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796231 上传时间:2021-10-19 格式:PPT 页数:147 大小:14.5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资源描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建筑之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v第一节城市绿地规划的内容、目标及原则v第二节城市绿地系统指标v第三节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v第四节城市绿化树种的规划v第五节城市绿地系统的基础资料及文件编制v第六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程序方法及实例介绍建筑之家第一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目标及原则第一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目标及原则v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v1、确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及原则。v2、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及城市自身的生态要求,国民经济计划,生产、生活以及城市发展等,研究城市绿地建设的发展及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种指标。v3、选择和合理布局各项绿地,确定其性质、位置、范围和面积等,使其与

2、整个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相结合,形成一个合理的体系。v4、指出各类绿地调整、充实、改造、提高的意见,进行树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提出分期建设及实施措施及计划。v5、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图纸及文件。v6、对重点的公园绿地提出规划设计方案,提出重点地段绿地设计任务书以备详细规划使用。v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是近期出台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要完成的内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是在对规划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总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目标与指标,划分保护的层次,做出生物物种、基因、生态系统、景观多样性的规划,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生态管理对策

3、及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对策等。建筑之家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v城市绿地系统具体规划前,首先应确定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目标。目标的制定针对不同阶段有所不同,即应别提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此外,由于城市的性质、规模与现状条件各不相同,其目标确定也有较大差别。v绿地系统规划总的目标为:使各级各类绿地以最适宜的位置和规模,均衡地分布于城市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环境、经济及社会的综合效益,同时使各类绿地本身能正常持续的发展。v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v1、以生态学的观念,从城市整体空间体系的角度出发,重新认识城市绿地,使城市绿地系统充分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的生态功能。v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结合城市其他

4、组成部分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v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必须结合当地的特点,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进行。v因地制宜地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建筑之家第一,在城市绿地类型的规划上,根据城市不同特征,各类绿地占有不同的比例。其自然山水条件好的城市和名胜古迹较多的城市其公共绿地面积大一些,而一些工业城市卫生防护林的面积会加大。v第二,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方式应结合城市的总体布局方式进行。如合肥、西安等城市环形绿带的形式,和城市本身保留的环城的河道和城墙等条件密切相关。北京、上海等城市块状绿地的形成,则与这些城市旧城区建筑密度大,绿化只能见缝插针成片状、块状分布于其间的原因有关。v第三

5、,在城市绿地定额指标的制定上,各城市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新星城市和历史老城,其现状的绿地指标相差很大,如深圳、珠海等,1999年公共绿地人均指标分别为34.29m2和27.11m2,绿化覆盖率为43%和43.4%,而重庆人均公共绿地指标仅为2.37m2,绿地覆盖率为20.13%。由此可见,各城市的指标确定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v4、城市绿地应均衡分布,有合理的服务半径,满足全体市民的休闲需要。v5、城市绿地系统应在统一规划下,分期实施,保证各阶段绿化的效果及质量。v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为远期规划和近期规划。远期规划一般为20年,近期规划为5年。建筑之家远期规划是对远期规划年限内城市绿地系统

6、的空间布局、发展目标、发展规模以及各类绿地进行综合布署,并提出实施措施。近期规划是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对短期内各类绿地的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绿化建设项目的实施所作的安排。v城市绿地系统的近期规划和建设必须与此远期规划相协调。城市的旧城区一般建筑密度较高、卫生及生活设施条件较差,在改造这些地区时,应结合新区的规划保留足够的绿地,待条件成熟时,可迁出居民,拆除旧建筑,形成城市中心公园绿地。在城市不断向外扩展的情况下,一些远期规划的公园地段正处在现地城市的边沿地带,为了防止远期公园用地被其他用地侵占,可在近期规划中将该地段规划为苗圃用地,这样既可以保证公园用地的完整性,又可为远期公园建设提供一

7、定的绿化基础,保证近期绿化水平的提高。建筑之家6、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经营管理中,除要充分发挥其环境、社会效益外,还可结合生产创造经济价值。v城市绿地系统经济效益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v第一,通过良好的绿化增加土地的经济价值,理想的绿化环境其地产价值可提高6%,有的甚至可提高15%。v第二,通过绿色植物的一系列生态效益,可节约能源以创造经济价值。日本的有关研究表明,当气温超过35,每升高1 ,东京变电站管辖范围内用空调的耗电量达120万KW,通过绿化降低温度,则可节约电力,创造经济价值。另外通过湿地生态系统来净化水质,同样可达到节省投资的目的。v第三,可因地制宜地在某些地段种植果树

8、、芳香、药用、油料等经济作物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建筑之家第二节城市绿地系统指标第二节城市绿地系统指标v城市绿地指标是指能体现城市绿色环境数量及质量的量化标准。包括城市绿地各种计量单元的选择以及指标高低的确定。v一、城市绿地指标的作用v1、通过城市绿地指标可以衡量一个城市绿化水平的高低,城市环境的好坏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优劣。v2、依靠城市绿地指标,可以将城市绿地量化获得的数据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各阶段调整用地的依据,也可用于评价规划方案的经济性与合理性。v3、通过城市绿地指标可计算出各类绿地的规模,估算城建投资计划,保证绿地能按规划实施。v4、城市绿地指标的制定,有利于在统计及研究工作中统一计算口

9、径,为科学研究积累可靠数据。建筑之家二、影响城市绿地指标的因素v1、国民经济水平v城市绿地指标的高低与国民经济水平密切相关。当国民经济水平较低时,处于只能解决人民温保问题的状态时,没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城市绿化环境的建设,这时期的绿地指标也相应较低,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环境也有了更高要求的时候,城市绿地也随之提高。v2、规划的时代潮流v在城市化初期,城市规划的重点在城市道路、建筑的布局以及城市的生长扩张。这时对城市绿色环境的重视不够,城市绿地指标也随之定得较低。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此带来的城市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时规划的重点转向控制城市的无序生长及野蛮扩张,提倡

