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苏南旅游业与苏北旅游业的差距毕业论文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728484 上传时间:2021-10-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4.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论苏南旅游业与苏北旅游业的差距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论苏南旅游业与苏北旅游业的差距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论苏南旅游业与苏北旅游业的差距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浅论苏南旅游业与苏北旅游业的差距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苏南旅游业与苏北旅游业的差距毕业论文(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江苏*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 浅论苏南旅游业与苏北旅游业的差距 系 (院) 旅游管理系 专业班级 国际旅游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 称 指导教师 职 称 2010年 04 月 12 日 浅论苏南旅游业与苏北旅游业的差距中文摘要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繁荣过也衰败过,在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人们渐渐趋向追求精神享受,而这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们对旅游的热衷,旅游业迅速崛起,中国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著名景点分布在全国各地,各个省市也将旅游业作为主要产业来发展,但是,各个城市之间的发展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展不平衡。而“发

2、展不均衡”不只出现在各个省市中,就连同一个省,各地的发展依然有很大的差异,就如我们的江苏省,江苏省可谓是旅游大省,但其苏南与苏北的旅游业却有着较大的差距,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差距,引起这些差距的原因又是什么?是历史文化的原因,经济发展情况的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还是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不同?通过分析,我希望能找出导致两者差距的原因,从而相互弥补,最后能互相合作,共同发展。 关键词 苏南与苏北 差距 历史文化 经济条件 政治文化 地理位置 交通Abstract: China is one of the four ancient civilizations, has a long history of p

3、rosperity and decline had also been, after thousands of years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aterial needs are met, people gradually tend to pursue the spirit of enjoyment, which is the most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s that people are keen on travel, tourism booming, C

4、hina is the worlds fastest growing tourism among the countries. Distribution of the famous spots around the country, all provinces will be to develop tourism as major industries, but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cities there are still great differences, and uneven development. The uneven development n

5、ot only appears in the various provinces and cities, we, together with a province-wide developments are still very different, as we have in Jiangsu Province, Jiangsu Province, a province can be described as a tourist, but the Southern and the Soviet Union Norths tourism industry is a considerable ga

6、p, in the end there is the gap between what caused the causes of these gaps is what? I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as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different location or different levels of importance on the tourism industry? Through the analysis, I would like to find out the cause of th

7、e result, which complements each other, eventually co-operation and mutual development.Key words Southern and Northern Gap History and culture Economic conditions Political culture Location Traffic目 录引言1一、苏南与苏北旅游业发展现状 2 (一)苏南与苏北旅游业现状2(二)苏南与苏北旅游业发展中所存在的差异 2二、导致苏南与苏北旅游业差异的原因 3(一)苏南与苏北的历史文化底蕴3(二)苏南与苏北的

8、经济发展状况 5(三)苏南与苏北的政治状况不同 5(四)苏南与苏北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5(五)苏南与苏北的交通条件6 三、减小苏南与苏北旅游业发展差距的措施 7(一)打响知名度,创建品牌旅游 7(二)苏北鉴借苏南发展优势引进外资7(三)不断完善交通条件 7(四)根据地域优势,开发特色旅游 8结论 9参考文献10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增高,人们在满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这些第一要求后,其他需求亦渐渐希望得到满足。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物质上的依靠,更注重精神上的享受!也有更大一部分的人有着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工作压力,在工作之余,他们想要的就是放松。然而最好的放松方式就是拥有一个假

9、期,展开一次旅游,看看那些自然景色,聆听那些纯真声音,使其身心愉悦!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热衷于旅游,从而使得旅游业这个第三产业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站稳了脚跟。【1】早在先秦时期,旅游就已经出现,当时的主要旅游类型有巡狩、游畋、观光、游娱、托志、泻忧等,但当时的旅游并不如现在一样普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旅游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件极奢侈的事。而以前的旅游基本是以获得经济收入为目的,与现在的旅游业有这本质上的不同。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迅速飞升,如今的旅游业已成为全球共同发展的一个行业,而在全球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我国旅游业仍形势大好,有望成为旅游大国,旅游强国,即使在全球

