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完整)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468703 上传时间:2021-10-14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1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完整)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完整)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完整)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完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完整)(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钢结构课程设计钢桥课程设计设计任务书 简支上承式焊接双主梁钢桥设计(题目)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指导教师 土木工程系 目录1 设计题目与基本资料11.1 设计题目11.1.1设计资料11.2 设计内容及步骤21.2.1 设计内容21.2.2 设计步骤22 内纵梁设计32.1 永久作用效应计算32.2 可变作用效应计算42.3 内纵梁和横梁的连接53 外纵梁设计63.1 永久作用效应计算63.2 可变作用效应计算63.3 外纵梁与横梁连接84 中横梁设计84.1 主跨部分的弯矩和剪力94.1.1 永久作用效应94.1.2 可变作用效应104.2 主跨截面124.2.1

2、最大弯曲应力验算134.2.2 最大剪应力验算134.2.3 折算应力验算134.2.4 横梁整体稳定验算144.2.5 刚度验算144.2.6 疲劳验算144.2.7 加劲肋设置154.2.8 横梁与主梁连接154.2.9 翼板与腹板的焊接154.3 横梁悬臂部分设计164.3.1 最大弯曲应力验算174.3.2 最大剪应力验算174.3.3 整体稳定验算174.3.4 疲劳验算174.3.5 悬臂部分加劲肋设计184.3.6 横梁与主梁的连接184.3.7 翼缘与腹板焊接184.4 横梁在主梁出的拼接185主梁的设计195.1 主梁上的永久作用效应195.2主梁上的可变作用效应205.2.

3、1 计算横向分布系数205.2.2 计算可变作用效应215.3 截面尺寸拟定245.4 主梁验算245.4.1 跨中最大弯曲应力验算245.4.2 支点最大剪应力255.4.3 折算应力验算265.5 横梁整体稳定性验算275.6 刚度验算285.7 疲劳验算285.8 加劲肋设置295.9 翼缘与腹板焊接315.10 局部稳定验算326 水平纵联的设计326.1 设计基准风压计算326.2 水平纵联杆件内力及验算336.2.1 水平纵联斜杆336.2.2 水平纵联直杆验算346.3 水平纵联连接356.3.1 水平纵联斜杆356.3.2 水平纵联直杆351 设计题目与基本资料1.1 设计题目

4、简支上承式焊接双主梁钢桥设计1.1.1设计资料:1)桥梁跨径及桥宽:桥梁跨径:34m 梁长:33.96m 计算跨径:33.6m 桥宽:净9m+21.0m2)设计荷载公路I级,人群荷载3.0kN/m23.5kN/m2,,每侧的栏杆及人行道构件的自重作用力为5kN/m;计算风荷载时,按照桥梁建于河北省刑台市进行考虑3)材料 设计用钢板:型号16Mnq,即Q345qD,其技术标准应符合桥梁用结构钢GB/T 714-2008Q345qD的设计参数为:弹性模量Es=2.1105MPa,热膨胀系数为1.2105/,拉、抗压及抗弯强度f=295MPa,剪应力fv=170MPa,剪切模量G=0.81105MP

5、a;型号为A3,即Q235qD,其技术标准应符合桥梁用结构钢GB/T 714-2008本设计中用A3钢(2) 其他普通钢筋:采用热轧R235、HRB335钢筋,凡钢筋直径12mm,均采用HRB335钢筋;凡钢筋直径12mm,均采用R235钢筋(3) 桥面板混凝土:C50微膨胀钢纤维混凝土,容重取25kN/m34)设计依据参考书:现代钢桥(上册),吴冲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P117P163钢桥(第二版),徐君兰,孙淑红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年4月第二版,P9P21钢桥构造与设计,苏彦江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P12P28设计规范:公路桥涵设

6、计通用规范JTJ 021-89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桥梁用结构钢GB/T 714-200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其他相关规范注:1.可变荷载中的汽车荷载(包括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取用公路桥涵设计通 用规范JTG D60-2004第2425页的数值及尺寸。 2. 计算汽车荷载冲击力时,冲击系数取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 第23页 表2.3.2-2中的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3. 进行强度及稳定性验算时,容许应力应乘以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 计规范JTJ