10、城市中文化、历史和绿色环境的融合,注重城市生态平衡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城市绿地指标自然会有所提高。建筑之家3、城市性质v不同性质的城市对于不同类型的绿地及指标有不同要求。如一些以风景游览、休养性质为主的城市,公共(园)绿地指标定额较高;一些工业及交通枢纽城市,由于环境旅游保护的需求,防护绿地的指标相应较高。(1998年统计数据)v承德 旅游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6.66m2/人 绿地率27.3% 绿化覆盖率28.65%v杭州 旅游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5.78m2/人 绿地率29.54% 绿化覆盖率33.18%v鞍山 钢铁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74m2/人 绿地率27.05% 绿化覆盖率31.6%

11、v重庆 工业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29m2/人 绿地率17.98% 绿化覆盖率19.97%v上海 工业金融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84m2/人 绿地率13.35% 绿化覆盖率15.56%建筑之家4、城市规模v规模较大的城市一般人口密集,建筑密度较高。为了缓解这些因素带来的城市问题,应该有更多的绿地,尤其是公园绿地。但现实中的大城市的绿地指标往往较低,这已带来了城市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因此在大城市新区规划中,应更加充分重视绿化,提高绿地指标。v5、城市自然条件v自然条件好的地区绿化水平一般来说相应较高。在南方的城市,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日照时间长,有利植物生长,植物种类也丰富。北方多数

12、城市由于气候寒冷,干旱多风,自然条件不利于植物生长,植物种类也较单一,因此绿地指标往往相对较低。因此,绿地指标的制定还应从城市的自然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切合实际。v6、城市现状v城市现状条件的不同也会影响绿地指标的制定。如北京、杭州、苏州等历史文化名城,城内名胜古迹众多,自然山水条件也好,同时还有发展绿地的潜力和余地,这些城市的绿地指标则较高。另一些古老的城市如:上海、天津、重庆等,旧城中的建筑密度大,用地紧张,本身的绿地基础差,旧城中另外开辟绿地难度也较大,这些城市的绿地指标也就相应较低。建筑之家三、城市绿地系统指标的制定v城市绿地指标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根据不同城市的特殊情况,制定出

13、合理的指标定额,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一个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指标的确定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深入研究和总结才能获得。下面对国内外绿地系统指标的制定情况做一个介绍v1、前苏联v前苏联1990年起实施的新的建设法规中对有关绿化用地指标做了以下规定:v(1)生活居住用地:在城市中必须以干道或不小于100m的绿化带将生活居住用地划分为若干面积不超过250hm2的区。居住小区绿地面积,按规定每人不得少于3-5m2。居住小区的某些地段面积要有休息场所、儿童游乐园、步行小道。这些地段面积不超过30%。v(2)在生产用地中要有1000m以上宽度的卫生防护林带与生活居住用地隔开。v(3)景观游憩用地,在城市和农村居住点

14、必须考虑一个连续不断的绿化用地和其它开阔空间系统。在城市建筑区范围内,各绿地的比重不应小于40%,在居住区范围内不小于25%。v公共绿地:人均绿地面积m2/人建筑之家大城市:全市性10m2/人,居住区6m2/人v中等城市:全市性7m2/人,居住区6m2/人v小城市:全市性8m2/人v农村居住点:12 m2/人v进入公园、森林、林地、绿带的游人数不超过(人/公顷)。:市内公园100人,休息区公园70人,疗养区公园50人,森林公园10人,林地公园1-3人。v花园和街心公园的占地面积不小于以下规模:市内公园15hm2,居住区公园不小于3hm2,街心花园0.5hm2,在公园和花园用地总平衡表中,绿化用

15、地面积不应少于70%。v苗圃面积应根据公共绿地水平、卫生防护带规模、自然气候条件和其它条件,按每人3-5m2计算。休养区绿地按床位计算,每个床100m2。v2、日本v日本的城市公园已形成了明确的系统:v见表日本绿地标准建筑之家日本的绿地标准公园类别利用人口标准面积(hm2)服务半径(m)居住公园街区公园1500-25000.25250近郊公园6000-100002500地区公园30000-5000041000城市骨干公园综合公园全市10-50运动公园全市17-75特殊公园全市10广域公园全市50以上缓冲绿地全市城市绿地全市0.05-0.1绿道全市宽度10-20同营公园全市300建筑之家3、其它

16、国家v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其指标一般都较高,美国人均绿地面积大致为40m2,英国公共绿地人均20m2,新加坡现有绿地7500hm2,人均公园绿地拥有率为25m2/人。v世界部分大城市的绿地指标v 人均公园绿地(m2/人) 人均绿地(m2/人)v纽约 14.4 21.6v慕尼 11.4 41.0v巴黎 24.0 v伦敦 25.4 33.4v华沙 22.7 73.5v华盛顿 45.7 105.00v每个居住小区4处 建筑之家4、我国城市绿地指标制定情况v我国城市绿地的量化指标建国后就已经出现,20世纪50年代城市绿地的指标主要有树木株数、公园个数和面积、公园每年的游人量v到1979年我国城市绿地规

17、划建设的三大指标:城市人均公共(园)绿地,绿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地率。v2002年9月1日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提出了新的绿地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v1982年城市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布的城市园林绿地管理暂行条例中指出:要把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0%,公共绿地面积达到每人3-5m2;城市新建区的绿化用地,应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30%,旧城改建区的绿化用地,应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25%。v1993年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将人均公共绿地指标,按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高低分为三个级别,使这一指标更加合理,并可用于衡量不同规模城市的公共绿地水平。这三个级别为:人均建设用地

18、指标不足75m2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00年不应低于5m2,到2010年不应少于6m2;人均建设用地指标75-105m2的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00年不少于6m2, 到2010年应不少于7m2;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超过105m2的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00年不少于7m2, 到2010年应不少于8m2。建筑之家绿化覆盖率到2000年应不少于30%,到2010年应不少于35%。v城市绿地率到2000年应不少于25%,到2010年应不少于30%。v各类绿地的单项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居住区绿化:新建居住区绿地占居住区总用地比率不低于30%;道路绿地:主干道绿带面积占道路总用地比率不低于20%;

19、次干道绿带面积所占比率不低于15%;防护绿带:城市内河、海、湖等水体及铁路旁的防护绿带的宽度应不小于30m;附属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的面积占单位总用地面积比率不低于20%;其中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中心等绿地率不低于20%;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的工厂绿地率不低于30%,并设不少于50m宽的防护林带;学校、医院、休疗养院所、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部队等单位的绿地率不低于35%;生产绿地:生产绿地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比率不低于2%。v2001年2月召开的“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对城市绿地指标作了以下规定:2005年,全国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

20、面积达到8m2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4m2以上,到2010年,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m2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6m2以上。建筑之家到1999年底,全国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了23%,绿化覆盖率达到27.44%,人均公共绿地达到6.52m2。v1999年部分城市绿地指标统计v城市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人) 绿地率(%) 绿化覆盖率(%)v北京 7.96 34.35 39.06v天津 4.87 15.89 23.50v承德 26.70 20.35 25.66v鞍山 7.98 28.70 29.92v上海 3.

