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796244 上传时间:2021-10-19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7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某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某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资源描述:

《某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 业 设 计 (论 文) 专 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班 级 (1)班 学生姓名 学 号 09203020145 课 题 某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 2013年 6 月 16 日摘 要本工程地处合肥市,是一栋集办公、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楼。该楼的设计高度为63.3m,建筑面积为17975.2,地上建筑面积为15709 ,地下建筑面积为2266.2 。该建筑地上17层,地下1层。第一层高4.2 m,第二层至第十六层高3.6 m,十七层高4.2 m。一层为展示中心与接待中心,二层为员工餐厅和会议室,三层至四层为大研发室与办公室,五层为活动中心与会议中心,六层至十六层为研发室

2、。本工程采用地源热泵和冷水机耦合系统。其中热泵系统的配置容量根据冬季采暖负荷选型,选用一台夏季制冷量1470KW,功率281KW;冬季制热量1350KW,功率313KW的热泵机组。冷水机系统根据夏季负荷和热泵系统制冷工况及冷负荷综合考虑,选用一台制冷量1220KW,功率228.6KW的冷水机组。冬季根据空调负荷情况开启地源热泵机组运行,为中央空调系统提供45/40热水.夏季根据空调负荷情况开启地源热泵机组联合1台冷水机组运行,为中央空调系统提供7/12冷冻水。根据本建筑的功能特点,选取了风机盘管+独立新风系统空调方式,独立新风+风机盘管的空调方式是由风机盘管承担室内所有冷负荷,而新风负荷由各层

3、新风机组来承担,新风通过新风机组处理到与室内等焓值的状态,直接送入房间。卫生间设置排风系统,冷水机组放置在地下一层机房内。针对地下一层的实际使用情况,系统设计了排风方案,采用自然进风和机械排风系统。该设计详细介绍了系统方案的确定和该系统的冷负荷的计算、新风量的计算、气流组织的校核、设备的选型、风系统、水系统的水力计算及冷水机房的设计和系统的布置,通风排烟设计。最后本设计还对相应的消声、减振作了简明的介绍。关键词: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 空调水系统 排风排烟系统 AbstractThis air-condition is designed for some guest house i

4、n shanghai city .The building is 13 floors high. Underground 1 is the machine room and the garage. Ground 1 to 4 are the markets and transact , 5 is the Comprehensive transact hall and office, The 6-12 F is a guest room, 13 in multiple layers is a guest room.According to this construction characteri

5、stic, the entire air system and primary air fan-coil system + independent new atmosphere system and Whole heat exchangers + independent new atmosphere system have been selected. For market and comprehensive transact big space to adopt whole air system, Guest room, transact etc. smaller space is used

6、 the primary air fan-coil system + independent new atmosphere system and Whole heat exchangers + independent new atmosphere system. primary air fan-coil system + independent new atmosphere system is undertakes in the room by the air blower serpentined all cold loads and new atmosphere Part of Wet lo

7、ads, but the new atmosphere load undertakes by each new atmosphere unit, the new atmosphere processes through the new atmosphere unit to With the room ,and the fresh air is sent into the room directly. Whole heat exchangers + independent new atmosphere system is undertakes in the room by the air blo

8、wer serpentined all cold loads and new atmosphere Part of Wet loads.The bathroom use Line up breeze system, the liquid chiller is located in the machine room in undergrond floor 1.In view of underground actual service condition,the system design has extract plan, that is Enter breeze naturally syste

9、m and mechanical extract system.This design introduce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system plan in detail, the calculation of cooling and heating load for air conditioning and fresh air, the examination of air distribution, the shaping of equipments ,the Water friction calculation of Water system, the d

10、esign of the chilling machine room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system,and the design of the smoke prevention. At the end of the Whole design, silencing device and shock mount is concisily introduced.KeyWords:air distribution primary air fan-coil system + independent Air condition water system Line up

11、 the breeze row smoke system目录第1章 工程概况11.1工程名称11.2地理位置11.3建筑功能1第2章 设计依据及基础数据221设计依据222基础数据22.2.1土建数据4 2.2.2 室内设计标准42.2.3建筑热工数据5第3章 负荷计算53.1空调冷负荷53.1.1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53.1.2空调湿负荷83.1.3算例93.1.4空调冷负荷汇总113.2空调热负荷113.2.1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113.2.2算例123.2.3空调热负荷汇总12第4章 冷热源工艺设计134.1 方案拟订134.1.1备选方案134.1.2机组初选型134.2方案比较164.2

