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试题库批量导入文档模板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093855 上传时间:2021-10-16 格式:DOC 页数:173 大小:3.0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分子化学.试题库批量导入文档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高分子化学.试题库批量导入文档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73页
高分子化学.试题库批量导入文档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73页
资源描述:

《高分子化学.试题库批量导入文档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分子化学.试题库批量导入文档模板(17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相对分子质量答:合成聚合物一般都是由许多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等的同系物分子组成的混合物,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只是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的统计平均值。这种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均一性称为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性,通常可以用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的比值来表示其分布。名词解释31441什么是三大合成材料?写出三大合成材料中各个主要品种的名称、单体聚合的反应式,并指出它们分别属于连锁聚合还是逐步聚合。答: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1) 合成塑料的主要品种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聚乙烯: 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上述四种单体的聚合反应均为连锁聚合反应。(2) 合成纤维的主要有:涤

2、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酸)、锦纶(尼龙-6和尼龙66)、腈纶(聚丙烯腈)。涤纶:尼龙-6: 用水作引发剂属于逐步聚合; 用碱作催化剂属于连锁聚合。尼龙-66:腈纶:实际上腈纶常用丙烯腈和少量的其他单体共聚,属于连锁聚合。(3) 合成橡胶的主要品种有: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问答题7.51332比较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结构和性质,并各举出三种塑料的具体例子。答:热塑性塑料具有线形结构或支化结构。它可溶、可熔,具有可反复热塑化(软化或熔化)而后冷却成型的性质。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属于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具有交联结构或网状结构。它既不溶入溶剂也不能熔融,一次成型后再加

3、热不能软化或熔化。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环氧树脂等固化产物属于热固性塑料。简答题31333什么叫等规(全同立构)、间规(间同立构)和无规聚合物?试举例说明之。答:聚合物分子链全部(或绝大部分)由相同构型链节(R-构型或S-构型)连接而成的聚合物称为等规(全同立构)聚合物。聚合物分子链由R-构型和S-构型交替连接而成的聚合物称为间规(间同立构)聚合物。聚合物分子链由R-构型和S-构型链节无规连接而成的聚合物称为无规聚合物。以聚丙烯为例:问答题7.51334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试证明。答:数均分子量的物理意义是总质量m被分子总数所平均,即各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子所占分数与相对应

4、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乘积的总和。重均分子量的物理意义是各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子所占的质量分数与其相对应得相对分子质量乘积的总和。设Mi为i聚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则问答题7.51335如何用实验测定某一未知物单体的聚合反应是以逐步聚合,还是连锁聚合机理进行?答:一般可以通过测定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或单体转化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来鉴别。随反应时间的延长,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的聚合反应属于逐步聚合。聚合很短时间后,相对分子质量就不随反应时间延长而增大的聚合反应属于连锁聚合。相反,单体转化率随聚合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的聚合反应属于连锁聚合。单体迅速转化,而转化率基本与聚合时间无关的聚合反应属于逐步聚合。简答题

5、31336从时间-转化率、相对分子质量-转化率关系讨论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间的异同和差别。答:从转化率和时间的关系来看:连锁聚合,单体转化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逐步聚合,反应初期单体消耗大部分,随后单体转化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缓慢。从相对分子质量与转化率关系看:连锁聚合,聚合物初期即生产高分子量的聚合物;逐步聚合,反应初期只生成低聚物,随转化率增加,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逐步增加,高分子量的聚合物需要数十小时才能生成。简答题31337举例说明连锁聚合与加聚反应、逐步聚合与缩聚反应的关系和区别。答:绝大多数烯类单体的加聚反应属于连锁反应,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合成、聚苯乙烯的合成,都属于连锁聚合。绝大多

6、数缩聚反应属于逐步聚合反应。如尼龙6的合成,反过来,不是所有的逐步聚合都属于缩聚反应,如聚氨酯的合成属于逐步聚合,但产物却是加聚产物。问答题7.51338写出下列聚合物的名称、单体和合成反应式答:(1)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2)聚乙烯醇的单体为醋酸乙烯酯(3)聚癸二酰已二胺(尼龙-610)的单体为乙二胺和癸二酸(4)聚异戊二烯的单体为异戊二烯(5) 由己内酰胺开环聚合或氨基己酸缩合。(6) 双份A与光气反应而得。完成反应式51449欲将1000g环氧树脂(环氧值为0.2)用等摩尔的乙二胺固化,计算固化剂用量,并求此固化反应的凝胶点。如已知该反应的反应程度与时间的关系,是否可以

7、求得该固化混合物的适用期。答:已知环氧树脂官能度 乙二胺的官能度用等摩尔比时,两者分子比为2:1,故用Carothers法计算,用Flory方法计算通常,按照Carothers法预测凝胶点时,计算值高于实验值;按照统计方法时,计算值又低于实验值。因此,出现凝胶点是的反应程度为0.580.75 。树脂的适用期当然要在尚未达到凝胶点之前的这一段时间内。如果知道反应程度和时间的关系,就可以估计出最长适用期,但实际的适用期比预期值要短。计算题1024410与线性缩聚反应相比较,体形缩聚反应有哪些特点?答:(1)从参加反应的单体看:体形缩聚反应中至少有一种单体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官能度的,而线性缩聚反应的单

