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优势手机通用票券业务(一期)技术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702896 上传时间:2021-10-15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4.1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联动优势手机通用票券业务(一期)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联动优势手机通用票券业务(一期)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联动优势手机通用票券业务(一期)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资源描述:

《联动优势手机通用票券业务(一期)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动优势手机通用票券业务(一期)技术方案(9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通用手机票券业务技术方案Technical Solution for General Mobile Ticket Service 版本号:0.3.0-实施-发布目录前 言VII1范围8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82.1.术语、定义82.2.缩略语83业务描述83.1.选择的行业票93.1.1.优惠券93.1.2.电影票93.2.业务功能93.2.1.票券发行103.2.2.待售票查询103.2.3.销售103.2.4.配送113.2.5.选座(二阶段)113.2.6.检票113.2.7.检券撤销113.2.8.联机检票123.2.9.对帐清算123.2.9.1.对帐123.2.9.2.清算123.2

2、.10.恢复(暂不实现)123.2.11.退票(暂不实现)133.2.12.转让133.2.13.改签(暂不实现)133.2.14.凭证领取(暂不实现)133.2.15.删除133.2.16.取票133.2.17.回票143.2.18.商户服务143.2.19.用户服务144票状态说明142)03,04,05:只要售票终端发起删除请求,即允许删除155系统结构166网元功能166.1.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166.2.终端管理控制平台176.3.售票终端186.4.闸机186.5.移动检票终端196.6.凭证换取终端196.7.SAM卡196.8.(U)SIM卡196.9.移动终端196.10.

3、客户端(二阶段)197组网207.1.组网原则207.2.组网结构图208接口功能209业务流程209.1.手机票应用下载(预置)209.2.待售票查询219.2.1.STK查询(暂不实现)219.2.2.客户端查询(暂不实现)229.2.3.售票终端查询229.2.4.WWW查询229.3.购票239.3.1.票存卡片239.3.1.1.客户端购票(暂不实现)239.3.1.2.STK购票(暂不实现)239.3.1.3.人工售票终端购票269.3.1.4.自助售票终端购票279.3.1.5.WWW购票279.3.2.票存后台289.3.2.1.WWW购票289.3.2.2.人工/自助售票终端

4、购票299.4.取票309.4.1.STK发起取票309.4.2.终端发起取票319.5.回票329.5.1.STK发起329.5.2.终端发起339.6.转让339.6.1.手机STK发起349.6.2.WWW转让349.7.大客户分发36369.8.369.9.检票369.9.1.一次照卡脱机检票369.9.2.两次照卡脱机检票(暂不实现)38A:42B:429.9.3.联机检票439.10.检券449.11.检券撤销459.12.批上送459.13.恢复(暂不实现)469.13.1.实时恢复469.13.2.非实时恢复479.14.退票(暂不实现)489.15.改签(暂不实现)499.1

5、5.1.客户端改签499.15.2.WWW改签499.16.凭证领取(暂不实现)509.17.删除519.17.1.STK删除519.17.2.WWW删除后台票529.17.3.售票终端删除(暂不实现)539.18.主动推送流程539.18.1.WWW方式主动推送5410安全要求5410.1.对称密码体系5410.2.非对称密码体系 PKI5410.2.1.对服务器的认证5410.2.2.用户的强身份认证-USB Key5510.3.访问控制5510.3.1.实施原则5510.3.2.访问控制技术要求5610.3.2.1.用户名/口令方式5610.3.2.2.基于共享密钥的身份认证5810.3

6、.2.3.USB key身份认证方式5810.3.2.4.动态口令方式5810.3.3.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访问控制方案5910.3.3.1.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的用户模型5910.3.3.2.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访问控制方案6010.4.通信安全6010.4.1.实施原则6110.4.2.通信安全技术要求6110.4.2.1.TLS/SSL6210.4.2.2.HTTPS6210.4.3.通信安全方案6310.5.可用性6410.5.1.实施原则6410.5.2.可用性方案6410.5.2.1.业务流程异常处理6410.6.安全审计6410.6.1.实施原则6510.6.2.安全审计技术要求

7、6510.6.3.安全审计方案6610.6.3.1.管理操作审计6610.6.3.2.业务流程审计6710.6.3.3.应用/业务异常审计6711设备性能要求6811.1.一级通票服务平台6811.2.省级通票服务平台6811.3.终端管理控制平台6911.3.1.硬件环境要求6911.3.2.性能指标6911.4.闸机设备7011.5.自助售票终端设备7011.6.网点受理终端设备7111.6.1.终端硬件要求7111.6.2.网点受理终端软件要求7211.7.移动检票终端设备7211.7.1.终端硬件要求7211.7.2.移动检票终端软件要求7411.8.凭证领取终端设备7411.9.(U

8、)SIM卡7511.9.1.物理特性7511.9.2.电气特性7711.9.2.1.触点电信号描述7711.9.2.2.电压限制7711.9.2.3.正常条件下电流限制7711.9.2.4.空闲电流的限制7811.9.2.5.空闲模式全频率下的电流限制7811.9.2.6.时钟停模式的电流限制7911.9.3.逻辑模型8011.9.4.安全特性8011.9.5.射频特性8011.9.5.1.频道8011.9.5.2.跳频方式8011.9.5.3.调制方式8011.9.5.4.传输速率8011.9.5.5.输出功率8111.9.5.6.距离特性8111.9.5.7.交易速度8112编制历史81附