7、 025-86 第6页的表1.2.10中的提高系数。 4. 荷载组合时,取用标准值。1.2 设计内容及步骤1.2.1 设计内容:1)主要承重构件的设计荷载计算:包括内纵梁、外纵梁、中横梁、主梁、联接系 等;2)根据设计荷载选择适合的构件截面及型式;3)相关的强度及稳定性验算;4)设计图纸的绘制:包括钢板梁桥的平面布置图,横梁的断面布置图,连接件的 细部构造图等。1.2.2 设计步骤:荷载传递路径:桥面板纵梁横梁主梁1)混凝土桥面板:板厚为15cm;设计为支承于纵梁之间的简支板;2)内纵梁S2:中到中的间距为2.5m,两端简支;承受的荷载主要有:恒载(桥面板)+活载(汽车荷载+冲击力);根据计算

8、出的荷载值选择合适的构件截面型式;3)外纵梁S1:两端简支,承受人行道、桥面板等的恒载及汽车荷载;根据计算出的荷载值选择合适的构件截面型式;4)中横梁B2:按照简支梁进行设计,两边还有对称的悬臂。 B2承受自重和混凝土桥面自重引起的均布荷载,同时还承受纵梁S1上传来的集中荷载以及和从几个支于其上的纵梁S2上传来的集中荷载;根据计算出的荷载值选择合适的构件截面型式;对选定的构件进行相关的焊缝或螺栓连接的验算;1)中横梁B2的悬臂部分设计:一般设计为变截面,从悬臂根部向外,腹板高度递 减;根据悬臂部分承受的负弯矩设计悬臂部分和横梁的连接;根据悬臂部分承受的剪力设计悬臂部分和主梁的连接;对设计的尺寸

9、进行相关的验算;2)主梁:两端简支,承受的荷载大部分是由横梁通过集中力的形式传递过来的。计算时,可视为直接从桥面板传来的均布荷载,以简化计算;取车道荷载,按最不利位 置加载;根据计算出的荷载值选择合适的构件截面型式,要确定主梁的腹板尺寸、翼缘的尺寸、横向加劲肋等;支座处还要进行支承加劲肋的设计;3)联结系水平纵联:主梁的每块翼缘板都各承受一半的横向风荷载;桥面板协同上翼缘共同抵抗风荷载,故上缘不需要水平纵联。需进行下翼缘水平纵联的设计;将风荷载视为均布可变荷载,垂直作用在主梁上;根据计算出的荷载值选择合适的构件截面型式;对选定的构件进行水平方向屈曲和竖直方向屈曲的验算;纵联的连接验算2 内纵梁

10、设计2.1 永久作用效应计算内部纵梁间距为2.5m。两端简支,内纵梁跨度为5.6m,内纵梁的布置见图2-1图2-1 内纵梁布置图(单位:cm)内纵梁的恒载值见表2-1。表2-1 内纵梁上的恒载()桥面板梗肋(假定)纵梁(假定)每根纵梁上的恒载由恒载引起的最大弯矩位于跨中:由恒载引起的最大剪力位于支承处:2.2 可变作用效应计算1、冲击系数:2、计算横向分布系数,布载图式见图2-2图2-2 横向分布系数简图(单位:cm)由布载图式得横向分布系数为:3、纵向布载图式见图2-3,经分析知:最大弯矩发生在跨中截面,最大剪力发生在支承截面处。图2-3 最不利荷载布置图(单位:cm)(左弯矩,右剪力)可变

11、作用(汽车)引起的跨中最大弯矩:可变作用(汽车)引起的支承处最大剪力:内纵梁的最大弯矩及剪力见表2-2表2-2 内纵梁上的最大弯矩及最大剪力内力恒载活载总计弯矩()42.57259.43402剪力()30.41303.33333.74A3钢制成的纵梁,其容许弯曲应力为,所需截面模量为:A3钢制成的纵梁,其容许剪应力为,所需腹板面积为:选用的H型钢,其提供的截面模量为,腹板面积为。2.3 内纵梁和横梁的连接M24单个高强螺栓抗剪承载力为,表面采用喷砂的处理方法,单个摩擦型连接高强螺栓抗剪容许承载力为:k为系数,根据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第1.2.6条取1.7故所需螺栓