8、体是两官能度的。(2)从体形缩聚反应过程来看:体形缩聚随着反应程度增加,反应分为甲、乙、丙三个阶段。甲、乙两个阶段均在凝胶点之前。在体形缩聚反应中,凝胶点的预测十分重要,因为化学合成必须控制在Pc之前,以后的反应需在加工中进行。而线性缩聚反应如所需产品是高聚物,反应必须进行到很高的反应程度。(3)从所得产物结构看:线性缩聚生成可溶性线性分子,体形缩聚则生成不溶、不熔的为体形分子。简答题322211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主要原料为乙二醇、马来酸酐和邻苯二甲酸酐。说明三种原料各起什么作用?他们之间比例调整的原理是什么?用苯乙烯固化的原理是什么?如考虑文史固化时可选用何种固化剂?答:乙二醇、马来酸酐和邻苯

9、二甲酸酐是合成聚酯的原料。其中马来酸酐的作用是在不饱和聚酯中引入双键,邻苯二甲酸酐 和马来酸酐的比例是控制不饱和聚酯的不饱和度和材料的交联密度的。苯乙烯固化时,利用自由基引发苯乙烯聚合,并与不饱和聚酯线形分子中得双键共聚,最终形成体型结构,如考虑室温固化,可选用油溶性的过氧化二苯甲酰-二甲基苯胺氧化还原体系。问答题7.523312合成分子链中有以下特征基团的聚合物,应选用哪类单体,并通过何种反应聚合而成?(1);(2) ;(3) ;(4) ;答:(1)用氨基酸或内酰胺进行均缩聚或开环聚合,或用二元胺和二元酸进行混缩聚或共缩聚均可制得。(2)用二异氰酸酯和二元胺经聚加成反应可得。(3)用二异氰酸

10、酯和二元胺经聚加成反应可得。(4)乙二醇缩聚或环氧乙烷开环聚合等均可制得。完成反应式532213等摩尔的二元醇和二元酸进行缩聚,如平衡常数K=200,在密闭体系中反应,不除去副产物水。(1)反应程度p和平均聚合度能达到多少?(2)如羧基的起始浓度=2mol/L,要使=200,须将小分子水降低到怎样的程度?答:(1)在封闭的体系中进行缩聚反应,其反应程度和聚合度均与平衡常数有关。(2)要使=200,必须采用抽真空的敞开体系,且p=1,此时有:计算题1023314酯交换法生产数均分子量=1.5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结构单元的式量=192,端基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

11、量为62.请写出酯交换法合成PET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根据缩合反应原理,应如何控制体系中残存小分子乙二醇的量,即为多少?答:(1)酯交换法合成PET有关的化学方程(6) CH3CH=CHCH3式为: 对苯二甲酸酯化合成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酯交换合成对苯二甲酸二乙二酯: 对苯二甲酸二乙二酯为单体进行缩聚,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2)K=4,=192,端基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即应控制体系中残存小分子乙二醇的摩尔分数在0.164以下。计算题1023315等摩尔比得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于280下进行缩聚反应,已知平衡常数K=4.9 ,如果达到平衡时所得聚酯的=

12、15(1)用缩聚反应中官能团等活性理论的假定表示该缩聚反应,并推导平衡常数K和平均聚合度的关系式;(2)试问此式体系中残存的小分子水的摩尔分数xH2O为多少?答:(1)用缩聚反应中官能团等活性理论的假定表示该缩聚反应:t=0 n0 n0 p 0 0t时平衡 n n k (n0-n) nwn=n0(1-p) n0-n=n0p xH2O=nw/n0 K=k1/k-1式中,n0为起始羟基和羧基的官能团数目;p为平衡时反应程度;nw为平衡时小分子水的分子数。 推导平衡常数K和平均聚合度的关系式:(2)即体系残余小分子水的分数=0.0233 。计算题1023316合成具NHCOO特征基团的单体类型是(

13、)A.二元酸十二元醇 B.二元酸十二元胺C.二异氰酸酯十二元醇 D.二元酸十一元醇答:C选择题122217在线性缩聚反应中,延长聚合时间主要是提高( )和( )A.转化率 B.官能度 C.反应程度 D.交联度 E.相对分子质量答:C,E选择题122218对缩聚反应的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A无特定活性种B不存在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等基元反应C转化率随时间明显提高D在反应过程中,聚合度稳步上升答:C选择题123319列聚合物中,按线形逐步聚合的聚合物是( )A环氧树脂 B.碱催化酚醛树脂 C.聚芳砜 D.醇酸树脂答:C选择题123320当m为( )时,易于环化反应。A.2 B.3 C.4 D.5

