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常识小校本培训材料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782198 上传时间:2021-10-19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97.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科研常识小校本培训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教育科研常识小校本培训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教育科研常识小校本培训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教育科研常识小校本培训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研常识小校本培训材料(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3下半年-2013学年上荷地镇小校本培训材料第三次主题:教育科研常识主讲:毛传武时间:2013-11-25-2013-11-26一、什么是课题研究。所谓课题研究,指的是教师以自身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一种研究活动。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方式,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课题分规划课题与个人课题。规划课题一般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立项的课题,分为国家、省、市、区(县)级课题等,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进行规划、申报、评审和管理。“个人课题”一般是指由教师个人独立或教师小

2、组合作承担的课题。它是一种切合教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的、对改进教师自己教育教学有用的、能够促进教师自己专业发展的课题。从研究目的看,“个人课题”主要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比如:研究如何让不交作业的学生交作业,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班级学生的参与度的问题,这些课题都是真实的、有实效的课题。从承担者的角度看,“个人课题”由教师个人自己确立并独立承担,教师即研究者,是研究的主角,而不是配合专家进行研究。当然,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专家的引领、帮助和指导。从研究内容看,“个人课题”一般是小课题,对老师更具研究价值和意义。一是:小课题研究的是教学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研究上的付出,必定从

3、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得到回报。二是:务实的小课题研究必定让每个教师真正参与其中,及时反思、总结,寻找对策。当研究的成果真正有效时,它的及时推广、持续应用,会内化成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够较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些个性化的小课题它来自教学实践,又指导教学实践,需要一定的但却不是高深的理论作指导,所有这些,让老师们感受到它的“可望又可及”。当然,老师们把这些小课题申报给各级教育研究部门得到批准后,也将成为规划课题,加强管理,更有利于课题的开展。二、开展课题研究的流程。1、一是选题。问题从哪儿来?第一,从疑难中寻找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随着学生个体和群体变化的加剧,教学时,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疑难或

4、困境。例如一,新课程要求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在参与教育活动中亲历知识发生的过程、体验其存在的价值,并在互动中不断生成。不过,理论与实践之间总是一对矛盾体,教师的设想、计划与实际效果之间总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至少说教师的付出与教学实效不成正比,有时还存在负效益的情况。例如二,教学强调创新,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落实到教学中、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教学环节驶时又如何体现?如何操作?这些更多的是疑难,乃至是困境、冲突和对立。例如三,教学中,顾及到了单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有可能妨碍了学生集体;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人兴趣,规范性、一致性的要求就有可能被削弱了;确立了学生在

5、课堂教学与班级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角色该怎样扮演。这些教学中存在的“两难”情境比比皆是,有时甚至贯穿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也教师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的,并且没有解决问题的现成模式可以借鉴,只能将它们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去逐渐寻找解决的对策。第二,从阅读交流中的具体过程中发现研究的问题。对一个教师来说,了解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研读、学习相关的理论专著,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阅读这些研究成果时,最为关键的是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要注意把理论的论述转化为对自己工作中相关问题的解读与说明,要注意将自身已有的经验与阅读材料中的分析相联系。问题有时也就是在这样的转化、联系、

6、解读中逐渐呈现并变得清晰起来。2、制订方案。研究方案是对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是指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思路和框架。研究方案要解决这样四个问题:一是研究什么;二是为什么研究;三是怎样研究;四是预期成果是什么?研究什么?当课题确定后,该课题要研究什么,研究者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主要对课题中的关键词进行界定,使研究的问题更加明晰,更具操作性。为什么研究?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而不是其他的课题。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意义,揭示课题研究价值;其次,明确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阶段性和最终目标。例如,本课题能解决哪些教育实践问题?研究该课题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怎样研究

7、?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时,要明确采用什么方法?具体有个案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制订哪些措施?具体包括活动的形式、时间的落实,可能的情况下还有经费的支出等。预期研究成果是什么?小课题研究是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但并不是说小课题研究成果没有具体的呈现方式,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要明确研究成果的预期成效、成果的表现形式等。比如:在课题研究中,经过认真学习、讨论、反思后有所感悟,可以把感悟的东西通过“教研论文”、“教学案例”、“教育反思”、“教育日志”等形式写出来,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这些都属于课题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这些形式要求系统,要形成系列,以

8、便于年轻教师的学习借鉴。3、开展研究。研究方案只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设想,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这儿必须强调一点:研究过程要充实、要切实。根据目前的实际,我们开展课题研究也要进行打假。4、总结研究成果(结题)。这是整个课题研究的终结环节,主要是进行归纳、整理和提升。第一,把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回顾、归纳和整理,其中要特别注重具体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及其“情节”,使其成为教师自己的教育故事或教学案例,用以指导他们以后的教学实践。第二,在回顾、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

9、因作出分析和解释,以揭示规律,提高认识,提炼经验。第三,对课题实施中存在的各种偏差或“失误”,以及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新的认识进行新的思考。从这个角度讲,课题研究的总结,又意味着一个新的课题的开始。总体来讲,课题的总结,我们必须撰写一份相对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包括: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已有研究成果;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三、开展课题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选题要落实三个“字”,避免四个“是”。第一、落实三个“字”。“近”、“小”、“实”。“近”就是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比如: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生字教学、写字教学的等

