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辐射状中低压电网故障隔离方案研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850731 上传时间:2021-10-1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设计辐射状中低压电网故障隔离方案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毕业设计辐射状中低压电网故障隔离方案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毕业设计辐射状中低压电网故障隔离方案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辐射状中低压电网故障隔离方案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辐射状中低压电网故障隔离方案研究(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xxxx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辐射状中低压电网故障隔离方案研究目 录摘 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 words 21 绪论31.1 课题背景及意义31.2 研究现状3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42基于FTU的辐射状中低压电网故障隔离系统的组成42.1农村、城郊辐射网的特点42.2基于FTU的辐射状中低压电网故障隔离系统的组成52.2.1 FTU如何检测故障电流63 基于FTU辐射状中低压电网故障隔离矩阵算法73.1算法基本原理73.2网络描述矩阵73.3 馈线节点故障信息矩阵83.4 故障判断矩阵94 FTU介绍94.1 FTU的性能要求94.2 F T U的基

2、本功能104.3结构设计114.4 FTU模式下的故障处理125 无线扩频通信技术145.l 扩频通信技术简述145.2 经济技术比较155.3 无线扩频通信在辐射状电网故障隔离系统中应用分析156 结论15参考文献16致 谢1818辐射状中低压电网故障隔离方案研究摘 要配电自动化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应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实时信息、离线信息、用户信息、电网结构参数、地理信息进行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及管理系统。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馈线自动化是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功能之一。它对于提高供电的可靠性、降损节能、改善供电质量来说至关

3、重要。同时FTU也是馈线自动化的重要部分之一,因为所有命令的执行和数据的采集都是由FTU来实现。而该文主要完成的就是对馈线自动化中关键部分FTU的研究。同时对馈线自动化的优化进行了探讨。 主要研究的内容与成果有:1.提出了故障处理的解决方案。 2.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FTU与上一级子站或主站需要传输各种数据、发送和接收各种控制命令,FTU与FTU及其它智能设备间也可能需要传递信息。针对这种传送信息的不同,对各种通信规约进行了分析与比较。3.根据FTU的基本功能完成了其系统框图和流程图的设计。关键词:馈线终端单元;馈线自动化系统;故障隔离Radial Middle and Low Voltage

4、 Power Grids in theStudy of Fault Isolation ProgramAbstract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is a new developing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The acombines real-time information, user information, network structural parameter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moder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c

5、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y, form integrated automation and administrater system.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system automation,Feeder Autom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functions in the Power System Automation. It is essential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ele ctricity supply, Lower the electr

6、ical energy and sav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wer supply. At the same time FTU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Feeder Automation, Because FTU can collect data and execute all the commands. The paper in the Feeder Automation mainly researches on the FTU which is key unit. And the same time it di

7、scusses the automatic optimization on feeder .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1.Confirm the solution for dealing with the malfunction .2.In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FTU transmits various data, Sends and receives various control commands from a higher level substation or main station, It ma

8、y also need to transmit information among FTU or between other intellectual apparatu.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sending information, analze and compare variou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3.Design the system block diagram and the flow diagram according to the basic functions of FTU.Key words : FTU

9、; Feeder automation system; Fault Isolation.1 绪论1.1 课题背景及意义配电网线路和设备众多,绝缘等级低,受外界影响因素多,尤其是架空配电线路,收到雷击、鸟害、自然灾害和走廊树木等影响,使配电网故障频繁。由于配电网的故障会给用户和电力公司带来不便和财产损失,现在电能在国家的经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必须对电网故障加以高度的重视。故障隔离和处理是配电网的日常工作。每一个电力部门以及发电厂都高度的重视电网故障,电网故障还会将发电机损坏的。配电网的故障隔离可以采用基于配电开关相互配合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基于FTU的馈线自动化方法。在实际的

10、电网中,可以采用单一的方法,但是为了提高故障隔离的速度与准确性,通常在电网中,将两种方法同时采用。城农网改造后,城郊和农村中压配电网以辐射状接线、树状接线等开环形式为主。而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农村人口占多数,农村电网是电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辐射状中压配电网故障隔离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1.2 研究现状随着农网改造的基本完成,农村配电网自动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故障定位与隔离技术也有了很大改进,现阶段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早期基于重合器 、分段器的故障定位与隔离的方法,这种方法切断故障时问较长,短时间内就能扩大事故范围,恢复供电时无法进行全局最优网络重构。另一种是基于FTU

