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合布线工程0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32841209 上传时间:2021-10-16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7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0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0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0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0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综合布线工程0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网络综合布线工程0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第1章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本章学习目标本章学习目标 本章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了简介的介绍。通过本章学习,读者应掌握以下内容: *综合布线的含义 *综合布线的特点 综合布线的应用场合 *综合布线标准的意义注:本章中,凡是在学习目标前标有“*”的为学习重点,标有“ ”的为学习难点。网络综合布线工程0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1.1 1.1 综合布线的含义综合布线的含义 学习目标 :* 1.理解综合布线的含义 * 2.知道综合布线的特点 * 3.了解综合布线的重要性 * 4.掌握综合布线的经济分析 5.了解综合布线的发展过程 6.掌握综合布线的应用一一 综合布线的基本概念综

2、合布线的基本概念 1. 综合布线的含义综合布线的含义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用于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 2. 综合布线的特点综合布线的特点 (1)兼容性。 (2)开放性。 (3)灵活性。 (4)可靠性。网络综合布线工程0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5)先进性。 (6)经济性。 3. 综合布线的重要性综合布线的重要性 综合布线是现代网络的基础,采用综合布线是因为: 采用综合布线可以使系统结构清晰,便于管理和维护。 采用综合布线,由于选用的材料统一先进,有利于今后的发展需要。 采用综合布线技术,系统的灵活性强,可适应各种不同的需求。 综合布线系统便于扩充,同时节约费用,提高系统

3、的可靠性。 综合布线作为开放系统,有利于各种系统的集成。表表1.1 1.1 综合布线与传统布线的实施过程比较综合布线与传统布线的实施过程比较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0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传统布线 结构化综合布线 1方案设计 各个系统独立进行设计,在线路上存在着过多的牵制,需要多次进行图纸汇总才能得到一个妥协的方案,设计周期长。 将各个系统综合考虑,设计思路简洁,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方便灵活地变更设计方案,节省大量时间 2传输介质不同的系统采用不同的传输介质:1.电话系统采用专用的电话线2.电脑系统采用同轴电缆 3. 电话线,电脑线不能互用 采用统一的传输介质:1.全部采用双绞线传输2.电话线、电脑线

4、可以互用3灵活性及开放性1.各个系统相互独立,互不兼容,造成用户极大的不方便2.设备的改变或移动都会导致整个布线系统的变化3.难于维护和管理,用户无法改变布线系统来适应自己的要求1.用户可以灵活地管理大楼内各个系统2.设备改变、移动后,只需方便地变更跳线即可3.大大减少了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数量 4扩展性1.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现在的布线难以满足以后的需求2.很难扩展,需要重新施工,造成时间、材料、资金及人员上的浪费 1.在15-20年内充分适应计算机及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办公自动化打下了坚实的线路基础2.在设计时已经为用户预留了充分的扩展余地,保护了用户的前期投资 5施工各个系统独立

5、施工,施工周期长,造成人员、材料及时间上的浪费 1.各个系统统一施工,周期短,节省大量时间及人力、物力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0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1. 1. 综合布线的经济分析综合布线的经济分析 综合布线的性能价格比是极高的,从技术与灵活性角度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采用标准的综合布线后,只需将电话或终端插入早已敷设在墙壁上的标准插座,然后在同层的弱电井配线间隔(用户只租一层的情况)的跳线架做相应跳接线操作,就可解决用户的需求。 (2) 大厦的使用者当需要把设备从一个房间搬迁到另一层的房间去,或者在一个房间中增加其它新的设备时,同样只要在原电话插口作简单的分线处理,然后在同层弱电井的配线

6、间和总设备间做跳线操作,很快就可以实现这些新增加的需求,而不需要重新布线。 (3) 如果采用光纤、超五类或三类线缆混合的综合布线方式,可以解决诸如三维多媒体的传输和用户对ISDN、ATM的需求,可以实现大厦与未来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接轨等具有前瞻性的需求。 综合布线与传统布线的性能价格比曲线如图1-1所示。二二 综合布线的经济分析及应用综合布线的经济分析及应用网络综合布线工程0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从图1-1中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综合布线的曲线是上升的,传统布线的曲线是下降的。这样形成一个剪刀差,时间越长,两种布线方式的性能价格比的差距越大。 由于综合布线是将原来相互独立、互不兼容的若干种布

