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级数学总复习资料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596714 上传时间:2021-10-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40.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级数学总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级数学总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级数学总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级数学总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级数学总复习资料(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总复习第1章 乘法1、 竖式图解a b c d=? a b 注释:(1)竖式中,先让写在下面的因数的个位(即“d”)去乘以 上 一个因数的个位(即“b”),从个位的下面开始记, c d 再去乘以十位(“a”)、百位.。依次数位对齐向左面记; (2)个位乘完后,又让写在下面的因数的十位(即“c”)去 e f 乘以上一个因数的个位(即“b”),从十位的下面开始 + h g 记,再去乘以十位(“a”)、百位.。依次数位对齐向左 K n f 面记; (3)按上面的方法,又换百位、千位.去乘。2、 乘式的认识(1)乘法的项 因数因数=积 积其中的因数=另一个因数(注:因数也叫乘数,除法这个式子

2、可用于乘式的验算) (2)乘法的项用字母表示 a b = c 因数 乘号 因数 等号 积3、 一般的运算(1)每份数份数总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3) 速度时间路程 (4) 单价数量总价 路程速度时间 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时间速度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四、整数的运算法则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

3、合并在一起,再减。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第二章 升和毫升一、单位换算(1)体积单位 1升=1000毫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1000000000立方毫米 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000000立方毫

4、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000000立方毫米 1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毫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立方分米(2) 附其它单位换算、长度单位:(10)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面积单位:(100)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质量单位: 1吨=100

5、0千克=1000000克 1千克=1000克 时间单位: (公历表)平闰年天数月份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一年天数平年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闰年312931303130313130313031366月份(大小)大平大小大小大大小大小大 一年中的等量关系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年=4个季度(春夏秋冬)1个季度=3个月(1、2、3)春(4、5、6)夏(7、8、9)秋(10、11、12)冬1个月=3旬大月=31天小月=30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1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 单位换算 1小时=60分 1分=60

6、秒 1小时=60分=3600秒 注意:高级(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小)单位的名数应该乘以进率; 低级(小)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大)单位的名数应该除以进率。第三章 三角形一、三角形的认识(1)三角形的定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得到的图形,叫三角形。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底a底a(2)三角形面积的推导(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高高高底a=三角形的底a底a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每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底高 所以: 三角形的面积(S)=底高2 =ah2 =ah 锐角三角形:三角形中,三个角都

7、大于00而小于900的三角形;(3)按角的大小分 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中,有一个角都于900的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三角形中,有一个角大于900而小于1800的三角形。 一般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4)按边的大小分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顶角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高 等腰三角形的特点 A:有两条边相等(即:两腰相等);B:两底角相等。边(a)底角ha 等边三角形的特点A:三条边相等;B:三个角都等于600。aC: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面积=底高2 =底高(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除以乙数的倒数) 等腰直角三角形aA:两直角边相等;(即:互相垂直的两边相等)B:顶

8、角等于900。a=bC:面积一般等于两直角边之积除以2。 S=ab2(其中a=b) =ab =a2=b2直角三角形bA:两直角边互相垂直;aB:顶角等于900。bC:面积一般等于两直角边之积除以2。ab2 =ab(5)轴对称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后,若直线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则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6)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7)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8)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或最多只有一个钝角。第四章 混合运算一、混合运算的顺序第一步:先算括号里面的,(1) 括号里面有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

9、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大括号里面的。(2) 但在上面各步的运算中有加、减、乘、除的。 先算乘除,从左往右算起; 后算加减,从左往右算起。第二步:算括号外面的。注意:运算中有加、减、乘、除的。同上面 先算乘除,从左往右算起; 后算加减,从左往右算起。第5章 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一、四边形是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四条线段首尾相连后形成的图形。常见的特殊四边形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梯形之间的关系。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有一个角等于900有一组邻边相等有一组邻边相等有一个角等于900且有一组邻边相等菱形正方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有一个角等于900等腰梯形梯形两腰相等有一条

10、腰垂直底边 直角梯形(1)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2)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内对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无数条高。(4)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5)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宽高(h)高(h) 底(a)长 底(a) (1)把平行四边形通过剪切、平移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2)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因为:长方形面积(S)=长宽 =平行四

11、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 =ah 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S)=底高 =ah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下底a上底b上底b高h 高h+下底a(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梯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3)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S)=底高 =梯形的(上底下底)梯形的高 所以:梯形面积(s)=(上底下底)高2 =(a+b)h2 =(a+b)h上底b(4)梯形的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5)梯形的认识高(h)腰腰(6)高:(无数条)平行的这组对边之间的距离;下底a上下的之间的距

12、离。第六章 找规律1、 数的关系 2+2+2 = 6 =32 a+a+a =3a= 3a3个2相加 3个a相加2+2+2+2 =8 =42 a+a+a+a =4a=4a 4个2相加 4个a相加2+2+2+2+2 =10 =52 a+a+a+a+a =5a=5a5个2相加 5个a相加2+2+2+.+2+2+2 =n2 a+a+a+.+a+a+a =na =nan个2相加 n个a相加二、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A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B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

