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考地理(湘教版)大一轮总复习教师WORD文档 第6章 城市与环境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696940 上传时间:2021-10-15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6.1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湘教版)大一轮总复习教师WORD文档 第6章 城市与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湘教版)大一轮总复习教师WORD文档 第6章 城市与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湘教版)大一轮总复习教师WORD文档 第6章 城市与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湘教版)大一轮总复习教师WORD文档 第6章 城市与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高考地理(湘教版)大一轮总复习教师WORD文档 第6章 城市与环境(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课时城市空间结构最新考纲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名师解读 1了解:说出城市功能区的一般类型,指出各功能区的区位特点。2掌握:分析不同城市功能区和结构模式的形成原因。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3应用:运用中心地理论解释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考点一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知 识 整 合1城市土地利用(1)城市土地作用(2)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2城市功能分区(1)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3)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及分布城市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工业革命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住

2、宅区;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深 度 思 考1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方法2地租高低与城市功能分区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区分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土地租金的高低在经济因素中又占据主要地位,而地租高低主要是受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两方面的影响。(1)距市中心的远近对地租高低影响(2)交通通达度与城市

3、功能用地的关系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差,土地价格、地租越低。具体如上图所示:市中心(O处):因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故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商业用地。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如OA、OB、OC、OD、OE、OF)两旁、公路交会处(如图中A、B、C、D、E、F处):通达度高,地租高,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商业用地。城市外环路及公路干线两侧(如图中G点):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一般为住宅用地。远离公路区或城市外缘(如图中M处):通达度较低,地租较低。3 常见地租曲线图的判读考查城市中地租变化的图像有坐标图、立体图、等值线图等,要在理解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运

4、用正确的读图方法仔细分析,这往往成为题目解决的关键点所在,常见类型如下所示:(1)坐标图横坐标表示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纵坐标表示地租水平;曲线上的某点表示在某距离条件下,地租水平的数值。(2)立体图(3)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在判读这类图时,注意抓住距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通达度这两个方面。从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水平两方面看,一般在地租高峰处和次高峰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区域形成工业区。【典例剖析】 (2011江苏地理,1718)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与图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2)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5、A土地形状不规整 B交通不便C远离市中心 D受铁路影响尝试自解(1)_(2)_【析图过程】 (1)从图中获取信息(2)判断MN沿线地价的变化(3)分析P区域地价低的原因P区域附近有铁路通过,噪音污染大。答案(1)C(2)D题 组 递 进读我国某城市等地租线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完成(1)(3)题。(1)沿图中四条线,交通通达度最好的是()AOA BOB COC DOD(2)O处最可能是()A工业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文化区(3)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地理事物,分布比较合理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沿OA线等地租线向外凸出最明显,表明OA线附近地租比两侧高

6、,由此可以判断沿OA线的交通最便利。第(2)题,O处位于市中心,地租最高,商业对交通和人流量的要求最高,在该区域其付租能力也最高,因而可以判断O处最可能是商业区。第(3)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判断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甲为印刷厂,污染水源,不应在河流上游;乙为自来水厂,应位于河流上游;丙为铁路,一般不经过市中心,以免加重市中心的交通拥堵问题。答案(1)A(2)B(3)D走 进 高 考(2014江苏地理,2122)下图是某特大城市开发区社区居民不同购物行为空间差异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1居民倾向于到中心城区购买的商品是()A食品 B日常用品C服装 D家用电器2影响居民购买食

7、品和日常用品空间倾向的主要因素是()A出行距离 B购物成本C交通方式 D购物环境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知居民购物倾向中服装到中心城区购买倾向高,日常用品到开发区购买倾向高,食品到开发区购买倾向高,家用电器到中心城区、开发区购买倾向都高。第2题,居民对食品和日常用品消耗量大,购买这两种商品较为频繁,因此主要考虑出行距离要近,购物成本要低。答案1CD2AB(2013山东文综,78)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完成34题。3图中、代表的依次是()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4该城市()A老城区地租最高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C

8、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解析第3题,代表区域地处城市外围,面积较大,地价较低,靠近交通线,故应为工业区;代表区域地块较小,且不靠近工业区,环境较好,故为别墅区;代表区域市区内外均有分布,且均位于之间,应为绿化区。第4题,从城市功能区分布规律来看,广场周围地租最高,老城区地租低。从老城区和新城区的分布来看,中心向东南方向移动。从整个城市功能区分布可以直接判断得出“功能区主要是沿着主要的交通干线分布和延伸的”。仓储式购物中心位于城市环线道路与放射道路交会处,交通便利,但不是在中心商务区。故选C项。答案3D4C考点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知 识 整 合城市的等级一般从小到