21、44 16 18.36v苏州 4.93 27.50 29.04v杭州 6.02 30.21 33.52v厦门 9.51 33.61 35.42v深圳 34.29 36.16 43v珠海 27.11 38.82 43.47v桂林 7.62 34.82 37.51v重庆 2.37 18.16 20.13建筑之家2002年9月1日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的三大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v我国城市绿地系统所选的三大指标的最低的标准是一个基本指标标准,它是一个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最低水平标准。这些标准与满足城市的生态卫生需求及理想的城市发展需求等所需要的标准相差较远,因此城市绿化达到三项基本

22、指标的城市应进一步提高绿地的数量和质量,研究引入一些更科学合理和具有指导意义的相关绿地指标:绿化三维量、城市绿化结构指标、游憩指标、城市绿地计划管理指标、城市绿地人均指标。v城市绿化三维量:城市绿色植物所占的空间体积。它可以反映城市绿地质量及绿地生态效益的高低。v城市绿化结构指标:包括各类绿地的乔木量、灌木量、地被草坪面积、常绿乔木量、落叶乔木量、古树名木量、园林植物量、水体面积和水体面积率。可以反映城市绿地绿化 结构的特征,以及构成绿地的植物材料的数量及特点。v游憩指标:各级各类公园绿地面积、面积率、服务半径、出游率,可反映和衡量各类公园绿地为市民提供活动的条件和使用情况。v城市绿地计划管理

23、指标:包括新增绿地面积、新减绿地面积、植树量、植树成活率,可反映和衡量城市绿地建设及管理水平。v城市绿地人均指标: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公园面积,可反映和体现每个市民能够享有绿地的数量和生存环境质量。v绿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引用以上相指标。建筑之家四、城市绿地指标的计算四、城市绿地指标的计算v1、2002年9月1日前通用的三大城市绿地指标的计算:v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公共绿地的面积。v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城市公园绿地/城市非农业人口v该公式中的城市公园绿地计算时包括向公众开放的市级、区级、居住区的公园、小游园、街道广场绿地以及专类公园、特色公园等。其中公园中

24、的建筑及道路面积,如果低于总面积的1-3%和3-5%,则可按总用地100%计入公园绿地面积中。公园中的水面,如不属城市水系用地面积,又起公园的游憩作用,应做公园面积计算。v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v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面积*100%v该公式中的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包括各类绿地(公园绿地、生产绿 地、防护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风景区绿地)的实际绿化种植面积,即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含被绿化种植包围的水面)及屋顶绿化面积和零散的树木的覆盖面积。(通过遥感、普查、抽样等方式获得)建筑之家城市绿地率:城市各类绿地总面积占城市

25、面积的比率。v城市绿地率(%)=城市各类绿地面积之和/城市面积*100%v城市各类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 地、防护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风景区绿地共7种v2、现在通用的三大城市绿地指标v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城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公共绿地的面积。vAglm=Agl/NpvAglm-人均公园绿地面积vAgl-公园绿地面积vNp-城市人口数量(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人口规模一致)v人均绿地面积:城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城市范围内所有绿地的面积。v城市范围内所有绿地的面积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vAgm=(Ag1+Ag2+Ag3+Ag4)/NpvAgm-人均绿地面积

26、vAg1、Ag2、Ag3、Ag4-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vNp-城市人口数量(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人口规模一致)建筑之家城市绿地率:城市各类绿地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v城市各类绿地的面积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vg=(Ag1+Ag2+Ag3+Ag4)/Ac*100%vg-绿地率vAg1、Ag2、Ag3、Ag4-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vAc-城市用地面积建筑之家第三节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第三节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v一个城市的绿地不仅总量适宜,而且布局合理,能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紧密结合,真正形成一个完善的绿地系统,这样的绿地系统将在城市生态的建设和维护、

27、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v一、城市绿地布局的目的及要求v1、满足城市生态环境的要求v在城市绿地的布局上应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将城市中的点状、线状、面状绿地相结合,形成一个均匀分布的绿色网络,才能更有效地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除了人工生态系统,还应包括整个市域内的自然生态系统。v2、满足全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及休闲游憩的要求v3、满足工业生产防护、生产生活安全卫生的要求v为了减轻一些污染区对其它区域的影响,在这些地区边缘设适当规模和宽度的卫生防护林。城市中的开敞绿地布局也要合理,以满足避灾时的救援、疏散等安全要求。建筑之家4、满足改善城市艺术面貌的要求v城市绿地的

28、布局应与城市的山体、水系、道路、广场、建筑等结合,体现城市特有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历史。v二、城市绿地的布局v有8种基本的模式:点状、环状、放射状、放射环状、网状、楔状、带状、指状。v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形式概括起来有4种:v1、以块状绿地为主的布局v块状绿地是以大小不等的地块形式,分布地城市之中,这种块状布局形式在较早的绿地建设中出现较多,如上海、天津、武汉、圾、青岛等老城区及小城市中。优点:可以做到均匀分布,接近居民,便于居民日常休闲使用。缺点:块状绿地规模不可能太大,位置分散,难以调节城市小气候,不能很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效益和改善城市艺术面貌的功能。v2、以带状绿地为主的布局v带状绿地是与城市中

