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公共服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747884 上传时间:2021-10-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数据公共服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数据公共服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数据公共服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大数据公共服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数据公共服务(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数据正在迅速膨胀并变大,它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虽然很多企业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数据爆炸性增长带来问题的隐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越来越多的意识到数据对企业的重要性。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说:“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大数据时代引言中所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大数据给我们带来了三个转变:1,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分析更多的数据,不再依赖于随机采样,样本=全部;2,大数据时代,追求精确度不再特别重要;3,我们不再热衷于寻找

2、因果关系,只要能找到相关关系即可,即大数据告诉我们“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一切数字均可数据化,即把现象转变成可制表分析的量化形式的过程。只待我们去发掘它,去发现它的价值。苹果,挖出隐藏的数据价值。在iphone推出之前,移动运营商从用户手中收集了大量具有潜在价值的数据,但没能深入挖掘。相反,苹果公司在与运营商签订的合约中规定运营商要提供给它大部分的有用数据。通过来自多个运营商提供的大量数据,苹果公司所得到的关于用户体验的数据比任何一个运营商都要多。 在我国,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四大基本职能之一,也是政府存在的理由之一。建立服务型政府要求把公共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基本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中最核

3、心、最根本的部分,是政府回应社会基本公共需求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关系到公民基本的生存权与基础性的发展权,因而政府应当承担主要的责任。早在19世纪后期的德国社会政策学派和20世纪初期的法国公法学者就提出了公共服务的这一概念。在随后的经济学发展下,出现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理论中明确了责任目的应该以公民权利和公共利益为主。而责任的实现方式包含了公民参与,政府责任和道德责任。同时,在新公共服务理论中重申了行政责任的公共利益指向和公民指向。大众传播媒介符合广泛传播的特性,这和公共服务中的大众共享特性相一致。媒介它不仅具备单纯物质属性,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和传播管道。在外国,媒介的公共服务属性已经有近百年历史了

4、。对于经典传统的公共服务媒介来说,消除商业利益,为受众以及公共服务委员会负责,促进文化多元发展,保持公正立场和媒介独立性,是主要的目的。在当下,依托着新媒体的崛起,众多媒介能作为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去服务受众,向受众提供有益的,符合大众利益取向的信息。1.2短信发布作为移动数字产品,手机短信(包含短信衍生品,微信,飞信等)具有用户覆盖面广,实时传输,不受时空限制等诸多优良因素,正成为权威发布的新渠道,目前已经有包括中国气象台,中国地震观测局等多家机构和运营商签署合作协议施行短信发布。新媒体优势明显,这为全面扩展传媒公共服务的地理覆盖范围和受众覆盖范围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公共服务的最大特征便是公共性,

5、新媒体作为公共商品的内容载体将传媒的公共性进行最大化的衍生,同时基于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的跨平台运营,层出不穷的新型公共服务模式必将对中国媒体的公共服务属性带来有益影响。2新媒体时代下公共服务面临的问题在媒介公共服务方面,最大的阻碍是现有的媒介公共服务制度并不是非常完善。因为没有独立出市场运作的纯商业媒体,也没有独立于政治之外的传媒机构,因此在中国找不到完全服务于大众的公共服务媒介,但是又会因为政府的政治要求或者媒体自身因素而带有公共服务的板块。在此环境下,中国没有专门独立于市场,独立于商业,独立于政治的公共媒体。由于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影响,在中国媒介运营的主要方向不明确。中国也未曾出现过单

6、独服务大众,为公众利益负责的公共媒体,就连中国重要的新闻舆论机构,党、政府和人民的重要意志意愿与事实的表达窗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视台(CCTV)接近93%的收入也是来自商业广告。随着新媒介的崛起,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商业利益争夺将会更为明显。媒介融合后,市场的争夺将会极大削弱中国媒介公共服务的职能,国家对此做出相应的回应便是计划管制。这就与前文中所提出的观点一致,国家并未给中国的公共服务事业寻找到一条比较适合的出路,职能依靠规章制度去约束发展。在公共文化服务范畴,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既是重要内容, 也是重要分支。它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传承民族文化和提高国民思想

