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西河黄湾闸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270983 上传时间:2021-10-16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1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巢湖西河黄湾闸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巢湖西河黄湾闸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巢湖西河黄湾闸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巢湖西河黄湾闸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巢湖西河黄湾闸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巢湖西河黄湾闸工程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简 本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环评证章:国环评证甲字第2104号二一二年九月1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属长江下游左岸重要水系。巢湖形成较为久远,经过漫长岁月演变,湖面逐渐萎缩至目前的780 km2。巢湖历史上与长江自然沟通并互为吞吐,其水面随江水涨落变化,冬季湖底出露和夏季江洪淹没现象周而复始,“水落山田尽赤土,水涨圩垸多荡没”的记载屡见不鲜,水旱灾害极为频繁。为治理流域水旱灾害,依据巢滁皖水利规划和巢湖流域防洪规划,在国家支持下,上游修建了龙河口、董铺、大房郢大型水库,环湖和支流河道构筑了防洪大堤,下

2、游开挖了牛屯河分洪道和兴建了巢湖闸、裕溪闸、凤凰颈闸站等一批防洪工程,防御洪水能力明显提高,供水和航运条件显著改善。巢湖因水情、湖情背景特殊,江湖、河湖关系复杂,人类活动干扰强烈,目前仍存在着流域洪水出路不畅、城市防洪标准不高、河道排涝能力不强、湖泊引江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逐步暴露的湖泊富营养化又使巢湖治理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随着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加快发展,保护范围、防洪标准不断提高,综合利用要求不断增加,对防洪、排涝、供水、航运和水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巢湖治理与保护正面临新的形势与任务。巢湖现有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与工程运用方式是以低标准的防洪、灌溉、供水等功能为主的,基本未考虑湖

3、泊生态系统的需求,汛期为防洪形成的拒江倒灌阻隔了江水入湖,冬春季为蓄水灌溉形成的较高湖水位,使滩地晒滩与挺水植物生长失去了条件。长期以来,平均每年超过11个月的通江涵闸关闭,引起了湖泊环境容量下降、净化能力衰退、水生植物消失等突出问题。为构建满足巢湖综合利用要求的控湖工程体系,安徽省研究提出了引江济巢工程,以进一步增加引江和排洪能力。鉴于引江济巢工程规模宏大、情况复杂,其立项和建设还需要一个较长过程。为尽快解决巢湖面临的防洪、排涝、供水、航运和水环境等重大问题,结合巢湖流域防洪修编规划、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和兆西河航道规划以及裕溪河治理工程,近期在加快实施兆河河道治理工程的同时,同步

4、安排西河上段疏浚和黄湾闸治理,以形成巢湖应急引江通道,重点解决近期防洪排涝和巢湖水环境治理,并为今后航道建设创造条件。西河发源于合肥市庐江县黄陂湖上游低山丘陵区,来水在缺口处一部分经兆河流入巢湖,另一部分自西向东经庐江县、无为县汇入裕溪河,缺口至黄雒河闸段干流河道长85.4km。根据近年来巢湖引江调水试验,在凤凰颈站引江抽水经西河兆河补充巢湖水量期间西河下游水位抬高,延长充水时间,并且可能影响无为县部分区域排涝,兴建黄湾闸有利于引江济巢调度。为此,受巢湖管理局委托,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承担巢湖西河黄湾闸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任务。2012年7月,安徽省工程咨询研究院在合肥市主持召开了该可研

5、报告专家审查会,根据审查意见及相关规程、规范,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巢湖西河黄湾闸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巢湖管理局委托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我所)开展巢湖西河黄湾闸工程影响评价工作(见附件)。我所接受委托后成立了项目课题组,并多次进行现场查看和资料收集后,于2012年9月编制完成了巢湖西河黄湾闸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现提请审查。1.2工程概况1.2.1工程所在位置巢湖西河黄湾闸工程位于无为县西河河道桩号46+400(从缺口起算

6、)处,距无为大堤上凤凰颈闸约4.0km,距无为大堤堤顶约800m。具体位置如图2-2-1所示。1.2.2工程任务和规模工程任务本次西河黄湾闸新建工程的主要任务是结合河道过水断面的扩大和与兆河沟通的有利条件,在解决洪水出路的同时,增加引江有效水量和巢湖水体交换的规模,并为航道建设创造条件。工程规模为维持引江输水河段水位、减少对下游非引江输水河道无效充蓄及沿河圩口排涝影响,方便引江输水过程中不影响西河目前正常航运,改善今后兆西航道水深,规划在西河与入凤凰颈闸站引河交汇口下游新建河道节制闸和简易船闸。黄湾闸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排涝流量450m3/s,校核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排涝流量4