29、的河湖水系、山脊、谷地、道路、城墙等结合,形成的纵向、横向、放射状、环状等绿带。v带状绿地的布局对一个城市来讲非常重要,它可以联系城市中的其它绿地使之形成网络,还可创建生态廊道,为野生动物提 供安全的迁移路线,保护城市生物多要性。带状绿地可引入外界新鲜空气、缓解热岛效应、改善城市气候有重要作用。建筑之家3、以楔形绿地为主的布局v楔形绿地是指郊区伸入市中心的由宽到狭的绿地。这种绿地对改善城市小气候效果尤其显著,它可以将城市环境和郊区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将郊区新鲜的空气送入市区,促进空气交换,缓解热岛效应,维持生态平衡,另外对改善城市面貌也有很大作用。v4、混合式绿地布局v混合式布局结合了三种绿地布

30、局的优点,是现代城市绿地规划常用的布局方式。v城市绿地规划布局中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任何一个城市都要从自身现状和自然条件出发,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最终达到合理。v三、国内外部分城市绿地布局状况三、国内外部分城市绿地布局状况v(一)我国的城市绿地布局状况v1、上海市 v上海新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出了“一心两翼,三环十坪、五楔九组、星罗棋布”的布局方式。即为:市中心绿色核、浦东、浦西联动发展,三圈绿色环带,十条放射线,五片楔形绿地,九组风景游览区,各种绿地星罗棋布。具体做法:以郊区环状防护林、滨海林地、滩涂绿化、果园经济林、风景区为城市大环境绿化圈;以人民广场、人民公园、外滩和苏州河河滨绿化、公园、

31、游园及各类特殊空间绿化组成的市中心绿化为核心,以道路、河道绿地为框架网,各框架内公共绿地、专有绿地、各种绿地空间合理布置;十条放射的快速干道绿带、五大楔形绿色通道将新鲜空气导入市 区。全市形成中心增绿、四面开花、南引北档、绿楔插入、路林结合、蓝绿相间、星罗棋布、经济交织的多功能有特色、多效益的完整绿地系统。建筑之家建筑之家建筑之家主城区绿地规划建筑之家建筑之家建筑之家建筑之家2、成都v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及历史等原因,成都的绿化水平并不高,各项绿化指标与国家要求有较大差距,而且绿地布局也不合理。在新的城市绿地规划中,大幅度提高了绿地指标,对布局进行了调整,将原来城市绿地点、线、面的结合发展为网、

32、楔、圈的结合,更加现代化大城市的绿地系统要求。v其中规划的绿圈有三个:第一个是府南河滨河公园,约1140km2;第二圈是三环和铁路环线绿地,宽15-50m,属防护绿地,约10km2,形成主城区与环城区之间的绿化分隔带;第三圈是外环路绿地,属于生态防护绿地,约80km2。v规划绿楔:楔形绿地有7大片,分别以河道、山丘群为轴楔入市区,其绿地性质分属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农林地等。v绿网是指由原来的绿线相互交错,发展而成的绿色网络。v绿面:市级公园、风景区、居住区绿地等大型块状绿地。v绿线:与河道、水系、道路等相结合的线形绿地。v绿点:中、小型的块状绿地。建筑之家建筑之家建筑之家3、桂林v桂

33、林是我国的历史悠久的山水旅游城市,为了保护其特有的山水城市的传统布局形式,在城市绿地的布局上出现了一带、两江、三楔、七组团的空间格局。v一带:沿漓江流域市区段,规划建设较宽的漓江风景游览绿带,平均宽度要求达到10m以上,有条件处达到50-100m左右。v两江:沟通漓江和桃花江的环城水系,沿岸开辟宽窄不同、规模不等的园林绿地。v三楔:组织形成大规模的西山组团绿楔、七星石-尧山组团绿楔、龙泉组团绿楔(各组团面积都在200hm2以上)。这三个组团绿楔成环状围合态势,并分头伸入市面市区。v七组团:由生态绿地和水系自然地将城市隔成7个大城市组团:旧城组团、城南组团、中心组团(琴潭)、城北组团、高新技术开

34、发区组团、科教区组团、临桂组团。建筑之家建筑之家4、重庆v在2002年完成的重庆绿地系统规划中按不同的空间层次形成了不同的布局结构:绿化空间布局上采用了绿点+绿廊+绿环的立体星状网络模式。在主城区的空间层次上,城市绿地系统采用了“绿环绕主城、蓝带分片区、绿廊隔组团、绿线串绿点、绿点满主城”的布局结构。v绿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自然和人工的点状或块状绿地v绿廊:沿自然河道、溪谷、山体以及人工的铁路公路等建立起来的线状和带状绿化空间。共9条v绿环:有2环。其一:为铜锣山、中梁山东西两山屏障与主城南北生态绿地浅围构成的绿环;其二:国道干线-环路两侧防护绿地构成的75公里小绿环。v蓝带:嘉陵江和和长江

35、,两江将主城分北部、南部、西部三大片区。v在空间层次上,布局结构为“四层、六楔”v四层:即构成城市规划区四个空间层次的绿地系统:v第一层:由各类绿地形成的点、线、面相结合,垂直绿化与平面绿化相结合的主城区绿地系统v第二层:主城东、西两山的“绿色屏障”,南、北两端的的绿化工程,构成“两山屏障、南北浅围”的环主城生态绿地系统v第三层:外围城市组团呈散点分布,与农林绿野相结合的开敞空间系统v第四层:以缙山和明月山为依托,构成“东西两山、南北导流”的城市规划区外部生态大环境绿地系统。建筑之家六楔:指由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山体绿化和嘉陵江、长江两岸防护林由宽渐窄插入城市规划区的楔形绿地。建筑之

36、家5、佛山市v绿地布局模式为:“一环、两带、三块、四横、五纵、六园”的形式,形成环、块、点、网状绿地相结合的结构。v其中一环:环绕佛山市区外围的东平河和汾江的滨河防护绿地形成的绿环。v两带:市区内的高压走廊防护绿地,220V的建设50m宽的绿带,110V的建设30m宽的绿带。v三块:利用郊区现状农业用地和水源保护地,在城市和东南、西南、西北开辟三块较大面积的生态保护区,成为城市的固碳制氧基地和季风通道v四横:四条东西向的城市主干道绿化带,宽8-10mv五纵:五条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绿化带,宽8-28mv六园:六个市级大型公园建筑之家建筑之家建筑之家6、广州市v广州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的布局,规划为

