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公式汇总84584

上传人:h****M 文档编号:33724354 上传时间:2021-10-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材料力学公式汇总84584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材料力学公式汇总84584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材料力学公式汇总84584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公式汇总8458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力学公式汇总84584(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整理文本材料力学重点及其公式材料力学的任务(1)强度要求;( 2)刚度要求; ( 3)稳定性要求。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1)连续性假设; ( 2)均匀性假设; ( 3)各向同性假设; ( 4)小变形假设。外力分类 :表面力、体积力;静载荷、动载荷。内力 :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内部相互作用力的变化量,即构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因外力作用而引起的附加相互作用力截面法 :(1)欲求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内力时,可沿该截面把构件切开成两部分,弃去任一部分,保留另一部分研究( 2)在保留部分的截面上加上内力,以代替弃去部分对保留部分的作用。( 3)根据平衡条件,列平衡方程,求解截面上和内力。应力 :p limPdP

2、 正应力、切应力。变形与应变 :线应变、切A 0AdA应变。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1)拉伸或压缩; ( 2)剪切;( 3)扭转;(4)弯曲;( 5)组合变形。静载荷 :载荷从零开始平缓地增加到最终值,然后不在变化的载荷动载荷 :载荷和速度随时间急剧变化的载荷为动载荷。失效原因 :脆性材料在其强度极限b 破坏,塑性材料在其屈服极限s 时失效。二者统称为极限应sb力理想情形。塑性材料、脆性材料的许用应力分别为:n3,nb,强度条件:maxNNmaxAAmax,等截面杆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杆件在轴向方向的伸长为:ll1l ,沿轴线方向的应变和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别为:lNPbb1b,横向应变与轴向应变

3、的,A。横向应变为:bblA关系为:。胡克定律 :当应力低于材料的比例极限时,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E ,这就是胡克定律。E为弹性模量。将应力与应变的表达式带入得:lNlEA静不定 :对于杆件的轴力,当未知力数目多于平衡方程的数目,仅利用静力平衡方程无法解出全部未知力。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变形几何关系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d。 物理关系胡克定律d2 G dG ddxGG。 力学关系 TdA2dA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dxAAdxdxAmaxT RT;圆轴扭转的强度条件:maxT ,可以进行强度校核、截面设计和确I pWtWt.整理文本定许可载荷.整理文本。圆轴扭转时的变形:T dxT dx ;等直杆:Tl

4、l GI pl GI pGI p圆轴扭转时的刚度条件:dTdxGI, maxTmax GI pp弯曲内力与分布载荷q 之间的微分关系Q、 M 图与外力间的关系dQ(x)q( x) ;dM xQ x ;d 2 MxdQ xq xdxdxdx2dxa)梁在某一段内无载荷作用,剪力图为一水平直线,弯矩图为一斜直线。b)梁在某一段内作用均匀载荷,剪力图为一斜直线,弯矩图为一抛物线。dMx,剪力等于零,弯矩有一最大值或最小值。c)在梁的某一截面。Q x 0dxd)由集中力作用截面的左侧和右侧,剪力Q 有一突然变化,弯矩图的斜率也发生突然变化形成一个转折点。M max, max梁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强度条件m

5、axW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梁的合理受力 (降低最大弯矩M m ax ,合理放置支座,合理布置载荷,合理设计截面形状塑性材料 : tc ,上、下对称,抗弯更好,抗扭差。脆性材料 : tc , 采用 T 字型或上下不对称的工字型截面。等强度梁 :截面沿杆长变化,恰使每个截面上的正应力都等于许用应力,这样的变截面梁称为等强度梁。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 当梁上有几个载荷共同作用时,可以分别计算梁在每个载荷单独作用时的变形,然后进行叠加,即可求得梁在几个载荷共同作用时的总变形。简单超静定梁求解步骤 :(1)判断静不定度; (2)建立基本系统(解除静不定结构的内部和外部多余约束后所得到的静定结构) ;( 3

6、)建立相当系统(作用有原静不定梁载荷与多余约束反力的基本系统);(4)求解静不定问题。二向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1 )任意斜截面上的应力xyxy cos2xy sin 2 ;22xysin 2xy cos22( 2)极值应力2 xymaxxyxy22正应力: tg 2 0,2()xyxymin2.整理文本切应力: tg 2xymaxxy2212 xy,(2)xymin( 3)主应力所在的平面与剪应力极值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关系与1 之间的关系为:21202,10,即:最大和最小剪应力所在的平面与主平面的夹角为 454扭转与弯曲的组合(1)外力向杆件截面形心简化(2)画内力图确定危险截面(3)确定危险

