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杭州市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与优化对策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147142 上传时间:2021-10-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论杭州市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与优化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论杭州市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与优化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论杭州市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与优化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浅论杭州市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与优化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杭州市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与优化对策(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2014届)设计(论文)题目 浅论杭州市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与优 化对策 作 者 陆 梓 轩 分 院 经济管理分院 专 业 班 级 旅游管理1002 指导教师(职称) 华 钢 论 文 字 数 8419 论文完成时间 2014年4月12日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教学部制浅论杭州市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与优化对策旅游管理1002班 陆梓轩 指导老师 华钢 摘 要:文章首先论述了休闲、休闲旅游的概念,通过对杭州休闲旅游的现状分析,针对杭州休闲旅游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的建议。旨在通过休闲旅游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提高杭州旅游的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需求,为杭州招徕更多游客,创造旅游

2、事业的持续繁荣,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关键词:杭州市;休闲旅游;现状;优化对策Analysis of status and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angzhou leisure tourismTourism Management class 1002 LuZiXuan Instructor: HuaGang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discusses the concept,leisure tourism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

3、oa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angzhou leisure tourism analysis,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Hangzhou leisure tourism, puts forward related suggestion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tourism and improve,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Hangzhou tourism, to meet the many demands of consum

4、ers, to attract more tourists to Hangzhou,continuing prosperity of tourism, bring consider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Key words:The city of Hangzhou;Leisure tourism;Present situation;Optimization strategies 目 录一、引言1二、相关概念的界定1 (一)休闲1 (二)休闲旅游2 (三)休闲旅游与观光旅游的差异2三、杭州市休闲旅游的发展历程与现状2 (一)发展历程3 (二)发展现状

5、3四、杭州市休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 (一)市场细分层次不完善4 (二)休闲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4 (三)品牌观念淡薄,缺乏创新意识5 (四)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不高5 (五)周边卫生环境有待改善6五、杭州市休闲旅游的优化对策6 (一)明确市场并向多层次化市场转化6 (二)注重休闲文化体验的提升6 (三)培养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6 (四)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培养6 (五)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76、 结语7参考文献8致谢8 浅论杭州市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与优化对策旅游管理1002班 陆梓轩 指导老师 华钢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科学技术也有了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劳动效率

6、显著提高,相对应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人们产生的闲暇时间也日益增多,更得益于交通工具的完善,人们对社会的需求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追求,这些都为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而且,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休闲的概念在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休闲旅游在未来必取得更好的发展。 就杭州而言,杭州的休闲旅游在资源、配套设施等方面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优势,拥有得天独厚的打造“东方休闲之都”的基础。在杭州休闲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最显著的成就莫过于2006年第一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和2011年第二届世界休闲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在杭州最新的城市发展规划中,已经将旅游休闲业定为今后发展的首要

7、位置,这是杭州休闲旅游发展的一个最佳机遇,同时也是一次挑战,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并推动杭州休闲旅游业全面发展就要看如何把握了。2、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休闲的概念 国内外研究休闲的学者,对于休闲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休闲具有复杂性,而且休闲是与时俱进的,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休闲的内涵也会被不断的注入新的元素。在西方词源学里,休闲是与快乐、幸福的生活状态联系,与知识、品德相关联的。格拉西雷尔夫认为“休闲是一条回归之路,即返回到健康、平衡的天性上来,返回到一种崇高而和谐的状态上来”。马克思则指出,“休闲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或生活方式,是人的价值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的本体论意义之所在”。结合以上

8、的观点,我认为,休闲就是人们利用闲暇时间,从外在的压力中解脱出来,用自己所喜爱的方式进行愉快的体验活动所形成的相对自由的生活状态。 在我国古代汉语字义中,“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闲”,指娴静的纯洁与安宁。故在我看来,休闲可以理解成是人生命意义的一种价值尺度,它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强调了人与社会的和谐。休闲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选择相1适应的休闲方式和休闲内容,获得各自的享受与体验。 (二)休闲旅游的概念 在经济和交通都已经达到相对繁荣的19世纪的欧洲,休闲旅游胜地虽然具有明显的度假特征,但也开始加入长距离旅游产品的行列,所以国外对于休闲旅游的研究是和度假旅