7、50m3/s,设计过闸落差采用0.1m,中孔考虑通航。1.2.3工程内容表1-2-1 工程建设内容组成一览表工程类别单项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和规模工程量主体工程黄湾闸工程由闸室(含通航孔)、两岸连接建筑物、防渗排水设施、消能防冲设施等建筑物组成,设计排涝流量450m3/s,1个通航孔,4个非通航孔,闸坎高程为4.5m,通航孔单孔净宽12m,非通航孔单孔净宽9m块石4037m3,碎石15716 m3,黄砂9634 m3,钢筋1114t,水泥10329t。管理房占地3亩,办公用房450m2、仓库及车库100m2、其它用房100m2/临时工程临时道路施工场内道路6m宽碎石道路,1.8km/导流围堰2处,

8、上下游堰顶高程分别为11.1m、10.6 m;堰顶宽度分别为5.0m、8.0m填筑土方量47246m3临时建筑临时住房1000m2,仓库350m2,木材、钢筋加工厂各100 m2,砼拌合站60 m2,砼构件预制厂20 m2辅助工程水保工程土地平整、植草措施、绿化、简易沉沙池、排水沟、彩钢板、彩条布土地平整10170m2,狗牙根草籽3.2kg,绿化工程400m2,简易沉沙池8个,排水沟开挖土方666m3,彩钢板500m2,彩条布44000万m2环保工程污水处理设施旱厕及化粪池、生产废水沉淀池旱厕及化粪池1座、生产废水沉淀池1座噪声防治设施隔声、减振/固废暂存设施移动式垃圾桶施工生活区1.3工程综

9、合特性表表1-3-1 工程综合特性表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水文1、流域面积(1)巢湖流域km213486 (2)西 河km22305 2、多年平均降雨量mm1118 无为站3、设计、校核标准及流量(1)20年一遇设计m3/s450(2)50年一遇校核m3/s500二、工程规模1、黄湾闸工程(1)建筑物级别3级(2)地震设防烈度7度(3)通航孔孔数孔1 单孔净宽m12 闸坎高程m4.5 上闸室长m11.0 下闸室长m18.0 闸室总长m89.0 (4)非通航孔孔数孔4 单孔净宽m9.0 闸坎高程m4.5 闸室长m18.0 (5)启闭机台高程m27.1通航孔与非通航孔相同(6)公路桥荷载标准公

10、路级桥面总宽m9.0 桥面高程m16.3 (7)上/下游消力池消力池长m15/18.0 消力池深m1.0 /1.0池底高程m3.5/3.5 (8)上/下游海漫长m30.0/30.0 (9)下游防冲槽深m3.0 (19)粉喷桩桩径m0.5 桩深m12.0 桩距m1.0 (11)金属结构闸门扇8工作门6扇、检修门2扇启闭机台8QP-2320kN卷扬式启闭机5台QP-2400kN卷扬式启闭机1台SGCD250kN双钩同步电动葫芦启吊2台三、施工1、主体工程数量(1)土方开挖万m34.51(2)土方填筑万m33.86(3)砌石万m30.59(4)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万m31.63(5)粉喷桩万m5.51

11、(6)钢筋1114(7)水泥t10329(8)木柴m355 (9)块石万m34037 (10)柴油t85(11)汽油t192、所需劳动力(1)总工日万工日5.6 (2)高峰工人数人250(3)平均上工人数人1703、施工动力及来源kV10当地T接4、对外交通(1)陆路交通km0.8 距无为大堤堤顶道路(2)西河水运常年可通行100t级船舶5、施工导流标准年5全截流6、施工期限(1)准备工期月2(2)总工期月17从第一年8月到第二年12月四、经济指标1、工程部分(1)建筑工程万元2976.77(2)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万元326.29 (3)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万元693.21(4)临时工程万元

12、500.59(5)独立费用万元627.01(6)静态总投资万元5636.26 其中:基本预备费万元512.39 2、工程建设征地部分投资万元88.963、环境保护部分投资万元52.94、水土保持部分投资万元70.085、总投资万元5863.816、综合利用经济指标(1)单位流量投资万元m3/s11.73(2)经济内部收益率18.0(3)经济效益费用比2.281.4工程建设必要性与合理性分析1.4.1 项目与产业政策协调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发展改革委令2011第9号)本项目属于鼓励类第二类水利类中的第23条“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灌排渠道、涵闸、泵站建设等)”,因此本

