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湘南区域科技合作发展1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878054 上传时间:2021-10-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大湘南区域科技合作发展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大湘南区域科技合作发展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大湘南区域科技合作发展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论大湘南区域科技合作发展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大湘南区域科技合作发展1(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科技合作问题研究 何湘波(中共郴州市委党校 423000)文章摘要:科技合作是现代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科技合作,可以带动湘南地区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湘南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充分发挥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作用。本文分析了湘南科技合作的意义、现实基础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湘南科技合作提出了建设完善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创建区域科技合作载体和平台、不断优化区域科技合作环境、加大政府资源配置引导和支持科技合作的力度、加强对区域科技合作的组织与协调等对策建议。关键词:科技 合作 湘南湘南三市衡阳、郴州、永州地处湖南南大门,区位交通、资源、产业优势比较明显,是湖南

2、省对接粤港澳的“桥头堡”。“开发南大门、开发湘南”的战略部署,是省委、省政府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富民强省战略的重要决策。作为区域合作的一环,开展区域科技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各地方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对促进湘南大开发有序推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一、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强区域科技合作的必要性1、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首先,科技的全球化已成为全球化的另一明显特征,从技术转移的全球化到研究开发的全球化,利用全球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的趋势;其次,国际上综合国力的竞争突出表现为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的发展正逐步成为引领经济和社

3、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竞争的焦点逐步从国际产品市场的争夺前移,延伸到生产要素和主导产业的争夺,科技竞争已成为经济竞争的主战场;再次,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突出,科技越来越走在生产的前面,科技成果转化周期缩短,技术更替和技术转移速度加快,为湘南地区加强科技合作,获取更多先进技术、实现技术跨越和后来居上提供了机会。2、提升湘南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有效手段湘南三市各有优势。衡阳是老工业基地,又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郴州毗邻广东,现代工业迅速发展,生态旅游如火如荼,正成为粤港澳的后花园;永州正在由农业大市转变为农业强市。但是,三市各自带动区域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都很弱。再加上现在

4、省里重点抓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和“3+5”城市群建设,湘南地区很可能被“边缘化”,两不沾边,两不靠边,两向而流,由连接带变成断流带。而且三市生产技术低,科技创新能力弱,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即使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也有一较大差距,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较弱。因此,三市只有开展合作实行经济一体化,加强区域科技合作,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才能发挥1+1+13的效果,整体做大做强,从而提高湘南的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和区域竞争力。3、破除湘南受资源环境约束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快都与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资源过度消耗、

5、环境高污染,给原本脆弱的资源环境带来很大压力。湘南地区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主要产业基本上是有色金属和原材料为核心,决定了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湘南产业结构中高耗能产业占比较高,经济运行对能源、原材料的依赖性较强,这势必严重影响湘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通过发展对外科技合作,加大对资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研发攻关力度。推广采用节约资源的工艺、技术、设备等,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技术支撑体系。通过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和破除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4、提高湘南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自主创新既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也包括引进

6、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随着研发创新活动日益全球化,有利于湘南充分利用科技要素全球流动的机遇,通过对外科技合作, 有效吸纳、利用、整合国际创新资源,在国际合作中改善创新机制,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市外资金、技术、人力资源,联合开展科技研发工作,可以使湘南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传统的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模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迅速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二、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科技合作的现实基础1、政策条件国家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

7、与东盟的区域合作等方面,都采取了重大的政策措施。积累了以湘南、珠三角、环渤海、泛北部湾等经济圈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经验,并有国内不少省市(区)在区域内相邻中心城市之间推进“同城化”战略,通过总体发展规划,统一理念和行动,实现产业一体化,实现产业优势互补,提升区域经济、文化、科技的综合竞争能力。这些重大政策措施和经验湘南三市都广泛受益。同时湘南作为湖南的“南大门”,一直受到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1988年2月,省委、省政府决定衡阳、郴州、永州三市作为改革开放试验区,建立一个过渡地带,实行一些类似于广东的政策。1992年8月,湖南省再次提出过渡试验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凡是广东实行的

8、政策,过渡试验区都可以实行。2007年,省委省政府启动湘南开发战略,把主动接受粤港澳辐射、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作为湘南开发的基本工作思路和突出战略重点,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快与粤港澳全方位对接和融合,推动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这一客观形势要求湘南三市必须尽快制定统一的科技合作与发展战略目标和规划,实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保证科技对“湘南开放合作区”战略的支撑作用。2、发展基础湘南地区地理区位独特,战略地位重要。三市地处我省最南端,交通便捷,是湖南的南大门,是中部地区对接粤港澳的前沿,也是珠三角产业转移进人中西部地区最直接、最便捷的通道之一。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和中国一东盟区域合