9、游、景区观光相结合的。从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休闲旅游的产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只有在社会经济水平、人们的休闲意识和休闲设施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产生休闲旅游,换句话说,休闲旅游是现代化发展下逐渐形成的产物。 我国一些学者对于休闲旅游的理解也有自己的见解,郑明教授认为“休闲旅游的核心是旅游,而休闲是用来点明这种旅游的特色所在,即一种旅游能否成为休闲旅游的关键在于是否休闲”。刘嘉龙学者认为,“休闲旅游是指团体或个人自发参加或自主安排的旅游方式和休闲活动的总称,是一种新的旅游模式”。从而,我得出的观点是,休闲旅游是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是旅游与休闲的结合,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产品,是现代人们品质生活的

10、重要组成部分。 (二)休闲旅游与观光旅游的差异 休闲旅游的相对概念是观光旅游,两者虽有类似,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与观光旅游相比,休闲旅游具有很多自己的特点。从字面上理解,观光旅游是走马观花式的,而休闲旅游讲究的是休闲体验。 两者之间差异的具体表现有:在修身养性方面,休闲旅游是一个调整身心的过程,讲究的是让身心处于一种放松的境界而且休闲旅游的游客会对其认同的目的地持有更稳定的忠诚度。从经济条件出发,休闲旅游游客的经济收入是比较高的,因为对于休闲旅游最基本的要求是时间和金钱,每个人拥有的时间是一样的,但是高收入人群可以进行相对自由的时间上的分配,而且拥有较好的经济基础,这也提升了休闲旅游游客的消

11、费水平。因为两者的性质不同,所以在目的地停留的时间也不同,休闲旅游游客的停留时间会更长一些,而观光旅游可能只是一扫而过的形式。在交通方面,休闲旅游要求目的地与客源地的距离不宜太远,所以便捷的交通是休闲旅游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而观光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不存在这类问题,或者不过多的有这方面的要求。三、杭州市休闲旅游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1979年9月,杭州市拥有了全市第一家经营国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至1985年末,杭州市经营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旅游服务公司、汽车服务公为62家。到1999年,打出了“游、学、住、创业在杭州”的口号,2001年提出打造“休闲之都”和“女装之都”的策

12、略,2002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2652万人次,其中以观光、度假、商务会议为旅游目的的游客占总游客量的80.9%,初步实现了“火了旅游、兴了市场、富了商家、乐了百姓”的多赢局面。 2.发展阶段。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旅行社437家,导游队伍达到11280名,星级宾馆饭店有247家。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旅游行业已经逐渐成为服务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休闲旅游方面的发展也有了重大的突破,2002年提出打造“会展之都”,2005年实现了“中国茶都”和“动漫之都”的目标,2005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达到了3682.14万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达到182.02万人次。 3.持续发展阶段。在此阶段,

13、杭州已经发展为全面开发,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24个,国家级博物馆6个,全市拥有年接待1万人次以上的各类旅游景区120余处。其中,值得骄傲的是,在2006年和2011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世界休闲博览会,使杭州休闲旅游的发展达到了高峰。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的巨大成功,也给杭州的休闲旅游带来了机遇,杭州开发推出了一系列世博旅游产品。在2010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达到6304.89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人数达275.71万人次,排在全国城市第6位。 在杭州休闲经济快速发展的几十年间,休闲产业为杭州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已经成为杭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着杭州产业结构的调整,打破了传

14、统的观光旅游,正在逐渐向休闲旅游过渡。 (二)发展现状 1.杭州休闲旅游在旅游资源、配套设施等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 从区位优势看,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全省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拥有便捷的交通,省内三纵两横的高速公路网也为杭州周边地区的休闲旅游提供很大的方便。从自然资源看,杭州环境优美、气候适应,野生动物数量多,植被覆盖广阔,是全国数一数二的旅游胜地。目前,杭州已基本形成“一湖、二峰、三泉、四寺、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的格局。从人文资源看,杭州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世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传和人文古迹。灵隐寺、岳坟、三潭印月、胡庆余堂等

