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试验网个人即时消息业务规范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647702 上传时间:2021-10-1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9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IMS试验网个人即时消息业务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IMS试验网个人即时消息业务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IMS试验网个人即时消息业务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IMS试验网个人即时消息业务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MS试验网个人即时消息业务规范(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QB-D-XXX-2008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X-XXX-2008IMS试验网即时消息业务规范IMS Trial:Instant Message Service Specification版本号:1.0.02008-XX-XX实施2008-XX-XX发布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布目录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54.业务概述65.业务特征65.1.基本特征65.1.1.用户范围65.1.2.业务接入65.1.3.数据配置75.2.与其它业务的关系75.3.即时消息业务75.3.1.即时消息支持的消息内容75.3.2.点对点即时消息75.3.3.一对多即时消息75.

2、3.4.聊天室即时消息75.3.5.离线消息85.3.6.定时消息85.3.7.系统广播85.3.8.即时消息通知85.3.9.历史记录95.4.Presence业务95.4.1.Presence状态95.4.2.Presence订阅95.4.3.Presence订阅列表105.5.个人通信录业务105.5.1.个人通信录数据信息要求105.5.2.个人通信录的管理105.5.3.个人通信录的同步105.5.4.个人通信录搜索115.6.群组管理116.业务流程116.1.业务订购116.2.用户自服务操作126.3.业务退订126.4.业务订购和退订流程126.5.消息业务流程136.5.1

3、.点对点即时消息136.5.2.一对多即时消息136.5.3.即时消息会话136.5.4.离线消息146.5.5.大消息递送146.5.6.添加消息附件146.5.7.消息发送报告146.5.8.历史会话156.5.9.消息过滤156.5.10.定时消息156.5.11.系统广播156.6.Presence业务流程156.6.1.用户配置授权策略156.6.2.用户发布Presence信息156.6.3.Presentity订阅watcher信息166.6.4.用户订阅其他用户的Presence信息166.6.5.Presence消息变更触发通知流程166.6.6.更新订阅授权策略触发通知16

4、6.7.个人通信录业务流程176.7.1.用户登录176.7.2.创建联系人信息176.7.3.删除联系人信息176.7.4.修改联系人信息176.7.5.创建分组信息186.7.6.删除分组信息186.7.7.在分组中移动联系人186.7.8.在分组中复制联系人186.7.9.搜索联系人信息186.7.10.上传个人通信录186.7.11.下载个人通信录197.业务管理197.1.统计功能197.2.系统管理197.3.日志管理197.4.客户自服务208.计费与结算208.1.计费208.1.1.资费结构208.1.2.计费原则208.2.结算原则208.3.计费点和结算点209.编制历史

5、21前言本标准定义了IMS试验网开展即时消息业务的业务特征、业务流程、业务管理、计费及结算等方面的要求,是基于IMS试验网开展即时消息业务的规范性文件。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IMS即时消息业务概述、业务特征、业务流程、业务管理、计费与结算等。本标准由中移有限技2008XX号印发。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XXX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标准归口部门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III1. 范围本标准对基于IMS试验网开展即时消息业务提出全面需求,原则上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部使用,用于在业务开展、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为集团公司和省公司提供依据;适

6、用于在IMS网络环境下开展此类业务。本标准为描述IMS即时消息业务的需求文档,只定义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对该业务试点阶段的初期需求,今后新的功能需求将由基于该文档的版本升级提出。2. 规范性引用文件请中兴公司review参考规范列表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表2-11IMS试验网总体技术要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IMS试验网段即时消息业务总体技术要求v1.0.0中国移

7、动通信集团公司3RFC2778“A model for Presence and IM”IETF 4RFC2779“Instant Messaging / Presence Protocol Requirements”IETF 5RFC3428“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Extension for Instant Messaging”IETF 6RFC3261“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IETF 7RFC3515“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Refer Method

8、”IETF 8RFC3856“Presence Event Package for SIP”IETF 9RFC3857“A Watcher Information Event Template-Package for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IETF 10RFC3858“An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Based Format for Watcher Information”IETF 11RFC3862“Common Presence and Instant Messaging (CPIM): Mess