14、答:B,C选择题123321合成线型酚醛预聚物的催化剂应选用( )。A.草酸 B.氢氧化钙 C.过氧化氢D正丁基锂答:A选择题122222聚合反应中将反应程度从97%提高到98%需时最多的是( )A.链式聚合反应 B.逐步聚合反应 C.开环聚合反应 D.界面聚合反应答:B选择题122223在开放体系中进行线形缩聚反应,为了得到最大聚合度的产品,应该( )A.选择平衡常数大得有机反应B.选择适当高的温度和极高的真空度,尽可能除去小分子副产物C.尽可能延长反应温度D.尽可能提高反应温度答:B选择题122224在缩聚反应中界面缩聚的最突出优点是( )A.反应温度低 B.低转化率下获得高分子量聚产物C

15、.反应速度快 D.摩尔比要求比较严格答:B选择题123325用双酚A钠盐与光气为原料制备聚碳酸酯的实施方法是( )A.熔融缩聚 B.溶液缩聚 C.界面缩聚 D. 固相缩聚答:C选择题123326工业上合成涤纶树脂(PET)可采用( )局和方法。A.熔融缩聚 B.界面缩聚 C.溶液缩聚 D. 固相缩聚答:A选择题124427面哪种组合有可能制备高分子体形缩聚产物?( )A.1-2官能度体系 B.2-2官能度体系C.2-3官能度体系 D.3-3官能度体系答:CD选择题124428在聚合反应的实施方法中,对于单体官能团配比等摩尔体积和单体纯度要求不是很严格的缩聚物是( )A.熔融缩聚 B.溶液缩聚

16、C.界面缩聚 D. 固相缩聚答:C选择题124429当m为( )时,易于进行线形缩聚反应。A.2 B.3 C.4 D.5答:D选择题122230己二酸与下列化合物反应,哪些能形成聚合物( )A.乙醇 B.乙二醇 C.甘油 D.苯胺答:BC选择题122231缩聚反应的特征是( )A.逐步特征 B.通过活性中心实现链增长C.引发速率很快 D.快速终止答:A选择题122232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可以为()A.乙二胺 B.乙二醇 C.丙酮 D.环氧氯丙烷答:A选择题122233当-羟基己酸进行均缩聚,反应程度达0.99时,其聚合度为( )A.10 B.50 C.100 D.500答:C选择题123334在

17、缩聚反应中,所有单体都是活性中心,其动力学特点是( )A. 单体慢慢消失,产物先对分子质量逐步增加B. 单体很快消失,产物先对分子质量逐步增加C. 单体逐步消失,产物先对分子质量很快增大答:B选择题122235体形缩聚中得凝胶效应现象就是( )A.凝胶化 B.自动加速效应 C.凝固化 D.胶体化答:C选择题122236制备尼龙-66,先将己二酸和己二胺成盐,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聚合度 B.调高反应速率 C.简化生产工艺答:A选择题123337对于aAa和bBb等摩尔比,另加少量单官能团物质Cb,其摩尔系数为( )A Na/Nb, B Na/(Nb+Nc),C Nc/Na, D Na/(N

18、a+2Nc)答:D选择题124438在酚醛树脂的缩聚中,苯酚的官能度为( )。A.1 B.2 C.3 D.4答:C选择题122239对于苯甲磺酸催化-羟基酸HOCOOH进行缩聚反应时。( )A.羟基和羧基严格等摩尔比,必能得到高分子量聚酯B.只要把反应副产物彻底除去,必能得到高分子量聚酯C.只要在高温下反应,才能得到高分子量聚酯D.当n5时,才能得到高分子量聚酯答:D选择题1244401mol邻苯二甲酸+0.9mol乙二醇+0.1mol丙三醇组成的聚合体系,其中平均官能度为( )A.2.05 B.2.0 C.2.10 D.1.0答:B选择题122241不属于影响缩聚反应聚合度的因素是( )。A

19、.转化率 B.反应程度 C.平衡常数 D.基团数比-答:A选择题122242体形缩聚的产物具有可熔可溶性。( )答:判断题121143热塑性酚醛树脂不需加入固化剂即可在加热条件下固化。( )答:判断题122244在缩聚反应中,聚合度随时间或反应程度无明显增加。( )答:判断题121145不饱和聚酯不是结构预聚物。( )答:判断题122246在缩聚反应中通常利用单体转化率来描述该反应与产物聚合度间的关系( )答:判断题122247对于平衡常数较小的缩聚反应,要得到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需要加入端基封锁剂。( )答:判断题12334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属于共聚物。( )答:判断题121149制备环氧