10、问题的研究,数学教学中有关计算题、应用题问题的研究,还有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性问题的研究等就符合三个贴近的原则。“小”就是切口要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比如:如何收集资料问题的研究,对收集来的资料如何进行处理的研究,对学生错题问题的研究就符合“小”的原则。“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少一点大而空的全局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过程细节的关注。第二、避免四个“是”:一是认为越新越好、二是认为越热越好;三是认为越大越好,四是认为嫁接的比自拟的更好。其实,新的、热的不一定是对的、好的,旧的、自拟的也不一定是错的、坏的。在选题上要注意热中求冷,同中求异,小题大做。2、研

11、究过程要体现一个“真实”,三个“立足”。所谓真实,就是要真研究、真学习、真讨论、原始资料要真收集,要写真论文。比如,我们的研究课,无论是执教者,还是评议者,不要护短,也不怕揭短,研究就是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比如:学习的问题,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都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作支撑,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必须读教育专著、读教育期刊、应用网络资源等。比如,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阶段性总结、成果的撰写汇编等都是容易被忽视的。这些在“彼时彼刻”才有的思绪及感受,如果不及时记录,到需要它时才去追忆、收集,为时已晚。况且,所有这些真资料也将成为自己撰写论文最生动有力的素材。所谓三个“立足”:一

12、是立足本职工作,要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二是立足平时的积累;三是立足个人的特点、兴趣和爱好。3、课题研究还必须处理好一个关系。也就是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活动之间的关系。两者在学校教研中究竟占据着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因为教师的时间是有限的、教研活动的时间是有限的。教研活动不仅只是听课、评课,还可以进行一些小课题研究。这也表明了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相辅相承。两者在形式、名称上虽有不同,但内容上却是相融的。常规教研不仅要进行,还要摆脱我们习惯了的形式主义和缺陷,必须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教研活动的效果,才能使教研真正为教学服务。在教学、在听课、在评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成为课题研究的对象,通

13、过集体备课拟定出对策,又在教学、在听课中去领会、感受、试验对策的效果,再通过研究讨论加以改进,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又开始另一个小课题研究.两者的有机结合,带来的不同,既提高了常规教研的效率,又实实在在地开展了课题研究。最后,我送给全体骨干教师这样一段话:通过课题研究,体现出在座骨干教师高超的业务素质,在教学中能够以一当十;通过课题研究,发挥出在座骨干教师的领头羊作用,在你们各自的学校能够以一带一第五次培训主题:语文批注式阅读 主讲:刘承松时间:2013-12-02-2013-120-03一、“批注式阅读”的提出 阅读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它可能是你爱做的事,也可能是你不爱做的事,但却是

14、你必须做的事,它和我们的生命相始终。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都被限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无论伟大还是渺小,我们都是池鱼和羁鸟,而阅读为我们提供了浩瀚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使我们得以畅游其中。我们从阅读中不但可以获得所需要的种种知识,大开眼界,而且能学会思考,能得到情感的陶冶、精神的享受。阅读如此重要,可是 按照目前的由作者、时代背景到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来阅读,能实现真正的阅读吗?当然不能。这就促使我去寻找能实现真正阅读的方式。少年时代看过祖父的线装书,繁体竖排的古旧发黄的封神演义三国演义的书页里,大字正文中排着许多双行夹批,这给我很大启发。几番研读,几度思索,笔者终

15、于在 1999年提出一个阅读新概念批注式阅读。二、“批注式阅读”是深含中国文化意蕴的阅读方式 “批注式阅读”的突出特点是“意(批注)随文(文本)生”。阅读者在读文过程中兴之所至,随感而发,信手拈来,议论纵横,忽东忽西。批注者阅读时不是站在一个方位观察(姑且把站在一个方位观察称之为“焦点视”,得之于西方绘画),而是随文本不断变换观察点(姑且称之为“散点视”,得之于中国画)。“焦点视”是一元化视角,“散点视”是多元化视角。批注者把林林总总的阅读所得、所感、所疑都书写(批注)在书眉页侧,与正文相映成趣。这种“意随文生”的“批注式阅读”,体现了“在只言片语中立论”的中国思想文化特色。 “批注式阅读”强

16、调学生对文本的直接领悟,这与中国古代哲学相通。哲学家冯友兰说中国哲学家“以对于事物的直接领悟作为他们哲学的出发点”。而“批注式阅读”以学生对文本的直接领悟为出发点。 批注式阅读在中国古已有之,谓之评点。早在唐代,就有了诗的评点,宋代出现了文的评点,后来又出现了小说评点。天才的张竹坡、金圣叹、李卓吾(即李贽)、毛纶和毛宗岗父子以及脂砚斋们在明清时代大规模地评点小说,并且创下一门学派,留下千古妙语,珠玑灿烂,魅力四射,以至文坛上出现了无书不评的蔚然奇观。李卓吾评点的水浒、金圣叹评点的水浒和西厢、毛宗岗父子评点的三国演义、张竹坡评点的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再加上无数的诗话、词话、曲话,都可谓“

