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苏尼特右旗铜金多金属矿地质普查报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790804 上传时间:2021-10-1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8.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铜金多金属矿地质普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铜金多金属矿地质普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铜金多金属矿地质普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铜金多金属矿地质普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苏尼特右旗铜金多金属矿地质普查报告(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铜金多金属矿地质普查报告XXXXXXXXXXXXXXXXXXXXX2006年12月Xxxxxxxxxxxxx铜金多金属矿地质普查报告院 长:xxxxxxxxxxxxx总工程师:xxxxxxxxxxxxx项目负责:xxxxxxxxxxxxx报告编写:xxxxxxxxxxxxx 参加人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007年11月目 录一、绪言1(一)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1(二)以往地质工作程度2(三)本次工作目的及任务3二、区域地层特征4(一)区地层特征4(二)岩浆岩特征5(三)构造特征5(四)区域矿产5三、矿区地质特征

2、6(一)地层特征6(二)构造特征6(三)岩浆岩特征7(四)含铜金矿(化)脉特征8(五)蚀变特征9(六)化探异常特征10四、地质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11(一)地形地质图11(二)槽探(坑道)工程11(三)采样、加工、化验工作11(四)原始资料11(五)化探12五、结论12(一)取得地质认识12(二)今后工作意见13一、绪言根据xxxxxxx2006年度地质勘查工作部署,开展xxxxxxxxx金铜多金属矿勘查工作。目的是通过工作,大致查明该区铜金多金属矿体数量、规模、产状及矿化地质特征,力争工作工作,提交一处可供进一步勘查的铜金多金属矿产地。(一)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本区位于xxxxxxxxxxx

3、xx一带,其东西分别与xxxxxxxxxxxxx接壤,行政隶属于xxxxxxxxxxxxx管辖,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工作区北东距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从设计区西部通过,xxxxxxxxxxxxx位于工作区的北侧,交通便利(见插图1)。本区地处燕山山脉北东端,属xxxxxxxxxxxxx山区,最高海拔标高+825.40m,最低海拔标高+420.00m,相对高差405.40m。区内为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多为西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年平均降雨量为550mm,多集中在7、8月份,年蒸发量为1193mm;年平均

4、气温在7.8左右,最高气温36.9,最低气温为-28.5;冬季冻土层厚度1.00 m 1.50m左右,封冻期为11月至翌年3月,无霜期167d。区内经济以农业为主,气候十年九旱,生产条件较差,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梁、大豆及少量果业,工业基础薄弱,剩余劳动力充足。区内供电设施完备,东北电网与地方电网相连,北西5km处为叨尔登热电厂,电力能源供应充足,电网覆盖率100%。青龙河支流在测区北侧由东向西流经杨杖子,四季有明水流。区内水电条件良好,可充分满足地质勘查工作施工要求。该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及延伸产业已发展为地区主导产业,成为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一大重要支柱。在本区西部6km处为辽宁省凌源市柏杖

5、子金矿床,xxxxxxxxxxxxx金矿床是xxxxxxxxxxxxx一隐伏半隐伏的大型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工业类型为斑岩型、蚀变岩型及石英脉型,矿区面积1.50km2。1991年辽xxxxxxxxxxxxx提交C+D级金金属量20.479t,平均品位8.7210-6;银金属量50.29 t,平均品位21.4210-6,并伴生有钼、硫。工程控制深度已达-200m标高,矿体延深仍未封边。该矿山生产中于60米中段发现多条北西走向的较大盲矿体,对于指导临区相同类型有色及贵金属矿床找矿,发现新的大规模矿床具有较大的指导和现实意义。(二)以往地质工作程度1961年xxxxxxxxxxxxx在该区进行了1/

