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042080 上传时间:2021-10-1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目 录摘要.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1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1.1 研究背景. . 11.1.2 研究意义. . 11.2 文献综述.11.2.1 国外文献综述.11.2.2 国内文献综述.21.3 研究方法. .21.4 研究内容和结构.3第二章 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42.1 企业文化的定义.4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52.3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52.3.1 企业文化的特征. . . . .52.3.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 . .6第三章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73.1

2、 没有企业文化就不会有核心竞争力.73.2 企业文化是促进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内在机制和基础. .83.3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83.4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103.5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功能的体现.113.6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和核心资源、技术融合的结果.12第四章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134.1 培育符合中国理念的企业价值观.134.1.1 突出创新主题.134.1.2 树立诚信意识. . . . . . . . . . .134.1.3 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 .134.2 加快企业创新步伐,造就创新的企业文化.134.3 培养优秀企业家,培

3、育企业凝聚力.144.4 创建学习型组织,提升企业人力资源价值.14参考文献 . .15致谢 . .16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摘要本文运用企业文化和市场竞争的理论,结合企业文化的实例来研究并说明企业文化的建设及创新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和探讨当代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互动模式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从而突出当代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有机融合的趋势,说明在当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及战略性地位,使企业认识到必须把企业文化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来思考。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

4、力 企业竞争力 企业文化STUDY OF THE MUTU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RPORATE AND ENTERPRISE KEY COMPETITIVENESS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and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making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to the survival and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s in current market competition

5、 by utilized the theories of enterprise culture and market competition and combined with some actual examples,and makes a thorough study of the mutu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enterprise culture and market competition,systematically and overall analyzes their mutual effectual mode,thus sticking out the

6、 trend of the fus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and competitive capacity,showing the importance and strategic status of constructing and making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in current intense market competition,thereby makes the enterprises recognize its necessary to regard the enterprise culture as

7、an important strategy.Key words: Enterprise key competitiveness;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Corporate culture II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1 研究背景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企业界。改革开放后被引进到我国,随即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给企业注入了生命活力,给企业带来了有形和无形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企业文化作为促进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是企业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赢得优势的法宝。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约翰

8、科特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中指出的企业文化在下一个十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面对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的新态势,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经营业绩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1.2 研究意义但是,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实施与应用,至今仍缺乏一种真正的实践基础,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与实践也仅仅局限于其自身范畴,而与核心竞争力相关因素的研究与实践还远远不够,特别是与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的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则更为滞后,为此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为探索,以期抛砖引玉。因此,本课题的目的在于研究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用核心竟争力理论指

9、导企业文化的建设,为创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做理论基础。1.2 文献综述1.2.1 国外文献综述新制度经济学几位代表人物科斯、阿尔钦、德姆塞茨、诺思,以及大卫克莱拍斯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科斯:虽然科斯没有谈到企业文化问题,但在他著名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中,科斯把企业和交易费用相联系,他指出企业替代市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能节约交易费用。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经济资源,通过塑造(shape)具有共同理想信念、明确的价值指向、高尚道德境界的企业员工群体,可以换得监督、遵从等管理费用的减少。阿尔钦:在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一文中提出:企业实质上是一种“团队生产”方式。团队生产的意义在于多项投入在一起

10、合作生产得出的产出要大于各项投入在分别生产的产出之和。此外,他们还提出了与团队生产同样重要的“忠诚”,即,由于团队个体向市场提供的是整个团队的产品,而不是每个成员的边际产品,有鉴于此“搭便车”现象(团队成员缺乏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就可能产生。如何减少并抑制这种“搭便车”行为呢?忠诚就是解决为以致偷懒行为实行的计量和监督所带来的成本增加的有效办法。学者正是从生产的制度结构层面科学地解释了团队意识、团队文化、企业共同价值观赖以生成的内在机制。大卫克莱拍斯在企业文化和经济理论一文中,克莱拍斯用博弈论解说了企业文化。他认为企业作为一个由多个人组成的群体,其行为实际就是人与人的博弈过程。人的行为取决于他自