10、出境旅游为负增长的2009年,我国公民出境游全球“一枝独秀”也成定局。我国的旅游发展如此成功,除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外,还有我国政府对其的重视度,使旅游业遍布全国各大省市,我国的著名旅游城市数不胜数,各个胜地也是各有千秋。可谓是自然风光秀美,人文古迹荟萃。【2】随着几十年的发展,旅游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江苏的旅游发展情况,江苏省是我国的旅游大省,江苏省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旅游等服务行业上都是我国的重要省份,但是江苏省也存在着目前较常见的失衡状态,在旅游业这方面也不例外,【3】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苏南和苏北地区间差异明显,地

11、区内部城际差异相对较小;苏南地区的整体旅游产业竞争力较强,而苏北地区相对较弱,苏南与苏北的旅游发展整体水平差距大,江苏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异特点是南强北弱、沿江强沿海弱.南北有着较大的差距。在同一个省市,为什么会又如此大的差距呢?苏南旅游业与苏北旅游业到底有着怎样的差别?而导致这些差别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最终通过层层抽丝剥茧,找到这些原因及处理这些问题的正确方法,从而是我省的旅游业越发强大,共同繁荣!一、 苏南与苏北旅游业发展现状(一)苏南与苏北旅游业现状首先我们来看看苏南与苏北旅游业所呈现的趋势,明显的苏南的旅游业要比苏北的旅游业发展的好的多,苏南旅游业形成了一个较稳定的趋势,每年的接待量呈

12、上升趋势,总体发展不错。而苏北的旅游业成落后的趋势,虽然苏北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当前全国各地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形势相比,仍存在许多问题。苏北属欠发达地区,财力较为薄弱,还处在追求经济发展的积累阶段,对于旅游业的发展缺乏足够重视。未能充分认识到了旅游业的高关联度和产业带动功能,未能把工业城市与生态乡村建设和旅游发展紧密融合起来,很多人还没有充分估量到它内在的生产力价值。虽然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较以前谈旅游、讲旅游的人多了,但很多人对发展旅游业仍缺乏信心,可以说大旅游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发展氛围不够浓厚。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实施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战略的依据。旅游要发

13、展,规划须先行,但是苏北发展规划相对滞后。发展投入不足。部分地区虽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很多资源尚未得到开发,业已开发的旅游景点大都存在散乱、规模小、游乐项目少、档次偏低等问题,景区景点开发投入和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投入方面还存在较大不足,缺乏真正有影响力的景区景点和旅游品牌特色产品。管理体制存在弊端。有效、合理、科学的管理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蹩脚的管理体制则限制旅游开发的大手笔和可持续性发展。目前,部分景区景点存在多头管理,导致管理职能混乱,职责不清,严重阻碍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二)苏南与苏北旅游业发展中所存在的差异在全球旅游业发全面发展的今天,中国旅游业被称

14、为朝阳产业,蓬勃发展。【4】老一辈的旅游研究者积极介绍国外的旅游发展理念和做法,并且基于个人丰富的从业经验提出了很多深入而睿智的思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实践,苏南旅游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局面。华东地区,旅游特色当数华东游了,每年310月份被称为旅游旺季,无疑在这几个月里出游率很高,华东市场也不例外,甚至延长了旺季的时间。华东游,是由南京,无锡,苏州,上海,杭州这条旅游线路组成,可以看出,华东线上有三个城市是苏南的,这强大的市场优势奠定了苏南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的目的就是获得身心愉悦的享受,所以人们希望所去的城市能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时一个城市给我们的第一映像就很重要。对于第一映像,既然