17、批注式阅读”的集大成者。不过后来,批注之风渐绝。二十世纪的新文学,在借鉴西方的创作的同时,也借鉴了西方的评论。文章书籍刊印出来,要评就是宏篇大论,洋洋万言,独立发表在报刊上,与中国古之特有的、只言片语的、发表在书眉页侧的评点模式大异。近代学者王国维第一个采取西方的论文形式批评红楼梦,这标志着评点的终结。批注这种令人愉快的阅读方式何以断送在今天,不是我所研究的,我要做的是如何把古人尝试过的阅读方式今天再来尝试一遍,并让它成为学生的一种阅读习惯。古人的评点属于文艺批评范畴,包含着叙事结构论、文理章法论、修辞论等层次较高的学术内容,我倡导的中学生“批注式阅读”,属于非学术的大众化阅读,雅俗共赏,人人

18、皆可为之。三、“批注式阅读”有“印象主义”味道 “批注式阅读”虽然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但有意思的是,它也与西方文化相通。“印象主义”是十九世纪后半期始于法国,并逐渐影响全欧洲的艺术创作和文艺批评流派。其名称源自 1874年巴黎的一次画展。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画日出印象被一些人嘲讽为“印象主义”,这个名词较准确地传达了莫奈为代表的这一流派的创作态度,即强调印象、直觉、感受,这与“批注式阅读”有暗合之处。“批注式阅读”是一种感受式阅读,“以诗解诗”式的阅读,它注重阅读者的审美直觉,注重阅读者感受美的过程,强调记录读者阅读时的直接的、感性的印象,致力于记录瞬间的感觉经验。所以,“批注式阅读”有唯美和

19、自然的倾向。当然,“批注式阅读”并不排斥逻辑和理性,它也经常收集阅读者或零或整的思想。“批注式阅读”似可以叫做“古典印象主义阅读”。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可以实现“数字化生存”时代“诗意的栖居”。四、“批注式阅读”是对话的过程 “对话”之实,古已有之。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就是学术之间的对话,论语就是用对话形式写成的,古希腊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也记载了“苏格拉底对话”,佛家的“因明之学”亦是对话理论。而“对话”之名,则起于二十世纪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 他认为,人类只有依托语言或话语才能生存、思考与交流。人类情感的表达、理性的思考乃至任何一种形式的存在都必须以语言或话语的不断沟通为基础

20、。 “ 对话交际才是语言的生命真正所在之处。” “ 一切莫不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归结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 ”“ 对话关系不是存在于具体对话的对语之间,而是存在于各种声音之间、完整的形象之间、小说的完整层面之间(大型对话),而同时在每一句话、每一个手语、每一次感受中,都有对话的回响(微型对话)。 ”“ 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进入对话的。不仅以自己的思想,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全部个性参与对话。 ”2 他的对话理论经西方学者不断阐释,遂成为显学,极大地影响了当代世界的文学、艺术、文化、教育

21、诸研究领域。我国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受其影响,里边明确写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批注式阅读”本身也是对话的过程,学生批注过程中其对话路径大体如下图所示: 每个学生在自主批注以后,与其他学生、与老师交流彼此的批注,进而形成 既包括学生与学生,同时也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多维度、多重交叉的对话。五、“批注式阅读”是主观式解读 每篇文章都是“多层次结构”的存在物,有人认为分三个层次:形成层、再现层和表现层。“形成层”就是文本的语言形态,“再现层”就是文章展现的语象世界,就是文章语言展现出来的画面和意境,“表现层”就是作品的深沉

22、意蕴。这三个层次不是互相断裂的,而是互相关联,共同组成和谐的文本世界。“批注式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的思维在这三个层次间游走穿梭的过程,就是解读文本的过程。而解读文本向来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客观式解读,即以纯客观的态度拆解文章的结构,求索文章的意义,认为作品的意义就是作者寄寓于作品中的原意,读者解读就是去客观的复现作者的原意;另一种是主观式解读,认为作品一旦由作者完成就成为相对独立的存在物,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阐释,“自做主宰”。阅读权在我,不在文章。若权在文章,则为文章所役也。读者是主体性存在的人,而文章是作为对象的物,当然不能让人从属于物。所以主观式解读标举解读者主观的能动参与,讲求解

23、读的创造性。 大师们创作出经典作品,确立了他们的话语权,我们在阅读经典作品时不能丧失我们自己的话语权。阅读别人的作品要和阅读自己的生命相结合。我们在阅读中一方面体验和思考别人已经体验过的经验和思考过的观念,另一方面我们也在认识自我,读出自己。 “批注式阅读”就属于主观式解读。虽然它“意随文生”,“寄生”在文本上,但又极其灵动,学生个人可以在阅读和批注中创造性地解读文章。不仅如此,“批注式阅读”的高级境界是从“我注六经”走向“六经注我”,让六经皆为我之注脚。在不断地“批注式阅读”中,学生将被灌注这样一种理念:文章(包括大师的作品),我之文章;天地,我之天地;变化,我之变化。 “批注式阅读”是以唤

