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第一章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790411 上传时间:2021-10-19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福利经济学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福利经济学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福利经济学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资源描述:

《福利经济学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利经济学第一章(5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福福 利利 经经 济济 学学授课教师:张乃平邮箱:2012-13学年下学期教材教材福利经济学,王桂胜,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参考书参考书1、福利经济学,(澳)黄有光著,周建明等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2、福利经济学,姚明霞,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年。3、福利经济学,方福前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福利经济学,庇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5、福利经济学前沿问题,尼古拉斯巴尔,大卫怀恩斯主编,贺晓波,王艺译,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6、应用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孙月平等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教学安排介绍教学安排介绍l教学时

2、间:2013年2月-6月,共16周,48学时)。l平时成绩(包括作业50%,出勤40%,其他10%)占总成绩的30%,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第一章第一章 福利经济学概述福利经济学概述第一节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和特征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和特征第二节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第三节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第四节第四节 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和特征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和特征一、福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一、福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福利经济学( welfare economics):l20世纪初发展

3、起来的一门理论和应用经济学科l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改善的关系l涉及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福利经济学的含义福利经济学的含义l黄有光:力图有系统地阐述一些命题,依据这些命题,我们可以判断某一经济状况下的社会福利高于还是低于另一经济状况下的社会福利。Ng Y.-K 1983. Welfare Economics:Int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asic Concept. 2nd edition. Macmillan.该定义所包含的内容:该定义所包含的内容:1、福利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判断社会福利的高低。2、判断社会福利的高低需要借助一定的

4、标准或者命题。3、福利经济学是试图明确表达那些最重要的命题。lPigou:研究增进世界的或某一国家的经济福利的主要影响lLittle:最好是把福利经济学看成是研究经济体系的一种形态比另一种经济形态是好还是坏,以及一种形态是否应当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的问题lSamuelson:是一门关于组织活动的最佳途径,收入的最佳分配以及最佳的税收制度的学科综上而言(本课程的定义):l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稀缺资源使用效果的评价与判断的学科,是从福利的角度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社会评估的经济学分支。 (是增加还是减少社会福利作出判断)几个相关概念几个相关概念l效用:基数效用;序数效用l福利:个人福利与社会福利1

5、、福利、福利福利分为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福利分为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l个人福利个人福利是指是指个人获得的满足,它可以看作是个人获得的满足,它可以看作是“幸福幸福”或或“快乐快乐”的同义语,这种满足既包括个人物质生活需的同义语,这种满足既包括个人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也包括个人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要的满足,也包括个人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旧福利经济学中:与经济生活有关的、能够直接或间旧福利经济学中:与经济生活有关的、能够直接或间接以货币计量的那部分社会福利,被称为经济福利。接以货币计量的那部分社会福利,被称为经济福利。并认为:并认为:效用效用就意味着满足,一个人的经济福利就是就意味着满足,一个人的经

6、济福利就是由效用构成的。由效用构成的。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心理满足,是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心理满足,是商品或劳务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商品或劳务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任何一种物品的效用不仅在于物品本身具有的满足人任何一种物品的效用不仅在于物品本身具有的满足人们欲望的客观的物质属性,而且它有无效用和效用大们欲望的客观的物质属性,而且它有无效用和效用大小,还依赖于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小,还依赖于消费者的主观感受。但是,效用有时用来代表客观的选择或偏好。但是,效用有时用来代表客观的选择或偏好。另外,效用在伦理上是中性的,因为衡量一种商品或另外,效用在伦理上是中性的,因为衡量一种

7、商品或劳务是否具有效用,只需要看它是否能满足人的欲望,劳务是否具有效用,只需要看它是否能满足人的欲望,而并不需要评论这个欲望是好是坏。而并不需要评论这个欲望是好是坏。2、效用、效用一是一是基数效用基数效用,认为效用可以用确切的数量衡量,每个人,认为效用可以用确切的数量衡量,每个人都可以给出他自己对不同物品的效用函数。都可以给出他自己对不同物品的效用函数。这是这是旧福利经济学旧福利经济学的基础,也是讨论收入再分配的合理性的基础,也是讨论收入再分配的合理性的基础。的基础。二是二是序数效用序数效用,认为效用是不可以具体量化的,但可以分,认为效用是不可以具体量化的,但可以分出强弱程度,列出顺序,进行比

