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高考热点一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607816 上传时间:2021-10-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政治高考热点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政治高考热点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政治高考热点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政治高考热点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高考热点一(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1年政治高考热点一:调控物价,保民生热点分析热点背景今年以来物价“涨”声一片,一片“涨声”已成为劫持公众幸福感的一大“主犯”。继“豆你玩”、“蒜你很”、“姜你军”之后,食用油、白糖、棉花等农产品价格也应声走高,经历了一波惊心动魄的涨价。就像一副推倒的多米诺骨牌,除了农产品价格集体上涨外,人们发现,有关吃、穿、住、行的价格都在上涨,物价因素正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四大族群”应时而动:“囤囤族”高筑“粮台”;“团购族”合作省金;“特搜族”嗅觉敏锐联合起来“地毯式”搜索特价商品,然后互通情报或是互相帮忙购买;“网购族”搜出低价;“四大族群”在与CPI“民间赛跑”。9月0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

2、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提出七项具体措施,表明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通知对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发改委、铁道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提出具体要求及行动措施,以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价格基本稳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11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会议确定了四项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此次调控措施不仅采用了传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突出了行政手段的应用。【经济学知识】1.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第一是货币发行过量、输

3、入性通胀。特别是最近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都在急剧上涨;流动性泛滥是物价上涨的罪魁之一,是通胀的祸首之一。热钱成为流动性泛滥推手。(流动性过剩(Excess Liquidity),简单地说,就是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在宏观经济上,它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第二,价格上涨,市场供需是主要因素。今年我国自然灾害造成部分地区蔬菜、水果产量下降导致的;第三,价值决定价格,农民种菜成本增加;流通成本是菜价上涨重要推手。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劳动

4、力、资本、土地资源快速向城市流动,农村的生产资源相对减少,农村的劳动力成本上升;蔬菜生产基地从大城市郊区逐步转向外地农村,流通环节增多、流通领域层层倒手批发、层层加码加价;运输成本增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重要原因。第四,通胀预期引起的惜售、炒作的因素。市场投机商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因素。第五,经济全球化,多个国家遭遇粮食减产,导致国际粮价普遍大涨。随着农产品市场的不断国际化,国内外市场的联系也日益紧密。从今年的情况看,多个国家遭遇粮食减产,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国际粮价普遍大涨。2.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措施【确保供应】各地应严格贯彻国务院要求,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

5、“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有效发挥地方政府“有形之手”的引导作用。【完善补贴】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增加对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生食堂的补贴。对稳定社会秩序、使调控更持续更有效地进行都大有益处。【增强调控】 措施:继续落实治理和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取消一批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加强监管】运用价格法等法律法规,整顿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抑制过度投机行为。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行为。切实维护普通消费

6、者的合法权益。【经济手段】继续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保持货币流动性的适度、均衡,合理控制流动性,防止游资炒作。3、国家的宏观调控。把握市场资源配置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区别:发生作用的途径和手段不同。市场配置资源是通过市场上价格、供求和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支配人们的经济活动,调节人、财、物的投放方向和数量比例;国家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控制和调节。二者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不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国家的宏观调控要在尊重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进行,是重要的资源配置方式。联系: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有国

7、家的宏观调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资源配置体系。要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续地发展,必须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4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它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5、通货膨胀。6、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是国家的重要政策。 财政政策是运用财政收入和支出来调节, 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来调节。对抗这轮物价上涨的最有效武器还是要综合运用货币、财政等宏观调控政策,收缩流动性。7.当前对物价加强宏观调控的意义 农产品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保持农

8、产品正常的生产流通和价格秩序,事关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坚决维护正常市场秩序,是当前管理社会通胀预期,促进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安定人民群众生活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哲学知识】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2、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三,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搞“一刀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9、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表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就必须树立群众的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物价特别是粮食、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一方面会增加消费者负担,特别是对城市低收入群体影响较大,值得高度关注;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副产品生产积极性,增加未来供给。物价调控应该在降低居民生活压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二者间找到平

10、衡,实现统筹兼顾。当务之急是既要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要有效缓解城市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压力。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普遍性,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和人类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正是无数具体事物的有限的变化和发展,才构成了整个世界的无限发展。5、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联系具有普遍性,因此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6、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意识能够反作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

11、效的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7、内外因辨证关系。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离不开外部条件,外因是事物的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的作用再大,也必须通过内因,而绝不可能撇开内因单独地起作用。总之,内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事物发展是内困