11、己的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一般认为效用函数的变化很小,因此个人所面对的约束条件如环境就决定了他的行为。克莱拍斯使用了博弈论很少研究的“焦点”假说:当参与人之间没有正式的信息交流时,他们存在于其中的“环境”,往往可以提供某种暗示(事例、传说、代表人物),使他们自发地选择与各自条件对称的策略“焦点”而实现均衡。1.2.2 国内文献综述胡晓清在中国建设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社会文化困扰(1998)一文中指出,资本主义“这种独特的新式运转模式牵涉着一套独特文化和一种品格构造”,在文化上,资本主义企业的特征是自我实现,而我国的企业正是缺乏这种“自我实现追求个人既定目标的自我意识”。他认为当代中国社会缺乏主流文化

12、,是一种过渡性文化,这种没有主流文化的过渡性文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整个外部文化环境方面遇到较大的困扰占德干、张炳林的企业文化构建的实证性研究对四个不同类型企业的调查与分析刊载在“管理世界”等等。而国内研究者多青睐于Schein式的“深入”、“参与”、“观察”、“阐释”的临床研究方式,如代表性的有陈春花的企业文化的改造与创新刊载于北京大学学报。1.3 研究方法(1)引用分析法。通过引用参考资料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帮助自己立论;(2)比较分析法。将不同的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分析后提出自己的意见;(3)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结合实例对论题进行分析,

13、摆事实,列依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4 研究内容和结构本文运用企业文化和市场竞争力的理论,结合企业文化的实例来研究并说明企业文化的建设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简单的分析和探讨当代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从而突出当代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有机融合的趋势,说明在当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及战略性地位,使企业认识到必须把企业文化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来思考。论文的主要结构: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企业文化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方法

14、及内容。第二章: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本章主要探讨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和特征。第三章:通过从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各自的内涵及其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两者存在辩证关系,从六方面分析了两者间的辩证关系。第四章:分析我国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五章:立足于我国国情,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出发,为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第二章 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2.1 企业文化的定义由于对企业文化的各种似是而非的认识大量充斥于企业管理的实践当中,尤其是对于企业文化的种种误解更是影响了现代企业文化的普及和深化。因此,对企业文化基本内涵的分析与界定对于认识

15、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是确有必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和哲学卷中对“文化”释义分别是一社会学卷的定义为:“广义的文化是指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1。哲学卷的定义是:“广义的文化总括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的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2。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那么严格地讲,企业文化也应有广义企业文化和狭义企业文化之别。广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

16、、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3。正因为对企业文化涉及范围理解的差异,在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上出现了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应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也有人把企业文化定位在精神和行为方式层面。中国文化学家庞朴认为:“企业文化即企业人化”4。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在企业文化塑造中,给企业文化下了这么一个定义: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实施的价值概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并倡导,并且在实践中实行的价值理念就是企业文化5。可以说,目前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企业文化是一个跨经济与文化的边缘新学科,下定义、定内

17、涵,确实困难,同时,也因为它属于文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系统的许多疑难,也必然要在企业文化身上反映出来。企业文化作为管理范畴的一个概念,不可能面面俱到,如定义过宽,不利于问题研究的深入,因此,鉴于上述理解,本文作者对企业文化的概念作如下表述:企业文化是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传统等等;另一方面还应包括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指导思想、经营战略、科技战略和科技管理方法、政策以及企业自身的科学技术知识。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18、根据普拉哈拉德和海默的定义,“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组织中积累性的经过整合了的知识技能,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是能使公司为顾客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种技能。”扫该文形象地把现代化多样化的企业比作一棵大树,“树干和主要树枝是核心产品,树叶、花朵和果实是终极产品,树根为维护企业的健康提供养分,维持生命,保持稳定,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形象概括的“树根、树干、树叶”等部分,把企业核心竞争力描述成一个从核心竞争力到核心产品再到终极产品的伸展延伸过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企业界、管理学界极为广泛的重视。我国理论界、企业界很快掀起了一个研究“

