSB直接接地。CS是串行的片选信号。CLK是串行的同步时钟。SID是串

60、行的数据口。在本设计中,CS、SID、CLK分别与P0.0、P0.1、P0.2口相连。P0.0发出低电平选中RT12864M,P0.2输出模拟串行时钟,P0.3在时钟脉冲的作用下发送或读取数据。LPC2388扩展液晶显示模块硬件电路如图3-16所示: 图 3-16 液晶显示器RT12864M3.7 键盘电路嵌入式系统中,键盘是实现人机对话的输入设备,借助键盘可向系统设置参数、发出控制指令等。按键电路设计方法有很多,其中常用的独立式键盘、行列式键盘、键盘接口芯片等方式。考虑到功耗、体积、美观等因素,系统采用44的16健的行列式键盘作为输入设备。行列式键盘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检测行线电平的变化来判断键

61、号的。其工作方式有编程扫描、定时扫描方式和中断扫描方式三种。本设计采用行扫描法进行键值识别。其工作原理为行线发出低电平信号,如果该行线所连接的键没有按下的话,则列线所连接的输出端口得到的是全“1”信号;如果有键按下的话得到的是非全“1”信号。具体过程如下:为了提高效率,一般先快速检查整个键盘中是否有健按下;然后再确定是哪个键。其次再用逐行扫描的方法来确定闭合健的具体位置。方法是从第0行道第四行逐行扫描,判断所读入列信号是否为全“1”。该键盘占用控制器P2口的8条I/O口线,其中4条行线P2.0P2.3,4条列线P2.4P2.7,其中行线被上拉电阻接VDD5。在行线与列线的每一个交界处有1个按键

62、,如果有按键按下,则与之相连的行线与列线被连通。其硬件电路如图3-18所示。图 3-18 键盘电路 本系统要设置参数并完成显示器菜单的切换,键盘中需要数字键(09)、确认键、功能键和上、下、左、右箭头键。3.8 存储器扩展电路 LPC2388自带96K数据存储器,其中以太网模块、USB模块各占16K,系统剩下64K内存空间,这样远远不够,本设计采用USB接口扩展数据存储单元。USB(Universal Serial Bus)即通用串行总线,一个USB系统通常包括三个部分:USB互联、USB设备和USB主机。USB互联即USB主机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和通讯,如总线拓扑结构。在任意一个USB系统中只有

63、一个主机,USB与主机系统的接口为主机控制器,而主机控制器是由硬件、固件和软件来实现其功能的。USB接口支持即插即用、热插拔功能,采用四线制电缆,其中两根是用来传送差分数据的串行通道、另两根为下游设备提供电源。对于高速且需要高带宽的外设,USB会以12Mbps传输数据;对于低速外设,USB则以1.5Mbps的传输速率来传输数据。另外USB2.0标准支持480Mbps的超高速数据传输。USB接口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通信接口。LPC2388本身带有USB主控制器,只要进行较简单的外部硬件电路连接就可以使存储器扩展电路正常工作。其硬件电路图如图3-19所示。图3-19 USB接口电路本系统采用U盘作为存储器设备。微处理器把采集到的数据以文件的形式写入U盘,存入U盘的数据可在PC机上进行离线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U盘的移动存储特性,也正是本装置便携性的体现。如前所述,本系统AD采样率设置为2.5SPS,完成一次采样有3个字节需要存储,拟将数据存储一年,则2.536060243012222M字节,所以采用256M的U盘即可满足条件。这样现如今市场上的任一款U盘都可满足要求。 4 系统软件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