6、20万凌源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把该区列为金铜找矿远景区;1972年xxxxxxxxxxxxx进行1/50000航磁测量工作;1979年xxxxxxxxxxxxx对xxxxxxxxxxxxx进行了500km2的1/50000地质调查和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普查工作,认为该区具有金铜矿找矿前景;1984年进行新一代1/50000水系沉积物普查工作时,在区域及本区获得了大量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地方居民曾根据该区地表矿体露头,进行过小规模民采,遗留下多处老窿。20062007年间,根据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我院在工作区开展以铜金为主地质普查工作。完成主要工作量:1/10000地质草测6km2,探

7、槽815.70 m3,发现两条铜金矿化带,取得了初步的地质工作成果。以往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果,为该区开展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可靠基础资料和重要依据。(三)本次工作目的及任务本次工作是我院在老资料开发的基础上,通过对该区域成矿地质环境分析,并与邻区xxxxxxxxxxxxx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对比,认为该区具有较大的铜金多金属找矿远景,从而实施的地质勘查项目。旨在通过地质勘查工作的具体实施,大致查明该区地表铜金多金属矿化体的数量、规模、产状、矿化特征,为该区进一步勘查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本次工作时间为2006年9月至2007年10月,完成主要工作量如下;1/万地形地质测量6 km2,槽探8

8、15.70 m3,坑道调查81m,采样67件,地质原生晕664件,次生晕367件,获得金异常6处,分析元素Au135项,Cu154项。通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勘查成果,在该区地表发现构造蚀变岩铜金矿化带两条,赋存于黑云角闪正长斑岩体内,受北东向构造裂隙控制。1号矿化带地表长600m,宽 0.300.90m,走向2030倾向NW,倾角5065;地表刻槽取样Au1.605.9010-6、Cu0.321.8010-2;斜井控制长矿体长16m,Au2.207.8010-6,最高13.0010-6,Cu1.707.4010-2。2号矿化带地表长500 m,宽0.301.20m,走向3540,倾向北西,倾角

9、5060。探槽刻槽取样分析,矿石品位Au0.601.3510-6,Cu2.003.2010-2;民采坑道控制矿体长29 m,经刻槽取样分析,矿石品位Au0.302.4010-6,Cu0.3011.0010-2。此外,区内黑云角闪正长斑岩体与蓟县系雾迷山组灰岩接触带的大理岩化带和矽卡岩带中也发现有铜金矿化。矿化类型多、分布范围广,显示找矿前景良好。二、区域地层特征工作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燕山台褶带,xxxxxxxxxxxxx与xxxxxxxxxxxxx隆起的衔接部,xxxxxxxxxxxxx断裂带与xxxxxxxxxxxxx断裂带交汇部,xxxxxxxxxxxxx杂岩体北东缘,xxxxxxxxx

10、xxxx金多金属成矿带北东部xxxxxxxxxxxxx多金属矿集区内(一)区地层特征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1)太古界建平群深变质的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麻粒岩、变粒岩,普遍具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2)中上元古界长城系常州沟组至青白口系景儿峪组地层均有不同程度出露,主要为一套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厚度大且呈角度不整和覆盖于建平群之上;(3)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岩建造平行不整和于中上元古界之上;石炭系为海陆交替沉积相,二叠系为陆相碎屑岩建造;(4)中生界三叠系主要为陆相沉积的粉砂岩,砂页岩;侏罗系、白垩系以明显的角度不整和覆盖于三叠系以前诸地层之上,主要为陆相的砂砾岩及火

11、山岩(二)岩浆岩特征区域岩浆活动强烈,岩浆岩十分发育。以燕山期为主,主要有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黑云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分布在都山及大黑山杨杖子一带。呈岩体、岩床、岩株、及岩脉产出。岩浆岩均为区域有色及贵金属矿产的生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热源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区域内生金属矿产具有较密切的关系。(三)构造特征区域构造复杂,表现为具有多期性和继承性复杂的构造形迹特征。断裂为成矿提供了良好的导储构造,控制了区域中酸性侵入体的产出形态及矿化分布。(四)区域矿产区域内生金矿产十分丰富。主要分布于毛家店至河坎子一带,见有多处金矿产地和金矿(化)点。现已探明金矿床有毛家店和柏杖子中大型金矿床。三、矿区