8、较。出强弱程度,列出顺序,进行比较。序数效用论者认为,尽管效用的实际测量存在困难,但可序数效用论者认为,尽管效用的实际测量存在困难,但可通过偏好或选择外显其强弱程度。序数效用是通过偏好或选择外显其强弱程度。序数效用是新福利经济新福利经济学学的基础性概念。的基础性概念。效用的测量有两种方法庇古庇古把福利把福利等同于等同于效用或效用的子集效用或效用的子集黄有光黄有光认为福利和效用的认为福利和效用的偏离偏离主要由于以下原因:主要由于以下原因: l个人的偏好不仅受他本人福利的影响,而且也可能受他对于个人的偏好不仅受他本人福利的影响,而且也可能受他对于别人别人的福利考虑的影响。的福利考虑的影响。l由于无

9、知或由于无知或不完善不完善的预见,偏好可能不同于福利。的预见,偏好可能不同于福利。l非理性非理性偏好。偏好。一般情况下,效用和福利在重要方面是一般情况下,效用和福利在重要方面是等同等同的。的。l效用和福利尽管在有些情况下会出现偏差,但福利经济学还效用和福利尽管在有些情况下会出现偏差,但福利经济学还是假定在是假定在一般情况下一般情况下,每个人是他自身福利的最好判断者,每个人是他自身福利的最好判断者,并且力图使他的福利最大化。或者说,效用和福利在重要方并且力图使他的福利最大化。或者说,效用和福利在重要方面是面是等同等同的。的。效用和福利究竟有没有区别?3、社会福利、社会福利l社会福利:所有社会成员

10、个人福利的汇总或集合l社会福利可分为:经济福利:可以用货币度量,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般福利:不可以用货币度量社会福利的度量概念社会福利的度量概念l由于个人效用有序数效用和基数效用之分,相应地,由于个人效用有序数效用和基数效用之分,相应地,社会福利也有向量和标量之分:社会福利也有向量和标量之分: 社会福利的社会福利的向量向量概念概念l认为社会福利是所有社会成员个人认为社会福利是所有社会成员个人序数效用序数效用的向量。的向量。社会福利增进与否,社会福利增进与否,只能比较只能比较全体全体社会成员的变好社会成员的变好或不变,而或不变,而不能比较不能比较一部分成员变好,另一部分成一部分成员变好,另一部

11、分成员变坏的情况。员变坏的情况。社会福利的社会福利的标量标量概念概念l认为社会福利是所有社会成员个人认为社会福利是所有社会成员个人基数效用基数效用的加总。的加总。社会福利增进与否,社会福利增进与否,可以比较可以比较任何一种任何一种社会成员的社会成员的个人效用变化个人效用变化。4、福利指标、福利指标l福利指标福利指标宏观层面的指标宏观层面的指标l国民收入(国民收入(GNP、GDP)、人均国民收入、人均收入)、人均国民收入、人均收入增长率的变化。增长率的变化。l基尼系数(收入分配结构)、恩格尔系数(支出结构)基尼系数(收入分配结构)、恩格尔系数(支出结构)l经济福利指数(经济福利指数(IEWB)微

12、观层面的指标微观层面的指标l效用、偏好、消费者剩余。效用、偏好、消费者剩余。l偏好:偏好:反映人们喜好程度的概念。反映人们喜好程度的概念。如对于苹果和梨子这两种水果,甲更喜欢苹果。就如对于苹果和梨子这两种水果,甲更喜欢苹果。就此我们推断此我们推断A在消费苹果时的福利,要高于消费梨在消费苹果时的福利,要高于消费梨子时的福利。子时的福利。l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衡量的是消费者的意愿支付与实际支付之间的差额。衡量的是消费者的意愿支付与实际支付之间的差额。比如,比如,A愿意对某项医疗服务最多支付愿意对某项医疗服务最多支付1000元,而元,而在医疗市场上,他实际的支付价格是在医疗市场上,他实际的支付价

