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缺血性中风分析、总结和评估新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551723 上传时间:2021-10-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院缺血性中风分析、总结和评估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医院缺血性中风分析、总结和评估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医院缺血性中风分析、总结和评估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医院缺血性中风分析、总结和评估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缺血性中风分析、总结和评估新(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年缺血性中风疗效分析、总结和评估一、疗效分析与总结评估缺血性中风是我科优势病种之一,也是我科收治患者的主要病种。年我科共收治缺血性中风患者126例,其中治愈3例,占2.4%;好转92例,占71.15%;未愈29例,占23.1%;死亡2例,占1.6%。其中风痰瘀阻型61例,占48.79%;痰热腑实型14例,占11.40%;痰热内闭型9例,占7.10%;痰湿蒙神型4例,占3.18%;气虚血瘀型33例,占26.54%;阴虚风动型5例,占4.86%。其中风痰瘀阻型和气虚血瘀型所占比例较大。 通过临床治疗,我们发现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数量较多。中风后肢体瘫痪在急性期多为弛缓性瘫痪,随着病程的延续,逐渐出现

2、痉挛,痉挛妨碍大多数患者的功能恢复,如不积极治疗可导致患肢永久性的高肌张力、关节挛缩和运动模式异常,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08年我科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患者58例,占总病例数的46%。我科以神经生理学及针灸学为基础,在针刺取穴时,主要以患肢拮抗肌侧取穴为主研究。结果表明:针刺拮抗肌能明显改善中风后痉挛,改善中风病人运动功能,明显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其总有效率为76%,显效率30.13%。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在我科中风患者中的发生率占总病例数的25.6 %,中风后吞咽困难易造成误吸、肺炎、营养不良和脱水等并发症,而且可独立的影响病死率从而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吞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

3、量,且一旦患者发展到鼻饲给食,经济费用将大幅提高,极大增加了家庭与社会的负担。所以应对中风后吞咽困难进行积极治疗。我们认为中风后,若脑窍蒙闭,神不导气于口舌咽喉等关窍,则不能发挥正常语言吞咽功能。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易产生误吸,采取中药口服方法不易执行,且存在一定危险性,因此我们联合针灸科选用安全、有效的针刺联用推拿的中医外治法为治疗方法。我科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针刺双侧合谷,双侧太溪,关元,气海。推拿手法:揉法;滚法;点穴;功能训练。配合康复疗法(分为间接方法和直接方法)以及电刺激治疗和中频电流模式。具体方法:治疗前首先利用其诊断程序进行病情诊断,然后根据诊断值选择适宜的治疗参数)。70%

4、的患者可以改善其饮水发呛,进食减少的状态,25.6%的患者可以完全解除本次中风所致的吞咽障碍。所治患者发生吞咽障碍时间最长3个月,最大年龄81岁,取效时间最短者仅3次治疗即取效。二、疗效评估年缺血性中风的诊疗方案在我科得到了广泛良好应用,发挥了临床指导作用,提高了临床疗效,针刺拮抗肌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及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在临床得到应用,疗效很好,体现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并提出早期的康复治疗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愈后转归。中医药治疗中风病通过急性期熄风、开窍、化痰、活血、通腑及恢复期的益气、康复以及针刺等综合疗法提高了疗效,经过临床实践及研究证明:中医治疗中风病能明显提高总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急性期缩短复苏时间;恢复期明显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如中风积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较快,明显改善中医证候;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减少副反应如:电解质紊乱、高渗性药物性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远期随访发现可以降低病人的病残程度。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