13、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C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三、排列与组合问题(1)用前两者图案与后三种图案搭配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 分析: 2个 3个 3种 又有3种 共6种 即:23=6(种)第七章 运算律 1、 运算定律(1)表解:运算定律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c=bac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

14、c=ac-bc除法运算规律abc=a(bc)abc=acb(后面的不能移到第一个的前面)(ab)c=acbc(a-b)c=ac-bc减法运算规律a-b-c=a-c-b减法运算规律abc=a(bc)减法运算规律ab+c=a+c-b减法运算规律a-b-c=a-c-b(后面的不能移到第一个的前面)(2)各步解析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15、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第8章 对称、平移和旋转1、 图形的对称(1) 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找对称轴的方法:一般用对折的方法。(2)常见对称轴的条数A、等腰梯

16、形、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B、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C、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D、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E、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2、 图形的平移(1) 平移的概念平移就是在不改变物体或图形的大小、形状和方向的情况下,把物体或图形沿着水平或竖直方向运动就叫平移。(2) 平移的两个关键要素平移的方向平移的位置3、 图形的旋转(1) 旋转的两种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2) 旋转的三个关键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4、 角度的认识(1)角的分类 大于或等于00而小于900的角是叫锐角;角 等于900的角是直角; 大于900小于1800的角是钝角; 等于1800的角是平角; 等于3600的角是

17、周角。注:(1)1周角=2平角=4直角 (2)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秒针(2)钟面的认识时针分针钟面的结构 有三种针:时针、分针、秒针。全钟面分60小格(份),12大格。时间的认识 A、秒钟转钟面一周等于1分(即60秒);转一小格等于1秒,一大格等于5秒; B、分针转钟面一周等于1小时(即60分);转一小格等于1分,一大格等于5分;C、时针转钟面一周等于12小时;转一小格等于12分,一大格等于1小时。D、整点时,时针指向整点数上(例如:,4:00、11:00、7:00、3:00如上图钟面),分针、秒钟指向12点的位置。钟面上角度的认识 全钟面分60小格(份),12大格。时针、分针、秒针转一圈就转

18、了3600, 若60小格(份),每一格等于60,时针、分针、秒针转一格就转了60。 若12大格。每一格等于300,时针、分针、秒针转一格就转了300。第9章 因数和倍数一、数的认识(1)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和1、2、3都是自然数。自然数是整数。 自然数:0、1、2、3、4、5、6、7、8、9、10、11. 正奇数1、3、5、7、9、11、13.(2)奇数: 不能被2整除大的数即(单数)。 负奇数-1、-3、-5、-7、-9、-11、-13.奇数:2n-1 (n为整数) 正偶数2、4、6、8、10、12、14.(3)偶数: 0 能被2整除大的数即(双数)。 负偶数-2、-4、-6、-8、

19、-10、-12、-14.偶数:2n(n为整数)(4)素数(质数):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只有因数1和它本身的数。 或大于1的自然数中,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5)合数: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有因数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它因数的数。 或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它的数整除的数。 (6)最小的素数(质数)是2 ;最小的合数是4。(7)0、1、2、3.8、9、 10、11、12、.98、99、 100、101.998、999、100010、11、12、13、14、15、.94、95、96、97、98、99、100、101、102.998、999、10000、1、2、3、4

20、、5、6、7、8、9、自然数中最大的一位数 自然数中最大的两位数 自然数中最大的三位数是( ); 是( );最小的一位数 是( );最小的两位数 最小的三位数是( )。是( )。 是( )。奇数:2n-1(8)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二、倍数: (1)将其本身去分别乘以1、2、3、4、5、6. a 例: 12 12 3 4 5 . 1 2 3 4 5 .a 2a 3a 4a 5a . 12 24 36 48 60 . 6 241 2 3 4 5 . 1 2 3 . 6 12 18 24 30. 24 48 72 .注意: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0倍无意义。所以倍数、因数在大于1的自然

21、数中研究。(2) 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倍数是同时满足它们倍数的数。例:6和12的公倍数是:12、24、36.; 12和24的公倍数是:24、48、72.。(3)43=12,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即:ab=c,c是a的倍数,c也是b的倍数,a和b都是c的因数。)(4)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5)(5、2、3)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5或0的数都是5倍数。(个位上是5或0的数都能被5整除)。 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0、2、4、6、8;2的数都是2的倍数,即(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22、)。 3的倍数:将这个数各位上数相加,和能被3整除的是3的倍数,(各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的数都能被3整除)。2和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0的数都是2和5倍数。(个位上是0的数都能被2和5整除)。注:A、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B、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C、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

23、除。(6)、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三、因数(也叫约数) (1)慨念:求一个数的因数,就是能被它整除的数(0除外)。即那些数相乘(的积)等于这个数,这些数都是它的因数。 例如:6的因数有:( 1、2、3、6);5的因数有:(1、5); 12的因数有(1、2、3、4、6、12);24的因数有:(1、2、3、4、6、8、12、24); 64的因数有:(1、2、4、8、16、32、64)。 (2)公因数:求几个