9、录A:新增交易MAC计算82MAC182N最大为5。82MAC282TAC82MAC183MAC283MAC383MAC184MAC284TAC84附录B:交易类型标识85附录C:票提供商编号85C-提供商顺序号(4位数字),按照提供商类型的顺序增加,不足4位时左方补“0”。86附录D:票类型编码86D1:表示“票”或“券”或其它.86D2:86D3:86D4:86D1标记为券时,D3D4标识券的子类型,由商户自定义87附录E STK购票说明88附录F支付方式编码90附录G 票类型参数结构体90附录H 票服务类型编码91附录I 交易事件码91前 言921 范围本方案规定了通用电子票券业务系统的

10、总体技术方案,供后续具体技术方案的指定以及开发使用;适用于GPRS/EDGE/TD-SCDMA网络环境。2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2.1. 术语、定义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术语/定义解释2.2. 缩略语缩略语英文全称中文含义3 业务描述通用电子票券,以(U)SIM卡为载体,借助手机以及互联网等通信能力,实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票券服务流程的电子化。电子票券分为全网票和区域票。全网票:面向全国用户发售区域票:面向地方用户发售本方案将实现通用电子票券需求分析所要求的票型的全部或部分业务功能。3.1. 选择的行业票3.1.1. 优惠券作为全网票或区域票,向用户发售。本方案实现代金券、兑换券

11、(提货券)、特价券、折扣券。包括优惠券认领或购买、优惠券使用和转让。 代金券:代表了一定的金额面值,仅可一次性使用,不找零; 兑换券:直接兑换某种商品或服务,一次性使用; 特价券:按照指定的价格购买指定的商品; 折扣券:按照指定的折扣购买特定或全部商品;上述票券均可以包含金额信息、有效期、限制性使用条件等信息;优惠券从使用角度可划分为:单次券和多次券。(一阶段仅实现单次券)单次券指用户仅能使用一次,不设找零。多次券指券内金额、点数或次数可分多次消费。优惠券有有效期限制。过期的券自动作废。优惠券的使用限制将在券下发时券说明信息中说明。实际使用时,由商户服务人员判断优惠券使用权限(如消费满多少,当

12、前实际可用多少;或者当前能用几次等)。3.1.2. 电影票作为全网票或区域票,向用户发售。本方案实现电影票、电影票兑换券功能。包括电影票购买、兑换、选座(可选)、自助打印纸质电影票(可选)、检票、转让。3.2. 业务功能归纳总结,本方案待实现的业务功能包括:票券发行、待售票查询、销售、选座、恢复、凭证领取、检票、退票、改签、转让、票券删除。兑换券代金券特价券折扣券电影票票券发行商户管理用户管理待售票查询配送清算销售选座恢复凭证领取检票退票改签转让删除取票回票3.2.1. 票券发行票券发行是指票提供商或商户将其需要发行的票券信息,以电子化的方式传递到通用电子票券系统。票券发行可以采用一次批量、计

13、划批量或按需批量方式。l 一次批量方式是指票提供商或商户将所有票券数据一次性传送至通用电子票券系统,完成发行。l 计划批量方式是指票提供商或商户按照双方协商的发行计划,分时分次将票券数据传送至通用电子票券系统,完成发行。l 按需批量方式是指票提供商或商户根据通用电子票券系统的发行请求,分次分批将票券数据传送至通用电子票券系统,完成发行。票券系统应支持为商户开放管理权限,察看票券发行状态;添加下一级票券发行商户(只能添加一级发行商户),将票券批量转给一级票券发行商,并为一级商户开放相关统计管理权限等功能。3.2.2. 待售票查询用户可以通过STK、WWW、自助售票终端查询到中国移动待售的电子票券

14、信息。营业人员可以通过WWW客服、人工售票终端查询待售的电子票券信息,包括本省的区域票信息及全网票信息。3.2.3. 销售可以支持现场售票和远程售票两种方式。l 现场售票:用户可以在售票网点现场办理购票,可以通过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现场支付等支付方式完成票款支付后,自助或者由服务人员使用售票终端将票券信息写入用户卡片。l 远程售票:用户可以通过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远程支付方式、手机钱包等支付方式完成支付。系统将票信息通过空中方式下载到卡片中。优惠券还有用户主动获取以及后台主动下发两种方式。所有门票数据存储在一张(U)SIM卡中。一个用户可以购买一张或多张电子票,多张电子票的种类可以不同,单张卡片要

15、求至少能盛放20张电子票。卡片已满时,用户可以将票暂存在后台,待卡片空间允许时,再放入卡片;用户购票支付成功后,如果向(U)SIM写票操作失败、或用户卡片已满时,系统自动将票券存入后台并短信通知用户写卡失败原因。用户购票成功后,系统可以通过短信或彩信方式将票券附加心痛通知给用户,具体方式的选择(短信或彩信)由票券发行商在票券发行申请时提前预置。3.2.4. 配送用户购买对应的票券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用户主动获取:n 可以通过客服人员或自助使用售票终端将票券信息写入用户卡片;n 用户可以通过WWW、STK等方式主动获取票券,系统将票信息通过空中方式下载到卡片中; 后台主动推送:n 后台可以采

