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价水平分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028613 上传时间:2021-10-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物价水平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物价水平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物价水平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中国物价水平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物价水平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物价水平的现状及维持物价稳定的对策分析摘 要:近年来,虽然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也伴随着物价水平持续攀升。物价水平是判断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标准尺度,更是衡量宏观经济是否过热的“晴雨表。本文首先概括了中国物价水平的现状,进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社会影响,最后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国物价水平进行趋势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改善物价水平提出合理建议。关键词:中国;物价水平;通货膨胀 近年来,中国物价水平持续攀升,通货膨胀的迹象已经显露。自2007年开始,通货膨胀的趋势更加明显:先是成品油、钢铁及有色金属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现在已经演变为人民生活资料价格的全面上涨其中粮食、猪肉等农产品价格的不

2、断上涨,更是成为了人民关心的重要生活问题之一。作为一个拥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大国,物价水平不但影响着国民的生活水平,物价的的稳定也控制着一国财政与货币收支的平衡。所以,对物价水平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一、中国物价水平的现状分析物价水平是指整个经济的物价,而不是某物品或某类别物品的价格,是用来衡量所在的目标市场所潜在的消费能力和分析其经济状况的又一非常重要指标。物价稳定了是经济稳定,财政稳定,货币稳定的集中体现,物价稳定同时标志着社会总体需求量的基本平衡,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和时常流通的货币供应量与市场的货币量的基本适应。通货膨胀会首先影响需求的,一旦发生膨胀的话,人们的实际收入会下降,购买力

3、下降,需求也会下降。物价是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准确把握物价波动趋势对于了解整个经济运行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物价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所关注的焦点。物价上涨在我国国内经济生活中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仅仅是目前我国国内经济社会一个较为明显的表象。其实从1999年开始,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急剧扩张和重工业的高速增长,我国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迅速膨胀,就已经使得国内资源供给出现趋于紧张的潜在局势。但是这种潜在的局势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冲突,因此并未引起公众对它的关注。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非常强劲,

4、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推动物价上涨。从国际统计局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可以看出,从2003年起,三大物价指数开始全面上涨,特别是进入2007年后,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月升高。2003年10月份我国开始出现了上游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引起了部分商品价格水平的上升。这种部分商品价格水平的上升一直持续到2007年。1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39,创下了1997年以来的最高记录,涨幅比2005年提高27个百分点。2007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涨幅提高19个百分点;6月份同比上涨44,涨幅提高2 9个百分点。上半

5、年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24,涨幅提高16个百分点;6月份同比上涨32,涨幅提高19个百分点。上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52,涨幅提高3 9个百分点;6月份同比上涨67,涨幅提高60个百分点。2007年第1季度和第2季度,主要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3和102;涨幅分别提高49和12. 3个百分点。2007年第1季度和第2季度,同定资产投资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3和35,涨幅分别提高2 0和21个百分点。2007年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l8;6月份同比上涨25,涨幅降低10个百分点。2具体相关比较如表1所示:表1 2003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主要统计指标情况一览表年月消费主要产品增长率

6、投资主要产品增长率工业主要产品增长率粮食肉禽及其制品蛋房地产固定资产汽油钢材发电量2002.12-1.3-0.3-1.921.921.815.611.314.62003.1213.312.114.729.734.713.120.913.42004.1215.711.511.125.38.67.725.611.82005.120.7-6.7-6.219.617.7-3.624.113.32006.126.913.417.826.811.33.725.313.42007.96.543.018.230.325.64.619.915.5根据这样一组显著的数据,无一不突出表现出我国现在物价上涨的总体趋势

7、。短时间内物价的大幅度波动,给国民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尤其是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它会给经济生活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加剧收入分配不公,进一步扩大居民收入差距,首当其冲的是低收入阶层利益受到巨大损害,实际生活水平较大幅度下降。同时,物价持续下跌导致通货紧缩,也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今后物价走势如何,继续成为人们和政府关注的一个焦点。因此,分析与预测近期我国物价波动趋势,防止物价的大起大落,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保证人民生活安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与影响(一)影响物价的主要原因分为国内与国外两个方面。1.国内因素。(1) 外