15、要有映像,首先就必须知道这个城市,也就是这个城市的知名度。苏南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知名度很高,尤其是苏州,不仅在全国家喻户晓,甚至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国内外的人都希望一睹天堂城市的丽颜,苏州的园林更是拥有更高的知名度,可谓是“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而另外的南京和无锡的知名度也很高,这对其旅游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做用。旅游包括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要发展旅游业,离不饭店,酒店,旅游设施等硬件设施的配合,苏南第区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相当大,在苏南地区,星级酒店,国际连锁集团酒店随处可见,旅游可谓是“一条龙服务”。苏南便利的交通,较高的知名度,以及饭店,酒店等硬件设施的健全

16、,稳定了苏南旅游业的地位。旅游业在苏南发展战略上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旅游业可以与其第一第二产业相较横。但苏北旅游业在旅游业最基本的“食、住、行、游、购、娱”这六大基本要素上却都比不上苏南,因此,苏北旅游业与苏南旅游业目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二、导致苏南与苏北旅游业差异的原因江苏有13个省辖市,总体可以划分为苏南、 苏北两大区域。两大区域经济发展上你追我赶,地域文化上各有特色。至于如何分苏南苏北,大致上是以长江为分界,以南为苏南,以北就为苏北,所以 13个省辖市基本分为苏南: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苏中:扬州、泰州、南通,苏北:宿迁、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但是苏南旅游业与苏北旅游业目

17、前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下面是我认为导致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也希望能因此看到各自的优势与不足,相互借鉴,从而能共同发展!(一)苏南与苏北的历史文化底蕴苏南是经济文化上所指定称为江南的地域之一,地理上的江南就是指长江以南,但是经济和文化上的江南是一个特定称谓,是专门称呼经济自古就发达和文化出色的并且在地理上必须是水乡的地方,江南之所以是江南,就是因为是水乡,江南的文化就是水文化上孕育的吴文化和淮扬文化,而且江南必须是自古富蔗的地方。而象安徽江西湖南浙江钱糖江以南这样的城市却并不能算是文化和经济上的江南,只能是地理上的江南,而经济文化上的江南专指江苏的扬州,苏南(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上海

18、,嘉兴和湖州(包括钱江以北杭州),江南的一大特色就是水乡,全国最有名的六大水乡:乌镇,西塘,南浔,同里,周庄,甪直,其中有三个就在我们的苏南的苏州地区,可谓是江南宝地,吴文化特色鲜明。整个苏南文化底蕴深厚。苏州被誉为“天堂城市,东方水城”, 苏州园林甲天下,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中国四大名园中,苏州就占有拙政园、留园两席;“吴中第一名胜”虎丘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其成为游客来苏州的必游之地;而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令古今游客争相来访枫桥,闻听寒山寺的钟声。苏州既有园林之美,又有山水之胜,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加之文人墨客题咏吟唱,使苏州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 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

19、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和留园更跻身“中国四大名园”之列,网师园也颇负盛名。苏州还发现了许多远古文化遗址,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最为丰富,著名的有赵陵山遗址、少卿山遗址、绰墩遗址、草鞋山遗址、罗墩遗址等,其中赵陵山遗址1992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遗址重大发现之一。天堂苏州,东方水城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苏州是中国著名古都,曾为春秋之吴国、战国之越国、三国之孙吴、元末之张吴等

20、多个政权的首都,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经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考证为中国第一古城。她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和集大成者,亦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传统文化发达、历史底蕴深厚、风景秀美如画的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的苏州园林和其他大量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古迹。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逾4200年,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典型的园林城市。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也是中国最精致的城市,古城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其中苏州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双遗产集于一身现

21、在进入国家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清单的有苏州古城历史街区和江南水乡古镇苏州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迄今有九座园林列世界文化遗产之列昆曲和以虞山派为代表之一的古琴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再来看看苏南的其他城市,无锡同样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无锡历史悠久,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早在六七千年前,无锡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过着定居生活。在鸿声彭祖墩、新渎庙墩、葛埭桥庵基墩和玉祁芦花荡等地,均有原始氏族的聚居点。无锡先民的原始文化先后属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创造和丰富了太湖流域辉煌的远古文化。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