16、用主动推送方式将票券主动发送至特定用户的卡片中。上述用户的票券配送完成后,根据对应票券商户的发行要求,票券系统可以通过短信、彩信的方式将票券的详细信息推送至用户终端中。3.2.5. 选座(二阶段)对一些票种,涉及座位选择,如电影票。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WWW、售票终端进行选座。选好后,后台会将座位信息一并发到用户手机。3.2.6. 检票电子票能支持一次检票和二次检票两种方式。对于一卡一票的用户,用户可以直接进行检票。对于一卡多票的用户,需要用户先通过手机激活待检手机票,再进行检票操作。闸机(或移动移动检票终端/闸机)根据检票的结果(成功或失败)给予对应的提示。针对优惠票,闸机(或移动移动检票终

17、端/闸机)在检票过程中应给予特别的提示。3.2.7. 检券撤销商户操作员在执行检券时,若发生误检的情况,可以采用检券撤销将前笔检券交易进行联机撤销。从检券终端发起撤销请求,携带前笔检券交易信息,后台收到后,将前笔交易中检掉的券重新生成(序号不同),放回到用户的后台票箱,并短信通知用户。3.2.8. 联机检票用户在检票时,发生RFID功能故障情况下,可以将票回退至后台,再由商户操作人员为其进行联机检票。操作员在检券终端输入手机号码,待检票数,由后台完成检票。3.2.9. 对帐清算检票闸机或移动检票终端/闸机将检票信息每日批量上传到后台,由后台完成资金清算功能。3.2.9.1. 对帐负责通用手机票

18、系统与外围系统的对帐。对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手机票业务平台提供对账文件,由外系统获取对账文件,外系统自行核对;另一种方式是外系统提供对账文件,手机票业务平台从外系统获取对账文件,与本地信息进行核对。两种方式下,若总账对平,就不再对明细,否则需产生差错文件,线下协商进行明细勾兑,必要时进行调帐。差错账线下勾兑完毕后,结算差额并入下个结算日进行结算。对帐周期以日为单位,但参数可以灵活配置。3.2.9.2. 清算对账完成后,平台定期出具结算报表,有两种结算方式:l 手机票业务平台提供结算报表,递交给财务部门结算佣金;l 外围系统提供的结算报表。结算周期可以灵活配置。3.2.10. 恢复(暂不实现)购

19、买了电子票的用户,在使用前出现(U)SIM卡故障或者丢失的情况下,在领到新卡(要求手机号码不变)后,可以对原卡的部分票进行恢复。票能否恢复,在票发行时设定。用户可以在售票网点通过售票终端进行手机票恢复;或者通过SMS、客户端、WWW发起手机票恢复请求,由系统通过空中方式将新票信息下载至用户的卡片。手机票进行原票恢复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如果用户在票生效期开始前申请恢复,为用户实时恢复原票。2) 如果用户在票生效期开始后申请恢复,需要在闸机(或移动检票终端/闸机)完成当日批上送,系统确认原票未检后,为用户恢复。3) 恢复时,下发的新票的票序列号与原票不同,其它信息相同。下发后,原票可能列入

20、黑名单(是否需要列入黑名单,在票发行时设定)。3.2.11. 退票(暂不实现)对允许退票的票种,用户可以在指定的服务网点办理退票。网点客服人员使用售票终端验证手机票未使用后,给予退票,并使用售票终端将原票作废并删除。退票退款回退至用户的原支付渠道。(举例:如用户使用手机支付购买,回退至其手机支付帐户;使用网银购买,回退至其银行卡)票能否退,在票发行时设定。3.2.12. 转让对用户购买的某些电子票,允许其通过STK、WWW转让给其它用户使用。当用户转让票券时,须将本地票券回票到后台,并输入操作密码;系统确认密码成功后,实现票券的转让操作。电子票是否能转让,在票发行时设定。3.2.13. 改签(

21、暂不实现)用户未能使用已购的电子票,在票种允许改签情况下,可以申请规定次数、规定范围的改签。改签涉及日期、车次、班次等。3.2.14. 凭证领取(暂不实现)用户可以使用电子票在凭证自助领取终端,通过照卡方式,领取凭证。如领纸质电影票、纸质登机牌。3.2.15. 删除用户手机上的电子票逾期未检已变成废票时,为避免常占卡片空间,用户可以通过STK、WWW方式删除前台或后台票券,能否删除由后台控制。用户删除(U)SIM卡本地票券时,只能删除卡片上的失效票券,无须输入操作密码,可直接进行删除;有效票券需要联机删除,并输入操作密码,确认无误后进行删除操作。用户删除后台票券时,须输入操作密码;系统确认密码

22、成功后,实现票券的删除操作。3.2.16. 取票由于用户的(U)SIM卡片上可存储的票券数量有限,用户所购买的票券可以选择存储在票券系统后台中。当用户需要使用相应票券时,可以通过票券配送的方式将用户所购买的票券下载到用户的卡片中。3.2.17. 回票用户可以选择将卡片中暂时不需要用到的票券存放到票券系统后台,同时卡片中该票券回应相应删除。3.2.18. 商户服务通用票券系统可以给商户分配不同的权限进行商户管理,这些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商户注册、票券下发名单批量提交、发展新商户、商户审核、票券发行申请提交、票券状态统计查询、商户自服务等功能。详细要求参见中国移动手机票平台业务规范3.2.19. 用

