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计划及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793364 上传时间:2021-10-19 格式:DOC 页数:203 大小:2.9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计划及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03页
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计划及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03页
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计划及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03页
资源描述:

《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计划及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计划及施工组织设计(20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省*坝灌区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实施施计计 划划目目 录录第一章第一章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11.1 项目区概况.11.2 项目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3 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及水质分析结果.31.4 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量.51.5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61.6 分年度实施计划.61.7 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结果.71.8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81.9 建设管理及建后运行管护.8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项目区概况.102.1 自然概况.102.2 社会经济概况.112.3 基础设施状况.112.4 项目区骨干水利工程状况.122.5 农业生产状况及农业综合

2、开发土地治理状况.13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53.1 骨干工程在灌区中的地位和作用.153.2 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153.3 农业生产和农业综合开发对水利骨干工程建设的要求.173.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7第四章第四章 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194.1 项目区水文及水资源分析.194.2 项目区需水量及预测.264.3 项目区供需水量平衡.364.4 项目区水质分析.43第五章第五章 建设标准及工程技术设计建设标准及工程技术设计.445.1 建设标准.445.

3、2 工程技术设计.44第六章第六章 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786.1 主要建设内容.786.2 主要工程量.78第七章第七章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807.1 工程概况.807.2 投资及主要指标.807.3 编制依据.807.4 基础单价.817.5 费率标准.827.6 需要说明的事项.837.7 农民群众投工投劳.837.8 总投资、分部工程概算及相关概算表.847.9 资金筹措.106第八章第八章 分年度实施计划分年度实施计划.107第九章第九章 效益及经济评价分析效益及经济评价分析.1099.1 经济效益.1099.2 社会效益.1129.3 生态

4、效益.1129.4 国民经济评价.1139.5 供水单位成本分析计算.115第十章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11710.1 项目环境现状.11710.2 项目实施对生态环境的有利与不利影响.11810.3 环境综合评价简析.12010.4 对不利影响采取的改善措施.12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12211.1 项目建设管理.12211.2 项目施工组织.123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运行管护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运行管护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12612.1 项目运行管理机构和人员.12612.2 项目运行管理制度.12712.3 工程设施管护及经费来源.12912.

5、4 水费征收及管理.129附表:附表:1.*省*县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经济社会及基本情况表2.*省*县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水量供需平衡及经济评价结果表3.*省*县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建设任务、投资、效益计划表(总表、2004 年度、2005 年度)附件:附件:1.*地区环境监测站监测报告2.*省环境保护局文件1第一章第一章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1.1 项目区概况项目区概况*傣族佤族自治县地处*省西南边陲,位于东经98439954,北纬 23202402范围内。全县国土面积 3837km2,耕地总面积 66.8 万亩,共管辖 11 个乡(镇) 、3 个国营农场,总人口25 万

6、人,其中农业人口 20.4 万人,居住着以傣族、佤族为主的多种少数民族。县城驻地距省会*市 719km,距*地区行署所在地*县 132km。*坝地处海拔 10401400m,属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 18.8,年极端最高气温 36.5,年极端最低气温-3.2。全年日平均气温大于 10的积温 6250,无高温危害。全年无霜期 348 天,很少有冻害。年均日照总时 2169 小时。年均降雨量 1328.1mm,每年5 月下旬至 10 月中旬为雨季,其降雨总量占全年降雨量的 85%,尤以7、8 月雨量最多。区内光、热、水、土资源丰富,适宜种植多种粮经作物。*县是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县之一,是*

7、地区粮食主产区和西南三省蔗糖主产区。2001 年全县实有耕地面积 66.8 万亩,其中水田面积 13.4 万亩,甘蔗面积 27.4 万亩;年产粮食 8.5 万吨,年产甘蔗125 万吨;人均有粮 333kg,农民人均纯收入 936 元。项目区所在的*坝区有甘蔗面积 17.07 万亩,年产甘蔗 77.9 万吨,占全县总产量的 62.3%。项目区内的*糖厂是*省规模最大的糖厂,设计规2模为日处理甘蔗 5000t。因此提高项目区甘蔗的产量,改善甘蔗主产区的灌溉条件,对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发展,*省蔗糖产业的稳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全县共有 77 条河流,分属南汀河、南碧河两大水系。多年平均降雨量 1

8、328.1mm,年降水总量 50.96 亿 m3,多年平均径流量 33.91 亿m3,年径流深 883.8mm。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截止 2001 年底,全县共建成了 2 座中型水库,6 座小型水库,17 座小型水库(农场 6 座) ,建成了 31条 0.3m3s 以上总长 208.4km 的输水渠道,年供水能力达到 1.23 亿m3,全县的水利化程度达到 29%。由于水利投入不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远不能满足全县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发展的需要。1.2 项目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区水利工程受地形、地质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

9、平限制,但主要受资金投入的影响,现有蓄水工程的配套渠系大部分为土渠,渠系过水断面小,垮坍严重,输水损失大,多数渠道已多年未通水,水库未能发挥设计效益,形成了田间干旱,水库剩水的不合理现象,农田灌溉缺水严重制约了*县的国民经济发展。*坝是耕地连片的低山丘陵宽谷地区,*坝整个灌区平面形状呈长条形,由东北向西南展布,地势总体上由西向东倾斜,海拔10401400m 之间,年平均气温高,降雨充沛,由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致使水土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水资源开发难度大,3为此充分利用本区现有水源工程,完善现有水利工程的续建配套,解决现状灌溉条件差,绝大多数耕地无水灌溉的局面,已成为*坝区水利建设的当