9、大可以划分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划分等级服务的种类服务级别服务范围城市数量相互间距离集镇少多低高小大多少近远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深 度 思 考影响城市等级及服务范围的因素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或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另外人口条件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如下表所示:影响因素影响表现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服务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如上海市的城市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资源条件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食

10、、副食品)条件,丰富的劳动力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等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人口条件城市为服务区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门槛人口位于人口稠密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题 组 递 进(2015福建福州质检)读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示意图,完成(1)(2)题。(1)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A水源 B交通 C地形 D能源(2)图示区域城镇的特征有()A该区域包含10个城市等级B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C银川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D青铜峡市的服务范围包

11、含吴忠市的服务范围解析第(1)题,该区域降水较少,受水源影响城市多沿黄河分布。第(2)题,银川为行政中心城市,等级最高,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从图例可知,该区域城市分为三级,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吴忠市的等级高于青铜峡市,因而吴忠市的服务范围包含青铜峡市。答案(1)A(2)C走 进 高 考(2014福建文综,2)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下题。1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A调整地域结构 B加速人口集聚C扩大空间规模 D提升服务功能解析据图分析,智慧城市主要提升了城市管理和服务功能,D项正确;智慧城市主要体现在城市软件建设上,对城市的地域结构和空间规模产生影响

12、较小;加速人口集聚并非主要作用。答案D2(2013广东文综,9)城市首位度是指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用以表征区域发展要素在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下表是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与2008年相比,2011年下列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城市群城市首位度2008年2011年京津冀城市群1.621.52长三角城市群2.352.20珠三角城市群1.931.23辽中南城市群1.321.21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沈阳解析城市首位度是指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表中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与2008年相比,2011年

13、下降明显的是珠三角城市群,而广州是珠三角城市群最大城市,故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广州。答案C(2012江苏地理,2526)下图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双选)3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A公路与铁路的兴建 B山麓地带水源较丰富C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 D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4该区域城镇的特征有()A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B城市等级越低,城市密度越小C乌鲁木齐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D昌吉市的服务范围包含石河子市的服务范围解析第3题,读图可看出,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位于天山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水源较丰富;且地势平坦,有铁路、公路经过,

14、交通便利。第4题,读图可判读,等级越高的城市数量越少;等级越低的城市数量越多,密度越大;乌鲁木齐是本区域等级最高的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昌吉市与石河子市为同一级城市,服务范围是相互排斥的。答案3AB4AC52011北京文综,36(5),7分读下图,完成下题。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7分)解析该区域城镇形成和发展与水源和绿洲有关;从图中三城市绿洲面积及河流信息可判断,喀什、和田、民丰发展条件由优到劣,其等级依次减小,故服务范围依次减小。答

15、案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小。课后作业提升一、选择题1(2013上海地理,22)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的是不同的功能区,一条河流穿过该市区(图中没有画出河流,需根据等高线判断大致流向)。若该市包含下列功能区且布局合理,则g区最有可能的是()A住宅区 B文化区 C工业区 D中央商务区解析本题考查环境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g位于城市的外围,根据图示判读g地位于河流的下游;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g地位于季风风向垂直的东北郊外,适合布局工业区,对城区的环境污染较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答案C(2010海南地

16、理,1113)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 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下图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据此完成24题。2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A工业 B行政中心C海洋运输和贸易 D居民人口密度3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A08 km B916 kmC1724 km D2535 km4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B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C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D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解析第2题,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及其区位主导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大型商贸中心较

17、近的地区土地利用主要为海港和其他建筑,故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海洋运输和贸易。第3题,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中信息可知,在距大型商贸中心08 km范围内,城市内部的土地全部开发。第4题,本题考查城市的地域结构。从题中信息可知,城市60%的人口居住在离市中心3 km的范围内且在距商贸中心5 km范围内有海港、工业等分布,因此该城市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没有明显的界线,即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答案2C3A4D读某城镇略图,回答57题。5图中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

18、区6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A距离城市较远 B位于河流下游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 D靠近铁路7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D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解析第5题,功能区位于交通便利的市中心,为商业区;功能区位于商业区的周围,为住宅区;功能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铁路,为工业区。选D。第6题,甲处距住宅区较远,且位于河流的下游,适宜布局污染水源的印染厂。选B。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乙住宅区靠近河流,并且位于河流上游地区。从风向玫瑰图上可以看出,该地盛行东北风,