12、地质特征(一)地层特征该区出露地层主要有:1、中上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本组地层主要分布在测区东部小尖马沟一带,岩性为燧石条带白云质灰岩,部分呈捕虏体漂浮在岩体之上,与岩体接触均具大理岩化现象,局部具矽卡岩化。大理岩化岩石呈灰白色,粒状变晶结构,主要矿物为方解石、透辉石,局部见蛇纹石化,本组岩层为区内矽卡岩型金矿化的围岩。2、中生界侏罗系北票组:岩性为火山角砾岩。产状走向45,倾向NW,倾角40603、侏罗系兴隆沟组:岩性为安山岩。本组岩层主要分布小尖马沟北部,岩石为紫红色安山岩,安山结构,气孔杏仁状构造,主要矿物为斜长石,角闪石为黑云母。4、侏罗系坤头波罗组:岩性为砾岩、砂岩,呈带状分布于测

13、区北部大岔沟至小尖马沟一带,下部为黄色砂岩、砂砾岩、深灰色页岩互层,砾石为灰岩、燧石、碎屑物为石英、长石、云母,砾径0.510cm,多呈浑圆状,胶结物泥质、钙质。(二)构造特征测区内构造十分发育,以断裂构造和接触构造为主,断裂构造的展布具有一定规律性。一组是与岩浆岩和矿液活动有关的断裂构造,主要分布在测区杂岩体内,在平面上呈舒缓波状,有分枝复合现象,宽度115米左右,延长1001000米,走向2050,倾向NW或SE,倾角6080之间,该组断裂多被正长斑岩、花岗闪长岩、细粒闪长岩及矿化体所充填。另一组断裂构造为杨杖子河谷平推断裂,河谷河流的形成与其有直接关系,观察河谷两侧地层走向,倾向有显著的

14、位移,断裂走向近东西,南倾角度较陡,上盘形成陡峭的断层三角面,下盘被现代冲积物所覆盖。接触构造:由黑云母二长岩的侵入在小尖马沟一带形成接触构造,北部在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灰岩捕虏体的周边部也形成了规模不等的接触构造,接触构造为本区矽卡岩型铜金矿化的赋存场所。(三)岩浆岩特征测区内岩浆岩十分发育,分面在测区中部和南部,岩浆岩有:黑云母二长岩、黑云角闪正长岩、黄铁矿化正长岩、花岗岩等。构成本区的杂岩体,其内部贯穿大量中酸性脉岩,现分述如下:黑云母二长岩:呈浅灰灰白色,二长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正长石、斜长石,含量各占40%,其次为黑云母和角闪石,副矿物有磁铁矿,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和高岭土化。黑云角

15、闪正长岩:肉红色黄褐色,全晶质中粒结构,主要矿物为正长石,含少量黑云母、角闪石,副矿物磁铁矿、锆石、榍石等。该岩体北侧见有黄铁矿化正长岩,呈黄褐色,中粒结构,主要矿物为正长石、角闪石。岩石中见有浸染状黄铁矿和微量黄铜矿,该岩体与铜金矿化关系密切。岩体中见有黑云母二长岩捕虏体。花岗岩:呈岩基产出,与黑云母二长岩、黑云角闪正长岩为侵入接触关系,岩石呈粉红色,花岗结构,接触处呈粉白色,为细粒结构,斑状构造。主要矿物为正长石、斜长石、石英,少量黑云母角闪石,副矿物见有榍石、磁铁矿、磷灰石等。脉岩类:测区内脉岩极其发育,分布规律明显,一般走向2050,倾向NW或SE,倾角6080,宽115米。正长斑岩肉