8、汇储备是国内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简单点说:中国有 2 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说白了就是持有 2 万多亿美元的白条!为什么 这么多外汇储备会造成国内物价上涨通货膨胀那?你想产品卖出去了, 应收财富是 2 万多亿 美元,如果把这 2 万多亿美元亿财富换成东西拿回来,以工资的形式分发下去,整个社会财 富是平衡的,不会发生物价上涨。 但是,产品卖出去了,应得财富没拿回来,却以外汇储备这样的白条挂在那里。而国内这些打工仔打工妹以及工厂主的这些开支怎么办?中间掌管结算的是央行, 为维持汇率稳定, 央 行不得不向这些厂矿投放基础货币,就印刷了与 2 万多亿美元相当面值的 13 万亿元的虚拟 的纸钱(纸钱与财

9、富挂钩的,没有财富纸钱就是虚的)来支付这些费用,当这些虚拟的纸钱 流向社会时,社会财富不变,而纸钱贫空增加了 13 万亿的人民币,也就等于钱不值钱了, 于是物价就一个劲的上涨!通货膨胀就发生了。 (2) 基础建设投资规模过大,导致货币超发,是第二个原因两年来为应对国际金庸危机,国家刺激经济,加大基础建设投资(比如国家的一些大型投资 项目),各大银行争相发放贷款,流入社会的资金大幅增加。 2010 年 19 月份,我国广义货币余额(M2)已经达到 69.64 万亿元,而同期(前三季度) GDP 为 26.866 万亿元,即央行货币超发 42 万亿元(存在争议)。 虽然对是否超发了 42 万亿货币

10、存在争议,但对超发了货币的事实本身却是没有争议的。 物质增加有限,流通货币大幅增加,最终的结果是物价不断攀升!3 (3) 劳动力成本攀升,是推动物价上涨的第三个原因随着那些生于 5070 年代之间,甘于吃苦耐劳,拿低工资而毫无怨言的打工人群年龄增 大,代之与的是 70、80、90 后的新生代民工,他们多数是独生子女,思想比较开放,不愿 接受那些脏、重、差,待遇比较低的盘剥。导致“民工荒”在全国的蔓延,推升劳动力成本,引起物价的上升。 基础投资过大使各地用工大幅增加,也导致劳动力成本攀升。 2.国外因素,即全球性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很多时候,成本增加对于商品价格的影响力会超出供求关系的影响。 比如

11、2009 年全国钢材价格震荡上行,就是在产能过剩、库存增加的情况下实现的。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同期铁矿石、焦炭、废钢铁等原材料价格大幅飙升。 中国大宗商品的进口依存度较高,许多产品需求量的三成以上依赖进口满足, 比如铁矿石 (按含铁量计算)、天然橡胶、精炼铜、大豆等;石油的进口依赖程度亦达到了 50%左右。 甚至于我国传统出口产品煤炭,近些年来也出现了大量进口局面。由于国际原材料如钢铁、煤炭、石油、粮食不断上涨,带来日常消费用品的生 产成本大幅增加,导致物价上涨。 铁矿石连续六年的累计涨幅达到了惊人的 400。高昂的矿价,吞噬着中国钢企的利润,铁 矿石涨价导致中国钢企业 2010 年前

12、9 月为埋单多支付了超过千亿元的资金。 受国际能源机构调高原油需求预期等因素影响,10 月份以来,纽约和伦敦两地市场国际油 价再度走强,尤其 10 月底以来,原油价格上涨明显。据纽约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10 月 30 日以来 WTI 原油价格已超 5%。比 2008 年金融危机时的最低价上涨了 200%。 自 2008 年以来,受国际市场需求的拉动和大量投机资金的驱动,国际市场上出现了一股有 色金属涨价潮。 近两年来, 随着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 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不断抬高, 使得价格上涨开始从上游向下游传递。 与此同时, 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上涨也开始向各国国内 传递,特别是能

13、源和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对各国消费价格指数逐步产生明显的上升推动作用。4(二)物价波动带来的影响物价上涨,这是一个令民众但有的信号,继“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之后,食用油,棉花、水果等农产品,价格也应声一路走高,全国刮起了新一轮涨价风。就像推到的多米诺骨牌,除了农产品价格上涨外,人们发现有关吃、住、行的价格都在上涨。“涨”声一片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其带来的主要影响有以下几点。1.居民财产收入普遍缩水据物价局有关人士透漏,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一直处于上升事态,日前仍继续上涨。这种消费价格变动属温和性上升且在可控区间波动。我国大多数消费群体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但是涨价商品主要集中在粮食、食用油