11、故障信息的配电网故障定位与隔离的方法。该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根据配电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故障定位;另一类以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算法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型故障定位算法。两种方法各有特点,文献1中以图论为基础,采用过热弧搜寻算法,其过程复杂,构成配电网络的导纳矩阵过于庞大;文献2中采用基于搜索树的算法,以电源为树根,以供电的末梢为树叶,需要对树中的每个节点进行搜索判断,其计算时间较长,程序繁琐;文献3-5中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算法和模糊推理算法,当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构建函数或修改评价函数。 受配电网络建设成本的限制,我国农村配电主干线路采用智能控制开关,而配电变压器高压侧一般

12、都采用高压负荷开关,只有少数配电变压器加装了测量装置,其测量点较少,致使 FTU等智能终端上传的信息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配电网络的实时运行状态,造成故障定位不准确。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本篇论文的主要工作是:(1)了解配电网接线和配电开关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2)了解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学习配电网故障隔离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并对各种方法的优劣进行比较;(4)针对辐射状中压配电网,研究基于FTU的线路故障隔离方案。2基于FTU的辐射状中低压电网故障隔离系统的组成2.1农村、城郊辐射网的特点我国农村地形复杂,用电负荷较分散,受其影响农村配电网的拓扑结构以树状为主,线路以架空

13、裸导线为主,因而出现故障的概率高,影响面积较大:在所有故障中,架空线路发生的瞬时故障占23以上,永久性故障则少于13 。在配电网发生故障后,如何根据FTU上报的信息及时准确地对出现故障的区域进行定位,并采取有效隔离措施,缩小停电面积 、缩短停电时间、实现供电可靠性99.96的目标。采用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是关键。基于FTU的辐射状中低压电网故障隔离如图2-1。当图A中1线路发生故障时,FTU检测到线路有故障,通过无线扩频技术将信息送到主站,主站根据故障情况,发出信号给线路1的FTU将给线路断开,其他线路将保持正常供电状态。其余情况类似。 2.2基于FTU的辐射状中低压电网故障隔离系统的组成基于FT

14、U的辐射状中低压电网故障隔离系统是由主站及区域工作站,通信,FTU终端三部分组成的。典型的基于FTU的辐射状馈线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如图2-2所示。图2-2 典型的基于FTU的辐射状馈线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在如图2-2所示的系统中,各FTU分别采集相应柱上开关的运行情况,如负荷、电压、功率和开关当前位置、贮能完成情况等,并将上述信息由通信网络发向远方的配电网自动化控制中心。各FTU还可以接受配网自动化控制中心下达的命令进行相应的远方倒闸操作。在故障发生时,各FTU记录下故障前及故障时的重要信息,如最大故障电流和故障前的负荷电流、最大故障功率等,并将上述信息传至DAS控制中心,经计算机系统分析后确定故

15、障区段和最佳供电恢复方案,最终以遥控方式隔离故障区段、恢复健全区段供电。区域工作站实际上是一个通道集中器和转发装置,它将众多分散的采集单元集中起来和DAS控制中心联系,并将各采集单元的面向对象的通信规约转换成为标准的远动规约(如SC1801、CDT、DNP和Modus等),这样配电网自动化SCADA系统和变电站、开闭所的数据采集装置就可以直接借鉴调度自动化的成熟技术。当线路的某一处发生故障时,现由FTU检测到故障电流,通过无线电通信技术将故障信息传送给主站,主站根据传送来的信息经过分析后,下达控制信息,再有FTU进行故障处理,下面将介绍FTU如何检测故障电流。2.2.1 FTU如何检测故障电流

16、对于辐射状网,树状网和处于开环运行的环状网,判断故障区段,只须根据馈线沿线各开关是否流过故障电流就可以了,假设馈线上出现单一的故障,显然故障区段应当位于从电源侧到末梢方向最后一个经历了故障电流的开关和第一个未经历故障电流的开关之间的区段。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配电网中的开关整定困难,经常在发生故障以后,距故障最近的开关尚未跳开,其上级开关却先分断的现象,因此在故障后,不能仅依据开关的跳开情况来判断故障区段,例如图2-3所示的馈线,在e段故障,Q4拒分,Q3分断,根据开关位置不能判断故障区段,但根据是否经历了故障电流(图中标记“过流”)却能够作出正确判断(Q1,Q2,Q3,Q4均经历了故障电流,但Q