12、.1技术性比较164.2.2经济性比较1643 确定方案2044冷热源设备选型204.4.1 冷水机组选型计算204.4.2 换热设备选型2145水泵选型214.5.1 冷冻水泵选型214.5.2冷却水泵的选型224.5.3补水泵选型224.5.4热水循环泵2346冷却塔选型2347其他设备选型244.7.1 定压、补水装置244.7.2水处理装置244.7.3分集水器254.7.4软化水箱26第5章 空调系统设计2651系统方案265.1.1空调方式265.2 空气处理及设备选型265.2.1全空气系统265.2.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295.2.3 风机盘管加全热交换器375.3空调风系统

13、设计395.3.1全空气系统395.3.2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395.4空调水系统设计425.4.1水系统形式及布置425.4.2空调水系统425.4.3空调冷凝水系统425.4.4空调水系统水力计算425.4.5 空调冷凝水系统的计算435.5气流组织445.5.1 气流组织的形式445.5.2 气流组织计算455.6消声减震465.6.1 消声465.6.2 减震4857自控设计495.7.1 全空气系统495.7.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4958运行调节505.8.1水系统全年运行调节方案505.8.2全空气系统全年运行调节方案505.8.3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全年运行调节方案50第6章 通风

14、系统设计5061系统方案5062通风系统设计516.2.1地下车库排风设计516.2.2制冷机房排风设计516.2.3卫生间排风设计526.2.4楼梯前室正压送风设计5363排烟系统设计556.3.1地下室车库排烟55第7章 管材与保温5671管材567.1.1空调水管567.1.2空调风管5672保温56参考文献56致 谢57附录一 外文翻译(英文原文)57附录二 外文翻译(中文译文)64附录三 冷负荷计算表68附录四 热负荷计算表68附录五 水力计算表68 第1章 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合肥市某研发楼空调系统设计1.2地理位置地点:合肥市 地理位置:东经117.23度,北纬31.87度。1

15、.3建筑功能本工程地处合肥市,是一栋集办公、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楼。该楼的设计高度为63.3m,建筑面积为17975.2,地上建筑面积为15709 ,地下建筑面积为2266.2 。该建筑地上17层,地下1层。第一层高4.2 m,第二层至第十六层高3.6 m,十七层高4.2 m。一层为展示中心与接待中心,二层为员工餐厅和会议室,三层至四层为大研发室与办公室,五层为活动中心与会议中心,六层至十六层为研发室。第2章 设计依据及基础数据21设计依据设计任务书土建结构图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16、1687(2001年局部修订)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采暖通风空调制图标准(GBJ114-88)建筑通风空调工程设计图集邵宗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刁乃仁 方肇洪著22基础数据2.2.1土建资料本工程地处合肥市,是一栋集办公、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楼。该楼的设计高度为63.3m,建筑面积为17975.2,地上建筑面积为15709 ,地下建筑面积为2266.2 。该建筑地上17层,地下1层。第一层高4.2 m,第二层至第十六层高3.6 m,十七层高4.2 m。一层为展示中心与接待

17、中心,二层为员工餐厅和会议室,三层至四层为大研发室与办公室,五层为活动中心与会议中心,六层至十六层为研发室。主要维护结构如下: 外墙:材质名称(外-内)厚度(mm)粉刷层20结构层(加气泡沫混凝土砌块)200保温层(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25粘结层5粉刷层20分户墙:材质名称(外-内)厚度(mm)粉刷层20结构层(加气泡沫混凝土砌块)200粉刷层20楼板:材质名称(外-内)厚度(mm)1:2水泥砂浆20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2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20混合砂浆抹灰20底部架空楼板:材质名称(外-内)厚度(mm)水泥砂浆20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2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250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30聚

18、合物抗裂砂浆5 屋面1(上人):材质名称(外-内)厚度(mm)结合层(厚粗砂垫层)25找平层(水泥砂浆)25保温层(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40防水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找平层(水泥砂浆)20找坡层40结构层120粉刷层20屋面2(不上人)材质名称(外-内)厚度(mm)保护层50结合层(厚粗砂垫层)25找平层(水泥砂浆)25保温层(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40防水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找平层(水泥砂浆)20找坡层40结构层120粉刷层202.2.2 室内设计标准2.2.2.1温湿度条件房间名称夏冬新风标准温度C相对湿度温度C相对湿度m3/h.人办公2660225025会议26602