9、age Format”IETF 12RFC3863“Presence Information Data Format (PIDF)”IETF 13RFC3903“SIP Extension for Event State Publication”IETF 14AD-Presence_SIMPLE-V1_0-20051006-C“Presence SIMPLE Architecture Document Candidate Version 1.0 ”OMA15RD-Presence_SIMPLE-V1_0-20051006-C “Presence SIMPLE Requirements Cand

10、idate Version 1.0”OMA16TS-Presence_SIMPLE_RLS_XDM-V1_0-20051006-C“ Resource List Server (RLS) XDM Specification Candidate Version 1.0”OMA17TS-Presence_SIMPLE_XDM-V1_0-20051006-C“Presence XDM Specification Candidate Version 1.0”OMA18TS-Presence_SIMPLE-V1_0-20051103-C“ Presence SIMPLE Specification Ca

11、ndidate Version 1.0”OMA19RD_GM-V1_0-20040930-C Group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Candidate Version 1.0 OMA20GM-AD-V1_0_0-20041027-D Group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Draft Version 1.0OMA21RD-XDM-V1_0-20050317-C XML Document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Candidate Version 1.0OMA22AD-XDM-V1_0-20051006-C XML Docu

12、ment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Candidate Version 1.0 OMA23TS-XDM_Core-V1_0-20051103-C XML Document Management (XDM) Specification, Candidate Version 1.0 OMA24TS-XDM_Shared-V1_0-20051006-C Shared XDM Specification, Candidate Version 1.0OMA25AD-XDM-V2_0-20051019-D XML Document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13、Candidate Version 1.0OMA26RD-SIMPLE-IM-V1_0-20041107-D Instant Messaging Requirements, Draft Version 1.0.0OMA27AD-IM_SIMPLE-V1_0_0-20060117-D Instant Messaging using SIMPLE Architecture, Draft Version 1.0.0OMA28TS 23.228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Stage 2V6.11.0 3GPP29TS 22.141Presence Service; S

14、tage 1 V6.4.03GPP30TS 23.141 Presence Service;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al Description V6.8.03GPP31TS 24.141 Presence service using the IP Multimedia (IM) Core Network (CN) subsystem; Stage 3 V6.4.03GPP32TS 24.841Presence service based on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Functional models, informa

15、tion flows and protocol details V6.0.0 3GPP33TS 33.141Presence Service; Security V6.2.03GPP34TS 23.228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Stage 2 V6.11.03GPP35TS 22.250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group management; Stage 1 V6.0.0 3GPP36TS 23.228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Stage 2 V6.11.03GPP37TS 2

16、2.340“IP Multimedia System (IMS) messaging” V6.2.0 3GPP38TS 22.940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messaging” V6.0.03GPP39TS 24.247“Messaging service using the IP Multimedia (IM) Core Network” V6.5.0 3GPP40 TS 24.147“Conferencing using the IP Multimedia (IM) Core Network (CN) subsystem” V6.3.03GPP41T

17、S 24.229IP Multimedia Call Control Protocol based on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and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SDP); Stage 3 V6.7.0 3GPP42 TS 24.228Signalling flows for the IP multimedia call control based on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and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SDP);Stage 3

18、V5.13.03GPP43TS 29.228IP Multimedia (IM) Subsystem Cx and Dx interfaces; Signalling flows and message contents V6.7.03GPP44draft-ietf-simple-presence-10A Presence Event Package for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IETF45draft-ietf-simple-rpid-09 RPID: Rich Presence Extensions to the Presence Inf

19、ormation Data Format (PIDF)IETF46draft-ietf-simple-xcap-08 “The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Configuration Access Protocol”IETF47draft-ietf-simple-xcap-package-03 “An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Document Format for Indicating Changes in XML Configuration Access Protocol (XCAP) Resources”IET

20、F48draft-ietf-simple-presence-rules-04 “Presence Authorization Rules”IETF49draft-ietf-simple-xcap-08“The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Configuration Access Protocol”IETF50draft-ietf-simple-xcap-diff-00An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Document Format for Indicating Changes in XML Configuration

21、Access Protocol (XCAP) ResourcesIETF51draft-ietf-simple-xcap-package-03 “An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Document Format for Indicating Changes in XML Configuration Access Protocol (XCAP) Resources”IETF52draft-ietf-simple-xcap-list-usage-05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Formats for Representin

