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433081 上传时间:2021-10-14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30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5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导学案1草原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生字、新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学习目标:1、我会认“渲、勒”等4个生字,会写“襟、貌、渲”等14个生字。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2自然段。3、我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学习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课前准备:老师熟知课文,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学习过程:一、导入示标1、谁见过草原?(板书课题草原)请谈谈你对草原的了解。2、今天,我们一起跟着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走进草原,感受草原。3、出示学习目标( 同上 )。二、自主学习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2、借助课文中的注音或工具书,读准字

2、音,识记字形, 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一碧千里”“勾勒”“渲染”“翠色欲流”“境界”等词语。3、再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注意读好长句。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草原”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合作交流(由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解决个人疑难。如:勾勒的意思。)四、展示1、生字可以采用口头展示或板书展示的方式;第四小题板书较好。2、学生点评,老师适时、及时点拨。五、检测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无边的( ) 迂回的( ) 静寂的( ) ( )的空气 ( )绿毯 ( )的歌声 2、这篇文章按照 顺序,通过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描写了草原 美,赞美了草原人民 美。六

3、、总结通过对草原的初步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请谈一谈。板书设计: 1、草原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景美 人美第二课时学习内容:表达方法,景美人更美,蒙汉情深。学习目标:1、 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2、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3、展开想象,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学习重、难点:1、感受人美、景更美。2、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课前准备:学生充分熟读课文。学习过程:一、导入示标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适时板书: 景色优美 情谊深厚2、示标(内容同上)w W w .x K b 1.c

4、 o M二、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读1、2自然段:走进草原,欣赏风光美。1、我能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草原的总体印象:空气( )、天空( )、草原()。2、我能用红色笔画出最喜欢的句子,用蓝笔批注自己的感受。3、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写得这么美的?我要找句子好好体会体会。4、这些句子写得这么美,我要多读几遍,把它们背诵下来。默读25自然段:走近蒙古族,体验人情美。草原的美景令人向往,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是令人难忘。从 、激情相见、 、 、深情话别,这些方面,我能读出草原人的热情。默读全文,升华情感。 1、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2、面对这景美、人更美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5、夕阳西下,就要分别。如果此时你就是蒙古族同胞,你想说:“ 。如果你是汉族兄弟,你想说:“ 。三、组内合作交流四、展示1、分组口头叙述展示和板书讲解展示,还可根据情况加入动作。2、学生点评、老师适时点拨讲解。五、检测1、选择你读得最棒的一个片段或者一个句子展示给大家听。2、试着背诵第1、2自然段。新 课 标 第 一 网3、如果让你当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草原风光?列个简要提纲。 六、总结我的收获是: 。板书设计: 1、草原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2丝绸之路学习目标:1、会认识9个生字,读记、理解“矗立、栩栩如生、不计其数、浩浩荡荡、五彩缤纷、崇山峻岭、美轮美奂、遐想”等词语。2、会有感

6、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部丝绸之路的灿烂历史。3、会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学习重、难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和中国西部灿烂的历史文化。课前准备:学生熟读课文,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有关资料。学习过程:一、导入示标1、交流课前收集的丝绸之路的有关资料。(板书课题)2、读读课题,你还想了解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3、示标。(同上)二、自主学习1、理解下列词语:矗立、栩栩如生、不计其数、崇山峻岭、美轮美奂、遐想。2、熟读课文,用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句话的含义是

7、。为什么说这是一条伟大的路?4、丝绸之路因何而得名?三、合作交流学生展示、点评,老师适时点拨。X k B 1 . c o m四、展示1、生字可以采用口头展示或板书展示的方式。2、学生点评,老师适时、及时点拨。五、检测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崇( )( )岭 ( )( )如生 五彩( )( )不计( )( ) 丰富( )( ) 美轮( )( )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1)巨型石雕矗立在 ,这里是汉代古都,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2)用“ ”画出句子中有关联想的内容。(3)这句话与课文的尾句“ ”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

8、然一体。六、总结我的收获是: 。板书设计: 2、丝绸之路交流之路 商贸之路 友谊之路3白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初步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学习重、难点:初步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白杨和有关西部边疆的资料,预习课文。学习过程:X|k |B| 1 . c|O |m一、导入示标在祖国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之路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茫茫的戈壁滩,看看戈壁滩上生长着的白杨。二、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把生字新词标出。2、找出课文中的三个问句,读一读,想一想,你能在文中找到答