19、25025餐厅2660225025活动室2660225040研发室2660225025展示厅2660225025门厅2660225020休息室2660225025电梯厅26602250202.2.2.2 人员、照明、设备、食物条件(1)人员数量:房间名称室内人数(人/ m2)房间名称室内人数(m2/ 人)会议0.3休息室0.1餐厅0.5门厅0.1活动室0.2研发室0.2展示厅0.3办公0.2电梯厅0.2(2) 照明功率:房间名称室内人数(人/ m2)房间名称室内人数(m2/ 人)会议18休息室18餐厅13门厅15活动室18研发室18展示厅18办公18电梯厅(3)设备功率:房间名称室内人数(人/

20、 m2)房间名称室内人数(m2/ 人)会议15休息室0餐厅0门厅5活动室0研发室15展示厅0办公15电梯厅02.2.3建筑热工数据围护结构各传热系数:均符合合肥市地区节能、标准.外墙0.99 W/(/)屋面10.69 W/(/)屋面20.69W/(/)楼板2.86 W/(/)底部架空楼板0.95 W/(/)分户墙1.67第3章 负荷计算31 空调冷负荷计算3.1.1 围护结构1、外墙、屋面的瞬变传热的冷负荷外墙或屋面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3-1)式中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外墙和屋面的面积,;屋面和外墙的传热系数,W/(m2);室内设计温度,;外墙和屋面的

21、冷负荷计算温度和逐时值,。注:例如对于延迟时间为5小时的外墙,在确定16点房间的传热冷负荷时,应取计算时刻=16,时间延迟为=5,作用时刻为=16-5=11。这是因为计算16点钟外墙内表面由于温度波动形成的房间冷负荷是5小时之前作用于外墙外表面温度波动产生的结果。当外墙或屋顶的衰减系数0.2时,可用日平均冷负荷代替各计算时刻的冷负荷: (3-2)式中 负荷温差的日平均值,。2、外窗玻璃瞬变传热的冷负荷通过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3-3)式中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窗口的面积,;玻璃窗的传热系数,W/(m2);玻璃窗的冷负荷计算温度和逐时值,。3、玻璃窗日射

22、得热冷负荷透过外窗的太阳辐射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按下列各式计算: (3-4)式中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W;窗口的面积,; 窗的有效面积系数; 窗玻璃的遮挡系数;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窗玻璃的综合遮挡系数,无因次; (3-5)窗玻璃冷负荷系数,无因次;日射得热因数的最大值,W/m2。 注:对于北纬27以南地区的南窗, 可不考虑外遮阳板的作用,直接按式(3.1)计算。3.1.2内墙、门、窗、楼板传热的冷负荷内围护结构是指内隔墙及内楼板,它们的冷负荷也是通过温差传热(即与邻室的温差)而产生的,这部分可视为稳定传热,不随时间而变化,其计算式为: (3-6)式中 稳

23、态冷负荷,W; 内墙或内楼板的传热系数,W/(m2); 内墙或内楼板的面积,m2; 夏季空调室负计算日平均温度,; 附加温升,取邻室平均温度与室外平均温度的差值,。3.1.3 照明散热冷负荷根据照明灯具的类型和安装方式不同,其冷负荷计算式分别如下:白炽灯 (3-7)荧光灯 (3-8)式中 灯具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照明设备的安装功率,kW;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当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时,取1.2;当暗装荧光灯镇流器装设在顶棚内时,可取1.0;灯罩隔热系数,当荧光灯罩上部穿有小孔(下部为玻璃板),可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于顶棚内时,取0.50.6; 而荧光灯罩无通风孔者,0.60.8;照明散

24、热冷负荷系数。3.1.4 电动、电子设备设备散热冷负荷3.1.4.1 设备和用具显热形成的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3-9)式中 设备和用具显热形式的冷负荷,W; 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W; 设备和用具的散热冷负荷系数。3.1.4.2 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按下式计算:1) 电热设备散热量 (3-10)2) 电动机和工艺设备均在空调房间内的散发量 (3-11)3) 只有电动机在空调房间内的散热量 (3-12)4) 只有工艺设备在空调房间内的散热量 (3-13)式中 设备的总安装功率,kW; 电动机的效率;利用系数,一般可取0.7-0.9;小时平均实耗功率与设计最大功率之比,一般可取0