22、g Resource ListsIETF53draft-ietf-simple-event-list-07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Event Notification Extension for Resource ListsIETF54draft-ietf-simple-xcap-08 “The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Configuration Access Protocol”IETF55draft-ietf-simple-xcap-package-03 “An Extensible Markup Lang

23、uage (XML) Document Format for Indicating Changes in XML Configuration Access Protocol (XCAP) Resources”IETF56draft-ietf-simple-message-sessions-10RFC 4976“The Message Session Relay Protocol”IETF57draft-ietf-sipping-uri-list-message-03“Multiple-Recipient MESSAGE Requests in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

24、otocol”IETF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表3-1 术语及缩略语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伙伴计划APNAccess Point Network,接入点网络ASApplication Server,应用服务器B2BUABack to Back User Agent,背靠背用户代理BOSSBusiness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业务运营支撑系统CCFCharging Collection Function,计费采集功能CSCFCall Session Control

25、Function,呼叫会话控制功能DiameterDiameter,计费、认证协议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GPRS网关支持节点GMGroup Management,群组管理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通用无线分组业务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nternet 工程任务组IMIMPIIMS Private User Identity,IMS用户私有IDIMPUIMS Public User Identity,I

26、MS用户公有ID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IMS CoreIMS Core network,IMS核心网IP-CANIP-Connectivity Access Network ,IP连通性接入网ISIMIP Multimedia Services Identity Module,IP多媒体服务身份模块OCSOnline Charging System,在线计费系统P-CSCFProxy-CSCF,代理CSCFS-CSCFServing-CSCF,服务CSCF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服务GPRS支持节点SIPSes

27、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化协议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管协议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 智能终端本文特指具有IP-CAN能力的终端并安装了多媒体会议的软件,具有使用多媒体会议所有功能特性的终端。4. 业务概述 即时消息(Instant Messaging)为用户提供消息、Presence、组管理(GM)以及文件传送服务,主要包括:点对点用户即时消息、一个用户针对多个用户或联系人分组的即时消息、群组即时消息;传输文件;用户Presence信息的订阅及发布等。5. 业务特征5.1. 基本特

28、征5.1.1. 用户范围IMS试验网中,即时消息业务的用户范围为中国移动省公司IMS用户。5.1.2. 业务接入用户可以通过IMS PC客户端软件或手机客户端软件过任意接入网络使用业务,用户可以通过PC客户端软件(基于LAN固定宽带、WLAN、TD-SCDMA/GPRS数据卡)接入IMS网络,并使用即时消息业务。当用户成功注册到IMS网络后,用户签约IM业务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即时消息业务。用户登录后可以通过相应方式退出业务登录,相关业务注册流程参见IMS试验网总体技术要求。5.1.3. 数据配置无须用户配置数据,所需要配置的网络参数应内置在客户端软件中。当网络参数修改时,通过客户端软件版本升级

29、或配置更新等方式自动更新网络配置参数。5.2. 与其它业务的关系IMS即时消息业务会调用Presence、GM等业务能力。根据具体需求,IMS即时消息业务可以与现有GSM网络短信及GPRS/TD-SCDMA网络彩信业务互通。5.3. 即时消息业务即时消息是一种接近于实时传送的消息类业务,可以传送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文件格式的附件。5.3.1. 即时消息支持的消息内容即时消息业务支持以下消息内容:l 基于多种编码格式、多语种的文本消息;l 多媒体内容的即时消息,此种即时消息能够携带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附件,一个消息中可以带多个附件。5.3.2. 点对点即时消息用户应能发送、接收点对点

30、的即时消息。用户应能在联系人分组或其它联系人列表中选择指定的联系人发起即时消息。5.3.3. 一对多即时消息用户可以选择多个联系人发送即时消息,也可以选择特定的联系人分组(如同事、朋友等)发送即时消息。消息通过一对多的方式发送给多个用户,接收者回复消息时仅回复给发送者。5.3.4. 聊天室即时消息聊天室即时消息基于聊天室群组建立,由运营商管理员创建并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属性:l 由用户临时复选多个用户作为成员的方式建立起来的群组。被选中的用户会受到加入该多方会话的邀请,用户确认后可以即时多方会话。l 多方会话中的当前用户可以邀请其他未加入用户加入。l 多方会话中至少有2人在线(包括创建者)方可创