23、户服务管理用户的身份信息:手机号、操作密、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码等(在所售票要求实名时,要求用户提供后三项信息)。平台需要管理用户手机号与用户(U)SIM卡片内手机票应用的应用使用编号信息。该信息通过由用户手机通过手机票应用登记命令上送平台。手机号与应用使用编号的对应关系会随着用户更换SIM卡而变化,而平台以最后一次收到的手机票应用登记指令内的数据为准。在完成登记后,平台下发登记响应至用户(U)SIM卡。操作密码管理:用户申请开通业务后,平台系统随机生成用户的操作密码,以短信形式通知用户,用户可以通过回复短信、登陆WWW网站或人工客服方式修改初始密码,用户忘记密码只能通过客服,由客服认证用

24、户身份后,为用户重置,重置的密码通过短信下发至用户手机。该操作密码作为用户的身份确认工具,当用户申请票券转让、卡片侧票券联机删除、后台票删除操作时,须先通过操作密码确认。平台记录用户所有订票、退票记录等。用户灰名单管理:将存在风险隐患的用户自动加入灰名单,包括用户手机号码及应用使用编号等信息。对在灰名单中用户,暂时不对其提供票务服务。待风险解除后,可人工将用户移出灰名单。(二阶段)4 票状态说明卡片手机票状态转移图卡片手机票状态:01:未使用02:已使用(被检过,但还可再检票)03:检票完成04:作废(被黑名单捕获)05:结束使用(手机票功能被使用完毕)06: 冻结,此时票信息可被查看到,但不

25、能使用(如被检、被黑名单捕获和领取凭证)平台可删除卡片上任一状态的票,删除规则如下:1)01,02:票已过期情况下,允许用户删除;强行删除(必须由授权的操作员发起)2)03,04,05:只要售票终端发起删除请求,即允许删除04和05状态下的手机票可被新票直接覆盖。(U)SIM卡可直接通过STK本地删除03状态的手机票01,02状态的手机票必须联机删除,(U)SIM卡可通过STK或售票终端联机删除。5 系统结构6 网元功能6.1. 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是整个通用电子票的核心处理平台,主要功能模块包括:n 接入模块:与终端管理控制平台连接,负责处理终端管理控制平台上送的各类终端

26、交易。另外负责与各类外系统(平台)进行连接,完成报文的转换和转发。 n 票券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包括三个子模块: 票券提供商的管理模块:对票券提供商进行注册、注销、参数设置;增加下一级票券发行商、查询票券发行状态统计等功能; 票券发行模块:接收票券提供商的票券发行信息,录入平台; 票券属性管理模块:修改票券属性包括票券价格、说明信息等;n 票券销售模块:实现票券的销售,当用户成功下单、并完成支付后,平台通过终端或者空中方式将票券下发到用户手机(U)SIM卡中,主要包括以下子模块: 用户管理:通过STK注册功能,完成手机号码与手机票应用的绑定。 待售票券查询:平台支持多种渠道的待售票券查询(STK

27、菜单、网站、售票终端) 购票模块:提供购票服务,完成购票业务处理,生成购票订单,引导用户完成支付,并在用户成功支付后,将用户所购票写入用户卡片。支持票券批量用户下发功能。 支付管理:提供支付支持,主要负责向支付系统发起支付请求,处理支付系统返回的支付结果。支持手机钱包支付。n 票券特殊业务模块:专门负责对恢复票、退票、删除票、冲正等特殊交易的业务处理。n 对账结算:负责平台与外围系统(如支付机构、票务系统、服务渠道等系统)的对帐结算处理。通用电子票券平台的业务逻辑架构如下:通用电子票券平台的业务逻辑架构图6.2. 终端管理控制平台终端管理控制平台对其所辖的所有通用电子票券票务终端进行监控,实现

28、运行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商户管理、终端管理、交易转发、黑名单管理等。对于通用电子票券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控制平台通过有线以太网络,实现与手机票业务平台的连接通信,上送相关手机票务信息以供帐务处理,并对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所下达的相关控制指令参数(黑名单等)、业务参数接收转发至相关设备。l 商户管理:商户信息由通票服务平台进行维护,终端管理控制平台使用文件方式与之同步。所同步的商户信息中起码包含商户编号、商户名称、商户类型、商户状态。终端管理控制平台必须与通票服务平台同步商户信息后,才可以为新增的商户初始化票务终端。l 终端管理:包括终端信息管理、终端状态管理。终端信息管理: 终端基本信息包括登记信

29、息、机具信息、位置信息:n 登记信息:对应商户编号、商户名称、终端机编号(终端机编号在登记时由终端管理控制平台按规则分配)、绑定的SAM卡信息;n 机具信息:终端生产厂商名称、终端型号;n 位置信息:安装地点、安装日期、启用日期、到期日期; 终端程序、参数、事件代码与资源文件管理:n 终端程序、参数、事件代码与资源文件版本维护。参数包括通信参数和运营参数。通信参数包括:重发前等待时间、重发次数、等待建立连接的时间、终端管理控制平台地址、终端管理控制平台端口、交易路由地址等;运营参数包括:登录超时时间、签退超时时间、操作等待时间、交易存储满控制、报警时间、提交交易数据时间上限、设备状态定时上传时

