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教学案例分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718021 上传时间:2021-10-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打电话》教学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打电话》教学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打电话》教学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打电话》教学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电话》教学案例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在探索中提炼数学思想 -打电话教学案例分析新课标指出,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当让学生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因而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正确的发现背景材料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这不仅是对数学思维方法的极好训练,也是对数学抽象与数学模型方法觉悟的极好机会。“打电话中的规律”是课程新出现的内容,蕴涵着深刻的数学思想,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载

2、体。然而由于此类题目一般都孤立地存在于教材之中,没有形成系列,对每一道题的探索都要另起炉灶,所以,我们不像“双基”教学那样经验丰富。怎样达成标准要求的“能从较复杂的数学情境中分解出数学基本模型,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体验规律并运用”的目标呢?笔者结合打电话课例作了一些尝试和思考。【教学片段一】探究活动,解决问题(一)设计“打电话”方案师:如果每分钟通知1人,一共要几分钟?对于被埋人来说,早1秒到达,多一分希望。怎样通知最快?请你用画图的方式设计“打电话”的流程图。生:(自主设计方案)(二)展示各种方案1方案1逐一通知生1:我是队长逐一通知队员,用了15分钟。(图1) (图1)师:第1分钟谁在

3、打电话?(队长)第2分钟呢?(队长)第3分钟呢?(队长)第15分钟呢?(队长)你发现什么?生1:都是队长在打电话。生2这种打电话的流程图不是最节省时间,每一分钟都是队长在打电话,接到通知的队员也可以通知其他的队员。2方案2分组通知生3: 我是分组通知的,先是队长通知3个小组长,然后小组长再通知下面的4个小队员。(图2) (图2)2132112 3 4 5 3 4 5 6 4 5 67(图3)解读流程图 :谁看懂了这个流程图?要几分钟? 生:5分钟。生:7分钟。 师:依次重新演示流程图。(图3) 第1分钟谁在打电话?第2分钟呢?(在黑板上展示出流程图)师:比较两个流程图:为什么第1个流程图要花1

4、5分钟,第2个流程图只要花7分钟,节省的时间在哪里?生1:第一个流程图,只有队长一个人在打电话,第二个流程图有4个人在打电话。生2:不对,不是每一分钟都有4个人在打电话,不同的时间,打电话的人数在变,第一分钟和最后一分钟都只有一个人在打电话。生3:队长只有前3分钟在打电话。师:这种打电话的流程图是不是最节省时间。 生:不是,队长和接到通知的队员还可以打电话。 师:怎样设计是最节省时间的呢? 一、经历规律的初始阶段要“充分”以画流程图为思维起点,边画边思考怎样设计才能使所有的队员最快到达。其中就隐含着“翻倍”的规律,要求他们学生通过看图说方法。这一环节看似简单操作,但学生的摆、画、数、看中有思考

5、,是规律悟出的基础。展示不同学生的流程图,在比较、讨论中探索“打电话”的数学原型。故此,我以为不应因满足于得出答案而过早地将具体的规律抽象化,体验不同的方法,呈现不同的思维方式是形成规律不可或缺的元素。继而追问每一分钟都是谁在打电话?节省的时间在哪里?还有更节省时间的方法吗?剖析影响“打电话”最少时间的本质,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把学生导向深入探寻规律的活动中去。【教学片段二】3方案3所有人都不空闲 生:我设计的是所有的人都不空闲。(图4)(图5)1 2 23 3 3 3 4 4 4 4 4 4 4 4 (1)这个流程图表示什么意思?谁看懂了?需要几分钟?(2)第1分钟谁在打电话?第2分钟呢

6、?第3分钟有几个人在打电话?总共有多少人知道?(3)第4分钟后下面摆几个?为什么?总共有多少人?第5分钟下面要摆几个?为什么?教师结合问题,演示流程图。(不同的时间用不同的演示)(4)第6分钟,第7分钟,都要这样摆下去吗?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分组讨论)生:我发现下一分钟知道的总人数是上一分钟的2倍。82=16生:我发现下一分钟知道的人数和上一分钟人数是一样的。生:知道的人数在翻倍的增长。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们继续来研究其中的奥妙。二、经历规律的生成阶段要“丰满” 展示规律的过程,为什么要乘2,所以在学生得出规律之前,我就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其规律,通过图示,而展示图示的过程,也是初步形