37、“一带、两轴、三块、四环”的基本形式。v一带:指珠江两岸的沿江绿带及其各区段的节点绿地。v两轴:指广州市新、旧两条南北向城市发展轴线空间序列构成中的绿化林荫道、节点绿化广场,这两条轴线北端与白云山南麓联系,南端与珠江后航道相联系。v三块:指北部白云山、东南部果园保护区及城市绿心、西南部的花卉保护区及城市隔离绿地构成的、三面楔入城市的生态景观绿地。v四环:沿着广州市四条重要环状道路的绿化布局,自内而外分别是内环路的出入口节点绿地、环城高速公路两侧的绿化隔离带、点、面状绿地、华南快速路绿化隔离带及北二环高速公路内侧面300m外侧面500m的绿化隔离带。建筑之家7、武汉市v武汉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按照

38、城乡一体的大绿化思想,规划为城市生态走廊和生态环,形成相互联系的环状放射型框架结构,使城市“山水相依、绿满城廊”。v武汉市城区绿地系统的布局结构可概括为“一点一带、两轴两环、四心十线”的形式。v一个城市核心点:主城核心区的汉口滨江市政广场。v一条滨江大绿带:两桥之间由滨江绿化、观光景点、休憩平台等所构成。v两条风光轴:东西向山系所形成的山系观光旅游公园带及沿长江、汉水观光性绿带和滨江公园。v两个景观环:由城市内环路和中环路将沿线城市公园、广场、滨水空间、道路绿化、建筑景观贯穿组织而成。v四个滨湖绿心: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所确定的东湖、南湖、龙阳湖、汉口五湖四个城市生态绿心。v十条绿化出入线:沿1

39、0条城市对外交通干道所建设的城市出入标志性绿化景观线。建筑之家建筑之家建筑之家建筑之家(二)国外城市绿地布局状况(二)国外城市绿地布局状况v1、澳大利亚的墨尔本v1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采取的是结合本身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城市中五条河流为基本骨架,组成楔状绿地,将城市外围的大规模的公园与城市内部的林荫道路及公园相连,再加上楔状经地外侧规划的永久性农业地带,使整个城市包围在绿色环境之中。而与河道相连合的楔形绿地将自然的要素收入城市中,使城市与自然完全融合为一体,。取得了很好的的生态效益。其中雅拉河谷公园内至少有植物841种,哺乳类动物36种,鸟类226种,爬形动物21种,两栖动物12种

40、,鱼类8种,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v2、莫斯科v莫斯科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较全面地吸收了世界城市的先进经验,总体上采取了环状加楔状相结合的布局方式。v绿环指城市用地外围建立的的森林公园带。森林公园带北部最宽处宽28km。v1998年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中,进一步扩大了绿化用地,提出通过原有的河床、林荫道和其它开敞的自然景观用地,将城市用地联接起来,形成一个均匀分布、相互联系的绿色网络。建筑之家3、波兰的华沙v二战后重建提出限制城市工业、扩大绿地面积的总方针。在居住区与工业区,居住区之间都有大片的分隔绿地。道路拓宽,形成绿化走廊,将大片的分隔绿地连成一体,构成完善的绿地系统。v4、朝鲜的平壤v朝鲜的平壤自

41、然条件优越,城市绿地系统爱花园城市的理论的影响,总体上采取了同心园加放射式的绿化模式。在城市中心,结合山体河流等自然构架,以大同江、普通江及牡丹峰为第一个绿化圈;以城市东北边缘的大城山游园地、中央植物园、动物园、万景台游园地及农田、菜地、防护林、山林等为第二个绿化圈;与城市干道网有机结合的绿化带从中心向四周辐射,将两个绿化圈连接起来。在两个绿化圈之间的建成区和中心区内建立居住区级、小区级公园绿地系统及街 道绿化系统,居住区和街道的空间布局全部力求开敞,并最大限度地将开敞的空间以绿地形式与自然绿地相连,使城市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建筑之家5、柏林v柏林城市绿地系统的中心是动物园,柏林的内城绿环由一些

42、小块绿地、墓地、体育用地和停车场等组成。第二个松散绿环由“大型绿地空间”和由乡村景观相联系。在城市的开敞绿地系统中镶嵌有绿岛般的大型绿地设施,与城市绿地系统构成网络。建筑之家第四节城市绿地绿化的树种规划第四节城市绿地绿化的树种规划v树种规划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树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城市绿地质量的高低。v一、树种选择原则v1、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入外来树种v乡土树种是指适于本地的土壤及气候特征,有很长的栽培历史及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的树种。乡土树种最能体现城市的地方特色。选择外来树种要选择有多年历史,已适应当地土壤及气候的外来树种。如有特殊需要要引入外来树种,需经过引种和驯化试验,成

43、功后才能推广。v2、选择抗性强的树种v抗性强是指树种对酸、碱、旱、涝、砂性、坚硬土壤有较适应性,对烟尘、有毒气体以及病虫害有较强抗御性。这类树种在城市恶劣环境中能健康成长。v3、根据具体的条件选择适宜该环境的树种v在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及抗性强的树种的前提下,应结合具体地段不同的条件,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合该地条件的树种.建筑之家4、在保证树木能存活的前提下,选择有观赏价值的树种v5、速生树与慢生树相结合v速生树(杨树、桦树、梧桐)成型时间快,能迅速成荫,早期绿化效果较好,但这类树寿命较短,易受到外界损害,23-30地后出现衰败的现象。慢生树(樟、柏、银杏)生长速度缓慢,30-40年后才能形

44、成气候,但这类树寿命长,材质较好。从速生树和慢生树的特性来看,在近期以速生树为主,搭配一部分慢生树进行绿化,同时有计划分期分批的用慢生树替换衰老的速生树。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的比例为7:3。v6、以植物群落为基本单元进行树种的选择及搭配v选择适当的乔木、灌木、草坪、地被进行合理地搭配,可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不易受病虫害等外来因素的破坏,使绿地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以植物群落为单元的绿地层次更为丰富。 v二、 树种规划的步骤v1、调查研究v2、选择骨干树种v3、制定 主要的树种比例v(1)乔木与灌木的比例:应以乔木为主,因为乔木是行道树和庭荫树的主要树种。其比例为7:3左右(6:4)。v(2)落叶树与