13、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4.2 项目与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与巢湖流域防洪规划的协调性分析本项目为黄湾闸建设,属于巢湖流域防洪规划修编规划中加大主要支流外排能力中“西河结合航道整治,设计底高程4.0m,底宽4560m,兴建黄湾闸”,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巢湖流域防洪规划。与引江济淮(济巢)的协调性分析兆河以及与之相连的西河,是目前巢湖主要引江通道,也是引江济淮或引江济巢工程引江线路的一部分。在1995年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的引江济淮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引江线路分为经裕溪闸入湖的东线和经西河及兆河入湖的西线共同组成。在2007年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完成的引江济巢工程项目建议书和2009年

14、完成的引江济巢工程规划中指出,为扩大江湖交换规模和实现正常安全引江,保障引江济淮工程水源和抑制蓝藻爆发、改善巢湖水质,满足防洪、供水、环境、航运等综合功能要求,除考虑新辟菜子湖引江线路外,近期首先利用兆河、西河引江线路,鉴于西、兆河断面不足,均要求按4560m底宽对其进行疏浚。本项目改善航道水深的配套工程,也是实施引江济巢的重要措施,在引江时关闸,可避免造成西河下游洪涝灾害,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引江济巢规划。1.4.3与兆河西河航道工程规划的协调性分析2006年,安徽省港航设计院完成的兆河西河航道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也规划了经兆河、西河入江的航道方案。规划拟定了方案一为级航道标准,方案二为级航道

15、标准,除湖区外均按照限制性航道尺度,并建议近期采用级航道标准,河道底宽为45m,最小通航水深3.2m,最小弯曲半径480m,远期进一步扩大为级航道标准,底宽为60m,最小通航水深4.0m,最小弯曲半径540m。两方案均考虑了相应设置凤凰颈船闸和兆河船闸,以及沿河交叉建筑物。本次黄湾闸建设共设置5个孔,其中中孔为通航孔,最高通航水位采用西河5年一遇洪水位10.5m,最低通航水位为无为站实测保证率95时的水位约为7.5m,满足要求,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兆河西河航道工程规划。1.4.4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巢湖流域的主要特点是汛期对长江的吞吐能力受长江水位控制,流域内大部分暴雨洪水靠巢湖调蓄,遇流域内长历时

16、暴雨,江、河、湖水并涨,江水顶托,内水不能自排或泄量很小时,易形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同时随着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发展,城乡需水快速增加、巢湖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对城乡供水、巢湖水环境改善和江湖航运提出新的要求。根据近年来巢湖引江调水试验,在凤凰颈站引江抽水经西河兆河补充巢湖水量期间西河下游水位抬高,延长充水时间,并且影响无为县部分区域排涝。因此,兴建黄湾闸有利于引江济巢调度。2工程区环境质量现状2.1 空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监测点位本项目共布设1个监测点。表2-1-1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序号监测点位置功能1王圩村项目西北侧180m,西河左岸背景值监测项目SO2、NO2、PM10监测及评价结

17、果根据监测结果分析监测点的SO2、NO2、PM10日均值均能满足标准要求,项目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较好。2.2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监测点位本项目所在河流为西河,项目导流河流入裕溪河,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共设置2个监测点位:表2-2-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序号河流监测断面功能1西河本项目黄湾闸处背景值2裕溪河西河入裕溪河处下游500m背景值监测因子pH、COD、BOD5、氨氮、总磷和石油类。监测评价结果根据监测结果分析,西河和裕溪河本项目监测断面水质现状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要求,水质较好。2.3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监测点位为充分了解项目

18、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共设置1个监测点位。表2-3-1 地下水监测点位序号监测点位置功能1#王圩村项目西北侧180m,西河左岸背景值监测因子pH、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六价铬、铁、锌、锰、砷、汞、铅、铜、镉、氰化物、总大肠菌群等14项监测及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显示,项目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较好,除总大肠菌群外,其余指标均远小于类标准要求限值。2.4底泥及土壤现状调查与评价监测点位为充分了解西河黄湾闸建设工程中清淤底泥质量现状和取弃土区土壤情况,本次评价共设置2个监测点位。表2-4-1 底泥监测点位序号监测点位置内容功能1#闸址处西河黄湾闸建设处底泥背景值2#取弃土处无为大堤土壤背景值监

19、测因子pH、总磷、总氮、铜、锌、砷、铬、铅、镉、总汞、镍。监测及评价结果根据分析结果可知,项目区取弃土区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较好,各监测指标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黄湾闸处西河底泥现状监测中除砷外,其余各监测指标均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砷超标倍数为1.46倍,超标原因可能是附近农业面源影响。2.5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监测点位为充分了解项目区和周边敏感点声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共设置3个监测点位。表2-5-1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序号监测点位置功能1#王圩村项目西北侧180m,西河左岸敏感点2#王圩村项目西南侧60m,西河左岸敏感点3#管理用地项目区东侧,西河右岸项目