20、树脂时,需要反映过程中不断测反应速度,以防止在聚合釜内发生凝胶效应。( )答:判断题123350加聚和缩聚反应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均随转化率和反应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答:判断题121151合成龙-66的缩聚反应都是均聚反应。( ) 答:判断题121152烯类单体的加聚有下列规律:(1)单取代和1,1-双取代烯类难聚合;(2)大部分烯类单体能按自由基机理聚合,而能离子聚合的烯类单体却较少;(3)有些单体可按自由基、阳离子和阴离子机理进行聚合。试说明原因。答:单取代的烯类单体,即使侧基较大,也能聚合,1,1-双取代烯类单体,一般都能按基团性质进行相应机理的聚合,1,2-双取代烯类单体,忧郁位阻效

21、应,加上结构对称,一般很难均聚,取代基的诱导和共轭效应能改变双键的电子云密度,对所形成的活性种的稳定性有影响,因此决定了单体对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以及阴离子聚合的选择性。几乎所有取代基自由基都有一定共轭稳定作用,因而一般带有吸电子基的单位或有共轭体系的单体均能进行自由基聚合。而带有强供电基团的单体或有1,1-两个弱供电基团的单体方能进行阳离子聚合。而带强吸电子基团的单体能进行阴离子聚合。电子流动性大,易诱导极化的单体则可进行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问答题7.532253下列烯烃类单体适于何种机理聚合?是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还是阴离子聚合,并说明原因。; ; ; ; ; ; ;

22、。答:适于自由基聚合,Cl原子是吸电子基团,也有共轭效应,但电子效应和共轭效应均较弱。与可以进行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因为共轭体系电子容易极化和流动。 适合阳离子聚合。CH3 为供电子基团,CH3 与双键有超共轭效应。 适合自由基聚合和阴离子聚合。CN为强吸电子基团。 适合自由基聚合。F原子体积小,结构对称。 适合阴离子聚合和自由基聚合,两个吸电子基兼有共轭效应。 适合自由基聚合和阴离子聚合。因为是1,1-二取代基,甲基体积小,COOR为吸电子基,甲基为供电子基,均有共轭效应。问答题7.533354判断下列单体能否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并说明理由。(1) CH2=C(

23、C6H5)2; (2) CH2=CHOR;(3)ClCH=CHCl; (4) CH2=CHCH3;(5) CH2=C(CH3)C2H5; (6) CH3CH=CHCH3;(7) CF2=CFCl; (8) CH2=C(CH3)COOCH3;(9) CH3CH=CHCOOCH3.答:(1) CH2=C(C6H5)2 不能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因为取代基空间阻碍大,只能形成二聚体。(2) CH2=CHOR不能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 因为OR为供电子基。(3)ClCH=CHCl 不能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因为单体结构对称,对1,2-二取代造成较大的空间阻碍。(4)

24、、(5) CH2=CHCH3 与 CH2=C(CH3)C2H5; 不能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由于双键电荷密度大,不利于自由基的进攻,且易转移生成烯丙基型较稳定的自由基,难以在与丙烯等加成转变成较活泼的自由基,故得不到高聚物。(6) CH3CH=CHCH3 不能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因为位阻答,且易发生单体转移,生成烯丙基稳定自由基,而且单体结构对称,1,2-二取代造成较大的空间阻碍,也不能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7) CF2=CFCl 能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这是因为F原子体积很小,Cl有弱吸电子作用。(8) CH2=C(CH3)COOCH3 能通过自由基聚合形

25、成高分子量聚合物,由于是1,2-二取代基,甲基体积很小,均有共轭效应。(9) CH3CH=CHCOOCH3 不能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由于是1,2-二取代剂基,空间阻碍大。问答题7.533355什么是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答:自由基聚合:通过自由基引发进行链增长得到高聚物的聚合反应。阴离子聚合:由阴离子引发并进行增长的聚合反应。阳离子聚合:由阳离子引发并进行增长的聚合反应。简答题331156写出下列常用引发剂的分子式和分解反应式:(1)偶氮二异庚氰;(2)过氧化十二酰;(3)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已酯;(4)异丙苯过氧化氢;(5)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6)过氧化氢-亚铁盐

26、;(7)过氧化二苯甲酰-二甲基苯胺。其中,那些是水溶性引发剂,那些是油溶性引发剂?请说明这些引发剂的引发活性和使用场答:偶氮二异庚氰(2) 过氧化十二酰 (3) 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4) 异丙苯过氧化氢(5) 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6) 过氧化氢-亚铁盐(7) 过氧化二苯甲酰-二甲基苯胺其中,(1)(4) 为热分解型油溶性引发剂。其t1/2 =10h 的温度依次为52、62 、44和133。(5)(7)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均为高活性引发剂,适用于本体聚合、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水溶性引发剂适用于水溶液和乳液聚合。完成反应式533357在自由基聚合中,为什么聚合物链中单体单元大部分按头尾方式连接

