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习题答案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32637863 上传时间:2021-10-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0.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二章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二章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二章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习题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2. 假定表21(即教材中第54页的表25)是需求函数Qd500100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表21某商品的需求表价格(元)12345需求量4003002001000(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3)根据该需求函数或需求表作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解答:(1)根据中点公式ed,),有ed,)1.5(2)由于当P2时,Qd5001002300,所以,有ed(100)(3)根据图24,在a点即P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为ed或者ed图24

2、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ed。3. 假定表22(即教材中第54页的表26)是供给函数Qs22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表22某商品的供给表价格(元)23456供给量246810(1)求出价格3元和5元之间的供给的价格弧弹性。(2)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P3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3)根据该供给函数或供给表作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3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解答:(1)根据中点公式es,),有es,)(2)由于当P3时,Qs2234,所以,es21.5。(3)根据图25,在a点即P3时

3、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为es1.5图25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es1.5。4. 图26(即教材中第54页的图228)中有三条线性的需求曲线AB、AC和AD。图26(1)比较a、b、c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大小。(2)比较a、e、f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大小。解答:(1)根据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三条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上的a、b、c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相等的。其理由在于,在这三点上,都有ed(2)根据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同样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三条不同的线性需求曲

4、线上的a、e、f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不相等的,且有eee。其理由在于在a点有:e在f点有:e在e点有:e在以上三式中,由于GBGCGD,所以,eee。5.利用图27 (即教材中第55页的图229)比较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大小。(1)图(a)中,两条线性需求曲线D1和D2相交于a点。试问:在交点a,这两条直线型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相等吗? (2)图(b)中,两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D1和D2相交于a点。试问:在交点a,这两条曲线型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相等吗? 图27解答:(1)因为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公式为ed,此公式的项是需求曲线某一点斜率的绝对值的倒数,又因为在图(a)中,线性需求曲线D1的斜率的

5、绝对值小于线性需求曲线D2的斜率的绝对值,即需求曲线D1的值大于需求曲线D2的值,所以,在两条线性需求曲线D1和D2的交点a,在P和Q给定的前提下,需求曲线D1的弹性大于需求曲线D2的弹性。(2)因为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公式为ed,此公式中的项是需求曲线某一点的斜率的绝对值的倒数,而曲线型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斜率可以用过该点的切线的斜率来表示。在图(b)中,需求曲线D1过a点的切线AB的斜率的绝对值小于需求曲线D2过a点的切线FG的斜率的绝对值,所以,根据在解答(1)中的道理可推知,在交点a,在P和Q给定的前提下,需求曲线D1的弹性大于需求曲线D2的弹性。12.假定某商品销售的总收益函数为TR

6、120Q3Q2。求:当MR30时需求的价格弹性。解答:由已知条件可得MR1206Q30(1)得Q15由式(1)式中的边际收益函数MR1206Q,可得反需求函数P1203Q(2)将Q15代入式(2),解得P75,并可由式(2)得需求函数Q40。最后,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公式有ed13.假定某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6,现售价格为P4。求: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多少,才能使得销售量增加10% ?解答:根据已知条件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公式,有ed1.6由上式解得P0.25。也就是说,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0.25,即售价为P3.75时,销售量将会增加10%。第四章 生产论1. 下面(表41)是一张一种可变生产要

7、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表41可变要素的数量可变要素的总产量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122103244125606677080963(1)在表中填空。(2)该生产函数是否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如果是,是从第几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始的?解答:(1)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可以完成对该表的填空,其结果如表42所示:表42可变要素的数量可变要素的总产量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1222212610324812448122456012126661167701048708f(34)096377(2)所谓边际报酬递减是指短期生产中

8、一种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在达到最高点以后开始逐步下降的这样一种普遍的生产现象。本题的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具体地说,由表42可见,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从第4单位增加到第5单位时,该要素的边际产量由原来的24下降为12。3. 已知生产函数Qf(L, K)2KL0.5L20.5K2, 假定厂商目前处于短期生产,且K10。(1)写出在短期生产中该厂商关于劳动的总产量TPL函数、劳动的平均产量APL函数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L函数。(2)分别计算当劳动的总产量TPL、劳动的平均产量APL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L各自达到最大值时的厂商的劳动投入量。(3)什么时候APLMPL?它的值又是多少?解答:(

