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案-全册-(表格式)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33109940 上传时间:2021-10-16 格式:DOC 页数:205 大小:6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案-全册-(表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05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案-全册-(表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05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案-全册-(表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20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案-全册-(表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案-全册-(表格式)(20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4年 2月18日教学课题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学案编写者 教学用课时 6学案使用者 第 周星期 用教学目标课(章节)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教学准备与手段东、南、西、北卡片集体备课时间年级 科第

2、 周星期 集体备课共性意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例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2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例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例4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

3、体所在的方向。 例5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第一课时:例1及练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导入新课二、新知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一、导入新课:1、创造情景让学生说说“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转”。复习和感受方位。2、组织学生活动: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4、出示课题:东西南北二、新知: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2、

4、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出示例1挂图:*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教学楼在操场的(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组织学生活动: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三、巩固练习: )面,大门在操场的( )面。完成“做一做”三、巩固练习:1

5、、完成练习一第2题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嘉兴市的东西南北方向? 5、背儿歌: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边是东后边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四、小结。课外作业:认方向。完成练习一第2题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 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第二课时:例2、例3及练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复习:目标:1、

6、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一、复习: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3、玩“认方向”的游戏。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二、新课三、巩固二、新课:(一)例2:1、观察第3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2、学生同桌合作画。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

7、图吗?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二)例3:1、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3、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4、同桌互相说:去体育馆怎么走?去医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电影院怎么走?三、巩固练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挂图)2、做一做: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完成问题。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学生同桌合作画。交流汇报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同桌互相说 做一做:四、总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

8、了什么?对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第三课时:综合练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练习:二、综合练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东西南北方向的认识。2、进一步熟练根据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过程:一、练习:1、谁来说说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2、老师给知一个方向(邮局在百货大楼的东面),学生说出其他的3个方向。3、看图说方位:出示挂图,同桌互相说说谁在谁的哪一边。4、分组活动:送回家(用东西南北卡片)二、综合练1、观察第2页天安门广场图,请根据示意图指出东西南北。2、你能说说这幅天安门广场图中哪个建筑物分别在哪边吗?3、第6页第3题:4、第7页第4题:观察中国地图

9、,先找出“五岳”。现在告诉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据这个说说其他的山分别是什么“岳”吗?比一比,谁说得对!讲评。5、引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谁来说说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看图说方位:出示挂图,同桌互相说说谁在谁的哪一边。分组活动:送回家你能说说这幅天安门广场图中哪个建筑物分别在哪边吗? 引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三、总结。四、课后三、总结。四、课后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东西南北著名的旅游区。第四课时: 例4以及练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复习:二、学习新知:学习目标: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

10、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重点: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教、学具准备:指南针过程: 一、复习: 1、画一画方向示意图: 2、我们知道了这四个方向,那么,每两个方向之间又称为什么方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4图,观察:多功能厅在哪两个方向之间? 2、这个方向称为“东北方向”。画一画方向示意图观察:多功能厅在哪两个方向之间?你能说出下面的这几个方向是什么吗?三、练习:四、总结: 3、我们知道了“东北方向”,你能说出下面的这几个方向是什么吗? 4、我们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你打算怎样记住这四个方向?请

11、你把他们记下来。 5、请自己画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 6、观察例4图:请说说校园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各有什么? 三、练习: 1、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2、第10页第1题:在黑板上标出自己家的位置。 四、总结: 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你会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吗?你打算怎样记住这四个方向?请你把他们记下来。观察例4图:请说说校园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各有什么?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第五课时:第9页例5以及练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导入:目标: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2、和空间观念。 重点: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过程: 一、导入: 1、请用手势指出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请用手势指出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二、新知三、巩固练习: 2、老师说方向,你们就用手指向那边方向:北、西南、东北、西、东北等。 3、出示中国地图:请你分别指出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8个地区。 二、新知: 1、出示例5挂图:这是什么图呢?(动物园导游图)请认一认图上画有哪些动物馆? 2、请在图中指出8个方向: 3、解决问题:熊猫馆位置?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 (在动物园的西北角,可以先往北走到狮山,再向西北走