19、核心竞争力”的热潮。从经济学角度讲,“竞争力”强调的是价值链中特定的技术、生产及营销方面的专有知识,而能力则涵盖整个价值链。综上所述,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独有的、扎根于企业之中的、适应市场机制,能够使企业长期获得超额利润,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组织中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2.3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2.3.1 企业文化的特征有些人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其实不是这样的。新成立不久的企业往往就没有企业文化。因为文化作为一个社会概念,通常来说只有达成普遍共识的要素才能称之为文化。新成立的企业提出的规范守则或者企业目标之类的

20、东西,很难说在成立的短期内就能在企业成员之间达成普遍的共识,因此就不能称之为文化,只能说是将来有可能成为企业文化的种子。而企业文化应存在如下几个特征:(1)个异性。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的不同企业,其文化风格各有不同,即使两个企业在环境、管理组织、制度手段上可能十分相近甚至一致,在文化上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和魅力。(2)共识性。企业文化无疑是共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即多数员工的“共识”。但由于在企业中人的素质参差不齐,人的需要、追求异彩分呈,人的观念更是复杂多样,因此,企业文化只能追求相对的“共识”,即多数人的“共识”。(3)非强制性。企业文化不是强制人们遵守各种硬性的规章制度和

21、纪律,而是强调文化上的“认同”,强调人的自主意识和主动性,也就是通过启发人的自觉意识达到自控和自律。(4)相对稳定性。企业文化的形成呈现出长期性,其作用具有延绵性。一种积极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灵魂,不会因企业产品的更新、组织机构的调整和领导人的更换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会长期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当然,稳定也是相对的,根据企业内外经济条件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企业文化也应不断地得到调整、完善和升华。2.3.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上述定义,“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当具备下面几方面的特征:(1)价值性。核心竞争力能为用户替提供根本的好处和效用,为顾客带来长期性

22、、关键性的利益,由此得到顾客认同。(2)独特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具备独特性,难以被对手模仿和超越。核心竞争力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积累、沉淀而成,深深打上了企业特殊组织、特殊经历的烙印。核心竞争力蕴涵于企业文化,融合于企业内质,为该企业员工共同拥有。(3)延展性。核心竞争力具有相当程度的延展性,是一种基础性的能力,是企业其他各种能力的统领,能为企业提供广泛的产品或市场支持。第三章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从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各自的内涵及其特征可以看出,两者在定位和作用方面存在辩证关系。笔者认为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成就和塑造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

23、核心竞争力既体现了企业文化的价值,同时也为企业文化完善自身提供了方向和目标。笔者在前一句话中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没有企业文化,就谈不上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对于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生存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3.1 没有企业文化就不会有核心竞争力当今世界,开放与竞争,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说,前20年企业间更多的是某种单一的、表层的优势之间的对比与打拼,那么,今天,是否能够通过对企业各种资源的整合,从而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于1999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撰文

24、提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6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就是企业为其生存和发展进行的对环境中企业所需资源的争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争夺环境中资源的能力。为确保企业可持续性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有比其竞争对手更强的长期性优化配置资源能力,也就是必须要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能在长时期内保持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率,这是因为核心竞争力能为企业创造出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使企业能在竞争中保持长期主动性,同时核心竞争力能增强企业方方面面的竞争力,增强一系列产品的竞争力,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方位上或某一个产品的竞

25、争力,这是由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性质所决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就成为企业的战略性资产,这种战略性资产能给企业带来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的一般竞争力如营销竞争力、研发竞争力、理财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等,只是企业某一方面的竞争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却是处在核心地位的、影响全局的竞争力,是一切竞争力的统领。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独自拥有,具有独立性。它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孕育于企业文化,深深融合于

26、企业内质之中,为该企业员工所共同拥有,难以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和替代。企业能否在竞争对手没有反击之前,就及时放弃原有优势并建立新优势将成为能否持续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率的根本标准。因此,寻求好的市场机会固然重要,但是否具有把握机会所要求的核心竞争力更为关键。企业的核心竞争里主要不是来自企业外部,而失去就俄与企业的组织与文化。核心竞争力不仅应该表现于现有领域,而且应该具有很高的可持续性7。没有企业文化,谈不上核心竞争力,而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就会受到局限8。3.2 企业文化是促进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内在机制和基础当一个企业能够拥有“企业组织中的集体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性多样化生产经营技术和有