10、务之急。作为农业县的*县,最大优势是土地资源、光热资源,新的经济支柱产业仍应以农业开发为主。坝区内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来源和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甘蔗,由于现状区内水利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灌溉条件太差,耕地缺水灌溉,造成农田单产低,农民增收困难。目前,蔗糖业是*县的支柱产业,已成为地方群众增产、增收及地方财政增长的源泉和支柱(地方财政及农民收入 60%以上均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蔗糖产业) ,但也是由于区内工程性缺水,甘蔗品质差,出糖率低(11.5%) ,蔗田产量因灌溉条件而不稳定,导致目前蔗糖产业生产成本较高的局面。本项目实施后,可改善现有蔗区状况,提高蔗区甘蔗的产量及质量,2010 年出糖率可提高到

11、12.8%。同时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的蔗糖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提高制糖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和夯实*的经济支柱产业,解决灌溉问题,提高单产,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3 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及水质分析结果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及水质分析结果由于项目区水源分散,各水库用水不能互相调度,故下面对本次规划项目区以水源控制范围作为独立灌片进行现状水量平衡分析。现状各水源工程均有农业灌溉缺水的状况,现状水源工程可供水量为3434.5 万 m3,其中工业用水 720 万 m3,农业可用水 2714.5 万 m3;工4程控制耕地面积 7.98 万亩;农业灌溉需水总量 5243.7 万

12、m3,现状缺水 2529.2 万 m3;缺灌农田面积 3.85 万亩。据现场实地勘察,项目区由于水源工程渠系不配套或渠道坍塌、淤积、未通水等诸多原因,造成水量被弃或闲置现象严重,整个项目区现状实际供水仅为 1256.4 万m3,只灌了 0.81 万亩耕地,占工程控制耕地面积的 10.2%。项目区经过对现有水利工程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后,同时考虑到设计水平年(2010 年)田间配套情况,综合分析可将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 0.45 提高到设计水平年的 0.66,可大量节约农业用水,缓解*坝的严重缺水现象。在保证率 P=75%下,项目区工程供水总量可达 4074.2 万 m3,需水总量 3990

13、.6 万 m3(其中工业需水 756 万m3,农业需水 3234.5 万 m3,灌溉水利用系数 =0.66) ,项目区余水主要是由于弄巴水库的可控制面积为 2.7 万亩,而实际面积只有 2.5 万亩,项目区水量供需基本达到平衡。项目区糖厂尾水经处理后,SS、COD、PH 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规定的二级标准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规定要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规定的二级标准为 COD、SS 达 150mg/L,PH 为 69;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规定 COD 为 300mg/L、SS 为 200mg/L,PH 为 5.58.5)

14、 。总的说来,随着本次对项目区水利骨干工程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及对*糖厂尾水的充分利用,对项目区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项目区内水利条件将得到改善,工程渠系灌溉水利用系数从现状的50.45 提高到 0.66,区内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从现状年的 0.81 万亩增加到7.98 万亩。1.4 项目建设内容及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量工程量根据 2003 年 6 月编报的*省*傣族佤族自治县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关于抓紧编报 2004 年农业综合开发*坝灌区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计划的通知 ,结合本次实地踏勘及测量资料,确定本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见表 1.1(倒虹吸和渡槽长

15、度包括在渠道长度内) 。主要工程量计算结果见表 1.2。表 1.1 主要建设内容汇总表序号工 程 名 称渠道长度(km)渠系建筑物(座)渡槽 (座)倒虹吸 (m)1弄巴水库干渠16.99332130.52允楞水库干渠6.672243者卖水库干渠7.7359360.84大浪坝水库干渠6.875815水平大沟8.9616糖厂提灌站及其配套干渠5.11142115.8合 计52.2818282607.1表 1.2 主要工程量汇总表序号工 程 名 称土方开挖(m3)回填土方(m3)M7.5浆砌石(m3)钢筋(kg)C20砼(m3)C15砼(m3)1弄巴水库干渠451488704216529980131

16、20372允楞水库干渠1093643858141391334156593者卖水库干渠2066036927198395105634大浪坝水库干渠13831237464872813515水平大沟242824458913993769871866糖厂提灌站及其配套干渠2444510203343448562011443合计13930233815496297246885567711.5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根据水利部颁发的现行有关水利预算定额、基础单价及相关费率,结合*县实际和当地市场价格预算总投资 2169.71 万元,亩均投资为 271.9 元/亩,渠道单位投资为 34.6 万元/km

17、。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实施细则 、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下达 2004 年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中央财政资金投资控制指标的通知 (国农办200450 号) 、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 2004 年*省*县*坝灌区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审定意见的通知 (国农办200475 号)及*省水利厅关于抓紧编报 2004 年农业综合开发*坝灌区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计划的通知 (云水农水200434号)的相关要求。该工程总投资 2169.71 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700 万元(2004 年安排 400 万元,2005 年安排 30

18、0 万元) ,省级财政配套资金 500 万元(2004 年安排 300 万元,2005 年安排 200 万元) ,地级财政配套资金 50 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 150 万元,省水利厅配套资金 180 万元,地县水利部门配套 185 万元,受益乡镇自筹 124.71万元,*糖厂自筹 280 万元。1.6 分年度实施计划分年度实施计划该项目实施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弄巴水库干渠 16.99km,设计7灌溉面积 2.5 万亩,允楞水库干渠 6.67km,设计灌溉面积 1.5 万亩,者卖水库干渠 7.735km,设计灌溉面积 1.01 万亩,大浪坝干渠6.875km,设计灌溉面积 1.02 万亩,水平