13、。) 还可以怎样走?也请你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指名到黑板的挂图前说说行走路线。 同桌互相提问各个馆的行走路线,比一比,谁说得准! 4、每个动物馆的行走路线是不是唯一的?你能说出了几条?你在说同一动物馆而不同的几条行走路线时,有什么发现吗? 5、小结:如果从不同的路线走,说的方向就有所不同了。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 2、第10页第2题:全班读题:熟悉小健的描述。请认一认图上画有哪些动物馆?请在图中指出8个方向:指名到黑板的挂图前说说行走路线。同桌互相提问各个馆的行走路线,比一比,谁说得准你在说同一动物馆而不同的几条行走路线时,有什么发现吗全班读题:熟悉小健的描述

14、。 根据小健的描述,把那些游乐项目用序号标在适当的位置上。四、总结根据小健的描述,把那些游乐项目用序号标在适当的位置上。 讲评。 四、总结: 收获?指导学生对学习进行评价。第六课时:位置与方向的综合练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练习二、综合练习目标:1、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2.使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重点:认识8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

15、路线。过程:一、练习:1、说一说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考一考。2、画出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比一比,谁画得准!3、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二、综合练习:1、11页第3题:2、11页第4题:3、学生独立完成12页的第5题:4、同桌合作完成12页第6题。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重点:同桌互相考一考。 画出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比一比,谁画得准!三、总结:三、总结:这一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用处呢?还在什么地方有用呢?学生独立完成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 年

16、月 日教学课题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学案编写者 教学用课时 17学案使用者 第 周星期 用教学目标课(章节)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推理能力。教学准备与手段多媒体课件集体备课时间年级 科第 周星期 集体备课共性意见1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

17、,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为的是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1)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使之顺利迁移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学生已有的与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应采取积极措施,激活学生已储存的相关口算经验,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并将它灵活运用在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

18、2)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学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有序思考方法。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除法口算的经验,结合一定的直观操作活动,使学生养成一种有序地思考和操作的习惯,从而自主概括出笔算除法的计算规律。(3)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运算程序和运算规律的过程,它是计算活动过程的提炼和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条件,给学生一个宽松的说话环境。首先,让学生在思考每个例题时,自言自语地、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其次,让学生在小组(或与同桌)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提供

19、说话的范例。让说得较好的学生在班上交流,或者教师根据多个学生的表述概括出班上学生的不同解题策略。通过有层次地说过程、说算理,使学生自主归纳出口算或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同时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2拓宽主题图的情境视野。为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从中引出需要用除法解决的若干问题。但是,这些素材远不能满足广大城乡师生的需要。因此,实际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当地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将除法的学习与人的生活环境、健康成长、交通、体育、娱乐、饮食、科普知识等联系起来,使枯燥乏味的除法计算植根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20、和探究性。3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位。“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数学课程标准为学生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有如下变化:(1)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的重要意义。(2)将估算、口算、笔算的教学结合起来。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不失时机地将估算笔算结合起来应用,使学生真切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作用,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3)适当补充一些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估算内容,加大估算应用的力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4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推理能力。乘法和除法具有密切的联系

21、,因此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入手,将乘法运算的思维方法迁移到除法当中。如教学603()时,可引导学生思考3()60。又如,教学除法的验算时,可依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引出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检验方法。这样,通过从矛盾着的双方入手,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既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又培养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第一课时:口算除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 教学例1教学目标: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

22、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教学例1 1. 出示60个小木棍。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学生数,并口答。) 2.如果要把这些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合解。 4.如果不分小木块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这样算 63=2 603=206. 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学生数,并口答。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

23、的方法合解二. 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三. 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四、巩固练习804 602(1)口算写出结果。(2)说说口算方法。 二. 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这样算 63=2 6003=2003.试一试。3606 6408 三. 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这样算 243=8 2403=80 四、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 口算的方法。 405 6

24、408 2、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17页1.2学生独立完成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 口算的方法第二课时:.估算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听算二.新授三. 巩固练习:教学内容:16页例21教学目标: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教学重点、难点:抽象对算式进行估算。教学过程:一、听算。二.新授:1由情境引出估算这个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知道是生活中的需要。2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