30、间间隔等n 终端程序下载、更新;n 参数下载、更新。n 事件代码与资源文件下载、更新终端状态管理:终端管理控制平台可对终端的运营状态进行查询、设置、监控。根据需要,平台可向设备发起指令控制,目前主要是冻结操作。终端管理控制平台可以针对终端状态和状态转移事件制定逻辑响应规则,在检查到设备状态发生变化、或发生了某种状态转移事件时,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报警或下发设备指令。l 黑名单管理(暂不实现)黑名单由通票服务平台生成、更新,终端管理控制平台使用同步方式获得新版本黑名单。终端管理控制平台获得全集黑名单后,需针对不同商户,分拣出不同商户的黑名单,不同商户黑名单版本分别维护。终端管理控制平台定期将商户

31、黑名单全量或分量同步到部署在商户的票务终端。6.3. 售票终端售票终端包括网点受理终端和自助售票终端两类。网点受理终端用以完成通用电子票券的退票、取票、恢复、异常处理等各项功能。自助售票终端用以完成查询、购票、支付、选座等各项功能。使用通用电子票券读写器对各类通用电子票券进行信息的写入和读取,并与通用电子票券应用平台进行实时交互认证,完成与通用电子票券的信息交互,售票终端通过批上送方式将相关票务数据上送给终端管理控制平台。当商户的票券信息、类别发生更新时,在售票终端下次开机后,系统应能将相应信息同步到相应得检票终端。6.4. 闸机闸机用以在各类场馆的出入口处完成通用电子票券的出入检票业务,它使

32、用通用电子票券读写器对各类通用电子票券进行信息的写入和读取,使用SAM模块实现安全认证,对于符合票务规则的通用电子票券予以通行,并记录相关检票数据批上送,闸机通过批上送方式将相关票务数据上送给终端管理控制平台。6.5. 移动检票终端移动检票终端用以在场地较小的通用电子票券应用场所进行相关检票业务,它使用通用电子票券读写器对各类通用电子票券进行信息的写入和读取,使用SAM模块实现安全认证,对于符合票务规则的通用电子票券进行脱机检票,对于无法读取的通用电子票券提供联机检票功能。商户布置的检票终端应支持一定的购票功能,即用户可以通过该商户的检票终端,同时购买到本商户的其他票券。当商户的票券信息、类别

33、发生更新时,在售票终端下次开机后,系统应能将相应信息同步到相应得检票终端。6.6. 凭证换取终端凭证换取终端用以在特定的通用电子票券应用场景为通用电子票券的使用者提供纸质、或是实体的凭证领取。它使用通用电子票券读写器对各类通用电子票券进行信息的写入和读取,使用SAM模块实现安全认证,对于符合票务规则的通用电子票券进行脱机的凭证领取,并将相关数据批上送给终端管理控制平台。6.7. SAM卡SAM卡安插于售票终端、闸机、移动检票终端/闸机、纪念票领取终端、POS等终端设备上,用于脱机应用的交易安全认证,具备多应用功能。经过个人化处理的SAM卡能在不同的机具上使用。6.8. (U)SIM卡(U)SI

34、M卡片作为安全存储SE,存放通用手机票应用及数据,并向用户提供STK菜单,以便手机票用户本地操作,如随时查阅、选择或取消待检手机票等。一张(U)SIM卡可至少存放20张手机票。(U)SIM卡包括两种射频制式:1)2.4G全卡:采用2.4G的RFID技术2)SWP卡:支持SWP、HCI协议,采用13.56M的RFID技术(暂不实现)同时要求(U)SIM支持CMS2AC技术。6.9. 移动终端提供TD或GSM通信功能,支持JSR177。配备通用手机票客户端。6.10. 客户端(二阶段)包括下载客户端和应用客户端:1) 下载客户端:通过该客户端,可将通用手机票应用下载安装至(U)SIM卡2) 应用客

35、户端:通过该客户端,对卡片应用进行操作,负责后台与卡片应用的通信。客户端可更新7 组网7.1. 组网原则1) 区域票由省公司自行管理2) 票务终端由省公司部署和管理3) 各省用户可购买归属省区域票4) 各省用户分别接入归属省接入点7.2. 组网结构图8 接口功能9 业务流程9.1. 手机票应用下载(预置)9.2. 待售票查询9.2.1. STK查询(暂不实现)1) 用户从非接触手机票应用的STK发起待售票或票提供商查询请求。发起查询前,用户需选择全网票务或本地票务,输入查询关键字,关键字可以为频道名称或者相关字段.2) 手机票业务平台解析短信内容,按用户查询条件收集当前待查询信息,封装成数据短

36、信(查询结果超过一条短信承载量时,将在本条数据短信附“还有后续结果标识”。用户可以再次查询后续结果)。3) 手机票业务平台将数据短信下发至用户手机4) 手机票业务平台将主要结果通过数据短信下发(建议记录数不超过10条),如还有其它记录,普通短信下发提示更多查询索引到WWW 地址9.2.2. 客户端查询(暂不实现)9.2.3. 售票终端查询1) 操作员登录通用售票终端2) 进入查询界面,选择查询条件,查询某票提供商的某种或全部待售票3) 售票终端向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发起查询请求4) 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依据用户查询条件,收集当前待查询信息,完成信息组包5) 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将组包结果信息

37、返回6) 售票终端将查询的结果内容展现给用户9.2.4. WWW查询1) 用户登录通用电子票券WWW门户,输入手机号码和动态密码(动态密码通过普通短信获取)2) 进入查询界面,选择查询条件,查询某票提供商的某种或全部待售票3) WWW界面向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发起查询请求4) 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依据用户查询条件,收集当前待查询信息,完成信息组包5) 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将组包结果信息返回6) WWW界面将查询的结果内容展现给用户9.3. 购票9.3.1. 票存卡片9.3.1.1. 客户端购票(暂不实现)9.3.1.2. STK购票(暂不实现)支付系统包括手机支付和手机钱包系统。1) 进入S

