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家庭万花筒》教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065254 上传时间:2021-10-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家庭万花筒》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家庭万花筒》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家庭万花筒》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家庭万花筒》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家庭万花筒》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浙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家庭万花筒目标要求:1 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过程。2 继承传统家庭的美德,发扬于现代家庭生活中。3 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知道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明确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教学重点:懂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了解家庭演变的历程教学难点:体会如何在现代家庭中发扬传统家庭生活的美德。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2了解传统家庭的美德,发扬于现实家庭生活中。3知道构建和谐社会要从我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课前准备教师:1红楼梦和巴金家关于大家庭一起生活的影视片断。2江南第一家的家谱、有关视频剪辑。学生:1收集有关家庭模

2、式和中国传统大家族典范的资料。2搜集家庭生活照片一张,了解自己家庭的有关生活情景。教学过程一、导入1.诵小诗,感亲情。(教师出示课件:“倾诉的声音”),朗诵这首诗。师:读着这首诗,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什么感受?(自由说。)小结: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也给家庭带来快乐。家,是我们成长的港湾,欢乐的源泉;家,烙印着童年的美好回忆,洋溢着父母的无限关爱。家庭这棵亲情树,需要我们每一个家庭成员来精心呵护,共同培养。2.揭示课题。师:这节课,我们走进家庭万花筒,用万花筒来看家庭,了解家庭模式的变迁。(课件出示课题。)二、学习1彩虹镜了解多彩的家庭模式。 看合影,谈发现。师:每个同学是否带来了自己家的合影。

3、小组交流,看看合影,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投影展示“独生子女家庭、非独生子女家庭、三代同堂家庭”学生的家庭合影。)师:这就是现代家庭普遍的三种家庭模式。说一说,你的家庭属于哪一种模式?拓展引伸:当今社会上还有一些特殊家庭,你知道吗?(单身家庭、丁克家庭、单亲家庭)教师指名学生简单介绍所了解的有关家庭模式。小结:像这样,一个,两个无数个家庭组成了我们的社会大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师:从古到今,从最早的血缘家庭到今天的一夫一妻制核心家庭,家庭的组成模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板书:血缘家庭一夫一妻制核心家庭。师:对以上两种家庭模式,同学们怎么理解?(引导学生分析:能看

4、字面意思来说一说吗?可用自身例子说明:爷爷奶奶生育了你爸爸,他们之间有血缘关系。兄弟之间也有血缘关系。这样组成的家庭就是血缘家庭。) 家庭模式展示会。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还出现了另外几种家庭模式:宗族大家庭,秦汉时期的小家庭,同居共财的大家族、大家庭。请拿出课前收集的材料,分四人小组交流。(通过投影展示。)师: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2多棱镜认识大家庭的独特模式。师:在传统的习俗中,大家庭模式在历朝历代备受推崇。四世同堂、五世同堂是当时传统家庭生活的理想。很多影视、文艺作品都发生在传统大家庭的背景中,你能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分析红楼梦里的家。师:我们班中的一些同学大概看过红楼梦吧,谁来

5、说一说?(自由说。)(教师播放影视片断:“宝玉挨打”),引导学生分析贾府是怎么样的一个大家庭。 出示人物关系图。师:红楼梦人物多达300余人。这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大家庭、大家族,他们“同居共财”居住在一起,共同拥有财产。教师举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四大家族中的贾府,特别是贾府中贾母、贾政等人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 拓展,进一步了解大家庭。师:你还知道哪些大家庭?(可以杨家将、巴金的家为范本举例。) 小结传统家族的异同。师:看了以上这些大家庭,你有什么发现?(人多,关系复杂,家长是至高无上的主宰)3聚焦镜体验“郑义门”传统家庭美德。师:在传统的大家庭中,有一些特殊的典范。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郑义门”,被明

6、太祖朱元璋赐封为“江南第一家”。它以孝、义治家,郑氏家族同居共炊三百六十余年,因其忠、孝、节、义而屡屡受到历朝皇帝的表彰。 了解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师: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入“江南第一家”去看一看。请大家认真思考,“郑义门”为什么能被赐封为“江南第一家”?(教师播放录像:“江南第一家导游”。)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历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家庭问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郑义门”的忠、孝、节、义被统治者所推崇,其治家经验甚至被明太祖朱元璋借鉴用以治理天下。故而赐封其为“江南第一家”。 感受“郑义门”为人处世的美德。师:迈过“江南第一家”的