12、个数为:,取6个螺栓。3 外纵梁设计3.1 永久作用效应计算外纵梁两端简支,跨度为5.6m,承受人行道荷载以及汽车荷载。假定板梁和桥面板之间以简支相连,外纵梁和板梁之间2.2m宽范围内的恒载将按比例进行分配。外纵梁上的恒载集度见表3-1.表3-1 外纵梁上的恒载()栏杆及人行道桥面板纵梁、挑梁及横向联系的假定每根纵梁上的恒载跨中由恒载引起的最大弯矩:支承处由恒载引起的最大剪力:3.2 可变作用效应计算1、冲击系数:2、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横向布载简图见图3-1图3-1 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简图(单位:cm) 3、经分析知:最大弯矩发生在跨中截面,最大剪力发生在支承处。最不利荷载布载图见图3-2图3-

13、2 最不利荷载布置图(单位:cm)可变作用(汽车)标准效应:可变作用(汽车)冲击效应: 可变作用(人群)标准效应: 外纵梁的最大剪力见表3-2表3-2 外纵梁上的最大弯矩和剪力内力恒载活载冲击作用总计弯矩()116.68剪力()A3钢制成的纵梁,其容许弯曲应力为,所需截面模量为:A3钢制成的纵梁,其容许剪应力为,所需腹板面积为:选用的H型钢,其提供的截面模量为,腹板面积为。3.3 外纵梁与横梁连接M24单个高强螺栓抗剪承载力为,表面采用喷砂的处理方法,单个摩擦型连接高强螺栓抗剪容许承载力为:,k为系数,根据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第1.2.6条取1.7故所需螺栓个数为

14、:,取4个螺栓。4 中横梁设计中横梁跨径5米,悬挑长度两边各3米。假设悬臂部分自重和混凝土以及梗肋自重引起均布荷载3.06kN/m,外纵梁上传来集中荷载:,内纵梁上传来集中荷载: ,自重恒载及集中荷载布置如图4-1图4-1 上承式桥横梁上的恒载(单位:cm)4.1 主跨部分的弯矩和剪力4.1.1 永久作用效应由于悬臂部分的存在,支撑处将产生负弯矩并达到最大值。由恒载引起的最大负弯矩为:对称荷载下每个支座反力:悬臂部分恒载引起的最大剪力为:横梁中间段引起最大剪力:悬臂部分引起的最大正弯矩发生在跨中,其值: 横梁上的最大活载在纵梁上的荷载位置 见图4-2图4-2 横梁上最大活载在纵梁上的荷载位置(

15、单位:cm)作用于中横梁的车轮荷载大小为:4.1.2 可变作用效应可变作用效应活载在中横梁中产生的最大弯矩发生在跨中(考虑布载的车道数,通过试算计算确定):两车道布载见图4-3图4-3 横梁中正弯矩荷载位置(单位:cm)计算所得弯矩为:,故活载引起的最大正弯矩为:。活载在横梁中引起的最大剪力发生在支承处(考虑布置荷载的车道数,通过试算确定,其中引起最大剪力的布载,两车道(图 4-4),三车道(图4-5)图4-4 横梁中两车道剪力荷载位置(单位:cm)两车道:图4-5 横梁中三车道剪力荷载位置(单位:cm)三车道:,故活载引起的最大剪力为:在上述荷载作用的情况下,扣除悬臂部分剪力的影响将给出中横

16、梁中间梁段由活载引起的最大剪力,其值为:冲击系数:人群荷载通过外纵梁传至中横梁,大小等于 ,这将会在中横梁悬臂部分产生的剪力。同时,也会产生支反力:,扣除悬臂部分剪力可得到中横梁中间梁段最大剪力:,由人群荷载引起的最大负弯矩为:中横梁受力见表4-1 表4-1 中横梁中的最大弯矩、剪力和支座反力内力恒载活载冲击作用人群荷载总计负弯矩()-190.91-208.67-73.66-41.98-515.22正弯矩()-86.20258.1991.140.00263.13主跨部分剪力()38.06304.39107.458.40458.30悬臂部分剪力()89.70135.8947.9719.08262

