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DengueFever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369257 上传时间:2021-10-1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99.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登革热DengueFever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登革热DengueFever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登革热DengueFever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登革热DengueFever》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革热DengueFever(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登登 革革 热热 Dengue FeverDengue Fever一、简况一、简况登革病毒引起登革病毒引起 伊蚊传播伊蚊传播发热性急性传染病发热性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临床特征: 突起发热、骨关节肌肉痛、疲乏突起发热、骨关节肌肉痛、疲乏 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 根据是否存在同时存在的血液浓根据是否存在同时存在的血液浓缩和血小板减少缩和血小板减少 登革热登革热:典型、轻型、重型典型、轻型、重型 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 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休克综合征 为什么要学这个病?为什么要学这个病? 可发生大流行可发生大流行 发病者:症状突出发病者:症状突出

2、 登革出血热增加,死亡率增加登革出血热增加,死亡率增加 重要的虫媒传染病重要的虫媒传染病二、病原学二、病原学结构: 单股正链单股正链RNA RNA 抵抗力: 不耐热及消毒剂不耐热及消毒剂培养: 多种细胞系中生长良好多种细胞系中生长良好血清型: 4 4型型(1-4),(1-4),抗原特异性不同抗原特异性不同三、流行病学三、流行病学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媒介传播媒介 -伊蚊伊蚊 埃及伊蚊埃及伊蚊 东南亚、海南省东南亚、海南省 白蚊伊蚊白蚊伊蚊 太平洋岛屿、广东太平洋岛屿、广东 易感性:易感性: 新流行区:均易感新流行区:均易感 地方性流行区:儿童为主地方性流行区:

3、儿童为主 感染后免疫力:感染后免疫力: 同型:长期同型:长期 其它型:短期交叉保护性免疫其它型:短期交叉保护性免疫 伊蚊流行情况流行情况 1779年首次报道年首次报道 200年来年来,在热带各国流行在热带各国流行:超过超过100个国家个国家 我国我国1938年后近年后近35年无本病流行年无本病流行我国近年登革热流行情况我国近年登革热流行情况78年年 佛山佛山 4型型79年年 广州、中山市广州、中山市 1型型80年年 海南海南 、广东、广东、 广西广西 3型型86年年 海南海南 2型型88年年 海南海南 2型型90年年 广州、佛山广州、佛山 4型型91年年 广州广州 1型型93年年 广州、佛山广

4、州、佛山 2、4型型96年年 番禺番禺 1型型99年年 中山中山 2型型02年 广州广州 流行特征:流行特征: 地理分布地理分布-地区性地区性 世界性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世界性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加勒比海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加勒比海 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台湾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台湾 季节性季节性夏秋、雨季,夏秋、雨季,510月月 一定流行方式一定流行方式 由市镇向农村蔓延;由市镇向农村蔓延; 突发性,集中发病特点;突发性,集中发病特点; 周期性周期性 病毒病毒病毒血症单核巨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第二次病毒血症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潜伏期、产生抗体淋巴结肿大骨髓

5、抑制血管通透性皮疹、出血炎性物质骨、关节痛发热等毒血症状五、临床表现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潜伏期:4 48 8天天 典型:典型: 1.1.发热:发热: 急起急起 (80%80%) 高热高热 39394141 短程短程 2 27 7天天 不规则热或双峰热:退不规则热或双峰热:退1 12 2天,再发热。天,再发热。伴发毒血症状:伴发毒血症状: 骨、关节骨、关节、头、肌肉痛、头、肌肉痛 程度重,又叫又叫断骨热断骨热(breakbone fever) 发热后出现,可持续数周 四肢,关节及脊背 极度疲乏,消化道症状极度疲乏,消化道症状 颜面、颈、胸背充血颜面、颈、胸背充血2.2.皮疹皮疹多型性、阶段性多

6、型性、阶段性 早期: 皮肤充血第36天出现:斑丘疹或麻疹样,猩红热样 分布于躯干、四肢,但手掌及脚底无 持续34天,不脱屑血小板过低: 瘀点3.3.出血:出血:5 58 8病日,病日, 25%50%有不同程度或部位出血。4.4.全身性的淋巴结肿大、肝肿大。 轻型:低热,疼痛轻,皮疹少,轻型:低热,疼痛轻,皮疹少,淋巴结肿大,病程短,常被忽视。淋巴结肿大,病程短,常被忽视。 重型:早期类似典型登革热,重型:早期类似典型登革热,3 35 5天后突然加重,出现:脑膜脑炎,天后突然加重,出现:脑膜脑炎,严重出血严重出血六、并发症六、并发症 急性血管内溶血最多见急性血管内溶血最多见 其他:其他: 心肌炎