24、醒学生的个体主体性为指归的,因此允许学生对作品“误读”。每个人只能按照自身的认识程度、思维方式和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人们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的“不见”和“所见”。所以“误读”是客观存在的。“误读”不一定就是“不懂”、“歪曲”(即使学生在批注中出现真正的错误,也不必大惊小怪,可以在彼此交流中修正),它常常是一种新的理解,新的发现。 茅盾先生当年读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著作时就产生过“误读”。例如尼采提出“权力意志”,即人类生活中最强的意志是向往权力,而不只是求生。从德国人的角度看,这就意味着:“我愿成为其他民族的主宰者”,有权力的人对于较低级的、无权力的人们可以像“对待蚊虫一样击毙它,并无任何良

25、心的悲悯”。茅盾却是这样解读的:“惟其人类有这向权力的意志,所以不愿做奴隶来苟活,要不怕强权去奋斗。要求解放,要求自决都是从这里出发。倘然只是求生,则猪和狗的生活一样也是求生的生活。”茅盾的解读和尼采的原意相差甚远,属于“误读”,但这种“误读”是有价值的。“批注式阅读”鼓励这种“误读”。六、“批注式阅读”实验概况 我在 1999年提出“批注式阅读”的概念后即在我任教的两个班开始实验。 2000年同备课组其他老师加入到实验的行列,实验在年级铺开。 2002年开始扩展到其他年级。到目前( 2004年)为止,“批注式阅读”实验已历五度春秋,在我校生根开花。“批注式阅读”已成我校学生常规语文学习方式之

26、一。 在“批注式阅读”实验中,我首先把“批注式阅读”作为我的主要备课方式。我不写传统意义上的教案,而是把读课文时的理解、感悟以及借鉴其它参考资料研读时的收获批注在课文的书眉页侧,以备上课时使用。 我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圈点批注。我先示范,把我对一篇课文的批注印发给学生。上课时的主要方式就是学生和学生、我和学生交流批注成果。一堂课上,我常被学生精彩的批注所吸引,学生也常为我充满哲理的批注所折服。讲范仲淹词渔家傲“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时,有同学加了一句批注:“与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同学的批注刚读完,教室里就响起热烈的掌声。讲贾平

27、凹丑石,讲到丑石不屈于误解,寂寞地生存时,我宣读我的批注:“不要怕孤独,孤独能造就伟大。”好长时间,学生脸上洋溢着深思的表情,默默回味着。 “批注式阅读”不但适用于课文学习,更适用于课下阅读。我们经常给学生印发名家名篇,印刷时将原文置于左侧,右侧和原文末尾处空白,以备批注。学生的批注有的是“有句无篇”的,即着眼于文章某词某句某段的“旁批”,我谓之“书间笔痕”;有的批注写在原文的后边,是着眼于全篇的,类似古代小说评点中的“回末总评”,我谓之“篇后悟语”。 学生的“批注式阅读”是各管各地分散进行的,批注以后还需要“集中”。我把全班学生分为六组,每组每次批注后由一个同学将全组的批注进行整理,去粗取精

28、,形成一篇新批注,然后我把这篇批注印发给全班同学。通过此种方法,可达“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共享、交流之效。 批注同样适用于长篇名著的阅读。我们把“批注式阅读”实验和“读整本的书”实验杂糅在一起,指导学生在阅读名著时留下自己的“书间笔痕”,阅读名著后留下自己的“篇后悟语”。 日积月累,厚积薄发。时间一常,学生像韩愈在进学解中写的一样“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他们在读书时把自己的感悟、思考、疑问写在书眉页侧,长此以往,读、思、写有机结合,阅读之真义达成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 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他们将受益终生。 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明

29、确这门课的地位、意义、目的和要求一门课的教学大纲是该门课的法律性文件,是衡量课程教学质量好坏的依据。所有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教学大纲来进行,只有通晓教学大纲才能确定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重点内容及教学要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二、认真充分地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任何一个教师都知道:要想讲好课,先要备好课,不打无准备之仗。备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吃透主讲教材的同时,要参考其它同类教材和资料大学教学与中、小学不同,应让学生全面的了解所传授的知识点的概况。大学教师应该把主讲教材做为主要参考书,同时了解其它同类教材的特点,掌握所要讲的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备课的素材更丰富。切忌只用一本教材备课。2.根据教学

30、大纲的要求,把一堂课的基本内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做有序合理的安排一堂课有多少个知识点?各个知识点如何展开?哪些内容重点阐述?哪些内容一带而过(甚至不讲)?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各个知识点如何有效自然地连接?提哪些问题?举什么例子?采用什么方法讲授?如何与学生互动?这些问题都要在备课中解决。3.备课时应该把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预备在案讲课时学生可能提出什么问题?如何回答?讲到难点时学生听不懂怎么办?突破一个知识难点预先应该准备几套方案,可以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式,举通俗例子阐述同一个问题。讲课速度快了怎么办?讲课速度慢了怎么办?要有一定的机动内容和取舍方法。使用电子教案上课时计算机