45、常绿树的比例: 7:3 建筑之家4、为城市重点地段推荐具体的合理配植结构的种植参考模式v有关专家对乔、灌、草的合理配植比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乔:灌:草:绿地的建议比例为:1:6:20:29v配植模式:上层:银杏7+杂交马褂木5+白玉兰3+樱花3+大叶黄杨3+雪松1 中层:红王子锦带20+海仙花10+矮海棠10+矮杉5 v下层:崂峪苦草120m2+宽叶麦冬160m2建筑之家杂交马褂木建筑之家杂交马褂木建筑之家大叶黄杨建筑之家雪松建筑之家红王子锦带建筑之家海仙花建筑之家矮杉建筑之家崂峪苦草建筑之家宽叶麦冬建筑之家三、北方适宜的彩色树种v美国红栌为普通黄栌的变种类型,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色红而靓丽。

46、夏季树体下部叶片渐变绿,但顶梢新叶仍为深红色,秋凉后整体叶色又逐渐变为深红色,秋霜过后,叶色更加红艳美丽。建筑之家建筑之家建筑之家红叶臭椿为普通臭椿的变异类型,落叶乔木,树干通直高大,春季叶片鲜红,夏秋季节新叶红亮,老叶微红或绿色,季节色相分明,观赏价值高。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建筑之家建筑之家金枝国槐枝条呈黄色,幼芽及嫩叶为淡黄色。其枝条在10月中旬前后逐渐变黄,落叶后一到冬季都呈黄色,如涂上一层黄漆,尤其在冬日的雪景中显得非常美丽。建筑之家建筑之家建筑之家金叶国槐小叶近卵圆形,较普通国槐及金枝国槐的叶短小,叶面舒展、细嫩、纯净。枝条嫩时金黄,成熟时阳面金黄、阴面浅绿。建筑之家建筑之家金叶国槐

47、与金枝国槐的区别v金叶国槐的观赏点是叶片,金枝国槐的观赏点是枝条,在园林中的用途区别较大。二者并不难辨别:一、金叶国槐的叶片为卵圆形,顶端较圆,金枝国槐的叶片为矩圆形,顶端很尖;金叶国槐从发芽至落叶前,所有树冠外围的叶片都为金黄色,观赏期为 3至 10月份;金枝国槐的叶片只是在刚发芽至 4月初为浅黄色,以后则变为绿色。二、冬季,金叶国槐当年枝条的向阳面为黄色,背面为绿色,二年以上枝条的颜色为绿色;冬季,金枝国槐的当年枝条为金黄色,两年以上枝条为暗黄色。建筑之家金叶小檗 矮小灌木,株形紧凑。叶片卵圆形,初生叶为黄色,长大后变为淡黄绿色。春季开淡黄色花,红果。适应性强。建筑之家金叶卫矛 叶面镶嵌金

48、黄色斑块,生性健壮,抗逆性强,适于公园绿地、街道小区等布置色块,四季常绿,耐寒性强。建筑之家建筑之家金叶刺槐为普通刺槐的一个变异类型,叶片春鲜黄、夏黄绿、秋金黄,枝条、叶柄及刺发红建筑之家建筑之家粉叶复叶槭 为复叶槭的变种,高大灌木,高可达7米,特点是初生叶片粉红色与绿色相间,每年的生长速度为20厘米。本品种可在强光下生长。建筑之家建筑之家日本红枫 落叶小乔木。单叶对生,掌状五裂,叶片为猩红色,叶面有蜡质,有光泽。本树种对土壤要求不严,夏季不焦叶,较耐寒,生长快,树形优美。建筑之家酒银柏 常绿灌木,枝密生,树冠球星或卵形,叶面呈雪白色。颜色四季不变,夏季稍变浅。该树种对土壤、气候要求不严,是十

49、分珍贵的白色系树种。建筑之家紫叶矮樱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条幼时紫褐色,老枝有皮孔,叶紫红色或深紫红色,叶缘有不整齐的细钝齿。在整个生长季节内叶片呈紫红色,靓丽别致,叶片稠密,整株色感表现好。建筑之家变色黄杨为小叶黄杨的变异类型。冬季不落叶,色彩随季节更换而变化,春、秋金黄色,夏季为嫩黄色,冬季为橘黄色,四季靓丽,有光泽,无病害,耐旱抗寒,易管理,适应性强。 建筑之家金丝垂柳 枝条金黄,柔软下垂,树姿优美,随风飘舞,姿态婆娑潇洒。早春雄花吐蕊时,满树鹅黄,别有风韵。植株为雄株,不飞絮建筑之家四、常绿乔木v雪松松科雪松松科常绿乔木;树冠塔形,大枝平展小枝微垂,叶针形坚硬。树姿雄伟,是珍贵的观赏树

50、种。 建筑之家建筑之家五针松松科五针松松科常绿乔木;叶5针一束,丛生短枝上蓝绿色,腹显白色。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或盆景造形材料。v v 建筑之家建筑之家平顶松松科平顶松松科常绿乔木;枝干矮小,枝多斜出,针叶簇生,形成平头状。树姿优美是很好的绿化树种。建筑之家洒金柏柏科洒金柏柏科常绿乔木;枝条短,小枝密,叶呈云片状,叶边呈金边状,树姿优美,叶为金色,是园林绿化中优良的配色树种。建筑之家建筑之家 侧柏(扁柏)柏科侧柏(扁柏)柏科常绿乔木;小枝扁平,排成一平面,直展。叶全为鳞片状,交互对生,贴生于小枝上,两面均为绿色。树形美观,常见的绿化树种。建筑之家龙柏柏科龙柏柏科常绿乔木,叶鳞形相互对生,紧抱枝