31、建。创建的同时开始会话,当会话方少于2人时,会话结束,此多方会话被删除。l 多方会话的最大同时加入人数为系统设置值(系统设置最大为100人),达到该人数后任何人不能再加入该群组。当会话通信结束,多方会话信息不会在系统中保存。用户加入聊天室后可以邀请其他用户加入聊天室。用户在聊天室内发送的即时消息将在聊天室内广播,所有登录聊天室的用户都可以看到,除非某些用户设置了消息过滤规则,过滤掉该广播的即时消息。用户在聊天室中可以选择某个成员进行私聊。私聊消息的发送和接收只发生在发生私聊的两个成员之间。运营商管理员根据要求对请求加入各聊天室的用户进行鉴权控制。5.3.5. 离线消息用户应能够向离线用户发送即

32、时消息。接收方可以设置:l 如果接收方设置为“服务器缓存离线消息”,则将该消息暂存,在系统设定的有效时间内如果接收方上线则将消息发给接收方,如果超过有效时间而用户未上线则将消息抛弃;l 如果接收方设置为“离线消息转短信”,则用短信将离线消息发送到接收方手机终端。5.3.6. 定时消息用户可以设置消息的发送时间,消息暂时被保存在网络中,当指定时间到达时,即时消息业务将消息发送出去,用户通过客户端终端可以查看及取消尚未发出的定时消息。5.3.7. 系统广播管理员可以发送系统广播消息,系统广播消息具有有效期,在此有效期内在线的用户都可以收到广播消息。5.3.8. 即时消息通知用户的即时消息业务终端应

33、能够接收以下有关即时消息业务的通知:l 用户的即时消息业务终端应能够通知用户有新的即时消息到来,不管用户用以进行即时消息会话的窗口是否打开,通知的方式可以是声音、弹出框等方式。用户可以设置终端是否发出即时消息到来的通知;l 用户的即时消息业务终端应能够接收其它用户向其发送的即时消息会话邀请,以建立会话模式的即时消息通信;l 即时消息业务系统应能够向用户发送消息状态报告,包括成功的状态报告以及失败的状态报告,用户可以设置是否接收消息状态报告,并且可以设置接收消息状态报告的类型,如仅接收失败的状态报告,接收成功的状态报告以及失败的状态报告;用户可在客户端进行配置是否显示;l 在即时消息聊天室聊天中

34、,当有新的成员进入聊天室或退出聊天室,即时消息业务系统应能通知正在即时消息聊天室聊天的用户。5.3.9. 历史记录即时消息业务应能保存用户在即时消息会话过程中的各种消息。历史会话中的文本信息保存在网络侧服务器上。网络侧每个用户能够保存的历史会话有容量限制。用户可以选择若干条消息上传到系统进行保存。客户端也对用户发生的即时消息会话内容进行存储、记录,当客户端有一定的存储量的限制时,存储区域满时会从头覆盖先前的记录。用户可以对指定的消息设定保护,被保护的消息不会被覆盖。即时消息的历史会话同语音通话记录在客户端上一起显示。用户可以对历史会话进行本地管理,包括:保存、查看、排序(按号码、姓名等关键字排

35、序)、搜索。用户可以设置是否在聊天的过程中在业务平台上保存历史会话,并可提供历史会话的上传与下载。5.4. Presence业务Presence业务提供用户订阅IMS试验网内其他即时消息业务用户的在线状态、通信意愿、通信手段、场所以及其他等描述信息。Presence业务可以和即时消息、群组管理等业务相集成,以支持完整的业务功能。5.4.1. Presence状态Presence状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在线、忙碌、马上回来、离开、接听电话、开会、外出就餐、显示为脱机、离线。在线:表示用户已经登录且当前空闲。忙碌:表示用户已登录但当前非空闲。马上回来:表示用户已登录,暂时无法回复消息。离开:表示用户

36、已登录,但用户并不在计算机旁。接听电话:表示用户已登录但因接听电话暂时无法回复消息。开会:表示用户已登录但因开会暂时无法回复消息。外出就餐:表示用户已登录但因外出就餐暂时无法回复消息。显示为脱机:表示用户已登录,但对联系人仍“显示为脱机”状态。离线:用户退出登录后状态自动转为离线。其他用户可以通过即时消息业务发送离线消息或者发送短信、彩信消息。除“离线”、“显示为脱机”状态外,用户处于其他状态并不会导致IM的会话请求被拒绝。用户可个性化设置客户端所处的上述各种状态。5.4.2. Presence订阅Presence订阅包括以下要点:l 用户可以在终端上操作已满足个人订阅需求;l 可以设置、更改