31、出故障或停电了怎么办?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备课时都应该考虑周全,以免在课堂上措手不及,打乱教学思路,影响讲课情绪甚至挂黑板上。4.备课教案完成后,应该在头脑中反复多遍,按逻辑连接形成思路上课时教师应该摆脱教案的束缚,这样才能情绪投入,表情自然。这就要求把教案变成自己头脑里的东西,简化为思路,自然地表达出来。初次上课的青年教师最好在备课后试讲几遍,临上课前再把思路捋一遍。5.对一门课应该有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的艺术表演过程。教学设计的好坏,对一门课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起重要作用。教学设计包括:课程的地位、作用、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和要求;学时分配;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教材和

32、参考书的选择和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特色;各教学环节的安排;考核方法等。三、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课堂是教师面对学生的表演舞台,预先准备得再好,教案再好,教学设计得再好,表演不出来,也会前功尽弃。课堂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要熟练,尽量脱稿讲课如果忘记了下面要讲什么,瞟一眼教案应该马上能回忆起来。不要念讲稿,讲稿在课堂上对教师而言只是一个提纲,教师可以即兴发挥。教师摆脱了讲稿的束缚,语言才能流畅,表情才能自然。课堂教学中教师绝对不要照本宣科。2.讲课思路要清晰,层次要分明每个知识点的引入、展开和结束逻辑关系应该清楚,知识点之间的连接自然、层次分明。讲课思路一旦出现混乱,学

33、生听课思路也会出现混乱。3.概念要准确,重点要突出,深广度要适当概念准确才能保证所传授知识的科学性,举例既要通俗又要科学,如果让学生接受了错误的概念,将会误人子弟。讲课重点不突出,平铺直叙,学生会感到内容太多,平淡无味,与自己看书没有区别。每一部分内容结束后教师最好把主要的知识点做一个概括总结。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知识点展开和延伸,但考虑到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知识的深广度一定要适当。不考虑学生的基础,无限制地加深加宽,超出大纲要求过多,学生一旦接受不了,教学效果适得其反。4.课堂信息量要丰满,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要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课堂信息量一定要大。一堂课下来,让学生感到内容很丰富,收获很大

34、。一个问题不要翻来覆去地讲,非重点内容可以一带而过,有的内容点到为止,不一定都讲,可以留有一定的余地给学生思考或自学。理论知识要和实际相联系,要和学科前沿接触。例如:物理课推导出理论公式后,必须指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并描绘出该公式反映的物理图像以及它的应用。这样讲课有骨头有肉,知识丰满,学生听起来有滋味,既有利于抽象理论的接受,又了解了理论的实际价值,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很大帮助。5.启发诱导,师生互动,注重能力培养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差别很大。“启发式教学”历来被公认为是最好的课堂教学法。如何启发诱导?可以根据教学

35、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由教师灵活掌握。例如:可以先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或现象,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然后再展开,讲解中又不断提出新问题,与学生相互交流,达到师生互动。教师启发诱导的好,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听课情绪就高涨,课堂气氛就活跃,反过来又会激发教师的讲课情绪,形成快乐讲课、快乐学习的良性局面。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备课寻找激发兴趣的切入点。备课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此间,教师不但要备知识,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在对教材的把握上,首先对本学科的

36、有关概念要正确理解,并能随时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的动态和发展,始终把最新最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社会、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教学。其次,教师还要具备基本的社会知识和生活常识,有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储备,并能灵活地把各知识点联系起来。作为一名教师,上课绝不是单纯讲授知识,重要一环要把课堂活动组织好。良好的课堂组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课堂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的相互关系要处理好,组织要严密,使各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例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相互配合得好,学生学习时就能把一名学生学习的经验和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经验教训,使大家都能受益;还要研究在什么条件下,教师直

37、接讲授;在什么条件下,教师不讲,利用物质条件(教具,现代教学手段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直接观察,启发独立思考;在什么条件下,学生共同讨论研究。总之,不要使课堂教学活动只是教师的活动或只是少数几个学生的活动,而是要使全班学生都活跃起来,都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效益。其次,要善于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组织得当。能够一环扣一环地进行,使前一个环节为后一个环节打好基础,前后接应,相互衔接,不浪费每一分钟时间。这是通过组织教学活动程序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现代化电教手段是实现教学的直观性,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密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电教教育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它能

38、通过各种事物的现象、情景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能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和深化理解教材。特别有利于重点、难点的突破。五、师生作用要充分发挥构成一堂好课,要具备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对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有能动作用。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是教师的主导的教和学生主体的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表现在满堂讲,把学生只当作被动的接收知识的容器,教师讲什么学生就收什么,而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要让学生这个主体动起来,嘴动起来,手动起来,思维动起来。还要注意分层教学,学生的智

39、力、能力水平不同,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具体帮助。教师和学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师生对教学活动都具有积极性。比如,教师对学生是否有热情,有责任心,有良好的工作情绪;学生是否爱学,是否有学习兴趣,求知欲是否强烈。只有师生双方都有积极性,才能把各自的作用发挥出来。其中,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调动。如课程讲得生动活泼,教学方法又具有吸引力等,都对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起重要作用。然而教师的学生观,即能否正确地对待学生的优缺点,能否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则是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它是决定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