7、点并建立强度条件按第三强度理论,强度条件为:13或242, 对于圆轴, Wt2W ,其强度条件为:M 2T 2。按第四强度理论,强度条件为:W1122232312,经化简得出:23 2,对于圆2轴,其强度条件为:M 20.75T 2 。W欧拉公式适用范围 ( 1)大柔度压杆 (欧拉公式) :即当2 E2 E1,其中 1时,cr2 (2)P中等柔度压杆(经验公式):即当21 ,其中2as时,crab( 3)小柔度压b杆(强度计算公式) :即当2时,crFs 。A压杆的稳定校核 ( 1)压杆的许用压力:PPcr , P 为许可压力,nst 为工作安全系数。 ( 2)压nst杆的稳定条件:PP提高压

8、杆稳定性的措施: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改变压杆的约束条件,合理选择材料1.外力偶矩计算公式(P 功率, n 转速)2. 弯矩、剪力和荷载集度之间的关系式3. 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杆件横截面轴力N ,横截面面积A,拉应力为正)F.整理文本4.轴向拉压杆斜截面上的正应力与切应力计算公式(夹角a 从 x 轴正方向逆时针转至外法线的方位角为正)5. 纵向变形和横向变形(拉伸前试样标距l,拉伸后试样标距 l1;拉伸前试样直径 d,拉伸后试样直径 d1)6. 纵向线应变和横向线应变7. 泊松比8. 胡克定律9. 受多个力作用的杆件纵向变形计算公式?10. 承受轴向分布力或变截面的杆件,纵向变

9、形计算公式11. 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公式12.许用应力, 脆性材料,塑性材料13. 延伸率14. 截面收缩率15. 剪切胡克定律(切变模量 G,切应变 g )16.拉压弹性模量E、泊松比和切变模量G 之间关系式.整理文本17. 圆截面对圆心的极惯性矩( a)实心圆(b)空心圆18.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任一点切应力计算公式(扭矩T ,所求点到圆心距离r )19.圆截面周边各点处最大切应力计算公式20.扭转截面系数,( a)实心圆(b)空心圆21.薄壁圆管(壁厚 R0 /10 , R0 为圆管的平均半径)扭转切应力计算公式22.圆轴扭转角与扭矩 T 、杆长 l 、 扭转刚度 GH p 的关系式23

10、.同一材料制成的圆轴各段内的扭矩不同或各段的直径不同(如阶梯轴)时或24. 等直圆轴强度条件25.塑性材料;脆性材料26.扭转圆轴的刚度条件?或27.受内压圆筒形薄壁容器横截面和纵截面上的应力计算公式,.整理文本28. 平面应力状态下斜截面应力的一般公式,29.平面应力状态的三个主应力,30. 主平面方位的计算公式31. 面内最大切应力32.受扭圆轴表面某点的三个主应力,33.三向应力状态最大与最小正应力,34. 三向应力状态最大切应力35. 广义胡克定律36. 四种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37.一种常见的应力状态的强度条件,.整理文本38.组合图形的形心坐标计算公式,39. 任意截面图形对一点的极

11、惯性矩与以该点为原点的任意两正交坐标轴的惯性矩之和的关系式40.截面图形对轴z 和轴 y 的惯性半径 ?,41. 平行移轴公式(形心轴 zc 与平行轴 z1 的距离为 a,图形面积为 A)42. 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43. 横力弯曲最大正应力计算公式44.矩形、圆形、空心圆形的弯曲截面系数?,45.几种常见截面的最大弯曲切应力计算公式(为中性轴一侧的横截面对中性轴z 的静矩, b 为横截面在中性轴处的宽度)46. 矩形截面梁最大弯曲切应力发生在中性轴处47. 工字形截面梁腹板上的弯曲切应力近似公式48. 轧制工字钢梁最大弯曲切应力计算公式49. 圆形截面梁最大弯曲切应力发生在中性轴处50.

12、 圆环形薄壁截面梁最大弯曲切应力发生在中性轴处.整理文本51. 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52. 几种常见截面梁的弯曲切应力强度条件53.弯曲梁危险点上既有正应力又有切应力作用时的强度条件或,54. 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55. 梁的转角方程56. 梁的挠曲线方程 ?57. 轴向荷载与横向均布荷载联合作用时杆件截面底部边缘和顶部边缘处的正应力计算公式58. 偏心拉伸(压缩)59. 弯扭组合变形时圆截面杆按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表达式,60.圆截面杆横截面上有两个弯矩和同时作用时,合成弯矩为61.圆截面杆横截面上有两个弯矩和同时作用时强度计算公式62.整理文本63. 弯拉扭或弯压扭组合作用时强度计算公式64. 剪切实用计算的强度条件65. 挤压实用计算的强度条件66. 等截面细长压杆在四种杆端约束情况下的临界力计算公式67. 压杆的约束条件:( a)两端铰支 =l(b)一端固定、一端自由 =2(c)一端固定、一端铰支 =0.7(d)两端固定 =0.568.压杆的长细比或柔度计算公式,69. 细长压杆临界应力的欧拉公式70.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71. 压杆稳定性计算的安全系数法72. 压杆稳定性计算的折减系数法73. 关系需查表求得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