27、,且所得的聚合物多为无规立构?答: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均有利于头-尾键接,因为头尾键接合头头键接活化能差为3465kJ/mol。又因为链自由基是平面结构,在平面上下进攻的概率各为50%,因而R-构型和S-构型链节的形成和排布是无规的。简答题333358自由基聚合常用的引发方式有几种?举例说明其特点。答:自由基聚合最常用的引发方式是引发剂引发。引发剂可分为热分解型和氧化还原型两大类。热分解型引发剂主要有两大类:偶氮类和过氧化物类。偶氮类如偶氮二异丁氰,4565 下使用,引发剂产生氮气,只生成一种自由基,性质稳定。过氧化物类如过氧化二苯甲酰,分解有副反应存在,性质不稳定。其它应用相对多的引发方式包括

28、热引发,光引发,辐射引发。问答题7.533359以偶氮二异丁氰为引发剂,写出苯乙烯,醋酸乙烯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自由基聚合历程中个基元反应方程式。答:(1) 苯乙烯 H3CC(CH3)2N=NC(CH3)2CN2H3CC(CH3)2 + N2 链引发链增长 链终止(2)醋酸乙烯酯、链引发 链增长链终止(3) 甲基丙烯酸甲酯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完成反应式532260引发效率、答:引发效率是指引发剂分解生成的自由基中能用于引发聚合的百分数。按此定义,只有笼蔽效应会影响引发效率。但在许多情况下,在计算引发效率时,并不对由于诱导分解造成的引发剂损失进行校正。把实际引发剂用量和起引发作用的引发剂量进行比较,

29、所得的值称为实际引发效率。 。名词解释233361笼蔽效应笼蔽效应由于初级自由基受溶剂分子包围,限制了自由基的扩散,导致初级自由基的偶合(或歧化)终止,使引发效率f降低。名词解释232262诱导分解诱导分解是指链自由基向引发剂的转移反应。原来的链自由基或简单自由基在形成稳定分子的同时,生成一个新的自由基。由于无偿的消耗了一个引发剂分子,故使实际引发效率降低名词解释233363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何种条件下会出现自动加速现象?试讨论其产生的原因以及促使其产生和抑制的方法。答:本体聚合和添加少量溶剂的溶液聚合等反应往往会出现自动加速现象。造成自动加速现象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黏度渐增或溶解性

30、能变差,造成kt变小,活性链寿命延长,体系活性链浓度增大。 在非均相本体聚合和沉淀聚合中,由于活性链端被屏蔽,链终止反应速率大大下降,也出现明显的自动加速现象。 在某些聚合反应中,由于模板效应或氢键作用导致kp增大,亦会出现反应自动加速。 反应的自动加速现象大多由于体系中单位时间内引发的链和动力学终止的链的数目不等造成活性链浓度不断增大所致。若能调节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使引发产生的新链的速率亦随转化率增加而递减,则可抑制反应自动加速。此外。选用良溶剂、加大溶剂用量、提高聚合温度或适当降低聚合物的分子量等,都会减轻反应自动加速程度。反之,则可使自动加速现象提前发生。问答题7.532264动力学链

31、长的定义是什么?何谓数均聚合度?与平均聚合度有何关系?链转移反应对动力学链长和聚合度有何影响?答:动力学链长是指每个活性中心自引发至终止平均所消耗的单体分子数,用v表示。 数均聚合度是指平均每个聚合物分子所包含的结构单元数。在稳态下, (1) 对于不容易发生单体、引发剂等转移的聚合物体系,因为 所以如果活性链均为偶合终止,则如果活性链均为歧化终止,则如果这两种终止方式兼而有之,则式中,C、D分别为偶合、歧化各占的分数。(2) 对于容易发生单体、引发剂或溶剂转移的聚合体系,有以下关系:为偶合或歧化动力学链终止对数均聚合度的贡献。根据各项对贡献的大小可以看出各种与v具体关系。例如,在55下,在氯乙

32、烯悬浮聚合中,由于每个活性中心在真正终止(动力学链终止)前平均可与氯乙烯单体转移约7次,所以在氯乙烯悬浮聚合中,v比大很多倍。(3)在高转化率下,由于体系粘度增大或聚合物分子链卷曲甚至不溶等原因造成Kt大幅度下降,活性寿命剧增,这时v和都会增大。由于的降低速率明显小于或 的降低速率,因此转移在总终止中的比例增大,这会改变低转化率下原有的v和的具体关系。问答题7.534465什么叫链转移反应?有几种形式?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有何影响?答:链自由基夺取其它分子上的原子,使原来的自由基终止,同时生成一个新的自由基,这种反应称为链转移反应。 链转移的形式包括:向单体、溶剂、引发剂、聚合

33、物、外来试剂的转移反应。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影响与链增长速率常数Kp、链转移反应常数ktr、再引发速率常数ka相对大小有关。链转移对聚合速率和聚合度的影响如下:情况kp,ktr,ka作用名称聚合速率相对分子量1kpktrkakp正常链转移不变减少2Kpktrkakp调节聚合物不变减少甚多3kpktrkakp缓聚减小减小4KpktrKakp衰减链转移减小甚多减小甚多5KpktrKa=0高效阻聚零零问答题7.532266单体(如苯乙烯)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常需要加入阻聚剂。聚合前用何种方法除去阻聚剂?若取混有阻聚剂的单体聚合,将会发生什么后果?答:在苯乙烯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为防止其