9、案吗?3、课后思考题第二大题的第一小题。三、合作交流主要是由组长组织组内学生交流:白杨的特点及文章的主要内容。四、展示1、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回答并适时做好点评。2、老师:点拨白杨三特点高大挺秀,茂盛、大,生命力顽强。五、检测试着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句话。六、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白杨有了哪些认识呢?请谈一谈。板书设计: 3、白杨高大挺秀 繁茂 生命力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表现方法。2、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3、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重、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前准备:老师熟

10、知课文,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学习过程:一、导入示标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白杨树。2、今天继续学习白杨。(板书课题)二、导纲自学1、反复阅读爸爸说的话,讨论爸爸要表白自己的什么心?2、爸爸在孩子们面前借白杨树表白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愿,有何目的?3、“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请你谈谈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三、组内合作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各抒己见,探讨疑难。四、展示1、分组口头叙述展示和板书讲解展示。2、学生点评、老师适时点拨讲解。五、检测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和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

11、管不管总是”等词语。(课后小练笔)六、总结学生谈论本节课的收获,老师可以适时升华课文中心,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板书设计: 3、白杨服从需要 扎根边疆坚强不屈 无私奉献 借物喻人边疆建设者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凿”“巍”等14个生字。2、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学习重、难点: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的满腔热情;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收集有关青藏铁路的资料。学习过程:一、导入示标1、认识本课“凿”“巍”等14个生字。

12、2、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是怎样克服的。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二、自主学习1、会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妖娆 狰狞逞凶 巍峨 始料不及 杯水车薪2、本文记叙了在( ),( ), ( ),( )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 )和( )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 )贯通的经过。3、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4、开凿风火山隧道遇到困难有三点:一是( ),二是( ),三是( )从中可以看出建设者具有怎样的精神?三、展示探究在展示独立学习成果之

13、时,要学会倾听,学会补充,学会点评;老师把握时机,给学生打气,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去展示自己的成果,锻炼自己的能力;使问题在争论中得到理解、消化。四、检测1、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 ) 。2、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木尔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将通过这里,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西城拉萨。铁龙指的是( ),它从 ( ) 到 (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板书设计: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高寒缺氧环境恶劣 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施工条件艰苦5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

14、确读写“牧童、蓑衣、鸡笼”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牧童。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4、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学习重难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教学流程一、课前预习1、了解诗人生平,搜集与诗词有关的信息。2、自由读全诗,借助拼音读诗句,要求读得正确、流利。3、在小组内练习诵读全诗,边读边画出诗歌的节奏。4、自学生字词语。5、借助工具书、注释与同学合作,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圈点勾画,标出疑难词句。6、诵读全诗,发挥想象,这三首诗词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

15、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7、资料链接:词:文体名称,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唱歌,故唐、五代时多称“曲”、“杂曲”或“曲子词”。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词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为上、下阕。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二、预习交流、检测1、自己读,小组间赛读。且读且评,读出韵律节奏。提示“乐”、“亡”、“剥”、“遮”的读音。2、比较下面多音字的读音:快乐-清平乐 剥落-剥皮 剥莲蓬 亡羊补牢-亡赖3、师生互动交流对词语及诗词大意的理解及疑难的词句。4、自己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这三首古诗词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到怎样的乐趣?指

16、名生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可闭起眼睛听读,想象画面。交流听后所感,师生互动评议。5、抄写生字。教师示范“蓑”写法。三、导学流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学习新课1、品读牧童,享受童趣: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这句诗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铺”、“六七里”,让你感觉到那是一片怎样的原野?从“弄”字,我们耳畔似乎又听到什么? 你能读出这样的原野吗?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牧童?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牧童会是怎样归来呢? 再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如此悠闲、自在、轻松的牧童,谁能将他读出

17、来?诵读古诗,感受意境。2、学习舟过安仁,合作探究:(1)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共同探究弄懂。(2)品读诗句,入情入境:“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看到这样的一幕,假如此时你也和杨万里立于船上,心中会发出怎样的疑问?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怪生”一词,说明了诗人 ,原来是 。(3)说一说,这两个小男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诗人喜欢他们吗?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4)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两个小童张伞使风的样子。通过朗读把两个小童天真、淘气的样子表现出来。3、学习清平乐村居(1)导

18、入 。同学们,古代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诗、词、曲。在文学史上有“唐诗、宋词、元曲”的说法。大家知道它的意思吗?词,有好多种类型。一种类型,就有一个名字。如:“ 卜算子咏梅”、“清平乐”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南宋著名的词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2)自由轻声的读这首词,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3)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醉里”是说谁醉?是作者还是老夫妻?谁能有条理地说说? (4)那对白发翁媪在交谈些什么?想象人物之间的对话,小组内练习交流。X|k |B| 1 . c|O |m (5)文中的三个儿子