25、答方法?”3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列示1243 ,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4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5小结,总结加强。三. 巩固练习:做一做:1 2604 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2 估算练习。四、作业:第18页6、7题。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引导学生知道是生活中的需要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列示1243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第三课时:口算练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教学内容:17页练习四教学目标:1.经过多练多想,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2熟练掌握除法口算

26、后,能在生活中学会运用。经过多练多想,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一、听算 二、估算比赛三、笔算比赛四、说一说: 教学重点、难点:注意发现学生错多,难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 教学过程: 一、听算62 602 6002 6000284 804 8004 80004102 25 603 203243 2403 24003 1203707 107 546 488 二、估算比赛: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1252 3785 43572974 4698 1946 三、笔算比赛:82 802 8002 80002183 1803 18003 903 549 69 819 79

27、89 79 273 6758 405 455 213用一定时间算出以上题目,师生评价,表扬发奖。 四、说一说:自己在除法口算中自己有些社么体会,你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五、总结:大家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总结了那些经验?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用一定时间算出以上题目,师生评价,表扬发奖。说一说:自己在除法口算中自己有些社么体会,你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大家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总结了那些经验?第四课时:.笔算除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复习引入二.新授教学内容:19页例1教学目标:1.经历分小棒地过程理解合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地计算顺序和商地定位方法。

28、 2.学会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以表内除法的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一位数两位数(被除数每一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笔算除法,难点是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哪一位上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打开课本第3页,在 里填上正确地数。603=93=693=802=62=862= 二.新授 1. 出示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你会列式计算吗? 2.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如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教师巡视指导)学会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

29、都能被除数整除)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在 里填上正确地数。你会列式计算吗?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三. 巩固练习 4.让板书的学生说说理由。根据他的回答,同学们用小棒代替书,分一分。看看他这样计算与思考对吗? 5.有疑问吗?(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可以提问。) 6.试一试。 三. 巩固练习第21页第2题。前两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如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 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可以提问。第五课时:20页例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准备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商的数合

30、并造继续除的道理。 2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钱币的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除到某一位时有余数,要把余数和后一位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的计算过程,从而明白算理。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口算 2.出示人民币3张100元、4张10元、2张1元券。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根据学生的操作回答二、新授三、巩固观察:一共有多少元? 根据学生的操作回答,教师板书:3003=100303=10123=4 重点问一下12是从哪里来的?3423=114 二、新授 1.出示例2: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31、2.如果学生猜对了:问你用什么方法猜得如此正确?如果学生猜得不正确: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正确计算出每班种多少棵树26。 3.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竖式计算过程。 4.课本第20页做一做第2题。 展示学生作业。如果发现错误,请学生判断,并说明原因。 5.小结:你觉得计算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 .第21页第4题。12是从哪里来的?如果学生猜对了:问你用什么方法猜得如此正确?如果学生猜得不正确: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正确计算然后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竖式计算过程 第六课时:练习: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

32、录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一、 基本练习二、笔算练习三、作业 2.结合习题渗透事物之间是有练习的这有简单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练习旨在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除的顺序和竖式的书写格式,练习时不但对学生计算步骤方法要充分重视,同时要培养学生书写正确、整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口算:全体练习,同桌校对 2. 出示课本练习题。边做边思考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3界上的许多事物,它们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我们数学也不例外。请同学们看第21页第3题。算算、填填、说说每一组上下有什么联系。 二、笔算练习 1. 805 684 9

33、878644 9362 6964 2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出示小黑板练习题 三、作业 .第21页第5题。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口算:全体练习,同桌校对边做边思考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算算、填填、说说每一组上下有什么联系。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第七课时:22页例3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引入二、新授教学目标:1.再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得最高位商得数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再除的算理。 2.再经历一系列的计算练习后,感悟多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步骤,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再合作交流中积极发表自己意见,同时学会倾听,并