19、大沟干渠 8.9km,设计灌溉面积 1.0 万亩,糖厂提灌站及其配套渠道 5.111km,设计灌溉面积 0.95万亩,渠道共长 52.281km,设计灌溉面积 7.98 万亩,需配套渠系建筑物 82 座,渡槽 8 座,倒虹吸 2607.1m,取水坝 1 座,跌水 3 座。共开挖土方 13.93 万 m3,回填土方 3.38 万 m3,M7.5 浆砌石 4.96 万m3,C15混凝土 0.68 万 m3,C20混凝土 0.09 万 m3,钢筋 72.47t。总投资 2169.71 万元。各年度投资及建设内容详见表 1.3。表 1.3 分年度实施计划表主要工程量实施年度实施 内容投资 (万元)控制

20、 面积 (万亩)渠道 长度 (km)土方开挖(m3)回填土方(m3)M7.5浆砌石(m3)钢筋(kg)C20砼(m3)C15砼(m3)弄巴水库干渠579.232.516.994514887042165299801312037允楞水库干渠254.751.56.67109364385814139133415659者卖水库干渠168.381.017.735206603692719839510563大浪坝水库干渠189.611.026.87513831237464872813512004年小计小计1191.976.0338.27905751915537055582365564610水平大沟254.92

21、1.08.92428244589139937698718糖厂提灌站及其配套干渠722.820.955.11124445102033434485620114432005年小计小计977.741.9514.011487271466112573142322992161合合 计计2169.717.9852.281139302338154962972468855677181.7 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结果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结果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极大地改善项目区现有耕地的灌溉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项目区甘蔗单产可由现状 4.56t 增产到 7t,出糖率由现状的 11.5%提高到 12.8%,水稻单产可由现

22、状 300kg 增产到400kg,并可使地方企业增效、财政增长。该工程建成后,年净增效益507.04 万元。通过国民经济评价,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为 16%,经济净现值为658.44 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为 1.25。当社会折现率采用 12%时,该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 12.0%,经济净现值大于 0,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 1,三项指标均满足国民经济评价规范要求,说明该项目在经济上合理,效益显著。1.8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该项目实施后,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来说,对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水资源供需矛盾,对*糖厂尾水处理后,有更多的水资源充分用于灌溉,增加种植效益,也有更多的水资源可利用量

23、满足生态和环境用水需求,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农业用水有效性提高,使农药排放量减少,因此,实施该项目是利大于弊。1.9 建设管理及建后运行管护建设管理及建后运行管护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9建设项目管理,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工期、质量、安全和投资效益。根据水利部水建1995128 号关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通知要求。项目建设严格按项目法人责任制、施工招投标制和施工监理制组织实施,施工队伍通过公开招投标按技术实力雄厚、资信良好等原则进行选择,施工监理按公正严明、措施得力等原则选择。

24、整个项目实行制度化管理。*自治县人民政府对抓好*坝灌区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项目的实施工作高度重视,两年前就成立了前期工作领导小组,随后成立了*自治县灌区管理局,并明确了管理局为*县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的项目法人和责任主体,属副科级事业单位,具体负责项目的前期申报工作和后续的工程建设、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灌区管理局隶属于县水利局,其运行管理期间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各水库及骨干工程的日常管理、维修,按计划供水并征收水费,提出工程区支渠配套方案并多渠道筹资建设,积极探索工程管理的有效模式。骨干工程建设中将同时划定各工程的管理界限,埋设界桩,渠首设量水设施,以便计量收费。灌区管理局根据灌区

25、内现存的各主要问题,计划以骨干工程建设为契机,通过不断深化水费制度改革、管理模式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实现按成本价收取水费,最终实现水利经济良性发展。10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项目区概况2.1 自然概况自然概况*坝位于云贵高原西南边境的*傣族佤族自治县境内,其地理坐标为东经 99159941,北纬 23232350。项目区范围涉及*、贺派两个乡(镇)和华侨农场,主要分布在*县城周边地带。项目区地形属*高原西部横断山脉切割中下段,是耕地连片的低山丘陵宽谷地区,地势总体由西向东递降。区内浅丘起伏、沟谷纵横、河床低矮,由于水系的冲刷,切割形成了密集的山包,因此,箐沟河岸多水田,河流沿岸有阶地,丘

26、陵山头多荒地。县境北与*、云县相连,东与双江县紧靠,南与沧源县接壤,西与缅甸山水相望,西北与*相依。项目区内的*镇为县委、县政府所在地,距省会*市 719km,距*地区行署所在地 132km。*坝的地质结构在贺派乡境内以二叠系砂岩地层为主,凹陷区分布有第三系泥岩、页岩,*镇、华侨农场境内丘陵区以第三系泥岩、页岩为主,丘陵边缘及山区以二叠系灰岩、砂岩为主。区域内无较大断裂、破碎等地质构造,冲沟、浅层滑坡等物理地质现象可见,有岩层软弱、泥化、崩解等不良现象。区内土壤以二叠系砂岩和第三系泥岩为母岩,经风化剥蚀及水理化后形成的红壤、胶泥土及砂泥土为主。土壤自然肥力条件较好。项目区属澜沧江流域,其中较大

27、支流有南碧河。南碧河发源于大11雪山、大鹿山,河长 103.2km,径流面积 996.35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9.36 亿 m3,贯穿芒洪、*和贺派乡镇之间的山谷,于贺派乡的挡帕河汇入,流经勐省坝后汇入小黑江。煤厂水文站以上为上游段,均为山高坡陡的山区,建有芒洪、新联两条大沟,灌溉芒洪乡约 3000亩梯田;煤厂水文站至挡帕河入口为中游段,从*坝子东部边缘的山间穿过,河谷低于坝区 4080m,该段上有南木开河、南木弄河、芒片河等支流 10 余条,是*坝水田的灌溉水源。*坝地处海拔 10401400m,属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 18.8,年极端最高气温 36.5,年极端最低气温-3.