9、作的进一步深化,三市在全省区域经济布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资源丰富,物产富饶。三市具有丰富的有色金属、非金属矿、农林产品、人文和旅游资源,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旅游胜地和我省主要煤炭生产基地。产业优势明显,发展基础良好。三市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加工、盐化工及精细化工有较强基础,能源工业、新型建材、电子信息、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业有一定规模。3、科技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湘南三市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优势。衡阳是湖南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十分雄厚。全市工业门类达10多种,输变电设备制造、化工、机械

10、制造、冶金、军工等产业技术比较势力雄厚,不少产品和技术水平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特别是一批制造企业、医药企业,产品或已进入国家产品目录,或已获取国家批准文号。如市输变电装备产业在2006年被授牌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特变电工750KV交流输变电关键技术研究、设备研制及工程应用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盐卤化工产业在2007年被授牌为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等。郴州是湖南的新兴工业基地,工业发展起来迅速。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新型工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电子信息业、能源、有色金属、医药食品、新型建材、机械化工等产业具有一定技术优势,正在崛起成为湖南乃至全国最具有影响、最具有规模的电子信

11、息产品加工重地。如由郴州钻石钨制品、柿竹园有限公司参与承担的 “钨产业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专项,突破关键技术29项,获得授权专利11项,在高纯用硬质合金扎錕等领域接近甚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中国银都永兴已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金银冶炼技术和加工技术在国际国内都有一定声誉。永州工业近年来迅速扩张,“永州制造”正式成为湖南工业格局中一支重要的后起力量。永州还致力于打造泛珠三角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目前,全市60%的农副产品打入了泛珠三角的大中城市,正在经历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其以卷烟、制糖、油粮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已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如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被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示

12、范园,天龙米业的“优质稻丰产技术集成及精深加工产业示范”项目被纳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计划,市农科所的“杂交早灿金优899高产制种与栽培示范”项目被列为省农业科技成果项目,此外其以猎豹汽车及水电设备为龙头的机械工业和以水泥为主的建材工业和建筑业也具有一定技术优势。三、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科技合作的制约因素1、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率还不高,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滞后。在加强产学研结合和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专利和核心技术开发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完善,如技术支持、技术推广、信息服务、评估咨询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水平还不能很好地

13、适应现实的需要。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缓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2、科技资源分散,区域内缺乏联动改革开放以来,湘南地区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研经费不断增加,科研条件不断改善,但这些科技资源分属于不同市区,在目前情况下,难以形成统一协调机制。更由于各市区之间在地理位置上也分属为不同区块,科技资源的协调运用客观地存在着许多不便利之处。作为科技合作重要主体的的高校及科研院所,仍然存在束缚高校及科研院所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诸多因素,区域内缺乏联动,高校及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3、产业发展层次不高,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长株潭相比,最大的劣势是本区

14、传统产业比重大,产业发展层次不高,特别是缺乏能够有效带动产业群发展的核心技术,本区的大部分高校及科研院所由于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足以参与到高层次、高技术含量的区域合作研究与开发活动中去,不能在科技水平上产生质的飞跃。4、缺乏有效的科技合作利益保障机制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出现利益纠纷是正常现象,关键在于结合之前必须要严格签定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义务,结合过程中要严格履行协议,出现问题要按照协议和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在当前湘南的一些科技合作过程中往往存在合作双方在签订合作协议时对责、权、利界定不清,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收益等合作成果分享缺乏明确可操作的规定,处理利益纠纷问题依据不足,对协议的履行

15、缺乏有效的监管等问题;同时社会信用体系有待完善,人们的履约守约意识需要加强。四、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强科技合作的建议(一)建设完善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当今开放的时代,区域科技创新和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区域与外部知识、信息的交流。区域科技创新和发展不仅要有区域内各行为主体的相互联接,而且要有与国家及其他区际创新体系的联接;同时湘南研究人员、经费等资源都很少,大多数研究所缺少活力,很多领域的研究无法深入。因此必须加强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建设,在湘南范围内,整合各种形式的科技资源,促进更大的范围内科技合作与交流。一要建立科技创新活动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机制。在整个经济和社会活动中,把科技作为国民经济再生产过程的

16、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按市场化和产业化要求来组织和推动科技创新活动,使之按市场原则参与价值创造与资源分配,实行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的资本化,促使科技创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二要建立有效的科技合作利益保障机制。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签定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义务,结合过程中要严格履行协议,出现问题要按照协议和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三要建立区域之间的协调和联动机制。可专门设立湘南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加强区域之间的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联合制定和发布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指导意见,加强区域在资源配置、仪器共享、人才培养与开发等方面的联动;推进区域内科研机构以连锁或分设机构的形式进行兼并重组,比如衡

17、阳某科研机构力量强大,可与郴州、永州的同类机构合作,成立连锁机构和科研集团,整合人力资本力量,使科技力量得到更有效的利用,通过这种合作,可以打造出一批区域性的强势科研品牌机构。(二)创建区域科技合作载体和平台湘南科技合作不能停留在一种虚拟的组织形式,要确实体现合作的价值,这就要创建确实能够为区域科技合作服务的载体和平台。一要建立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促进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信息的有效对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大力发展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各类专业中介机构,引导其发挥信息沟通、技术评估、法律咨询、组织协调、知识产权服务等中介作用,提高服务水平;发挥行业协会在信息沟通、人才培训、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优势

