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各时期生育特点主攻目标田间管理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567629 上传时间:2021-10-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8.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麦各时期生育特点主攻目标田间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麦各时期生育特点主攻目标田间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麦各时期生育特点主攻目标田间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小麦各时期生育特点主攻目标田间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各时期生育特点主攻目标田间管理(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麦各时期生育特点,主攻目标,田间管理生长阶段生育特点主攻目标管理措施苗期(出苗起身)冬前5060天长根、长叶、分蘖冬前基本苗7090万/亩,冬前叶面积指数1。保全苗,育壮苗,促分蘖,保越冬。1) 查苗补苗2) 破除板结3) 适时浇好冬水 作用:A保苗越冬B对返青有利掌握:A土壤墒情,B时间。冬后返青30天除长根长叶分蘖外,开始穗分化,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促地温,早返青,促生长,保壮蘖成穗,争大穗。1) 重点措施是搂麦压麦目的是保墒增地温,早促生长,防徒长。2) 是否浇返青肥水应看苗,看地,看天气。一般田不浇返青水 除非救命水(指0-5cm土层严重缺水)中期(起身抽穗)起身15天1) 生长

2、速度最快,生长量最大。2) 分蘖两极分化,起身达高峰,孕穗总节数稳定。3) 营养器官建成,穗分化完成。在前期管理基础上,根据不同苗情,协调个体与群体,地上与地下,营养器官与结实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分蘖成穗率,达到穗多穗大,壮杆不倒目标。1) 起身期管理措施:A肥水利用:一般麦田的春季第一次肥水在此期。B针对群体过大和旺苗采取镇压 中耕及喷生长抑制剂等控长措施。2) 拔节期管理重视肥水运用:重施拔节肥3) 孕穗期管理:A重点是浇水,需水临界期在拔节后1015天。B其次是注意病虫害防治:白粉病 锈病,蚜虫,粘虫,吸浆虫。拔节10天孕穗后期(开花成熟)35天1) 以籽粒形成为中心2) 籽粒干物质主要

3、来自叶及倒二叶去合产量3) 维持根系保叶防衰养根护叶保粒增重1) 后期肥水的利用2) 后期干热风预防3) 后期病虫害的防治4) 收获适期:蜡熟中期(人工收获)蜡熟末期(机械收获) 春季麦田管理措施 1、及早开展锄划和搂麦 温度和水分是早春时节影响小麦正常返青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土壤解冻后,小麦返青前后,对底墒足、表墒较好的麦田要抓紧时间进行锄划和搂麦,做到划细、划匀、划平、划透,提温保墒,促苗早发;对土壤板结较严重、底墒较好而表墒差的地块,可以先镇压再锄划。 2、科学运筹春季第一肥水(返青-拔节期管理) 麦田起身期肥水主要有四方面作用:一是推迟分蘖两极分化,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穗数;二是减

4、少不孕小穗,促进小花分化,有利于穗大粒多;三是促进中部茎生叶面积增大,利于增加中后期光合产物,提高粒重,但也会造成田间郁蔽;四是促进基部节间伸长,在群体较大时容易引起倒伏。因此,起身期肥水对群体小的麦田弊少利多,群体适中的利弊皆有,群体大的有弊无利。 拔节期肥水主要有四方面作用:一是有效减少不孕小花,提高穗粒数;二是促进中等蘖赶上大蘖,提高成穗整齐度;三是促进旗叶增大,延长叶片功能期,延缓植株衰老,提高粒重;四是促进中上部节间伸长,有利于形成合理株型和大穗。因此,各地要结合生产实际,因地因苗制宜,合理运筹春季第一肥水。A,对一般麦田(总茎数1050-1200万/hm2),春一水在起身后期施,并

5、随水施标准氮肥300-375kg/hm2;二水在挑旗至抽穗期,施用标准氮肥300-375kg/hm2;B,对少部分群体偏大麦田要推迟春季第一水,可在拔节中期或到旗叶露尖时进行,一次性追施标氮肥450-525 kg/hm2促进分蘖两极分化,达到麦脚干净利索;必要时返青后拔节前采取中耕、镇压、喷矮壮素多效唑C,对群体偏小的麦田早春要在锄划提温保墒基础上,当新根和分蘖长出后,再进行第一次肥水,时间约在起身前期(约3月中旬)进行。对没有浇冬水的麦田要适当提早浇好春季第一水。凡浇过水的麦田都要及时进行锄划保墒。3孕穗期的管理、A重点是浇水,一般不再追肥,需水临界期在拔节后1015天。B其次是注意病虫害防