16、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为角闪石。基质多为正长石,呈急晶质或细晶质,其次为少量的角闪石和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粉红色,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成分主要有钾长石,含量占40%左右,斜长石占含量35%左右,见少量石英角闪石,副矿物见有磁铁矿、磷灰石。细粒闪长岩:灰绿色,半自形粒状结构,岩石组成主要有斜长石,角闪石及黑云母,钾长石等。斜长石约占68%左右,角闪石约占28%,副矿物为磷灰石,磁铁矿。(四)含铜金矿(化)脉特征区内含铜金矿(化)脉依据产出赋存位置可分两种类型,一是产于黑云母角闪正长岩体中的含铜金破碎带型,二是分布在接触带的矽卡岩铜金矿化型。1、含铜金破碎带1号矿化带地表长600m,

17、宽 0.300.90m,走向2030倾向NW,倾角5065;地表刻槽取样Au1.605.9010-6、Cu0.321.8010-2;斜井控制长矿体长16m,Au2.207.8010-6,最高13.0010-6,Cu1.707.4010-2。2号矿化带地表长500 m,宽0.301.20m,走向3540,倾向北西,倾角5060。探槽刻槽取样分析,矿石品位Au0.601.3510-6,Cu2.003.2010-2;民采坑道控制矿体长29 m,经刻槽取样分析,矿石品位Au0.302.4010-6,Cu0.3011.0010-2。2、分布在接触带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化区内黑云角闪正长斑岩体与蓟县系雾迷山组

18、灰岩接触带的大理岩化带和矽卡岩带中也发现有铜金矿化,但地表矿化体形态复杂,规模相对较小,其深部是否能形成工业矿体,有待今后工作查证。3、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主要为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角砾状、浸染状、团块状构造。(五)蚀变特征本区蚀变岩主要为矽卡岩化及大理岩化,按其蚀变矿物可分为透辉石矽卡岩,石榴石矽卡岩,蛇纹石化大理岩。透辉石矽卡岩、石榴石矽卡岩,主要分布于黑云母长岩体边部及顶部捕虏体中,颜色为暗绿色、棕色、灰绿色、主要矿物为透辉石、石榴石、以透辉石矽卡岩构成矽卡岩的主体。蛇纹石化大理岩,主要分布在小尖马沟一带,多为白色,灰白色,中粒半自形变晶结构,主要矿物为方解石,

19、多呈白砂糖状,并且具蛇纹石化。另外在含铜金破碎带中及两侧围岩可见高岭土化。(六)化探异常特征该区化探工作以原生晕剖面为主,次生晕为辅,采取原生晕剖面7条,长12700米,采样664件,次生晕剖面4条,长度4400米,采样367件,控制面积0.48 km2,分析原素微金1031个元素,定量分析23个元素,异常检查打块分析39个元素,基本分析2个元素,合计分析1097个元素。通过工作,获得原生晕Au异常6处,异常轴向为近南北或北西向,以条带状为主。次生晕异常3处,轴向与原生晕相同。异常特征见下表表1异常特征一览表 表1类别异常编号规模强度形态轴向地质及评价长(m)宽(m)一般值10-9最大值10-

20、9原生晕Y115005007.5-2.5100产状通南北该异常由2条含铜金金矿化带引起南端为闪长岩脉引起。Y2200010-207-35100Y状近南北该异常穿插多条闪长岩脉,普遍见有蚀变,异常金元素偏高,北端由黄铁矿化正长岩引起。Y390010-10075-1322条带状北西该异常位于大理岩与正长岩接触部及大理岩与二长岩接触带。Y470015010-2850条带状北西该异常位于大理岩及矽卡岩地段,有两条含铜矿化带。Y56506507-15100不规则该异常与黄铁矿化正长斑岩有关。Y660010-307-23100条带状与黄铁矿正长斑岩有关。次生晕C130015085-13100椭圆状南北向在