17、5未经历故障电流,从而得出故障区段e段的结论)。为了确定个开关是否经历了故障电流,需对安装于其上的各台FTU进行整定,由于从原理上不是通过对各台开关整定值的差别,来隔离故障区段,因此这种整定相当容易,多台开关甚至全部开关可以采用同一组定值。这样即使增加馈线上的分段数目也不会带来任何影响。3 基于FTU辐射状中低压电网故障隔离矩阵算法3.1算法基本原理在实际运行的配电网络中, 以常开型联络开关为界可以将配电网划分成 2 种基本类型的区域:一种是双侧电源供电区域或处于闭环运行的配电网络环状区域; 另一种是单侧电源供电区域, 例如辐射状、树状网和处于开环运行的环状区域。对于配电网网络中单侧电源供电区

18、域, 例如辐射状和树状网, 在判断故障区段时, 只需根据沿着功率方向是否流过故障电流就可以判断故障区段。每个 FTU 设置一故障状态变量, 电流越限时, 此状态变量为 1, 否则为0。当故障发生时, FTU 主动把故障状态变量 1上传并计算功率方向相邻两状态变量经异或的结果, 若为1, 则可以得出为内部故障;若为0, 可以判断出为外部故障。采用上述方法后,可将 FTU设置成0或1工作模式。在0模式下, FTU只有在电流越限且功率方向为正时, 上传故障状态变量;在 1 模式下, FTU只要电流越限, 就上传故障状态变量。在单侧电源供电区域, 例如辐射状和树状网,则线路上的FTU设置成1工作模式。

19、工作模式可由控制中心进行远方修改或由工作人员现场修改, 以适应故障隔离后网络结构重构时, 相应 FTU工作模式的改变。为使算法同样能适用于任意多个电源, 本算法基于文献8在对网络拓扑描述时考虑了方向性。首先, 生成描述配电网拓扑结构的网络描述矩阵 D。当发生故障时, 根据配电管理系统数据库中计算库计算的结果, 修正 D 矩阵中元素为 1的值, 修正后含故障信息的矩阵设为 P。最后, 根据 P 矩阵中是否有为 1的元素,根据该元素在矩阵中位置判断故障区间。3.2网络描述矩阵 如图4所示,假定供电电源A,节点编号顺序有意打乱,图中A为电源点,.为测控点,为联络开关,为馈线首端FCB,箭头所示方向为

20、假定正方向。根据图3-1, 网络描述矩阵 D 如下所示。称 D 中值为1 的元素为矩阵故障信息元素, 为 0 的元素为矩阵非故障信息元素。只需修正矩阵故障信息元素,而非故障信息元素不变。3.3 馈线节点故障信息矩阵由图 3-1知道, 以常开型联络开关 2 为界, 配电网划分为2部分。根据工作模式设置原则, 1, 3, 8, 11, 4,9 FTU的工作模式为 0; 2, 7, 5, 6, 10 FTU 工作模。为 1,当 1, 3, 8, 11, 4, 9 节点流过故障电流并且方向与网络正方向相同, 则 FTU向控制中心上传信号 1而 2, 7, 5, 6, 10 节点在功率方向流过故障电流时

21、FTU就向控制中心上传信号 1。假定图 4馈线在节点 1, 3 之间出现单重故障与其对应的馈线节点故障信息矩阵如下:3.4 故障判断矩阵通过馈线节点故障信息矩阵中功率方向上相邻的 2 个节点进行异或运算求得的结果修正网络描述矩阵 D 中相应矩阵故障信息元素, 修正后的矩阵为故障判断矩阵, 即用 dij=giXORgj(i和j为功率方向上相邻的 2 个节点)修正 D 中的 dij。通过观察故障判断矩阵中值为 1 的元素在矩阵中的位置即可判断出故障所处区段, 结果简单明了。因为d13,d27,d36,d38,d49,d62,d75,d8, 10,d8,11,d11,4中的元素为 1, 所以结合馈线