18、,积极组织和推动行业内的产学研结合。二要推动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建设。要在总结技术创新联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以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为目标,按照自愿互利、职责明确、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以行业骨干企业为龙头,联合科研实力雄厚的大学和科研机制,在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中组建一批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政府可通过科技计划、经济和科技政策等手段推动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的建立。(三)不断优化区域科技合作环境良好的科技合作环境不仅有利于区域科技合作加强和深入,还能够使科技型人才心情舒畅、工作愉快,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创新性,进而推进区域合作

19、和发展。完善政策法规。通过政策法规的实施推进科技资源共享,在相关政策法规方面对科技资源共享做出相应的规定,某些社会公共性的科技资源必须用法规强制实现共用;湘南三市也应出台相应的地方政策法规,包括招标、政府采购、共用资金做匹配等各种手段来促进各类机构所管理的科技公用资源对外开放。针对现有科技资源重复建设,利用效率低的状况,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强化科技项目管理机制,对科技项目形成的资源要形成备案库,以便在今后的科技项目立项时,对所要购置的新资源进行审核。加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切实保护产学研结合中成果完成人和推广人的经济利益。针对产学研结合的特点和需要,研究制定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和完

20、善政府对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分类评价考核政策,引导其建立鼓励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的内部评价考核体系;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试点工作,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和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使产学研结合获得稳定的、系统的金融支持。营造有利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产学研结合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与产学研结合有效的政策宣传;总结产学研结合的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和有效模式;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契约意识,确保产学研合作契约得到忠实执行;弘扬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创新文化,鼓励不同价值取向的各方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四)加大政府资源配置引导和支持科技合作的力度结合湘南三市当

21、前科技实际,将现有的各级科技计划向支持产学研结合的方向倾斜,加快面向市场和具有目标产品导向的项目必须由产学研组成的联合体承担;加强对产学研联合申报项目必要性和有效性的审查,防止产学研结合形式化;设立产学研结合研究开发专项计划或基金,支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转移。具体是:一是加大科技合作与交流力度,加快推进省院省校科技合作。深入实施与其它区域科技合作,尤其是“9+2泛珠江三角区域科技合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提升湘南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项目

22、为基础,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给予更多的支持。二是继续实施与省院省校合作交流机制,完善市院市校科技合作平台建设。积极争取省科技厅支持,市政府设立专项科技合作资金,实施科技合作项目,推进湘南区域经济发展,为现代工业强市和创新型湘南行动计划提供支撑。三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和支持非公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信息和管理经验,创新科技合作交流方式和机制,为全市非公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信息、人才和项目支撑,促进科技成果在非公经济企业中的转化和产业化,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和智力保障。四是对湘南地区民营科技企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民营科技企业整体素质的提升。完善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工作机制,拓展协会服务

23、领域,建立协会对外联系机制,为企业招商引资、业务拓展、企业互动、培训考察,诊断咨询、项目申报等提供便捷服务。(五)加强对区域科技合作的组织与协调湘南区域科技合作必然会涉及到很多新的问题,如现行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各方管理权限和利益的协调、科技资源的整合、资金的筹措和使用、技术和人才的管理、负债的承担和利润的分配等等,区域科技合作要想有突破性进展,只靠政府间的例行协调会、几项重大工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观念和体制上率先转变,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在跨区域宏观科技管理体制上做更多的探索,建立三市科技主要领导定期会晤机制,进一步探索建立有组织、可操作的专项议事制度,加强政策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着力消

24、除市场壁垒,规范市场秩序,为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各类创新主体的合作与竞争,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条件;要结合不同地方产业发展特色和经济发展现状,开展区域科技合作整体性的规划,统筹安排,有所侧重,重点突破,谋求合作、发展、共赢。要充分发挥科技、财政、教育等部门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的作用,加强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尽快联合制定和发布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加强省有关部门和地方在资源配置、仪器共享、人才培养与开发等方面的联动。鼓励地方围绕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和创新体系建设,探索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方式。参考文献:(1)张伯一,论湘南区域经济发展及其金融支持策

25、略,武汉金融,2007.08(2)王发兴,湘南三角地区综合开发研究,热带地理,2004.01(3)刘薰词,论“湘南”经济圈的区域合作机制,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0(4) 马敏娜,长春吉林图们科技合作模式的选,农业与技术,2009.05(5) 黄河、皮俊锋,川渝科技合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8.04 (6)张小菁,张天教等,“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合作模式与机制,经济地理,2007.07(7)姜绍华,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机制研究,理论学刊,2008.04(8) 陈德敏、谭志雄,重庆对外科技合作的路径选择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9.11作者简介:何湘波,男,44岁,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通讯地址:湖南省郴州市委党校科研处(423000)联系电话:0735-2262679或1890735197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