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管理及校本课程开发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646360 上传时间:2021-10-18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9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课程管理及校本课程开发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课程管理及校本课程开发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课程管理及校本课程开发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课程管理及校本课程开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管理及校本课程开发(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l一、课程管理的基本趋势:l 课程权力下放。l二、三级课程管理主体各自的职责l 三级课程:国定、地定、校定课程l 三级课程管理:国家的课程管理、地方的课程管理、学校的课程管理。l国家的课程管理职责l地方的课程管理职责l学校的课程管理职责:l 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l 校本课程合理开发三、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SBCD)l(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l1、自上而下的全国规模的课程改革运动的失败。l2、全球民主化运动的高涨。l3、教师专业自主的需求。l(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和意义l1、SBCD:课程权力的下放(给教师赋权)l教

2、师:执行者 开发者l2、 SBCD :过程而非结果l(1)成果显现的过程性: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是以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个性张扬、学校特色的突显来显示。l(2)开发的过程性:校本课程开发是随着开发实施而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l(3)评价的过程性:注重过程性评价l3、SBCD:教师专业发展l “有专家经调查研究精锐地指出,现在不少教师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么上课,离开了练习册和习题集就不知道怎么出考卷。”l(1)从教师生存方式看:l占有式和存在式l“以物徇我,则物亦我也。以我徇物,则我亦物也。”l(2)从课程管理制度看:l“课程开发是手段,教师发展是目的”l(1)课程

3、意识的提升l课程是开放的:理想课程、正式课程、领悟课程、操作课程、体验课程l课程是民主的l课程是科学的:反对经验主义、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l(2)课程开发能力和行动研究能力的培养l计划实施观察反思计划l(3)合作精神的培养:l 从单干者到群体合作者l4、校本课程开发:学生个性的张扬l(1)给学生留下空间l(2)以学生需要为导向l(3)差别性教育l5、校本课程开发:学校特色的凸显l(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l1、基础性课程:授给学生可再生长的基本知识和可再发展的基本技能的课程。l学科知识课程:课程内容更新、学科结构的革新、学科知识横向整合。l学习策略课程:通用学习策略、学科学习策略l2、丰富性课程

4、:健身、博知、冶情、励志、广行。l3、发展性课程:拓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课程。l(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l1、合作开发:校际合作、专家学校合作、研究机构学校联合、领导和教师合作l2、课程运行的自开发l初次课程设置学生反馈教师反馈再设置课程设置更合理教师专业能力提高,学生能力提高。l(四)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l1、明确理念:教育哲学、教育宗旨与教育目标l素质教育“培养站直了的现代中国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民族性、创新性、现代化、健康、坚毅等品质。(锡山中学)l2、需求分析:学生、教师和社会需求l3、资源评估:信息、能力和物质资源l4、优势评价:管理、教师和学生优势l 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为目的,由学校采取民主和开放手段,由教师按一定课程编制程序进行的课程开发。l校本课程开发与选修课、活动课之间的关系:l 要用校本课程开发的观念和思想开设选修课、活动课。l谢谢l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