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精油的研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312686 上传时间:2021-10-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88.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薄荷精油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薄荷精油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薄荷精油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薄荷精油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荷精油的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南 京 林 业 大 学本科生课程论文20092010 学年 第 一 学期 课程名称:天然精油化学与工艺论文题目:薄荷的研究学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资源化学工程与工艺)学 号:0623307作 者:金莉任课教师:罗金岳 二零一零年 一 月薄荷的研究 0623307 金莉摘要: 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全草或叶,揉搓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透舌,是一种适应性强、分布较广的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植物资源。薄荷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氨基酸等.本文主要从薄荷的的历史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新应用等几个方面概述了薄荷当前的研究情况.通过薄荷的基础研究展望其研究前进及应用开发.关键词:

2、薄荷 性质 现状 前景一 概述 薄荷为唇形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全株具有浓烈的清凉香味,是一种适应性强、分布较广的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植物资源。薄荷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氨基酸等. 薄荷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内服少量薄荷或薄荷油可通过兴奋中枢神经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散热,有发汗解热作用. 薄荷属长日照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发育快,易开花,日照越长,叶表皮下单位面积油腺越多。薄荷种植宜选土壤疏松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阳光充足、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和壤土,对薄荷的生长最为适宜。二 薄荷的性质 2.1 薄荷的生物学特性薄荷为唇形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全株具

3、有浓烈的清凉香味,是一种适应性强、分布较广的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植物资源。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根茎在早春56时开始萌发,在冬季零 下 地区可安全越冬9。薄荷为多年生直立草本,高为10100cm,具节,直立或匍匐地面。叶对生、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椭圆形,两面沿叶脉密生微毛或具腺点,叶缘基部以上具整齐或不整齐扁尖锯齿。花顶生,开紫色、白色和粉红色的花穗。茎方形,密生白色绒毛。花冠淡红紫色、稀白色,轮生于茎上部叶腋内。轮伞花序,常由多朵花密集而成花萼管状钟形或钟形,外面密生白色柔毛及腺点;雄蕊4 枚,外被微毛,冠檐4 裂。小坚果长圆形,暗褐色,椭圆形。花期6到10月,果期8到10月,果实熟时

4、呈黄褐色,藏于宿存萼内.2.2 薄荷的化学成分薄荷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氨基酸等。薄荷新鲜叶含挥发油干茎叶中含挥发性油中主要成分为左旋薄荷醇,还含左旋薄荷酮荷酮薄荷异黄酮甙、咖啡酸等物质。此外,薄荷中还含有一些非挥发性成分,如大黄素、大黄酚、苯甲酸、熊果酸、胡罗卜甘等。由于薄荷属植物分布广、生态适应幅度大、自然杂交现象普遍以及有性和无性繁殖并存,使薄荷属植物种类在形态和化学成分上都产生很多变异,导致提取的薄荷油成分也有差异。对薄荷油化学成分检测主要是定性定量分析其中的薄荷脑和胡薄荷酮。三 薄荷的提取方法1水蒸气蒸馏技术常用于和水长时间共沸不反应、不溶或微溶解于水,且具有一定挥

5、发性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目前,水蒸气蒸馏常用于从植物叶茎中提取香精油以及从中草药中提取挥发油和天然药物.3.1 基本原理薄荷挥发油与水不互溶. 当受热后,二者蒸气压的总和与大气压相等时,混合液即开始沸腾,继续加热则挥发油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 冷却静置,即可分离.3.2 材料与方法材料:薄荷,蒸馏水,石油醚(30 60 沸程) ,沸石.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电热套,温度计,锥形瓶,尾接管,T 形管,折光仪3.3 实验装置 3.4实验过程3.4.1 蒸馏在水蒸气发生瓶中,加入约占容器3/ 4 的水,待检查整个装置不漏气后,旋开T 形管的螺旋夹,加热至沸. 当有大量水蒸气产生并从T 形管的

6、支管冲出时,立即旋紧螺旋夹,水蒸气便进入蒸馏部分,开始蒸馏. 当流出液无明显油珠,澄清透明时,便可停止蒸馏.3.4.2 分离用石油醚(30 60 沸程) 分多次萃取,得粗产品,经CaCl2 干燥后,控制温度蒸馏得薄荷油.3.4.3 鉴定折光仪测得:D = 1. 459 (理论值1. 458 - 1. 471)四 薄荷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薄荷挥发油提取工艺条件中, 因素A (浸泡时间) 和因素D (加水量) 各水平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因素B (超声波处理时间) 和C (提取时间) 各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为600mL, 提取时间为4h, 超声波处理时间为60min, 浸泡时间

7、为110h。薄荷挥发油 - CD包合工艺中, 因素A ( -CD和薄荷挥发油的投料比) 各水平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因素B (包合时间) 和C (包合温度)各水平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最佳工艺条件为: - CD和薄荷挥发油投料比为8: 1, 包合时间为115h, 包合温度为30。在以往的制剂工艺中, 挥发油直接喷入后, 由于挥发油的挥发性和化学性质不稳定, 随着贮藏期的延长, 挥发油发生质与量的变化, 影响疗效。将其制成包结物后, 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提高生物利用度。五 薄荷精油的药理作用5.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5.1.1 发汗解热: 薄荷25.1.2 中枢样作用: 薄荷油: 中枢兴奋, 中抠