25、.5左右;同时使用系数,一般可取0.5-1.0。3.1.5人员散热冷负荷3.1.5.1 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式为: (3-14)式中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不同室浊和劳动性质的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室内全部人数; 空调建筑物内的群集系数;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但应注意对于人员密集场所(如电影院、剧院、会堂等),由于人体对围护结构和室内物品的辐射换热量相应减少,可取1.0。3.1.5.2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式为: (3-15)式中 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不同室浊和劳动性质的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W。空调冷负荷计算算例(以2002办公室为例),计算过程如下:3

26、.2空调热负荷的计算3.2.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Qh(W)可按下式计算: (3-16)式中 a温差修正系数,见民用建筑空调设计表2-69; A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 K围护结构冬季传热系数,W/; tn.d冬季室内设计参数,; tw.k冬季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2.2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空调房间的附加热负荷应按基本热负荷的百分率确定.各项附加(或修正)百分率如下:(1)朝向修正率北、东北、西北朝向: 010%;西南、东南朝向: 1510%;东、西朝向: 5%;南向: 15%30%。选用修正率时应考虑当地冬季日照率及辐射强度的大小。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东南、西南

27、和南向的修正率宜采用010%,其它朝向可不修正。(2)风力附加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规定,建筑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厂区内特别高出的建筑物,垂直的外围护结构附加510%。(3)高度附加由于室内温度梯度的影响,往往使房间上部的传热量加大。因此规定:当房间净高超过4m时,每增加1m附加率为2%,但最大附加率不超过15%。但应注意高度附加率应加在基本耗热量和其它附加耗热量(进行风力、朝向、外门修正后的耗热量)的总和之上。应该注意以下内容: 空调建筑内通常保持正压,因而在一般情况下,不计算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冷空气和由门、孔洞等侵入室内的冷空气

28、引起的热负荷。 室内人员、灯光和设备产生的热量会抵消部分的热负荷,扣除时要充分注意到:如果室内人数仍按计算夏季冷负荷时取最大室内人数,将会使冬季冬季供暖的可靠性降低;室内灯光开关的时间、启动时间和室内人数都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有文献资料推荐:当室内发热量大(如办公建筑及室内灯光发热量为30W/以上)时,可以扣除该发热量的50%,作为空调热负荷。 建筑物内区的空调热负荷过去都作为0来考虑。但是随着现代建筑内部热量的不断增加,室内区在冬季里仍有余热。需要空调系统长期供冷。空调热负荷计算算例(以2002办公室为例),计算过程如表3-2:33 空调湿负荷的计算3.3.1人体散湿量查民用建筑空调设计人体

29、散湿量按下式计算: (3-17)式中:mw人体散湿量,kg/h;g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见民用建筑空调设计表2-64,g/h;n室内全部人数;群集系数,查暖通空调得0.93。空调湿负荷计算算例(以2002办公室为例),计算过程如下:查民用建筑空调设计得,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61g/h;室内全部人数n人员密度面积0.25人/65.916.5人。 kg/h其余房间湿负荷计算见表3-3、表3-4。34 空调新风负荷计算3.4.1空调新风负荷按下式计算: (3-18)式中:Qw新风负荷,KW; Gw新风量,KG/h; iw室外空气焓值,kJ/kg; in室内空气焓值,kJ/kg。查焓湿表得室外计算温度

30、t35.0 iw89.2 kJ/kg; 室内计算温度t26 in58.1 kJ/kg;室内计算温度t25 in56.6 kJ/kg。空调新风负荷计算算例(以2002办公室为例),计算过程如下: Kw其余房间新风负荷见表3-5、3-6。第4章 系统方案设计4.1 冷热源设计 冷源 空调冷源选择的基本原则1.空气调节系统的冷源应首先考虑采用天然冷源。无条件时采用人工冷源。冷水机组的选型应根据建筑物的空气调节规模,用途,冷负荷,所在地区的气象条件,能源结构,政策,价格及环保规定等情况,通过结合论证确定。需设空气调节的商业或公共建筑群,有条件适宜采用热,电,冷联产系统或集中制冷站。2.空气调节面积较小