19、分别在干什么?他们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大儿子正在 ,他想: 二儿子正在 ,他想: 三儿子正在 ,他想: (6)读了这首词,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 (7)结合自己的感悟,练习有感情朗读全文,把握这首词的大概内容。能有感情地背诵。(三)拓展延伸(1)选择喜欢的一首诗或词改写成一篇短文。(2)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诗:稚子弄冰、桑茶坑道中、闲居初夏午睡起,大体了解诗的意思,并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背诵下来。(四)达标检测1、牧童的作者是 ,字 。舟过安仁的作者是 代诗人 。清平乐 村居的作者辛弃疾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着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一下: 2、先解释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20、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横: 弄: 句意: (2)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篙: 棹: 句意: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赖: 句意: 3、根据课文填空。(1)联系牧童一诗填空。诗中有景这景是 ,诗中有情这情是 。诗中有人这人是 ,诗中有声这声是 。(2)联系舟过安仁一诗填空。诗中有作者的所见 这所见是 诗中也有作者的所悟这所悟是 4、我当小法官。牧童一诗描写一位牧童在黑夜里渴望看月的烦躁心情。 ( )“不脱蓑衣卧月明”是指作者在酒醉之中听到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在相互逗趣、取乐。 ( )5、把诗句补充完整,让我们认识更多的“小儿”。A

21、,飞入菜花无处寻。B儿童散学归来早, 。C蓬头稚子学垂纶, 。 6、选取清平乐 村居中描写的一个情景,结合课文的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写出来,或者选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大家交流。 7、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牧童。6冬阳童年骆驼队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毡帽、咀嚼、沙漠”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学习重难点: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教学流程一、

22、预习交流、检测1、全班交流预习情况。(1)小组代表读生字词。注意“嚼”、“傻”、“卸”字的读音和写法。对于不理解的词语通过全班交流弄懂。(2)各小组分段读课文。(3)解释课题:“冬阳”是 ;“童年”指 ;“骆驼队”是 。(4)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 件趣事,分别是; ; ; ; 。2、再读课文,觉得最好玩,最有趣,最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二、导学流程(一)导入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课文的题目,从这三个词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二)学习新课1、学习交流“看骆驼咀嚼”。(1)自己读一读,看看哪里最有趣?什么叫看呆了?她看什么看呆了? (2)“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

23、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那样”这个词在句子中重复使用三次,为什么呢?自己读读这些句子,能体会出什么? 想想作者面对骆驼,呆呆地注视的情景,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话。2、交流“谈驼铃用途”。(1)朗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有和大人不同的想法,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分角色朗读爸爸和英子的对话,注意体会英子的感情。3、交流“修剪驼毛” (1)指名读这部分。(2)从小英子的想法里,你又体会到什么?为什么? 4、学习“问骆驼去处”。(1)小组代表读读这部分句子。(2)从小英子的话里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新 课 标 第

24、 一 网 夏天它们到哪儿去了? “总是问,总是问,”快速浏览课文,想想她还会问些什么? 5、学习最后两段,体会怀念之情。(1)朗读文中最后两段话,你有什么感受?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 出示句子:“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回再做了。”体会这两句话的含义。可以从三个方面体会: ; ; 。 随着童年的消逝,年龄的增长,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不会再做了,还什么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呢?在英子的童年里,还有哪些是值得她想念的呢? (2)伴着送别的深情音乐,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三)拓展延伸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四)达标

25、检测1、冬阳童年骆驼队选自( )的 这是一部( )的小说。本文讲的是主人公在( )经历的童年往事。2、看拼音写词语。zhn mo j ju po zi mino j m sh sh ( ) ( ) ( ) ( ) ( ) ( )3、我会扩写句子。(1)我回忆童年。 (2)骆驼队走了。 4、我会填。(1)从骆驼咀嚼时“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的样子,体会到 。(2)骆驼为什么系铃铛?作者想到的原因是: 。5、说说你对“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这句话的理解。 6、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w W w .x K

26、b 1.c o M7祖父的园子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学习重难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教学流程一、课前预习1、搜集和阅读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了解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2、给课后生字注上拼音并读3遍,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2、画出文中“ABB”式的词语并读读。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词语多读两遍。4、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地朗读。5、把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画出,并作记号。6、阅读课文