27、机结合多种技术交流的知识”9时,它便具备了“核心竞争力”,它具有价值性、转移性和导引性。从短期来看,核心竞争力表现为企业整体形象优势,具体如产品的品种、品质、品牌和对市场的号召力等各种有形的、可量化评价的指标;而从长期看,则表现为在企业追求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向顾客提供优于竞争对手并不易于被竞争对手模仿的,为顾客所认同的能力。通常企业可通过自主开发的拥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占据市场,通过专业化经营和技术创新造就竞争优势,最终形成核心竞争力;或通过直接收购、联盟、兼并等方式整合不同优势,构建核心竞争力。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文化的价值与作用是不容忽视的。3.3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企业

28、文化是企业所独有的,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企业价值观和经营哲学。它很难被竞争对手和其它企业所模仿,因此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性。企业文化所形成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一经“内化”,必然产生一种强大的规范力,从而成为人们行动的准则,也必会产生一种持久的推动力,促使人们积极地去实现既定目标。这种规范力和推动力是核心竞争力不可少的一个内在动因。而价值观则表现为“客户本位”,使客户获得长期的关键性利益,这既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约翰科特认为“企业文化在下一个10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10,其实质就是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竞

29、争力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企业生产产品及控制其质量的能力、企业的服务能力、成本控制的能力、营销的能力、技术发展能力(所有这些属于产品层);第二层面是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人、事、物、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所有这些属于制度层);第三层面是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所有这些属于核心层)。第一层面是表层的竞争力,第二层面是支撑平台的竞争力,第三层面是最基础、最核心的竞争力。企业要做到最优秀、最具竞争力,必须在企业核心价值观

30、上下工夫。技术、高科技可以学,制度可以制定,但企业全体员工内在的追求这样一种企业文化、企业伦理层面上的东西却是很难移植、很难模仿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以企业理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才是最终意义上的第一核心竞争力。任何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竞争力是企业竟争力的最直接体现,围绕产品竞争力做文章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产品竞争力是由技术竞争力所决定的,所以说技术是第一竞争力。而技术竞争力是由制度竞争力所决定的,制度高于技术,制度是第一竞争力。认识到此还远未结束,这是因为,制度无非是物化了的理念的存在形式,没有正确的理念就没有科学的制度,因此,理念高于制度,理念才是第一竞争力。总之,理念决定制度,

31、制度决定技术,技术决定产品。拥有正确的、不断创新的理念,才具有最强的竞争力。先进的企业在于导入先进的理念,海尔的张瑞敏在1984年企业亏损147万的创业年代首先提出的就是企业文化先行、企业理念先行,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从产品平台的表层竞争转向深层次的理念平台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元气”,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其在本质上所反映的则是企业生产力成果的进步程度。现在,管理已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阶段发展到了“文化管理”阶段。与体现在物质层面、行为层面的制度层面的企业文化相比,精神层面的企业文化更能展示企业文化的本质和精髓,它在管理层体现的是企业家精神,在员工层体现的是

32、士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管理时代的到来,企业文化也日渐表现出人本文化、创新文化、虚拟文化、融合文化、团队文化、学习文化和生态文化等特征。未来企业竞争的根本必然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3.4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文化既是一定的生产力、生产组织方式的反映,又与一定的生产力、组织方式相适应。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它对经济有着反作用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比生产力的硬件,例如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等,对生产力的进步所起的作用还要大。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经验事实: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可以创造不同的社会生产力,不同的企业文化,也可以给企业创造不同的经

33、济效益。文化作为生产力是通过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去发挥作用的,不同的文化可以塑造不同品味的人,不同品味的人则可以塑造出有着质的差别的其他生产力要素。这是由于:文化包涵着价值判断,标志着社会赞赏什么和反对什么。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人们会近似于条件反射地找到自己的位置,知道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文化作为生产力,其核心在于对人的创造性潜能的解放和弘扬。(1)企业文化企业经营战略的指南针。企业经营战略都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前提与信念的基础之上。许多公司往往难以实施其制定的战略,在企业基本假设正确的前提下,企业文化与经营战略不协调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战略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企业文化