7、成的过程,比如让学生说“谁看懂这个图示法”,然后教师根据图示法摆出该打电话的网络图,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不停的问,为什么要摆4个,为什么要摆8个,下面要摆几个?引发学生思考,体验翻一翻从而获得规律。在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时,我当即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放手让他们从不同角度探索不同的规律,要求把发现的规律不仅用算式具体地体现出来,而且结合图形对这些算式(规律)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正因为如此,规律在学生自主探索中呼之欲出了,且思维清晰而有条理,学生的回答将课堂引向了精彩,将全体学生的思考由感性引向了深刻、理性。但这时的规律还是表象的,不是那么抽象,所以我又安排了表格,通过表格,最终获得理性的数学思考。【教

8、学片段三】探索规律,应用规律1.填写表格师:你能不能将图中的信息填入表格呢?(数形结合)第几分钟12345678n通知的人1248163264128知道的总人数248163264128256知道的队员人数13771531631272552.这个方案中蕴藏着怎样的规律呢?2=21 ;4=22 ;8=222 ;16=2222 ;32=2222 ;32=22222;64=222222,你有什么发现?第7分钟呢?第8次知道的总人数是多少?20分钟后呢?生:20个2相乘。师:100分钟呢?生:100个2相乘。第N分钟呢?要通知50人,要几分分钟?(学生探索方案中有效的规律)3.对比这两种流程图?为什么一

9、种要7分钟,一种只要4分钟,节省的时间在哪里?生:这是因为每一分钟知道的人都在打电话,没有人空闲。师:这种方案是不是最节省时间的?为什么?你认为队长会采用哪种打电话的流程图?为什么?三、经历规律的创新阶段要“深刻”本课教学中,我没有满足于使用教材,而是将课本中发现的规律演绎成一种数学方法和代数思想。提出20分钟有几个人?100分钟有几个人?最后延伸到第N分钟有多少人?再次发挥整理数据具体的特点,协助学生发现“打电话”的规律,并用代数的思想表示出“打电话”的规律。最终把表象的图像规律推向理性的代数式。这样,学生就经历了具体电话情境、表象的电话流程图、抽象的规律、概括代数式的创新阶段,思维经历一波

10、高于一波,最终达到了顶峰。【教学片段四】师: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是千变万化的,可就有这么一棵奇妙的树:1.出示:有一棵奇妙的树,原来只有1个树枝,第一年长出1个树枝,第二年每个树枝分别长出1个新枝,第三年每个树枝又都分别长出1个新枝,照这样计算,第五年这棵树一共有几个树枝?(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反馈)(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反馈)师:其实这样的规律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也有,如:2.出示:阿米巴原虫(一种寄生虫)是用简单分裂的方式繁殖的,每分裂一次要用3分钟。请问一个阿米巴原虫18分钟后变成了几个阿米巴原虫? 四、课堂小结,感受规律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机动:出示:温家宝总理的图片,收到的人也转发

11、给下一个人,不重复,发一个短信要30秒,4分钟后最多有多少人得到这个短信?15分钟后有多少人?1073741823 14亿人口要几分钟?四、运用规律的发散阶段要“辩证”不停的变式,找出本质的规律。第一个练习是巩固规律而做作准备,第二个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是18个2相乘,而是6个2相乘,从而使学生明白18分钟不是18次而是6次,那为什么5年就是5次呢?因为1年一次。还有就是加1和减1的问题,也是在这两道题目中完成的。最后一个练习,主要是学生体验“打电话”这类题目几次后能产生一个巨大的数,也是体验这种题目最神奇的地方,我很喜欢这种题目,“30个2相乘有多大,你能估一估吗?”如果14亿需

12、要几分钟?又一次有体验翻倍的神奇魅力。回顾整节课,我只有点拨引导的几句话,其余全都让学生自己在“做数学”。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总是以特定的方式在探究数学世界,寻找数学的本源,所以我认为对他们而言,“做”数学远比“听”数学有效得多,而只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活动时机,学生才会去奇思妙想,才会去联想翩翩,也才会有精彩的生成和创造。我还以为在让学生思维走向深入的同时,给教师的思维也提出了挑战。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外在的“做”引向内在的“做”,适时把外在活动获取的直接经验,通过一定的方式内化为抽象的符号,数学思想方法是一项系统工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只有把握这些因素的特点,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整体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