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工业的问题与前景之我见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768327 上传时间:2021-10-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钢铁工业的问题与前景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钢铁工业的问题与前景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钢铁工业的问题与前景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钢铁工业的问题与前景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铁工业的问题与前景之我见(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钢铁工业的问题与前景之我见 摘要:钢铁工业是国家的基础工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属于国家重点发展部门,我国钢铁行业正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着。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主要论述发展钢铁工业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和钢铁工业的前景、我国钢铁工业与国际的差距。研究目的是为钢铁工业发展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分析未来钢铁工业的发展前景与方向。关键词:钢铁工业 资源缺乏 钢铁过剩 环境问题 国际差距目 录前 言31.我国钢铁工业与国际4 1.1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4 1.2 国际钢铁工业现状6(1)、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程度加深。6(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6(3)、资

2、产重组步伐加快。6(4)、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大。61.3 我国与国际的差距6一、技术进步的国际比较6二、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7三、产品结构、质量和附加价值的国际比较82.钢铁过剩的问题与解决途径82.1 钢铁过剩的危害82.2 治理对策93.钢铁工业的环境污染103.1 我国钢铁污染状况分析103.2 应对的主要措施11(1)采取总量控制和排污控制,制定新的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11(2)推行循环经济,建立钢铁工业的循环链。11(3)加强钢铁工业环境保护技术支撑措施,积极推进钢铁工业清洁生产技术。11参考文献:12前 言钢铁工业作为国家基础工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和能源、交通

3、、机械部门一样,属于重点发展的部门,工业发达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钢铁工业的发展,把钢铁工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重要位置,现在已经达到了成熟发展的阶段。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经济的过程中,十分突出本国的钢铁工业,把钢铁品种、规格、质量水平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一直就对钢铁工业十分重视,一直把钢铁工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人类社会所使用的金属材料中,钢铁材料是用的最多、最广泛的,与其他金属相比占绝对优势,这是十分明显的。我国的钢铁工业一直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这可以从投资比重看出来。钢铁工业的投资比重一直占国家投资的58,是仅次于能源工业,与机械工业不相上下的重

4、点发展部门。因此,钢铁工业的发展必然与国民经济的的发展相适应。新时期,我国经济各部门对钢铁的需求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我国钢铁工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另一方面,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环境污染、盲目生产造成的钢铁过剩等等。在此我就将提出的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的建议。1.我国钢铁工业与国际1.1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 随着国内钢材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内钢铁企业生产的高性能、高附加值的产品越来越多,很多品种的质量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6年中国钢铁产量达到4.6亿吨, 2007年5.6亿吨,增长了22.7%,而这个增长速度已经从2004年起一直持

5、续到现在。2008年上半年的增长也能保持在20%左右,但是下半年市场情况很严峻,钢铁企业生存状况恶劣了许多。主要原因众所周知,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上游原材料成本增加,很多钢铁企业储存的高价矿成本提高了,所以许多大型钢铁企业纷纷减产,有的甚至减产到50%,在九月十月期间亏损的钢铁企业相当多,许多民营企业甚至停产,不过好在现在钢铁成品的价格也在降低,现在购买矿石的钢铁企业还能有利可图,但是之前采购存储高价矿石的企业受损较大。这些企业之所以存储高价矿,是因为中国的钢铁产能以每年超过20%的比率增长持续4年,造成世界铁矿石的价格及运输成本纷纷提高,翻了几倍。这是我国国内需求及出口需求增长的结果。2006年

6、我们出口了4400万吨钢铁,2007年差不多也有7800万吨,出口增长、国内需求也在增长,加上一些中间商提前购买,造成需求增加,原材料储存增加。 我国矿产分布广泛,但是富矿相对较少,品位偏低,含铁量不高,所以仍需进口。 只有海南省有亚洲最好的富矿。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富矿较多,出产能够充分有效地实现炼铁工艺的好矿石。其实如果充分开发冶铁工艺,按照我们研究所领导的说法,应该可以满足我国的钢铁产量要求,但是因为现实的工艺流程、位置、运输成本等计算起来,目前中国钢铁企业还是需要进口一些原料矿石的。 我国钢铁企业的许多生产线采用了世界上钢材生产的最先进技术,如:宽度为2250毫米的热轧带钢生产线、薄板坯

