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零件建模放置特征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516894 上传时间:2021-10-1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4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单片机零件建模放置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单片机零件建模放置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单片机零件建模放置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单片机零件建模放置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零件建模放置特征(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CH5 零件建模的放置特征Pro/ENGINEER Wildfire提供了许多类型的放置特征,如孔特征、倒角特征和抽壳特征等。在零件建模过程中使用放置特征,用户一般需要给系统提供以下信息:放置特征的位置和放置特征的尺寸。本章将详细介绍如下放置特征的建立方法:1、 孔特征的建立方法2、 圆角特征的建立方法3、 倒角特征的建立方法4、 抽壳特征的建立方法5、 肋( Rib)的建立方法6、拔模 ( Draft)的建立方法零件建模的放置特征通常是指由系统提供的或用户自定义的一类模板特征。它的特征几何形状是确定的,由用户通过改变其尺寸,得到不同的相似几何特征,如打孔,用户通过改变孔的直径尺寸,可得到一系

2、列大小不同的孔。Pro/ENGINEER Wildfire提供了许多类型的放置特征,如打孔特征、倒角特征和抽壳特征等。在零件建模过程中使用放置特征,用户一般需要给系统提供以下几方面信息。 放置特征的位置。如打孔特征,用户需要首先为系统指定在哪一个平面上打孔,然后需要确定孔在该平面上的定位尺寸。 放置特征的尺寸。如打孔的直径尺寸、圆角特征的半径尺寸、抽壳特征的壁厚尺寸等。基础知识在使用孔命令制作孔特征时,只需指定孔的放置平面并给定孔的定位尺寸及孔的直径、深度即可。1 孔特征直孔直孔草绘孔草绘孔标准孔标准孔标准孔标准孔Liner Radial Coaxial在Pro/ENGINEER Wildfi

3、re中把孔分为“简单孔”、“草绘孔”和“标准孔”。除使用前面讲述的减料功能制作孔外,还可直接使用Pro/ENGINEER Wildfire提供的【孔】命令,从而更方便、快捷地制作孔特征。 n特征成长特征成长深度深度:Blind:由用户指定特征的深度值。由用户指定特征的深度值。Thru Next:控制一个特征的建立是控制一个特征的建立是从绘图平面沿着延伸方向一直延伸到穿从绘图平面沿着延伸方向一直延伸到穿越下一个面。越下一个面。Thru All:穿过整个零件。穿过整个零件。Thru Until:从绘图平面沿着延伸:从绘图平面沿着延伸方向一直延伸到穿越用户所指定的面方向一直延伸到穿越用户所指定的面U

4、pTo Pnt/Vtx:从从绘图平面沿着:从从绘图平面沿着延伸方向一直延伸到穿越用户所指定的延伸方向一直延伸到穿越用户所指定的点为止点为止UpTo Curve:从从绘图平面沿着延:从从绘图平面沿着延伸方向一直延伸到穿越用户所指定的线伸方向一直延伸到穿越用户所指定的线为止为止UpTo Surface:从从绘图平面沿着:从从绘图平面沿着延伸方向一直延伸到穿越用户所指定的延伸方向一直延伸到穿越用户所指定的面为止面为止特征成长方向特征成长方向1.1 孔的定位方式使用【孔】命令建立孔特征,应指定孔的放置平面并标注孔的定位尺寸,系统提供4种标注方法:线性、径向、直径、同轴。单击菜单【插入】【孔】选项,或单

5、击按钮 ,打开如图7-1所示的孔特征操控板。该面板中各功能选项的意义说明如下。 放置:单击该按钮,显示如图7- 2所示的面板,在该面板进行放置孔特征的操作。 主参照:该栏中定义孔的放置平面信息。 次参照:在该栏定义孔的定位信息 反向:改变孔放置的方向。图7- 2 在面板上放置孔特征操作 线性:使用两个线性尺寸定位孔,标注孔中心线到实体边或基准面的距离,如图7-3所示,标注的信息将显示在图7-2所示的面板中。图7-3 使用两个线性尺寸定位孔 径向:使用一个线性尺寸和一个角度尺寸定位孔,以极坐标的方式标注孔的中心线位置。此时应指定参考轴和参考平面,以标注极坐标的半径及角度尺寸,如图7-4所示。图7

6、-4 标注极坐标的半径及角度 直径:使用一个线性尺寸和一个角度尺寸定位孔,以直径的尺寸标注孔的中心线位置,此时应指定参考轴和参考平面,以标注极坐标的直径及角度尺寸。 同轴:使孔的轴线与实体中已有的轴线共线,在轴和曲面的交点处放置孔。 形状:单击此按钮,显示如图7-5所示的面板。在该面板设置孔的形状及其尺寸,并可对孔的生成方式进行设定,其尺寸也可即时修改。 注释:当生成“标准孔”时,单击该选项,显示该标准孔的信息。 属性:单击该选项,在打开的面板中显示孔的名称(可进行更改)及其相关参数信息。图7-6 创建标准孔的操控板1.2 简单孔使用【孔】命令,在孔特征操控板中,通过选定放置平面,给定孔的形状