22、节点故障信息矩阵修正这些元素值。d13=g1XORg3=1, d36, d38, d49, d62, d75, d8, 10,d8, 11, d11, 4 修正后全部为0, 则故障判断矩阵为考察值为1 的元素所处位置为第 1 行第 3所以故障在节点 1 和 3 之间。4 FTU介绍4.1 FTU的性能要求FTU通常安装在户外,因此要求它在恶劣环境下仍能可靠地工作。恶劣环境通常包括:1)雷电:直接雷击或间接雷击造成的过电压是极其有害的。因此,必须考虑充分的防雷措施,包括加装避雷、可靠接地和电气防雷等。需要防雷击的部分常有低压电源进线(采用低压交流线路馈电)、有线通信电缆、无线通信天线系统和10K

23、V线路(采用TV获取低压电源),要在这些与FTU接口的部位考虑可靠的防雷措施。2)环境温度:一般FTU应能在-25+65的环境下正常工作,对于一些特殊地区,甚至会有更高要求。如在吐鲁番,夏天的会出现高达50以上的高温,而在大庆,冬天的环境温度全低于-35 通常设备在低温下仍能连续运行,这是由于器件自身因损耗发出热量维持芯片工作的,一旦在严寒环境下停机一段时间,往往就会造成设备重新起动困难。这使得FTU的重要部件不得不选择工业品级芯片。3)防雨、防湿:具有导电性的雨水是一切电子设备的大敌,因此FTU应当具有可靠的防雨手段值得注意的是,通常操作箱的防雨设计是不能满足FTU需要的,因为FTU的印刷线

24、路板布局很密,不用说雨水,即使是过大的湿度也会对设备运行造成威胁。因此,必须采取更加周密的防雨、防湿(FTU应能在湿度达95%的环境下工作)措施。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结合设备的结构是很值得参考的。4)风沙:风沙也是户外设备的大敌,风沙加上雨水会浸蚀设备的一切保护材料。此外,风沙对于FTU的引线和固定结构也是会造成冲击,威胁其安全。5)振动:由于安装于户外,来往车辆,大风原因等会对FTU造成振动,若将FTU装入开关本体构成一体化的设备,则开关动作和贮能电机运转时,也会对FTU造成振动,若设计不当,会导致FTU中印刷板上的器件脱落或接触不良以及接插件松动等,导致设备故障。为此,制作FTU时,应尽量考虑

25、考虑采用单板机的一体化结构必要的接插件应选用质地好而且可靠的,并尽可能在结构上采取紧固措施。6)电磁干扰: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城市范围内充满了电波,安放于户外的FTU也往往伴随这较长的引线(或者是0.4KV低压馈电线,或是有线通信线,或者是10KV线路本身),而这些长线实际上构成了天线,它能有效地接收各种电磁波并耦合进FTU,为此FTU中必须考虑有效的抗干扰措施。7)具有良好的维修性。由于FTU安放于分段开关处,因此当FTU故障时必须能够不停电检修,否则会造成较大面积停电。为此,FTU应能很方便地和开关隔离开来,有必要在TA进线处采用试验端子,与开关之间采用航空插头连接,加装电源保险,以及采用

26、双层机壳等措施。4.2 F T U的基本功能 馈线终端单元 (FTU)主要用于监视与控制配电系统中的变压器、断路器,重合器、分段器、柱上负荷开关、环网柜、调压器、无功补偿电容器等设备,并与配电自动化主站通信,提供配电系统运行监视及控制所需的信息,执行主站命令对配电设备进行调节和控制。 一般来说, FTU应具有状态监测、 故障检测、 故障定位、 传输信息、控制开关动作的作用。(1) 遥测信息: 采集并发送模拟量、脉冲量、数字量信息。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遥测信息以采集电流信息和电压信息为主。要测量正常负荷状态下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有功电能、 无功电能和频率,还需

27、要测量故障情况下的电压、电流和频率等量,并需要测量和评估系统的电能质量,其内容主要包括供电电压中的谐波、电压波动、电压闪变等参数。另外,FTU还要能够测量零序、负序电压及电流等反映系统不平衡程度的电气量。(2)遥信信息: 采集并发送状态量信息,遥信变位优先传送。配电网中除了需要采集一些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 ( 例如:断路器的位置信号,断路器失灵信号,各种越限动作跳闸信号,重合闸动作信号,交直流电源异常信号,小电流接地故障信号,负荷开关和分段开关位置信号) 外,还需要采集一些特殊的遥信信息, 包括标志记录、 FTU运行状态信息、远方/当地控制切换位置。FTU的运行状态信息主要是指各类功能的闭锁信号