14、、禽蛋肉等生活必需品上,对一些低收入家庭生活影响较大。再则,我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老百姓把大部分结余收入存放进银行,但是今年以来银行存款进入负收益,例如:以半年期为例,目前银行半年定期春款利率为1.98%,扣除 20%的利息税,实际利率为 1.58%,在扣除 1-6 月份物 价上涨率 3.6% ,存款 实际利率为 1.58%-3.6%=2.02% ,半年后, 1 万元的实际价值为 10000-(100002.02%)=9798 元,损失 202 元。银行负利率经营对每个老百姓的财产都有影响,表现为购买力普遍缩水。52.农村物价涨幅高于城市,使农民消费每况愈下今年上半年,农村物价上涨

15、 4.6%,城市上涨 3%。农副产品、农村医疗为主要涨价对象是造成农村消费过高的主要原因。在中央的扶持政策下,农民收入有所提高,但收入增加不意味着消费也增加,今年上半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14.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仅增长 9.1%,农村低于城市 5.6 个百分点。农民收入水平低,风险承受能力差,使农民消费能力明显受到抑制。3.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下降民以食为天,此次涨价的蔬菜、粮油、鲜肉类及水果都是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居民消费同样的钱却吃的比以前差。人们经常用“恩格尔系数”来判断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低于 40%为富裕,40-50%为小康,50-59%为温

16、饱,在 59%上为贫困。而我国的恩格尔系数要占 40%,说明我国经济尚不富足,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占比上涨,人们生活的富裕程度就下降。三、维持物价稳定的对策建议总体看,近年来我国物价上涨均为结构性上涨,主要推动因素包括生产成本提高、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投机性炒作和气候变化四个方面。生产成本提高包括工资或用工成本的提高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源于新兴国家需求增加和国际投机资本炒作引致的初级产品价格上涨。水电燃料等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直接推高了居住价格,也通过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间接推高了种粮成本和食品运输成本,对食品价格上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流动性过剩带来的投机性炒作使房地产价格过

17、快上涨,也间接导致居住价格和上涨;特别是投机资金对部分农副产品的炒作,直接推高了食品价格和的涨幅。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直接影响到鲜菜和鲜果的供给能力,是2010年食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从推动物价上涨因素的变化趋势看,我国物价存在长期上涨的压力,但短期内将呈见顶回落发展态势。1.从长期看,我国物价趋于上涨从长期看,劳动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将推动我国物价持续上涨。我国劳动力供求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预计2015年以后劳动力供给数量将下降,而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有增无减,劳动力供求关系日渐紧张,将加快工资上涨幅度,提高劳动成本。从原材料价格走势看,近两年受美国金融危机冲击,对初级产品需

18、求增速减缓,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压力减弱,但国际投机资本对初级产品价格的炒作依然盛行。一旦国际经济恢复较快增长,需求增加加上投机炒作,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还会出现持续大幅度上涨的局面,我国依然面临长期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同时,经过多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国内已积聚了大量富余资金,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未来较长时期国内流动性过剩的状况会日益严重。亚洲各国和地区的发展历史表明,大量过剩流动性流入房地产和股市,最终会导致经济严重泡沫化。如果对房地产市场和股市进行有效的严格管控,部分资金有可能流入实体经济流通领域,加大对初级产品和消费品的炒作力度,推动实体经济价格上涨。62.短期内物价将见顶

19、回落从短期看,服务价格趋于上涨,但食品价格即将见顶回落,居住价格趋降,成本推动型的工业消费品价格波动重心趋于稳定,我国物价即将见顶回落。 (1)食品价格即将见顶回落。一是目前国内粮价仍高于国际市场,继续上涨的压力较小。近期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幅度较大,2010年10月份国际市场小麦价格达到270.29美元吨,已超过上次大幅度涨价前(2007年8月份、259.73美元吨)的小麦价格,目前国内优质白小麦每吨2188元(327.9美元吨),仍比国际市场价格高384元,接近2007年8月到2008年8月国际粮价大幅度上涨时期每吨357美元的平均价格。二是肉类产品供给稳定,猪粮比价已处于盈利水平,在粮价