28、2。全年日平均气温大于 10的积温 6250,无高温危害。全年无霜期 348 天,很少有冻害。年均日照总时 2169 小时。年均降雨量 1328.1mm,每年5 月下旬至 10 月中旬为雨季,其降雨总量占全年降雨量的 85%,尤以7、8 月雨量最多。区内光、热、水、土资源丰富,适宜种植多种粮经作物。2.2 社会经济概况社会经济概况据 2000 年统计资料,*坝实有耕地面积 23 万亩,人均农业人口占有耕地 4.66 亩。粮食总产量 1741 万 kg,人均 293kg。工农业总产值 3.86 亿元(不变价) ,占全县总产值的 46.67%,其中工业产值2.38 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61.6

29、6%,农业产值 1.48 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38.34%,农民人均纯收入 1001 元。本项目涉及 2 个乡(镇)1 个农场,总人口 6.56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93 万人。122.3 基础设施状况基础设施状况*坝交通便利,现有耿沧 214 国道,羊耿、临耿、双四三条跨县公路和耿孟过境公路,以及纵横交错的乡村公路。境内现有 6 个水电站和 2 个糖厂专用火电站,总装机 1.9 万 kw,其中水电站总装机容量 5500 kw,火电站总装机 1.35 万 kw(*糖厂 9000kw,华侨糖厂4500kw,以甘蔗渣为发电原料) ,10KV 输电线路和与省电网相连的35KV 输电线路基本覆

30、盖项目区,可保电力供应。当地砂石料等建材较为丰富,运距较短,水泥可由河底岗水泥厂(运距 70km)和勐省水泥厂(运距 30km)就近供应。各村民委员会均有程控电话、移动通信网络覆盖。2.4 项目区骨干水利工程状况项目区骨干水利工程状况据 2000 年统计资料,*坝总人口 6.56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3 万人。实有耕地面积 23 万亩,人均农业人口占有耕地 4.66 亩。区内现有 2 座中型水库,4 座小型水库和 5 座小型水库,12 座小坝塘,总库容 2951.7 万 m3。本项目区涉及中型水库 2 座,小型水库 2 座,总库容为 2534.6 万 m3。其中,弄巴水库始建于 1969

31、年,坝高 22.4m,总库容 1038.6 万 m3,曾修建全长 40km 的输水土干渠和19.5km 的引水土渠,目前干渠仅通水 4.5km,其中有 3km“三面光”输水干渠可使用,现状有效灌溉面积仅 0.3 万亩;允楞水库建于 1986 年,总库容 1200 万 m3,干渠设计流量 0.9m3/s,全长 6.93km,均为土渠,现状有效灌溉面积仅 0.2 万亩;大浪坝水库建于 1999 年,总库容 17613万 m3,尚未配套渠系工程,无灌溉面积;者卖水库总库容 120 万m3,由于现有渠道不配套,供水量仅为 24.3 万 m3,灌溉面积仅为0.03 万亩;其余小型水库及以下工程均建设于

32、80 年代及 90 年代初期,建设期内均只配套了 12km 土渠,远远不能满足灌溉要求,并且现有渠道普遍为土渠,坍塌淤积严重,远不能发挥其正常效益。目前,*坝有效灌溉率低,80%以上耕地无工程控制的雷响耕地,靠天吃饭,缺水严重,是*省出名的干旱坝子,灌区的水利建设滞后,有效灌溉率仅为 19.3%,还不到全省平均水平 46%的一半,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灌区特定的自然条件,水资源开发难度大,加之灌区地处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长期以来,水利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从解放到 2000 年止,不包括群众投工投劳,灌区投入的基本建设资金仅为 6000 万元左右,亩均耕地投资仅为我省曲靖灌区亩均

33、投资的 25.7%,为祥云灌区的 18%。灌区水利投入严重欠帐,基础设施差,工程严重不足,灌区缺水为工程性缺水。2.5 农业生产状况农业生产状况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状况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状况*坝光热资源和水土资源都极为丰富,可种植双季稻,水源便利,在保水田种植甘蔗曾创造亩产 14t 的最高记录,可以说*坝发展优势农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农业结构以种植甘蔗、水稻、小麦为主,甘蔗的种植已形成一定规模,附属作物有洋芋、大豆、花生、油菜及蔬菜等,复种指数为 170175%。由于区内渠系配套差,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影响,水稻平均单产仅达到 300kg/亩,甘蔗平均单产14仅达到 4.56t/亩。目前

34、,为了响应区内群众日益高涨的增产增收的呼声,增强地方农业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能力,在省地县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领导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以高优蔗园建设为基础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至 2002 年底,整个*坝已完成甘蔗高优品种改良及种植结构调整 14.69 万亩,其中有水利配套的高优园已达 4.5 万亩。15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项目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的必要性3.1 骨干工程在灌区中的地位和作用骨干工程在灌区中的地位和作用*坝属丘陵地带,现有耕地 23 万亩,其中蔗田面积 17.07 万亩,现状灌溉缺水严重。本次续建的水利骨干工程计划首先解

