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轮式装载发机传动系统设计全套图纸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708268 上传时间:2021-10-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8.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50轮式装载发机传动系统设计全套图纸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50轮式装载发机传动系统设计全套图纸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50轮式装载发机传动系统设计全套图纸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50轮式装载发机传动系统设计全套图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轮式装载发机传动系统设计全套图纸(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全套CAD图纸) QQ 36396305 ZL50轮式装载机传动系统设计 摘要本次设计内容为ZL50装载机驱动桥设计,大致上分为主传动的设计,差速器的设计,半轴的设计,最终传动的设计四大部分。其中主传动锥齿轮采用35螺旋锥齿轮,这种类型的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参数的计算是本次设计的重点所在。将齿轮的几个基本参数,如齿数,模数,从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等确定以后,用大量的公式可计算出齿轮的所有几何参数,进而进行齿轮的受力分析和强度校核。了解了差速器,半轴和最终传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后,结合设计要求,合理选择它们的形式及尺寸。本次设计差速器齿轮选用直齿圆锥齿轮,半轴采用全浮式 ,最终

2、传动采用单行星排减速式。关键词ZL50 装载机 驱动桥 设计The design of ZL50 wheel loader driven bridge Abstract: The design of ZL50 wheel loader driven bridge, which is mainly separated into four parts, main transmission device design, the differential mechanism design, axle shaft design, and the design of the final drive. Th

3、e main transmission drive gear adopts 35spiral bevel gear, the basic parameters and the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this type of gear is the key point of this design. After a few basic parameters of gear, such as number of teeth, modules and the sub-driven gear circle diameter was established, with a pl

4、enty of formula to calculate all the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gear, and then gear stress analysis and strength check. Know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differential device, half-shaft the final drive, combining with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 reasonable choice of their form and sizes. The d

5、ifferential device gear adopts straight bevel gears, axle shaft adopts full floating, and ultimately drive single row slowdown planets form. Keywords: ZL50 loader driver bridge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全套CAD图纸) QQ 36396305 目 录前 言11 主传动器设计31.1 螺旋锥齿轮的设计计算31.1.1 齿数的选择31.1.2 从动锥齿轮节圆直径d2的选择31.2 螺旋锥齿轮的强度校核101.2.1 齿轮材料的选

6、择101.2.2 锥齿轮的强度校核102 差速器设计172.1 圆锥直齿轮差速器基本参数的选择172.1.1 差速器球面直径的确定172.1.2 差速器齿轮系数的选择172.2 差速器直齿锥齿轮强度计算192.2.1 齿轮材料的选取192.2.2 齿轮强度校核计算202.3 行星齿轮轴直径dz的确定203 半轴设计223.1 半轴计算扭矩Mj的确定223.2 半轴杆部直径的选择223.3 半轴强度验算224 最终传动设计234.1 行星排行星轮数目和齿轮齿数的确定234.1.1 行星轮数目的选择234.1.2 行星排各齿轮齿数的确定234.1.3 同心条件校核244.1.4 装配条件的校核24

7、4.1.5 相邻条件的校核244.2 齿轮变位254.2.1 太阳轮行星轮传动变位系数计算(t-x)254.2.2 行星轮与齿圈传动变位系数计算(x-q)264.3 齿轮的几何尺寸274.4 齿轮的校核304.4.1 齿轮材料的选择304.4.2 接触疲劳强度计算304.4.3 弯曲疲劳强度校核314.5 行星传动的结构设计314.5.1 太阳轮的结构设计314.5.4 轴承的选择325 各主要花键螺栓轴承的选择与校核345.1 花键的选择及其强度校核345.1.1 主传动中差速器半轴齿轮花键的选择345.1.2 轮边减速器半轴与太阳轮处花键的选择365.1.3 主传动输入法兰处花键的选择与校

8、核365.2 螺栓的选择及强度校核385.2.1 验算轮边减速器行星架、轮辋、轮毂联接所用螺栓的强度385.2.2 从动锥齿轮与差速器壳联接螺栓校核385.3 轴承的校核395.3.1 作用在主传动锥齿轮上的力395.3.2 轴承的初选及支承反力的确定405.3.3 轴承寿命的计算41致谢43参考文献44II前 言装载机是工程机械的重要机种之一,是用机身前端的铲斗进行铲、装、运、卸作业的施工机械。分为轮式和履板式装载机。轮式装载机主要功能是对松散物料进行铲装及短距离运输作业,质量轻、速度快、机动灵活、应用广泛,但不适于崎岖路面,且爬坡度不好,所以其传动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装载机的各