37、自己的Presence信息订阅策略;l 可以发起对其他用户的订阅;l 可以对未定订阅者进行授权操作;l 可以在自己的联系人列表中增加、删除联系人;l 可以查看订阅者(Watcher)的信息。5.4.3. Presence订阅列表Presence订阅列表包括以下要点:l 用户(Watcher)在终端上维护自己的订阅列表;l 可以创建、删除、编辑订阅列表;l 可以增加、删减订阅列表的成员;l 可以根据列表一次性订阅多个成员的Presence信息;l 可以在订阅列表中包含群组标识;l 修改后的订阅列表在Presence Server上保存;l 可以订阅群组成员的Presence信息。5.5. 个人通

38、信录业务此业务由用户个人创建和管理,个人通信录的内容由个人用户创建,并可创建联系人分组和群组,个人通信录提供客户端向服务器同步的功能。5.5.1. 个人通信录数据信息要求 1) 联系人基本数据要求包括联系人姓名、所在公司、工作地址、职务、手机电话号码、办公号码、SIP地址、电子邮件、飞信号码、照片、个人说明、联系人所属群组等信息。2) 联系人分组数据要求分组名称、联系人数据等信息。 5.5.2. 个人通信录联系人列表与个人通讯录之间的区别:个人通讯录作为一个功能特征在用户客户端展现的管理用户在注册和未注册情况下,均可在本地对个人通信录中的联系人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也可以进行联系人分组操

39、作。用户可对联系人分组的操作包括,增加联系人到分组、移动联系人到分组、复制联系人到分组、从分组中删除联系人。联系人个数最大确认:手机客户端支持的好友数目,太多可能会造成通信录同步压力要求为1000人可任意配置,分组数据最大要求为100个。联系人必须属于个人通信录里的某一个分组。5.5.3. 个人通信录的同步个人通信录存放在用户本地,用户可将其个人通信的数据备份到网络侧服务器中。用户可从服务器下载个人通信录到本地。个人通信录中的联系人信息可以导出。5.5.4. 个人通信录搜索提供个人通信录本地搜索功能,用户可以按照姓名、电话号码等关键字进行精确搜索和模糊搜索。5.6. 群组管理个人通信录业务中有

40、群组通信,个人通信录中的群组由用户创建并管理。群组信息包括群组的名称、特定业务信息、可见性、许可权限、群组中的人数等。群组中的个人信息是个人通信录中的联系人信息。群组的管理包括群组的建立、用户加入群组与退出管理,群组信息的修改和删除等。群组属性定义如下:l 群组的创建者为群组的管理者。l 可以创建并管理的预设群组数量是有限制的,系统允许的上限可设置,系统分给每个群组一个唯一的ID。l 群组的创建者(管理者)可以发送邀请给其他用户,邀请其加入该预设群组;也可以删除群组中的用户。l 即时消息用户可以查找并申请加入群组。l 用户可以接受或拒绝其他用户发送来的加入群组的邀请,接受后用户自动被加入该群组

41、的列表。l 群组创建者(管理者)可以将一个群组设定为“开放”或“受限”。l 用户也可以通过直接输入一个群组ID的方式请求加入一个群组,加入“开放”群组时,只要未达到群组人数上限(系统设定值),则用户可以自动加入;加入“受限”群组时,用户需获得创建者(管理员)的授权方可加入。l 群组成员自动可以获得群组列表信息,群组列表的信息包括群组总人数、当前在线人数以及群组中每个成员的详细信息。l 成员可以主动要求退出群组; 6. 业务流程6.1. 业务订购业务订购明确订购业务需要用户提供的用户信息指用户申请即时消息业务并得到受理和开通。业务订购需要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即:以BOSS系统为标准。用户可以通过