35、决*坝区内 7.98 万亩耕地(主要种甘蔗)突出的灌溉缺水问题,2010 年在 75%保证率下项目区内水源工程可供水量为 4074.2 万 m3(其中:弄巴水库 1157.3 万 m3,允楞水库 1394.2 万 m3,者卖水库 409 万 m3,大浪坝水库 290 万 m3,水平大沟及*糖厂尾水提灌站 823.7 万 m3) ,灌溉可供水 3318.2 万 m3,可使控灌范围成为旱涝保收的高稳产农田。所以,本项目的水利骨干工程在整个*坝区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项目实施后可以促进*坝 17.07 万亩高优蔗园的建设,带动*农业综合开发全面升级,对*县脱贫致福奔小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3.2 骨干工程

36、存在的主要问题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项目区水利工程受地形、地质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但主要受资金投入的影响,现有蓄水工程的配套渠系大部分为土渠,渠系过水断面小,垮坍严重,输水损失大,多数渠道已多年未通水,水库未能发挥设计效益,形成了田间干旱,水库剩水的不合理现象,农田灌溉缺水严重制约了*县的国民经济发展。本次通过对项目区水利工程现场查勘与广泛调查,综合分析后认为本项目区水利工程主要存16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由于灌区特定的自然环境,致使水土资源分布不协调,灌区地面高程较高,而分布在周边的南碧河、挡帕河切割较深,低于灌区4080m,水资源开发难度较大,工程艰巨,影响了水利建设的发展。(

37、2)灌区水资源虽丰富,但由于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造成水利工程少,且缺乏骨干控制性工程,有效灌溉率低,约有 80%的耕地为无工程控制的雷响耕地,靠天吃饭,灌区缺水严重,缺水类型为工程性缺水。(3)过去水利建设中存在重水源轻配套的思想,加上灌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和资金等方面的原因,现有小(一)型以上的水库大多因输水干渠垮塌严重,已多年未通水,使水库不能发挥原设计效益,形成了田里干旱水库余水的不合理现象。(4)渠系防渗工程少,绝大多数为土渠,且大部分已不能通水(现状仅仅只有 4.5km 能通水) ,现有干渠衬砌总长仅为 3km,田间渠道衬砌几乎空白,渗漏严重,输水损失较大。(5)工程管理机

38、制不健全、完善,除城市生活、工业用水能按方收费外,农田用水基本上是按亩收费,管理单位经费严重不足,运行困难,灌区管理体制改革亟待推行。于此可见,灌区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多的,这些问题反映了灌区水利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抗御灾害的能力较低,严重制约了灌区经济发展。173.3 农业生产和农业综合开发对水利骨干工程建设的要求农业生产和农业综合开发对水利骨干工程建设的要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坚持农村牧副渔综合开发,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工程、生物和农业措施综合配套,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突出抓好节水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并探索发展旱作农业的

39、新路子。水利骨干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农业开发项目中显得十分重要,所以要求骨干工程要以农业综合开发为中心,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及时满足灌溉要求,同时要求工程在运行期间有较高的稳定性。项目实施将通过精心的布置设计和严格的施工来满足农业综合开发对水利骨干工程建设的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实施旨在通过对项目区水利工程的续建改造和新建,为项目区农业灌溉创造条件,全面带动地方农业的多方位发展,最终促进农业生产走上良性化道路,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地方经济的整体发展。3.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坝是耕地连片的低山丘陵宽谷地区,*坝整个灌区平面形状呈长条形,由东北向西南展布,地势总体上由西向东

40、倾斜,海拔10401400m 之间,年平均气温高,降雨充沛,由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致使水土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水资源开发难度大,为此充分利用本区现有水源工程,完善现有水利工程的续建配套,解18决现状灌溉条件差,绝大多数耕地无水灌溉的局面,已成为*坝区水利建设的当务之急。作为农业县的*县,最大优势是土地资源、光热资源,新的经济支柱产业仍应以农业开发为主。坝区内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来源和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甘蔗,由于现状区内水利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灌溉条件太差,耕地缺水严重,造成农田单产低,农民增收困难。目前,蔗糖业是*县的支柱产业,已成为地方群众增产、增收及地方财政增长的源泉和支柱(地方财政

41、及农民收入 60%以上均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蔗糖产业) ,但也是由于区内工程性缺水,甘蔗品质差,出糖率低(11.5%) ,蔗田产量因灌溉条件而不稳定,导致目前蔗糖产业生产成本较高的局面。本项目实施后,可改善现有蔗区状况,提高蔗区甘蔗的产量及质量,预计 2010 年出糖率可提高到 12.8%。同时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的蔗糖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提高制糖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和夯实*的经济支柱产业,解决灌溉问题,提高单产,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综上所述,无论从区域水资源利用上来看,还是从农田灌溉自身的要求来看,或者从推动地方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目的来看,该项目的建设非

42、常必要,亟待实施。19第四章第四章 项目区水资源平衡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分析及水质分析根据 68 号文件关于转发关于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重点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以 2000 年为现状基准年,2010 年为本次项目设计水平年。项目区所在地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作物以旱作物(甘蔗)为主,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规定,灌溉设计保证率为 7080%,结合本项目区实际情况,灌溉设计保证率取p=75%。根据*糖厂实际情况,工业用水设计保证率取 p=90%。4.1 项目区项目区水文及水资源分析水文及水资源分析4.1.1 基本资料(1)

43、降水资料*县境内除县气象站和水文站外,还有多个观测系列长短不一的雨量站分布在南碧河的干、支流沿岸。各雨量站的资料情况见表 4-1。(2)流量资料南碧河上的勐省、煤厂水文站,分别建于 1960 年和 1979 年。控制径流面积分别为 1760km2和 257km2,实测水文资料系列均在 30 年以上。两站均为国家正规测站,其实测、整编的水文资料均按国家现行整编刊印。因此,两站的水文资料是基本可靠的。20此外,在*县城西北面的南块河上曾建有临时水文专用站复兴站。该站是为修建允楞水库而设的,控制径流面积 24km2,但仅有1986 年 18 月共 8 个月的实测资料。表 4-1 基本资料情况表站名站

