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社会学论文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830676 上传时间:2021-10-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法律社会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法律社会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法律社会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法律社会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社会学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从电车难题中看正确的伦理观摘要:如果必须选择杀死1人或者杀死5人,你会怎么选?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本文将简单介绍功利主义及其面临的最核心批判,从而回到“电车实验”中寻求真正正确的伦理观。关键词:电车难题 功利主义 罗尔斯 伦理观引用:“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个疯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是否应该拉拉杆。电车难题是由哲学家福特提出,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主要理论,特别是功利主义。那

2、么什么是功利主义呢?功利主义是一种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该学说最早萌芽于培根和霍布斯的伦理学说中,18 世纪的哈里森孟德威尔和斯密对其有一定的发展。至18 世纪末19 世纪初,由边沁和穆勒最终将其建立成一种系统的、有严格论证的伦理思想体系。功利主义提出了合理的利已主义一个人幸福必须与社会幸福结合起来等观点, 强调一种普遍效应的快乐主义, 认为任何一种行为只要其增多社会幸福的趋向大于其任何减少社会幸福的趋向, 我们便说这个行为是符合功利原则的。周辅成 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1, P212假如这里的当事者是泛指整个社会, 那么幸福便是社会的幸福。在这种情况

3、下, 个人即使受到一些痛苦, 但只要以总的方面增加了快乐, 他也应该是幸福的。功利主义认为行为上是非标准的幸福并不是行为者一己的幸福, 乃是一切与这行为有关的人的幸福。穆勒. 功用主义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57, P18 简言之, 即最大幸福原则。功利主义追求的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它不仅从求快乐的天性出发, 而且由此推出利他主义的道德, 这正是功利主义的道德价值之闪光点所在。其实功利主义坚持所谓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理就是: 判定人的行为对错的惟一道德标准, 是所说的行为能否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更准确些说, 一个行为乃至一种行为规则或制度的正确与否, 取决于它所达到的结果或追

4、求的目的, 相对于其他选择来说是否更加有利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功利主义自产生起就面临着各种批判。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批判是功利主义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能否说明公平正义?即功利主义不能说明道德上的公平正义。这种批判的典型, 可举当代最有影响的道义论伦理学家罗尔斯的批判为例。罗尔斯认为,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原则不关心满足的总量怎样在个人之间进行分配, 不能说明分配的公平, 根据功利主义原则, 原则上没有理由否认可用一些人的较大得益补偿另一些人的较少损失, 或更严重些, 可以为了使很多人分享较大利益而剥夺少数人的自由。罗尔斯 正义论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P1- 2 能够说明这

5、种批判的一个极端例子则是所谓器官移植的思想实验: 有五个病人需要进行器官移植, 两个人需要肺, 两个人需要肾, 一个人需要心脏; 如果这些病人能够做手术, 他们就能活下去并且恢复健康, 否则将全部死去; 在缺乏器官供应的情况下, 将一个无辜的年轻人杀死然后将他的器官移植给那五个病人, 从根本上说符合功利主义原则, 但违背我们的道德直觉。 徐椿梁 对边沁功利主义的评析评J 河北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第4卷第3期回到电车难题,从一个功利主义者的观点来看,明显的选择应该拯救五个人杀死一个人。按最大幸福原则来看五个人的快乐和幸福是远远大于一个人的快乐和幸福的,背后五个家庭的快乐和幸福也应该是远远大于一个

6、家庭的快乐和幸福的。但是生命的价值真的能两两比较吗?五个人的生命就真的比一个人的生命重要吗?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爱因斯坦也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这样看来并不能单纯的以最大幸福原则来比较五个人和一个人的生命,一个人和五个人都是生命,而生命是无法比较价值的。而且一旦拉了拉杆,你就成为一个不道德行为的同谋你要为另一条轨道上单独的一个人的死负部分责任。虽然你觉得你是为了救那所谓的五个人。康德认为“你的行为,要让它所根据的行为规则可以被所有的理性人接纳为一条法则。”穆勒. 功用主义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57, P8杀

7、死一个人去拯救五个人很显然是不能被所有理性人接受的。然而,其他人认为,对于这一事件,你只有两种选择的可能性:拉动拉杆或者不动拉杆。你必须在这两种行为中选择一个,你能够预料到不同的行为会有不同的后果。你身处这种状况下就要求你要有所作为,你的不作为将会造成五个人死亡,是同等的不道德。这样看来只有一种选择的时候,就等于没有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行为,没有行为就没有责任也就无所谓道德不道德。总之,再面对两难选择的时候不存在完全的道德行为,这就是重点所在。在笔者看来“电车难题”的实质,是把或者多数人和少数人作为行动原因,把生和死作为结果,形成了一种“多数人和少数人”、“生和死”的两队二元法的混用,因而形成

8、4种因果论方式的伦理观。即多数人生,少数人死;多数人人生,少数人生;多数人死,少数人生;多数人死,少数人死。在思想实验中,第二种和第四种的共生、共死被预设排除。因而电车实验,实际变成了“多数人和少数人”的矛盾二元法。而其分别代表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生命的本质在于灵魂,人类的存在在于智慧。血缘关系、出身、身份、分工和地位等社会关系,只是人的表壳,而不是本质。反映灵魂本质的自由,也即自主性、自在性活动,才是根本性的。多数人和少数人、集体和个人、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并非是一对真矛盾,而是归属关系下的表面冲突。无论是维护多数人还是少数人,或者集体或者个人的利益、生存等,都应该是符合道德的。而生和死,才

9、是一对真矛盾,符合核心否定的规定。实验中,6个人的生命取决于外力,并非构成自主性消亡。注定必须有人要死。不是一个就是五个。因此,给予援手通常是符合道德的,这是正确的伦理观。而漠不关心,背离了生命和人类社会的自主性,是错误的。给予关注,虽然只是一种态度,但广义上也构成行为,也是符合道德的。但是,给予援手而实际行动,会因为救人而导致他人死亡,构成不道德。这可能造成施援者对自身的危害,背离了自身的自主性。因此这需要道德体系澄清在这类事件中的规定,否则也是可以不行动的。本文的结论是:正确的伦理要求的是正确的态度,也即真心关注生命。而拉杆的方向选择,或不参与选择,或处于矛盾中无法选择,都是符合道德的。真心关心生命,就是正确的伦理观,这是不可动摇的。参考文献:1 周辅成 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 穆勒. 功用主义M 北京 商务印书馆3 罗尔斯 正义论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