42、如下方式开通即时消息业务:l 短信方式开通业务(用户发送开户短信到某一指定服务代码10086,定义命令字KTSYIM);l 营业厅开通业务;l WEB自助服务开通业务;l 10086客服电话开通业务。BOSS系统在受理了用户开通业务的请求后,需要通过实时的接口将新增的业务订购关系通知用户归属的即时消息AS设备及HSS设备。6.2. 用户自服务操作用户可以通过用户自服务门户设置与业务相关的参数和信息。6.3. 业务退订业务退订指用户取消对该业务的订购关系。退订后用户将无法再使用该业务。用户退订业务后进入业务数据保留期。保留期内用户再次申请该业务时,系统会提示用户是恢复前次数据还是重新注册,如果用

43、户选择恢复前次数据,则将原有用户退订前的数据依然保留;如果用户选择重新注册,则系统给用户分配一个新的用户空间并同时删除用户退订时保存下来的数据。用户数据在系统内存储超过保留期后,系统自动删除用户数据。在上述保留期内用户选择重新注册、超过保留期的情况下,系统删除原有数据后将用户原有帐号设为冷冻期状态。超过冷冻期后该帐号将被系统自动删除。保留期,冷冻期时间值可在服务器进行配置。与业务受理及开通流程类似,业务退订也需要遵循一个原则,即:以BOSS为准。用户可以通过如下方式退订即时消息业务:l 短信方式退订业务(用户发送退订短信到指定服务号码);l 营业厅退订业务;l WEB自助服务退订业务;l 10

44、086客服电话退订业务。BOSS系统在受理了用户退订业务的请求后,需要通过实时的接口将变更后的业务订购关系通知即时消息AS和HSS。除了用户主动退订业务外,系统还应该支持BOSS系统根据自身的客户资料变更而发起的业务注销请求,如用户销户。6.4. 业务订购和退订流程即时消息业务的订购流程:l 用户通过短信、WEB自助服务、10086客服电话等方式,或者到营业厅办理开通即时消息业务;l BOSS系统收到用户开通即时消息业务的请求,并且经用户确认后,更新系统中的业务订购关系表,增加业务关系记录; l BOSS系统的订购关系表更新成功后,通过BOSS与即时消息AS之间的接口,将业务订购关系同步给即时

45、消息AS;l 即时消息AS收到更新订购关系的请求后,在系统中为该用户分配开通业务所需要的系统资源(例如存储空间、对象等),并且预置业务处理所必需的缺省信息,业务立即生效。即时消息业务的退订:l 如果用户不需要继续使用即时消息业务,可以通过短信、WEB自助服务、10086客服电话等方式,或者到营业厅办理一种或多种即时消息业务退订;l BOSS系统收到用户退订即时消息业务的请求,经过用户确认,更新系统中的业务订购关系表,删除相应的记录;l BOSS系统的订购关系表更新成功后,通过BOSS与即时消息AS之间的接口,将业务订购关系的变更同步给即时消息AS;l 即时消息AS收到更新订购关系的请求后,在系

46、统中删除用户对该业务的订购关系,并且立即生效。6.5. 消息业务流程6.5.1. 点对点即时消息1) 发送方用户构造即时消息,选择一个在线的消息接收方; 2) 发送方用户发送该即时消息;3) 该即时消息路由到即时消息业务平台;4)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向接收方递送该即时消息;5) 若该即时消息未发送成功,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向发送方用户发送未发送成功信息。(如:未发送到XXX)6.5.2. 一对多即时消息1) 发送方用户构造即时消息,选择多个消息接收方或联系人分组发送即时消息; 2) 发送方用户发送该即时消息;3) 该即时消息路由到即时消息业务平台;4)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向接收方分别递送该即时消息;5

47、) 若该即时消息未发送成功,即时消息业务平台根据不同的接收方,向发送方用户分别提示未发送成功信息。(如:未发送到XXX)6.5.3. 即时消息会话以下是多方会话即时消息、群组即时消息、聊天室即时消息流程。如果是聊天室即时消息,由管理员创建聊天室并管理用户能否加入聊天室:1) 用户发起创建即时消息会话的请求,被邀请者为用户URI或群组URI;2)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根据用户的请求创建会话URI,并且分别和所有参与者建立TCP连接,进入即时消息会话交互模式;3) 即时消息会话成员向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发送会话状态订阅请求;4)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将当前会话状态(例如参与者列表)通知订阅者;5) 订阅到期前