7、连铸连轧生产线等。虽然中国的钢铁企业有世界最先进的机械设备,也有企业在使用最落后的机械:如复二重轧机、横列式轧机、叠轧薄板等机械。针对这种状况,国家采取了强制性废止等措施,但是现在还没有完全废止成功。为什么呢?这与个别人的利益有关。这些落后设备的生产效率比较低、产量小,但是钢铁业的产值比较大,尽管这些落后设备会导致环保、资源浪费的问题,但是它有效益啊,所以在一定时期内还有市场,还在继续使用着,随着时间推移,落后设备必将被淘汰。 国家在钢铁工业的研发项目上投入力度很大,比如一条2250的热炼轧机组,能实现550万吨产能,国家投入相当大。像一条100万吨冷轧机祖,国家要投入20亿到50亿资金。鉴于

8、设备提供商的多元化以及他们通常会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我们必须以自主创新来应对。举个例子,最近以企业为主研发的汽车板的生产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还有高速重轨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两个产品就是设备供应商来自多个国家、我国自主创新的成果。中国钢铁民营企业的研发力量也不容忽视,如沙钢、日照等企业,发展很快。过去冶金部在的时候对钢铁市场的调控力度很大,冶金部合并撤销后,政府调控力度降低,但是政府对钢铁企业的支持却从来没有削减过。因为钢铁企业的经济地位非常重要,它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很大,有时甚至就是一个城市、地区支撑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最大的经济支柱,所以在各方面的支持下,民营钢铁企业的科技研发力

9、量也在不断壮大。1.2 国际钢铁工业现状钢铁工业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整体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国际钢铁行业主要有以下特点: (1)、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程度加深。 (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3)、资产重组步伐加快。 (4)、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全球主要钢铁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限制生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通过关闭一些长线材生产厂,实行大量裁员,把发展的重点向开发、增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转移;投入巨资对现有生产线进行超前性的技术改造,促使钢铁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工艺流程自动化控

10、制水平不断提高,进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1.3 我国与国际的差距 一、技术进步的国际比较 近十年来,世界各国在钢铁生产中研究开发了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并在生产中迅速得到推广和普及,钢铁工业技术进步的步伐明显加快。相对而言,我国钢铁工业其设备和工艺水平状况,与各发达产钢国比较存在较大差距。(1)技术装备水平低。据1990年我国有关部门对重点钢铁企业757台套主体技术装备所作的调查,达到国际水平的为64台套,仅占8.5%;属于国内先进水平的为151台套,占20%;而国内一般水平和落后水平的为542台套,占71.5%。据目前统计,我国炼钢技术装备达到国际70

11、年代末80年代初水平的仅为23.8%,轧钢只有16.5%,连铸为20%,绝大部分还是五六十年代水平,其中属于淘汰之列的设备还占15%。而日本设备在20年之内安装起来的焦炉占93.8%,带钢轧机79.2%,厚板轧机为87%;美国全国钢铁设备使用年限在20年以内的:焦炉为53.1%,厚板轧机46.4%,线材轧机82.5%,带钢热轧机为68.5%,冷轧机为45.6%。从比较可知,我国钢铁设备与发达产钢国相比,设备老化情况比较严重。(2)生产工艺落后。如果将现代钢铁工业技术发展划分为三代,那么,世界钢铁工业和主要产钢国已在从第二代高炉转炉工艺技术向第三代新兴的紧凑型短流程工艺技术发展,而我国除少数企业

12、已经达到第二代工艺技术水平外,多数企业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第一代水平。众所周知,平炉的效率只有转炉的1618,在主要产钢国已基本淘汰,而我国1992年还占钢产量的17.3%;连铸工艺,我国1992年才达到30%,在全世界17个产钢1000万吨以上的国家中排列倒数第四;而其他主要产钢国多数已达到90%左右,日本、西欧基本实现了全连铸;电炉短流程,作为钢铁行业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标志,以其投资省、占地少、能耗小、成本低而享誉世界,在钢铁工业技术进步中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1985年,美国年钢产量中,短流程电炉钢已占33.9%,1990年日本年钢产量中,现代化电炉钢也占到了31.4%,而我国目

13、前仅占21%左右。如果从钢铁工业内部个别行业来看,差距更大。以不锈钢为例,美国早在80年代初就采用了先进的20辊轧机,我国目前仍采用落后的炉卷轧机;冷轧采用落后的4辊可逆轧机,成材率低、成本高、效益差,生产成本比国际市场价格高20%左右;而炉外精炼,1985年美国已达80%以上,我国目前还不到4%。由于钢铁生产工艺水平、装备水平落后,我国吨钢综合能耗1992年为1580公斤吨,比国外先进水平1004公斤吨高50%以上;钢材的成材率仅83%,比日本的94.9%低了将近12个百分点;铁钢比高达0.945%,比美国、日本分别高约65%和27%。由于技术和装备状况的制约,使我国在钢铁产品品种、质量以及