20、管理用地监测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监测及评价结果根据监测结果显示,项目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各监测点位昼夜均能满足1类标准要求。2.6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根据分析农田为此评价区域景观的模地。由于评价区农作物覆盖时间长,因此农田对生态环境的贡献率也较大,故评价区生态环境质量尚好。根据工程所在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物情况以及生态系统的恢复稳定性、阻抗稳定性均比较弱的判断结果,评价得出生态评价区的生态完整性较差。项目区内是古老的农业地区,自然植被已很少存在,以茅草为主,多生长在路旁、堤坡等地方。评价区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不丰富,没有大型野生动物,比较常见的是一些伴人的鸟类、两栖类和小型啮齿类动物,如麻雀、

21、乌鸦、青蛙、壁虎、蟾蜍、松鼠等。本项目区属安徽省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区域内水土流失主要是水力侵蚀,并伴有重力侵蚀发生。土壤侵蚀类型为南方红壤丘陵区,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容许值为500t/km2a。3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的污染防治措施3.1污染源分析施工废水施工期间水污染源主要来自生活污水、混凝土施工废水、机械车辆冲洗含油污水等。污染物以悬浮物和有机物质为主,废水主要为间歇式排放,间或有连续排放。主要污染物为pH 、SS,石油类、BOD、COD等。施工废气工程施工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机械及机动车辆行驶排放的燃油烟气,含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烃类等。工程施工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另一主

22、要因素是粉尘。交通扬尘会对道路附近生活居民带来一定影响。施工噪声工程施工的噪声源主要有施工机械固定噪声源和运输车辆流动噪声源。施工固废本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弃土、施工临时建筑物拆除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3.3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现场察看和相关资料收集,项目区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等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主要的保护目标为西河黄湾闸所在处附近居民点和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表3-3-1 项目沿线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汇总编号工程内容敏感目标名称方位相对距离(m)影响规模(户)保护要素及保护级别备注1黄湾闸工程王圩村NW1804大气环境,二级声,2类影响阶段为施工期2王圩村SW

23、6053黄湾闸工程黄湾闸处西河堤防两侧100m范围内地下水地下水水质类水位不受长期影响运行期4西河西河水质类施工期3.4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3.4.1地表水环境影响3.4.1.1施工导流本项目上游围堰导流导入水体仍为西河,下游围堰导流导入水体为裕溪河,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显示,监测期间,西河(黄湾闸处)和裕溪河(西河入裕溪河下游500m处)水质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标准要求,水质现状较好,因此本项目施工导流对导入河道影响较小。3.4.1.2基坑排水基坑排水主要为地下渗水和降雨,基坑排水污染物主要是SS,稍静置后即可抽排,根据已有水利工程施工经验,施工排水稍静置后悬浮物含量很低,

24、抽排对周边水环境基本无影响。因此本项目基坑排水经静置后通过潜水泵抽排至西河,不会对西河水质产生不利影响。3.4.1.3施工生产废水混凝土工程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SS浓度可大大降低,经处理后回用于临时道路、工场抑尘喷洒和混凝土的拌和养护或排入附近地表水体,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建设单位施工时在推土机、挖掘机、车辆等施工设备维修冲洗场布置排水沟,周边布置集水沟,收集排水沟内的机械清洗废水,并对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达标后用于砂石料场洒水抑尘,收集的废油用做预制板涂油和燃料,则施工机械冲洗废水排放对地表水环境的不利影响较小。3.4.1.5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期生活污水经采取报告中建议的措施处理后,

25、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3.4.2地下水环境影响工程施工对地下水位的影响主要是施工降水的影响,根据可研本项目沿通航孔闸室和节制闸闸室四周呈“凸”字形布置深井21口,管井平均深20m。经常性降水会导致建筑物周围的地下水水位下降,形成以建筑物为中心的小范围、暂时性地下水水位漏斗。由于工程施工时间短(主体工程施工约为9个月),且位于河边,地表水丰富,本工程在经常性降排水措施停止后,地下水水位会迅速恢复。建筑物基坑排水时地下水向基坑排泄,通过抽排将地下水排出基坑,此时周边地下水水质不受基坑内水质影响。因此本项目施工建设对周边地下水影响很小。3.4.3大气环境影响3.4.3.1施工扬尘根据同类