7、文化素质为目标, 以无线有线、卫星等传输覆盖网络为基础, 以频率频道为载体,以新闻报道、信息服务、知识普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体育赛事、娱乐生活等为内容, 具有内容服务和公共平台服务的双重功能。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程中,广播电视处于先导性和基础性地位。目前, 我国广播电视的服务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义务性的基本服务、公益性的有偿服务以及个性化的市场服务三种类型。其中, 前两类属于广播电视公共服务, 重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 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能够产生显著的外部效益, 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后一类属于广播电视市场服务, 重在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8、与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公共广播电视和商业广播电视的二元体制不同, 从本质上说, 中国的广播电视都属于公共广播电视, 政府是责任主体, 在公共服务中居于主导地位, 其核心职责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因此, 中国的广播电视应把社会效益和公共服务放在第一位。公共服务具有以下特征: 1.供给上的公平性和普遍性 这是一个深层次的特征。公共服务主要是指政府为回应社会公共需要,运用手中所掌握的公共资源,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称,其目的是平等地解决整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与基本生活问题,以提高全体公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我国的公共服务以公平正义、人权保护等公共价值观念为指导,向全社会提供产品

9、和服务。公共服务“为谁服务”、“服务什么”、“如何服务”都隐含着我们国家的价值判断。当前我们党重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的是让全体公民平等的享有公共服务,使社会发展成果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享,这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目标的追求。 2.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是指一个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其他消费者能够得到的消费数量,即公共产品的个体消费量等于其消费总量。也就是说,新增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如法律、国防等,增加一个人消费这类产品时,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而服装、化妆品等产品则消费上具有竞争性。消费上的非排他性是指只要某一社会

10、存在公共产品,就不能排斥该社会任何人消费该种产品,从而任一消费者都可以免费消费公共产品。例如,社会治安,国防等公共产品,我们在技术上很难做到将那些不愿付费的人排除在这些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也就是说会存在“免费搭车”行为。有时即使技术上可以实现排他性,排他的成本也会非常高,还不如让所有消费者共同消费与使用。一般认为世界上主要有三种广播电视体制, 即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体制、以英国为代表的公共体制和以苏联为代表的国家体制。自上个世纪80 年代末以来, 关于体制问题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前两者, 而且美国的商业体制因其成熟而有效的商业运作与最大的节目出口量, 在全世界范围内居于主导地位, 成为许多国家效

11、仿的对象与标准, 甚至被认为是自由民主国家最适宜的体制。其实这与上文所论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及其公共政策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都是自由市场逻辑的产物。但实际上, 以英国为代表的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并未像自由市场主义者所预言的那样要消亡了, 在西欧、加拿大、奥地利和日本等地区和国家的公共广播电视体制仍在不断发展中, 公共广播电视体制所遵循的多样性、多元性及普适性价值理念等在商业化盛行的时代显得越来越重要和富有价值。美国视频网站通过对美剧纸牌屋用户行为的“大数据”挖掘,使纸牌屋大获成功,被誉为电视剧行业通过互联网挖掘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结果的第一次战略运用,给全球电视从业者带来了一种新思路。然而,通过收视高低可

12、以考量节目的成败,却无法从收视率里得到进一步的精准数据。近两年,中国好的电视节目无规律地出现,再优秀的制作人也无法保证其开发的新节目能够“百发百中”,其结果直接导致中国电视行业跟风严重一个节目火了,就有无数个同类型节目跟风上马,然后迅速把市场做烂。“归根到底,就是我们在制作内容之前,多数不知道最终实际的消费者在哪里,以至于我们每一次都是忐忑不安地试水、呛水,然后中流击水。”戴钟伟说。而大数据的深入人心,或指明了未来电视必须从粗放式营销到精准营销转变的方向。对做内容产品来说,事先对数据掌握得越充分,未来在销售就越有信心。“哪些人是你的忠实用户,哪些用户会根据节目产生消费行为,只有掌握这些数据,才

13、能判断某种类型的节目适合做哪种产品。”戴钟伟说。据该中心技术人员介绍,数据通过用户对机顶盒的操作进行跟踪,观众每一次按下遥控器按钮,都会被记录在大数据中。观众看多长时间节目会换台、选台的时候会不会被一条有创意的广告吸引、同一期电视节目在什么时段播放效果更好,这一切都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出来。“这些详细的数据提供给节目制作方,就能帮助其找出节目中的问题,从而提高节目的质量。”歌华有线公司市场部主任韩霁凯说。大数据把观众“挖”出来“收视率仅限于对电视观众的研究,大数据则是一个跨平台的技术方案,其分析的数据既可以来源于传统的机顶盒或测量仪,也可以来自网络视频的点击和收看行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地认为,随着电视节目向视频节目转变,将电视收视数据与网络播出数据结合研究成为电视节目制作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