14、劳动强度、劳动环境和劳动生产率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由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成本和市场竞争力,因此,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国都非常重视提高劳动生产率,几十年来已取得很大成效。相比较而言,我国钢铁工业劳动生产率与发达产钢国之间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1)从实物劳动生产率来看,我国钢铁工业人员队伍庞大,劳动生产率低,同样是8000多万吨钢的生产规模,1990年美国钢铁工业的从业人员为20万人,而我国1992年却高达380万人,是美国的19倍。按实物量计算,我国钢铁工人人均年产钢仅24吨,重点企业人均年产钢为31吨,而1988年,日本人均年产钢为7

15、51吨,美国为423吨,我国钢铁工业的实物劳动生产率不到日本的1/25、美国的1/14,即使扣除不可比因素,按一定实行内部人员分流的企业来看,除宝钢实物劳动生产率达到300吨以外,较为先进的企业(如武钢)人均年钢产量也不过100吨左右,为发达产钢国的1/5,一般水平的企业仅为发达产钢国的1/10。 (2)从活劳动消耗看,1985年美国每生产1吨钢材需要5个工时,我国目前一般为70个工时,相当于美国当时的14倍。我国历来以劳动力费用低廉为优势。但由于发达国家钢铁工业劳动生产率大大高于我国,尽管他们的工资很高,单位产品的工资含量并不太高;而我国由于劳动生产率较低,因此工资低的优势被显著地削弱了。

16、三、产品结构、质量和附加价值的国际比较 中国钢铁工业能否在与世界其他产钢大国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不在于产量,而在于结构优化。我国钢铁工业在产品结构、质量以及产品附加价值等方面与发达产钢国相比,同样存在较大的差距。(1) 在产品结构方面,1985年美国生产钢材6400多万吨,综合板管比为68.4%(其中中厚板占6%,薄板占60.1%,钢管占1.8%),型材占23.3%,线材占5.7%,主要品种是薄板及带钢,型材、线材两项合计仅占29%。我国1992年生产钢材6500多万吨,板管带材产量只有2400万吨,综合板管比为37%(其中薄板带钢不到15%,中厚板占13%,板材合计不到30%),型材却

17、占60%以上。由于我国钢材产品一直以型钢、线材为主,造成电力、石油、汽车制造和轻工等产业发展急需的板材、管材只能供给需求量的37%。例如,我国冷轧板年消费量为465万吨,而国产供应量只有174万吨,自给率为37.4%轻工业用的锡铂板年消费量51万吨,国产供应量2.9万吨,自给率仅为5.7%,至于大型电机大轴、转子、空子等所用钢材,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由此可见,我国钢铁工业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且水平不高。2.钢铁过剩的问题与解决途径2.1 钢铁过剩的危害 在金融危机导致钢铁需求大幅萎缩和钢铁投资快速增长的双重影响下,目前我国钢铁工业产能过剩矛盾已经相当突出。据估算,我国过剩钢铁产能总体规模已经高达1

18、.52亿吨,产能过剩率超过30%。这样庞大的产能过剩,给钢铁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和冲击。 (一)破坏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在产能过剩特别是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下,钢铁企业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需求势必展开激烈竞争,相互杀价进行惨烈的价格战,甚至不惜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来进行销售,其结果必将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研发投入能力,进而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强化企业对价格战和恶性竞争的依赖,行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同时,在产能过剩的局面下,国内钢铁企业往往以大量出口为目标以谋求国内产能的供需平衡,这样国内市场难以消化的产能往往会流向国际市场,通过国际市场来为过剩产能寻找出路。在国际市场

19、需求固定的情况下,势必引发国际钢铁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导致价格竞争加剧,贸易争端增多,国际钢铁工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遭到破坏。 (二) 造成能源供应紧张 钢铁产能过剩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能源消费的过快增长,加大能源供应压力,造成资源供应紧张。数据表明,从2005年到2007年,我国钢铁工业所消耗能源总量从35988.2亿吨标煤增加到47774.4亿吨标煤,增长了32.7%,年均增长15.2%,比同期整个能源消费量增长速度快6.1个百分点。受此影响,钢铁工业能源消费量占我国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从16.1%提高到了18.0%,提高了1.9个百分点。可以说,钢铁工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是加剧近年来我国能源供给