28、,如大电流闭锁、远方跳闸及闭锁、监视跳闸及闭锁。断路器失灵状态信息主要是指导致闭锁断路器操作的相关信号,一般包括远方合闸失败、操作蓄电池电压过低等。 所有这些特殊的遥信信息均可以通过顺序控制设置为运行状态。远方/当地控制切换有两套办法实现:一套是采用硬切换开关,另一套是启动控制器。这两套切换的信息均应该作为状态信息。(3) 遥控和遥调信息: 接收并执行主站端发来的遥控和遥调命令。操作信号是直接执行设备跳闸、合闸操作的控制信号,这些控制信号可以是当地操作命令,也可以是控制上站下达的控制命令。针对故障处理的控制信号有:接地跳闸、过电流跳闸、越限跳闸 、接地闭锁。针对改变设备运行方式的控制信号有重合

29、闸成功标志清除。控制状态的管理信号有:重合闸 的投入/退出、事件记录的投入/退出、接地跳闸闭锁的启动、重合闸成功标志清除的启动、断路器触头负荷测试的投入/退出、重新设置的状态信号、小电流接地的投入/退出,以及接地跳闸优先的投入/退出。重新设置的状态信号包括:断路器失灵状态信号、控制回路运行状态信号、带有标志的状态信号。带有时间信息标志管理的控制信号通常考虑的内容有:过流跳闸、复位、人工操作的合闸、远方控制的合闸、人工控制的闭锁、远方控制的闭锁、远方控制的跳闸、交流输入电源失电、交流输入电源恢复、程序控制、小电流跳闸以及及合闸试验闭锁。4.3结构设计整个 FTU在结构上采用的是各个部分以插件形式

30、通过一块底板连接在一起的方式。从功能和抗干扰的角度将整个FTU分成了主CPU板,信号采集板,电源板,液晶显示、键盘输入处理CPU板。其中主CPU板,信号采集板和电 源板是插接在一块底板上的,而液晶显示、键盘输入处理CPU板做在了面板上,和液晶、键盘共面板。面板是通过扁平电缆线和主CPU板相连的,这样只要打开面板就可以插拔底板上的各个电路板,这给安装检修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智能化 FTU的硬件组成:FTU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是一个独立的智能设备,由核心部件远方终端控制器、数字量 I/O部分、调制解调器、充电器、蓄电池和一些附件组成,如图4-1:4.4 FTU模式下的故障处理 馈线自动化系统是配电自

31、动化主要组成部分。利用馈线综合自动化系统。当线路发生故障时,故障信息由开关的智能终端通过通信传送到配调子站,由配调中心的SCADA系统和 GIS系统迅速判断故障区域 ,一次进行故障判断和隔离,并对非故障段通过联络开关恢复供电。馈线自动化系统结构如图4-2。从馈线自动化系统结构可以看到,当系统发生永久性接地故障时,利用可控消弧系统的控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判断故障的馈线。配调子站通过搜集馈线沿线各分段点的故障信息,结合站控系统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故障点所在的区域。站控系统提供的故障线路的信息,可以大大减小配调子站对故障区域判断的难度,并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1)速跳后的故障隔离 对于辐射状

32、网和树状网,如图4-3所示。判断故障区段,只需根据馈线沿线各开关是否流过故障电流就可以确定。假设馈线上出现单一故障,显然故障区段应当位于从电源侧到末梢方向最后一个经历了故障电流 1和第一个未经历故障电流 2开关之间的区段。根据图4-3,当线路发生故障时,各开关的信息由各自的FTU经配电系统网络上传到SCADA控制中心,由SCADA控制中心根据各开关的信息判断出故障点所在的区段之后,下发命令到相应的 FTU,由FTU跳开两侧开关 1和2 ,然后 SCADA中心检查故障区域开关 1 和 2跳开,合上备用电源 S 2开关(或通过备自投装置),将非故障段转备用电源供电。(2) 永久性接地故障的不停电故