38、TK菜单,选择购票,选择票提供商、票类型、支付方式、票券存入方式选择卡片,并输入要购买的票数(用户一次操作只能购买同一票提供商的同一票种的一张或多张手机票)。卡片需判断本地空间是否允许购入输入数量的手机票,空间不足时,需提醒用户当前本地可存放的最大票数,要求用户修改订购票数或者选择存放后台。2) 卡片发送购票请求(数据短信)至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请求至少需包含应用使用编号、用户选择或输入的购票信息、前笔空中写票交易结果信息、MAC1、MAC报文(防止消息被篡改)、生成会话密钥的分散随机数。卡片购票STK菜单将进入待写票状态(在该状态下,用户可以选择将前购票请求再次发送或者取消订票),直到收到

39、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返回的响应(写票命令、错误状态、撤销命令),或者采用售票终端对卡片内未确认的空中写票交易处理完以后,菜单才能恢复3) 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核实是否已记录并处理该用户的前笔空中写票交易结果信息。4) 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验证MAC1,如不通过,返回错误状态至卡片(数据短信);否则继续下一步5) 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依据用户请求中指定的支付方式,向对应的支付系统发送支付请求6) 支付系统按照其既定的方式完成支付过程。返回支付结果。如支付失败,短信告知用户购票失败及其原因;否则继续下一步7) 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依据用户请求中指定的票类型,生成手机票信息8) 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

40、生成MAC29) 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向卡片发写票命令(数据短信),命令至少需要包含手机票信息、交易日期、交易时间、MAC2、MAC报文10) 卡片验证MAC211) 卡片记录手机票信息12) 卡片生成新的TAC 13) 卡片返回写票确认至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并提示用户购票成功14) 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记录并验证TAC,下发普通短信通知用户购票结果9.3.1.3. 人工售票终端购票流程启动前,要求卡片侧无未确认空中写票交易信息。1) 售票终端发送销售查询请求至平台,需携带票类型、票提供商、票数量2) 平台核实是否还有符合条件的待售票,有,则暂时锁定指定数量票(时间建议为分钟)3) 平台返回

41、响应4) 售票终端提示用户选择支付方式,进行支付后,售票终端发送售票初始化命令至用户卡片5) 卡片进行初始化处理,生成MAC16) 卡片返回初始化响应7) 售票终端发送售票请求至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8) 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验证请求携带的MAC1信息,如果验证失败,返回错误状态,流程结束;否则继续执行以下步骤9) 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生成手机票信息10) 生成MAC211) 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返回售票响应12) 售票终端发送写票命令至用户卡片13) 卡片验证MAC2信息,如验证失败,返回错误状态,售票终端通知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写票失败及原因类型,流程结束;否则继续执行以下步骤14) 卡片记

42、录票信息15) 卡片生成TAC16) 卡片返回写票响应17) 售票终端记录交易和TAC18)用户购票成功后,系统可以通过短信或彩信方式将票券附加心痛通知给用户,具体方式的选择(短信或彩信)由票券发行商在票券发行申请时提前预置。9.3.1.4. 自助售票终端购票同人工售票终端。9.3.1.5. WWW购票1) 用户登录WWW网址,通过手机号码及动态密码登录。2) 在网页选择票提供商、票类型和支付方式,输入要购买的票数,存入方式选择;(若存入方式选择“存入卡片”,当用户卡片已满或其它原因导致写卡失败后,系统自动将票券存入后台并短信通知用户写卡失败原因)3) WWW Server提交用户购票申请至用

43、户归属省级通票服务平台4) 用户归属省级通票服务平台对用户鉴权,并临时锁定票,通过,则要求用户完成支付5) 用户支付6) 用户归属省级通票服务平台发送数据短信至用户卡片,以触发卡片的购票流程。该数据短信包括:票提供商编号、票类型、票数7) 执行STK购票流程中的输入购票信息后的步骤9.3.2. 票存后台9.3.2.1. WWW购票1) 用户登录WWW网址,通过手机号码及动态密码登录。2) 在网页选择票提供商、票类型和支付方式,输入要购买的票数,存入方式选择后台3) WWW Server提交用户购票申请至用户归属省级通票服务平台4) 用户归属省级通票服务平台对用户鉴权,通过,则要求用户完成支付5

44、) 用户支付6) 用户归属省级通票服务平台将票存放后台7) 用户购票成功后,系统可以通过短信或彩信方式将票券附加心痛通知给用户,具体方式的选择(短信或彩信)由票券发行商在票券发行申请时提前预置。9.3.2.2. 人工/自助售票终端购票1) 售票终端读取卡片应用使用编号,或者输入用户手机号码2) 售票终端发送销售查询请求至平台,需携带票类型、票提供商、票数量3) 平台核实是否还有符合条件的待售票,有,则暂时锁定指定数量票(时间建议为分钟)4) 平台返回响应5) 选择存后台方式,售票终端提示用户选择支付方式,进行支付。6) 售票终端发送远程购票请求至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7) 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放