26、水利工程的施工经验,施工区大气污染物新增浓度值与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值相比是极小的,而且工程的施工区地理位置都很开阔,均处于乡村地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因此在采取评价提出的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后,施工期扬尘对当地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很小。3.4.3.2施工机械尾气施工机械主要由挖掘机、大型运输车辆、柴油动力机等,它们排放的污染物主要为NO2、CO等。由于施工机械多为大型机械,单车排放系数较大,但施工机械数目较少,且项目区大气扩散条件好,其污染程度轻微。根据同类项目施工现场监测数据,在距离现场50m处CO、NO2小时浓度分别为0.20 mg/m3、0.62 mg/m3,可以满足大气二级标准要求。3.4.3

27、.3恶臭影响分析由于本项目采取围堰排水后机械开挖方式施工,项目区基坑开挖的含植物根系表层清基及淤泥等弃土采用自卸汽车运至无为大堤外滩地取土坑堆放。由于西河水质现状较好,现场查看两岸基本无气味,西河河道底泥多来源于农田水土流失,且干法开挖淤泥含水量较低,因此本项目基坑开挖产生的淤泥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淤泥在无为大堤外滩地堆放期间进一步干化后,臭味会进一步衰减直至消除。因此在复耕后对空气环境无影响。3.4.3施工噪声影响将预测结果对照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可知施工机械昼间在36m处,夜间在200m处可满足标准要求,根据项目施工布置情况,项目施工期昼间能满足标准要

28、求,夜间不能满足标准要求。且在木材加工常规设备、钢筋加工常规设备和水泥粉喷桩设备等高噪声机械施工点周围20m内,噪声值超过75dB(A),施工人员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中工作,影响身体健康,必须采取防护措施。由于本次受施工噪声影响的村庄主要为河道左岸的双圩村,距离本黄湾闸处西河左侧堤防的距离分别为60m和180m,因此施工期间的固定点源夜间施工产生的噪音将会给此处居民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因此,本报告建议在工程施工期严格注意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若因工期紧,必须进行夜间施工时,则需采取相关的降噪措施。3.4.4固废排放情况3.4.4.1施工弃土黄湾闸土方开挖4.51万m3,土方填筑3.86万m3,

29、围堰填筑4.72万m3,施工平台填筑9600m3,围堰及施工平台填筑从附近外滩取土,基坑回填土方除利用开挖合格料外,不足方利用围堰及施工平台拆除的合格土料,由此可见,黄湾闸在施工过程中基本无弃土弃渣。3.4.4.2建筑物垃圾施工期临时房屋面积1630m2,按每拆迁1m2产生弃渣0.45m3计算,房屋拆迁共产生建筑物垃圾5.86万m3。大量的建筑垃圾及各种杂物堆放在施工区,影响工程区环境卫生,将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破坏景观等,因此,需采取相关处理措施。工程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为施工临时房屋拆迁多为简易装配式活动房屋,均为一般性建筑垃圾,无放射性和有毒垃圾,主要为彩钢板、少量钢筋、水泥、砖块等。评价

30、建议建筑垃圾中彩钢板、钢筋等可回收的回收外售给废品站,不可回收的根据无为县市容部门要求,运至相应地点堆放。因此,项目施工期,建设单位采取本报告的建议后可有效避免建筑垃圾堆放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3.4.4.3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本工程施工期共约产生28t生活垃圾,平均每天产生生活垃圾85kg,高峰期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25kg。评价建议各施工区设置垃圾桶,并设专人定时进行卫生清理工作,生活垃圾定期集中就近运往工程区附近的垃圾中转站,由环卫部门进行统一处理。在采取以上措施后,工程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3.4.5生态环境影响工程占地中耕地占总面积的16.0%,其中,临时占用

31、的耕地均可以复耕,但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要使永久占地的耕地失去耕作能力,使工程区的耕地数量减小,由于工程永久占地面积很小,对区域的影响不会太大。工程实施后生物量将减少54.22t,较少量较小,因此,工程建设对评价区自然体系生产能力的影响是评价区内自然体系可以承受的。工程使评价区生产力降低有限,生产力不会超出自然系统生态承载力的阈值,同时工程对其稳定性影响也不大,因此工程对评价区整体的生态完整性影响不大。工程施工范围内没有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大片森林,只在村庄附近、道路两侧、地头田埂散布有落叶乔木,施工范围内也无大型草场,绝大部分是农田,因此工程施工对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场资源不会产生重大影响。由于