27、,你有什么问题,请写在横线上。 7、想一想:这篇课文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段来体会。二、预习交流、检测1、随机抽查一小组朗读生字,其他人认真倾听并纠正错音。2、随机抽查一小组朗读“ABB”式的词语,其他人认真倾听并纠正错音。3、小组轮流朗读课文,看看哪组读得好。4、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5、各小组指派一人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喜欢的理由。6、各小组先在组内讨论理解不懂的地方和预习时提出的问题。7、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请组长板书到本小组的黑板上,全班交流解决。三、导学流程(一)导入 童年是最纯

28、真、最令人难忘的岁月。上一篇课文,冬阳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今天,我们要走进祖父的园子,与作者一同感受童年在园子里的心情。(二)学习新课1、快速默读课文,全班讨论交流:这篇课文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试着有感情地朗读。 说说“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找出相关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我”会对祖父的园子念念不忘?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相关的语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2、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四)拓展延伸读一读呼兰河传的另一个关于园子的片段,进一步感受童年

29、的快乐,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五)达标检测1、完成练习册p11-12页2、辨字组词。漂( ) 倭( ) 蚌( )飘( ) 委( ) 丰(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近义词:漂流( ) 喜欢( ) 闪烁( ) 瞎闹( ) 存心( ) 反义词:马马虎虎( ) 黑暗( )4、照样子写词语。胖乎乎、圆滚滚 、 、 、 。5、句子加工厂。少先队员怎么能害怕困难呢?改为陈述句: 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改为反问句: 8童年的发现学习目标:1、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双臂、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厘米、绞尽脑汁”

30、等词语。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学习重难点:1、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教学流程一、课前预习1、课前,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故事读一读。2、自由朗读文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在书上注上拼音并各组两个词语,把课文读通顺。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情不自禁: 随

31、心所欲: 绞尽脑汁: 一本正经: 澄澈: 进化: 困窘: 3、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4、默读课文,思考:“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5、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二、预习交流、检测(1)强调需要注意的读音及难写易错字。易写错的字:“赋”字不要多一撇,“厘”字不要多一点,“愧”字中“鬼”的写法。部首同是“月”的“胚、臂”的不同写法。(2)交流预习中要求掌握的词语。 (3)朗读展示: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纠音、评价。(4)交流收集的资料。(5)反馈交流预习中的不明白的问题。三、导学流程1、导入

32、 童年是令人难忘的,我们不知不觉地成长着,有笑,有泪,有喜,有忧今天我们学习童年的发现,不知它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感受?2、学习新课(1)从课文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童年生活发现的快乐?(2)自由朗读3-13节,思考:“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又是怎样找到答案?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组交流,写下你找到的有关句子,并交流自己的体会。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3)反复朗读,体会“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通过你的朗读体现出来。 (4)“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是不怀好意。”(“我”为什么会笑?老师为什么会觉得“我”不怀好意? (5)“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

33、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请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通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己的话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并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6)从“我”的发现和发现过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能具体说说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会到吗? 3、拓展延伸(1)学了课文,我想对菲奥多罗夫说: 我想对菲奥多罗夫的老师说: (2)童年是人生记忆中最完美的一页,其间发生了许多有趣的、好笑的事。小朋友,你在童年时是否也有什么发现呢?拿起你的笔写一写吧。4、达标检测(1)句子加工厂。A、我们的童年难道不是一首充满幸福和欢乐的歌吗?X k B 1 . c o m改成陈述句: B、我在

34、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改成“被”字句: C、老师对同学们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 改成转述句: D、同学们听说我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改成肯定句: (2)点击课文。 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1、“驱逐”是指 ;“迫害”是指 。 2、破折号的作用是 。3、请举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9儿童诗两首学习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

35、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学习重难点: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读儿童诗的兴趣。教学流程一、课前预习1、收集自己喜欢的儿童诗。2、反复朗读诗歌,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w W w .x K b 1.c o M3、这两首诗分别讲了什么。4、把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画出,并作记号。5、阅读诗歌,你有什么问题,请写在横线上。 6、想一想:读了这两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二、预习交流,检测1、小组各指派一人朗读诗歌,其他人认真倾听并评议。2、组内交流每首诗的主要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说。3、各小组指派一人说说:读了这两首诗,你有什么感受?4、组内交流预习中不懂的

36、问题。三、导学流程(一)导入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童诗两首,一起分享童年的快乐。(二)学习新课1、学习我想(1)组内讨论,全班交流:A、朗读诗歌,说说“我”那么多的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并说出令你神往的理由。 B、想像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是一个怎样的情景?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佳句: 好处: (2)每小组选择喜欢的一小节朗读,其他组认真倾听并说说自己在听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体说说。 (4)小组比赛朗读,读后评一评,看看谁能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诗歌的意境。2、学习童年的水墨画朗读诗歌后,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 画出文中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佳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