8、抑制35.1.3 镇静催眠: 圆叶薄荷油和欧薄荷油均有中枢抑制作用, 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时间,薄荷醇对戊巴比妥的中枢抑制作用有一定量效关系4。5.1.4 镇痛: 薄荷醇。左旋薄荷酮5.2 对心血管的作用: 薄荷油。5.3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薄荷醇能促进分泌, 使粘液稀释而表现法痰作用5薄荷醇对豚鼠及人均有良好止咳作用。5.4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5.4. 1 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 薄荷油有解痉作用。薄荷的乙醇提取物, 对乙酰胆碱或组胺所致豚鼠离体回肠收缩有显著抑制作用6。薄荷醇、薄荷酮对离体兔肠肌有抑制作用, 且后者作用比前者强一倍10。在离体状态下, 薄荷醇有明显抑制作用, 能抑制

9、氯化钡的作用, 可能是阻滞钙通道所致。5.4. 2 薄荷油有健胃作用此外, 薄荷油蒸馏所得的兰香油烃有治疗效果。5.4. 3 利胆作用: 薄荷醇与薄荷酮可增加胆汁排出量, 并有持续利胆作用 。5.4. 4 保肝作用: 薄荷注射液, 薄荷的丙酮干浸膏或50% 甲醇干浸膏均有显著利胆作用, 其中含挥发油较多的丙酮干浸膏作用更强, 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薄荷醇。薄荷酮也有相似的利胆作用。5.5 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5. 1 对病毒的作用: 薄荷煎剂能抑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增大感染量则无抑制作用。而同属植物薄 水提取物,对单纯疱疹病毒、牛痘病毒、森林病毒和流行性腮腺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但对流感A 和B 却无

10、效7。5.5. 2 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表明薄荷煎剂对各种球菌、杆菌均有抗菌作用8。5.5. 3 驱虫作用: 驱避昆虫。此外薄荷油还能驱除犬及猫体内的蛔虫。5.5. 4 抗炎作用: 薄荷醇、薄荷叶的提取成分有明显抗炎作用。从薄荷叶提取出另7 种衍生物也具有抗炎作用。5.6 抗早孕及对子宫的作用: 薄荷对小鼠有抗早孕作用。薄荷水溶部分也对大白鼠有抗早孕作用和兴奋子宫作用。薄荷热水提取物体外试验对人子宫颈癌JTC- 26株有抑制作用。印度民间用薄荷叶控制生育。5.7 局部作用: 可使皮肤粘膜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冷觉反射, 引起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薄荷醇尚有局麻作用和局部止痛作用.薄荷酮对皮肤的刺激性强于

11、薄荷醇, 其乙醇溶液有防腐作用。5.8 促进透皮吸收作用: 薄荷醇能显著促进醋氨酚透皮吸收作用 , 对曲安缩松有显著促进吸收作用, 可使柴胡的生物利用度增加 , 能显著促进扑热息痛的透皮吸收。5.9 其他作用薄荷油对蛙神经肌肉有轻度箭毒样作用。薄荷的水提取物对刀豆球蛋白(ConA ) 诱发的组胺释放有抑制作用。薄荷提取物对钙通道阻滞剂受体有抑制作用。薄荷提取物腺苷酸环化酶有抑制作用。薄荷提取物对放射线所致皮肤损害有明显保护作用。六 展望薄荷油和它的衍生品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化妆品、食品、药品、梳妆用品、烟草和其他用品中。亚洲薄荷油是用途最广和用量最大的天然香料之一。薄荷脑和薄荷素油消费区域遍及1

12、00多个国家,消费人口35 亿人,年消费量约1.2万吨,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薄荷系列产品消费量将以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六的速度递增。中国是薄荷油、薄荷脑的主要输出国之一,目前,薄荷的种植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种植薄荷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好。为增强我国薄荷产品的竞争力,保护我国广大薄荷种植户的利益,国家应在政策方面予以扶持,筛选和推广种植薄荷优良新品种,不断提高加工能力,把产品定位在中高档次上,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外贸出口,发挥国内廉价资源和加工能力充足的优势。参考文献:1 王立斌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中挥发油,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 第一版. 北

13、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6: 9233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 等. 长白山植物药志. 第一版.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2:9764王晖等. 薄荷及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中草药, 1998, 29 (6) : 4225Raya P, et al. Res, 1990, 4 (6) : 2326Fo rster HB, et al. P lan ta M ed,1980, 40 (4) : 3097 Herrmann EC et al. P ro Soc ExpB io lM ed, 1967; 124: 874 8 王浴生. 中药药理与应用.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3. 12449 姜殿勤,姜滨,张俭卫薄荷实用价值及人工栽培特种经济动植物10 赵以仁. 医学中央杂志, 1965, 121: 65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