17、.64支座反力()127.76440.28155.4227.48750.944.2 主跨截面选用腹板 1000mm20mm,假定受拉翼缘和受压翼缘具有相同的面积且每块翼缘板都各开有两个直径 24mm的高强螺栓孔,跨中截面尺寸见图4-6。 图4-6 主跨中横梁截面(单位:mm)从表4-1中可知最大弯矩为515.22kN/m,翼缘采用420mm30mm的板,其满足焊接板梁受压翼缘的伸出肢宽不宜大于 40cm,也不宜大于其厚度的 12倍。中横梁截面参数见表4-2表4-2 中横梁跨中的惯性矩材料A()d(mm)Ad2或者I02块翼缘板25200515一块腹板20000-4个孔洞2880515总计-截面

18、模量:4.2.1 最大弯曲应力验算,满足规范要求。4.2.2 最大剪应力验算,取,其容许应力为,满足要求。4.2.3 折算应力验算对于简支梁取截面作为验算截面。在截面受拉翼缘与腹板交界处的应力为:4.2.4 横梁整体稳定验算横梁受压翼缘两节点的距离为,而横梁截面高度为,则换算长细比为: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中1.2.16-4知,查表得:横梁受压翼缘宽度,侧向支撑点间距为:,则:故横梁的整体稳定满足要求。4.2.5 刚度验算,故满足要求。4.2.6 疲劳验算根据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表1.2.17-2,疲劳容许拉应力为:故取: ,故满足要求

19、。4.2.7 加劲肋设置因为满足,根据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要求可不设置竖向加劲肋及水平加劲肋。4.2.8 横梁与主梁连接M24单个高强螺栓抗剪承载力为225MPa,采用喷砂或喷砂后生赤锈的处理方法,单个摩擦型连接高强螺栓抗剪容许承载力为:故所需螺栓个数,取20个螺栓。4.2.9 翼板与腹板的焊接最大焊角尺寸:最小焊角尺寸:故焊角尺寸取10mm。 假定钢板梁翼缘与腹板连接焊缝处的剪应力由焊缝承担且沿长度均匀分布,则单位长度两条焊缝所承受水平剪力: 故取焊角尺寸,腹板边缘加工成K形坡口。4.3 横梁悬臂部分设计为了始终确保有足够的截面,悬臂部分采用递变截面,其截面变化

20、从横梁主跨部分高度1000mm递变为最外端高度500mm。取横梁悬臂部分翼缘尺寸为420mm30mm,悬臂部分中点处弯曲应力和剪应力应进行校核,以确定梁高减小后,构件受力也不会超过容许应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选择外纵梁与主梁中间的中间截面进行校核。该处腹板高度为817mm。恒载包括由悬臂部分自重3.06kN/m,以及外纵梁传来的集中力80.52kN。恒载引起的弯矩:恒载引起的剪力:活载为135.89kN,距离该截面0.4m。活载和冲击作用引起的弯矩为:, 活载和冲击作用引起的剪力为:, 人行道活载引起的弯矩和剪力为: ,该截面处总的弯矩和剪力:,该截面惯性矩: 4.3.1 最大弯曲应力验算,故

21、满足要求。4.3.2 最大剪应力验算,取C=1.0,则容许应力为,故满足要求4.3.3 整体稳定验算根据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规定:横梁受压翼缘宽度b=420mm,侧向支撑点间距为5.6m。则:,故不需要进行整体稳定计算。4.3.4 疲劳验算根据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表1.2.17-2,疲劳容许拉应力为:故取:,满足要求。4.3.5 悬臂部分加劲肋设计计算得,根据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要求可不设置竖向加劲肋及水平加劲肋。4.3.6 横梁与主梁的连接M24单个高强螺栓抗剪承载力为225MPa,采用喷砂或喷砂后生赤