32、该项目影响范围较窄,建设所经过地方生态类型简单,多为人工农作物植被,因而,项目对区域物生态影响程度较轻。施工对水生生物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破坏,但由于施工大部分在枯水期进行,工期相对较短,对河道没有阻断影响,所以这种影响和破坏是暂时的、局部的、可逆的,不会对水生生物造成较大不利影响。工程完工后,施工干扰消失,水体流速增加,水质改善,整个河流生态环境将会有大的改善,更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栖息。3.4.6人群健康影响在施工人员集中居住地,应提高健康保护意识,加强施工人员和施工区及生活区的卫生防疫,定期组织检疫和相关人员的体检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根据近年来水利工程的实践经验,只要落

33、实好各项卫生防疫措施,注意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施工人员中各种疾病的爆发和流行就可得到有效控制。3.4.7占地影响永久征地包括管理建设占地,土地征用后,将导致土地利用方式改变、耕地数量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农业生产受损等不利影响。本工程永久征地共3亩,为耕地,工程永久征地将减少项目区耕地,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工程临时占地包括取土区占地和施工布置区占地,临时占地将导致植被破坏、耕地退化等不利影响。本工程临时占地共72亩,其中占用河滩耕地63亩,耕地9亩。工程施工取土作业将造成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的暂时减少;施工临时场地、临时道路由于建筑材料洒落、反复碾压,施工结束后复耕,短期内可能还会造成

34、土壤生产力下降。在采取占地补偿和复耕等措施后,临时占地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3.4.8文物景观影响工程施工过程中,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影响生态环境功能,破坏自然性和影响景观实体的形象、色彩、空间格局和组合关系等,对景观美学产生影响或损坏。但是,由于工程影响范围内无重要的地理地貌景观、人文景观等,仅对普通自然景观产生影响,所以影响是可以接受的。在施工完成过程中,应做好景观设计工作,对受到影响或遭受破坏的景观进行必要的恢复,对植被的恢复工作尤其重要。对不良景观而不可改造者,可采取避让、遮掩等方法处理。工程竣工后,通过工程水土保持和绿化、堤防建设,使得景观的重新布置,从空间格局及色彩分布上

35、产生新的景观带,弥补工程施工给景观带来的影响,使景观生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工程区基本属于农村社会区域,根据工程可研报告前期现场勘查结果和评价调查结果,工程施工涉及到农村地区没有明显建筑和人文文物、古迹存在和记录。但是,根据以往水利工程施工经验,工程施工开挖过程中有可能会新发现地下文物。因此施工期,施工单位和建设管理单位要做好文物保护意识教育,确定责任人保护制度,保护好文物古迹,做到发现文物,立即停工就地保护。工程开工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一次文物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要求施工人员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应立即停工,并报告有关部门,得到复工通知后方可继续施工。3.5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5.1

36、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巢湖西河黄湾闸工程实施后,西河河流水系联通未发生变化、流域汇水面积未发生改变、区域水系未做调整,河道断面未发生改变,本项目运行期水文情势变化主要为引江输水规模和有效水量的变化。3.5.2地下水影响兴建黄湾闸有利于引江济巢调度,缩短冲水时间,能够减少西河下游水位抬高时间,从而减少河道两侧一定范围内地下水位抬高时间和范围,对防止土壤盐渍化是十分有利的。3.5.3地表水影响由于黄湾闸改变了原有河道的水文情势,闸门关闭期间水量和水位在闸上增加,水环境容量有所增大,但水的流动性变差、污染物质降解呈变缓趋势。对闸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下泄水量减少,使闸下流速变缓、水体纳污能力下降。因引江

37、济巢期间黄湾闸需要关闭的时间较短,因此工程运行对西河水质影响不大。3.5.4管理区影响黄湾闸运行期管理区污染主要为管理人员办公时产生的粪便等污水和废纸等办公生活垃圾。管理区设置带化粪池旱厕收集管理人员粪便等污水,定期由周边村民运至农田施肥,不外排,不会对周边地表水产生不利影响。管理区设置垃圾堆放池收集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与项目区周边的村庄生活垃圾一起由专人送至城区垃圾中转站或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3.5.5社会经济影响巢湖西河黄湾闸工程实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是在引江济巢时,通过关闸,避免对西河下游无为县造成洪涝灾害。增加引江有效水量和巢湖水体交换的规模。根据分析本工程引江环境效

38、益多年平均约为860万元,间接效益按25%考虑为215万元,合计工程多年平均工程效益为1075万元。为航道建设创造条件。3.6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污染防治措施及“三同时”验收一览表如下表所示:表3-6-1 项目“三同时”验收一览表项目治理措施投资(万元)治理效果施工期废水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旱厕、废机油收集1.7施工期污废水达标处理废气洒水设备5施工期扬尘等废气对环境影响较小噪声减震、隔声屏障(预留)0.5不会对周围居民产生污染影响固废垃圾托运、垃圾桶0.15垃圾妥善处置人群健康场地消毒、卫生防疫、生活区杀虫灭鼠0.4确保施工区人员健康生态植被等水土流失防治措施70.08项目区内扰动土地治理