20、不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肉类产品价格继续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较小。三是鲜菜、鲜果价格长期处于高位平稳状态,继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四是近期国家出台了平抑物价的16条措施,会有效降低农副产品的生产与运输成本,打击对部分农副产品的炒作,食品价格涨幅将因此下降。 (2)居住价格趋于下降。2010年3月份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控制房地产价格泡沫化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正在发挥效应,房价趋于下降,房地产投资增速开始回调,建材价格和居住装修价格即将回落,会有效降低居住价格涨幅。 (3)工业消费品价格波动重心将趋于稳定。影响我国工业品价格的最大因素是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走势。从需求因素看,国际经济复苏势头偏弱,美

21、欧日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完全恢复正常增长尚需时日,明年我国经济增速也趋于回调,需求增速下降将减弱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势头。从美元走势看,美国政府采取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会加剧美元贬值幅度,提高初级产品国际市场价格。但2010年10月份美元对主要货币指数已达到1973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72.37),再度大幅度下跌的空间较小。从国际投机情况看,受经济增速偏低、需求增长势头偏弱制约,国际市场投机炒作空间缩小,前期炒作资金存在获利抽逃需要。综合看,明年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较小,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降中趋稳的可能性较大,工业消费品价格将保持小幅度下降状态。7物价水平的波动,其原因固然

22、是多方面的,治理物价水平的连续上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既要抓住重点,又要进行综合治理,既要有长期持久的措施,又要采取应急措施。1.结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抑制通胀针对短缺产品,利用财政政策的支持尽快改善供给,发展生产,从而平抑价格。支持主要农副产品生产,增强农民和农副产品生产企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给农民适当财政补贴;利用货币政策,通过窗口指导满足他们对贷款的需求,以免使生产受到影响。2.保持主要生产资料价格的基本稳定综合运用加强监管、增加储备、控制出口等价格和财税措施稳定生产资料价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性产品出口。进一步调控房地产市场,规范市场秩序。3.稳定物价 给予低收入群体适

23、当补贴把握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补助标准,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给予低收入群体适当补助,使低收入群众、在校贫困学生的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明显降低。8结语我们的国家和民众,在现阶段是经受不起物价上涨带来的代价,物价的上涨毫无疑问将导致经济的衰退,民众生活水准的下降,涨工资和补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物价的上涨,会使本已高企的房价再上台阶;会使昂贵的医疗费用有理由继续昂贵;会使许多涉及民生的的垄断行业得以打着国家利益的旗号采取种种提价措施。 物价的上涨,必将让许多人的生活因之下降,必将带来贫者更贫、穷者更穷的后果。经济发展有其周期性,我们要理性地、健康地看待经济中出现的一些波动。要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

24、不要刻意去做心理预期,不要去抢购甚至去储存一些产品。“这反而会推动物价上涨。”市场的反应或许会强制性的引导人民改善饮食结构,促进全民身心健康。有利于环保意识与节约意识的培养,加上大家不过度追求奢靡,物价的上涨对于中国公民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其渐渐退缩的。参考文献1 我国物价波动走势的实证分析基于马尔可夫链模型的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31卷第166期2.张国旺.我国物价上涨的现状分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03)总第950期3 张立群.物价上涨不会引发通胀.晾望.2010(25)4 苏均和 程伟力.影响价格上涨的结构性因素及政策建议.宏观经济管理, 2010(11)5 周其仁.

25、货币老虎越养越大汇率与货币评论(21).经济观察报,2010-10-186 余平 王京梅.当前物价走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物价.2010.097 虞华 陈光亚 程鑫.2011年我国物价走势分析.中国国情国力.2011(03)8 赵希伟.围绕中心,服务社会,扎实做好当前物价工作.每日价情.2011(02)China price level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analysisZhang xiaodan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

26、ndards of citizens, but also accompanied by rising price levels. To determine the price level is the standard measure of inflation and deflation, is a measure of macroeconomic overheating is a barometer.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price level, and then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social impact point of the last stand of the Chinese economic price level trend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ir views, to put forward reasonable proposals to improve the price level.Key words: China; price level; rises; future trends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