15、人文古迹长久不衰,为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从休闲设施看,杭州目前已经形成了五大类休闲场所,分别是以西湖、西溪湿地、杭州乐园为代表的休闲度假类;以宋城、西湖印象和图书馆为代表的文化娱乐类;以南宋御街、清河坊文化街、杭州大厦为代表的都市购物类;以富阳为代表的运动休闲类和以萧山、余杭为代表的乡村体验类。每一类休闲场所都带有着鲜明的特色,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满足了不同人对于休闲的不同需求。 2.休闲旅游景区活动项目已进一步完善 第一,休闲旅游度假区层出不穷。杭州致力于打造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不断推进“休闲之都”工程建设。围绕这一工程而展开的度假区层出不穷,包括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西溪国家湿地公

16、园、千岛湖滨水旅游度假区、环湘湖旅游度假区、天目山旅游休闲区、大明山高山休闲度假区、新安江避暑胜地、大清谷温泉度假区等,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休闲度假区的建设也进一步提升了杭州休闲旅游的功能。杭州“十二五”旅游休闲业发展规划 浙江在线新闻网 第二,新兴休闲旅游景区不断涌现。杭州出现了许多具有商业特色的街区,比较有名的是清河坊和丝绸城,对传统的休闲旅游方式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促进了休闲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努力完善休闲旅游景区活动项目,为休闲旅游的发展注入新的元素,实现了传统观光旅游向人文旅游、休闲旅游的转变。 第三,周边区域休闲景区开始崛起。萧山区坚持生态化发展策略,大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17、,努力把萧山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余杭区弘扬自身的良渚文化特色,发展城市近郊休闲旅游,承接杭州都市旅游向纵深发展的需求,打造产品丰富、形象鲜明、的杭州市环城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基地;临安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以及深厚的吴越文化,由传统的生态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升级,打造独具魅力的山地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富阳坚持自然山水风光为特色的旅游发展基本指导思想,致力于打造“运动休闲之城”,构建比较完善又具有鲜明个性的旅游产品体系;桐庐致力于打造以富春山水风光为特色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大力推进分水江运动休闲基地、富春江滨水休闲基地、瑶琳乡村风情基地等休闲基地建设;建德市目标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养生

18、休闲旅游目的地,杭州西部旅游集散中心;淳安市依托千岛湖核心风景旅游资源、区位交通优势和坚实的发展基础,加快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型升级的步伐。 第四,杭州市形象定位不断提升。杭州由观光旅游时代,到近年来提出的“东方休闲之都”,其形象定位正在不断适应着旅游者的需求变化并已具备强大的号召力。但同时也面临着其他休闲旅游城市带来的巨大压力,大连、成都、青岛、三亚等旅游发达城市都提倡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并提出了可行的实施目标,而同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南京、苏州,与杭州有着类似的文化背景和区位优势,交通也十分便利,杭州要想在这激烈的竞争中独树一帜,还需要不断的突破和创新。四、杭州市休闲旅游发展中存在

19、的问题(一)市场细分层次不完善休闲旅游具有多层次性,市场细分层次的完善与否,对休闲旅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细分层次的不完善,会造成休闲旅游市场的混乱,混淆人们对休闲旅游的了解,阻碍休闲旅游的发展。目前,杭州休闲活动没有针对各类人群,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仅满足追求低端市场的大众化需求,并不能围绕高端、中断、低端同时展开,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损害了有中高端休闲需求的游客的利益,不利于杭州休闲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杭州目前一部分休闲旅游区来说,低端市场的运作是完全可行的,但是对于一些投资较大的度假区,必须依靠中高端市场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市场分析,做出恰当的调整,将造成

20、严重的市场混乱。(2) 休闲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经济是文化能够良好发展的基础,但同时,文化也给予经济重大的影响,对经济有着发促进的作用。这在旅游产品中也是同样适用的,只有经济的不断发展,才会产生越来越丰富的旅游产品,而旅游产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也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社会进步,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杭州在这方面做的显然还是不够的,其具体表现在休闲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少,没有很好的将旅游产品与文化内涵相结合,在休闲旅游的过程中,过多的注重形式,并没有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休闲旅游产品的档次得不到提升。就拿杭州的灵隐寺来说,一提到杭州的寺庙,人们

