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片段小练笔的训练策略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731964 上传时间:2021-10-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阅读教学中片段小练笔的训练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阅读教学中片段小练笔的训练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阅读教学中片段小练笔的训练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浅谈阅读教学中片段小练笔的训练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阅读教学中片段小练笔的训练策略(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谈阅读教学中片段小练笔的训练策略【摘要】阅读教学中的课内小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减缓作文的坡度。通过实践证时,阅读教学中进行片段小练笔,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关键词】片段练笔写作语言阅读教学中的课内小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消化吸收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也能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因而得到许多一线教师的喜爱,成为目前阅读课堂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但遗憾的是,课堂小练笔的方法与形式有很多,对学生进行小练笔指导的老师也不少,但效果总不理想,很多学生依然

2、不愿作文、不会作文。问题何在?追根寻源,我认为,目前阅读课堂中普遍存在的小练笔对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帮助不大,效果不好,根本原因有二:一是小练笔的定位(目的)不准确。小练笔有两种形式,一是从内容入手的小练笔,二是从形式入手的小练笔。现在的小练笔,只重视从内容入手,忽略了从形式入手。是为读而写,不是为写而写;即为理解文本内容情感而写,不是为提高写作能力而写;从本质上,仍属理解的范畴而非表达的范畴。二是小练笔的指导策略不明确。在不同年段,不同文本的阅读教学中,到底该怎样指导学生运用有效写作策略去进行写作训练,缺乏系统研究和实际操作,影响了小练笔的效果。过去的一年,我在明确小练笔目的的前提下,不断的思

3、考实践,发现在中年段阅读教学中,从形式入手进行片段小练笔,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中年段从形式入手的小练笔有两种形式,一是学习作者怎样把一个意思写具体,做到“言之有物”;二是学习怎样构段,做到“言之有物”。在中年段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理解内容后,以课文现有的语言文字为载体,结合文本的语言形式,设置模仿为中介环节,运用知识迁移的原理,大量指导学生仿作训练,形成一种积累性的学习效果,使学生领悟到文学组合的种种规则,并实际运用。从而促进知识迁移,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让学生在具体的语文材料中学会“言之有物”“言之有物”。现行的小学人教版的课文中,文本的构段形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顺承式(纵向结构

4、),所谓顺承式,是指作者在写一段内容时,往往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连续描述,步步深入,使段落的各内容各层次之间一脉相承。比如:四年级的观潮写潮来时的一段内容,就按从远到近的顺序,依次写出所看到的景象;二是并列式(横向结构)。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三段写了珊瑚、海参、龙虾三个并列的事物,是并列式。第五自然段写了贝壳和海龟,也是并列式。三是总分式(综合结构)。第四、六自然段总分式,如第六自然段,全段思路清晰,第一句总述: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然后围绕这一句话从各种海鸟、遍地鸟蛋、厚厚的鸟粪三个方面来具体地写出了鸟的多。在阅读教学中,围绕特定的构段形式,适时开展片断小练笔,对学生写段进而写篇,无疑具有重

5、大实际意义。下面以三年级阅读教学为例,说说课堂小练笔的具体操作策略。一、明了方法,确定重点如秋天的雨。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前四个自然段分述秋雨是一把钥匙、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和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总结全文。前四个自然段的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又是这一段的总起,下面分别进行分述,课文的每一个段落的构段形式明晰整齐,都是典型的“总分”形式,这正是训练学生学习构段形式的最佳蓝本,最适合引导学生进行总分片段小练笔的训练。在具体教学中,我把这次小练笔定位在片断训练。而本次片断训练重点,就是结合文本学习“总分”的构段形式和“总提分叙”的具体写法。具