44、别测站高程(m)径流面积(km2)资料年限观测项目勐省水文950176019602001流量、降水、泥沙煤厂水文122025719792001流量、降水复兴水文241986.18月流量、降水*气象11041958.102001降水、蒸发、风速等马厂雨量19001979.52001降水新联雨量16401979.51996降水那务雨量14001979.51997降水档怕雨量10001966.51972降水永安雨量11201972.82001降水团结雨量172019782001降水永东雨量17901978.62001降水4.1.2 项目区各工程径流分析(1)径流系列代表性分析由表 4-1 可看出,各

45、水文站的系列长短不一。其中煤厂站和复兴站的径流系列均需做插补延长。因此,选择实测系列相对较长的勐省水文站为代表站,通过径流系列代表性分析,论证径流分析计算的最短计算系列。将勐省站 19602001 年(水文年)的实测径流系列近似视为总体,按逆时序的方法点绘该站年径流的差积曲线、累进均值和 Cv 曲线可看出,19602001 年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丰、平、枯水周期。逆时序累积至 1975 年(19752001 年)时的年径流均值与总体即长系列(19602001 年)的均值比为 0.996 接近于 1,而 Cv 也仅偏小 0.03。由此可看出,19752001 年径流系列的统计特征已基本能反映总体的2

46、1统计特征,该段系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作为本次径流分析的最短计算系列。(2)径流系列的插补延长根据系列代表性分析确定的径流最短计算系列,煤厂站和复兴站的径流系列均需做插补延长。 煤厂站径流系列插补延长鉴于煤厂站位于勐省站上游,两水文站的径流量具有包容性。因此,尽管径流面积相差较大,仍可选择勐省站作为煤厂站径流系列插补延长的参证站。根据两站 19792001 年的同期径流系列,做两站的年径流相关分析,相关方程为 Q煤=0.156Q勐。据此,即可将煤厂站的年径流系列延长至 1975 年。 复兴站径流系列插补延长由于复兴站仅有 8 个月的实测流量资料,若选择勐省站或煤厂站做相关插补,相关点据太少,

47、定线的任意性大。因此,不再做系列的插补延长,但选择煤厂站为参证站,用二站同期实测流量的均值比推求复兴站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其值为 2020 万 m3。 煤厂至勐省区间径流系列推求为了分析研究本区域面上的径流特性,根据本区域的资料条件,用勐省站与煤厂站的年径流量直接相减,推求得到煤厂至勐省区间的年径流系列。(3)参证站设计年径流计算22图4.1多年平均径流量与径流面积关系图W= 93.228F0.9952100010000100000100000010100100010000F(km2)W(万m3)以煤厂站、勐省站、煤厂至勐省区间的实测、插补及推求得到的年径流系列为依据,做年径流量的频率分析计算。

48、经验频率用数学期望公式计算,频率曲线选用 P-型,适线法确定统计参数,成果见表4-2。表中复兴站的多年平均径流量采用前述的推求成果。考虑到本区域年径流 Cv 的差异较小,Cv 值采用煤厂站的成果。表 4-2 各站及区间年径流量频率分析成果表 年径流统计参数站名径流面积(km2)均值(万m3)CvCs/Cv径流模数(万m3/ km2)勐省17661640000.18292.9煤厂257258000.202100.4煤勐区间15091380000.20291.4复兴24.020200.20284.2(4)各工程断面设计年径流推求地区经验公式由于要提供设计年径流成果的工程断面均属无资料,因此,根据本

49、区域的资料条件,以表 4-2 中各站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及径流面积为依据,建立多年平均径流量与径流面积的综合经验公式,成果见图4.1。根据图 4.1 中确定的多年平均径流量的地区综合经验公式,即可23推求得到各工程断面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各工程径流面积的核实本次统一采用1/50000航测图对项目区内水库工程径流面积进行复核,复核结果与各水库工程注册登记表中数据吻合,成果见表 4-3。表 4-3 各水库径流面积成果表水库名称工程断面径流面积(km2)备注本区4.9弄巴水库引水区39引水渠设计流量 3m3/s本区6.2允楞水库引水区42.0引水渠设计流量 2.5m3/s本区2.3大浪坝水库引水区24.1

50、本区2.9者卖水库引水区23.5原引水渠设计流量0.3m3/s各工程年径流计算a 设计年径流量由表 4-2 可看出,勐省站与煤厂站径流面积 1509km2,而 Cv 仅相差 0.02,说明本区域年径流 Cv 的差异较小。因此,各工程断面的设计年径流量可直接采用煤厂站的分析成果即 Cv=0.20。在多年平均径流量及 Cv 一定的前提下,取 Cs=2Cv 即可得各工程断面的设计年径流量,成果见表 4-4。b 径流年内分配径流年内分配采用典型年同倍比控制缩放。根据资料条件,选择煤厂站 1984、1986 和 1979 年(水文年)的实测过程作为丰(P=25%) 、平(P=50%) 、枯(P=75%)

51、水年的典型(见表 4-5) 。以各工程断面的24设计年径流量为控制,做同倍比缩放即得各工程断面的设计年径流的年内分配过程。表 4-4 各工程断面设计年径流成果表设计径流(万m3)工程断面面积(km2)年径流均值(万m3)CvCs/CvP=25%P=50%P=75%本区2.92690.202301265231者卖水库引水区23.521600.202242021301860本区6.25730.202641566492允楞水库引水区42.038500.202431038003310本区4.94530.202507447389弄巴水库引水区3935730.202400135263062本区2.3214