31、,采用集中式供冷机组不经济的建筑,需设空气调节的房间布置过于分散的建筑,设有集中供冷系统的建筑中,使用时间和要求不同的少数房间,需增设空气调节,而机房和管道难以设置的原有建筑中,及居住建筑的情况下,宜采用分散设置的风冷,水冷式或蒸发冷却式空气调节机组。选择冷水机组时,不仅要考虑机组在额定工况或名义工况下的性能。还应考虑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的性能。以使冷水机组在工作周期内的能耗最低。电动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台数及单机制冷量的选择,应满足空气调节负荷变化的规律及部分负荷运行调节的要求,一般不宜少于两台,当小型工程仅设一台时,应选用调节性能及部分负荷性能优良的机型。选择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时,其制冷剂必须符

32、合环保要求。本工程的总冷负荷为1870KW;总热负荷为1260KW,考虑到地埋管换热器部分的冷热平衡,冷热源设计为按照总热负荷选择地源热泵机组1台,制冷量不足配置一台单冷的水冷螺杆冷水机组一台。4.2 空调系统形式设计本设计的形式如下:1. 本工程房间均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气处理机组吊装杂物间内。空调水系统水平管采用同程式布置,立管采用异程式布置,以减少水平失调。2. 考虑地源侧与用户侧的用水不互相影响的问题,地源侧与用户侧分别设置了循环泵、补水泵、软水箱;循环泵设置在机房内,补水泵与软水箱设置在水泵房内。4. 地埋管部分,因条件有限,未进行准确的设计计算,根据夏季冷负荷,按50W/m估

33、算出地埋管的长度,在必要时设置辅助冷源冷却塔。由于没进行准确计算,在本设计中假设冬夏的吸热量与放热量恰好平衡。地埋管部分管线布置为同程式。4.3 通风系统设计地下室因面积未超过2000可不进行防排烟设计,仅设置通风系统,但此通风在火灾时可以兼做排烟系统,该通风系统为自然进风,机械排风。其余几个大空间均设置排风机在空调运行时,保证一定的正压的同时进行排风,卫生间设计用排气扇进行通风。第4章 冷热源工艺设计4.1 方案拟订4.1.1备选方案冷源空调冷源选择的基本原则1.空气调节系统的冷源应首先考虑采用天然冷源。无条件时采用人工冷源。冷水机组的选型应根据建筑物的空气调节规模,用途,冷负荷,所在地区的

34、气象条件,能源结构,政策,价格及环保规定等情况,通过结合论证确定。需设空气调节的商业或公共建筑群,有条件适宜采用热,电,冷联产系统或集中制冷站。2.空气调节面积较小,采用集中式供冷机组不经济的建筑,需设空气调节的房间布置过于分散的建筑,设有集中供冷系统的建筑中,使用时间和要求不同的少数房间,需增设空气调节,而机房和管道难以设置的原有建筑中,及居住建筑的情况下,宜采用分散设置的风冷,水冷式或蒸发冷却式空气调节机组。选择冷水机组时,不仅要考虑机组在额定工况或名义工况下的性能。还应考虑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的性能。以使冷水机组在工作周期内的能耗最低。电动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台数及单机制冷量的选择,应满足空气

35、调节负荷变化的规律及部分负荷运行调节的要求,一般不宜少于两台,当小型工程仅设一台时,应选用调节性能及部分负荷性能优良的机型。选择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时,其制冷剂必须符合环保要求。3.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三种可行性方案进行经济性等方面的比较,选择出合适的机组。方案一:螺杆冷水机组+地源热泵机组方案二:双效吸收式制冷机组方案三:风冷热泵机组4.1.2机组初选型方案一:螺杆冷水机组+地源热泵机组1.格力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一台机组型号及性能参数型号:LSBLG1280H/Nb,制冷能力:1275Kw/台,外形尺寸:长宽高390019002230,压缩机款式:5-6排非对称齿形半封闭螺杆式压缩机,输入功率:

