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环境概论》论文 1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695846 上传时间:2021-10-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战场环境概论》论文 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战场环境概论》论文 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战场环境概论》论文 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战场环境概论》论文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场环境概论》论文 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战场空间环境概论课程论文联合作战战场环境分析二一三年十月论诺曼底登陆战役盟军对战场环境的分析与利用摘 要:诺曼底战役发生在1944年,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为“霸王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地一场大规模攻势行动。站在21世纪现代化信息化军队建设的征程中回眸这场世界最大海上登陆作战,战场环境在战争中产生的重要影响给予我们良多启示,盟军对于战场环境的分析预测与建设保障对于我们今天的信息化战争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与借鉴价值。本篇论文将着重从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的天气、地形与潮汐三个要素切入,分析战场环境对于战争的重要影响,总结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盟军对战场环境的分析利用给予我们的启示。关键词:

2、诺曼底登陆;战场环境;天气;地形;潮汐;“H”时 ;“D”日 1诺曼底登陆战场环境简介诺曼底海岸几乎都是悬崖峭壁,盟军的登陆地点选在比较平缓的5个滩头分别是奥马哈海滩、犹他海滩、金海滩、朱诺海滩和剑海滩。犹他海滩是坡度不大的黄沙坡,被几道障碍物隔开,障碍物的纵深在低潮时约为270-370米。障碍物的后面是很窄的一段干沙滩,然后是90-180米宽的低沙丘地带。德军在靠着沙丘朝海的一面,筑起了一道低矮的混凝土壁垒。海滩的后面是淹没了的牧场,大约有1.5-3公里宽,有若干通路经过这片泛区。奥马哈海滩位于科汤坦半岛东南端维尔河口到贝辛港之间,是长6.4公里的凹进去的海滩,两端是30多米高的悬崖。悬崖之

3、间的海岸逐渐上升,形成一片高地,向内陆延伸到0.8公里时,高地的高度已达45米。海岸潮间带的宽度大约为270米,由硬沙构成。金海滩紧挨奥马哈海滩,这里海滩低平,基本上是高度不超过15米的沙质陡坡。朱诺海滩在金海滩以东,与之相距7.2公里,位于塞尔河河口两侧,附近的海面有一段很长的礁脉,背后是沙丘。剑海滩位于奥恩河和卡昂运河流入塞纳湾的入海口的两侧。朱诺区的礁脉一直延伸到这里,所以区内各滩都比较狭窄。2盟军对天气要素的分析与利用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短时间内各种大气现象的综合。天气变化所造成的气温、气压、温度、风向、风速的迅速变化以及伴随产生的云、雾、降水、雷电等现象会对战争产生重要作用与影响,

4、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主要是天气要素中的风向、风速、降水的变化对登陆的时间产生影响。2.1盟军对天气的准备诺曼底登陆时,盟军统帅部队对天气预测非常重视。盟军司令部成立了联合气象小组,下辖一个美军天气预报中心、两个英军天气预报中心,各中心都拥有气象侦察飞机和气象船。任命英国空军上校、气象学教授斯塔格为首席气象顾问,负责每周两次向最高司令部报告天气情况,1944年5月20日起改为每天两次汇报天气情况。2.2盟军对天气的分析5月29日-6月2日,斯塔格报告在预定登陆日6月5日会有暴风雨。这些报告领最高司令部的所有成员忧心忡忡。6月3日航程最远的“U”编队按计划开始登船出发,气象预报是6月5日会有强风,

5、艾森豪威尔决定将登陆时间推迟24h,召回了已出发的“U”编队。6月4日,英吉利海峡狂风暴雨,晚上21时30分,气象组的科学家经仔细分析认为在6月5日过后会有一段持续约12h的好天气,随后又是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2.3盟军对天气的利用此时身为统帅的艾森豪威尔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否在6月6日登陆?如果发起登陆,第一梯队登陆后后续部队可能会因为天气恶劣而无法登陆,那么上岸的部队将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如果取消登陆,那么只有等到两星期后的6月18日才有合适的潮汐和月光,这样一来必然导致士气下降,部队组织混乱,更重要的是秘密将无法保守。艾森豪威尔思考一番后下令航程最远的“U”编队先出发,最终命令将在6月

6、5日凌晨下达,到时候“U”编队再根据这一命令返航或继续前进。6月5日凌晨,斯塔格再次肯定6月6日将由短暂的好天气,艾森豪威尔征求司令部其他成员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要在6月6日登陆。于是艾森豪威尔坚决地下令于6月6日发起登陆,并一举取得战役的胜利。3盟军对地形环境的分析与利用地形是陆地战场环境的主体,它是地表自然起伏的形态和地面固定性物体的总称,不同的地形特点会对武器的使用和部队的编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地形环境主要影响武器装备的选择和登陆的地点与方式。3.1盟军对地形的准备盟军对海滩地形环境进行了针对性的登陆训练。1943年9月,美军中校保尔汤普森在英国德文郡北部建立了一个训练