6、体要求就是要学生在练笔时一定要用这种特定的构段形式来构段,用总提分叙的写法去写段。二、读写结合,适时练笔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先总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后面的五句话都是围绕着“五彩缤纷”这一内容从“黄色的银杏叶子”、“红色的枫叶”、“金黄的稻田”、“橙色的橘子、柿子”、“各种色彩的菊花仙子”展开描述的。我在教学中:(一)先从内容上引导学生理解: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想好了与你的同桌说一说。3结合句子,抓住重点词品味内容、意思,想象银杏树叶与枫叶飘落画面,体验“你挤我碰、频频点头”的欢乐,

7、感受秋天的美。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中的内容,感受作者是写出秋天的美的。(二)小结表达方法,指导练笔。师:多美的一段话!它为我们展示了黄色的银杏树,红色的枫树,金黄色的田野,橙红色的果树,还有各色的菊花。这些优美的句子都是围绕一句话来讲的,那就是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课文就是这样用几个句子把一个内容写具体,让读文章的人更清晰、更明白。同学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样的方法。师:我们也来学着课文的方法说一说吧。孩子们,瞧,秋雨带来的果子还有很多呢!师边说边播放关于秋天果园的水果的图片。引导说话。“秋天的雨带来了一顿丰盛的大餐。它让尝到了,让尝到了,让尝到了。”师:同学们刚才说的内容都

8、是围绕哪句话来说的?(秋天的雨带来了一顿丰盛的大餐),这样结构文章段落的形式我们把它叫做总分结构形式,现在请同学生按这样的方法选取我们校园的某个景物,写一段话。三、围绕形式,即时评价学生练笔结束后,点评要即时,要当堂交流、讲评、欣赏优点、修改不足。在评价中,为达到预期效果,保证训练重点的落实,必须做到:(一)明确评价要求:1是否按总分的结构形式构段。目的是解决构段形式问题。2下面的分句内容是否围绕一定顺序层次来写的。目的是解决层次安排。3总句与各分句以及各分句之间是怎样的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否符合一定的逻辑。关注内容是否围绕中心、表述是否具有一定逻辑。(二)师点评下面以具体的范文说明评价操作过程

9、:范文:爸爸回来,是我们全家最开心的时刻了。看,妈妈在厨房里做爸爸最喜欢的菜,有新鲜美味的鲫鱼汤,有色香味俱全的木耳虾仁炒西芹,还有炒鸡。就算妈妈忙得满头大汗,脸上都是笑咪咪的。我当然先要扑到爸爸的怀里撒娇一阵子,摸摸爸爸的大肚子有没有增大。然后就要爸爸陪我写作业,就算我会做的题,我也会假装说“爸,我不懂。”嘻嘻,谁叫爸爸很少回家呢。1评点结构形式:第一句:爸爸回来,是我们全家最开心的时刻了。是总述句。概括了下面所写的内容。2评点顺序、层次:第二、三句,写妈妈的开心。第五、六句写我的开心。层次分明,先写“妈妈”,再写“我”3评点句子之间的联系:以“开心”为中心内容,下面分两层分别写“妈妈做饭开

10、心”“爸爸陪我写作业开心”。这两个层次又都紧扣中心,具体写明“开心”。(三)生同位互评。老师个别点评固然重要,但点评数量毕竟有限。其他孩子写得怎样?也能写好吗?每次听课,当我发现老师有小练笔的环节时,我都会特别地去关注老师的点评。但是我看到的都是只有个别孩子的习作得到了老师的点评。而更多的孩子写得怎样,老师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是没法去关注的。也有的课堂上有互批的环节,但由于现在很多课堂中的小练笔都是为读而写,不是为写而写,故学生在互批的过程中,也只能是更多的关注小练笔的内容,而不是语言的表达形式(同时老师也很少有这方面的指导,学生基本不会)。为此我每次在设计小练笔时,都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可操作的表