6、治:白粉病 锈病,蚜虫,粘虫,吸浆虫。玉米各时期生育特点管理措施,生育时期生育特点主攻目标主攻措施(管理措施)苗期(出苗拔节) 夏:25天左右春:30天左右长根增叶,茎节分化,是决定叶数与节数的时期,生长中心以根和下部叶为重点。“苗全 苗齐 苗匀 苗壮”以苗为中心,以根叶生长为标志。1. 化学除草:苗前除草,苗后除草。2. 间苗定苗:34叶间苗,56叶定苗。3. 苗期肥水:夏玉米未施肥应施肥4. 蹲苗措施:(中耕控水)夏玉米一般不蹲,春玉米看情况而定。5. 防病虫:粗缩病、大小斑、灰飞虱、蚜虫、瑞典蝇。穗期夏:2528天春:35天左右1、茎叶生长与雌雄穗分化并进期2、最后几片节根出现3、叶片生

7、长以中位叶为中心4、茎秆生长加速,雌雄穗分化完成,生长是最大期5、需水需肥达高峰壮杆促穗争取穗大粒多。是决定穗大关键期。1. 追肥:A攻杆肥:拔节前后施。 B攻穗肥:大喇叭口施,2. 浇水;重视攻穗水,尤其大喇叭口-抽雄 是水分临介期. 3. 去分蘖,拔节前后进行4. 控制生长5. 防治病虫害病害有大小斑 ,黑粉,褐斑 ,黑穗.;虫害 玉米钻心虫 玉米蚜,红蜘蛛,蓟马 花粒期夏:30天40天春:40天左右1.以授粉,受精,籽粒生长的生殖生长为主2.叶面积在抽雄期时达最大5.2吐丝以后逐步下降3.根开始衰亡茎叶停长保根 保叶 防早衰 促灌溉 促籽粒形成 防籽粒败育吐丝期是决定粒数关键期吐丝后20

8、天是决定粒重的关键期1. 补施粒肥2. 浇好灌浆水3. 搞好去雄增长措施4. 抓好后期病虫害防治5. 夏玉米晚收和春玉米适时收获三、棉花的田间管理措施时期生长发育特点主攻目标主要措施播种出苗期(播种出苗)1015天萌发、发芽、出苗,创造与之适应的条件。适时播种,保证苗齐、苗全。1) 播期准备2) 播后管理苗期(出苗现蕾)4045天以长根、茎、叶营养生长为主;对水肥需要少,但很敏感。此期重点是温度提高,促根发育。促根发育,培育壮苗。一切以增温促根发育为中心。1) 初期补苗:用芽大苗2) 间苗定苗,尽早定苗。定苗以12片真叶时进行。3) 精细中耕,提高地温,促根发育。4) 防治苗期三大病害(立枯,

9、炭疽,红腐)和苗期蚜虫蕾期(现蕾开花)2530天营养生长(长根茎叶)与生殖生长(长蕾)并进阶段,以营养生长为主;此时,茎叶生长明显加快,根生长速度达到高峰,花蕾的增长日益加快。发棵稳长,搭好丰产架子。保持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地上与地下生长的平衡,实现多现蕾,早结铃。1) 及时整枝(去叶枝、疯叶,拌赘芽)2) 继续中耕松土,对旺长可深耕。3) 肥水管理:(慎用蕾期肥水)可蕾肥花用式在生长明显降低时用。4) 防治徒长可用化控(缩节胺 矮壮素)5) 防治病虫害花铃期(开花吐絮)5060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均较旺盛,对肥水需求达到高峰,是棉花一生中生长发育关键期。多结少落,增结“三桃”,前期不旺长,后

10、期不早衰。1) 主施花铃肥“见花施肥”“花肥铃用”2) 精细整枝:打顶尖、群尖、拌赘芽。掌握枝(节)够不等时,时够不等枝(节)保证“立秋(一般8月6号)不见蕾,白露(一般9月6号)不见花”3) 防治病虫害吐絮期(吐絮收获)营养生长停滞,生殖生长逐渐减弱,随温度降低,棉株生长趋向停止促早熟防早衰及时收获1) 搞好浇水和根外施肥,防早衰2) 防治病虫,防烂铃3) 及时整枝,去除无效花蕾4) 喷施乙烯利催熟5) 适时收获,做好“五分”棉花的生育进程和各期生育指标生育进程河北中南部,4月20号左右播种,5月1号出苗,6月上旬现蕾, 6底-7上开花,8底-9初吐絮。冀东棉区,4月下旬或5月处播种,5月上