52、0.202239211183大浪坝水库引水区24.122100.202247021801900表 4-5 径流年内分配表 单位:( %)典型年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年丰(1984)8.2824.7717.8915.3213.007.243.972.902.111.531.341.75100平(1986)4.7021.0120.4917.3015.128.004.333.142.151.451.311.00100枯(1979)3.6024.0019.5116.9112.707.675.783.642.421.741.050.96100(5)各引区可引水量分析根据各

53、水库外流域引水的渠道设计流量,首先按各引水口断面设计月平均流量不大于引水设计流量计算引水口断面的月径流量,然后按 0.7 的引水率计算各引水区的可引水量。其中,由于者卖水库的引水渠水平大沟沿线有 1 万亩的农田需要灌溉,因此者卖水库的可引水量需扣除沿线的农田用水量。而大浪坝水库由于引水渠有两处,故引水率取用 0.5。各水库 P=75%的可引水量成果见表 4-6。25表 4-6 各水库外流域可引水量成果表(P=75%) 单位:万 m3 引水区月份 者卖水库引区弄巴水库引区允楞水库引区大浪坝水库水区6月40.257.583.434.27月1823834692288月1843114521859月18

54、127039216110月16520329412111月90.812217872.912月51.292.313454.91月23.358.184.434.62月7.238.556.022.93月0.027.840.416.64月0.016.824.310.05月0.015.422.39.2年925.41595.82229.4949.94.1.3 项目区水资源评价项目区水资源丰富,属丰水地区,但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极不均匀。从空间分布上看,项目区位于南碧河右岸支流上,*坝区内水资源最丰富的南碧河、挡帕河分别从项目区边缘东侧和西南侧山谷穿过,河谷低于灌区 4080m,由于山高坡陡,对其水资源较难利用

55、,两河目前基本未开发,约占坝区总水量 50%的水资源白白流走,而位于项目区内的南木开河、南木老河、芒信河、芒片河等几条小支流,因河陡源短,径流面积小,枯季流量很小,致使灌区枯季水量严重不足,水资源的分布表现出项目内少,而项目区周边丰富的特点;从时间分布上看,雨季(5 月中旬10 月)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 85%,干季(11 月次年 5 月上旬)降雨主要受西方干暖气流的控制,干燥少雨,仅占全年降雨量的 15%,径流时间分布规律与降雨大至相同。整26个灌区枯季缺水较为严重。项目区内多年平均径流量 13302 万 m3,在 75%保证率下项目区内水源工程现状设计供水量为 3434.5 万 m3(其中:

56、弄巴水库 1157.3万 m3,允楞水库 1394.2 万 m3,者卖水库 409 万 m3,大浪坝水库 290万 m3,水平大沟 184 万 m3) 。目前由于项目区输水渠道配套不完善,损坏较为严重,水库蓄水大部分无法利用,导致现状供水量仅为1256.4 万 m3(含水平大沟 184 万 m3) ,只占区内径流量的 9.4%,占可供水量的 36.6%,设计灌溉可供水量为 2714.5 万 m3,现状灌溉用水量仅为 536.4 万 m3,占灌溉可供水量的 19.8%,水资源利用率较低。4.2 项目区需水量及预测项目区需水量及预测本项目涉及到的水源工程除允楞水库供给*糖厂和农业灌溉用水外,其余均

57、只用于农业灌溉,故本项目需水预测中主要涉及到农业需水和部分工业需水预测,且工业需水预测只涉及到*糖厂需水预测。4.2.1 农业需水量及预测4.2.1.1 灌溉制度设计灌溉制度的设计按作物组成分为水、旱作两大类,并考虑各自的需水特点和生长阶段进行设计,由于项目区降雨量丰富,因此灌溉制度是按使农经作基本上获得高产而制定的灌水定额、灌水时间、灌水次数制定。(1)水稻灌溉制度27按项目区的自然、地理及气象条件,该区水稻种植方式以一季中稻为主,目前项目区水稻品种主要分两大系列,即杂交水稻和优质软米水稻。本次项目在调查、收集水稻需水特性的基础上,并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来拟定水稻

58、灌溉制度。 生育阶段的划分水稻生育期可划分为秧田期和本田期两大生育阶段。根据*气象站 19592001 年 43 年降水资料的排频统计,选定 P=75%相对不利的几年,进行灌溉制度计算。最后采用不利于灌溉的 1967 年作 P=75%的设计典型年。按规范要求,并结合当地实际,水稻育秧期 35 天,本田期 123 天,习惯上分为秧田期及本田生长期两部分,本田生长期又分为移植返青、分蘖、晒田、孕穗、抽穗、扬花、灌浆、乳熟、黄熟八个阶段。各生育期划分见表 4-7。 适宜水层深水稻生育期的淹灌水层,对不同的生育阶段,有不同的水深。最适宜水层深,主要根据各生育期要求而定。结合当地习惯,并根据各阶段的需水

59、量要求及当地管水办法,最适宜水层深如表 4-7。 水稻田间渗漏强度水稻田间渗漏强度与土壤、水文地质条件及田间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一般在开始泡田时,土壤干燥,水分少,其饱和渗漏强度大;以后随土壤中水分的增加渗漏强度逐步减少至稳定,落干以后,水分较少,渗漏强度低。全期渗漏强度在 2.03.0mm/d 之间。28因当地缺少田间渗漏强度的试点和实测资料,本次主要根据其他类似地区的经验数据,拟定各生育期的日渗漏强度,见表 4-7。 秧苗期用水量项目区内育秧有田育秧和旱育秧两种方式,其中以水田育秧为主,拟定 3 月下旬撒秧,秧期 35 天,4 月 25 日开始移栽,项目区土壤为红壤,拟定泡田定额 200m

