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练习题答案和解析

上传人:靓*** 文档编号:33733900 上传时间:2021-10-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4.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伴性遗传练习题答案和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伴性遗传练习题答案和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伴性遗传练习题答案和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伴性遗传练习题答案和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伴性遗传练习题答案和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伴性遗传专题练习(答案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专练14.12013广东】(双选)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缺失1 条IV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 (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中A.白眼雄果蝇占1/4B.红眼雌果蝇占1/4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D.缺失1条N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选AC。VI是常染色体,设有染色体VI为A,无为a。则题目就变成:AaXBXb、AaXBY进行杂交, 产生的F1眼包:白雄1/4,红雌1/2,红雄1/4。

2、白1/4,红3/4。所以A正确,B错误。F1 染色体:AA: Aa: aa=1: 2: 1,其中,aa是VI染色体2条都抉失,致死。所以只有AA: Aa=1: 2,即 染色体正常占1/3,缺一条的占2/3。C选项:染色体正常1/3,红眼3/4,所以是1/4。正确。 D选项:染色体缺1条2/3,白眼1/4,所以是1/6。错误。第二部分:非选择题【题型】遗传系谱图1. (2013江苏卷,31)调查某种遗传病得到如下系谱图,经分析得知,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 性的基因(分别用字母Aa、Bb表示)与该病有关,且都可以单独致病。在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 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快1仔0

3、上Alt”5隹乜5(I)该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是/不是)伴X隐性遗传,因为第I代第 个体均不患病。进一步分析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是(2)假设【-1和I -4婚配、【-2和I -3婚配,所生后代患病的概率均为0,则HI-1的基因型 为, 11-2的基因型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H-2与11-5婚配, 其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答案】(1)不是1、3常染色体隐性(2) AaBbAABB 或 AaBB (AABB 或 AABb) 5/9【解析】(1)由于11、I2正常,而II3患病,I 3、I 4正常,而II6患病,可判断该遗传病属于 常染电体隐性遗传。(2)由于两对基因可单独致病,由于II3和I

4、I4的后代川1正常,所以川1基因型是AaBb, 113和114基因型分别是用必、2288(或288、人人由),所以11、I 2基因型是AABb、AABb, I 3、 I 4 基因型是 AaBB、AaBB,则 II 2 基因型是 1/3AABB 或 2/3AABb, II5 基因型是 1/3AABB 或 2/3AaBB, II 2与II 5婚配,后代不携带致病基因(AABB)的概率是4/9,则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5/9。2. (2008 广东)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O甲乙 口0目 己14. 08(1)甲病属于,乙病属于,A.常染色

5、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E.伴Y染色体遗传病(2) I【一 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 11- 6的基因型为, III- 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3)假如HL 10和HI 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患乙病的概率是, 不患病的概率是O3. (2012苏州三摘丽(葡糖一6 一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患者因 红细胞中缺乏G6PD而导致溶血,同时女性的红细胞内常出现一条X染色体随机性失活,导致红细 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研究人员调查发现某个家系存在有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 别是FA贫血症(有关基因用B

6、、b表示)与G6PD缺乏症(有关基因用D、d表示),并构建了该家系系谱如下,己知II3携带FA贫血症基因。皿皿客tn(1)FA贫血症的遗传方式是染色体 性遗传。(2)研究发现L体内大部分红细胞中G6PD活性正常,因而不表现缺乏症。其原因最可能是大部分红细胞中G6PD缺乏症基因所在X染色体, L与叫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o(4)若HL与HL婚配,所生女儿患FA贫血症的概率是,所生儿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题型】遗传系谱图与细胞增殖1 .下图左边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庭中有甲(A、a基因控制)(乙(B、b基因控制)两种遗 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另一种是白化病:右图表示的是该家庭成员个体细