22、,底蕴深厚。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时期,建邑立邦,始称延陵。别名龙城,系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扎的封邑。历史文化名城镇江,美丽富饶风景迷人的镇江,旧时曾有朱方、谷阳、京口、润州等名,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二千年前秦汉开始建县,孙权几代在此称雄江东,与蜀、魏形成三国鼎立的历史局面,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东吴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镇江又是南北文化的交融处,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塑造衍生了丰富的民俗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镇江别具区域性的民俗文化,养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镇江人,镇江人又继承和发扬着这方的文化,这方的历史,使镇江的民风民俗散发着璀璨的光芒。镇江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且具有奇特的个性

23、和魅力,也是古城镇江深厚的文化历史宝藏。苏南地区的南京更是一个文化古城,南京是中国著名古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考古发现表明,大约30万年前南京就有了古人类的活动,年前南京就出现了原始村落,聚居着本地原始居民,时至今日,已经历了无数世代的生息繁衍。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雨花台下筑城史称越城” 。这是南京建有城堡的最早记载,至今已有 2470年历史 。公元229年,三国东吴迁都于此,始创建业城,而后,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先后在此定都。年来,南京曾是十朝都会, 六朝金粉之地。吴宫花草、晋代衣冠、明祖殿堂、天国烽火留下了历朝历代的众多遗迹,记载着多少惊心动魄的史话

24、,传颂着多少可歌可泣的伟绩。“南京”名称始于明代。历史上先后称为冶城、越城、金陵、秣陵、石头城、建业、建康、白下、上元、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天京等,尽管几番更换城名,依然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雄奇的丰姿、绮丽的风光,盛名百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与北京、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同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七大文化古都。南京被誉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这六朝的文化,虽然大约过去1500年了,但在南京一直到今天还有踪迹可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苏南所辖的各个市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且都有其特色。那我们再来看看苏北的文化发展。苏北历史最悠久

25、且最有名气的应当属徐州了,徐州古称彭城,已有5000多年文明史。帝尧时建大彭氏国。徐州有2600多年建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当时“徐州”只是作为一个自然经济区域的名称,彭城邑成为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徐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刘邦的故乡,其出生颇有神话色彩,传说刘邦之母避雨于桥遏龙而孕,其受娠地龙雾桥就在今天丰县城东北的梁楼村。刘邦儿时避乱迁到沛城以北三里左右的地方落户。故当地有丰生沛养汉刘邦的说法。其实苏南与苏北的历史同样悠久,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发展史,苏南文化主要是吴文化和淮扬文化,而苏北则是以吴越文化为住,但明显的苏南的各

26、个城市的文化传播的非常的好,保存也十分完善,更是利用了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其知名度享誉国内外,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苏南就占了4个,而苏北只有2个,这些都是苏北地区无法相比的。(二)苏南与苏北的经济发展状况说到苏南苏北的经济发展状况,两者就有较大的差距了,苏南5市,苏北8市,隔江对望。80年代末,苏南经济突飞猛进,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很快遥遥甩掉了江北的兄弟而一跃成为全国瞩目的明星城市。而曾经演绎无数叱咤风云的江北却就此矮了一个头,在国人面前,默默承担着“苏北”二字。“苏北”“苏南”二词风靡全国,“苏南”成了荣华富贵遍地流油的代名词,而更值得苏北人羡慕的就是“苏南”二字成了高素质的代表。而相