19、乙住宅区位于上风向,空气清新,自然环境优美,可用“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形容。A项突出了知名度,B项突出了交通,C项突出了视野。选D。答案5D6B7D(2011福建文综,56)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下图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89题。8该国公共住房()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9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中心城区

20、位于中南部,公共住房并不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呈环状分布,也未体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公共住房都由巴士线、快速交通线连接,故选D项。第9题,该国公共住房主要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更加便捷地联系各个工业区,更加方便了居民工作,所以该国公共住房的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与基础设施。答案8D9A(2015吉林一模)读某城市不同主要功能区占用土地面积空间变化曲线图,完成1012题。10丙功能区是()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11该城市()A地域结构接近同心圆模式B最适宜在68千米处设置绿化防护带C46千米处为工业集聚中心D商业用地面积由市中心向郊区递减12甲所代表土地利用类型的人口数量

21、变化是()解析第10题,住宅区是城市用地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故甲为住宅用地;工业区布局在城市的郊区,且要比商业区的用地面积大,在市中心区商业区的用地面积要比工业用地大,故丙是商业用地,乙是工业用地。第11题,图示城市各功能区由内向外扩散,其结构比较接近同心圆模式,故选项A正确;绿色防护带适宜设置在住宅区与工业区的过渡地带,据图可知最适宜设置在810千米之间,故选项B错误;工业集聚区应在612千米之间,故选项C错误;商业用地面积在距市中心68千米之间呈增加趋势,故选项D错误。第12题,住宅区夜间人口数量最多,白天由于出行导致人口数量逐渐减少。答案10C11A12B(2014上海地理,2527)我国

22、北方某大城市自1982年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下表为该城市各圈人口密度、面积等数据。读表,回答1315题。各圈范围面积(km2)人口密度(人/km2)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内圈(16 km)11321 76421 20619 54420 416第二圈(615 km)5932 6063 3614 9607 277第三圈(1524 km)1 1021 3381 8202 8044 305第四圈(2433 km)1 6116217851 0801 765郊区(33 km)132010年,该市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的是()A内圈 B第二圈C第三圈 D第四圈14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内

23、圈的人口密度变化不大,这可能影响内圈的()A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 B高等院校校区的扩建C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 D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15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角度分析,第四圈人口密度增长的主要动因是()A农业发展 B服务业发展C工业发展 D旅游业发展解析第13题,第三圈人口最多,人口数量人口密度面积,故答案选C。第14题,城市内圈地租最高,一般主要分布的是商业和金融业,所以,内圈人口密度变化不大可能影响的是答案A。第15题,第四圈距离市中心最远,地租较低,对外交通较便利,主要布局的是工业,故选C。答案13C14A15C(2015青岛模拟)安徽省将在统筹协调好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发展的

24、基础上,逐步构筑以合肥为中心的“110”江淮城市群。读江淮城市群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1618题。16下列因素中,与“110”江淮城市群发展关系密切的有()地处南北交通要冲,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开阔气候温和湿润,海洋性特征显著工业基础雄厚,发展历史悠久A B C D17下列关于该城市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服务范围由大到小排序:合肥、安庆、无为B服务职能由多到少排序:合肥、滁州、长丰C小学数量由多到少排序:六安、安庆、庐江D小汽车专卖店布局先后排序:合肥、马鞍山、庐江18合肥发展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型城市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优美 B市场广阔C劳动力丰富价廉 D科技力量雄厚解析江淮城市群地处江淮地

25、区,地势平坦开阔,拥有长江、京沪铁路等便利的水陆交通线;远离海洋,气候的大陆性强;地处我国中部,工业发展的基础较差。六安与安庆城市等级相同,小学数量也大致相同。科技创新型城市依托的是雄厚的科技实力。答案16A17C18D19下图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城市分布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两个相邻城镇的服务范围是不可能有重叠的城镇的级别越高,城镇之间的距离就越大,城镇的数量就越少城镇级别高低取决于其人口的多少和专项职能的性质城镇的级别越高,城镇的服务范围就越大,服务的项目就越多A B C D解析城镇的级别越高,城镇之间的距离就越大,城镇的数量就越少,城镇的服务范围就越大,服务的项目就越多。答案D二、