7、、肝、心肌炎、肝、肾损害肾损害、眼部病变等、眼部病变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1.1.常规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常规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动态红血球压积动态红血球压积 其它有用检查:其它有用检查: 肝功能、尿常规肝功能、尿常规 2. 2.血清学血清学 补体结合试验补体结合试验 1/321/32 凝集抑制试验凝集抑制试验 1/12801/1280 特异特异IgMIgM抗体检测抗体检测 双份血清:双份血清:4 4倍增高确诊意义倍增高确诊意义3.3.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 核酸杂交、核酸杂交、RT-PCRRT-PCR 4.4.病毒分离病毒分离 确定血清型确定血清型 可用细胞或蚊子分离可用细胞

8、或蚊子分离 早期血标本早期血标本 较困难和危险较困难和危险 七、诊断七、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区,流行季节流行区,流行季节 非流行区:有无流行区旅游史非流行区:有无流行区旅游史 临床特征:临床特征:起病急,高热,全身疼痛,起病急,高热,全身疼痛,皮疹,出血,淋巴结肿大。皮疹,出血,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疾病监测常规检查:疾病监测 血清学:血清学: 临床诊断临床诊断 病毒分离:感染血清型病毒分离:感染血清型八、鉴别诊断八、鉴别诊断发热伴皮疹性疾病:发热伴皮疹性疾病:感染性疾病: 流感、麻疹 、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非感染性疾病:药物疹、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九、

9、治九、治 疗疗1.1.一般治疗一般治疗:隔离完全退热。隔离完全退热。休息休息2. 2. 监测:监测:血压、尿量、血小板、血血压、尿量、血小板、血球容积等。球容积等。至退热后至退热后24244848小时小时3.3.抗病毒:抗病毒:利巴韦林利巴韦林最重要的治疗:最重要的治疗:对症治疗:对症治疗: 高热:高热: 物理降温,慎用退热药物理降温,慎用退热药 脱水:脱水: 及时补液,但不滥用静滴及时补液,但不滥用静滴 严重毒血症:严重毒血症: 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出血:出血: 止血药,输新鲜血止血药,输新鲜血 脑型:脑型: 脱水剂,激素脱水剂,激素十、预十、预 防防 控制传染源:隔离患者控制传染

10、源:隔离患者 不足以控制不足以控制 切断传播途径:最重要,防蚊、灭蚊切断传播途径:最重要,防蚊、灭蚊 预防接种:疫苗在试验阶段预防接种:疫苗在试验阶段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一、概概 述述登革热的严重类型,登革热的严重类型,多见于儿童。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临床特征:发热、出血、休克、发热、出血、休克、 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病死亡率高二、病原学:二、病原学:型常见型常见三、流行病学三、流行病学多发生于登革热地方性流行区多发生于登革热地方性流行区多发于儿童,我国以青壮年为主多发于儿童

11、,我国以青壮年为主四、发病机制四、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危险因素二次感染:两个不同型别的感染二次感染:两个不同型别的感染 抗体增强作用抗体增强作用病毒株:病毒株:2 2型型年龄、种族有关年龄、种族有关血中有高滴度抗体不能中和新型病毒,但进入单核巨噬细胞免疫促进作用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病毒产生毒性病毒株同型中和作用激活补体、凝血系统激活补体、凝血系统血管通透性小故事 地点:古巴 时间:1981年 人群:1977 及1980年感染过1型病毒 事件:发生2型病毒的流行时, 100,000例发生(DHF/DSS) 其中168例死亡返回五、临床表现及五、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诊断标准 1.1.前驱期:前驱期:2

12、 25 5日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日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 2.2.出血表现:皮肤黏膜出血,多器官出血,出血表现:皮肤黏膜出血,多器官出血, 束臂试验阳性束臂试验阳性 3.3.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 4.4.血液浓缩,红细胞比容血液浓缩,红细胞比容 20%20% 分型:分型: 无休克:无休克:DHF DHF 出现休克:出现休克:DSSDSS几个注意问题 登革热登革热+ +出血出血= =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 不不 Need 4 WHO criteria, capillary permeability 登革热只会死于出血?登革热只会死于出血? 不不 Patient dies as a result of shocko 登革热登革热处理不当会变成处理不当会变成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不不 可加重,可加重, but DHF is a distinct condition, which even well-treated patients may develop 六、治六、治 疗疗病死率:不治疗:病死率:不治疗:50%50%,治疗:,治疗:3%3%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抗休克:积极补液,扩容,皮质激素抗休克:积极补液,扩容,皮质激素 出血:止血、输血及血小板出血:止血、输血及血小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