39、率可达98,造成水土流失面积的治理度95,水土流失模数的控制比为1.52.0,拦碴率为9597,植被恢复系数为97,林草植被覆盖度为223.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工程环境效益巢湖西河黄湾闸工程引江环境效益多年平均约为860万元,间接效益按25%考虑为215万元,合计工程多年平均工程效益为1075万元。施工期间平均每年可使当地消费额增加40.8万元以上,建设期合计逾57.8万元。水土保持进行的林草地建设,将产生生态效益约2.522万元/年。综上,合计环境效益现值为1135.322万元。工程环境损失本项目工程占地补偿投资总费用约88.96万元。水土保持投资共约70.08万元。本项目环境保护措施总投资约

40、52.9万元。综上,合计环境损失现值为211.94万元。分析结论经计算,工程的环境效益现值为1135.322万元,环境损失的现值为211.94万元。由此得,环境效益净现值为923.382万元,环境影响经济效益明显大于环境损失,净现值大于零,效益费用比为5.36,远大于1。说明工程建设从环境经济损益方面考虑是可行的。3.7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3.7.1环境管理3.7.1.1管理机构黄湾闸属于中型水闸,根据有关部门意见,其建设和运行期管理均由巢湖管理局负责。3.7.1.2管理内容 检查施工区是否有详细的环保措施计划,计划的内容是否全面周到,是否有可执行性,如果操作性不强,指导其作相应完善; 负责审查

41、环境监理工程师的资质,明确其工作内容与责任; 检查监督施工过程“三废”排放是否符合环保要求,重点检查监督以下内容:在施工人员相对集中的临时生活区里,是否修建化粪池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位置是否合适;弃土方及其它废物处置方式或堆放地点是否合适;施工噪声污染控制措施落实情况。 检查监督施工过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重点检查监督:临时占地的植被保护及植被恢复计划执行情况;河道基坑开挖时,耕地表层土是否有收集与保存措施。 检查监督其它环境保护措施和计划:车辆及各类施工机械的管理及维护措施是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对各类车辆、设备使用的燃油、机油和润滑油是否加强管理,有无随意倾倒现象,处理方式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42、施工场地是否有防扬尘措施。 河道水环境保护措施检查:河道水环境保护方案是否制定恰当,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施工过程是否按方案要求执行。3.7.2环境监测计划地表水监测断面为西河黄湾闸下游500m。监测项目:选取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挥发酚、六价铬、氰化物、总磷、砷、汞、铜、锌、镉、铅、氟化物、阴离子等十八项指标。监测频次:施工期间每年监测两次,总共4点次。地下水监测点位:王圩村(项目西北侧180m,西河左岸)监测项目: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监测项目确定为:pH、总硬度、铁、锰、铜、铅、锌、镉

43、、挥发酚、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氯化物、氰化物、砷、汞、硒、六价铬、硝酸盐、多环芳烃(苯并芘类共六项)、细菌总数、总大肠菌数共27项。监测频次:施工期间每年监测一次,总共2点次。施工污废水表3-7-1 施工废(污)水监测一览表对 象监测点位监测参数监测频率及时间砂石骨料生产废水砂石骨料废水流量,pH、SS、石油类施工期高峰期每月监测1次生活污水生活区污水CODCr、BOD5、粪大肠菌群、TP、TN、石油类施工期每季度监测一次,每次监测时段为0600、1200:1800大气和噪声表3-7-2 施工区及敏感点大气及噪声监测点位一览表断面编号测点名称监测频次1#王圩村(项目西南侧60m,西河

44、左岸)大气拟在施工进场前监测1次,施工高峰期监测1次,施工期共监测2次;噪声拟在施工进场前和施工高峰期各监测一次,每次连续监测2天,每天监测时段8:0010:00、14:0016:00、20:0022:00,施工期共监测2次。2#王圩村(项目西北侧180m,西河左岸)水土流失监测监测点:沉沙池监测点2处,布设在建筑物工程区、施工布置区、取土区的临时排水沟出口;简易径流小区1处,布设在临时堆土场内。监测时段:施工准备期、施工期、植被恢复期。监测方法主要采用地面观测法和调查监测法。人群健康监测对施工人员作定期健康观察,按20左右的比例对工地施工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对工地的全部炊事人员进行一次全面