21、Y1号异常北端与Y1号异常引起原因一致,矿化带引起。C22140010-1007.5-35100条带状,近南北在Y2号异常东支为黄铁矿正长斑岩引起,见含铜金矿石。C222200307-9100椭圆状,近南北向该异常位于Y2号异常东侧,产于正长斑岩与大理岩接触地段,有旧采坑,见含铜金矿石。四、地质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一)地形地质图本次工作1/万地形地质图,地形底图采用辽宁省测绘局出版1/万的地形图。其地质部分是在前人1/万地形地质简图基础上局部进行修测,共填地质观测点38个。(二)槽探(坑道)工程全区本次工作共布置13个槽探,均分布在矿脉及矿化地段。素描槽探比例尺为1:100,作一壁一底展开图,

22、坑到编录比例尺为1:100,文字内容按有关技术规范进行,工程合格率达100%。(三)采样、加工、化验工作1、采样工作,本区共采集基本分析样品64个,布样及样品规格经检查符合规范要求。2、加工化验工作,由有色葫芦岛地质勘查院加工室、化验室承担,其合格率达100%。(四)原始资料各项原始资料均为野外实地测量,自检互检达10%,同时整理成图、装订成册,符合规范要求。(五)化探化探野外工作以1/万地形图为底图,实测落图点位误差20米,重复取样35个,占总取样的5.20%,合格率达89%,对化验Au质量进行标样监控,微金级样CB-GA-9标值Au1.510-910个,合格率90.5%,CB-GAu14标

23、值Au1.010-9 10个 ,合格率93.5%。五、结论(一)取得地质认识1、初步查明该区地表铜金多金属矿化体的矿化地质特征,含铜金矿(化)脉规模和产状严格受断裂控制,在区内黑云角闪正长斑岩体内,发现2条铜金矿化蚀变带。1号矿化带地表长600m,宽 0.300.90m,走向2030倾向NW,倾角5065;地表刻槽取样Au1.605.9010-6、Cu0.321.8010-2;斜井控制长矿体长16m,Au2.207.8010-6,最高13.0010-6,Cu1.707.4010-2。2号矿化带地表长500 m,宽0.301.20m,走向3540,倾向北西,倾角5060。探槽刻槽取样分析,矿石品

24、位Au0.601.3510-6,Cu2.003.2010-2;民采坑道控制矿体长29 m,经刻槽取样分析,矿石品位Au0.302.4010-6,Cu0.3011.0010-2。2、小尖马沟南山岩浆岩中普遍漂浮着矽卡岩盖,这些残迹中地表虽然没有见到较好的铜金多金属矿化体,其深部应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二)今后工作意见本区根据前人资料和本次工作程度来看,矽卡岩型铜金矿化地段,地表矿化体规模较小,未发现较好的工业矿体,但深部矿化地质特征尚不清楚,所以建议今后工作中对接触带矽卡岩型铜金矿化应给予足够重视。对面沟含铜金矿(化)脉,虽有坑道,斜井控制,但工程量较少,控制较浅,建议在今后地质勘查工作中,要加

25、强1、2号铜金矿化体的深部工程验证工作。16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铜金多金属矿地质普查报告XXXXXXXXXXXXXXXXXXXXX2006年12月Xxxxxxxxxxxxx铜金多金属矿地质普查报告院 长:xxxxxxxxxxxxx总工程师:xxxxxxxxxxxxx项目负责:xxxxxxxxxxxxx报告编写:xxxxxxxxxxxxx 参加人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007年11月目 录一、绪言1(一)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1(二)以往地质工作程度2(三)本次工作目的及任务3二、区域地层特征4(一)区地层特征4(二)岩浆岩特征5(三)构造特征5(四)区域矿产5三、矿区地质特征6(一)地层特征6(二)构造特征6(三)岩浆岩特征7(四)含铜金矿(化)脉特征8(五)蚀变特征9(六)化探异常特征10四、地质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11(一)地形地质图11(二)槽探(坑道)工程11(三)采样、加工、化验工作11(四)原始资料11(五)化探12五、结论12(一)取得地质认识12(二)今后工作意见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