36、240Kw制冷剂种类:R134a,冷凝器款式: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冷凝器型号和数量:UCW170A/1,冷凝器进水接管:DN125,冷凝器进水接管:DN125,水降压85KPa,冷却水流量274立方米/h,蒸发器款式:满液式蒸发器,蒸发器型号和数量:UCH170A/1,蒸发器进出水接管:DN125水压降:78 KPa,蒸发器水侧容积:198L,冷冻水量:219立方米/h,机组重量6200Kg,运行重量:6500 Kg.冷冻水进出水温度12/7,冷却水进出水温度32/37。2.选用DBNL低噪声型逆流式玻璃钢冷却塔2台冷却塔型号及性能参数型号:DBNL-175,冷却水量:175立方米/h外形尺寸:

37、最大直径3732,湿球温度:28.0,风量:94300立方米/h,风机直径:2400mm,运转重量:4461Kg,自重:1835Kg。进水压力:31.5Kpa,当量直径:3.6m.3.选用离心式冷冻水泵两台冷冻水泵型号及性能参数型号:SYL(W)150-125-400,流量:240立方米/h,扬程:46m,转速:1450r/min效率:74%,气蚀余量:1.8m,冷冻水泵轴功率:45kw,冷冻水泵电机功率:15kw4.选用离心式冷却水泵两台水泵型号及性能参数型号:SYL(W)200-400(I)B,流量:346 m3/h,扬程:29.6m,转速:1450r/min效率:74%,汽蚀余量3.6m

38、,重量746Kg,尺寸LBH=11205605875.选用补水泵一台水泵型号及参数型号:SYL50-315(I)B,流量:17.5立方米/h,扬程:128m,转速:2900r/min效率:38%,气蚀余量:2.5m,冷冻水泵轴功率:28.8kw,冷冻水泵电机功率:30kw6. 美的水地源热泵机组 主机型号及性能参数:型号:LSBLGHP1125/M 制冷量: 1123kw 制热量:1257kw水流量193 m3/h 水压降:83KPa冷冻水进/出水温度:12/7 热水进/出水温度:40/45制冷工况下输入功率:195 kw;制热工况下输入功率:256kw。7. 上海申银公司热水泵两台(两用一备

39、)水泵型号及参数型号:SYL(W)150-400,流量260m3/h转速1450r/min,电机功率45kw,效率71%,汽蚀余量4.5m,扬程:44m重量490Kg,尺寸LBH=8005951120方案二:双效吸收式制冷机组1.三菱双效吸收式制冷机组两台机组型号及性能参数型号:MDU-21B,制冷能力:738Kw/台,功率:2.6Kw冷水流量:127立方米/h,冷水压力损失:78Kpa,冷水接管口径:125mm,冷却水流量:210立方米/h,冷却水压力损失:90Kpa,冷却水接口管径:150mm蒸汽进口压力:780Kpa,蒸汽进口温度:174.7,管径尺寸:入口65mm,出口25mm,蒸汽控

40、制阀尺寸:50mm,蒸汽耗量:924Kg/h,最大耗汽量:1155 Kg/h外形尺寸:长宽高331418052292标准冷水入口/出口温度:12/7标准冷却水入口/出口温度:32/37.5在标准温度条件下冷却水的流量为0.284立方米/h2.选用DBNL3系列低噪声逆流式玻璃钢冷却塔1台冷却塔型号及性能参数型号:DBNL3-250,冷却水量:250立方米/h外形尺寸:高度直径风机直径408543422800,湿球温度:28.2,电机功率:7.5Kw,运转重量:3936Kg,自重:2344Kg。进水压力:32.6Kpa3.选用离心式冷冻水泵两台型号:VGDG150-32,流量:150立方米/h,

41、扬程:32m,转速:1450r/min效率:76%,气蚀余量:2m,冷冻水泵轴功率:17.2kw,冷冻水泵电机功率:22kw4.选用离心式冷却水泵两台水泵型号及性能参数型号:VGDW240-32,流量:240立方米/h,扬程:32m,转数:1450r/min效率:79%,气蚀余量:2.5m,冷冻水泵轴功率:26.5kw,冷冻水泵电机功率:30kw5.选用补水泵一台水泵型号及参数型号:SBK125-160A,流量:70 m3/h,扬程:54m,转速:2900r/min效率:80%,汽蚀余量3.6m,重量315Kg,尺寸LBH=905540587方案三:风冷热泵机组1.日立风冷热泵机组两台机组型号