45、票,并存入用户后台票箱8) 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返回响应9.4. 取票9.4.1. STK发起取票将存于后台的票券转存到(U)SIM卡片。发起取票前,用户查询可取票,查到后,可从列表中选择待取票。1 用户通过STK发起后台票查询请求2 后台收集票数据信息3 将票信息结果发送至用户卡片4 发送取票请求,取票请求需携带待取票信息,为避免异常,STK短信取票,一次取相同类型的一张或多张,发送后,STK菜单处于锁定状态5 后台检查有无待取票信息6 票信息下发或下发失败响应7 卡片存储票信息8 发送确认响应9 平台成功处理9.4.2. 终端发起取票9.5. 回票9.5.1. STK发起将存放在(U)SI

46、M卡的未检票(已使用和检票完成的票不能放回后台),放回至后台存储。1. 选择待回票2. 发送回票请求(带Back-MAC1),卡片将回票置为冻结状态;在回票冻结下,用户可重复发送已发回票请求3. 后台保存处理,将票置为中间状态4. 确认响应(带Back-MAC2)5. 卡片判断是否成功,将冻结回票删除;不成功,将回票状态解冻6. 卡片将执行结果返回(带Back-MAC3),平台验证MAC3,成功,则将票设为正常状态。后台普通短信通知9.5.2. 终端发起9.6. 转让用户将存于后台的票券,转移给其它用户,要求转入用户必须是通用电子票券业务的登记用户。需要转入用户确认,才可成功转让。9.6.1.

47、 手机STK发起9.6.2. WWW转让业务流程:1. 用户1登录WWW门户网站查询其所拥有的票信息,选中需要转让的票(可以为多种类型多张票),输入受让手机号码,输入密码,发起转让请求;2. 平台对请求进行鉴权,包括对密码的认证,对受让人是否开通业务的鉴别;3. 通过鉴权,平台将用户1的票删除,将票存入受让用户的后台票箱;4. 平台在WWW界面上返回转让结果;5. 平台同时发送普通短信通知用户1和受让用户9.7. 大客户分发用户1登录WWW门户网站查询其所拥有的票信息,发起转让请求,将某张票转让给指定手机号码;平台登记转让请求,如果该票是暂存的票(并未写票),则直接跳到步骤6处理;如果该票已经

48、下发到了用户1手机,则需要先删除用户1的手机中对应票;平台向用户1发起转让删除命令;用户1卡片执行删除命令,将对应票删除,并返回删除响应;删除响应发送到平台;平台接收到删除响应后,更新装让状态为“已删除、可下发”,并构造换卡写票请求命令;换卡写票请求命令发送给用户2卡片;用户2卡片判断是否可以写票,并构造转让写票请求应答;转让写票请求应答命令发送到平台;如果允许写票,则平台生成写票指令;平台下发写票指令;用户2卡片接收到写票命令后,执行写票处理;用户卡片2返回写票结果到平台;平台接收写票响应后,根据写票响应更新转让记录的状态。9.8.9.9. 检票9.9.1. 一次照卡脱机检票1) 移动检票终

49、端/闸机发送检票初始化命令至用户卡片2) 卡片进行初始化处理后,返回初始化响应3)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对卡片手机票进行黑名单验证后续处理分为两种情况:A: 手机票在黑名单之列;B:手机票不在黑名单之列A: 4)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生成MAC1信息5)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发送票作废命令至用户卡片6) 卡片验证MAC17) 修改手机票状态8) 卡片生成MAC2和TAC9) 卡片返回响应至移动检票终端/闸机10)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提示捕获黑名单票B:4)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生成MAC1信息5)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发送检票命令至用户卡片6) 卡片验证MAC17) 修改手机票状态8) 卡片生成MAC2

50、和TAC9) 卡片返回响应至移动检票终端/闸机10)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记录交易和TAC9.9.2. 两次照卡脱机检票(暂不实现)两次照卡脱机检票的第一次检票称为入园检票,第二次检票称为出园检票。l 入园检票流程1)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发送检票初始化命令至用户卡片2) 卡片进行初始化处理后,返回初始化响应3)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对卡片手机票进行黑名单验证后续处理分为两种情况:A: 手机票在黑名单之列;B:手机票不在黑名单之列A: 4)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生成MAC1信息5)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发送票作废命令至用户卡片6) 卡片验证MAC17) 修改手机票状态8) 卡片生成MAC2和TAC9)

51、卡片返回响应至移动检票终端/闸机10)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提示捕获黑名单票B:11)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生成MAC1信息12)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发送检票命令至用户卡片13) 卡片验证MAC114) 修改手机票状态15) 卡片生成MAC2和TAC16) 卡片返回响应至移动检票终端/闸机17)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记录交易和TACl 出园检票流程1)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发送检票初始化命令至用户卡片2) 卡片进行初始化处理后,返回初始化响应3)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对卡片手机票进行黑名单验证后续处理分为三种情况:A: 手机票在黑名单之列;B:手机票不在黑名单之列且未入园;C: 手机票不在黑名单之列且已

52、入园A: 4)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生成MAC1信息5)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发送票作废命令至用户卡片6) 卡片验证MAC17) 修改手机票状态8) 卡片生成MAC2和TAC9) 卡片返回响应至移动检票终端/闸机10)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提示捕获黑名单票B:4)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发送入园信息查询命令至用户卡片5) 卡片检查当前卡上入园信息6) 卡片返回入园信息7)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判断入园信息无,因此不允许放行,并提示相应信息。B:4)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发送入园信息查询命令至用户卡片5) 卡片检查当前卡上入园信息6) 卡片返回入园信息7)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判断入园信息符合票务规则允许放行,