9、项工作性能。在国际市场,引领装载机技术潮流的是欧、美传统工业强国。国外轮式装载机比我国起步早且发展较快,上世纪年代其研究及制造技术已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也使其设计及制造技术水平的发展如虎添翼。装载机产品制造技术更加精细,在自动化程度、驾驶室环境及控制操作、隔噪、减振等方面都有了很好的改善,同时在性能、使用寿命和人性化操作方面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我国国内装载机的研究和使用已近五十多个年头,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966-1977年为起步阶段,在这期间装载机生产研制主要是仿制摸索模式先后成功研制了Z450型铰接式轮式装载机,ZL20、ZL30型。1978-199

10、3年为发展阶段,这段时期掀起了大规模技术引进高潮,各厂家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自身的设计研发能力以及制造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1994-2000年为发展高速阶段,产品更新速度快,产能大增而市场容量下降,导致了激烈的市场竞争,销售开始由计划向市场营销转变,销售模式逐步由直销向代理转,使该待业进行了一次大整合。2000-2013年为超高速发展阶段,国内已能生产不同作业条件的装载机装载机重要配件如车桥、传动箱、液压油缸、发动机生产技术有了长足进步,在这期间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装载机产销国。发展趋势:国产轮式装载机正在从低水平、低质量、低价位、满足功能型向高水平、高质

11、量、中价位、经济实用型过渡。从仿制仿造向自主开发过渡,各主要厂家不断进行技术投入,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在关键部件及系统上技术创新,摆脱目前产品设计雷同,无自己特色和优势的现状,从低水平的无序竞争的怪圈中脱颖而出,成为装载机行业的领先者。 (1)大型和小型轮式装载机,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客观条件及市场总需求量的限制。竞争最为激烈的中型装载机更新速度将越来越快。 (2)根据各生产厂家的实际情况,重新进行总体设计,优化各项性能指标,强化结构件的强度及刚度,使整机可靠性得到大步提高。 (3)细化系统结构。如动力系统的减振、散热系统的结构优化、工作装置的性能指标优化及各铰点的防尘、工业造型设计等。

12、 (4)利用电子技术及负荷传感技术来实现变速箱的自动换挡及液压变量系统的应用,提高效率、节约能源、降低装载机作业成本。 (5)提高安全性、舒适性。驾驶室逐步具备FOPSROPS功能,驾驶室内环境将向汽车方向靠拢,方向盘、座椅、各操纵手柄都能调节,使操作者处于最佳位置工作。 (6)降低噪声和排放,强化环保指标。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降低装载机噪声和排放的工作已迫在眉捷,现在许多大城市已经制定机动车的噪声和排放标准,工程建设机械若不符合排放标准,将要限制在该地区的销售。 (7)广泛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特别是机、电、液一体化技术,提高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 (8)最大限度地简化维修尽量减少保

13、养次数和维修时间,增大维修空间,普遍采用电子监视及监控技术,进一步改善故障诊断系统,提供司机排除问题的方法。毕业设计是大学四年学习的最后一门功课,其目的是综合应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工作打好基础。作为机械专业的毕业生,选择此课题能使我尽早地接触到工作实践当中,掌握机器传动的基本知识与结构设计,更好的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设计,为日后工作打好坚实基础,也为我国装载机的研究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1林宁.汽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82赵克利.孔德文.底盘结构与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93陈凤兰.徐

14、浩.轮式工程机驱动桥的发展概括J.机械部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工程机械,1994,15(1):220-225 4诸文农.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5 5同济大学.轮式装载机设计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66饶振纲.行星齿轮传动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7刘惟信.汽车车桥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林慕义.张福生.车辆底盘构造与设计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19刘良臣.宏观调控年的中国装载机J.建筑机械,2005(3):4-710许光奇.装载机传动系统齿轮的强度计算J.建筑机械,2005(4):70-7311徐灏.机械

15、设计手册第4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35-43-35-55,36-10-36-12,36-3012李仁光.吴际璋.汽车构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13杨晋生.铲土运输机械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14师成越.李润方.双驱动行星传动卷扬机级优化设计J.建筑机械,2005(8):77-8015纪峻岭.汽车专业维修培训丛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16Zimmerman, C.L., Cook, T.M., Rosecrance, J.C. 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symptoms and injuries am

16、ong operating engineers: a review and guidelines for improvement. Appl. Occup. Environ. Hyg. 1997,12 (7):48048417Nakada, K. Kansei engineering research on the design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t. J. Ind. Ergon. 1997,19:12914618D.Cuishow. Tractor Performance Testing on Axle Dynamometers. Choice of Torque Sett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Results. J.Terramechanics, 1988 第3页 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