42、及主要性能参数型号:RHU240AHZ1制冷量:696 kw 制热量:696 kw水流量59. 8 m3/h 水压降:57.6 KPa冷冻水进/出水温度:12/7 热水进/出水温度:40/45制冷工况下输入功率:206.4 kw;制热工况下输入功率:204.3kw。2. 上海申宝公司冷冻/热水泵两台(两用),主要性能参数:型号:SBK125-400A转速:1450r/min,流量:147 m3/h,扬程:38m,电机功率:22kw,必须气蚀余量3.0m ,效率72% 4.2方案比较4.2.1技术性比较 技术性比较对拟选定的三种方案比较优缺点 方案一:螺杆式冷水机组+地源热泵机组特点:比较节能,

43、新型能源,环保。缺点:工作部件较多,维修工作量较大,技术不是特别成熟。方案二:直燃式双效溴化锂制冷机组特点:节省电力;由于传热面积大,传热温差小,因而该机组对冷却水温度的要求相对来说不如蒸气压缩机组严格,冷却水温度的变化对机组制冷量的影响小。缺点:节电不节能,能效比低,安全性差,消防要求高;由于传热温差小,要求较大的传热面积,因此金属耗量大,而且为了减少溴化锂溶液的腐蚀作用,其部件多采用铜管和不锈钢材,故一次性投资较大。此外,由于机组的冷却水既要承担冷凝器热量的移出,又要承担吸收器热量的移出,因此冷却水热负荷大,冷却水量增加。而冷却水泵、冷却塔及冷却水管道加大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都对初投资及运

44、行费用产生较大影响。冷媒:水。吸收剂:溴化锂(环保,不污染大气)。 方案三:风冷热泵机组特点:风冷热泵机组适用于所处地域水源紧张的中、小系统。运行可靠,操作管理方便,制冷量调节方便,噪声振动较小,无需冷却水系统。可放置在屋顶或室外地坪上,减少机房面积,甚至可以不要机房。缺点:耗电量大,能效比很低。冬季供热受室外气温影响较大。室外气温降低,机组制冷量减少,效率降低。当空气换热器表面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表面将结霜,机组需定期进行除霜,既耗能,有影响供热。供热水温度较低,不超过50摄氏度,影响末端空调设备换热效率。冷媒:R22(不环保,破坏臭氧层)4.2.2经济性比较 方案比较中采用以下基础数据:1

45、.杆式冷水机组0.6元/W,直燃式溴化锂机组1元/W,风冷热泵机组0.8元/W。2.合肥市商用水价2元/m3,蒸汽费:195元/t根据合肥市供电局给出的数据,合肥市的分时电价:峰时段:08:0011:00 ; 18:0021:001.074元/kWh平时段:06:0008:00 ; 11:0018:00 ; 21:0022:00 0.671元/kWh谷时段:22:0006:00 0.316元/kWh3. 天然气为2.4元/m3,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用气量约为0.0734m3/kW,即约合0.176元/kW。4. 夏季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1300h/年(供冷),冬季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1050

46、h/年(供热)。方案一: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地源热泵机组;1.初投资(见下表)表1 方案一初投资表序号名 称型号规格数量/台功率/KW总功率/KW单价W/元总价/万元备 注1螺杆式冷水机组Q=675KW L1=219m3/h L2=274m3/h1244488 0.6702地源热泵机组Q=1123KW L1=193m3/h L2=193m3/h11954510.61503冷却塔L=175 m3/h 25.511800元/t28互为备用4冷冻水泵L120 m3/hH=30m24590每台80001.6互为备用5热水泵L100m3/h H=30m24590每台80001.6一用一备6冷却水泵L34

47、6 m3/h H=29.6m255110每台80001.6互为备用7汽水换热器Q=1620KW 汽L2.5t/h水L140t/h1 58蒸汽增容费30总 计287.82.年运行费用 (1)采用土壤源热泵的运行费用 冬季热泵系统每年运行费用(电费)总计为: 考虑到泵的电耗及其他管理费用,应考虑1.15(热泵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泵耗及其他管理费用低于常规系统)的系数。=79.07万元 夏季热泵系统每年运行费用(电费)总计为:考虑到泵的电耗及其他管理费用,应考虑1.15(热泵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泵耗及其他管理费用低于常规系统)的系数。=79.48万元采用土壤源热泵后,每年的运行费用为158.55万元.(

