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建配套房地产权利归属问题分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33646829 上传时间:2021-10-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7.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公建配套房地产权利归属问题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公建配套房地产权利归属问题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公建配套房地产权利归属问题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公建配套房地产权利归属问题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建配套房地产权利归属问题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公建配套房地产权利归属问题分析陈黎霞 上海市崇明县房地产交易中心一、公建配套的概念和分类目前, 我国立法未对公建配套的含义进行明确规定。 原建设部 城市居民区设计规范中称之为“居民区公共服务设施” ,各省市的地方性法规及规章中,多表述为“居民区配建设施”或“居民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 。一般而言,公建配套是指开发商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居住区的设计标准规划设计, 在住宅区土地范围内与商品住宅配套修建的各种公用建筑和公用服务设施。对于公建配套的分类, 根据分类的标准不同而有所不同。 按盈利与否可分为公益性公建配套和盈利性公建配套。 公益性公建配套, 即非盈利性设施, 一般是根据指令性指标控

2、制该类配套公建的建设。 盈利性公建配套, 即居住区日常生活必需的商业服务性设施, 以指导性指标引导该类配套公建的建设或开发商与购房人之间约定建设。 按照产权不同,可分为归个人所有的公建配套,如已经出售的小区商铺;归全体业务所有的公建配套, 如已经被全体业主分摊的地下车库; 归开发商所有的公建配套。 按使用性质分为教育、 医疗卫生、 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行政管理和市政公用等公建配套。二、我国公建配套产权归属不明及其引发的问题目前,由于我们关于公建配套房地产的归属的法律法规不明确,业主与房地产开发企业之间关于公建配套产权归属的民事纠纷时有发生, 甚至有的业务大会或业主委员会因公

3、建配套房地产被登记在开发商或其他人名下侵害了全体业主共有权为由, 对登记机构提起行政诉讼。公建配套房屋的权利归属问题主要有如下规定。 物权法第 73条规定: “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绿地或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 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 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 。第 74 条规定: “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 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 属于业主共有”

4、 。 物业管理条例第 27 条规定: “业主依法享有的物业共有部位、 共有设施设备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 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处分” 。 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第 39 条规定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下列配套设施设备柜业主共有: “(一)物业管理用房; (二)门卫房、电话间、监控室、垃圾箱房、共有地面架空层、共有走廊; (三)物业管理区域内按规划配建的非机动车车库; (四)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共有绿化、道路、场地; (五)建设单位以房屋销售合同或者其他书面形式承诺归全体业主所有的物业; (六)其他依法归业主共有的设施设备” 。由上述规定可见, 上海市的地方性法规对属于业主共有的情形进行了明确的列举, 为减少和解

5、决因公建配套房地产的归属纠纷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但总体来说,全国范围内,仍无全国性的基本法律对该问题作明确规定,因此引发诸多纠纷。产权规则是市场经济一切游戏规则的基础。公建配套的产权不明,实际上已经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业主的权益受到侵害和挤压,一些房地产商或物业管理公司随意使用、 出租配套公建设施; 物业公司将绿化地改为停车位后出售出租等。有的纠纷甚至演化为暴力事件,或出现聚众闹事、群体上访等,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另外, 产权不明也使得产权激励机制无法发挥作用, 导致公建配套利用率不高。 比如说目前不少小区普遍存在的会所问题, 由于法律对其产权界定不明确,业主与开发商争夺控制权,开

6、发商不敢投入,业主经营则既没有经济实力, 也缺少管理经营的经验, 争来争去的结果是会所不能好好经营,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从数量上看, 上述因产权归属不明引发的民事纠纷居多。 但近几年,因此引发的房地产登记行政诉讼案件也逐渐多了起来。这类行政诉讼案件, 多因业主委员会作为原告。 不过案件多因被诉房地产登记行政行为作出时, 原告业主委员会并未成立, 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 或者因登记行为早已发生, 原告提起行政诉讼超出法定起诉等原因被裁定驳回起诉。 笔者认为, 此类案件之所以多以裁定驳回原告起诉为结案方式, 是因为在诉讼标的物公建配套房地产的归属未经民事诉讼等途径确认之前, 被诉房地产登记这类行政行

7、为是否侵害原告的权益很难由行政审判庭作出裁决, 从而引导原告通过民事诉讼等其他途径解决纠纷。三、判断公建配套产权归属的基本规则只有制定合法有效的产权归属规则, 才能对上述问题起到定纷止争的作用。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笔者认为,判断公建配套产权归属的基本规则有如下几个。1、法有明确规定为首要原值该原则为“依法治国”的应有之意。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是法治国家,社会是法治社会,政府是法治政府;要求每个公民从事任何活动, 都要依法而行, 没有法律规定的要遵循习惯或善良风俗等民事法律原则。 基于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及地方规定开发商必须配套修建并明确其产权归属的公建配套, 其产权归属按法律的有关规定执行。 例

8、如,在上海,依据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第 39 条明文规定,物业管理用房、 物业管理区域内按规划配建的非机动车车库等公建配套设施应归业主共有, 而不允许违反该规定有不同规定或约定, 此即法律规定优先原则。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商品房买卖合同有具体约定的按约定执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对于开发商及业主均具备法律约束力。如果出让合同约定受让人应配套建设一定面积的行政管理用房, 其产权归政府, 则上述公建配套的产权归政府。 如果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某些公建配套的产权归全体业主,或被列入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范围,则其产权归全体业主。需要注意的是, 上述合同约定的内容应限制在法律法规无明文规定的范围,并

9、且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否则,约定无效,以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为优先适用原则。3、 “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同时兼顾业主的利益对于小区内盈利性或有一定盈利性质的文化体育、 金融邮电、 商业服务等一般是由开发商进行投资, 在不改变公建配套科学规划之用途的前提下, 应坚持 “谁投资、 谁受益” 的原则由开发商出租或出售。这样有利于开发商积极投资小区的配套公建, 提升小区生活品质, 方便居民生活消费。但开发商毕竟不是“慈善家” ,在土地是稀缺资源的这一不可改变的前提下, 要防止开发商对稀缺资源的侵占, 所以在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同时,要兼顾业主或居民的利益。对一些业主必须使用的而产权在开发商名下的公建配套,政府要加强管理,由开发商或物业管理公司合法经营, 而不能由其凭借其对稀缺资源的占有,对业主进行“掠夺” 。6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套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 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6欢在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