26、综合题20(经典题)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下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_,主要原因是_。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_。(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_,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_。(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_,高新技术产业园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据是_。(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各种功能分区的分布规律和原因及读图能力。第(1)题,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位于市中心交通最便利的地方。中心商务区的服务范围大,包括整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第(2)题,低级住宅区往往分布在内城

27、,常与工业区相联系;高级住宅区多位于城市的外缘,常与文化区、服务区相联系。第(3)题,汽车销售店因占地面积广,常位于城市外缘,且交通便利的地方,高新技术产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关系密切,而且环境优美。第(4)题,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历史、经济、社会(收入、知名度、种族)、行政等因素。答案(1)A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A服务范围覆盖(包含)B服务范围(2)C分布在内城(靠近商业区);靠近工业区(3)占地广,需位于城市外缘靠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条件好(4)经济原因(或地租水平);收入水平差异;历史原因。第2课时城市化及其影响最新考纲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名师解

28、读 1了解:城市化的表现及城市化的过程。2掌握: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掌握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比较城市化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分析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产生的环境污染。3应用:能够结合实例说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一城市化知 识 整 合1含义与标志含义标志人口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土地利用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2城市化的意义【点睛】 通常以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3城市化动力机制与地区差异(1)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2)地区差异:社会经济发

29、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因此,城市化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具体差异见下表:国家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晚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晚(20世纪中叶以来)原因工业化早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目前速度快慢趋缓(甚至停滞)快原因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城市化水平高低高低原因经济发展水平高,带动了城市化进程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乡经济发展出现巨大反差城市人口比重大小大(70%以上)小(不到40%)原因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所处阶段后期成熟阶段初期阶段和加速阶段动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民

30、族独立运动的胜利,经济迅速发展问题及原因问题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深 度 思 考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的判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来展示城市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通常以过程图、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对比。对于该类示意图判读,主要应把握“三判断”:1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1)从图示中直接判断城市化的特点。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注意观察城市面积,即规模的变化;注意观察城市数量的变化;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市人口的变化;是

31、否形成城市带等。如下图,对比四幅图我们可以直接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由孤立的城市发展形成城市群。(2)深入分析隐含的信息。如下面某地区A、B两个城市化发展过程示意图中隐含的信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主要沿河流向外扩展,河流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城市的功能分区日益明显。2判断城市化进程及阶段根据图示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体现出的一些明显特征,可以判断城市化的阶段及进程。如上图,我们根据城区面积的变化和人口密度的变化可判断阶段为郊区城市化阶段。(1)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判断城市化进程。如下图城市化进程为acdb。(

32、2)根据城市人口比重,判断城市化阶段。下图中E到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可以判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3判断城市化地区差异城市化存在地区差异,要把握不同地区的特征进行判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判断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知识拓展】 (1)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以英国城市化进程为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时间1920世纪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表现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

33、人口迁回市区成因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图解(2)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从城市化进程来看,郊区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而逆城市化则出现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从距离上看,郊区城市化是居民和企业迁往郊区,逆城市化是居民及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或小城镇。从城市自身发展上看,郊区城市化使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逆城市化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题 组 递 进(2015洛阳模拟)下图反映了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19502050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含预测)情况。读图,完成(1)(2)题。(1)2007年至

34、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增加25亿,世界城市人口预计将增加31亿。两者之间的差额代表()A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B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C旧城区的改造D逆城市化的进行(2)据图可知()A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B19502050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C2020年世界城市人口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D未来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区域的城镇解析第(1)题,2007年至2050年城市人口增加比世界人口增加多6亿,这主要是城市化进程导致的。第(2)题,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以发展中国家居多,19502050年较发达区域城市化水平缓慢上升;2020年欠发达区

35、域城市人口超过其农村人口。答案(1)B(2)D走 进 高 考(2014课标,12)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12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解析第1题,珠江三角洲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来此务工,城市周边农民自建住房的目的就是为附近务工人员提供相对廉价的居住环境,同时当地居民还可提高经济收入。第2题,大量外来务

36、工人员的涌入使得城市住房紧张,同时也促使房价过度增长,因此,收入相对较少的农民工大部分选择租住在城市周边房价相对低廉的地方。答案1D2B(2014四川文综,910)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3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4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解析第3题,与1990年相比,2010年在离市中心2千米和4千米附近人口密度分别减少了约

