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统一长度单位教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608110 上传时间:2021-10-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统一长度单位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统一长度单位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统一长度单位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统一长度单位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统一长度单位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长度单位第一课时: 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量物体的正确方法,知道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摆放,要放平摆直。2、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3、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及对生活的重要意义。4、鼓励学生先估测再测量,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测量方法。【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用实物测量,体会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并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难点: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裁缝”的故事。请同学们仔细听,小裁缝遇到了什么问题?认真想一想,你能帮助他吗?从故事中,你能明白什么道理?(

2、课件演示,教师口述故事)有一天,裁缝店里来了一位顾客要做一件衣服,小裁缝热情地接待了客人。紧接着,裁缝师傅认真的量出了衣服的长是3拃,小裁缝也认真的在布料上拃了3拃,裁出了衣服,并缝制好了。过了几天,客人来取衣服了,穿在身上一试,新衣服太小了。这时师傅走过来,用手量了一下,生气地对小裁缝说:“告诉你身长3拃,怎么做成了两拃。”小裁缝心里想:“我明明量的是3拃,怎么变成了2拃?这是怎么回事?”同学们,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请生自由回答)(让孩子们通过班级学生进行谈论明白问题的关键是:每个人的1拃是不一样的,不统一测量标准,是很难沟通和交流的,统一单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

3、不要着急,赶着教学流程,而是给足时间,给足机会让孩子明白道理。设计意图以小故事的形式开始上课,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统一长度单位,初步做了铺垫,同时,也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二、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谈话导入:我们用什么来测量物体的长短,比如量铅笔的长短?2、观察直尺、三角板,发现和认识厘米。设计意图给足时间让孩子去发现厘米,初步认识厘米有多长有多短。3、让学生发现和寻找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短是1厘米。并教学测量。(让孩子自己去测量,教师进行集体的反馈,孩子可能不会进行正确测量,放手让他们尝试,再进行纠错,让孩子在纠错中认识正确测量物体的长短。)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1、设计意图

4、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际练习,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再次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4、联系实际,活动体验。师:同学们都做得很棒哦。下面同学们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在教室里面,找找自己喜欢的物体,先估测一下它大概多长,多宽或多高,然后再测量一下,好吗?师:小组汇报你们是怎样测量的。设计意图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以后,安排体验活动,拓展思维思维容量,除鼓励学生估测之外,还要引导学生知道,有些物体,可能不是一个一个地摆,而是一次接一次地量。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对你有什么帮助啊?今天学到的知识,你觉得它有什么用啊?生: 设计意图在学生说出自己收获的基础上,教师再一次梳理知识,重申本节课学习

5、重点内容。表扬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认识米 用米量【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知道量比较长的物体要用米做单位,会用米量物体的长度。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教学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教学、具准备:米尺、绳子、学生尺、等教学过程游戏导入,引起认知冲突猜想我们认识了厘米,如果我们用厘米测量足球场的长?提问:这样测量你感觉怎样?拿怎么办?要想方便的测量就要认识另外一种尺子米尺。介绍米尺展示米尺,告诉学生从1

6、100厘米着一段正好是“1米”。建立表象让一个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获蒋两臂张开伸平庸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用米量用不同的方法测量1米的绳子长是多少厘米汇报方法(得出1米就是100厘米)实践活动测一测,你跳远的距离是多少米?(可以找教室中的某一样物体测量或者量出1米的高度在墙壁让孩子课间进行身高对比,对1米出生深刻印象)四人一组,分组操作。每人量一物,其他同学监督帮助。量一量:黑板长、宽,教室长、宽及教室门的高和宽。学会解决实际问题:1、小华用一根3米长的竹竿量水深,竹竿露出水面1米。水深多少米?2、找一根绳子和一把米尺,去量一课树干周围有多长。想一想,应该怎样量?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7、本领?1米到底有多长?怎样估测物体的长度?作业安排:略教学反思长度单位-认识线段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第5、6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教学用具:刻度尺,各种弯的、直的实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绳子等。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员叔叔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刻不容缓的,当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

8、是走楼梯呢?(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二、观察体验,探究新知1、感知线段的直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丝等。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师:请大家互相坚持谁拿对了,谁拿错了,并且互相纠正。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让学生直观感受一些物体直,一些物体弯曲)师:假如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那样都有两个端点。3、从实例理解线段

9、(1) 学生自由点2个点(2) 学生连接两个点,成为一条线。(3) 感受线段有长短。学生操作,指名把黑板上的两个点用线连起来。师:同学们画的这些线都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师:大家说得好,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教科书第页“做一做”的图下面那句话和三条线。小结:我们就把像课本第5页中间的图叫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比如书本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线段。学生找出身边的“线段”,并说一说、评一评。4、量线段和估线段师:线段可以量度吗?让学生量一量课本第页上面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小结量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教师出示横、竖两条同样长

10、的线段,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学生自由发表想法。学生通过用尺子量度,发现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小结: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长度。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需要估计一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同样出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会,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5、画线段教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学生尝试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让几个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学生操作后汇报。请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并边画边说。教师出示断了3厘米多的断尺让学生讨论:怎样用这把断尺画出3厘米出的线段?小组讨论

11、,试画。小组派代表汇报。师: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掌握画法就能准确画出线段。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2、想一想,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师:你们明白消防员叔叔为什么一接到任务后马上从铁管滑下来,而不走楼梯了吗?生活中运用这个原理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能说说看吗?四、总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五、课外作业完成第5页的做一做,用卷尺量一量周围环境,量跳远距离教学反思教学内容:P7及练习一第8、9、10、11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类比、观察,学会如何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

12、验,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想、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前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长度和1米的长度吗?教师口头出题,学生比划: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50厘米。小结: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板书课题。)二、新课探究环节一、1教学例8。教师谈话:(多媒体课件出示旗杆。)同学们看,这是我

13、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降低难度:这样猜测范围太广了,老师给同学们提个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l3米?和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想法。引导:方法一:排除法。l厘米只有这么长,(用手比划)那么13厘米就只有这么长,旗杆不可能这么短,所以是13米。方法二:推算法。把旗杆的高度和我们的身高对比一下,我们大约是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所以旗杆应该是13米高。10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方法三:类比法。和身边的13厘米高的物品进行比较,旗杆是不是和这个物品一样高,比如,我们手上的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小结:原来要确定答案有这么多种方法,我

14、们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多想,最终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2巩固新知。小明来到百鸟馆,看见了这样一只小鸟(多媒体出示)。这只小鸟的脚印的长度是1厘米还是1米呢?(学生交流。)3做一做。(l)出示教材第7页“做一做”题目。引导:60米是多大?我们的教室长大约是6米,课桌的宽会比教室还大吗?(不会。)所以用厘米比较合适。http:/w ww.xkb 让学生自己推算:操场的长是28米。(2)选择合适的单位。我们的教室长6( ) 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 ) 课桌高90( )环节三、1辨析题。(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8题)逐步出示题目,说说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2估一估。(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9题)3谁说得对?(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0题)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第一幅图长是5厘米,对吗?(错,没有对准刻度O,不能说是5厘米。)第二幅图长4厘米,对吗?(对,7厘米3厘米4厘米。)第三幅图大约5厘米长,对吗?(对,接近5厘米或超过5厘米一些的,我们都可以说是大约5厘米。)4量一量。(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1题)乌龟要爬( )厘米就能吃到小鱼。环节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一单元结束了,你学会了什么?.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