7、尺寸及定位尺寸即可完成孔特征。建立简单孔的操作步骤如下: 单击菜单【插入】【孔】选项,或单击按钮 ,系统显示孔特征操控板。 选择孔的类型为“简单”。 确定孔的放置平面及孔的尺寸定位方式,并相应标注孔的定位尺寸。 输入孔的直径,选定深度定义方式,并相应给出孔的深度。 单击控制面板中的【预览】按钮观察生成的孔特征,单击控制面板中的按钮 ,完成孔特征的建立。 提示提示:建立简单孔,只需选定放置平面,给定形状尺寸与定位尺寸即可,而不需要设置草绘面、参考面等,这也是将孔特征归为放置特征的原因。实例实例在长方体模型中建立如图7-7所示的简单孔。图7-7 建立简单孔1.3 草绘孔所谓草绘孔就是使用草图中绘制

8、的截面形状完成孔特征的建立,其特征生成原理与旋转减料特征类似。选择“草绘”类型,建立孔使用的特征操控板,如图7-15所示。 图7-15 建立孔使用的特征操控板:打开一个草绘文件,该文件作为建立草绘孔特征的草绘剖面。:点击该按钮,直接进入草绘环境,绘制建立草绘孔特征的草绘剖面。绘制草绘孔的步骤如下: 单击菜单【插入】【孔】选项,或单击按钮 ,系统显示孔特征操控板。 选定孔的类型为“草绘”。 单击按钮 打开一个草绘文件,或单击按钮 进入草绘环境绘制一个剖面。 在草绘状态绘制一条旋转中心线和剖面,并标注尺寸。 完成步骤 ,系统返回孔特征操控板。 单击【放置】按钮 ,在打开的面板中设定孔的放置平面及孔

9、的尺寸定位方式,并相应标注孔的定位尺寸。 单击【预览】按钮,观察完成的孔特征;单击按钮 ,完成孔特征建立。 提示:绘制的剖面至少要有一条边与旋转中心线垂直。实例实例绘制如图7-16所示模型中的草绘孔 图7-161.4 标准孔在Pro/ENGINEER 2001以上版本中新增了“标准孔”类型(ISO、UNC、UNF三个标准)并允许用户选择孔的形状,如埋头孔、沉孔等。建立标准孔的过程与前述两种孔的建立过程基本上是一样的,下面以实例说明其具体操作过程。实例 步骤1 打开练习文件 步骤2 选择标准孔建立方式 步骤3 采用径向标注方式完成孔特征圆角特征在零件设计中必不可少,它有助于模型设计中造型的变化或

10、产生平滑的效果,如图7-28所示为四种常用圆角类型的示意图。2 圆角特征在Pro/ENGINEER Wildfire中,圆角特征非常丰富,读者应注意学习和使用。单击【圆角】工具按钮 或单击菜单【插入】【倒圆角】选项,显示如图7-29所示的圆角特征操控板。现将其各功能选项说明如下。图7-29 圆角特征操控板 设置:单击该按钮,显示如图7-30所示的面板,在该面板上设定模型中各圆角或圆角集的特征及大小。过渡:要使用此面板,必须激活“过渡”模式。该栏中列出除缺省过渡外的所有用户定义的过渡。 段:在此面板上可查看倒圆角特征的全部倒圆角集,查看当前倒圆角集中的全部倒圆角段,修剪、延伸或排除这些倒圆角段,

11、以及处理放置模糊问题。 选项:单击该按钮,在弹出的面板中选择创建实体圆角或者曲面圆角。 属性:单击该按钮,显示当前圆角特征名称及其相关信息。 建立圆角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 单击菜单【插入】【倒圆角】命令;或单击按钮 ,打开圆角特征操控板。 单击【设置】按钮,在打开的面板中设定圆角类型、形成圆角的方式、圆角的参照、圆角的半径等。 单击【圆角过渡】模式按钮 ,设置转角的形状。 单击【选项】按钮,选择生成的圆角是实体形式还是曲面形式。 单击【预览】按钮,观察生成的圆角,单击按钮 ,完成圆角特征的建立。 n提示:如果想把几条边的圆角放入同一组(集)中,即同时具有一个圆角半径,应按下Ctrl键,然后单击

12、要加入的边线即可。图7-31 要制作的零件模型实例实例本例练习建立常用圆角的方法,制作如图7-31所示的零件模型 打开练习文件 步骤1 步骤2 建立全圆角图7-35 选取箭头指示的平面为驱动曲面 图7-33 选择箭头指示的面和与该面平行的背面 步骤3 建立变半径圆角 提示:图中“0.20”、“0.5”分别指圆角控制点在圆角片上的位置比例。如“0.5”指圆角控制点位于圆角片的中点。 步骤4 建立曲线驱动圆角图7-43 单击【通过曲线】按钮 步骤5 建立转角图7-48 “相交”形式下的结果图7-49 分别设置R、L2,L3的值图7-50 预览结果 图7-51 选择底面为放置圆角的曲面 Pro/EN