7、十大牌坊,矗立在我们眼前的是“郑义门”的治家规范“郑氏规范”。这是世界上最齐、最全的家庭管理规范,共168条。教师出示:新修郑氏规范石碑图和郑氏规范木刻碑图。(教师播放录像:“郑氏规范”),并做介绍。师:“郑氏规范”的很多为人处世之道,和我们当今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规范相吻合。小小组选择一条规范,讨论后交流。例如:“当早夜切切以报国为务,抚恤下民,实如慈母之保赤子。”热爱祖国“子孙不得惑于邪说,溺于淫祀,以邀福于鬼神。”(第125条)崇尚科学“子孙赌博无赖及一应违于礼法之事,家长度其不可容,会众罚拜以愧之”(第18条)遵纪守法“子孙处事接物,当务诚朴,不可置纤巧之物,务以悦人,以长华丽之习。”(第

8、127条)生活简朴“宗人实共一气所生,彼病则吾病,彼辱则吾辱,理势然也。子孙当委曲庇得,勿使失所,切不可恃强凌弱,以忝厥祖”(第89条)团结互助 体验“郑义门”的孝敬传统。师:现在,我们进入的景点是“孝感泉”。这里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教师播放录像故事:“孝感泉”。)引导学生分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你有什么感想? 三、拓展1进一步了解“郑氏规范”的历史价值。教师出示资料:据考证,日本、韩国一些法律制度也是遵照当时郑氏家族的治家方略制定的。2了解更多的传统家庭美德。师:课前大家收集了许多有关传统家庭的美德,大家互相交流(小组内交流,教师有选择性地在投影仪上展示。)3了解家庭中的家谱。师:为

9、了记录血缘和亲情的传承,家族中出现了家谱。(教师出示课件:“郑义门”家谱)。你对家谱了解多少?下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如何制作家谱图。4课堂小结。师:小家庭,大社会,家庭的和睦团结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只有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才能创建文明城市,才能构建和谐社会。第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编写家谱了解家庭的结构,进一步增进家人间的亲情。2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和独生子女家庭。课前准备教师:江南第一家的家谱图和孔子家谱图。学生:1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2搜集家庭中有关成员情况和生活照片,了解家庭的简短发展历史。教学过程一、导入1家庭亲情树。(教师播放背景音乐:“我想有个家” )出示家庭亲情树图片。师:我们每个

10、人的家庭就像一棵树,每个成员就像是树上的枝,我们就是树上的果子。说一说,你的家庭中有哪些成员?有人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们都有一样共同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血缘和亲情。)2导入学习制作家谱。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各种家庭模式,知道了家谱可以记录一个家庭的演变过程。今天,我们将学习和研究制作简单的家谱。(教师出示课题)二、学习1出示“江南第一家”的家谱图。师:这是“江南第一家”的家谱,从这张家谱图上,你能得到什么信息?2出示孔子家谱图。师:这是孔子家谱图,仔细观察一下,与“江南第一家”的家谱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师:你认为,制作家谱图需要详细了解哪些资料?(除了文章

11、信息外,还可以附上图片等资料。)师:根据家谱的需要,看看你搜集的资料齐全了没有,如果还缺少一些信息,想一想,该怎么办?3小组交流,互相说一说如何制作家谱,要注意什么问题等。4制作家谱:你能根据你家的实际情况,制作三代以上的简单的家谱吗?5小组开展活动,可以独立制作,也可以互相合作。6家谱展示会。学生展示家谱图,教师指名学生作讲解员进行简要说明并进行评比。三、拓展根据学生制作的家谱,选取一名是独生子女的学生分析家谱,并引入到独生子女政策上。1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和独生子女政策。师:你知道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吗?指名学生说说计划生育政策,让学生明白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辩论会。让学生辩论“独生子女好还是非独生子女好”。加深对独生子女政策的理解。4 课堂小结。5 师:面对着如树枝分杈的家谱,面对着与我们血脉相连的一家人,面对着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亲人,我们要感谢他们,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我们在这棵繁茂的亲情树下成长,是那样的快乐、幸福,正如歌中所唱的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欣赏音乐并结束:“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