12、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要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当前物价上涨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第一是货币发行过量、输入性通胀。特别是最近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都在急剧上涨;第二,今年我国自然灾害造成部分地区蔬菜、水果产量下降导致的;第三,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快速向城市流动,农村的生产资源相对减少,农村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第四,通胀预期引起的惜售、炒作的因素。8、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13、。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是在尊重价值规律的前提,充分发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政治学思考】1、央行打出组合拳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执政地位;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的建设;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国家的职能。央行打出组合拳是国家履行经济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4、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试题演练】1、2010年9月0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提出七项具体措施,表明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通知对

14、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发改委、铁道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提出具体要求及行动措施,以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价格基本稳定。继7月1日发改委开出最高100万元的四笔哄抬农产品价格罚单后,13日,又公布了关于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拟对这些价格违法行为的经营者处以最高200万元的罚款。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在稳定农产品价格上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体现的政治学道理。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材料中,面对农产品价格上涨,国务院下发了通知,对各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提出具体要求及行动措施,加强宏观调控,保障价格基本稳定,体现了我国政府积极行使经济职能和社会

15、公共服务职能,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体现了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理念。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农产品价格如何,不仅关系到城里人的生活消费,更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水平。从宏观层面看,若任由菜价上涨,今年全年CPI涨幅控制在3%以下的目标将很难达到;从民生层面看,菜价大涨,将使城镇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的居民生活压力大增。体现了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发改委开出最高100万元的四笔哄抬农产品价格罚单后,又公布了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是用法律手段对农产品价格进行宏观调控。2、材料一 与7月初相比,全国36个大中城市蔬菜、猪肉批发价和鸡蛋零售价等都上涨较多。年内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与中秋、

16、国庆双节的“突涨”叠加在一起,近日“菜篮子”确实不轻松。“菜篮子”里装着农民的收入,农产品价格上涨与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上升步调一致,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有利于保供给促增收,有利于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菜篮子”里也盛着市民的支出,农产品价格上涨让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压力大增。因此、物价调控既要顾市民也要顾农民。(1)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物价调控既要顾市民也要顾农民的合理性。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 的创造 者,要求树立群众 观点和坚持 群众路线。党中央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是树立树立群众 观点和坚持 群众路线的体现。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党中央着

17、力保障、改善民生,有利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要求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用正确的社会意识指导社会存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由我国当前民生问题突出这一社会存在决定的,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与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材料二 09月0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提出七项具体措施,表明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2)用政治学知识分析:中央对民生问题高度重视的原因。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科学

18、发展观、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目标,所以必须对民生问题高度重视。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国家机关要切实履行国家职能,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是国家机关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职能的具体体现。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表明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坚持执政为民、依法执政,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 国家机关必须坚持

19、对人民负责的原则。3、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蔬菜生产和市场供应工作,通过实施“菜篮子”工程等政策措施,促进了蔬菜生产和流通快速发展,蔬菜产量大幅增长,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市场流通体系逐步完善,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但近年来,由于一些地区“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弱化,措施不落实,蔬菜生产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依然偏低,流通设施能力不足,造成部分大城市蔬菜自给率过低、蔬菜价格大起大落、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并存等问题日益突出。对此,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把解决当前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促

20、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实施“菜篮子”工程既“找市场”又“找市长”的正确性。(1)单纯的市场调节存在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因此,应该“找市长”,即政府要对物价进行宏观调控,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4分) (2)市场能及时、灵活的反应市场供求变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能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找市场”。(4分)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把“有形手”和“无形手”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找

21、市场”;又“找市长”,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4分)4. 材料一;今年以来物价“涨”声一片,一片“涨声”已成为劫持公众幸福感的一大“主犯”。继“豆你玩”、“蒜你很”、“姜你军”之后,食用油、白糖、棉花等农产品价格也应声走高,经历了一波惊心动魄的涨价。就像一副推倒的多米诺骨牌,除了农产品价格集体上涨外,人们发现,有关吃、穿、住、行的价格都在上涨,物价因素正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在一切皆涨唯有工资原封不动的年月,“能省就省”成为王道。“四大族群”应时而动:“囤囤族”高筑“粮台”;“团购族”合作省金;“特搜族”嗅觉敏锐联合起来“地毯式”搜索特价商品,然

22、后互通情报或是互相帮忙购买;“网购族”搜出低价;“四大族群”在与CPI“民间赛跑”。材料二;在“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糖高宗”、“苹什么”、“煤超疯”等网络热词的背后,都是网友们对物价上涨的无奈。日前一位成都女孩在网站上推出的“菜奴省钱攻略”红透网络半边天,“菜奴”、“团团族”、“海豚族”等新词也应运而生。继大家耳熟能详的“房奴”、“车奴”、“孩奴”,“卡奴”之后,“菜奴”一词也广为流传。网友“买菜省钱计”为“菜奴”支招:“避开早高峰,改早上买菜为晚上买菜”,“男摊主比女摊主更好打交道”,“多看天气预报,明天下雨今天就多买点菜”更有网友调侃,“在自家的走廊和阳台种大葱,想吃就拔一