21、的第一反应很自然是灵隐寺,可是人们对它的认识到底有多少呢?不论是去游玩过的还是生活在杭州本地的,可能都没有真正的去了解它过。对于很多休闲旅游者来说,灵隐寺就是烧香祈福的寺庙,而并不能将它与深厚的文化以及特定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这必然直接影响到杭州休闲旅游档次的提升,也会逐渐影响杭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休闲旅游过程中,使游客对该景点的文化内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3) 品牌观念淡薄,缺乏创新意识对于每一类产品,品牌的建立都是长期的经济来源的一个有效保证。旅游景区品牌的创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旅游市场千变万化的今天,一个热点的出现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可是马上又会被新的热点给

22、掩盖。所以休闲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品牌,需要有多个热点,在合适的时间点上有计划的逐个推出,持续性的吸引人们的关注,使其的品牌观念在人们的心中逐渐形成。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是社会得以进步的重要源泉,休闲产品的品牌观念建立,也可以说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和无限的热情。目前,杭州对于形成休闲旅游品牌的力度还不够,围绕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标还未实现。品牌观念淡薄就是其原因之一,杭州拥有极其良好的休闲旅游基础,但并不能为杭州休闲、幸福、艺术、民俗等为主题的特色休闲旅游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4) 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不高休闲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它对于从业人员

23、的要求相对要高得多,休闲产业人才是一种全面型人才,需要有渊博的知识,精通的语言,聪明的头脑,为人要热情大方,更重要的是应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杭州休闲产业起步较晚,不论是管理人才还是服务人才,都存在很大的缺失,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不利于杭州休闲旅游的发展。杭州的休闲旅游服务人员的水平在国内范围还算不错,可是和港澳台以及国外一些人员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包括有自身的内涵修养和素质问题,也没有过多的对游客开展针对性的服务,还存在着强制消费的现象。缺少专业学校针对休闲业开设培训课程,是产生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 (五)周边卫生环境有待改善 休闲旅游的兴旺极大的推动了杭州的城市建设,但一些休闲旅游景区的环境

24、问题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游客在进行休闲活动时留下大量的垃圾,其中还包括很多难以清洁的垃圾,破坏公物、毁坏公共财产的现象也有存在,这些都不利于杭州的城市建设,对杭州的形象面貌提升起到了负面的影响,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总的来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们缺乏环保意识,国民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的是一个正确的引导,有改善这一现象的支撑力,这需要大家共同的力量。 五、杭州市休闲旅游的优化对策(一)明确市场并向多层次化市场转化为了突出“多层次性”这一特点,需要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深入探讨,根据杭州不合理的市场细分状况,首先可以进行一次合理的市场调研,制定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不断完

25、善休闲旅游产品结构和配套功能。在保持现有低端市场良好发展的基础上,对于一些投资较大的度假区,针对市场需求,合理调整运作模式,明确目标市场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其次,向多层次化市场转化,完成城市休闲化改造,为休闲旅游者提供优良的休闲环境。例如,在青少年使用率高的休闲场所,在保证安全问题的前提下,特别注意娱乐休闲的氛围衬托,吸引其注意力。最后,加强多层次区域之间的合作,确立杭州休闲旅游中心的地位,形成以休闲为主体的多元化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杭州休闲旅游市场。(二)注重休闲文化体验的提升杭州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背景,只有合理的利用起来,才能使杭州的休闲旅游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杭州被誉为“丝绸之府

26、”,可以大力开发丝绸文化旅游,在旅游过程中将杭州的丝绸文化历史合理融入,提升其文化内涵。又如,可以依靠“西湖龙井”的美名,发掘龙井茶文化内涵,开发拥有杭州特色的茶艺文化旅游。在休闲旅游过程中,要为其产生的旅游产品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而不能只停留在对于它的称呼上,对游客有更深入的引导,在休闲中学到对于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有用的东西。(三)培养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形象是旅游产品形成独特个性的灵魂,一个旅游产品要持续发展,必须要创造性地塑造自己鲜明的旅游形象,走品牌发展的道路,所以杭州必须要有树立新形象的观念。杭州拥有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如何利用这独特的资源,是关系到杭州休闲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杭州素有“

