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五校高中毕业班“最后一卷”生物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557451 上传时间:2021-10-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福建省泉州五校高中毕业班“最后一卷”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泉州五校高中毕业班“最后一卷”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泉州五校高中毕业班“最后一卷”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五校高中毕业班“最后一卷”生物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五校高中毕业班“最后一卷”生物试题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5届南侨中学、永春侨中、荷山中学、南安三中、永春三中高中毕业班“最后一卷”理科综合生物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Na -23 Cl-35.5 Fe-56第I卷(选择题)(必考)本卷共18小题,每题6分,共10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2014年西非地区爆发了埃博拉疫情。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出血热,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进行增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2、)A埃博拉病毒可在实验室中用液体培养基培养 B直接将埃博拉病毒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将引起埃博拉出血热 C被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细胞,免疫的完成阶段需要依赖体液免疫 D被埃博拉病毒感染的人应该立刻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来抑制病毒的增 殖2.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提取光合色素时研磨应缓慢且充分B.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用低倍镜即可C.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应选用开放的豌豆花的花药作为实验材料D.甲基绿能将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绿色3.下列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可见染色体被逐渐牵引到细胞两极B单倍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同一

3、极的染色体一定不含有同源染色体C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都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D人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 4某课题组以南瓜为实验材料,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茎伸长量(cm)南瓜突变体正常南瓜010203035南瓜突变体正常南瓜茎伸长量(cm)生长素浓度(mol/L)2505125351030020赤霉素浓度(mmol/L)0.900.31.5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 B生长素和赤霉素的生理作用表现为拮抗关系C南瓜突变体为上述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 D不同浓度的激素对正常南瓜都有促进作用5. “温室效应”是

4、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引起,其不但会使气候暖化,还溶于水中导致海洋酸化,这两种变化共同影响着海洋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这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B珊瑚由珊瑚虫不断增殖堆积而成,因其体内生活着虫黄藻而呈现美丽颜色。据甲图,珊瑚虫与虫黄藻的关系是互利共生。C乙图表示在酸化的海水中,动物细胞除了通过缓冲物质等的作用,还可以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直接将多余的H+泵出去,维持酸碱平衡。D.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这是因为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特点。26.(14分)细叶桉(喜光耐旱的高大乔木)和蛤蒌(常生长

5、在树林中半阴处)均为湛江地区常见的植物。图甲为这两种植物在温度、水分均最适的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1)图中表示细叶桉的是曲线 。(2)当光照强度为a时,B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光照强度在c点之后,限制B植物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3)某科研人员研究了细叶桉凋落叶对蛤蒌幼苗的影响,部分研究结果见图乙。研究结果表明:在凋落叶量为30(g/kg土壤)时,主要影响了蛤蒌幼苗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速率,依据是 ;在凋落叶含量为90(g/kg土壤)时,由于C3生成速率下降,说明蛤蒌幼苗对 的利用下降。(4)图丙是研究人员测定

6、的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蛤蒌叶片的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程度)和胞间CO2浓度的结果。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并未因光合作用消耗而降低,反而逐渐升高,对此有两种不同观点:观点一认为光合产物的输出变慢,导致细胞内光合产物积累,阻碍了CO2吸收利用;观点二认为水分亏缺导致叶绿体类囊体结构破坏,而且不能恢复。为验证上述观点,将培养在低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蛤蒌幼苗分为两组,实验组蛤蒌幼苗进行_处理,对照组保持原有状态。若实验组蛤蒌幼苗光合速率_,则观点二成立。27、(12分)情绪是人体对压力的心理上的反应,也是个体应对压力的一种方法和表现。下图为人体产生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

7、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情绪压力刺激下丘脑,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产生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至神经纤维末端,释放_作用于肾上腺髓质,释放激素c,产生短期压力效应。(2)肝脏细胞膜上存在激素c受体,当情绪压力增加时,激素c分泌量增加,血糖升高,由此推断该激素与_存在相互拮抗关系。(3)下丘脑对激素d分泌的调节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类似,由此推断激素a的分泌量增加会使激素_(填图中字母)的分泌量增加.(4)研究发现,激素d能够抑制T淋巴细胞合成和释放淋巴因子,从而使B淋巴细胞的_受阻,导致免疫力下降。(5)结合图示分析,_(调节机制)相互协调,产生适应性反应,使机体应对情绪压力;在_的

8、情况下,人体免疫力会有所下降。28、(14分)已知小麦的抗旱性和多颗粒均属显性遗传,且两对控制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纯合的旱敏多颗粒、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杂合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小麦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纯合的旱敏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植株杂交,F1自交: F2 中表现为抗旱多颗粒小麦的基因型有 种,要确认其基因型,可将其与隐性个体杂交,若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则其基因型可能为 。 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从理论上讲F3中旱敏植株所占比例是 。 (2)干旱程度越严重,抗旱植物根细胞中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相对越多,该现象说明生物的性状是 的结果

9、。 (3)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旱敏基因)。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r:ATAAGCATGACATTA;R:ATAAGCAAGACATTA。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 。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 实现的。(4)请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利用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作亲本,通过一次杂交,获得的后代个体全部是抗旱型抗病杂交种(RrDd)。具体做法是:先用Rrdd和rrDd通过 育种得到RRdd和rrDD,然后让它们杂交得到杂交种RrDd。33、【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0、(10分)右图为单克隆抗体生产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与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同的是,过程还可以使用_ 诱导融合。过程诱导后,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2)再经过 (填筛选方法)筛选得到的能分泌专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注入到小鼠腹腔中,一段时间后从小鼠 中就可以提取大量的鼠源性单克隆抗体。(3)给某患者连续隔周注射某种鼠源性单抗治疗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开始病毒量明显减少,一段时间后,病毒量又开始上升,上升的原因可能是病毒发生了 ,也可能是人体产生了能与鼠源性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使鼠源性单抗不能发挥抗病毒的作用。(4)研究人员可应用 工程,改造鼠源性单抗分子的结构,降低人体对鼠源

11、性单抗的免疫反应。2015年南侨中学、荷山中学、永春侨中、南安三中、永春三中高中毕业班“最后一卷”联考生物学科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一、选择题:15:CBDCA二、非选择题:26、(12分)(每空2分)(1)A (2)线粒体、叶绿体 CO2浓度(答“温度”不得分)(3)光合色素含量减少,C3生成速率无明显变化 CO2(或“C5”) (4)正常供水 不能恢复27(12分,每空2分)(1)神经递质 (2)胰岛素(3)b和d (4)增殖和分化(只答一个不得分)(5)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只答一个不得分) 情绪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28、(14分,每空2分)(1) 4 RrDD或RRDd 1/6(2)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 (3) 碱基对替换 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单倍体 33、(10分)(1)灭活的病毒 (2) 用专一性抗体检测 腹水 (3)变异(基因突变) (4)蛋白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