23、根”。(1)网络热词的诞生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在“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糖高宗”、“苹什么”、“煤超疯”等网络热词的背后,都是网友们对物价上涨的无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网络热词的诞生是对物价上涨的真实反映。“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糖高宗”、“苹什么”、“煤超疯”等网络热词的诞生是网民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说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2)运用经济学知识,为当前增强公众幸福感出谋划策。调控物价保民生。确保供应;完善补贴;增强调控;加

24、强监管;继续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有效发挥地方政府“有形之手”的引导作用。切实维护普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力发展经济,不断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人民顺利就业,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使人民开拓自己的生活,展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风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实现教育公平。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使他们彻底解除后顾之忧。完善

25、和理顺分配关系分配制度,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高考热点练习二:重视改善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民生”概念应有准确界定】 一是民生问题就是指与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直接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包括食、衣、住、行等基本需要,具体内容包括,老有所终(人人享有养老保险)、壮有所用(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幼有所长(少年儿童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享受基础的义务教育)、鳏寡孤独废疾者有所养(对无保户、残疾人等丧失劳动能力的群体实施社会救济)等等。不论在什么社会形态下的政府,对这些民生问题都必须首先予以重视和解决,否则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和政权更迭。二是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对于

26、广大人民群众应尽的重要责任,各级政府应当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其组织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目的,并通过公正合理的制度安排加以实现。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民生问题是一个动态性很强的概念,在不同社会和相同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中,广大人民群众对民生问题的期望和诉求各不相同。 我国现阶段的民生问题,其内涵是指各级政府有责任解决的与广大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直接相关的基本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不将与广大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间接相关的、非基本的问题作为民生问题的内涵,是因为民生问题的内涵包括了这方面的内容,其外延范围势必太大,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一切领域,无所不包,不仅不宜操作和把握,还容易冲淡人们对于直

27、接的、切身的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改善。 从上述民生问题的概念出发,各级政府应当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体,有责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基本的发展机会、基本的发展能力、基本的权益等。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保障生存权,使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并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有所提高。各级政府相应的责任主要是对无法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最基本生活资料的弱势、贫困群体实施社会救济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所有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养老保险。二是保障最基本的受教育权,为未成年人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各级政府相应的责任主要是兴办公立的中小学,为所有愿意读书的少年儿童提供免费的教育,并对困难家庭的学生寄宿提供帮助。三是保

28、障劳动权,为适龄劳动人群提供就业岗位,以解决其基本的“生计来源”问题。各级政府相应的责任主要是实施充分就业的政策,尽可能降低失业率,并对就业困难的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等方面的帮助。四是保障最基本的健康权,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础性的公共卫生环境和条件。各级政府相应的责任主要是兴办公立的遍布城乡的基础医疗卫生机构,免费提供传染病疫苗,实施传染病防治和疾病控制(包括通过环保投入和制度监管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清洁空气、卫生饮水、安全食品、有效药品等与健康有关的生存条件),以及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险和为存在工伤事故的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提供工伤保险。五是提供基础性的住房保障,对城市中低

29、收入家庭居住条件的改善提供帮助。各级政府相应的责任主要是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以及通过组织兴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措施帮助广大人民群众购房或租房,实现住有所居。六是提供基础的出行条件,使广大人民群众用得上、用得起普通的交通工具。各级政府相应的责任主要是为城镇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廉价的公交系统,为农村居民修建简便通畅的道路。 上述由民生问题的内涵确定的个方面的外延范围,属于较低层次的、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基础保障性,这主要是针对生产性和高档体育文化娱乐设施的公共投入而言的。只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状态和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公共投入,才属于解决民生问题的投入。而像铁路、高速公路

30、、港口码头、机场、豪华大剧院、高档体育中心、大型城市广场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方面的多数事项,与民生改善较为间接,不应当算作民生投入。二是生活保底性,这主要是针对高福利政策而言的。当前我们应当着重解决好具有生活保底特征的民生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财力的大幅度提升以及现代社会制度的全面确立,需要进一步考虑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社会福利问题,以提升生活质量。三是增益不可逆性,这主要是就改善民生的技术操作层面而言的。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一般要注意做“加法”,慎用“减法”。民生政策具有明显的增益不可逆性,由此决定民生投入的连续性和呈刚性增长的趋势。 【经济学知识】1、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