13、格是800元,我们元,我们说说A的剩余是的剩余是200元。元。 二、福利经济学的特征二、福利经济学的特征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l实证分析:是指经济体系如何运行、客观上“是什么样的”运行机制等的分析l规范分析:是指提出政策建议、涉及“应该如何” 等命题的分析,包含价值判断l前者从“量”的角度分析;后者从“质”的方面考察。实证分析是规范分析的基础,规范分析往往要用到实证分析。实证经济分析,实证经济分析,描述经济中的事实、情况和关系描述经济中的事实、情况和关系。即说明经济现象即说明经济现象“是什么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如何解决的”。可以计算和检验,

14、无错之分。可以计算和检验,无错之分。这种方法这种方法首先首先要提出对经济现象给予解释的理论,要提出对经济现象给予解释的理论,然后然后用用事实来验证理论,事实来验证理论,并并依据理论对未来作出预测。依据理论对未来作出预测。当经济理论把自己局限于表述经济活动的原因与结果以及当经济理论把自己局限于表述经济活动的原因与结果以及各经济变量的函数关系时,这种理论就称为实证经济学。各经济变量的函数关系时,这种理论就称为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分析,规范经济分析,涉及伦理和价值判断涉及伦理和价值判断。即研究经济活动即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或社会经济问题或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应该是怎样解决的

15、”。规范分析回答规范分析回答“应该怎应该怎样样”,属价值判断,有对错之分,有主观性和阶级性。,属价值判断,有对错之分,有主观性和阶级性。这种方法就是依照经济事物的社会价值判断,规这种方法就是依照经济事物的社会价值判断,规范经济政策措施和经济行为后果的是否可取性。范经济政策措施和经济行为后果的是否可取性。当经济学的研究把因果分析与价值判断结合在一当经济学的研究把因果分析与价值判断结合在一起时,这种经济学就叫作规范经济学起时,这种经济学就叫作规范经济学。规范法和实证法的举例说明规范法和实证法的举例说明如果对政府新近公布的一项如果对政府新近公布的一项最低工资法令最低工资法令进行分析,通进行分析,通常

16、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常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策产生政策产生哪些效应哪些效应:这部分内容包括:法令实行将如何:这部分内容包括:法令实行将如何影响工人的就业和工资水平?是否会增加失业?哪些人影响工人的就业和工资水平?是否会增加失业?哪些人受损?哪些人受益?受损?哪些人受益?政府效应的政府效应的大小大小:这部分内容包括:法令实行后,失业:这部分内容包括:法令实行后,失业会上升多少?新增的失业人口如何在不同社会阶层中分会上升多少?新增的失业人口如何在不同社会阶层中分配?在职工人的工资上升多少?配?在职工人的工资上升多少?政府的政府的利弊得失利弊得失:在职工人的受益与新失业工人的损失:在职工人的受益与新

17、失业工人的损失相比,哪个更大?新法令是利大于弊,抑或是得不偿失。相比,哪个更大?新法令是利大于弊,抑或是得不偿失。上面三组问题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上面三组问题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分步判断:分步判断:l第一步:第一步:判断政策的本质和带来的后果,这属于判断政策的本质和带来的后果,这属于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方法,方法,回答回答“是什么是什么”的问题的问题该项政策与哪些事实有必然联系?该项政策与哪些事实有必然联系?实证分析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提出的命题是可以测试真伪的。实证分析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提出的命题是可以测试真伪的。但是,仅仅判断政策的性质及其带来的后果,还往往不是以对但是,仅仅判断政策