51、上。树冠圆筒形,向上直立。树姿优美,适宜栽植在高厦广场四周,它对多种有害气体有吸收功能和除尘效果。是很好的绿化树种形建筑之家 桧柏柏科桧柏柏科常绿乔木;有鳞形叶,小枝园形或近方形,幼枝有刺形叶。树姿高大优美是很好的绿化树v 建筑之家 矮紫杉(加罗木)紫杉科矮紫杉(加罗木)紫杉科常绿小乔木;树皮浅纵裂,枝多横展,密生,叶线形,在轴上为螺旋状着生,在侧枝则为扭转面为羽状排列。树形端丽,枝叶密生,适宜园林栽植观赏。建筑之家罗汉松竹柏科罗汉松竹柏科常绿乔木;叶螺旋状排列,线状披针形,叶表面绿色,背面灰白色,光滑,无毛。树枝优美,可供园林绿化及盆栽观赏。建筑之家建筑之家 广玉兰(荷花玉兰)木兰科v常绿乔

52、木;树皮灰褐色;幼枝密生绒毛,后变灰褐色。叶厚,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抗烟,树姿雄伟壮丽,叶厚光亮,花大芳香,枝叶繁茂,花朵硕大,为常绿阔叶树中所罕见。是适合于亚热带栽培的珍贵观赏树种。可作孤植树,或列植于道路两旁,也可群植,景观效果良好。对二氧化硫、氯气抗性强,并有一定的吸收能力,是工厂区优良的抗污染绿化树种。建筑之家建筑之家建筑之家含笑木兰科含笑木兰科 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分枝很密,小枝有褐色绒毛。叶椭圆形至倒卵形,革质,叶面光滑,叶背中脉有黄褐色毛。花单生于叶腋,直立状,花瓣通常六片,初开时白色,而后渐渐泛为象牙黄色,边缘常带紫晕色,香气如醇醪,树形端正,枝叶茂盛,四季常

53、青,初夏满树白花,洁白如玉,清香宜人,入秋蓇葖果微裂后,露出鲜红色假种皮,艳丽夺目。是园林和四旁绿化的优良观赏花木建筑之家建筑之家建筑之家 棕榈棕榈科棕榈棕榈科常绿乔木;树干圆柱形,直立不分枝,叶簇生梢顶,叶形如掌,有皱折而分裂,叶柄长,下端为褐色苞毛,即棕皮。对烟尘、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抗性较强,是优良树种。建筑之家建筑之家 石楠蔷薇科石楠蔷薇科常绿小乔木;全株无毛,单叶互生,革质,长椭圆形,顶端渐尖,边缘有密而尖锐的细锯齿,叶幼时红色。是极美丽的园林绿化树种。建筑之家 女贞女贞 木犀科木犀科 常绿乔木;树皮灰色,平滑。叶对生,革质,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全缘叶面深绿色有光泽。是极优良的园林绿化树

54、种。 内面有绒毛。梨果近球形或长圆形,黄色或桔黄色,外有锈色柔毛,后脱落,果实大小、形状因品种不同而异,果可食用。园林栽植观赏 建筑之家 茶花山茶科茶花山茶科常绿小灌木至小乔;叶面叶肉较厚,叶形基本为长椭圆形或呈倒卵形的。叶缘有锯齿,叶色光泽深绿,茶花花色艳丽,花容娇美,叶茂色绿,终年不凋,是一种著名的观赏植物。建筑之家建筑之家法国冬青忍冬科法国冬青忍冬科常绿小乔木;叶对生,革质椭圆至矩圆形,叶面光滑深绿色有光泽。抗烟,抗火力强,园林中常栽为绿篱观赏。v 建筑之家香樟樟树科香樟樟树科v常绿乔木,树冠近球形。树皮灰褐色,纵裂,小枝无毛。叶互生,卵状椭圆形,先端尖,基部宽楔形,近圆;叶缘波状,下面

55、灰绿色,有白粉,薄革质,离基三出脉,脉腋有腺体。花序腋生,花小黄绿色。浆果球形,紫黑色,果托杯状。 樟树树冠圆满,枝叶浓密青翠,树姿壮丽,是优良的庭荫树、行道树。木质具香味。深受人们喜爱。建筑之家建筑之家建筑之家枇杷枇杷蔷薇科蔷薇科常绿小乔木;小枝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片革质,披针形、长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边缘有琉锯齿,表面皱,背面及叶柄密生锈色绒毛。圆锥花序花多而紧密;花序梗、花柄、尊筒密生锈色绒毛;花白色,芳香,建筑之家第五节城市绿地系统的基础资料及文件编制第五节城市绿地系统的基础资料及文件编制v一、基础资料工作v基础资料包括:v1、城市概况v城市的自

56、然条件: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植被与主要动、植物状况;v城市经济与社会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发展目标、人口状况、各类用地状况;v城市的环境保护资料:城市主要污染源、重污染分布区、污染治理情况与其它环保资料;v城市与文化资料:城市历史发展情况、民风民俗等。建筑之家一、基础资料工作v2、城市绿化现状v城市绿地及相关资料:各类绿地的位置、面积及其景观结构,各类人文景观的位置、面积及可利用程度,主要水系的位置、面积、流量、深度、水质及利用程度;v经济技术指标:城市绿化三维量。城市绿化结构指标:包括各类绿地的乔木量、灌木量、地被草坪面积、常绿乔木量、落叶乔木量、古树名木量、园林植物

57、量、水体面积和水体面积率。游憩指标:各级各类公园绿地面积、面积率、服务半径、出游率。城市绿地计划管理指标:包括新增绿地面积、新减绿地面积、植树量、植树成活率。城市绿地人均指标: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公园面积v园林植物、动物资料:现有园林植物名录、动物名录、植物常见病虫害情况建筑之家3、管理资料v管理机构:机构名称、性质、归口、编制设置、规章制度建设等v人员情况:职工总人数、专业人员配备、工人技术等级等v园林科研、资金设备,城市绿地养护与管理情况等。v二、编制工作v城市绿地系统的编制工作,包括图纸绘制及文件的编写。编制工作完成后,经审批通过,即可做为城市绿地建设的依据,实际工作应依据规划进行。v1、