40、重要条件。教师不但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还要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学生不仅仅是受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教学活动的能动的参加者。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注意问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探求问题和独立动手动脑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如何把一门课教好教活,让学生喜欢这门课?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我与晏维龙教授历时两年多终于完成的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一书出版之际,回顾总结十几年来我在国内、国外教授国际贸易课程的经历,我将自己的教学体验总结成下面的三“感”和三“性”,希望能与国内的同行交流、分享。1节奏感(r

41、hythm)脑神经专家研究发现,人的注意力在通常情况下能够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只有二十分钟不到。因此教师讲课时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掌握课堂的节奏,在大约二十分钟之内就应该变化一下节奏,正如进行交响乐演奏,要不时地变换乐章。如何变换节奏?我们把上课的内容划分成这样两类:严肃的内容和轻松的内容。严肃的内容包括数字计算,图形分析,逻辑推理,课堂小测验等,轻松的内容包括时事评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幽默玩笑等。讲课变换节奏就是经常在严肃的内容和轻松的内容之间进行巧妙地变换,使得课堂充满节奏感,让学生听课不会感到太累。例如,讲课开始时,教师可以先用当天发生的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闻作为引子,让学生参与讨论十

42、到十五分钟,然后进入严肃的理论分析,大约用二十分钟,等到学生表示出有点疲倦的样子时,进入轻松的案例分析,让他们再讨论半小时,然后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或者用图形分析,或者通过理论推导,得出结论。如果能够巧妙地掌握课堂节奏,并且自如地切换节奏,一堂课下来,不但学生不会感到疲倦,教师也会感到非常轻松。2成就感(achievement)学习要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学习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因此,教学的时候如何减少学生的挫折感,对教师来说颇有一定的挑战性。课堂小测验的题目不能给得太难,最好是针对当天讲课的内容。学生一旦能够回答这些问题,就有一定的成就感,他们会感到学到了当天的内容。在时事评论和案例分析时,对学生

43、的评价要从正面出发,尤其对正确的分析要给予鼓励。期中和期末考试要有一定数目容易回答的题目,这些题目可以是上课时已经讨论过的,也算是对于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的奖励。3参与感(participation)获得节奏感和成就感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必须要有学生的参与。一般来说,学生有两种不同形式的参与。一种是主动参与,另一种是被动参与。当你所讨论的议题是学生所关心的,学生就会主动参与。时事评论和幽默玩笑一般是学生喜欢的,因而也比较容易主动参与。但是如果学生的参与并不积极怎么办?这时候就必须采用强制参与的方法,让学生被动参与。课堂小测验是让学生被动参与的好办法。教师可以在每堂课上准备几道简单的选择题,这些选

44、择题不要太难,只要学生听了当天的课就能够很容易地回答的,这些小测验一方面可以起到改变节奏的目的,另一方面强迫学生被动参与。另一种强迫学生被动参与的方法是,选择几位学生对一个案例进行分析,或者把课堂分成两个小组,对某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辩论。让学生做小组研究报告,并且在课堂上做演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强迫参与的方法。参与感对学生很重要。有了参与感,学生学到的东西才更容易记住,更容易理解。4相关性(relevance)如果学习的内容和学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学生学习起来就更有积极性。教师选择案例或者新闻时事时,最好与大家关心的事情是有联系的。例如,在讨论农业贸易政策时候,可以选择大家平时食用的

45、常见农产品作为例子,来分析不同国家对这些农产品的贸易政策。在分析欧洲农产品政策时候,也可以拿中国的农产品状况为例。另外,到有关部门企业进行参观实习,或者放映一些相关的录像,或者邀请企业界人士课堂讲课等,都会让学生觉得课堂内容丰富而有趣,是与自己有关联的。教师也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例子,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他们在课堂上最接近的人,没有比讲课教师的亲身经历更能引起他们的关注的了。5娱乐性(entertaining)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知识的乐趣,一个好的教师应该要把一堂课上得生动活泼,要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更形象地说,就是应该让课堂里的气氛动起来(moue the air),一旦课堂的气氛

46、活跃起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就变得非常自然,学生听课不会感觉疲倦,教师一堂课下来也因为有成就感而不会觉得太累。如何使课堂里的气氛动起来是对教师最大的挑战。首先,教师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个好的教师应该用最简单朴实的语言,最鲜活生动的例子和最简洁直观的推理把理论和基础知识讲清楚明白。数学模型和图示分析都是帮助我们理解经济事实的工具,如果只是为了学习这些工具而学习,或者学习这些工具反而把学生们弄得更加糊涂,那么教师就没有做好最基本的工作。一个好的教师要具备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的本事。其次,教师要留心处处皆学问,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平时多看多听,多积累素材。这些素材不一定是本学科的东西,可以是历史的