37、25万人/km2和09万人/km2,A、B项错误。而在8 km和10千米附近分别增长了约03万人/km2和06万人/km2故C项错误,D项正确。第4题,图中显示距市中心6 km以内地区人口密度降低,距市中心6 km以外的区域人口密度升高,说明该城市规模扩大,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意味着城市化水平提高了,城市等级并不一定提高,故A项错误,C项错误。城市地租水平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市中心附近常住人口大幅减少,说明市中心地租水平增长较快,B项错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如市中心区住宅的减少、商业功能的强化、城市中心区绿地面积的增加等,都会导致市中心区人口密度的降低,D项正确。答案3D4D(2

38、013安徽文综,2324)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56题。5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6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微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解析第5题,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速度缓慢,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速度较快,城市化水平在30%70%;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速度缓慢,城市化水

39、平在70%以上。逆城市化是由于交通拥挤、治安混乱、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渐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市区出现的“空心化”现象。由图中城市化水平和就业结构可知,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中期阶段。第6题,据图可判断出从19852010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显著,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反映劳动力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故B错,D正确。从图中无法获取反映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的信息,C错;第二产业就业比重2000年后才快速提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自1995年快速提高,故A错误。答案5B6D考点二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

40、的影响知 识 整 合1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地貌改变原有地表形态气候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热岛效应河流破坏原有河网系统生态干扰和破坏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2)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土地利用农业用地逐步演化为建设用地,形成城市功能分区就业方式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聚落景观乡村景观被城市景观所取代人类活动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文化改变地方文化,强化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2城市环境问题3我国城市发展趋势深 度 思 考1问题及表现形式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表现形式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城市交通问题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

41、频繁;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场紧张城市住宅问题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棚户区城市社会问题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题 组 递 进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举

42、措,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否则会引发城市生态问题。读图,回答(1)(2)题。(1)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水泥路面多下水道多绿地多人口多A B C D(2)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禁止开采地下水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持天然池塘、河道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A B C D解析第(1)题,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是由于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路面硬化,降水难以下渗,大多通过下水道流入河道。第(2)题,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可增加雨水的下渗;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能起到滞洪、泄洪作用;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不仅能调节气候,还能增

43、加雨水下渗、提高其涵养水源的能力。答案(1)A(2)C2(2015盐城模拟)下图是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图中有关城市热岛强度的信息,正确的是()A晴天日平均值约17C,最大值约37CB阴天日平均值约09C,最大值约24CC热岛强度与天气形势有关,云量少,风速小,热岛效应微弱D阴天时热岛效应显著(2)若图示热岛强度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密切,其依据是()城市人口密度高于农村臭氧层空洞不断扩大海陆热力性质显著峰值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A B C D答案(1)A(2)B走 进 高 考(2012福建文综,4)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

44、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第1题。1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2000年以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主要是国家的均衡发展战略造成的,通过城市化带动区域发展,故A项正确;合理城市化会带来环境质量的改善,C错误;发达国家城市化处于高级阶段,出现逆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人口向农村和郊区迁移,D错误;目前发达国家是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大,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故B项错误。答案A(2011江苏地理,2122)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

45、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双选)2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A B C D3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A兴建污水处理厂 B疏浚河道C加强道路建设 D完善排水系统解析第2题,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包括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曲线洪峰出现最早最高,是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曲线洪峰出现最迟最低,是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第3题,防治城市内涝,就是使城市内地表水快速顺利流出城市,结合选项可知疏浚河道和完善排水系统满足要求。答案2AC3BD(2010北京文综,11)下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

46、。读图,回答下题。4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A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 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 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解析2004年与1982年相比,7月地表平均温度高值区面积扩大,可推断该城区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故正确选项为A。答案A课后作业提升一、选择题(2014南京调研)读图完成12题。1城市化第阶段,主要出现()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B逆城市化现象C第一、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D生物多样性增多2当前,下列国家中最可能处于城市化第阶段的是()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印度解析第1题,阶段是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会出现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第2题,发达国

47、家多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答案1A2C(2014山西太原一模)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右图示意19652005年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演变过程。据此完成34题。3图示信息表明()A1995年以前,我国城市化稳步发展B19651975年,我国城市化与世界同步发展C19751995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D19952005年,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逐渐相适应4由图示信息可推测我国目前()A城市化仍处于初期阶段B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C城市化快速发展D城市化进程已经完成解析第3题,1995以后城市化水平与GDP标准值的差距迅速缩小,说