34、聚合,常加入对苯二酚作阻聚剂。聚合前需要先用稀NaOH溶液洗涤,随后再用水洗至中性,干燥后,减压蒸馏提纯,否则将出现不聚或有明显的诱导期。简答题332267单体浓度为0.2mol/L,过氧类引发剂浓度为4.010-3 mol/L, 在60下加热聚合。如引发剂半衰期为44h,引发剂效率f=1,kp=145L/(mols),kt=7.010 L/(mols),欲达50%转化率,需多少时间(在反应过程中假设引发剂的浓度变化极小)?答:由t1/2=44h,可得:计算题1032268用过氧化二苯甲酰作引发剂,苯乙烯聚合时各基元反应活化能为Ed =125.6KJ/mol,Ep =32.7 KJ/mol,

35、Et =10 KJ/mol,试比较从50增至60,讨论总反应速率常数和聚合度变化的情况,如果改为光引发,其结果又如何?答:根据所以60的聚合速率约为50的2.75倍。根据无链转移时,所以60时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0的0.675倍如改为光引发,由于Ed=0,反应速率R和平均聚合度的关系式中表现活化能E均为,相对分子质量变化情况与聚合速率变化情况相同。由50提高到60可见聚合温度由50提高到60,聚合速率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0时的1.36倍计算题1033369苯乙烯的聚合反应是在60下进行的,采用过氧化二苯甲酰作引发剂,如果要求初期聚合反应速率Rp=2.510mol/(Ls),初期产物的平均聚合

36、度=1000时,试求引发剂的浓度I(不考虑链转移反应)答:计算题1034470一两种单体共聚为例,说明无规共聚、交替、嵌段、接枝共聚物的结构有什么差异?在这些共聚物名称中,对前后单体的位置有什么规定答:无规共聚物:聚合物中两结构单元M1、M2无规排列,而且M1、M2连续的单元数不多。名称中前一单体为主单体,后一单体为第二单体。 交替共聚物:聚合物中两单元M1、M2严格相间呈交替排布,名称前后单体互换也可。 嵌段共聚物:有较长的M1链段和另一较长链段M2构成的大分子,每一链段可以长达几百到几千结构单元,缩写通式PM1-b-PM2。名称中前后单体常代表单体加入次序。 接枝共聚物:主链由一种单元组成

37、,支链则由另一种单元组成,缩写通式为PM1-g、-PM2。名称中前单体为主链,后单体为支链。简答题342271推导二元共聚合物组成微分方程的基本假设有哪些?由此得到什么结论?他与推导自由基均聚物动力学的基本假设有什么异同?答:作了等活性、长链、稳态和无副反应假设。等活性是指自由基活性与链长无关,自由基活性仅决定于末端单体单元结构。长链是指共聚物的聚合度很大,其组成由链增长反应所决定,引发和终止对共聚物组成物影响。稳态是指引发和终止速率相等,自由基总浓度不变;两种自由基(M1和M2)相互转变速率相等,两种自由基浓度不变,无解聚反应,即不可逆聚合。 在二元共聚物组成微分方程推导时稳态假设包括两个方

38、面:第一,链终止速率与链引发速率相等这与均聚合时一样,第二:两种自由基之间的互变速率也相等,除此之外,其余假设并无不同。按照长链假设得到的最终结论是:共聚物组成只与四个链增长反应有关,而与链引发反应和链终止反应无关。问答题7.542272竟聚率答:竞聚率是单体均聚链增长和共聚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即r1=k11/k12,r2=k22/k21;名词解释241173共聚中单体的相对活性答:单体相对活性是指两种单体对同一链自由基反应(增长)速率常数之比,即M1的相对活性为1/r2,M2的相对活性为1/r1.名词解释242274说明竞聚率r1与r2的意义并说明如何用r1、r2来计算单体的相对活性?答:M

39、1的竞聚率是r1=k11/k12,他表达的是链自由基与单体反应时的速率常数和他与单体反应时速率常数之比;M的竞聚率是r2=k22/k21,即链自由基与单体反应时的速率常数和他与单体反应时速率常数之比。 竞聚率的倒数1/r1= k12/ k11,1/r2= k21/ k22表示同一自由基和异种单体的交叉增长率速率常数之比,因此单体M1的相对活性应为1/r2,单体M2的相对活性应为1/r1。问答题7.542275理想共聚和理想恒比共聚的区别是什么?答:理想恒比共聚是指共聚物组成和单体组成完全相同的共聚,其共聚物组成曲线为对角线。而理想共聚却是共聚物组成与单体组成成简单比例关系,其共聚物组成曲线不予