24、数的因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因数中,如果其中一个因数都是这几个数因数,则这个因数就是它们的公因数。 例:(1)求6和12的公因数因为:6的因数是(1、2、3、6)12的因数是(1、2、3、4、6、12)所以:6和12的公因数是:( 1、2、3、6);例:(2)求5和6的公因数因为:5的因数是(1、5)6的因数是(1、2、3、6)所以:5和6的公因数是:1;24和64的公因数是:1、2、4、8。(3)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四、计数单位 (1)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

25、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五、 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第十章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加法算式(1)其中一个加数增大多少,另一个加数减少多少,和不变。字母表示:a+b=c (a+d)+(b-d)=c或(a-d)+(b+d)=c(2) 其中一个加数减少多少,另一个加数增大多少,和不变。字母表示:a+b=c (a-d)+(b+d)=c或(a+d)+(b-d)=c(3) 两个加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和就扩大相同的倍数。字母表示:a+b=c (ad)+(bd)=cd(4) 两个加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和就缩小相同的倍数。字母表示:a+b=c (ad)+(bd)=cd

26、二、减法算式(1)被减数增加多少,减数增加多少,差不变。字母表示:a-b=c (a+d)-(b+d)=c(2) 被减数减少多少,减数减少多少,差不变。字母表示:a-b=c (a-d)-(b-d)=c(3) 被减数和减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差就扩大相同的倍数。字母表示:a-b=c (ad)-(bd)=cd(4) 被减数和减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差就缩小相同的倍数。字母表示:a-b=c (ad)-(bd)=cd三、乘法算式(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积就扩大多少倍;字母表示:ab=c a(bd)=cd(2)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多少倍,积就缩小多少倍;字母表示:ab=c a(

27、bd)=cd(3)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多少倍,积不变;字母表示:ab=c (ad)(bd)=c(4) 一个因数缩小多少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积不变;字母表示:ab=c (ad)(bd)=c (5) 一个因数扩大n倍,另一个因数扩大m倍,积就扩大nm倍;字母表示:ab=c (an)(bm)=c(nm)(6) 一个因数缩小n倍,另一个因数缩小m倍,积就缩小nm倍;字母表示:ab=c (an)(bm)=c(nm)四、除法算式(1)被除数扩大多少倍,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字母表示:ab=c (ad)(bd)=c(2) 被除数缩小多少倍,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0

28、除外),商不变;字母表示:ab=c (ad)(bd)=c(3) 被除数扩大多少倍(0除外),除数不变,商就扩大相同的倍数;字母表示:ab=c (ad)b=cd(4) 被除数缩小多少倍(0除外),除数不变,商就缩小相同的倍数;字母表示:ab=c (ad)b=cd(5)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多少倍(0除外),商就缩小相同的倍数;字母表示:ab=c a(bd)=cd(6)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多少倍(0除外),商就扩大相同的倍数;字母表示:ab=c a(bm)=cd5、 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方法。第11章 解决问题的策略1、 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有关面积问题例:某小学有一块长方形的花园,长8米,在改建花园

29、时,花园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园的面积就增加了18米,问原来花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分析:宽增加18米2 原来的花园?宽宽 原来的花园? 原来的花园?增加18米2宽 原来的花园?+8米 3米8米8米 3米 原来的花园面积=86=48(平方米) 宽:183=6(米) 3宽=18 解:1838 =68 =48(平方米) 答:原来花园的面积是48平方米.2、 用线段图或列表的策略解决有关行程问题。第12章 统计 条形统计图一、统计图分类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1) 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特点 能清晰的看出每个量(数据)的大小; 能清晰的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及大小。条形统计图 制作根据图纸的大小,

30、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条,作为纵轴和横轴 在水平射线(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在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并标出数量的标记和计量单位。 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标上标题。 若条形太小可适当在条形内画上颜色等区分。 (3)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能够清晰的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能清晰的读出某时期(刻)的具体数据。 单式 复式概述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

31、的趋势。复式的折线统计图有图例,用不同颜色或形状的线条区别开来。折线统计图分为单式统计图和复式统计图。 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步骤是: 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先画纵轴,后画横轴,纵、横轴都要有单位,按纸面的大小来确定用一定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在纵、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序连接起来。作用:折线统计图可以用来作股市的跌涨和统计气温。第13章 用字母表示数一、用字母表示数应注意(1)数和字母相乘时的乘号可以写成小圆点,通常都省略不写,但数必须写在字母的前面。如a4通常写成4 a。字母与字母间的乘号也可写成小圆点,通常也省去不写。如xy通常写成xy。(2)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可以省略不写。如1n或n1都记作n。(3)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如24+x不能写成24x。(4)两个相同的字母相乘,可以写成平方的形式。注意2a与a2的区别。2a表示2个a相加或a个2相加a2表示2个a相乘。即:a2=a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