33、障隔离 当系统采用谐振接地方式并且是快速可控消弧系统时。对于瞬时性接地故障, 经过消弧系统的快速补偿,可使故障迅速消除,系统可保持连续供电。而对于永久性故障,在有效地解决故障定位后。还可以采用不停电故障隔离的方法,进一步减少供电中断的时间和次数。单电源多回路联络供电系统网络结构如图4-4。 当系统发生永久性接地故障时,配调系统可以在检测到系统的故障区域后,先投上联络开关Q1或Q2,再隔离故障区域,以保证在故障隔离过程中非故障区域供电的连续性。上述操作对系统的扰动,取决于联络开关两端的电压差和相位差。当联络开关两端的电压差或相位差较大时。会给系统带来扰动,联络开关也必须具有检同期的功能。当系统不

34、符合预定的电压差及相位差条件时,应闭锁上述操作。对于单电源多回路联络供电系统。联络开关两端的电压差或相位差来自于馈线负荷的差别。对于双电源多回路联络供电系统,联络开关两端的压差或相位差还受高压系统的影响。采用谐振接地方式和准确的故障定位为不停电故障隔离创造了先决条件, 但不停电故障隔离的最后实现,还有赖于灵活网架的建立和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性能。 总之,在故障概率最高的单相接地故障中,对于大多数的瞬时接地故障,利用快速消弧系统可以迅速消除故障,避免故障的进一步发展和产生的危害;对于其余的永久性接地故障,利用准确的接地故障检测判断接地线路或切除故障线路,减少了故障对系统的影响;利用馈线自动化的基础,

35、准确地判断故障区域,进一步缩小故障的影响范围,构造良好的配电网网架,可以实现小范围的不停电故障隔离,将故障的影响和危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从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连续性,降低对设备的要求和运行维护的要求。 5 无线扩频通信技术5.l 扩频通信技术简述扩频通信技术主要用于军事通信和电子对抗系统,随着该项技术转向商业化,美国几家公司研制开发了一种在微波频段的新型民用无线扩频通信,采用直序扩展频谱或跳频方式发射的传输技术,并遵照 IEEE802.3以太网协议(gthe met Proto -co1 ),开发了计算机无线网络的系列产品。其主要技术特点是:用2.4GHz或 5.8GHz的微波频段,以

36、先进的直序扩展频谱(DSSS)或跳频(FH) 方式发送信息,其扩频编码(Spreading Code)为11-64位,射频带宽为 22-83MHz。与传统的无线电窄带调制发射方式不同,它采用宽带调制发射方式,故具有传输速率高(可达11MHz),发射功率小(只有1-650mW),保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更方便的是易于多点通信。因为它和一般无线电通讯采用的频分式或时分式的方式不同, 扩频调制是码分方式。很多用户可以使用相同的通信频率,只要设置不同的标识码ID,就可以产生不同的伪随机码来控制扩频调制,即能做到互不干扰。其通信距离和覆盖范围视所选用的天线等设备不同而异,定向天线传送距离可达50k

37、m,室外全向天线可覆盖半径为15km,室内全向天线可覆盖最大半径为250m,电波能穿透几层墙或两层楼的混凝土楼板。由此可见。微波扩频通讯技术为计算机无线联网提供了良好的通讯信道。 5.2 经济技术比较 有线组网成本由两项组成 :与传输距离成正比,传质随距离的增大,其成本及施工费用也增加;随传输距离成本(主要指两端光接入设备)。无线组网成本基本不随距离改变,成本是固定的。因此无线扩频技术的经济性好,比采用光纤通信便宜适用于农村,城郊辐射状电网故障隔离信息的传输。5.3 无线扩频通信在辐射状电网故障隔离系统中应用分析 从SCADA系统所完成的任务来看,它要求有较强的实时性和高可靠性。SCADA通信

38、网通常采用的通信媒质主要有电缆、光缆、电话线和无线射频。在这几种通信媒质中,无线射频方式中的无线扩频通信为SCADA系统提供一种新的高性能 、高性价比通信解决方案。由于配电自动化系统规模大,涉及的现场自动化装置数量大、种类多,并且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分布地域广,设备种类繁多,因而导致FTU采集的信息具有数量大、种类繁多等特点,因此,FTU与主站间通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是:数据传输的完整性;时间响应的快速性;不同的数据传输的优先级和不同响应时间、总之,优先地、快速地传输故障状态信息、快速地完成故障识别,并快速地实现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是FTU的关键技术,也是电力系统发展最迫切的要求。而无线扩频技术满足