47、,生物学的,心理学的;可以是中国的,也可以是国外的,积累不同国家和不同学科的素材,可以作为上课的备用材料。教师上课之前可以想一想如何把课堂的内容和平时积累的素材联系起来。好的教师要有幽默感,幽默是可以培养的,只要自己用心积累知识,就可以增加自己的幽默程度。拿自己作为例子,讲述亲身经历,甚至开自己的玩笑,只要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堂内容,学生会更加欣赏,而且也会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6灵活性(fIexibility)教师备课时往往准备大量的材料,有时准备的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全部讲完,这时讲课就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认为可讲可不讲的就不讲,可以让学生去自学。有时候学生会提出与后面几堂课内容有

48、关的问题,但是,这部分的主要理论还没有讲到,怎么办?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酌情处理。有必要的话,可以把后面的内容提前讲,或放到后面章节详细讲。当课堂时间不够时,可以把部分公式推导或者数字分析略过,只是讲述一下直观和逻辑分析,而把正式的推导当作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去做,等到下次课上让学生自己为同学演示,或者教师总结做总结。如何上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特别是前面提到的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行为、课堂教学类型、教学策略中的一些要素。在此基础上,灵活地、综合地加以运用。在新课程理念下上好一堂课,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

49、本出发点和归宿点。课堂教学目标要全面,不能唯知识,要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内在统一。具体地讲,在备课与上课时,不能只考虑知识目标,眼中只有知识点,而应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以及教学展开过程中“生成” 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要重“过程”与“方法”的设计。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而应该以促进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为核心,培养完整的人,建构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二、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好课必须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下最大的功夫,要注意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只有那些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联,使其产生迷惑、兴趣、求解的问题,才有可能促

50、使学生打开思路、积极思维,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三、体现知识学习的建构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如果没有主体的主动建构,知识是不可能由别人传递给主体并被主体所内化的。学习是有意义的社会协商,学习环境要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组成,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与对话是意义建构的核心环节,意义建构则是学习的目的。因此,不能将知识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必须靠学生根据其个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建构。四、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因此,任何“好课”在教学方法上理应体现这种精神和原则。尽管“自主、合作、探究

51、”是基本参照,但我们不能教条式的理解,而应把这种精神和原则同具体的学科特点相结合。如英语重在朗读,欣赏,体悟、运用,因此多选择情境教学法、欣赏法、感悟法、演示法、模仿训练法、强化训练法等。五、加强教学的互动性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加强教学的互动性。一般而言,教学互动是一个由多种互动方式构成的整体,它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群体互动三个方面。教师应该做的是如何使三总互动方式有效地运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师生互动“动”在哪里?要在学生的需要处互动,在学生的困惑处互动、在营造和谐氛围中互动。教师在加强教学互动性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绝不能是权威,不能以

52、尊长的姿态与学生交往。(2)教师要建立多层的互动,因为在教学中互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每一方面的层次都会对教学产生影响,充分利用多层次的教学互动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3)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的互动性,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证。六、重视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课程与教学应该考虑知识的不确定性,允许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课程的“创生”、“动态生成”、“改造”,鼓励个体化地富于创造性地学习,而不是把知识及其学习作为满足预定目标的尝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考虑教学是否完成预定的目标,而应更重视教学的“生成性”,把教学看成是一个活的、流动的进程。七、关注学生智

53、能的多元性还是运用“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要素”中提到的意大利的马拉古兹的一首诗,来形容学生的多元智能比较贴切:“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一百种聆听的方式,惊讶和爱慕的方式。一百种欢乐,去歌唱,去理解,一百个世界,去探索,去发现”孩子眼中的世界并不一定是已经存在的世界,他们有时的想法会令你不可思议。尊重孩子的天性,理解他们的不可思议,你就能赢得孩子的心。用孩子的眼光看教材,用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理解教著,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运用教著,用贴近孩子心灵的方法进行教学,就能使你拉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真正溶入孩子的世界。不知在哪本书上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作为教师,还有什么比得

54、到孩子们的爱更令人陶醉的呢!所以,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独特性,重视“当事人”独特的感受、体验、主体性以及潜能的发掘,及时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等等。我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尊重就是财富”,其大意是,某大学生的舍友是个山里娃,家境很贫穷。大学期间该生及其舍友曾给予这个山里娃很多帮助,这个穷孩子很感激,但无从回报。临近毕业的时候,他说,他的父亲要来,并给他们宿舍的每个人都带了礼物。没过几天,这个孩子的父亲真的来了,带的礼物是每人一块他们家乡的石头,这几块石头与平时见到的石头并无差别,宿舍里的几个人把玩了一阵子,就随手丢在了宿舍里。等到毕业离开学校的时候,只有这个“某大学生”认为那是朋友

55、家乡的物件,应该给予他人应有的尊重,于是打包,花了100多元的托运费, 毕业四年之后,同学们聚会联系到了他,发现他有了房子,有了车,而他的工作并不怎么好,大家都奇怪,他却道出了个中原委:原来那几块石头是一种稀有的灵碧石,每快石头的价格均在100万以上。我想这个中的道理,无需再用语言解释了吧。(“尊重是人生必上的一课”)八、注重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好课在教学评价上应体现发展性。“发展性”是指在评价观念上,确立“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基本观念,即让一切评价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初探白石江街道长河小学:周双富“课标”把