9、1)由生产函数Q2KL0.5L20.5K2,且K10,可得短期生产函数为Q20L0.5L20.510220L0.5L250于是,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有以下函数劳动的总产量函数:TPL20L0.5L250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APL (TPL/L)200.5L (50/L)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 (dTPL/dL)20L(2)关于总产量的最大值:令 (dTPL/dL)0,即 (dTPL/dL)20L0解得L20且 (d2TPL/dL2)10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20时,劳动的总产量TPL达到极大值。关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令 (dAPL/dL)0,即 (dAPL/dL)0.550

10、L20解得L10(已舍去负值)且 (d2APL/dL2)100L30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L达到极大值。关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由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20L可知,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考虑到劳动投入量总是非负的,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0时,劳动的边际产量MPL达到极大值。(3)当劳动的平均产量APL达到最大值时,一定有APLMPL。由(2)已知,当L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L达到最大值,即相应的最大值为APL的最大值200.510 (50/10)10将L10代入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20L,得MPL201010。很显然,当APLMPL10时,APL一定达

11、到其自身的极大值,此时劳动投入量为L10。4.区分边际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情况与规模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情况。解答:边际报酬变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时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化量,即边际产量的变化,而其他生产要素均为固定生产要素,固定要素的投入数量是保持不变的。边际报酬变化具有包括边际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情况。很显然,边际报酬分析可视为短期生产的分析视角。规模报酬分析方法是描述在生产过程中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均同比例变化时所引起的产量变化特征,当产量的变化比例分别大于、等于、小于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变化比例时,则分别为规模报酬递增、不变、递减。很显然,规模报酬分析可

12、视为长期生产的分析视角。第五章 成本论1. 表51(即教材第147页的表52)是一张关于短期生产函数Qf(L,eq o(K,sup6()的产量表:表51短期生产的产量表L1234567TPL103070100120130135APLMPL(1)在表中填空。(2)根据(1),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PL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PL曲线和MPL曲线。(提示:为了便于作图与比较,TPL曲线图的纵坐标的刻度单位大于APL曲线图和MPL曲线图。)(3)根据(1),并假定劳动的价格w200,完成下面相应的短期成本表,即表52(即教材第147页的表53)。表52短期生产的成本表LQTVCwLAVCf(wAP

13、L)MCf(wMPL)1102303704100512061307135(4)根据表52,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VC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VC曲线和MC曲线。(提示:为了便于作图与比较,TVC曲线图的纵坐标的单位刻度大于AVC曲线图和MC曲线图。)(5)根据(2)、(4),说明短期生产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解答:(1)经填空完成的短期生产的产量表如表53所示:表53短期生产的产量表L1234567TPL103070100120130135APL1015f(703)2524f(653)eq f(1357)MPL1020403020105(2)根据(1)中的短期生产产量表所绘制的TPL

14、曲线、APL曲线和MPL曲线如图51所示。图51(3)令劳动的价格w200,与(1)中的短期生产的产量表相对应的短期生产的成本表如表54所示:表54短期生产的成本表LQTVCwLAVCf(wAPL)MCf(wMPL)1102002020230400f(403)10370600f(607)541008008f(203)51201 000f(253)1061301 200f(12013)2071351 400f(28027)40(4)根据(3)中的短期生产成本表所绘制的TVC曲线、AVC曲线和MC曲线如图52所示:图52(5)公式AVCeq f(w,APL)和MCeq f(w,MPL)已经清楚表明

15、:在w给定的条件下,AVC值和APL值成相反方向的变化,MC值和MPL值也成相反方向的变化。换言之,与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先递增后递减的MPL值相对应的是先递减后递增的MC值;与先递增后递减的APL值相对应的是先递减后递增的AVC值。而且,APL的最大值与AVC的最小值相对应;MPL的最大值与MC的最小值相对应。以上关系在(2)中的图51和(4)中的图52中得到体现。在产量曲线图51中,MPL曲线和APL曲线都是先上升各自达到最高点以后再下降,且APL曲线与MPL曲线相交于APL曲线的最高点。相应地,在成本曲线图52中,MC曲线和AVC曲线便都是先下降各自达到最低点以后再上升,且AVC曲线