27、反,江北的那些兄弟却成了“偷盗,打架,贫穷,文盲,农村,破败.”的代名词。一江之隔,一半是天堂,而另一半,却是地狱。其实,别人给江苏的“一个分裂的省份”的称号并非强加为之。2009年,全国百强县市中,排名前十位的县市中江苏就占了6个,而这6个县市分别为江阴,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宜兴,6个县市均属于苏南地区。苏州无锡常州,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惊人的GDP傲视全国,无数江北人包括安徽人扎身于这三个城市。苏州,给人的印象是山美水美,人甜歌甜。确实,小桥流水小家碧玉的风格让其在江苏众市之中脱颖而出,成了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其实拿全国范围来说,大家心目中的“穷地方”苏北其实并不穷。但如果单比苏南和

28、上海,苏北确实是属于贫困地区。但就全国大多数城市来讲,苏北还是比较富足的了。以366个城市经济排名来看,江苏13市有12市进入全国百强,这比浙江都要强(浙江是11市9市进百强)。江苏唯一的宿迁排名也在160多名。如果将苏南5市抽调出去,苏北8市的经济总和仍排在全国所有省份经济中的第11位,可见苏北并不差。但苏南呢?苏南5市的经济总和却高出苏北不是一个等次两个等次的问题了。其实苏北人还是比较能吃苦的,勤劳朴实,善良温和。但这一切和“富裕”却没得挂钩。苏南人总是想方设法寻求赚钱途径,而苏北人总是安逸于现实,不愿意冒险,不愿意投身商海,也就是说,将项羽和刘邦的谋略和自信全部抛弃了。苏南人善于做生意,

29、苏北人却只是每天守着自家的田地或者在外面打工挣钱,却从来不考虑更大的发展,哪怕前进一点点都不敢。或者就是未曾想过这样的念头。苏南,苏北,差距如此明显。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在区域分布上是不平衡的 ,苏南、苏中与苏北基本上呈现出一种递降的状况。对此 ,省领导一直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早在 1 984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的方针 ,到2 0 0 1年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提升苏南发展水平 ,促进苏中快速崛起 ,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的战略 ,十几年的时间里 ,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取得了不容置疑的成绩和效果。但是 ,一个同样不容置疑并且带有普遍性的现象是 :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区域经济

30、发展的不平衡而且有意识地去协调这种不平衡 ,结果却是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苏南与苏北经济上差异如此之大,主要是因为苏南沿江城市多,而且在上海的辐射下,迅速发展,昆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不是靠近上海很难成为百强县第一,以及长江三角洲的优势,工业发展迅速,省城南京又是文化之都,高等大学较多,培养了较多的人才。80年代苏南农民在改革的进程中创造了苏南模式(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在相当长时期内成为支撑苏南经济高速增长的生力军,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苏南农村搞农业,城市办工业的二元经济格局,加速了苏南的现代化进程.同时,苏南地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大胆引进外资,从而既缓解了建设资金的不足,又学到

31、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90年代以来苏南的以开发区为龙头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使苏南的对外开放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推进了苏南经济国际化的进程.相比之下, 苏北在自身改革和对外开放开拓国际市场方面的滞后,也是形成苏南苏北经济发展差距并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苏南与苏北的交通条件。(三)苏南与苏北的政治状况不同南京是江苏省省会,作为省会城市的南京无可避免的成为江苏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城市,省会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它是江苏的门面,虽说,江苏最富的可数苏州,但同属苏南的南京与苏北相比,还是有“高人一等”的感觉。南京毕竟是省会城市,很多决定都会从南京做起,试问,政府的办公室有如人民的家,有谁会让自己的家破破烂

32、烂的呢?因此,在政治领域上面,南京也就是苏南占了一定的优势。(四)苏南与苏北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苏南苏北具体以长江划分,首先我们来看下苏南地区所处的位置,苏南故名思议是在南面,从苏州开始到南京共五市,苏州,位于江苏省南部,大运河流贯境内,太湖在市郊以西,多湖荡河流,而西郊又多山丘,益增胜概。坐落于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中心,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杭大运河、京沪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苏州东邻上海,濒临东海;西抱太湖,背靠无锡,隔湖遥望常州;南临浙江,与嘉兴接壤,所辖太湖水面紧邻湖州;北枕长江,东距上海市区80千米。是江苏省的东南门户,上海的咽喉,苏中和苏北通往浙江的必经之地。无