20、紧张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3) 加大交通运输压力 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铁路总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只增长了47.7%和52.4%,而钢铁产品的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却分别增长了73.8%和73.6%,分别比货物总运量和总周转量快25.9个和21.2个百分点。如果把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材料铁矿石和焦炭包括在内,钢铁工业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在全部货物运输中所占的比重还要高。数据显示,近年来上述3大货物运量占全部货运量的比重由17.7%提高到了22.3%,提高了4.6个百分点;周转量占全部货物周转量的比重从17.0%提高到了22.3%,提高了5.3个百分点。可见,钢铁工业的重复建设是导致近年来我国运输紧张的

21、重要原因之一。2.2 治理对策防止和治理钢铁产能过剩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既要解决产生产能过剩的体制机制问题,又要解决需求、投资等紧迫的现实问题。 从体制来看,一方面,产能过剩与钢铁产业内部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的大量过剩,而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不足的现状有着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钢铁产生的刚性需求,使许多地方政府出于追求本地GDP等地方利益的考虑,鉴于中小钢铁企业对地方经济的“财政贡献”,仍纵容一些产能过剩、投资过热的甚至不达标、不环保的新钢铁项目开工,使原本已过剩的钢铁行业产能难以抑制甚至加剧。 可见,避免我国的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必须

22、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问题,并辅以必要的政府宏观引导和调控措施,在市场与政策层面双管齐下,做到市场调整与政策调整两相配合、相互促进。3.钢铁工业的环境污染3.1 我国钢铁污染状况分析 国际钢铁协会在柏林举行的年会上发表声明,世界产钢企业的所有碳排放量中,51%左右是中国产生的。中国随着钢铁产量增加,已经成为污染最严重的产钢国。2007年中国的钢铁产生的。中国随着钢铁产量增加,已经成为污染最严重的产钢国。2007年中国的钢铁产量预计突破5.2亿吨,而2006年全球钢产量是12.6亿吨。国际钢铁协会收集制造商污染数据的科鲁斯集团首席执行官菲利普瓦兰对中国钢铁产业的现状非常忧虑:“中国钢铁企业目前

23、的能耗效率太低,刚刚进入工业化的国家要确保自己能够得到最好的技术,而不是仅仅在低级产品数量上进行重复建设。” 钢铁业是继化工业和水泥工业之后,最大的污染行业。随着全球对碳排放问题的关注度提高,政府会对钢铁企业施压,要求他们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钢铁业是继化工业和水泥工业之后,最大的污染行业。随着全球对碳排放问题的关注度提高,政府会对钢铁企业施压,要求他们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钢铁工业产能过剩,加大我国环境负荷。由于近年来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钢铁工业及其上游产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从80.1万吨增加到166.1万吨,增长了107.3%

24、;烟尘排放量从48.3万吨增加到59.37万吨,增长了22.9%;粉尘排放量从86.4万吨增加到92.7万吨,增长了7.3%。2008年,我国39个工业行业中,钢铁工业及其上游产业的粉尘排放量居第2位,二氧化硫、烟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均居第3位,废水排放量居第5位。可见,钢铁工业产能过剩不仅破坏我国的生态环境,而且成为我国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3.2 应对的主要措施(1)采取总量控制和排污控制,制定新的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现以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控制环境质量、总量为手段。实行统筹规划,统一调配的管理制度,把环境管理科学化、系统化、定量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环境与排污的平衡。达到经济与

25、环境协调发展。钢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保护部分,是数字化的环境法规,是推动钢铁行业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现行的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已经远远落后于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所以要尽快出台新的排放标准,使企业能更绿色地生产。(2)推行循环经济,建立钢铁工业的循环链。“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在冶金行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钢铁工业主要从提高原料利用效率,能源循环利用率、水循环利用率、固体废弃物利用率四个方面着手实现循环经济。国家发改委要求全面贯彻钢铁工业循环经济理念,建设钢铁循环型经济型工厂。(3)加强钢铁

26、工业环境保护技术支撑措施,积极推进钢铁工业清洁生产技术。建立和完善钢铁工业环保技术支撑体系就要建立一个以钢铁生产企业、科研、设计单位为创作主体,要实施清洁生产,建立健全清洁生产组织机构,明确清洁生产目标,并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做到依法自觉清洁生产,同时密切跟踪世界清洁生产技术走向.参考文献:1 李伯民,现代工业系统概论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09:101-1032 冯聚和,王占和。钢铁工业污染与用对措施J河北理工大学报,1994:4-83 赵正志,郭强。我国钢铁工业现状及发展P新材料产业,1999.4.5:421-4254 荆春燕,钢铁工业环境影响前浅析N云南环境科学,2004:81-865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钢铁工业改革开放30年M2008:521-5306 漆永新。中国钢铁工业大黄页M2003.03:189-193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