34、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生独立尝试,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概括一位数除三位数,被除数得最高位商得数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得前两位再除得算理与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口算 2出示744=296 527=3642964= 3647= 你能根据上面的乘法算式,很快地填写除下一个除法算式的商吗?你是怎么想的? 3. 出示2844= 3507= 164= 147=2964= 3647= 边填边想这两题上下之间有什么联系? 二、新授 1.出示例3。理解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得最高位商得数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再除的算理。口算 很快地填写除下一个除法算式的

35、商吗?你是怎么想的?边填边想这两题上下之间有什么联系三、练习 2.你能列式计算吗?算好后请你在四人小组交流以下问题: (1)被除数前一位2除以6不够商1,你是怎么处理的? (2)处理后得到的商你写在被除数的哪一位商?为什么? (3)接下来的商你又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学生说,教师板书: 3. 试一试:1563集体订正 4. 计算。3786 4255 引导学生把每次除后余下的数余除数进行比较,问:你发现了什么? 强调:为什么每求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6.小结。指着例3与学生的板演提问: 说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三、练习 1.做一做1563 4348 6055 8637 2.计算。176

36、2 45643813 4955 这4道题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为什么有的商是两位数,而有的商是三位数?想想商的为数与被除数、除数有什么关系? 你能列式计算吗?算好后请你在四人小组交流以下问题:接下来的商你又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集体订正引导学生把每次除后余下的数余除数进行比较,问:你发现了什么?计算第八课时:第23页练习五18题。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 基本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地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2.逐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除数是三位数以内,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练习,加深对除法从高位

37、算起的方法,及被除数除于除数不够商1的除法算法,并让其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过程:(列出所有题目) 基本练习 1听算20题乘除法练习题。 2课本第23页第一题,给合适的题目涂上颜色。 3第23页第二题,看好,并用尺子连线。通过除法运算,锻炼计算能力。 4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要同时要求格式及书写的规范,然后认真检查除法竖式的正确与否,是否漏了单位等。 5“蚂蚁搬家”:设置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尽量的帮助蚂蚁抢运粮食过冬。 6先进行估算商是几位,然后再计算。 7第7、8题,是综合练习。要求学生综合应用乘数、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知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知识和分析、推理能力解答一席简单的实际

38、问题。另外第7题的解法有多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提高计算能力听算20题乘除法练习题。 通过除法运算,锻炼计算能力认真检查除法竖式的正确与否,是否漏了单位等。先进行估算商是几位,然后再计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 第九课时:25页例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 引入二、新授教学目标:1.在观察、比较、沟通等活动中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乘法对整除与带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 3.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经历观察、填写、思考等学生活动,感知乘、除法的关系。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来验算除法。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听算20题。

39、 2.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得出验算方法。出示: 186=108 467+3=3251086= 3257= 3比较一下,上下两个算式 之间有什么联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根据学生得结论教师板书:商除数=被乘数商除数+余数=被乘数 二、新授 1. 验证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指板书问:是这样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出示例4。教师巡视指导。你们验证的结果怎样?正确运用乘法对整除与带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听算20题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得出验算方法比较一下,上下两个算式 之间有什么联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你是怎样验算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三、练习 2. 验证带余数除法的方法。你是怎样验算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教师要鼓励

40、学生创新,除数商的一种还可以:100298 987=14 3. 小结。通过上面题目的联系,请同学们说说除法验算的方法和验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三、练习 1.课本第25页做一做。你们验算了吗?我们要养成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2.课本第26页第3题。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把它分成题目要求的这两类? 一般学生:算出结果再分类。 好学生:看末尾。如果是0或5能被5整除,没有余数,反之带余数。通过上面题目的联系,请同学们说说除法验算的方法和验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算出结果再分类。第十课时:26-27页第47题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做练习,进一步熟练一位数

41、除多位数的笔算。 2.边练习边观察,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创新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一位数整除三位数的基本练习课,巩固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熟练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独立计算课本第27第5题。计算找联系二、 熟练笔算方法 一、 计算找联系 1. 独立计算课本第27第5题。 教师巡视看学生计算的方法。(有的同学做了275=135,直接就得出:1355=27) 请做得快得同学介绍一下自己得方法。这个方法好吗?我们就用乘除之间得关系来计算。 2.算一算,填一填课本第27页的第6题。 二、多角度思考,填 里的数 出示2 4=104,你能在