33、锡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东邻上海,西望南京,南接浙皖,北临长江,中抱太湖,与苏州相邻。无论常州镇江还是南京,苏南无疑是江南宝地的一部分,且处在长江三角洲一带,长江三角洲,地势太好,南京还是出海口,靠近上海。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评价南京的地理环境时说:“ 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 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诚难觅此佳境也。 而又恰居长江下游两岸之最丰富区域之中心,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而我再来看苏北地区,苏北地区就是指长江以北地区,靠近山东一带,虽同在江苏,但在地理位置上与苏南比却还是略有不足。苏南首先占了江南地区这一优势,且与国际大都市上海相

34、邻,苏北与山东相邻,相对而言,上海经济条件要高得多,因此,苏南与苏北无论在经济还是交通上都会略胜一筹,这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五)苏南与苏北的交通条件一条长江,隔开了江苏,连通两者的是长江大桥,著名的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二桥,建长江大桥,无疑是想要便利的交通。苏南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带,北濒黄金水道长江,沪宁铁路,高速公路横贯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紧靠上海,交通便捷,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国内外流动快畅.城市基础实力和对腹地的辐射能力都比较强.航空方面,无锡有机场,南京有碌口国际机场,为南京的出境旅游带来了方便。江苏在苏北交通相对苏南较落后,投入甚少,无论是航空、铁路、高

35、速、都很落后,甚至前几年还连高速都没有,而当时的苏南几乎每个县级市都通了。连云港的港口至今通航能力未能达到十五万吨。苏北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是空港水平比较低,徐州有机场,连云港有机场,淮安在苏北的中心地带却没有机场。而徐州跟连云港的机场,国际航线基本没有,只是支线机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交通支持,旅游业的发展更需要交通作后盾,所以要想更好的发展旅游业,首先得保证交通的便利。三、缩小苏南与苏北旅游业发展差距的重要措施从上文五个方面可以看出苏南旅游业与苏北旅游业产生差距的原因,不可避免的,在现在,这些差距仍牢牢的存在着,如何才能缩小这些差距甚至消除这些差距,从而使两地旅游业共同发展?以下就是我们所列举的几

36、个措施。【5】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在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地区之间竞争也日趋激烈.针对当前省际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的不足,从大区域、大旅游的角度出发,建构了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现代多元统计方法,对我国各省区的旅游竞争力水平及其构成要素进行了测度与评价,揭示出我国旅游竞争力水平的空间分异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旅游竞争力培植和提升以及空间差异调控的基本思路.(一) 打响知名度,创建旅游品牌在历史文化方面,其实苏北文化底子并不比苏南差,两地旅游资源都很丰富,苏北是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项王、虞姬、沛公故里,淮阴侯钓鱼台,汉画像石等等历史遗踪;第一悬湖洪泽湖,中华神秘净水骆马

37、湖,化害为利古淮河,纵贯南北大运河等等水文化;淮海战役纪念塔,宿北大战纪念塔,新四军重建军部,彭雪枫墓园等红色史迹;沭阳花海之乡,泗阳杨木之乡等等生态文化,一幅幅旅游画卷正逐渐向全国和世界展开。只是苏北缺少的是宣传,我们可以很好的将汉文化发阳光大。南京是帝王之宅,沛县又何尝不是呢?关键是打响其知名度。苏南小桥,流水,人家,苏北却呈现出田园风光,如现在逐渐出名的溱湖湿地公园等等,这些同样可以吸引旅游者。(二) 苏北借鉴苏南发展优势引进外资说到经济,虽然苏北与苏南相比还有一段差距,但是苏北的工业化进程在明显加快,现在的速度已经超过了苏中甚至超过了苏南,当然经济总量上,在三大板块当中还是最小的,但是