22、锈的处理方法,单个摩擦型连接高强螺栓抗剪容许承载力为:故所需螺栓个数为,取26个螺栓。4.3.7 翼缘与腹板焊接最大焊角尺寸:最小焊角尺寸:故焊角尺寸取10mm,腹板边缘加工成K形坡口。4.4 横梁在主梁出的拼接假设该拼接板承受全部负弯矩-515.22 ,则所需截面模量为:故取盖板尺寸为计算应力:,故盖板尺寸满足受力要求。M24单个高强螺栓抗剪承载力为225MPa,采用喷砂或喷砂后生赤锈的处理方法,单个摩擦型连接高强螺栓抗剪容许承载力为:故所需螺栓个数为,取20个螺栓5主梁的设计主梁两端简支,跨度为33.6m,但其荷载作用长度为33.96m。这些梁的制作均相同。5.1 主梁上的永久作用效应主梁

23、承受大部分荷载是由横梁通过集中力的形式传至其上的。但是,如果忽略各横梁,主梁视为直接承受从桥面板传来的话,计算相对简单。在这样的假定下计算得到的弯矩和剪力从计算角度出发可以认为是足够精确的,因为横梁之间的间隔相对很小。从而,主梁上的所有恒载都可以视为均布的。表5-1列出了主梁上的恒载。表5-1 主梁上的恒载(kN/m)栏杆及人行道5桥面板250.155=18.75主梁(假定)9纵联(假定)2公共设备及其他荷载2横梁和纵梁5.65每根主梁上的恒载42.45.2主梁上的可变作用效应5.2.1 计算横向分布系数因为,故用修正的偏心压力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截面特性见图5-1图5-1 主梁假定截面(单位

24、:mm)对1:,查表得:对2:,查表得:对3:,查表得:故:故:,确定横向分布系数零点位置,设零点位置距1#主梁的距离为x(m),则:得荷载布载图见图5-2图5-2 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简图(单位:cm)两车道:三车道:经比较知:,同理可计算得到5.2.2 计算可变作用效应车道荷载取值:公路I级均布荷载标准值,集中荷载标准值计算弯矩时:;计算剪力时:冲击系数:,可变作用效应计算如下:影响线面积计算见表5-2 表5-2 影响线面积计算项目计算面积影响线面积(活载)影响线面积(恒载)支点截面:剪力:恒载 活载 跨中截面:剪力:恒载 活载 弯矩:恒载 活载 截面:剪力:恒载 活载 弯矩:恒载 活载 截面

25、:剪力:恒载 活载 弯矩:恒载 活载 主梁内力值列于表5-3,表5-4中表5-3 主梁弯矩(kN/m)位置恒载活载(考虑冲击系数和横向系数)人群荷载总计跨中5983.49 7758.40 633.77 14375.66 L/44487.62 5818.84 475.33 10781.79 L/63324.16 4310.25 352.09 7986.50 支点0000表5-4 主梁剪力(kN)位置恒载活载(考虑冲击系数和分项系数)人群荷载总计跨中0443.050443.05L/4356.16714.4737.721108.35L/6474.88817.8850.31343.06支点712.31

26、039.1475.451826.895.3 截面尺寸拟定简支钢板梁的计算弯矩在跨中截面最大,越向两端越小。到支点截面处为零。因此,为了节省钢材,减轻梁的自重,梁的截面可随计算弯矩的变化而沿跨径变化。在L/6截面处变截面。跨中、支点截面尺寸可在主梁验算中查得。5.4 主梁验算5.4.1 跨中最大弯曲应力验算跨中截面尺寸见图5-3图5-3 跨中截面(单位:mm),满足要求。5.4.2 支点最大剪应力支点截面尺寸见图5-4图5-4 支点截面(单位:mm),故取,则容许应力为:满足规范要求。5.4.3 折算应力验算截面:截面尺寸见图5-5图5-5 L/6截面(单位:mm)其受拉翼缘与腹板交界处的应力为