16、与MC曲线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此外,在产量曲线图51中,用MPL曲线先上升后下降的特征所决定的TPL曲线的斜率是先递增,经拐点之后再递减。相对应地,在成本曲线图52中,由MC曲线先下降后上升的特征所决定的TVC曲线的斜率是先递减,经拐点之后再递增。总之,通过读者亲自动手编制产量表和相应的成本表,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产量曲线和相应的成本曲线,就能够更好地理解短期生产函数及其曲线与短期成本函数及其曲线之间的关系。3. 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Q35Q215Q66。(1)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2)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TVC(Q)、 AC(Q)、 AVC(Q

17、)、 AFC(Q)和MC(Q)。解答:(1)在短期成本函数TC(Q)Q35Q215Q66中, 可变成本部分为TVC(Q)Q35Q215Q; 不变成本部分为TFC66。(2)根据已知条件和(1),可以得到以下相应的各类短期成本函数TVC(Q)Q35Q215QAC(Q) (TC(Q)/Q)/(Q35Q215Q66/Q)Q25Q15 (66/Q)AVC(Q) (TVC(Q)/Q)(Q35Q215Q/Q)Q25Q15AFC(Q) (TFC/Q) (66/Q)MC(Q) (dTC(Q)/dQ)3Q210Q154. 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Q)0.04Q30.8Q210Q5, 求最小的平均可变

18、成本值。解答:根据题意,可知AVC(Q) (TVC(Q)/Q)0.04Q20.8Q10。因为当平均可变成本AVC函数达到最小值时, 一定有 (dAVC/dQ)0。故令 (dAVC/dQ)0, 有 (dAVC/dQ)0.08Q0.80, 解得Q10。又由于 (d2AVC/dQ2)0.080, 所以, 当Q10时, AVC(Q)达到最小值。最后, 以Q10代入平均可变成本函数AVC(Q)0.04Q20.8Q10, 得AVC0.041020.810106。这就是说, 当产量Q10时, 平均可变成本AVC(Q)达到最小值, 其最小值为6。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8.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

19、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解答:(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2)购买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卡车生产时已经计入GDP了,当然买卖这辆卡车的交易手续费是计入GDP的。(3)买卖股票的价值不计入GDP,例如我买卖了一万元某股票,这仅是财产权的转移,并不是价值的生产。(

20、4)购买一块地产也只是财产权的转移,因而也不计入GDP。12.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包和菜豆。它们在1998年和1999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试求:1998年1999年数量 价格数量 价格书本100 10美元110 10美元面包(条)200 1美元200 1.5美元菜豆(千克)500 0.5美元450 1美元(1)1998年名义GDP;(2)1999年名义GDP;(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4)以1999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5)“GDP的变化

21、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这句话对否?(6)用1998年作为基期,计算1998年和1999年的GDP折算指数。解答:(1)1998年名义GDP1001020015000.51 450(美元)。(2)1999年名义GDP110102001.545011 850(美元)。(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实际GDP1 450美元,1999年实际GDP1101020014500.51 525(美元),这两年实际GDP变化百分比(1 5251 450)/1 4505.17%。(4)以1999年为基期,1999年实际GDP1 850(美元),1998年的实际GDP1001

22、02001.550011 800(美元),这两年实际GDP变化百分比(1 8501 800)/1 8002.78%.(5)GDP的变化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数量的变动,二是物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以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 GDP的基期的价格”这句话只说出了后一个因素,所以是不完整的。(6)用1998年作为基期,1998年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 450/1 450100%,1999年GDP折算指数1 850/1 525121.3%。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2. 能否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才是充分就业?解答:不能。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100%的

23、就业,即使经济能够提供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所以充分就业不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7. 若某一经济的价格水平1984年为107.9,1985年为111.5,1986年为114.5。问1985年和1986年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若人们对1987年的通货膨胀率预期是按前两年通货膨胀率的算术平均来形成。设1987年的利率为6%,问该年的实际利率为多少?解答:1985年的通货膨胀率为1985100%100%3.34%同理可得:19862.69%。1987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3.015%1987年的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6%3.015%2.98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