7、胞分裂过程中控 制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所在两对染色体的变化。请据图回答:(1)根据上图判断,乙病属于哪一种遗传病?,H4的基因型是,2 2) II4和II5再生一个孩子,患两种病的概率是(3)右图细胞处于 期,该家庭中哪个个体的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可以用右图表示、(4)右图细胞中有 个染色体组,导致该细胞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之一可能是(5)人类基因组计划旨在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其 成果对治疗人类遗传病具有积极意义。在人类基因组研究过程中共需测定 条染色体上的基因。【题型】遗传系谱图与基因的表达1.(16分)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

8、,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IIIII2345正常男、女甲病男、女乙病男、女两病皆患男、女mm(1)上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U-4无致病基因。 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乙病的遗传方式为,11-2的 基因型为. IH-1的基因型为,如果川-2与川-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人类的F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复序列。科学家对CGG重复次数、F基因表达和某遗传病症状 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此项研究的结论是 o (4分)据涮,CGG重分次勃可佛影响mRNA与的结合。CGG重复次数(nn AAZB fcoo c o . NET. CN 组卷网

9、舟 Zb、AaZBA、AaZBZB. AaZBZbo 灰鸟为 A_ZbZb 或 A_ZbW,基因型有 AAZbZb、AAZbA、AaZbZb、AaZbWo 黑鸟的基因型有6种,灰鸟的基因型有4种。(2)灰雄鸟(纯合)为 AAZbZb,黑雌鸟(杂合)为 AaZBW。则 AAXAaTAA、Aa: ZbZbXZBWZBZb、ZbWo 子代中雄鸟:AAZBZb(黑色)、AaZBZb(黑色);子代中雌鸟AAZbW(灰色)、AaZbW(灰色)。(3)两黑鸟可记为A_ZBZ - XA_ZBW.子代中有白色则亲本的一对基因为AaXAa;子代中只有黑色和 白色,没有灰色,说明亲本基因型为ZBZBXZBW。所以亲

10、本基因型:父本为AaZBZB,母本为AaZBVL (4)亲本基因型可表示为:A_ZBZ-XA_ZbWo子代中有白包,亲本为AaXAa;子代中有灰色,亲本 为:ZBZbXZbWo所以母本为AaZbW,父本为AaZBZb。P: AaZbW X AaZBZbAaXAaZbWXZBZblXA一 aa ZBZb ZbZb )=白色为:aaZ Zx aaZW: X 1 =【题型】遗传系谱图与DNA分子电泳no“ tfo 男性型卜tJ ? ”寸”.示切位点=Icb. 于硒t故对-1 4kb1 2kB-1.(2013安徽卷)图1是一个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系 谱,致病基因(a)是由正常基因(A)序列中一个碱基

11、对的替换而形成的。图2显示的是A和a基因区域中某 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八分别提取家系中【,、建和H,的DNA,经过酶切、电泳等步骤,再用特异性探针做分子杂交,结果见图3。(1) II的基因型是。(2) 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为公如果11二与一个正常男性随机婚配,他们第一 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如果第一个孩子是患者,他们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3)研究表明,世界不同地区的群体之间,杂合子(Aa)的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请简要解释 这种现象。:o(4) B和b是一对等位基因。为了研究A、a与B、b的位置关系,遗传学家对若干基因型为AaBb 和AABB个体婚配的

12、众多后代的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后代的基因型只有AaBB和AABb 两种。据此,可以判断这两对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理由是(5)基因工程中限制酶的作用是识别双链DNA分子的.并切割DNA双链。(6)根据图2和图3,可以判断分子杂交所用探针与A基因结合的位置位于 o【答案】(1) AA或Aaq3(2) 3(1+g)4(3)不同地区基因突变频率因环境的差异而不同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选择作用会有所不同(4)同源 基因AaBb个体只产生Ab、aB两种类型配子,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5)特定核甘酸序列(6)酶切位点与之间【解析】(1)无中生有,该病为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II2的基因型是AA或Aa。

13、2g(2) a的基因频率为q,则有Aa占2q (1-q), aa占q2,则正常男性中Aa占1+名,所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3(1+幻;由于第一个孩子患病,可以确定该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Aa,则3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I。(3)世界不同地区的群体之间,杂合子(Aa)的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不同地区基 因突变频率因环境的差异而不同,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选择作用会有所不同。(4)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存在着明显的连锁现象),所以这两对等位基因 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5)基因工程中限制酶的作用是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核甘酸序列,并切割DNA双链。(6)根据图2和图