11、格:总分式片段评价表(符合要求打上)有总述句。能围绕总述句分层描述。各分层之间有条理。句子通顺(不通顺商量改好)。表达意思是否完整。标点正确(标点不正确的想想再换上一个正确的)。在最初使用时,学生是要在老师一点一点的指导下才能完成。后来,学生掌握了方法后,就能在五分钟内完成互评的环节。这一表格在每一次总分构段形式的片段练笔中都可以使用,不必每次都进行修改。在顺承式(纵向结构)的片段训练中,评价的方法和操作形式也是相通的。具体的评价表格设计如下:描述对像清晰。能按一定的顺序(时间、动作先后、事情发展、空间转移)对一件事物进行描述。各分句之间有条理。句子通顺(不通顺与同桌商量改好)。表达意思是否完

12、整。标点正确(标点不正确的想想再换上一个正确的)。四、仿写结合,适度拓展大量具体的写作实践,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途径。学生在课堂中初步掌握了各种的构段方式后,还要不断的有系统地进行强化训练。根据中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我设计了以下的巩固练习形式。(一)提供贴近孩子生活的素材,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学了总分段式后,让学生在课室里进行大清洁,老师把孩子们的劳动过程拍摄下来,作为写作的题材。在写作的过程中,老师提出训练的要求:用总分式构段或用顺承式构段。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明确而具体的语言形式要求。学生亲身体验了劳动的过程,还在影片中细细观察自己的每一个劳动的细节,老师也提供了

13、写作的方法,这样学生写起来就容易多了。贴近孩子生活的题材还有很多:游校园、玩各种的游戏、学生身边的小物品(书包、文具盒、书本等)老师、同学、家人都是可写的题材。(二)用加加、减减、换换、排排的方法加深对构段方式的理解和运用。在具体写作实践中,有时利用现有文字,让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加上一些内容,也可以达到训练的目的。如下面一个片段,可以让学生在段首加上一个总述句。知了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着,声音低沉缓慢,有气无力。老人们坐在树荫下,紧锁眉头,不停地摇着扇子,汗还是不断向下流。狗伏在树荫下,伸着舌头“呼哧”“呼哧”喘气。柳树、杨树一动也不动,没精打采。禾苗在田地里无力地呻吟:“渴呀!渴呀

14、!”爱喝爱跳的小河失去了潺潺声,河床上有些地方露出了洁白光滑的鹅卵石。教学引导过程如下:1老师可先引导学生读片段,让学生理解这个片段中都写了谁?2这些事物都怎样了?3从这些事物中,你都感受到了什么?(热)4请你以“热”字为内容,在这一段的段首加上一个总述句。其他减一减、换一换、排一排的方法都是相类似的,在此不一一列举。学生通过对文段的理解,然后再把理解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经。(三)立足课文,把三年级的教材整理成一个训练系统,在不断的读写结合中,让学生真正掌握总分式和顺承式的构段方法。如三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这一单元中的课文有

15、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根据文本的特点,我把本单元的片段小练笔定为:用总分的方式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外貌或花的样子。用顺承的方式写一处风景。燕子一文有这样的一段: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是属于总分段式的其中一种先分后总式。作者先从羽毛、翅膀、尾巴三个方面对燕子的外貌进行描写,然后以“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作为段的总述。在教课的过程中,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个段的内容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文段的语言形式和表达的方法,最后进行小练笔。荷花的第二、三段,珍珠泉的文中第一段可以作为读写结合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小练笔除了以上的具体操作外,还要注意以

16、下几个方面:正确处理好小练笔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两者不可偏废。对小练笔的要求要恰当,小练笔的特点是“小”:篇幅小、口子小、要求单一、易写易改、反对把小练笔写成大作文。要有小练笔的训练系统,不要零敲碎击。每项训练都包括:“读懂课文-渗透写作知识-分析课文的表达方法-迁移训练”几个过程。小练笔一般要求在课堂上完成,不要加重学生课外负担,这就要改革教学方法,从课文内容中解放出来。保证小练笔的辅导、书写和评点有充分的时间。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我相信,通过这样一个系统性的训练,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总分式和顺承式的构段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小练笔在课堂中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