13、GINEER Wildfire提供两种方式的倒角,即边倒角和拐角倒角,并可对多边构成的倒角接头进行过渡设置。建立倒角的基本原则同倒圆角。边倒角包括4种倒角类型: 45D:在距选择的边尺寸为D的位置建立45的倒角,此选项仅适用于在两个垂直平面相交的边上建立倒角。 DD:距离选择边尺寸都为D的位置建立一倒角。 D1D2:距离选择边尺寸分别为D1与D2的位置建立一倒角。 角度D:距离所选择边为D的位置,建立一个可自行设置角度的倒角。3 倒角特征仅用于两个垂直平面的交线仅用于两个垂直平面的交线图7-52 当使用“插入/倒角/拐角倒角”方式时,会显示如图7-52所示的菜单,让用户选择尺寸点或直接输入尺寸

14、的方式来定义各个方向的D值。实例实例制作如图7-55所示的几种倒角。图7-55 要制作的几种倒角建立箱体类零件,常常用到抽壳特征。抽壳特征一般放在圆角特征之前进行。单击【抽壳】工具按钮 ,系统显示如图7-64所示的抽壳特征操控板。单击该特征操控板中的【参照】按钮,然后指定模型中要移走的面,在面板中设定抽壳厚度即可完成模型的抽壳特征。 4 抽壳特征建立抽壳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 单击菜单【插入】【壳】选项,或单击按钮 ,打开抽壳特征操控板。 在模型中选择要移除的面。如果要移走多个面,应按下Ctrl键,然后依次单击要移走的面。 设定壳体厚度及去除材料方向。 单击【预览】按钮,观察抽壳情况,单击按钮

15、,完成抽壳特征。提示:在参照面板中可对指定的抽壳面设定厚度,如图7-65所示。图7-65 对抽壳面设定厚度制作如图7-66所示的抽壳模型。实例综合范例使用孔特征、抽壳特征、圆角特征,制作如图7-71所示的模型。筋特征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邻平面间添加加强筋,该特征是一种特殊的增料特征。根据相邻平面的类型不同,生成的筋分为:直筋和旋转筋两种形式。相邻的两个面均为平面时,生成的筋称为直筋,即筋的表面是1个平面;相邻的两个面中有1个为弧面或圆柱面时,草绘筋的平面必须通过圆柱面或弧面的中心轴,生成的筋为旋转筋,其表面为圆锥曲面。5 筋特征筋特征单击菜单【插入】【筋】选项或单击按钮 ,打开如图6-86所

16、示的筋特征操控板,各功能选项的意义说明如下。 定义:建立或修改筋特征的草绘截面(对已有的筋特征进行修改时,该按钮显示为【编辑】)。 反向:控制筋特征的生成方向是向外还是向内,如图6-87所示。 图6-87 筋特征生成方向实例使用筋特征建立如图6-89所示模型中的直筋和旋转筋。 步骤1 打开练习文件 图6-89 步骤2 建立直筋 步骤3 建立旋转筋综合练习综合练习本节综合利用前面所学的拉伸特征、旋转特征、扫描特征、筋特征,建立如图6-96所示的模型。拔模时参数的定义:拔模时参数的定义: 1、拔模面(Draft Surfaces ) : 欲拔模的面。 2、Neutral Plane: 中平面,此面

17、与要进行拔模的面的交线为拔模斜面的旋转轴。 3、Draft Direction: 拔模参考方向,此方向与指定参考面垂直。该方向为右手法则的四指方向,母指沿着旋转轴方向,此方向决定了那一边材料欲增加或减少。 4、Draft Angle: 拔模角度。中中平平面面参参考考面面拔拔模模面面中平面中平面参考面参考面不分割不分割平面分割平面分割草绘分割草绘分割中曲线中曲线举例举例中平面中平面12曲线分割曲线分割中曲线中曲线不分割不分割7.7 课后练习课后练习1思考题(1)在Pro/E野火版中可以建立哪几种类型的孔?各有何特点?(2)孔的定位方式有哪几种?如何具体操作?(3)请说出几种常见的圆角类型,并简述其具体实现步骤。(4)“边倒角”与“拐角倒角”有何不同?如何建立这两种类型的倒角?(5)简述建立抽壳特征的操作步骤。(6)在抽壳特征中如何移走多个面?如何设定壳体不同面的厚度? 2上机题(1)要求使用拉伸特征、孔特征、倒角特征、圆角特征、扫描特征,以拖动方式快速绘制出如图7-80所示的杯子模型。图7-80 杯子的模型(2)使用拉伸特征、孔特征、倒角特征,圆角特征、抽壳特征,大致绘制如图7-81所示的箱体零件模型。 图7-81 箱体零件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