60、3/亩,田间渗漏为 3.0mm/天,利用典型年的气象资料,计算出秧期用水量为 177.3m3/亩,加上泡田水共计377.3m3/亩。秧田与本田比例为 1:10。表 4-7 项目区水稻生育期特征参数表水层深(mm)生育阶段日期天数(日)降雨滞蓄上限下限日渗透强度(mm/日)作物系数(kc)秧苗期3.214.2435返青期4.255.174540202.51.05分孽期5.25.31304030102.01.10晒田6.16.550000.01.10拔节期6.66.20156560353.01.10孕穗期6.217.11216560353.01.10抽穗扬花7.127.26155550302.01

61、.10灌浆结实7.278.15204530201.05黄熟期8.168.25100.95本田期123全生育期158 本田期用水量水稻本田期用水,包括泡田水量、田间渗漏量、作物腾发量之和,并扣除同期有效降雨量,作物需水量采用“彭曼法”求得潜在作物需水量(ETO) ,再按水稻作物系数折算采用规范推荐的水稻大田水层平衡法进行计算。 全生育期需水量全生育期需水量为秧苗期与本田期需水量之和,秧田需水量按秧29田与本田比分配。现状水稻全生育期灌溉定额见表 4-8。考虑到各水库灌片独立,水资源不能互相调度,为节约用水,保证增产,综合考虑采用最优灌水方式拟定灌水定额,并对前述灌溉定额进行了适当调整,设计水平年

62、在 75%保证率的净灌溉定额如表 4-9。(2)旱作物灌溉制度项目区内旱作物的品种主要有:甘蔗、小麦、豆类、油菜、包谷、蔬菜、经济果林等。由于项目区内无灌溉需水实验资料,故旱作物灌溉制度采用丰产灌水调查法,通过调查分析,并与其他地方进行气象因子、灌溉制度类比,综合分析而拟定,现状旱作物灌溉制度见表 4-8。考虑到将来随着作物品种的改良、灌水方式的改进和节水农业的推广发展,设计水平年相对现在应有所下降,设计水平年在 75%保证率的净灌溉定额如表 4-9。(3)作物需水量的推求万亩综合用水过程线推求:项目区现状作物组成及比例,按项目区所在乡镇的统计资料,综合分析结果如表 4-10。设计水平年作物种

63、植比例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甘蔗单产,在满足灌区两个糖厂对甘蔗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压缩甘蔗面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同时积极发展水果、茶叶等其它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利用灌区“天然温室”优势,大力发展冬季农业,加大冬早蔬菜、小麦、蚕豆等小春作物的种植比例,以提高复种指数。经调整后,项目区复种指数由现状的 181.5%提高到 2010 年的 186%。详30见表 4-11。根据作物灌溉定额和作物种植比例,分析计算得,现状万亩综合用水过程线如下表 4-12;设计水平年 75%保证率下的万亩综合用水过程线如下表 4-13。31表 4-8 项目区现状项目区现状 P=75%作物灌溉制度表作物灌溉制度表 单位:

64、m3/亩作物名称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合计水稻25.6135.4154.561.751.336.7465.2包谷505050150大春作物其它504090小麦50505050200豆类45454545180油菜40404040160小春作物其它404080甘蔗454545454545270蔬菜6060606060300常年作物果林404080 32表 4-9 项目区项目区 2010 年年 P=75%作物灌溉制度表作物灌溉制度表 单位:m3/亩作物名称1 月2 月3 月4 月5 月6 月7 月8 月9 月10 月11 月12 月合计水稻24.6130148.359

65、.249.235.23446.53包谷484848144大春作物其它404080小麦35353535140豆类43434343172油菜38383838152小春作物其它404080甘蔗404040404040240蔬菜5757575757285常年作物果林38387633表 4-10 项目区现状作物种植结构表项目区现状作物种植结构表大春作物小春作物常年作物作物名称水稻包谷其它小麦豆类油菜其它甘蔗蔬菜果林复种指数比例(%)14781110.53635051825表 4-11 项目区项目区 2010 年作物种植结构表年作物种植结构表大春作物小春作物常年作物作物名称水稻包谷其它小麦豆类油菜其它甘蔗

66、蔬菜果林复种指数比例(%)1578121.511.560.590.5186表 4-12 项目区现状年万亩综合净用水过程线表项目区现状年万亩综合净用水过程线表 单位:万 m3/万亩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合计37.537.943.654.260.98.67.25.1006.234.5295.7表 4-13 项目区项目区 2010 年万亩综合净需水过程线表年万亩综合净需水过程线表 单位:万 m3/万亩 月份 保证率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合计75%34.534.739.646.753.69.57.45.3001334.5278.8考虑到项目区水源分散,不能实现水量互相补充的效果,各水库成一独立灌片。由于大浪坝水库可用水量少,灌溉面积大,为了能达到其设计灌溉面积,使水库最大限度发挥效益,参照目前该灌片作物34种植结构对该水库灌片进行了调整,除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外,还考虑非充分灌溉,雨季不再考虑灌水。大浪坝灌片经调整后的作物种植结构如表 4-14:表 4-14 大浪坝灌片大浪坝灌片 2010 年作物种植结构表年作物种植结构表大春作物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