27、:满足规范要求。截面:截面尺寸见图5-6图5-6 截面(单位:mm)其受拉翼缘与腹板交界处的应力为: 满足规范要求。5.5 横梁整体稳定性验算根据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规定:主梁受压翼缘宽度b=600mm,侧向支撑点间距为l=5.6m。则:故不需进行整体稳定验算。5.6 刚度验算跨中: L/6截面:满足要求。5.7 疲劳验算需要验算疲劳的截面有L/6截面(即变截面)和L/4截面的加劲肋与腹板交接处和主梁翼缘盖板焊缝处。截面:, 根据公路桥涵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表1.2.17-2,疲劳容许拉应力为:,满足要求。截面:, 根据公路桥涵结构及木结构设计

28、规范JTJ 025-86表1.2.17-2,疲劳容许拉应力为:,满足要求。5.8 加劲肋设置因为,故仅需设置竖向加劲肋。加劲肋布置见图5-7图5-7 加劲肋(单位:cm)支承处加劲肋间距验算:,按规范取截面处加劲肋间距验算:,按规范取。每侧加劲肋的外伸宽度(mm),取200mm,取30mm支承加劲肋设计:支承加劲肋初步设计尺寸为肢宽等于200mm,肢厚30mm。采用下端磨光并与主梁下翼缘顶紧焊接,计算图式见图5-8 图5-8 支承加劲肋计算图(单位:mm)按轴心受压构件验算支承加劲肋在腹板平面外的稳定 ,查表得 支承加劲肋局部承压强度验算: 支承加劲肋切去斜角宽度30mm ,满足要求。5.9

29、翼缘与腹板焊接最大焊角尺寸:最小焊角尺寸:故焊角尺寸取10mm。 假定钢板梁翼缘与腹板连接焊缝处的剪应力由焊缝承担且沿长度均匀分布,则单位长度两条焊缝所承受水平剪力: 故取焊角尺寸,腹板边缘加工成K形坡口。5.10 局部稳定验算主梁受压翼缘伸出肢宽(300-12)=288mm,而t=65mm,则主梁受压翼缘板伸出肢宽厚比为,故主梁受压翼缘局部稳定性满足要求。6 水平纵联的设计主梁的每块翼缘板各承受一半荷载,混凝土桥面板协同上翼缘共同抵抗风荷载,水平纵联只需布置在主梁下翼缘。侧向桁架支撑系统图式见图6-1图6-1 上承式板梁侧向桁架支撑系统(单位:cm)风荷载假设为均布可变荷载,垂直作用于主梁上

30、,主梁外露面积见表6-1表6-1 主梁外露面积桥面栏杆0.227桥面板0.15主梁2.63总计3.0076.1 设计基准风压计算空气重力密度:高度为15米处的设计基准风速:设计基准风压:6.2 水平纵联杆件内力及验算在每个节间的节点处,均布风荷载转化为作用于节点的集中荷载计算。6.2.1 水平纵联斜杆构件以压力控制设计纵向联结系构件,其允许长细比为130回转半径至少应该为:,选择HW200200,该截面特性:,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斜杠验算,即如验算通过说明斜杆满足设计要求。(1)端部斜杠验算:端部斜杆轴向力:33.93kN 刚度验算: 整体稳定验算:,查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表1

31、.2.16-2得:杆件受压偏心通过受荷面积折减来考虑,则: 距离支座的第二根斜杆验算:端部斜杆轴向力:21.18kN 刚度验算: 整体稳定验算:,查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表1.2.16-2得:杆件受压偏心通过受荷面积折减来考虑,则: 6.2.2 水平纵联直杆验算回转半径至少应该为:,选择HW175175,该截面特性:,选择受力最不利的斜杆验算,即如验算通过说明斜杆满足设计要求。水平直杆轴向力:22.81kN 刚度验算: 整体稳定验算:,查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表1.2.16-2得:杆件受压偏心通过受荷面积折减来考虑,则: ,故水平纵联直杆满足要求。6.3 水平纵联连接6.3.1 水平纵联斜杆 计算应力:,故所需螺栓个数为: ,取18个。6.3.2 水平纵联直杆计算应力:,所需螺栓个数为:,取10个。第35页 共 3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