58、图纸部分v(1)区位关系图v(2)现状图:城市综合现状图、建成区现状图、和各类绿地现状图以及古树名木和文物古迹分布图v(3)绿地现状分析图:用地现状图、高程和坡度分析图、绿地种类、位置、规模。v(4)规划总图:该图应反映城市绿地的布局结构、各类绿地的分布情况、面积、主要技术指标,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成果图建筑之家(5)市域大环境绿化规划图v(6)绿地分类规划图: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它绿地的规划图v(7)近期绿地建设规划图:反映近期要实施的城市绿地种类、名称、位置、面积、布局结构建筑之家2、文件部分v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v(1)总

59、则:包括规划范围、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模v(2)规划的目标与指标v(3)市域绿地系统规划v(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v(5)城市绿地分类规划:简述各类绿地的规划原则、规划要点和规划指标v(6)树种规划:规划绿化植物数量与技术经济指标v(7)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v(8)古树名木保护:古树名木数量、树种和生长状况v(9)分期建设规划:分近、中、远三期规划,重点阐明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与效益估算v(10)规划实施措施:包括法规性、行政性、技术性、经济和政策性等措施v(11)附录v附件:包括规划说明和基础资料。建筑之家第六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程序方法及实例介绍第六节城

60、市绿地系统规划程序方法及实例介绍v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程序v(1)现状调查及分析:进行现场踏勘及基础资料的收集,并对现状及基础资料进行各种分析。v(2)确定规划依据,制定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v(3)对市域范围内的绿地系统进行规划v(4)构思布局结构形式:根据现状的特征及城市已有的布局特点,形成适合该城市的富有特色的布局结构,使各类绿地合理分布,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促进城市健康的发展。v(5)定指标体系,制定合理指标v(6)对各类绿地进行分类规划:按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分述各类绿地的规划原则、规划内容(要点)和规划指标并确定相应的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的种类v(7)树种规划及古树名

61、木保护规划:根据基础资料,确定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选定各种树种之间的比例(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乔木与灌木、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等),进行重点地段的树种配置,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提出建议。建筑之家(8)制定生物(重点是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确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设的目标与指标,划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层次,完成物种、基因、生态系统、景观多样性规划,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与生态管理对策以及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对策。v(9)制定分期建设规划:依据各城市绿地自身发展规律与确定近期、中期、远期的分期年限,近期规划应提出规划目标与重点,具体建设项目、规模和投资估算;中、远期建设规划的主要

62、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规划和投资概算等。v(10)提出实施的措施:为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应分别按法规性、行政性、技术性、经济性和政策性等几方面进行论述提出相应的措施。v(1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绘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图v(12)报有关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规划文本及图纸同样具有法律效力。v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及实例v北京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筑之家北京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v为了落实国务院城市绿化工作会议和市政府对北京绿化建设的要求,提高城市绿地总量和水平,由市规划委组织,市规划院和市园林局共同编制完成北京市区绿地系统规划。此规划已经得到市政府的批准,目前正在结合北京市总体规划的修编进行再次修订,

63、绿地系统规划包括八个部分:1、规划背景2、指导思想3、规划内容4、绿地系统分类规划 5、规划指标6、植物规划7、近期建设规划8、实施规划的措施建筑之家一、规划背景v(一)绿地现状近年来,随着北京市城市绿化的全面推进,特别是隔离地区绿化、万米大绿地建设、城市道路、水系绿化等多项工程的实施,市区绿化有很大发展。2000年城市绿化普查的数据显示,市区建成区绿地达到21,152公顷,其中公共绿地5,512公顷,分别比八五末增加了4,575公顷和1,446公顷;人均绿地面积为33.32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8.68平方米,绿地率为37.2%,绿化覆盖率为36.34%。目前,北京城市绿化水平在19个“

64、国家园林城市”中处于中等水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位于第十,绿化覆盖率低于平均水平。主要问题是: 绿地布局不科学,绿地系统不完善; 城市中心区绿地少,热岛效应突出; 公共绿地分布不均,公园容量超负荷。建筑之家(二)规划范围v与市区总体规划范围基本一致,面积为1097平方公里,为便于从整体上说明本规划,对于与市区绿化系统有密切关系的市域范围绿化有所涉及。v (三)规划年限与目标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年限一致,规划至2010年。具体目标是:2005年,进入国家园林城市的先进行列,使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均达到国内大城市领先水平。v2007年,全面完成奥林匹克公园和与奥运有关的绿化建设,实现“

65、绿色奥运”目标。v2010年,全面实施本规划,以市区外围青山碧野为依托,基本建成城郊一体的科学系统,形成环状与放射状结合的框架结构,使各类绿地总量明显增长,布局趋于完善;发挥系统整体效益,实现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一流园林城市目标。建筑之家二、规划指导思想v发挥城市园林绿化的三大功能(生态、景观、休闲康乐),实现:v(一)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城乡一体、完善系统;v(二)美化城市、文化建园;v(三)发挥绿地多种功能,创建最佳人居环境。v三、规划重点v(一)完善绿地系统结构、(二)扩大城市中心地区绿地总量v市域结构和布局:v青山环抱-山地绿化占市域面积62%,三环环绕-五、六环路之间的

66、绿色生态环、隔离地区的公园环、二环路绿色景观环带-绿色城墙,十字绿轴-长安街和南北中轴及其延长线,七条楔形绿地-从不同方向沟通市区和郊区,由绿色通道串联公园绿地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市区以外宜林山地全部绿化,建设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构成名符其实的生态屏障,平原植树造林,治理五大风沙危害区,加强湿地保护和绿色通道的绿化建设,开辟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将市区与郊区绿地有机结合。建筑之家市区结构和布局:v、中心区公园绿地子系统:中心区绿地布局是以滨水绿地为纽带,结合文物古迹保护、旧城改造及新的开发建设等开辟公园绿地、完善二环路绿色景观环带“绿色城墙”和城市的“十字景观轴线”。v旧城区结合文物、古树名木保护和危旧房改造,以“六海”和南、北护城河为中心,规 划 建 设 公 园 绿 地 , 弘 扬 园 林 文 化 , 突 出 古 都 风 貌 。旧城区以外的建设区在现状公园绿地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各级规划公园绿地、居住绿地、附属绿地和防护绿地,形成系统完整、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中心区绿地布局。v、四环路景观防护林带:两侧各划定100米宽绿化带,注重植物造景,丰富沿路城市景观。v、城市绿网: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