11、旬出苗,6月中旬现蕾,7月上中旬开花,9月上旬吐絮。壮苗的标准(长势长相)1) 根子发达,植株敦实,宽大于高,茎粗节密,茎绿红各半,叶片平展,叶色青绿,顶心凹陷。2) 主茎日增长量为0.30.5cm;3) 主茎倒四叶呈4、3、2、1排列;倒叶510cm宽。4) 群众经验“二叶平,四叶横,六叶亭”蕾期长势长相(壮棵标准) ,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根系下扎,叶色油绿,第一果枝节位低,果枝健壮,蕾大蕾多。主茎日增长量:初蕾期0.51cm;盛蕾期1.52cm.。平均每3天长一果枝,到开花时有果枝数310个。 单株果枝数20个以上。 主茎倒四叶宽1014cm,顶四叶高于主茎生长点,顶心凹陷。 茎红绿比:初

12、蕾60%,盛蕾60%70%。 花铃期的长势长相(壮棵长势长相)1) 株高:初花期株高5060cm;盛花期株高7080cm。2) 主茎日增长量:初花期2.02.5cm;盛花期1.01.5cm。3) 红绿茎比:初花期70%80%;盛花期90%。4) 主茎倒四叶宽度:初花期1415cm; 盛花期1314cm。5) 叶面积指数:初花期1.22cm;盛花期3.54.0cm。6) 群体指数:北方棉区,在大暑节前后(7月20号前后)带大桃封行。如果结住12个大铃不封行,说明长势弱;如果封行过严,说明表明长势旺。五,棉花的现蕾开花规律1. 棉花现蕾是以花芽分化的3片苞叶基部达3mm宽时,为现蕾标准。棉花开花是

13、指前一天下午花冠急剧伸长露出苞叶,次日上午79时开放。开花情况是一天白二天红三天落。 2棉花现蕾顺序是:以第一果枝第一果节为中心,呈螺旋曲线,由内向外,由下向上逐次现蕾。 3相邻两个果枝的同一果枝现蕾间隔天数叫纵间隔期,一般24天;同一果枝相邻两个果节现蕾的间隔天数叫横间隔期,一般为57天。 4. 下部果枝,内周果枝,现蕾早,成铃率高; 上部果枝,外周果枝,现蕾晚,成铃率高。 5. 具体见右六,棉花蕾铃脱落的规律,蕾铃脱落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一) 规律1. 脱落的日数:蕾脱落以1020天内脱落最多,铃脱落以38天幼铃脱落最多,10天以后很少脱落。2. 脱落的比率:幼铃脱落占60%以上,明显落铃率

14、落蕾率3. 脱落的部位:一般情况下,上部外周果节脱落多,下部外周果枝果节脱落少; 徒长棉田、高水肥棉田与此相反。4. 脱落的时期:盛花期是脱落最多的时期,现蕾早,棉田开花也早,脱落也早。(二) 原因1. 生理原因: 有机营养失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 授粉受精不良,造成幼铃脱落 生长激素分泌不协调。 环境因素引起的生理失调(A温度 B光照 C肥料及矿质营养条件) 2. 病虫危害: 直接危害:棉铃虫 间接危害:棉蚜、红蜘蛛、枯黄萎病3. 植株损伤: 认为:农事操作等。 非人为:风、雨、雹等。(三) 防治蕾铃脱落的措施: 明确蕾铃脱落是植物本身自我调节的表现,是环境条件与内部因素结合作用的结果

15、。1. 选用结铃性强的,早熟抗病抗虫品种2. 合理应用肥水条件及各项农艺措施,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3. 合理的种植密度和合理的株行距是改善光照条件,协调棉株个体与群体矛盾的主要手段。4. 防治病虫,有效及时控制病虫危害,是减少病虫脱落的主要措施。5. 进行化学调控,调节棉株生长发育状况,是减少蕾铃脱落的主要措施。一般用缩节胺、矮壮素等均起到一定作用。七,玉米合理密植的原则 1、根据品种特性:中晚熟宜稀,早熟宜密;平展型宜稀,紧凑型宜密;春播稀,夏播密。 2、肥水条件:肥地宜密,薄地宜稀。 3、气候条件:南部宜密,北部宜稀;光温充足宜密,光温欠缺宜稀。 4、河北省玉米密度品种春播夏播平展型中晚熟种5.256万株/km24.55.1万株/km2紧凑型中晚熟种67.5万株/km25.556万株/km2紧凑型中早熟种7.59万株/km26.758.1万株/km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