31、和服务。2、保障劳动者的权利3、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4、国民收入的分配要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调整国民收入格局,提高两个比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5、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哲学知识】1、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要自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3、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5、处理复杂事物,首先抓住主要矛

32、盾。【政治知识】1.解决民生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也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表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2.解决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追求的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3.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包括使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关注民生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4.解

33、决民生问题是有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是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5、解决民生问题要全面履行国家职能。6.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改善民生奠定物质基础。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7.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加强民主管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党和政府要推进经济、文化、政治体制改革,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权利,为人民生活提供制度保障。8、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试题演练】1我国政府努力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1)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

34、因素之一。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2)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注重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2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35、,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为什么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2)注重效率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只有注重效率,才能调动各类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实现社会公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3)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要求。只有注重公平,才能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实现共同富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3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

36、际,提出解决我国社会公平问题的主要经济措施。(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3)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4)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4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政策体系逐步以民生为导向。结合经济学知识,说

37、明我国财政政策体系以民生为导向的原因。(1)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2)财政政策体系以民生为导向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财政政策体系以民生为导向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4)中央财政预算大力支持解决基本民生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5运用政治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

38、的领导核心,民主执政是党的执政方式之一。(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以人为本。6运用政治学知识,说明政府如何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1)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2)政府要全面正确履行好各项职能,即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3)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4)政府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39、(5)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7从政治学角度,谈谈为什么要实现公平正义。(1)公平正义,主要体现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等。(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公平正义,有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政府依法行政,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助于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8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党和国家及时调整分配政策的必要性。(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

40、出发,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根据客观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党和国家对分配政策做出了及时调整。(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央根据近年来不同阶段的形势特点,调整了相关的分配政策。(3)规律是客观的,要求人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党和国家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相关分配政策进行及时调整,保证了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9运用哲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此,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投入,都要注重人民群众实际最关心的问题。(2)在复杂事物

41、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因此,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改善民生力度。(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践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所以,国家关注“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加大对“民生”的改善力度。(4)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热点三】日本大地震【背景材料】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大地震摧毁了日本福岛部分核反应堆,导致核辐射,

42、于是人们对核能出现了褒贬不一看 法 核能在上世纪中期得到广泛运用,它的诸多优点为我们所公认:不会像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那样产生大气污染,也不会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核燃料的能量密度是化石燃料的数百万倍。在核能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最大的担忧在于,人为或极端环境因素有可能导致放射性核物质外泄,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日本核泄漏事故为人类利用核能敲响了警钟。事实上,每种能源的开发利用都伴随着风险和弊端。石油钻探过程中可能出现油井爆炸和原油泄漏;煤炭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矿难;利用太阳能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对待此次事故的正确的态度是以之为鉴,定期做好核电站的维护和检查,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提高安全利用核能的能力、 防范

43、其潜在的危害。【猜题理由】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它具有诸多优点为世界所公认,世界各国都非常推崇核能,它的利用对全球大气质量的改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符合世界各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节能减排的理念。然而日本大地震导致日本核电站破坏,出现核辐射,危及到人类生存的环境和生命健康。由此引起人们对核能和核电站重新认识和思考。因此2011年高考中这方面据对有涉及特别是如何认识核能,需引起考生的注意。【原创试题】1.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1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原理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矛盾作为哲学上的核心章节,每年都站很大的分值,本题以核辐射为背景来考察学生对矛盾有关知

44、识的掌握情况。主要知识点:矛盾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主次方面。【答案】(1)事物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关系,核能及其他能源自身的弊和利是对立统一关系。(2)矛盾具有普遍性,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对于任何事物我们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用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针对核能等各种能源,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其优点和缺点,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克服其缺点,化害为利,为人类谋福利。(3)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即两个方面,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对核能和其他能源,我们在认识到它们的优点同时,还要认识缺点,只有这样才能科学正确利用它们。(4)矛盾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核能和其他

45、能源他们之间相比较,都有区别于其它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结合他们自身的优缺点,具体分析,有选择和鉴别的加以利用。(5)任何矛盾都包含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因此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做出正确的评价。对于核能和其他能源,我们在认识或者评价时,要着重抓住它们的主要方面,这样才能权衡利弊,形成对它们全面、完整、准确的认识。(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依懒又相互排除,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于核能危及环境、人类安全这个次要方面,我们一定严防死守,制定正确的措施,建立定期安检机制和应急机制。(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在核能和其他能源利用方面,我们要分析利弊,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优点),同时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方面(缺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