40、恒比对角线相交问答题7.541176共聚合答: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进行的聚合成为共聚合,产物为共聚物。名词解释241177共聚组成答:聚组成是指参与共聚的单体单元在共聚物中所占的比例。名词解释241178共聚物序列组成答:序列结构是指参与共聚的单体单元在大分子链中的分布情况。名词解释242279为什么要对共聚物的组成进行控制?在工业上有哪几种控制方法?他们个针对何种聚合体系?答:在共聚反应中,由于两单体共聚活性不同,其消耗程度就不一致,故体系物料配比不断改变,所得共聚物的组成前后不均一,要获得组成均一的共聚物,主要控制方法如下:1) 对r1和r2均小于1的单体,首先计算恒比点的配料比,随后在恒

41、比点附近投料。其前提条件是所需共聚物组成恰在恒比点附近。2) 控制转化率。因为f1与F1随转化率增加而变化,但变化程度不一样。3) 不断补加转化快的单体,既保持f1值变化不大问答题7.543380根据单体的Q、e、或r值,试判断下列各单体对能否发生自由基共聚? 对二甲基氨基苯乙烯(Q1=1.51,e1=-1.37)-对硝基苯乙烯(Q2=1.63,e2=-0.39); 偏氯乙烯(Q1=0.22,e1=0.36)-丙烯酸酯(Q2=0.42,e2=0.69); 丁二烯(Q1=2.39,e1=-1.05)-氯乙烯(Q2=0.044,e2=0.2); 四氟乙烯(r1=1.0)-三氟氯乙烯(r2=0.08

42、); -甲基苯乙烯(r1=0.038)-马来酸酐(r2=0.08)。答:Q、e值相近,可以共聚。Q1Q2,M1的活性 M2的活性。用Q、e值算出r1=0.24,r2=1.58,r1r2=2.38,非理想非恒比共聚。分析同。计算出r1= 0.59,r1=1.52。Q、e值相差大,不易共聚。Q1Q2,M1的活性 M2的活性。计算得出,r1=14.6,r2=0.014,基本为丁二烯均聚。 理想恒比共聚。 r10,r20,不易自聚,易发生交替共聚。问答题7.543381在生产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时,所采用的丙烯腈(M1)和苯乙烯(M2)的投料比m1:m2=24:76(质量比)。此共聚体系的

43、竞聚率r1=0.04,r2=0.40.问: 所合成共聚物组成F2为多少? 为了合成组成均一的共聚物,应采用怎样的投料方法?答:共聚体系属于r11, r2 A+ B-共价键链接的AB一般无引发能力。问答题7.552286为什么阳离子聚合反应一般需要在很低温度下进行才能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答:因为阳离子聚合活性种一般为碳阳离子。碳阳离子很活泼,极易发生重排和链转移反应。向单体的链转移常数(CM10-210-4)比自由基聚合(CM10-410-5)大得多。为了减少链转移反应的发生,提高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阳离子反应一般需在很低温度下进行。简答题352287分别叙述阴离子、阳离子聚合时,控制聚

44、合反应速率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主要方法答:进行离子聚合时,一般多采用改变聚合反应温度或改变溶剂极性的方法来控制聚合反应速率。 阴离子聚合一般为无终止聚合,所以通过引发剂的用量可调节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有时也通过加入链转移剂(如甲苯)调节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阳离子聚合极易发生链转移反应,链转移反应是影响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主要因素,而聚合反应温度对链转移反应的影响很大。、所以一般通过控制聚合反应的温度来控制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有时也通过加入链转移剂调节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问答题7.552288阴离子聚合在适当的条件下,其阴离子活性增长链可以长期不终止而形成活性聚合物,为什么?答:活性

45、聚合物是指在链增长反应中,活性链直到单体全部消耗尽仍保持活性的聚合物,再加入单体还可以继续引发聚合,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继续增加。 在阴离子聚合反应中,带相同电荷的活性链离子不能发生双基终止;活性链碳阴离子的反离子常为金属离子,而不是原子团,它一般不能夺取链中的某个原子或H+而终止;活性另通过脱去H-发生链终止又很困难,所以当体系中无引起链转移或链终止的杂质时,实际上是无链转移、无终止聚合,即活性聚合。简答题351189出用阴离子聚合方法合成四种不同端基(OH、COOH、SH和NH2)的聚丁二烯遥爪聚合物的反应过程。答完成反应式552290为什么进行阴离子聚合反应时,需要预先将原料和聚合容器净

46、化、干燥、出去空气并在密封条件下聚合?答:离子聚合的引发剂及活性链均很活泼,许多杂质以及空气中的水、氧气、二氧化碳均可破坏引发剂使活性中心失活。因此,对所用溶剂、单体以及聚合容器必须进行严格净化和干燥,聚合反应必须在密封条件下进行。否则将导致聚合失败。简答题351191用萘钠的四氢呋喃溶液未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已知萘钠溶液的浓度为1.5mol/L,苯乙烯为300g。试计算若制备相对分子之量为30000的聚苯乙烯们需要加多少引发剂?答:聚苯乙烯的数均分子量所以聚合度 阴离子的聚合度 所以需要的萘钠溶液的量x=13.3mL计算题1051192比较逐步聚合、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之间的下列关系:

47、转化率与时间关系;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与时间关系。答:逐步聚合:单体转化率在反应开始后的短时间内就达到很高,随后,随时间延长转化率增加极其缓慢。 自由基聚合:典型的转化率(C%)与时间(t)曲线为S形,反应初期转化率与t可呈线性关系,中期可能出现自动加速现象,后期转化率随时间延长增加缓慢。 阴离子聚合:常常可实现活性聚合。转化率与时间有如下关系:1/(1-C%)=kt。逐步聚合: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大,高分子量聚合物需数小时的长时间才能形成。自由基聚合:高分子量的聚合物瞬时间生成,在反映任意时刻形成的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无几。有有自动加速现象时,相对分子质量增大。阴离子聚合(活性):

48、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加。问答题7.552293在四氢呋喃溶液中,与25用3.210-3mol/L的萘钠,是浓度为1.5mol/L的苯乙烯聚合。 试写出聚合反应的方程式(从制备萘钠开始); 计算聚合物的数均聚合度。答:(1)引发剂解离成阴离子自由基:引发单体形成自由基-离子对:自由基端偶合生成双阴离子:(3) 聚合物的数均聚合度计算题1052294什么事热塑性弹性体?给出一种合成SBS的方法。答:在室温下呈橡胶弹性,而加热又能流动的弹性体叫热塑性弹性体。在环己烷中用丁基锂引发苯乙烯聚合,得到活性聚苯乙烯,而后加入丁二烯,它引发丁二烯聚合得到活性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再加入双官能团

49、偶合剂如COCl2,则形成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线形三嵌段共聚物。简答题352295何谓开环聚合?以氢氧化钠为引发剂,水为链终止剂,写出幻想一万开环聚合合成端羟基聚氧化乙烯基醚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答:开环聚合是环状结构单体经引发将环打开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一类聚合反应,合成端羟基聚氧化乙烯基醚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问答题7.553396简要解释并区别光学异构,几何异构和构象异构的概念。答:光学异构(或称手性异构),分子中含有手性原子,使物体与其镜像不能叠合,从而使之有不同的旋光性,这种空间排布不同的对映体称为光学异构体。几何异构(或称顺反异构)是指分子中存在双键或环,使某些原子在空间的位置不同

50、,从而导致立体结构不同;光学异构和几何异构均为构型异构。除非化学键断裂,这两种构型是不能相互转化的。构象异构:围绕单键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不同的排列形式叫做构象。由单键内旋转造成的立体异构现象叫做构象异构。和构型一样,构象也是表示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排布形式,不同的是构象可以通过单键内的旋转而互相转变。各种异构体一般不能分离开来,但当围绕单键的旋转受阻时也可以分离。简答题362297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的含义是什么?如何评价?几何异构和光学异构有何不同,它们和单体的化学结构有何关系?答: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是指聚合物中基团在空间排列的形态,它影响聚合物的堆砌紧密程度和结晶能力,进而影响密度,熔点,

51、溶解性能和强度等一系列物理,力学性能。立构规整度是评价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的参数,立构规整度是指立构规整聚合物质量占聚合产物总量的百分数。几何异构(或称顺反异构)是指分子中存在双键或环,使某些原子在空间的位置不同,从而导致立体结构不同。光学异构,即分子中含有手性原子,使物体与其镜像不能叠合,从而使之有不同的旋光性,这种空间排布不同的对映体称为光学异构体。前者单体是共轭双烯烃,而且发生1,4-聚合,后者单体本身就有手性碳原子。简答题362298下列哪一种引发剂可使乙烯,丙烯,丁二烯聚合成立构规整聚合物?(1)n-C4H9Li/正己烷 (2)(萘+钠)/四氢呋喃(3)TiCl4-AlR3 (4)-T

52、iCl3-AlEt2Cl(5)(-C3H5)NiCl (6)(-C4H7)2Ni答:引发剂(1)和(2)均能引发丁二烯聚合,属阴离子聚合范畴。但前者在非极性溶剂(如环己烷)中形成顺式1,4-结构含量为35%40%的聚丁二烯,在极性溶剂(如THF)中或采用后者则形成1,2-结构或反式1,4-结构聚合物,但它们均不能引发乙烯或丙烯聚合。引发剂(4)可引发丙烯的配位聚合,形成全同立构(约90%)聚丙烯;引发剂(3)是引发乙烯进行配位聚合的引发剂,得到HDPE。(3)虽也能引发丙烯的配位聚合,但不仅活性低,而且所得聚丙烯的全同聚合指数仅有3060。引发剂(3)(5)(6)均可以引发丁二烯的配位聚合,但(6)只能得到环状低聚物,(5)可得到顺式1,4-结构大于90%的聚丁二烯,(3)却可得顺式1,4-结构和反式1,4-结构各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