48、2)采用常规能源(冬季采用蒸汽热网集中供热、夏季采用电机驱动压缩机的电制冷)的运行费用:冬季每年运行的费用总计为:35元/m250814.6 m2=117.85万元夏季每年运行的费用总计为:考虑泵的电耗及其他管理费用,应考虑1.2的系数=141.69万元采用常规能源的运行费用:259.54万元方案二: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机组1.初投资(见下表)表2 方案二初投资表序号名 称型号规格数量/台功率/KW总功率/KW单位/元总价/万元备 注1溴化锂机组Q=1450kw(制冷)蒸汽耗量1120Kg/hL1153m3/h ;L2289m3/h 23.579002612冷却塔L330m3/h 27.5150.

49、08元/t26.4互为备用3冷冻水泵L250m3/h H=32m222448000/台1.6互为备用4冷却水泵L340m3/h H=32m230608000/台1.6互为备用5蒸汽增容费30总 计320.62.年运行费用夏季空调制冷期为120天,其中功率大于75%的运行天数为12天,功率为75%的为48天,功率为50%的为60天,每天运行12小时。夏季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1300h/年(供冷),冬季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1050h/年(供热)。a.夏季运行费用每日电费:(5.2+15+60+44)(61.074+100.671+80.316)=1947.7元年电费:120.19477=2.337万元

50、480.750.19477=7.01万元600.50.19477=5.84万元2.337+7.01+5.84=15.19万元水费:2(127+210)m3/h2元/m3+2(127+210)1%21300=2.578万元/年夏季运行费用 20.57+1.8872=22.4572万元/年b.冬季运行费用每日电费:(5.2+15+60+44)(61.074+100.671+80.316)=1947.7元年电费:120.19477=2.337万元480.750.19477=17.01万元600.50.19477=5.84万元2.337+17.01+5.84=24.78万元水费:2(340+250)m

51、3/h2元/m3+2(340+250)1%21050=2.806万元/年蒸汽费 1.56t/h195元/t105034.6万元/年冬季运行费用 15.19+1.55+18.9189= 45.82万元/年年运行费用 17.0772+65.66=82.7万元/年.方案三:风冷热泵机组1.初投资(见下表)表3 方案三初投资表序号名 称型号规格数量/台功率/KW 总功率/MW单位/元总价/万元备 注1风冷热泵机组 Q=696kw(制冷) Q=696kw(供热)冷热水L=59.8 m3/h2N=206.4kw(制冷) N=204.3kw(供热)412.8/408.61200167.042冷热水泵L147

52、m3/h H=38m222448000/台1.6互为备用总 计230.52.年运行费用夏季空调制冷期为120天,其中功率大于75%的运行天数为12天,功率为75%的为48天,功率为50%的为60天,每天运行12小时。夏季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1300h/年(供冷),冬季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1050h/年(供热)。a.夏季运行费用每日电费:(412.8+44)(61.074+100.671+80.316)=7163.53元年电费:120.71635=8.596万元480.750.71635=25.79万元600.50.71635=21.49万元8.596+25.79+21.49=55.88万元水费:2

53、59.8m3/h2元/m3+259.81%21300=0.3349万元/年夏季运行费用 55.88+0.3349=56.21万元/年b.冬季运行费用每日电费:(412.8+44)(61.074+100.671+80.316)=7163.53元年电费:120.71635=8.596万元480.750.71635=25.79万元600.50.71635=21.49万元8.596+25.79+21.49=55.88万元水费:259.8m3/h2元/m3+259.81%21050=0.2751万元/年冬季运行费用 55.88+0.2751=56.16万元/年年运行费用 6.32+56.16=62.48万元/年43 确定方案1.任何一种冷热源方案都不能尽善尽美,工程中要因地制宜,既要考虑初投资、运行费等经济性能,也要考虑噪声、振动、运行、操作、维护管理等技术性能,与工程整体及周围环境相协调;既要考虑当前投资效益,也要考虑长远利益,合理选择冷热源方案。2.经综合考虑本工程拟选用方案一,从长远考虑,为了经济效益,节能以及环保,方案优化,冷源选择地源热泵机组加螺杆式冷水机组,方便管理控制,采用冷源侧定流量,负荷侧变流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