18、的性质及其带来的后果,还往往不是以对这一政策的优劣作出评价(失业率上升这一政策的优劣作出评价(失业率上升1%1%和上升和上升10%10%有质的区有质的区别)。别)。l第二步:第二步:进一步确定政策效应在规模和数量上的大小、这仍停进一步确定政策效应在规模和数量上的大小、这仍停留在留在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的范畴,不过已从第一步的定性分析跨入定量的范畴,不过已从第一步的定性分析跨入定量分析。在定量分析中,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工具是十分有用分析。在定量分析中,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工具是十分有用的,经过上面两步后,我们已比较全面地,从质和量两方面了的,经过上面两步后,我们已比较全面地,从质和量两方面了解

19、了新法令带来的后果,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成本解了新法令带来的后果,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成本- -效益分析法。效益分析法。l到了第三步,到了第三步,个人可以自己的价值观出发,对这一法令作一评个人可以自己的价值观出发,对这一法令作一评价,这便是价,这便是规范分析规范分析方法,回答一个方法,回答一个“应该怎么样应该怎么样”的问题。的问题。 二、福利经济学的特征二、福利经济学的特征2、福利经济学的特征、福利经济学的特征属于(也有称)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实际上,既有规范性,也有实证性从其研究社会经济变动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来看,具有实证性从其对社会经济政策的分析、判断来看,具有规范性

20、第二节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一、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以多种思想学派和学说为基础: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边沁边沁、约翰约翰 穆勒穆勒提倡社会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先驱霍布森霍布森新古典学派的庇古庇古瑞士洛桑学派的帕累托帕累托 1 1、1919世纪世纪2020年代年代功利主义、效用主义个人道德行为的目的是个人自身福利的提高2 2、1919世纪世纪7070年代年代边际主义革命,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分析资源配置效率,忽略收入分配3 3、2020世纪世纪2020年代年代资本主义改良思潮,以英国费边社会主义为代表4 4、19201920年年庇古,福利经济学标志着福利经

21、济学的诞生建立了福利经济学理论体系系统论述福利概念及其政策应用二、福利经济学的发展二、福利经济学的发展l庇古的理论体系被称为旧福利经济学l事实上,20世纪初,帕累托就提出了有关福利的理论l二战以来的研究是沿着帕累托理论体系发展的,被称为新福利经济学1 1、旧福利经济学、旧福利经济学建立在基数效用假设和人际效用可以比较的前提条件下主要理论表现在两个方面:(1)社会福利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总量大小,还受到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趋于平均的国民收入分配方式会引导社会福利最大化。(2)提出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原则,边际私人收益和边际社会收益,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社会成本这两组指标。2 2、新福利经

22、济学、新福利经济学建立在序数效用假设和无差异曲线分析的基础上(1)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是新福利经济学对经济政策取舍的判断标准(2)20世纪30、40年代,其他福利判断标准卡尔希克斯标准、西托夫斯基标准、李特尔标准等,统称为补偿原则。3 3、2020世纪世纪4040年代年代伯格森、萨缪尔森提出社会福利函数理论社会福利的改善不仅与资源配置效率有关,也受到收入分配的影响社会福利函数理论强调是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函数主张经济自由主义4 4、二战以后、二战以后在欧洲建立福利国家制度的背景下,福利经济学的研究进一步发展奥肯:漏桶理论罗尔斯:平等优先理论伊斯特林:相对福利学说阿罗:不可能定理5 5、202

23、0世纪世纪7070年代年代阿马蒂亚森(1)揭示了导致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原因(2)指出新福利经济学采取的序数效用分析法存在致命不足,既缺乏充分有效的信息进行社会排序(3)由此提出新古典效用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6 6、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以来年代以来阿马蒂亚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将个人潜能的实现作为福利评判的主要内容后福利经济学:强调生活质量和发展权益的理论每一个社会个体或群体均享有发展权益,不仅重视当前已经实现的权益,还要注重可能实现的各种潜在的权益。三、福利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l庇古庇古l帕累托、帕累托、l希克斯希克斯l卡尔多、卡尔多、l萨缪尔森萨缪尔森l阿罗阿罗l阿马蒂亚阿马蒂亚森森l黄