42、 里填正确的数吗? 请每组派代表说说你们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二、 熟练笔算方法 1. 判断课本第26页第3题商的余数。 要指导自己判断是否正确,可用什么方法验证? 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看看它们商的为数与你判断的是否一致。 再仔细观察以下,商的为数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除数一位数被除数首位够除: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位数被除数首位不够除: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为数2 27页第7题 请做得快得同学介绍一下自己得方法。这个方法好吗?算一算,填一填课本第27页的第6题请每组派代表说说你们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要指导自己判断是否正确,可用什么方法验证?

43、 第十一课时:28例5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 引入 听算二、新授三、做一做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 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0作为被除数时的意义及除数为0时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听算 二、新授 1.出示例5。 2 .例5有四副图,逐一出现。先让学生讲讲他看到的图中故事。然后教师再旁白故事,设置情境。 3.嵌入数学问题:(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生:441 (2)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引导学生想到:三人一个西瓜业没分到

44、,怎样用算是表示呢?这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写出:030,并深刻领会其中的含意。 (3)设置另一情境:当零为除数时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小学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学生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 三、做一做02 04 05 0102384393 00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先让学生讲讲他看到的图中故事。然后教师再旁白故事,设置情境设置另一情境:当零为除数时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第十二课时:29页例6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 引入二、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弄清商中间与末尾的不同意义。 2.理

45、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3.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从“以学生为主体”这个观点出发,让学生讨论得出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不断沟通乘除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口算 2. 出示1033 你能算出积,并把它改写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093=103 二、新授 1.出示例6。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其他同学会用竖式计算吗?(教师巡视,找典型问题以便反馈讲评。) 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

46、除法。你能算出积,并把它改写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算式吗?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三、 练习0? 再出示学生中的典型问题, 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把省去的这步去掉。 小结在:这题我们是怎样计算的? 2. 试一试。5355 6186 60153 指第3题问:为什么60153上的中间会有两个0? 3. 出示 6058 你会计算吗?验算一下自己对否,为什么商是70而不是7? 4. 计算 5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注意什么? 三、 练习 1.第28页做一做 2.第29页的第一题。其他同学会用竖式计算吗?再出示学生中的典型问题, 会计算吗?验算一下自己对否,为什么商是70而不是7?

47、 第十三课时:31页例7及做一做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复习教学目的: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被除数中间不够商1怎么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328 455 637 426 549 255使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二、新授 三、作业 134 268 336 528 469 618 2列竖式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7604 4052 3被除数末尾或中间有0时怎么办? 二、新授 1出示例7:星光小学83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天文馆,平均

48、每批有多少人? 读题,做什么方法,为什么做除法?怎么列式? 8324=?自己列竖式算一算,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两个学生板演 汇报:你是怎么算的?34不够商1,怎么办?为什么要写0,不写行不行?还有没有不同的写法? 打开书31页,看看书上的两种写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2做一做:6153 6246 2182 5255 同桌任选一题列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换检查,说说算法。 请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 3判断对错33页,第2题 这些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集体订正 4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作业33页第1题:3063 3603 6804 列竖式计算,并和同桌说说

49、你是怎么算的。读题,做什么方法,为什么做除法?怎么列式?自己列竖式算一算,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两个学生板 同桌任选一题列竖式计算, 再同桌交换检查,说说算法。 请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6084 第十四课时:32页例7的第二题及做一做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复习 二、新授教学要求: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掌握被除数末尾不够商1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被除数末尾不够商1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5分钟口算练习 2列竖式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4153 2806 二、新授 1出示例2:56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克隆鼠展览。平均每批有多少人?还剩几人? 全班读题,题目里告诉我们什么数学信息?做什么方法?怎么列式? 5624,请你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再在四人小组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学生板演 汇报:你是怎么算的?2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为什么要商0,不写行吗?为什么? 全班口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