34、的核心引导着经营战略的定位。现代企业的经营战略是在企业价值观、经营观等企业文化核心要素所规范、营造的总体经营思想、路线和方针的指导下产生的。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的氛围引导着经营战略的实施。企业经营战略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自觉地去贯彻执行,否则再完美的战略都只是纸上谈兵。企业文化正是以其所营造的企业整体价值取向、经营观念和行为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企业全体成员去贯彻、执行企业既定的战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行。(2)企业文化企业组织力的灵魂。企业组织以往被认为是一个静态的封闭系统,企业在运行中追求和谐的构造,以求产生组织效率,但是面对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这种制度刚性,就会抵制变革,失去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35、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对于稳定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的沟通、协调功能可以积极地、有效地防止减弱企业组织行为僵化的倾向,促成从协调一致到创新张力的转变;对于相对松散的网络化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的导向、凝聚功能,可以使松散的结构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在庞大的机构和快速反应能力之间实现平衡。由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独特的组织能力,不仅反应出静态的制度,更主要地体现组织过程和功能,从而与竞争力产生了一种更为直接和动态的联系,这种不具有模仿性的联系,正是独特企业文化整合而形成的核心竞争力。(3)企业文化企业创新力的源动力。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就是要形成一种有利于企业员工创造性的发挥,倡导创新意识,运用创新思维,精通创新

36、之道,敢于创新竞争,鼓励尝试风险的企业文化环境。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不仅有助于新思想的产生,而且也能使这些新思想迅速而有效地转变成实际运用。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特征是,团队创新,企业文化就内化为团队精神,这种团队精神将个体团队分力,整合为团队创新合力,如果没有团队精神的整合,“明星队”永远打不过“冠军队”,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文化是企业创新能力的源动力。(4)企业文化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海尔用文化注入方式改变企业的成功,在于海尔不仅学习了西方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适合中国国情,创造了适合中国的管理文化。海尔企业倡导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海尔文化使海尔人紧密地团

37、结在一起,为创国际品牌这个共同的目标奋斗。这种文化不仅使它成功地跨地区兼并了合肥“黄山”电子有限公司、顺德“爱德”洗衣机公司,还获得社会认同,对周围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榜样效应,引起其他企业的效仿。用文化注入代替资金注入大大地降低了经营风险,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甚至出现了零成本)。同时,也为优势企业迅速壮大探索出一条捷径。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在兼并、改造企业中的作用。企业文化成就终极竞争力,首先文化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独具的、且远胜于利益、权力、社会所引出的竞争力;其次,是因为文化的意愿是竞争的动力,想竞争才能有竞争力;最后组织的文化特质对它所从事的行业的个性支持达到了精确、普遍和

38、深刻的程度,必然形成一种终极竞争力。所以,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11。3.5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功能的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已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一个企业的动力及凝聚力都来自于企业的文化,技术只是一个平台,没有一套成功的企业文化,企业的生命力是有限的。企业文化存在的理由:企业本身的需要。企业文化是企业概念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尤其对现阶段处于由人治向法治转换过程中的国内公司,健康的企业文化将能削弱甚至取代个人影响力在企业中的过分存在,为企业的平稳发展创造条件。管理制度的需要。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制度中存在的各种漏洞导致的后果的大小完全

39、取决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和不稳定因素。人才竞争的需要。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会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市场竞争的需要。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效率,减少费用支出,提升品牌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经营业绩的需要。自从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提出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有重大作用以来,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己得到大家的公认。在21世纪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管理创新的需要。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的手段,为企业管理创新开辟了广