24、有光黄有光l布坎南布坎南庇古l庇古(庇古(Arthur Cecil Pigou,1877-1959)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主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要代表之一。l青年时代入剑桥大学学习。后来受当青年时代入剑桥大学学习。后来受当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马歇尔的影响,的影响,并在其鼓励下转学经济学。并在其鼓励下转学经济学。l他担任剑桥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时年他担任剑桥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时年仅仅31岁岁,是剑桥大学历来担任这个职,是剑桥大学历来担任这个职务最年轻的人。他任期长达务最年轻的人。他任期长达35年,一年,一直到直到1943年退休为止。年退休为止。

25、l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是庇古最著名的代表是庇古最著名的代表作。庇古也因此被称为作。庇古也因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之父之父”。帕累托维弗雷多维弗雷多帕累托帕累托(1848.7.15-1923.8.19),),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对经济学、社会学和伦理学做出了家,对经济学、社会学和伦理学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贡献。很多重要的贡献。瑞士洛桑大学教授。瑞士洛桑大学教授。洛桑学派洛桑学派的主要代的主要代表之一。表之一。特别是在收入分配的研究和个人选择的特别是在收入分配的研究和个人选择的分析中。分析中。 他提出了他提出了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的概念,的概念,并用无差异曲线来帮助

26、发展了微观经济并用无差异曲线来帮助发展了微观经济学领域。学领域。 l帕累托因对意大利帕累托因对意大利20%的人口拥有的人口拥有80%的财产的观察而著名,后来被约瑟夫的财产的观察而著名,后来被约瑟夫朱朱兰和其他人概括为帕累托法则(兰和其他人概括为帕累托法则(20/80法法则)。则)。尼古拉斯卡尔多l尼古拉斯尼古拉斯卡尔多卡尔多(Nicholas Kaldor,1908-1986)当代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剑桥当代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l19271930年就读于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年就读于伦敦经济政治学院。 19471949年,去日内瓦任欧洲经济

27、委年,去日内瓦任欧洲经济委员会研究及计划组主任。员会研究及计划组主任。1949年回英国年回英国后,在后,在剑桥大学剑桥大学经济系任讲师,经济系任讲师,1952年年升为副教授,升为副教授,1966年晋升教授,年晋升教授,1975年年退休,转为名誉教授。退休,转为名誉教授。l卡尔多的经济研究领域很广,从厂商理卡尔多的经济研究领域很广,从厂商理论到福利经济学论到福利经济学卡尔多补偿原则卡尔多补偿原则,从资本理论、国民收入分配理论到经济从资本理论、国民收入分配理论到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理论,从国际贸易理论周期、经济增长理论,从国际贸易理论到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到货币政策、税收政策。 约翰希克斯l从一般均

28、衡理论到福利理论只不过是很短从一般均衡理论到福利理论只不过是很短的一步,然而就在其中的几个瞬间,希克的一步,然而就在其中的几个瞬间,希克斯阐述了他的上述成就中有关福利经济的斯阐述了他的上述成就中有关福利经济的几个结论几个结论希克斯补偿原则希克斯补偿原则。l希克斯对于福利经济理论希克斯对于福利经济理论最著名的贡献最著名的贡献在在于:他对不同的经济状况进行比较使用标于:他对不同的经济状况进行比较使用标准的分析及对准的分析及对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这个概念的修正。这个概念的修正。l在其新的形式下,这个概念对成本效益分在其新的形式下,这个概念对成本效益分析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外,希克斯在析使产生了重要

29、的影响。此外,希克斯在货币理论和商业周期理论领域亦有重大的货币理论和商业周期理论领域亦有重大的建树。建树。 l1972197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贺辞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贺辞保罗萨缪尔森l他的研究涉及经济理论的诸多领域,他的研究涉及经济理论的诸多领域,例如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例如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国际贸易理论等。、国际贸易理论等。l萨缪尔森的经典著作萨缪尔森的经典著作经济学经济学以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万册,是全世界最畅销的教科书,是全世界最畅销的教科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l书中的税收理论、政策主要包括税书中