48、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逐渐相适应。第4题,我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城市化水平的差距在快速减小,不断接近其平均水平。答案3D4C(2012浙江文综,910)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完成56题。5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B阶段与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C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D到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6影响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

49、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状况 B产业结构C人口政策 D自然环境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阶段显示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增长率均为负值,说明中心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阶段与阶段相比,波士顿市中心人口为负增长,人口应减少;阶段后,城市带人口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但个别城市中心区人口为负增长;阶段,巴尔的摩市中心区人口为负增长。第6题,阶段后,波士华城市带人口增长率呈上升趋势,其原因是面对城市人口减少,大城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答案5A6B7(2011广东文综,3)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

50、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解析由题干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该时间段我国城市用地增长速度(年均增长523%)明显高于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446%),说明该阶段我国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城镇空间的扩张。答案D(2011浙江文综,12)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89题。国家甲乙丙丁城市化水平/%90836

51、6328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9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出生率低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解析第8题,给出的四个国家中,英国城市化水平最高,因此排除A、B选项。沙特阿拉伯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石油资源丰富,人口大多从事与石油有关的行业,因此城市化水平高于日本。第9题,乙国为沙特阿拉伯,属热带沙漠气候,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由于它是发展中国家,因此人口出生率较高。答案8C9D(2015山东临沂一模)下图为“我国某工

52、业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1011题。10该城市市区年降水量大于郊区的原因是()A海拔高,多地形雨B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C受台风影响大,多台风雨D受冷锋影响大,多锋面雨11图中四地中,最可能表示重化工业区的是()A B C D解析第10题,市区受热岛效应影响,温度较高,上升气流较强,降水较多。第11题,处冬、夏气温均最高,说明受人为因素干扰最严重,最可能为重化工业区。答案10B11C下图是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阶段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A初级阶段 B加速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 D后期阶段13引起阶段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B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

53、城市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D轨道交通的发展解析第12题,阶段表示城市不断向郊区扩展,说明为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第13题,由于城市环境恶化、乡村和小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市区人口开始向乡村和小镇迁移,属于逆城市化阶段。答案12B13C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14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大城市化阶段郊区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再城市化阶段A B C D15阶段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交通通达性差地价昂贵污染严重远离商业中心A B C D解析第14题,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城市人口增长阶段即大城市化阶段;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则正处

54、于郊区城市化阶段。第15题,阶段中,郊区人口增长速度大于城区,城区的人口密度则有所下降,这一方面是因为城区地价高,部分居民迁到了郊区;另一方面是因为城区污染严重,人们选择了环境相对优越的郊区。答案14A15D二、综合题16(2012上海地理,3537,14分)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2010年常住人口约138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26%。据2009年统计,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163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约25%。材料二2009年以来,乐清市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家家

55、通;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858个,比重为94%;垃圾集中处理村数达811个,比重为89%;村级全民健身苑达715个,篮球场506个。“十一五”期间,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到100%。(1)归纳乐清市城市化过程中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4分)(2)在城市化进程中,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起到了显著作用。分析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3)乐清市农村就地式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什么意义?(4分)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可知乐清市劳动力人口结构的变化,由图可知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注意从时间变化角度去说明问题。第(2)题,由

56、图可知乐清市调整了产业结构,提高了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由材料二可知乐清市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环境质量、建立了社会服务体系(全民健身苑、篮球场、养老金等)。第(3)题,明确“就地式城市化”的概念,与传统的城市化的弊端做比较,可知就地式城市化是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的一条新路,劳动力就地转化,既加快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又避免了城市过度膨胀带来的问题。答案(1)从劳动人口结构变化看: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2009年比1999年减少了约四分之一,表明农业劳动人口数量急剧下降。从产业结构变化看:2010年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显著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均明显上升。(2)建设现代化生活、文化

57、娱乐和信息等基础设施;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强环境建设,提高环境质量;建立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民享受城市人口一样的教育和养老服务,又保持乡村的特色生活方式。(任答三点即可)(3)为我国扩大农村城市化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就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缩小城乡差别;可以避免城市过度膨胀所带来的“城市病”(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任答两点即可)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由“苏南模式”创造的一批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民务工的主要场所,苏南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农民生活质量也高于全省及全国平均水平。如下图。材料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提高,每年有大量农民的土地、住房被征用,用来建设工业园区、道路设施等。城市化的过快发展,带来了诸多的问题。(1)苏南五市中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_;衡量指标是_。(2)城市化对社会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