39、以上的要求,因此FTU与主站的通信就采用无线扩频技术。 6 结论FTU是整个配电网自动化的核心部分,配电网自动化的性能取决于FTU的性能,配电网自动化的迅速发展,也要求提高FTU 的处理速度和实时控制能力, 因此研究高性能、多功能FTU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总结FTU的性能要求,功能,以及FTU的结构设计。文章介绍了基于FTU辐射状中低压电网故障隔离系统的组成,故障隔离矩阵算法和无线扩频技术。参考文献1 刘健.王兆安.配电网故障区域判断和隔离J. 两安交通大学学报,2000,34 ( 2 ):7一l 0. 2 范欣,牟军涛,陆剑峰等.一种基于搜索树的配电网故障处理新算法J. 江苏 电机工程,20

40、06,25 ( 2 ):6466. 3 郭壮志,陈波,刘灿萍等.基于遗传算法的配电网故障定位J.电网技术,2007,3l ( 11 ):8892. 4 周宗发,艾欣,邓惠琼等.基于故障树和模糊推理的电刚连锁故障分析方法J. 电网技术, 2006,30 ( 8 ):8691. 5 郭壮志,陈波,刘灿萍等.潜在等约束的配电网遗传算法故障定位J. 现代电力,2007,24 ( 3 ):2428 . 6 郭上华,肖武勇,陈勇,朱汉平,杨绍军. 一种实用的馈线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与隔离方法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19).7 江道灼,张锋. 特殊配电网接线故障定位和隔离的改进算法J. 电力系统自

41、动化,2002,(21).8 蔡乐,邓佑满,朱小平. 改进的配电网故障定位、隔离与恢复算法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16).9 刘健,倪建立,杜宇. 配电网故障区段判断和隔离的统一矩阵算法J. 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1).10 杨浩赟,刘清瑞. 配电网超高速故障隔离与供电恢复技术方案的研究与实施J. 电网技术,2006,(S2).11 杜红卫,孙雅明,刘弘靖,董伟. 基于遗传算法的配电网故障定位和隔离J. 电网技术,2000,(5).12 刘耀湘,乐秀璠,顾欣欣. 配电网故障区段判断和隔离的综合矩阵法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06,(3).13 王宝平,常新平,官建涛. 配电线路

42、故障的快速切除与隔离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11).14 白树忠,胡振国. 配电网故障自动诊断、隔离与恢复软件的开发与应用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00,(2).15 丁同奎,张丽华,陈歆技,库永恒. 基于蚁群算法的配电网故障定位与隔离J. 继电器,2005,(24).16 江道灼,张锋,张怡. 基于配电监控终端的配网故障区域判断和隔离J. 继电器,2002,(9).17 李欣唐,孟昭勇,白树忠,车仁飞. 配网故障自动定位、隔离与供电恢复功能的实现J. 继电器,2000,(9).18 夏雨,贾俊国,靖晓平,胡正民,王章启. 基于新型配电自动化开关的馈线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和隔离方法J

43、.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1).19 Jun Zhu, Lubkeman D.L., Girgis A.A. Automated fault location and diagnosis on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feeders.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1997, 12(2):801 809.20 Ahmed M.M., Soo W.L. Automated fault isolation system on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I

44、n: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 2008, T&D. IEEE/PES, 21-24 April 2008, pp.1 6.21 Ahmed M.M., Soo W.L. Development of customized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DAS) for secure fault isolation in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 In: Power and Energy Society General Meeting

45、 - Conversion and Delivery of Electrical Energy in the 21st Century, 2008 IEEE, 20-24 July 2008, pp.1 7.22 Lee E.S., Herbert A.S., Jr. Fault isolation within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s. In: 13th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Energy Conference, 1991. 5-8 Nov. 1991, pp.74 79.致 谢本文在完成过程中,得到了罗毅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耐心帮助。罗毅老师细心的审阅了全文,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对论文质量的提高和顺利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罗毅老师扎实的理论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学术作风和高尚的人格风范深深的感染了我,将使我终身受益。在此特向罗毅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