14、3,可以判断分子杂交所用探针与A基因结合的位置位于酶切位点与之间。2. (16分)单基因遗传病可以通过核酸杂交技术进行早期诊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在地中海 地区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已知红细胞正常个体的基因型为BB、B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 者的基因型为bb.有一对夫妇被检测出均为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为了能生下健康的孩子,每次突变的血红蛋白基因卜二厂If ACGTCT1正常的血红蛋白基因B二 L,t ACGAGTT标注:t限制酶酶切位点一探针杂交区域潸堂会宜奈第罄沼7也徒步妊娠早期都进行产前诊断。下图为其产前核酸分子杂交诊断和结果的示意图。(1)从图中可见,该基因突变是由于 引起的。正

15、常基因和突变基因经过酶切后,凝胶电泳分离酶切片段,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正常基因显 示 条带谱,突变基因显示 条带谱。(2)根据凝胶电泳带谱分析可以确定胎儿是否会患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这对夫妇4次妊娠的胎 儿11-1n-4中需要停止妊娠的是, II-4的基因型为(3)正常人群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携带者占1/10000,2若与一正常女性再始,生出患病孩 子的几率为 ,(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产生的血红蛋白分子结构改变的一种遗传病,细胞内参与血红 蛋白合成的细胞器是 o S同学说血红蛋白的分泌与细胞膜有关,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o(1)碱基对改变(或 A 变成 T) 21(2)

16、 II-2 (或 I2) BB (3) 1/40000(4)核糖体、线粒体 不对,因为血红蛋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不需要分泌到细胞外解析:(1)从图示中可以看出,与正常的血红蛋白基因B相比,突变的血红蛋白基因b只有一个碱 基的改变,即由原来的A变成了 T,这种改变属于基因突变;由于正常基因有三个切点,能将基因 切成2个DNA片段,而突变基因由于失去一个切点,不能将基因切成2段而成为1个DNA片段,因 此与探针杂交后显示的带谱中,正常基因有2条,而突变基因只有1条:(2)用作探针的DNA或 RNA通常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突变基因的脱氧核菩酸 序列(一ACGTG

17、TT)配对的探针的核糖核甘酸序列为一UGCACAA: (3)如果后代的基因型为BB 则,用基因探针杂交显示的结果为全部为2条;如果后代的基因型为Bb则,用基因探针杂交显示 的结果为有的是2条,有的是1条:如果后代的基因型为bb则,用基因探针杂交显示的结果为全 部为1条,因此由图可以看出,基因型为BB的是11-1和II-4,基因型为Bb的是II-3,基因型为 bb 的为 ll-2o【题型】伴性遗传实验L (16分)己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 毛与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中 雌蝇表现型比例及

18、雄蝇表现型比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卜.,判断的主要依据是O(2)若让子一代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子一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3)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分叉毛雌、雄果蝇亲本,你能否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 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答案:(l)BXF、bY 或 bXF、BY(2)X染色体直毛在子代雌、雄蝇上均有出现,而分叉毛这个性状只在子代雄蝇上出现 1/3 1 : 5(4)能。取直毛雌、雄果蝇与分叉毛雌、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即直毛雌果蝇x分叉毛雄果蝇、分叉 毛雌果蝇x直

19、毛雄果蝇),若正交、反交后代性状一致,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交、 反交后代性状不一致,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解析:由图题可知,灰身、黑身这对相对性状在子代的雌、雄个体中均存在,说明控制这对性状的 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为子代中灰身远多于黑身且灰身:黑身=3 : 1,所以灰身为显性,亲 本的基因组成为BbXBbo又因为直毛在子代雌、雄果蝇中均有出现,而分又毛这个性状只在子代 雄蝇中出现,由此可以推断控制直毛与分叉毛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同时依据后 代中雌果蝇无分叉毛,说明分又毛是隐性且父本基因型是XFY,雄果蝇中直毛:分叉毛=1 : 1,可 推出母本基因型是