27、人间天堂”的美誉,因此,可以努力打造休闲旅游天地的新形象,使其深入人心,一提到杭州就将其与休闲旅游联系起来,促进杭州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在突破创新方面,可以开启杭州休闲旅游新模式。众所周知,茶、瑜伽是中国休闲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今,很多人把喝茶当作一种休闲方式,茶道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的存在,茶道养生养心的内涵与瑜伽有着想通的精神境界。杭州具有“龙井之乡”的美誉,是杭州的一大特色,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因此,将龙井与瑜伽相结合,体会两者的休闲感受,让游客在杭州休闲旅游的过程中充分融入这个新模式,体会杭州独有的特色。(四)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培养服务质量的提高是休闲旅游产业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

28、因素。通过加强行业管理,规范服务行为,加强休闲旅游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修养,建立健全休闲行业服务标准体系。在国外,人们称从事旅游业、娱乐业、休闲服务的人为天使,赞誉他们以一种特殊的品质服务于人民大众,我们要努力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将游客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要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善待每一个游客,把服务别人当作是自身的乐趣,给人天使般温馨和美丽的感觉,要提倡微笑服务、礼貌待人。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基本,想要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人身的能力,提高个人的人生价值,就要在外语方面得到更好的加强,要提高从业人员的外语水平,加强口语的训练和表达能力等。 (五)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从

29、我做起”,看似简单的一句标语,在现实生活要做到也是非常困难的,要有强大的自律能力,并时刻要求自己。在公共场所是极易产生垃圾的,尤其是在休闲旅游的过程中,避免这一现象出现的有效方法就是需要从业人员对于游客有一个正确的引导,以身作则的起到带头作用,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当游客有破环环境卫生的行为举止时进行及时的制止和劝导,让游客意识其自身的行为对杭州的城市形象是具有极大的破坏的。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也是不能被忽视的,在我们眼里微小的举动,可能在无形中已经感染了更多的群体,我们要响应国家的号召,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六、结语 在经济不断发展、生态环境却不断恶化的今天,人们面临着前所未

30、有的生存压力和心里负担。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人们在追求人生价值的同时也更倾向于身心上的放松,休闲旅游业就自然地为人们所推崇。休闲旅游是一种非生存性的消费,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人的价值的体现,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不断进步的现代化发展下,休闲旅游会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在未来,社会经济会越来越快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会越来越提高,对于休闲旅游的需求也会随着而增加。而自古就是旅游胜地的杭州,现在把城市定位在“东方休闲之都”,这表明大力发展休闲旅游是杭州市今后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杭州具有较强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只要有问题的存在,就有进步的空间,城市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并解决问

31、题的过程,我相信杭州的休闲旅游业肯定会越来越好,在杭州居住和游玩的人们幸福感会越来越强。 参考文献:1李翠.杭州发展休闲旅游的对策研究J.神舟贸易,2011,(10):63.2康保苓.杭州休闲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研究J.商业研究,2006,344(12):176-179.3徐立娣,陈元,郭玮.打造行业品质服务,启幕休闲旅游时代以杭州市为例J.经济与法,2013,293(7):179-183.4周绍健.浅论杭州市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6(3):37-38.5刘嘉龙.旅游休闲与休闲旅游辨析J.中国学术杂志,2007,12(5):160-166.6周志平.杭州休闲产业的现状

32、及发展对策J.地方经济,2009,24(1):104-109.7庄岩.浅析杭州休闲产业现状J.区域经济,2007,(3):206-208.8徐瑞萍.杭州构建休闲型城市的优势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5,(6):126-127.9顾兴全,于可红.杭州市体育休闲旅游发展前景研究J.浙江体育学,2005,27(5):88-91.10赵得龙.城市发展中的体育休闲旅游特点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科教创新.2010,(8):235.11郑明.试论“休闲旅游”与“旅游休闲”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3,30(5):27-29.12戚能杰.杭州市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对策研究J.旅游经济,2004,(4):64-6

33、5.13刘刚,孙建.对深化观光旅游若干问题的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36(12):42-45.14Routledge.Advancing healthy communities policy through tourism, leisure, and events researchJ.Journal of Policy Research in Tourism,Leisure and Events,2013,5(2):109-122.15Multilingual Matters.Current Issues in Travel and TourismJ. Tourism Planning & Development,2013,10(3):338-353.致谢 从开始着手论文到今天已经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了,在这期间遇到一些困难,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都得到了解决,尤其是我的指导教师华钢老师,他这学期非常繁忙,但也还是耐心的给我做了各方面的指导,帮主我完成了论文。在这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再一次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们。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