53、生成MAC1信息8)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发送检票命令至用户卡片9) 卡片验证MAC110) 修改手机票状态11) 卡片生成MAC2和TAC12) 卡片返回响应至移动检票终端/闸机13) 移动检票终端/闸机发行用户9.9.3. 联机检票业务流程:1. 用户在服务区入口现场发生终端不能识读卡片;2. 工作人员查看用户手机票,确认票状态正常,但是无法脱机检票,用户回票; 3. 回票成功后,操作员在联机检票终端上输入手机号码,发起联机检票请求;4. 平台判断手机票有效性; 5. 平台返回“检票通过”应答后,服务人员引导用户入园9.10. 检券9.11. 检券撤销9.12. 批上送票务终端,包括(人工/

54、自助)售票终端、闸机、移动移动检票终端/闸机、凭证换取终端,需要将交易记录定期上送。1) 在规定时间点,票务终端发起批量上送请求至终端管理控制平台2) 终端管理控制平台成功接收后,返回响应3) 终端管理控制平台向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发起批量上送请求4) 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接收后,返回响应5) 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对批量数据进行处理9.13. 恢复(暂不实现)9.13.1. 实时恢复业务流程:1. 开园前用户卡片故障或者丢卡;2. 用户在营业厅恢复卡片状态或补新卡,原手机号码不变; 3. 用户使用新卡发起注册;4. 平台收到注册请求后,将用户原来卡片上的票信息关联到新卡片; 5. 返回注册成功

55、信息;6. 用户使用新卡,通过售票终端发起恢复请求;7. 平台进行恢复处理,将满足条件可恢复的票(卡上没有,平台有效的票),生成写票命令;8. 恢复请求应答返回给终端;9. 售票终端接收到后,进行写票处理,并生成恢复完成报文,告诉平台写票结果;10. 恢复完成报文,发送到平台;平台处理恢复完成交易,如果还有可恢复的票,可以继续恢复。9.13.2. 非实时恢复业务流程:1. 开园后用户卡片故障或者丢卡;2. 用户在营业厅恢复卡片状态或补新卡,原手机号码不变; 3. 用户使用新卡发起注册;4. 平台收到注册请求后,将用户原来卡片上的票信息关联到新卡片; 5. 返回注册成功信息;6. 用户使用新卡,

56、通过售票终端发起恢复请求;7. 平台判断不能实时恢复,则登记恢复请求。8. 返回提示,告诉用户只能进行非实时恢复,等待恢复通知。9. 日终时,平台对检票数据处理完毕后,检查未处理的恢复请求,并进行短信通知用户,确认进行恢复;10. 通知短信发送到用户手机;11. 用户回复确认短信,表示允许进行恢复;12. 平台构造重写票指令,开始进行恢复;13. 重写票指令下发到用户卡片;14. 用户卡片进行重写票处理;15. 用户卡片返回重写应答给平台;如果应答表示写票成功,则平台检查是否还有可恢复的票,如果有则跳到步骤129.14. 退票(暂不实现)业务流程:1. 用户在服务网点申请退票;2. 工作人员受

57、理退票,使用售票终端向平台发起退票鉴权请求;3. 平台受理退票鉴权请求,判断该票是否允许退票;4. 平台返回是否允许退票的应答; 5. 如果允许退票,则终端操作用户卡片进行退票处理,将指定的票作废;6. 终端退票处理完毕后,发送退票完成请求到平台;7. 平台判断终端是否退票成功,如果退票成功,则根据票原来的支付方式进行退票;8. 如果是通过支付系统购买的票,则平台调用支付系统退款接口;9. 支付系统进行退款处理;10. 支付系统将退款处理结果返回平台;11. 平台更新相关退票记录的处理状态;平台发送通知短信给用户,告诉用户退票处理完成。9.15. 改签(暂不实现)9.15.1. 客户端改签9.

58、15.2. WWW改签业务流程:1. 用户登录通用电子票券服务平台门户网站,选择需要改签的票,点击进入改签页面,选择新的日期、车次、班次等信息,发起改签鉴权请求;2. 平台接收到改签鉴权请求后,检查该票种是否允许改签,同时检查改签的日期、班次、车次是否允许;3. 平台返回改签鉴权应答;4. 如果允许改签,则卡片生成改签请求; 5. 卡片发送改签请求;6. 平台接收到改签请求后,根据用户的改签信息,生成改签命令;7. 平台下发改签指令;8. 卡片根据改签指令,执行更新票处理;9. 卡片返回更新结果;平台根据卡片上行的改签更新结果,更新相关改签记录的状态。9.16. 凭证领取(暂不实现)1) 凭证领取终端发送交易初始化命令至用户卡片2) 卡片进行初始化处理后3) 卡片返回初始化响应4) 凭证领取终端生成MAC15) 凭证领取终端终端发送修改凭证领取标识命令至用户卡片6) 卡片验证MAC17) 修改标识8) 生成MAC2和TAC9) 卡片返回响应10) 凭证领取终端验证MAC211) 凭证领取终端记录交易和TAC提供凭证9.17. 删除9.17.1. STK删除对于已经进入检票完成状态和结束使用状态的电子票,用户可通过STK菜单本地直接删除;但在删除检票完成状态电子票时,STK菜单应给出“还有未完成功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