45、体检。共150人次左右。4公众参与4.1公众参与方式及内容4.1.1调查方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结合本项目的特点,本次公众参与调查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在巢湖市管理局网站4.1.2调查内容4.1.2.1调查表内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我单位根据本项目特征编制了巢湖西河黄湾闸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调查表,内容如表4-1-1所示:表4-1-1巢湖西河黄湾闸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调查表工程简介:巢湖西河黄湾闸工程位于无为县西河河道桩号46+400(从缺口起算)处,距无为大堤上凤凰颈闸约4.0km,距无为大堤堤顶约800

46、m。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西河黄湾闸工程和管理区,项目永久占地3亩,临时占地72亩,总投资5863.81万元。姓名电话年龄职业地址性别文化程度工作单位1. 您了解巢湖西河黄湾闸工程吗?了解 了解一些 听说过 不知道 2您认为巢湖西河黄湾闸工程有必要吗?有必要 没必要 可有可无 3. 工程建设对您的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的是什么?(可多选)耕地减少 生态景观破坏 施工噪声、粉尘 施工弃渣堆放地表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 大气污染 其它4您认为施工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可以接受 采用减免措施后可以接受 影响很小 不可以接受 5.您认为此项目对该地区环境质量状况的影响程度如何?影响很大 影响较大 影响很小 无影

47、响6 .您认为此项目的建设会带来哪些效益?有利于引江济巢调度 改善通航条件 增加防洪能力 其它7从环保角度,您对本工程的态度如何?支持 反对 反对原因: 8您对该工程有什么建议和意见?4.1.2.2网上公示内容本单位2012年8月30日在巢湖市管理局网站本单位2012年9月21日在巢湖市管理局网站4.2公众意见调查结果4.2.1公众参与调查表调查结果根据统计本次共发放巢湖西河黄湾闸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调查表70份,实际收回64份。调查结果如下(1)问及是否了解本项目的建设,62.5%的被调查公众表示比了解,34.4%的公众表示了解一些,1.6%的公众表示听说过,说明公众对本项目的了解程度较

48、高。(2)95.3%的被调查公众认为巢湖西河黄湾闸工程有必要,说明本项目的建设必要性获得公众的认可。(3)当问到工程建设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的是哪些,87.5%的公众选择施工期噪声与粉尘的影响,9.4%选择大气污染影响,3.1%选择施工弃渣堆放。有关部门应重点针对该三项问题,做好施工期噪声、大气的防护及弃渣堆放的处理措施。(4)对于工程施工期造成的环境影响,绝大多数公众(81.3%)认为可以接受,15.6%的人认为在采取减免措施后可以接受,3.1%认为影响很小,没人选择不可以接受。可见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污染物经相关处理措施处理后达标排放,获得了公众的一致认可。(5)在该工程的兴建对当地环

49、境质量的影响程度上,绝大多数公众(78.1%)认为该工程对环境无影响,21.9%的公众认为该工程对环境影响较小。(6)对于本项目建设会带来的效益,90.8%的公众选择有利于引江济巢调度,68.8%的公众选择改善通航条件,57.8%的公众选择增加防洪能力,说明公众对建设巢湖西河黄湾闸后带来的效益较清楚。(7)被调查公众对本项目的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表示支持,无反对意见,说明本项目建设获得公众一致认可,项目建设可行。4.2.2网上公示调查结果网上公示未收到任何反馈意见。4.3公众参与结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本单位连同建设单位对项目区周边的公众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充分了解公众对本项目

50、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在巢湖市管理局网站上进行了两次公示。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本项目的建设获得了公众的一致认可,公众认为项目建设的主要影响为施工期噪声、粉尘等,但表示项目施工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接受或采取减免措施后可以接受。对本项目的建设表示一致的支持,认为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引江济巢调度、改善通航条件、增加防洪能力。网上公示未收到任何反馈意见。5综合评价结论巢湖西河黄湾闸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巢湖流域防洪规划、引江济巢(济淮)规划和兆河西河航道工程规划。本工程建设将有利于引江济巢调度,本工程结合河道过水断面的扩大和与兆河沟通的有利条件,在解决洪水出路的同时,增加引江有效水量和巢湖水体交

51、换的规模,并为航道建设创造条件。工程建设占压土地资源以及工程施工对环境产生的短期不利影响,在各项补偿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的基础上,不利影响可得到缓解。从环境角度分析,在全面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的情况下,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6联系方式对本项目建设的有关意见和建议可通过信函、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发到以下地址: 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安徽省巢湖管理局联系人:罗处电话:0565-2374121邮 箱:luoshihong0701通讯地址:巢湖市半汤路与姥山路交口邮政编码:238000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环评单位: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联系人:王工电话:0552-3092351E-mail:hwwcz 通讯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治淮路500号邮政编码:23300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