40、阔的天地。加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研究、运用和实践,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也是完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没有企业文化,就没有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发展源于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技术来自于管理、人才,而管理和人才靠的是企业文化。3.6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和核心资源、技术融合的结果企业文化在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毕竟属于一种思想范畴的概念,是企业的价值理念,并不能脱离核心技术和资源而单独成为核心竞争力。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应是两者的高度融合之后所形成的。可以做个形象的比喻:企业文化好比土壤和水,资源和技术好比是种子。再好的种子如果没有土壤和水也就不具

41、有生命力,再好的土壤和水如果没有种子那就不具有任何价值。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果我们过分注重开发技术和资源,而忽视企业文化建设,我们边不能得到长久的核心竞争力。过分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而忽视对核心技术和资源的开发,到最后我们只会变成思想家。只有把企业文化和核心技术和资源高度融合才会形成一种不断创新的机制,保持企业永久的核心竞争力。第四章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中国企业在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进行了深化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为了使更多的企业参与世界市场竞争,我们必须确立具有当代意识的企业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以提升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具体策略如下:4.1 培育符合中

42、国理念的企业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企业的基本观念和信念的体系,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文化的转型和创新,归根到底是企业价值观的转型和创新。4.1.1 突出创新主题在当今的市场格局中,变化与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活力所在,创新是企业文化精神的核心,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源泉,创新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企业文化的主旋律。任何一个企业试图依靠过去的成功来应对现实的问题,都只有是死路一条。4.1.2 树立诚信意识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诚信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源,甚至比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更为重要,诚信是企业发展的无形推动力,是企业宝贵的资源。诚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

43、基石。4.1.3 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社会利益结构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具有公正性,它倡导人人平等、扶贫济困、互惠互利。中国企业发展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员工在共同价值观的感召下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所以,企业的管理者要尊重员工的价值、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员工自我发展和自我追求完美生活的要求,尊重并支持员工参与管理的热情及行动,千方百计为员工着想。不能只看到员工经济人的一面,还要看到员工社会人的一面。4.2 加快企业创新步伐,造就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基本

44、形式,也是一个企业不断适应环境、实现自我超越的必然过程。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创新已渗透到了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和各个角落。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企业家精神的根本是创新精神,企业管理思维的源泉是创新思维,企业竞争战略的精髓是创新战略,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创新竞争力。要时刻有一种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竞争不进则退,不创新就被灭亡的道理。4.3 培养优秀企业家,培育企业凝聚力卓越的企业必然需要卓越的企业家、企业家精神。企业家通过自身的个性、素质、品格、作风和表现所体现、刻画出和象征的企业核心文化、主流文化和深层文化。同时,企业家是企业精神的塑造者、企业精神的传播和发扬者、企业精神的具体化身

45、。因此,核心竞争力公司最为重要的是优秀企业家的一贯性,而管理制度和领导者的素质,是企业文化运行的命脉。企业领导者的观念和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左右着企业的行为。4.4 创建学习型组织,提升企业人力资源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成果不断涌现,企业经营无国界化,已构成对现有各个领域的严峻挑战。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具有强劲的持续创新能力,以应对迅速变化的环境和市场。而建立学习型组织,正是增强企业领导层管理和决策能力,提高员工科研和开发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和沟通能力,扩展创造未来能量的先决条件。这些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得到提升。因此,创建学习型企业,是时代发

46、展的客观需要,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是增强员工综合素质的需要。参考文献1朱恒天.中国文化史教程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P21-P252黄文山.文化学的方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P58-P733刘光明.企业文化.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P84黄文山.文化学的方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P58-P735申望.企业文化事务与成功案例.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P76吴维库.企业竞争力提升战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P937索尔曼.弗利德曼.企业竞争战略(尉联蛟,译者)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7.P698姜国群.核心竞争力.北京.中国

47、商业出版社.2004.P369魏杰.企业前言问题.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P10410高伟,王克岭.加强企业文化打造核心竞争力.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2(l),P4611余来文、陈明.管理竞争力-基于战略管理与能力的整合.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P172致谢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刘兵源教授,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刘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从最初的定题,到资料收集,到写作、修改,到论文定稿,他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为了指导我的毕业论文,他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在此我向他表示我诚挚的谢意。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终于完成了,这意味着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大学阶段,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等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第 16 页 共 1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