48、会话仍然在继续则订阅者应续订阅会话状态;6) 所有会话的参与者进行即时消息的会话交互,消息发送方用户构造即时消息请求,并向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发送;7) 消息路由到即时消息业务平台;8)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将消息分发给会话中的所有其它参与者;9) 所有其它参与者接收到该消息;10) 会话成员向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发送邀请其它用户加入会话的请求;11)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向被邀请者发送邀请用户加入会话请求;12) 被邀请者客户端提示用户是否接受邀请;13) 用户接受邀请,则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和被邀请者间建立会话;14) 会话的所有其它参与者均接收到有一个用户加入会话的通知;15) 其中一个参与者想退出会话,发

49、起退出会话的请求;16)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释放和该参与者的会话;17) 最后一个会话参与者发起退出会话的请求;18)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释放和此会话参与者间的会话;19)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释放会话URI。6.5.4. 离线消息1) 发送方用户构造即时消息,选择一离线消息的接收方;2) 用户发送该即时消息;3) 该消息路由到即时消息业务平台;4)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发现接收方用户离线,于是判断接收方用户的设置:a) 如果接收方设置为“服务器缓存离线消息”,则将该消息暂存,在系统设定的有效时间内如果接收方上线则将消息发给接收方,如果超过有效时间而用户未上线则将消息抛弃;b) 如果接收方设置为“离线消息

50、转短信”,则用短信将离线消息发送到接收方手机终端。6.5.5. 大消息说明大消息的长度和大小?参考飞信,飞信客户端限制消息大小为180汉字(360Bytes)。递送6.5.6. 对于发送消息大小超过1300,1) 接收方客户端比较将要接收消息的大小和本地剩余空间;2) 如果本地空间不足则提示用户空间不足且停止消息的接收;3) 消息被暂存在即时消息业务平台中;4) 当本地空间足够时,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再次下发消息。6.5.7. 添加消息附件1) 发送方用户构造即时消息请求;2) 发送方用户添加要发送的文件作为附件;3) 发送方客户端将所选择的文件进行MIME编码;4) 发送方发送消息。5) 图像和

51、声音直接在客户端上显示和播放。6.5.8. 消息发送报告1) 发送方用户设置需要消息发送的状态报告;2) 发送方向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发送一条即时消息;3)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传送消息到接收方,消息发送成功或消息超过有效时间被抛弃后即时消息业务平台产生相应的递送报告;4)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把状态报告发给发送方。6.5.9. 历史会话1)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将消息保存在消息发送者的发件箱中;2)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将消息保存在消息接收者的收件箱中;3) 当历史会话空间用量达到告警点时系统向用户发送告警消息。6.5.10. 消息过滤1) 接收方接收到消息;2) 根据接收方用户设置的过滤条件对消息进行检查;3

52、) 根据检查结果执行相关处理。6.5.11. 定时消息1) 发送方用户构造即时消息请求;2) 发送方用户设置消息为定时消息;3) 发送方用户设置消息预定发送时间;4)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收到消息后将其暂存并且启动定时器;5) 到达预定时间后定时器触发消息发送流程。6.5.12. 系统广播1) 系统管理员通过PORTAL设置系统广播内容以及有效期;2)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将广播内容向所有在线用户发送一次;3) 当用户上线后即时消息业务平台获得状态通知则检查是否在广播有效期内,如是则向该用户发送系统广播。6.6. Presence业务流程6.6.1. 用户配置授权策略1) 用户(Presentity)

53、可以配置自己的信息授权规则;2) 用户(Presentity)向 Presence Server发起配置授权规则的请求;3) Presence Server检查请求的合法性,如果请求不合法则返回错误;4) Presence Server判断请求消息的有效性,如果无效则返回错误;5) Presence Server找到对应的存储地址,将授权规则进行保存。6) Presence Server返回给用户(Presentity) 配置成功的信息。6.6.2. 用户发布Presence信息1) 用户(Presentity)向Presence Server发布自己的Presence信息;2) Presen

54、ce Server检查请求权限的合法性,如果请求不合法则返回错误;3) Presence Server判断请求内容的有效性,如果无效则返回错误;4) Presence Server找到对应的存储地址,将Presence信息进行保存;5) Presence Server返回给用户(Presentity)发布成功的信息。6.6.3. Presentity订阅watcher信息1) 用户(Presentity) 向Presence Server订阅订阅者(Watcher)的信息;2) Presence Server判断该用户(Presentity) 是否有订阅权限;3) 如果无订阅权限,则返回订阅失