56、“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只有让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小学一年级语文S版教材就很适应低学段儿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它把单项学习和综合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辩证地处理好儿童入学后的言语“学得”和“习得”的关系。要使学生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的方式,教师应有怎样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的方式呢?一、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小学语文S版教材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采取多种新颖别致的形式,以次来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

57、了教材的有利因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是用好导语。每个单元前设置了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导语和问题,如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的导语为:“生活多美好!世界真奇妙!我们要快快乐乐地生活,我们要认认真真地思考”“石榴怎么会笑呢?”“咦!是谁在小树林里说话?”“有没有绿色的金鱼呢?”一句句富有童真童趣的语言,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探究性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或教师声情并茂、热情洋溢的朗读,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二是用好情境图。新教材每课都安排了生动的情境图,如“看图说话学拼音3”的情境图展现的是一个下雨天,孩子们穿着雨衣从学校出来,鱼儿游到水面,乌鸦在大树上唱歌,房子里的一位小朋友正

58、在晾雨衣。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改变了旧的拼音教学模式,先让学生看图说一说,鼓励学生说完整的句子,然后让学生找一找:“小朋友,看看图,你能发现图中有与我们今天学的字母相联系的事物吗?”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屋顶像w”“小鱼吐泡像”“乌鸦的乌读wu”于是让学生编一编,即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编顺口溜:大y小i碰在一起就是整体认读yi,大w小u在一起就是整体认读wu,乌鸦搭窝uuu,小鱼吐泡最后让学生用一用,让学生把拼音与字做成卡片,学做小老师教别人。老师采取让学生说一说、找一找、编一编、用一用等环节,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交融的语言环境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汉语拼音,同时认识汉字。三是充分利用

59、课后和语文百花园中的思考练习题使学生乐学。课后和语文百花园中的思考练习题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活泼,富有童趣,低年级的课后还设置了激励机制,比如给自己画一条小鱼、画一朵小红花等;根据儿童好动、好奇的天性,编排创设了一些游戏活动,比如演一演、唱一唱、看谁说得多、汉字接龙等等。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去讨论和发现问题。教学中,我们从教学内容入手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引;二是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二、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合作学习。“课标”尤其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师生、生生合作在教学活动中的普遍应用。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之间

60、的互教互学,容易采取同龄人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和启发,可以起到教师讲解达不到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小组活动的群体互助功能,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发言,互相启发合作探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情境,如教学观察人体识汉字这一课时,实施了合作学习。是这样安排的:第一步,学生自己看图认字,若有不会认的字就问问同学。第二步,跟同桌比一比,看谁认字多。第三步,开展两人“你读我听”或“我读你听”的合作认字活动。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断深入各小组查看学习情况。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来

61、说,相互合作的学习能力不强,缺乏合作交流的能力,在组内学习时,往往为了一点小小的得失而产生矛盾,在交流中,不懂得听取他人的意见,在别人的意见与自己的意见不能统一时,难以宽容他人的不同意见,也不会对他人的意见加以补充,课堂秩序较乱,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刚开始时合作的人数不能太多,以2人合作为主。在合作了一段时间后,可逐步过渡到4人合作小组,如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一段文章时,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能提出什么问题供大家思考;然后在小组长的组织安排下,在小组内谈自己学到了什么,并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要注意倾听和思考别人的意见;最后选出代表,在全班汇报学习结果

62、。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断深入各小组,帮助小组长组织、协调,鼓励小组成员参与、互动。无论哪种合作方式,教师都应从细微处着眼,进行指导:有的当组长,负责整理每个小伙伴的发言,准备交流;有的当主持,负责协调小伙伴的发言顺序;有的作音量控制员等角色随时变更,使之机会均等。教师对学生发言、倾听、评价、质疑等处处参与其中,时时促使学生了解彼此,反思自己,反馈他人。教学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的合作意识得以培养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后,教师要观察每组是否都在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如果没有,应及时加以辅导。教师再深入到一个组内,作为组内普通一员,把自己的思维转换到学生状态并与学生

63、共同学习,凡是学生会的,教师决不代替,只有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再加以点拨,协助学生完成任务。三、课堂教学注重过程教学,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课标”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如何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探究性学习,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步:激发导入,自学探究。1.导入的内容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提出12个紧密结合所学内容的关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感知所学新内容。如教学自己去吧这一课时,设置情境,提出问题:青山绿水,几个小动物,一棵结满果子的树、一片绿绿的草地和一个美丽的池塘,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吗?教师通过美丽的画面,把学生带进美丽的世界,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自由地表达出来。然后引入课题:“这片草地这么美,小猴子、小鸭子、小鹰和他们的妈妈也来到了这里,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自己去吧。”根据学生喜爱小动物的年龄特点,教师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进课文。2.要让学生在感知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要求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有问题意识,乐于探究。清朝唐彪认为:“凡理不疑必不生悟,唯疑则后悟也。小疑则小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