30、的税收理论、政策主要包括税收性质、税收原则、税收影响。收性质、税收原则、税收影响。l1970年他成为年他成为第一个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获得诺贝尔奖的奖的美国人美国人。于。于2009年年12月月13日日去世。去世。阿 罗阿罗不可能定理阿罗不可能定理标志着新福利经济学的结束标志着新福利经济学的结束阿马蒂亚森l1933年出生于年出生于印度印度孟加拉湾,孟加拉湾,1959年年在英国在英国剑桥大学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先后在印度、英国和美国任教。后先后在印度、英国和美国任教。l1998年离开哈佛大学到英国剑桥大年离开哈佛大学到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任院长。学三一学院任院长。l他曾为联合国开

31、发计划署写过人类他曾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写过人类发展报告,当过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发展报告,当过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的经济顾问。利的经济顾问。l他因为在他因为在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上的贡献,获上的贡献,获得得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黄有光l祖籍祖籍广东潮州广东潮州,1942年出生于马来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悉尼大学经济学博士西亚,悉尼大学经济学博士,。在澳。在澳大利亚大利亚Monash大学任教授(大学任教授(1974-85)及讲座教授()及讲座教授(1985- )。)。l于于1980年被选为澳大利亚社会科学年被选为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院士院士,是炎黄子孙中少数几个能,是炎黄子孙中少数几

32、个能在世界经济学论坛自由出入的一流在世界经济学论坛自由出入的一流经济学家之一,曾受聘担任诺贝尔经济学家之一,曾受聘担任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经济学奖评委。l兴趣与贡献包括兴趣与贡献包括: 中国经济问题,中国经济问题,福祉经济学福祉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提创综合与公共政策,提创综合微观、宏观与全面均衡的综观分析,微观、宏观与全面均衡的综观分析,与杨小凯合作发展以现代数理方法与杨小凯合作发展以现代数理方法分析古典的分工、专业化与经济组分析古典的分工、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织的新兴古典经济学。 布坎南阿罗之后的福利经济学发展阿罗之后的福利经济学发展 非福利主义研究非福利主义研究 社会选择理论的

33、发展社会选择理论的发展成就:成就:1986年因把经济方法运用于政治过年因把经济方法运用于政治过程的研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填补程的研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填补经济学研究领域空缺所作出的重大经济学研究领域空缺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贡献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 影响理论:影响理论: 公共选择公共选择 对传统福利经济学的批判对传统福利经济学的批判 宪章经济学宪章经济学第三节第三节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及其运用及其运用一、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一、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资源如何合理配置、收入状况如何及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从总体效率或总体福利出发,其目标是提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策方

34、案或改革措施。1 1、资源配置效率研究、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深入分析资源配置效率的标准和条件2 2、收入分配理论研究、收入分配理论研究争论相当激烈,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利益集团的利益冲突3 3、社会福利度量和影响研究、社会福利度量和影响研究如何度量度量的方式度量的影响因素4 4、公共选择理论研究、公共选择理论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和应用的分析和研究社会选择问题以及政府运行效率交叉学科1 1、福利经济学理论是社会、经济政策方案选择的、福利经济学理论是社会、经济政策方案选择的指导标准。指导标准。2 2、福利经济学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福利经济学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程度。以及社会发展的程度。3 3、福利经济学理论弥补了实证经济学的不足,推、福利经济学理论弥补了实证经济学的不足,推动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动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4 4、福利经济学研究也推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福利经济学研究也推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二、福利经济学的应用及其影响二、福利经济学的应用及其影响第四节第四节 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抽象演绎法一、抽象演绎法二、历史分析法二、历史分析法三、比较分析法三、比较分析法四、图表数据法四、图表数据法五、博弈分析法五、博弈分析法六、系统科学分析法六、系统科学分析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