55、败信息;4) Presence Server返回给用户(Presentity)订阅成功的信息。5) Presence Server向用户(Presentity)发送订阅者(Watcher)当前的信息。6.6.4. 用户订阅其他用户的Presence信息1) 用户(Watcher)向Presence Server订阅某个用户的presence信息;2) Presence Server检查请求权限的合法性,如果请求不合法则返回错误;3) Presence Server查看被订阅者的授权规则;4) 如果当前的用户(Watcher)已经被授权,Presence Server向该用户发订阅成功的消息,并

56、发送被订阅用户(Presentity) 的当前状态;5) 如果当前的用户(Watcher)被限制授权,Presence Server向其发订阅失败消息;6) 如果当前的用户(Watcher)没有被授权,也没有被限制,Presence Server向被订阅用户(Presentity)发送该订阅者(Watcher)的信息,请求授权。(包括一次授权还是永久授权);7) 如果被订阅用户(Presentity)向当前的订阅者(Watcher)授权,则Presence Server向订阅者(Watcher)发订阅成功的消息,并发送被订阅用户(Presentity) 的当前状态;8) 否则,如果被订阅用户(

57、Presentity)向当前的订阅者(Watcher)不授权,Presence Server向订阅者(Watcher)发订阅失败的消息。6.6.5. Presence消息变更触发通知流程1) Presence Server 上的Presence信息发生改变触发变更通知;2) Presence Server查找订阅该变更Presence的用户(Watcher)列表;3) 查找需触发的用户(Watcher)列表中每个用户(Watcher)的触发规则;4) Presence Server按照触发规则去触发每一个用户(Watcher);5) 如果触发成功,用户(Watcher)返回Presence S

58、erver成功的信息;6) 如果触发失败,根据触发规则按照一定的策略再次触发。6.6.6. 更新订阅授权策略触发通知1) 用户(Presentity)更新了Presence Server上的订阅授权策略;2) Presence Server发现授权策略的变化;3) Presence Server检查授权策略所影响的用户(Watcher);4) 如果授权策略的变化导致某些用户(Watcher)没有权限,则取消该用户(Watcher)的订阅,并且向该用户(Watcher)发送通知。6.7. 个人通信录业务流程个人通信录业务保存数据到即时消息业务平台的用户本地PC客户端中。6.7.1. 用户登录登录

59、进入PC客户端后,选择打开个人通信录。6.7.2. 创建联系人信息用户未登录状态下可以创建联系人信息。包括在分组、和未分组的个人通信录中创建联系人信息。1) 用户填写联系人信息并提交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具体信息参见5.5.1个人通信录数据信息要求;2)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判断请求的合法性,如果请求不合法则返回错误;3)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判断用户信息的有效性,如果无效则返回错误;4)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保存用户的联系人信息到用户本地,返回创建成功信息。6.7.3. 删除联系人信息用户未登录状态下可以删除联系人信息。包括在分组、和未分组的个人通信录中删除联系人信息。1) 用户选中需要删除的个人通信录中的

60、联系人,并提交即时消息业务平台;2)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判断请求的合法性,如果请求不合法则返回错误;3)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删除选定的联系人信息,返回删除成功信息。6.7.4. 修改联系人信息用户未登录状态下可以修改联系人信息。包括在分组、和未分组的个人通信录中修改联系人信息。1) 用户填写需要修改的联系人信息,提交修改请求给即时消息业务平台;2)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判断请求的合法性,如果请求不合法则返回错误;3)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判断需要修改的用户信息有效性,如果无效则返回错误;4)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保存新的联系人信息到用户本地,返回修改成功信息。6.7.5. 创建分组信息用户未登录状态下可以创建分组信息。1) 用户创建分组信息,并提交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具体信息参见5.5.1个人通信录数据信息要求;2)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判断请求的合法性,如果请求不合法则返回错误;3)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判断群组信息的有效性,如果无效则返回错误;4) 即时消息业务平台保存分组信息到用户本地,返回创建成功信息。6.7.6. 删除分组信息用户未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