38、工业化进程的速度,在全省三大板块当中,已经开始明显地超过了全省的水平。工业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和工业总量的加大,必然要走向国际化。苏北如果没有国际化进行引领,是很难做大、做强、快速发展的。所以课题组把苏北的经济国际化,一下子提升到参与国际竞争,把工业化放到国际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思考,眼界比较高,视野比较宽,对未来苏北经济的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性。我们的经济老是用梯度转移,上海、苏锡常、扬州、苏北,这样并列,而往往落后地区,同样可以通过经济的国际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未来增长点。梯度经济的观点,通过经济国际化的背景,来配置资源,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在指导苏北经济的发展方面,有很重要的意义。(

39、三) 不断完善交通条件发展旅游业,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唯一可以使其改变的就是改善交通。苏北5个城市,接受长三角的辐射较弱。苏通大桥打通了经苏通大桥对苏北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以来,淮安、盐城、宿迁、徐州、连云港等济脉络,长三角的辐射功能将进一步增强。苏通大桥的开通,为苏北各城市提供了又一条通往上海、苏南的快速通道。苏通大桥开通后,可以帮助这些城市的运输企业重新规划通往上海、苏南等城市的运营路线,提高综合效益。除此之外,高铁的建成,宁马、宁连高速的不断修缮也将直接影响到苏南苏北旅游业的发展。(四)根据地域优势,开发特色旅游至于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暂时苏南要比苏北旅游业发达的多

40、,当然,先天的条件是无可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做后天的努力。每年3到10月份是旅游旺季,尤其是暑期7、8月份,这时人们普遍喜欢去海边,每年青岛、日照等海滨城市都极为拥挤,而我们苏北的连云港也拥有了这一优势,可是场面却比不上青岛、日照的火爆,这些城市往往都出现一个现象,就是住房短缺,所以,为了吸引更多客源,适当要加强硬件措施,以便更好的发展其旅游业。旺季结束,即刻进入淡季,这是旅游市场最明显的特征之一。针对冬季旅游市场,近年来可以发现冬季旅游市场依然火爆,这是因为近年来推出了很多温泉游。江苏的温泉基本集中在苏南地区,南京,常州温泉都很有名,紧接着苏州已开发3个温泉,最近开发了常熟沙家浜温泉,水温超

41、过52摄氏度。据苏州新闻报道,今年温泉市场异常火爆,由此可以建议苏北亦可以开发温泉景区。结论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在当今的社会占了极重要的地位,而这个第三产业能更好的发展下去,并不是单靠一个地方发展就可以的,最主要的就是要全面发展。【6】在苏南经济如日中天之际,一江之隔的苏北旅游业,长期以来却处于“温吞水”的状态。作为华东经济板块的一隅,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兴起,苏北旅游业被当地政府看作是拉动经济的引擎,在众人的期盼中。我们的江苏省是一个旅游大省,其旅游业发展在全国可说是占有一定地位的,在江苏旅游业发展算是比较繁荣的时期,又有了一个锦上添花之笔。目前最火热的旅游线路当选世博游了,2010上海世博会的展

42、开除了给上海带来的无限客源外无疑业给周边地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源,尤其是邻近上海的我们江浙两省,也希望我们能通过这次世博将江苏的旅游再带上一层楼。尤其是把我们的苏北旅游业带上去,以致我们江苏的旅游业全面发展,全面繁荣!参考文献【1】郑焱著 中国旅游发展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2】沈建军、牟永生江苏旅游业的开发与环境保护【】科技信息(科技教研)2008 16【3】汪德根、刘昌雪江苏省区域旅游产业差异及板块旅游发展战略【】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 05期【4】马聪玲 从概念到实证:中国旅游研究的未来【】旅游学刊.2007,22(3).-6-7【5】王凯、韩贵锋中国省区旅游竞争的测度与评价【】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 02期(106)【6】刘樨 周伟明 苏北旅游开发出现“拐点” 【】中国旅游报2007-08-2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