7、基地,选择与美军登陆滩头地形相似的海滩,按照侦察到的德军防御工事设置雷区、反坦克壕、铁丝网、障碍物等,再设想出各种战时可能发生的情况,组织部队反复训练。为了快速突破德军的雷区和防御阵地,英军坦克专家、陆军少将霍巴特建议研制特种坦克 ,组建特种装甲部队,在工兵登陆之前上路,压制德军火力,清除雷区,破坏障碍,充当开路先锋。经数月努力,研制成功两栖坦克、铺路用的“转筒”坦克、扫雷坦克、喷火坦克、架桥坦克、工兵突击车等多种特种坦克。3.2盟军对地形的分析盟军根据历次登陆作战的经验教训,分析认为登陆地点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要在从英国机场起飞的战斗机半径内,二航渡距离要尽可能短,三附近要有大港口。那么从

8、荷兰符利辛根到法国瑟堡长达480千米的海岸线上,以此条件衡量,有三处地区较为合适:康坦丁半岛、加莱和诺曼底。再进一步比较,诺曼底虽然距离英国较远,但优点一是德军防御较弱,二是地形开阔,可同时展开30个师,三是距法国北部最大港口瑟堡仅80公里。几经权衡比较,盟军选择了诺曼底。3.3盟军对地形的利用 盟军对于地形的利用体现在选择登陆滩头上,如奥马哈海滩,首先与周围的悬崖峭壁相比较,从维尔河口到阿罗门奇这段32公里长的海岸可以登录;其次这里是犹他海滩和英国海滩的连接点,为与其他盟军的通讯与会和创造了便利条件,再者,这里的德军防守最为薄弱。4盟军对潮汐环境的分析与利用潮汐是海水在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发生

9、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潮汐对舰船的航行、潜艇的潜航、登陆作战以及水雷封锁作战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潮汐环境主要通过高潮低潮的交替变化影响盟军登陆时间、地点的确定。4.1盟军对潮汐的分析盟军通过对潮汐的分析来确定登录时间,由于登陆日(代号D日)推迟到6月初,盟军统帅部开始确定具体的日期和时间。这是一个复杂的协同问题,各军兵种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不同要求。陆军要求在高潮时上陆,以减少部队暴露在海滩上的时间;海军要求在低潮时上陆,一边尽量减少登陆艇遭到障碍物的破坏;空军要求有月光,便于空降部队识别地面目标。最后经认真考虑,科学拟定符合各军种的方案,在高潮与低潮间登陆。由于五个滩头的潮汐不

10、尽相同,所以规定五个不同的登录时刻(代号H时),D日则安排在满月的日子,空降时间为凌晨一时。符合上述条件的登录日期,在1944年6月中只有两组连续三天的日子,6月5日-6月7日,6月18日-6月20日,最后选用第一组的第一天,即6月5日。4.2盟军对潮汐的利用犹他海滩登陆是诺曼底登陆中损失最小的,这与小罗斯福准将正确利用潮汐环境是分不开的。登陆艇由于受到一股强劲的东南方向潮汐的影响,使抢滩地点比预计登陆点南移约1800m,这个意外反而给盟军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在预定登陆点有的军一个团的兵力,还有两个炮连可以用火力压制海滩。而实际登陆点有德军仅一个连,防守力量薄弱。小罗斯福准将当机立断,下令将这

11、里作为登陆点,还树立起巨大指示牌表明登陆点。水下爆破组很快清理出通道。6时30分,登陆兵上陆,8时30分,第一梯队先头团突破德军防线,向内陆发展,9时30分,初步建立起团登陆场,10时时,已上陆两个团的兵力,基本肃清德军在这一地区的守军第709师,加上空降部队已夺取了四条道路,保证了登陆部队迅速推进。至日落时,第4师的三个团全部上陆,共上陆2万人,1700余辆车,建立了巩固的正面宽4km、纵深9Km师登陆场,先头部队已到达卡郎坦至圣梅尔的公路,并与空降兵会合。D日全天,第4师阵亡仅197人,为预计伤亡的10%,损失极小,是盟军五个滩头中最顺利、损失最小的5诺曼底登陆的战场环境分析与利用对我军的

12、启示5.1要重视战场环境对战争的重要影响复杂的战场环境是一柄“双刃剑”,既给己方造成行动困难,也能给敌人造成麻痹,使其产生情敌思想。只要能够采取措施克服困难,就可以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沉重打击。诺曼底登陆作战中,陡峭的海岸、复杂的水文环境和恶劣的天气条件都使希特勒认为盟军不可能在诺曼底时时登陆作战,因此对诺曼底疏于戒备。而盟军经过反复权衡,按照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确定了登陆作战的“D”日和“H”时,巧妙地利用了恶劣天气中出现的极其短暂的有力天气,果断发起战役,在第人意想不到的时间和意想不到的地点给敌人以意想不到的打击。5.2要提高对于战场环境的分析与利用能力充分的战场保障措施可以有效的把握战机。一是针对登陆作战的特点和诺曼底地区的天气条件,盟军采取了充分的气象保障措施。正是这些措施使其捕捉到了在复杂恶劣的天气变化中那宝贵的12h的好天气。反观德军由于没有这些气象保障措施而误以为天气恶劣条件下盟军不可能实施登陆。二是研制了针对特殊战场条件的武器装备,如两栖坦克、铺路用的“转筒坦克”、扫雷坦克、喷火坦克、架桥坦克、工兵突击车等多种特种坦克。三是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战前登陆训练。所有这些战场环境分析与利用的较高能力促成了盟军一举登陆成功。参考文献: 1 张为华. 战场环境概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