20、XFXf,由此可推出亲本基因型是:BbXFXfXBbXFYo (1)雄性亲本的一个精原细 胞产生的精细胞只有两种,分别是BXF、bY或bXF、BYo (3)只考虑灰身、黑身的遗传时,亲本Bb XBbTIBB、2Bb. 1bb,其中灰身有1/3BB、2/3Bb,与黑身bb杂交形成的后代中黑身所占比例是 2/3X1/2 = 1/3o由于子一代中直毛雌蝇的基因型有1XFXF : 1XFXf,因此灰身直毛的雌果蝇中纯合 体所占比例为1/3X1/2 = 1/6,杂合体占5/6,二者比例为1 :5。(4)只要取直毛雌、雄果蝇与分 又毛雌、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分析后代性状是否一致即可确定该基因的位置。若正

21、交、反交后 代性状一致,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交、反交后代性状不一致,则该对等位基因位 于X染色体上。2.【12山东】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1)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 细胞中染色体数是 条。(2)白眼雌果蝇(XrX,Y)最多产生X、XrX 和 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 红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3)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X)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Y)杂交,Fl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 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Fz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 ,从F?灰身红眼雌果 蝇和灰身白眼

22、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4)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Y)为亲本杂交,在R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 9(记为“M”)。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 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期X染色体不分离。请设计 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实验步骤:结果预测:I.若,则是环境改变;II .若,则是基因突变:III .若 ,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答案】(1)2;8(2) XrY; Y (注:两空顺序可以颠倒):XRXr、XRXrY 3 :

23、1 ; 1/18(4)实验步骤:M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分析子代的表现型结果预测:I.子代出现红眼 (雌)果蝇:H.子代表现型全是白眼HL没有子代【解析】(1)正常果蝇是二倍体生物,每个染色体组含有4条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 体已复制,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仍为8条,故此时染色体组数为2。减 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随机移向两级,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 期的染色体数目为4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加倍变为 8条。(2)基因型为XrXr Y的个体最多能产生Xr、XrY、XrXr、Y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

24、与基 因型为XRY的个体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必具有亲本红眼雄果蝇(XRY)产生的含XR的配子, 该配子与白眼雌果蝇产生的四种配子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为XRXr、 XRXrY、XRXrXr. XRY,其中,XRXr为雌性个体,XRY为雄性个体,根据题干所给图示可知,XRXrY为雌性个体, XRXrXr不育,因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 RX r、XRXrY。(3)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 XRY)杂交,子一代基因型为AaXR Xr、Aa XrY,子二代中灰身红眼果蝇所占比例为3/4 (A_) X 1/2 (XRXr . XRY)=3/8,黑身 白眼果蝇所占比例

25、为1/4 (aa) Xl/2 (XrXr、XrY) =1/8,故两者比例为3:1。从子二代灰身红 眼雌果蝇(A_XRXr)和灰身白眼雄果蝇(A_XrY)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果 蝇(aa)的概率为 2/3 ( Aa) X2/3 ( Aa) =l/9aa:出现白眼的概率为 1/2 (XrXr. XrY), 因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1/9 X1/2=1/18.(4)本题应从分析M果蝇出现的三种可能原因入手,推出每种可能下M果蝇的基因型,从而设计实 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分析题干可知,三种可能情况下,M果蝇基因型分别为XRY、XrY、XrO因 此,本实验可以用M果蝇与多只白眼雌果蝇(XrXr)杂交,统计子代果蝇的眼色。第一种情况, XRY与XrXr杂交,若子代雌性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性果蝇全部为白眼,则为环境一起的表型改 变:第二种情况,XRY与XrXr杂交,若子代全部是白眼,则为基因突变一起表型改变:第三种情 况,XRY与XbXb杂交,若没有子代产生(XbO不育),则为减数分裂是X染色体没有分离。【试题评价】本题综合考查减数分裂、遗传规律、伴性遗传及遗传实验的设计和结果分析,综合性 较强,难度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