7、线,集中成为一套完整的布线体系,统一设计,并由一个施工单位完成几乎全部弱电线缆的布线,因而可省去大量的重复劳动和设备占用。并且,随着系统个数的增加,综合布线的初投特性体现越明显。 图1-1 综合布线与传统布线性能价格比网络综合布线工程0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综合布线初始投资与系统个数的关系如图1-2所示。图1-2 综合布线初始投资与系统个数 由图1-2可见,当应用系统数为1个时,传统布线方式的投资约为综合布线的一半。网络综合布线工程0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2 . 综合布线的发展过程综合布线的发展过程 1984年,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厦产生。 1985年初,计算机工业协会(CCIA)提出对大楼布线系统

8、标准化的倡仪 1991年7月,ANSI/EIA/TIA568即商业大楼电信布线标准问世,同时,与布线通道及空间、管理、电缆性能及连接硬件性能等有关的相关标准也同时推出 1995年底,EIA/TIA 568标准正式更新为EIA/TI A/568A,同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出相应标准ISO/IEC/IS11801。 1997年TIA出台六类布线系统草案,同期,基于光光纤的千兆网标准推出。 1999年至今,TIA又陆续推出了六类布线系统正式标准,ISO推出七类布线标准。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0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网络综合布线工程0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图1-3 通过水平布线连接到唯一布线间的典型小型

9、办公室网络综合布线工程0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二二 标准化组织标准化组织 国外的标准化组织及其标准目标: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 电子工业协会(EIA)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 通信工业协会(TAI) 美国国家消防协会(NFPA)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CSA国际(CSA) TAM论坛 欧洲电信标准学会(ETSI) 保险商实验室(UL) 我国的标准发布主要有:建设部、信息产业部2 综合布线系统国内标准 我国的标准可以分为三大类: (1) 协会标准 (2) 行业标准 (3) 国家标准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0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1.3 1.3 综合布线的发展趋势综合布线的发展趋势 学习目

10、标:学习目标:* *1.1.六类布线的含义,标准以及特点六类布线的含义,标准以及特点 * *2.2.七类布线的含义,标准以及特点七类布线的含义,标准以及特点 * *3.3.六类布线和七类布线的区别和联系六类布线和七类布线的区别和联系 4. 4.六类布线和七类布线在日常生活中的六类布线和七类布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应用 5.5.了解光纤网了解光纤网 * *6.6.全光网的定义,特点,基本结构以及全光网的定义,特点,基本结构以及发展趋势发展趋势一一 六类布线标准及特点六类布线标准及特点 六类布线提供两倍于超五类的带宽,大大提高了信噪比性能余量。 六类标准还包括提高电磁兼容性时对线缆和连接硬件平衡建议

11、。 六类标准草案中的规定涉及到介质、布线距离、接口类型、拓扑结构、安装实践、信道性能及线缆和连接硬件性能等多方面的要求。 六类布线提供两倍于超五类的带宽,大大提高了信噪比性能余量。 六类标准还包括提高电磁兼容性时对线缆和连接硬件平衡建议。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0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二二 七类布线七类布线 七类标准是一套在100欧姆双绞线上支持最高600MHz带宽传输的布线标准。 从七类标准开始,布线历史上出现了和“RJ 型”和“非-RJ”型接口的划分。 七类布线有着较大的竞争优势。 至少600MHz的传输速率 低成本 三三 光纤网光纤网 全光网,原理上讲就是网中直到端用户节点之间的信号通道仍然保持着光的形式,即端到端的全光路,中间没有光电转换器。 全光网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光网络层和电网络层。 光纤用户网的主要技术是光波传输技术。 全光网络逐步替代铜缆网络将是一个大的趋势,这种替代会在一些细分的局部市场开始,包括: (1)重要政府单位和重大工程项目。 (2)高档小区应用。网络综合布线工程0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习习 题题1什么是综合布线?综合布线有哪些特点?2为什么说综合布线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和良好的初期投 资特性?3为什么说七类布线系统比六类布线系统要好?4什么是全光网?试述综合布线标准存在的意义网络综合布线工程0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