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测试题 文档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420117 上传时间:2021-10-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7.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二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测试题 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测试题 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测试题 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测试题 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测试题 文档(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模块试题第一部分 基础等级题(100分)一(12分 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城阕 绰约 芙蓉泣露 迷花倚石忽已瞑B青瞑 金樽 钟鼓馔玉 天涯霜雪霁寒霄C俳优 兰橑 切中肯綮 出师一表真名世D溽署 沽取 雕栏玉砌 且放白鹿青涯间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考上了名牌大学。手捧录取通知书,他踌躇满志,意气昂扬。B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C而那些声名不甚彰著的笔名,多属于报坛的过客,兔起鹘落,不惹人注意。D老师批评他说

2、,你这种片面地看问题,目无全牛的办事方式让我感到失望。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旧体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诗,如鲍照的拟行路难;唐代以后的诗统称近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B词是盛行于宋代的诗体,又叫“长短句”。词牌是词的曲调名,如“苏幕遮”等;题目要根据词的 内容而定,如赤壁怀古等。C李凭箜篌引、梦游天姥吟留别、长恨歌都是乐府诗。后来,由于词也是按谱填写且可以清唱,所以,词的别号也叫“乐府”,如东坡乐府。D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圣”之称,李白有“诗仙”之称,王维有“诗佛”之称,李贺有“诗鬼”之称。二、阅读蜀相,完成4一5题。(6分 每小题3分)丞相祠堂何处寻

3、?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4、对这首诗中的诗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天下,复兴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指渡过难关。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4、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世的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国忧民、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一9题。(12分 每小题3分)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

5、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 “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

6、,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 “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橇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

7、王乃日:“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驻扎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隶属 C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向:脸朝着,面向 D项王身被十余创 被:遭受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于是项王乃上马骑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B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不忍杀之,以赐公 C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D愿为诸君快战 吾为若德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 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8、。 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所杀汉军数百人。 A B C D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 B项羽带骑兵八百余,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东城,部下剩下二十八骑。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持短兵器与汉军接战,斩二将,杀数十百人,叱退汉军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江,最后自刎而死。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 每小题3分)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

9、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0.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A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不同

10、。B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也不同。C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也相同。D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相同。11.文中划线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 南亩:泛指农田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呕哑:难听的音乐独夫:孤单的人; 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楚人:指刘邦; 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A B C D12.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

11、,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四、(14分)13、把下面句子划横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译: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译:(3)“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译: (4)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译:14、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 (1)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2)垆边人似月, 。(韦庄菩萨蛮)(3)李白将进酒一诗中,悲叹人生短暂,

12、人生易老的句子是: _(4)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5)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有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_五、作文(50分)1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陶渊明拒绝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李白拒绝摧眉折腰事权贵而纵情于山水;项羽拒绝了屈辱地活着,选择了自刎;司马迁为了理想拒绝了死。一次拒绝就是一段佳话,你有拒绝别人或被别人拒绝的经历吗?请以“拒绝”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抓住细节把事件叙述清楚。字数不得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第二部分(发展等级题50分)六、文学作品欣赏(32分)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水槛遣心 杜

13、甫 去郭轩楹敞, 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 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 此地两三家。(1)诗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2分) _(2)诗末联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突出了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_(3)试分析“出”或“斜”字在诗中的表达作用或效果。(3分) _七、语言运用(18分)21、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想象合理;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8分)采莲子 唐皇甫松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

14、被人知半日羞。【场景】湖边,采莲船上。【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摇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顾右盼。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飘荡。镜头三:_镜头四:_22、诗歌要借助意象来传达感情。我们学过的诗词中都有挥之不去的“月”的影子。请选择你所知道的诗歌中含有”月”的意象的两个诗句,仿照下列句式,用排比句写出诗人笔下借月抒情的不同(6分)例句:友人左迁,愁肠百断,太白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来排解充塞胸臆的苦闷;仿写:23、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车涌入周边乡村,住农

15、家屋,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听一位朋友介绍,他这次“五一”长假在“农家乐”玩得很开心。我问他都玩了些啥,他介绍了几项:一是在树干上“荡秋千”,二是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三是到小河里抓青蛙。还有一些人在“农家乐”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I)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2分)答:(2)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答:1、回眸一笑百媚生, 。(白居易长恨歌)2、 ,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湘夫人)3、 ,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4、 ,使我不得开心颜

16、?(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7、帝子降兮北渚, 。_,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9、 ,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14、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 ?(鲍照拟行路难)15、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行路难(其四)16、映阶碧草自春色, 。(杜甫蜀相) 17、塞上长城空自许, 。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18、,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26、鹿门月照开烟树, _。_,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30、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32、 ,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3、千岩万转路不定,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4、 ,栗深林兮惊层

17、巅。云青青兮欲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5、 ,乾坤日月浮。亲朋无一字, 。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岳阳楼)42、小楼昨夜又东风, 。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48、野哭千家闻战伐, 。卧龙跃马终黄土, 。(杜甫阁夜)49、岁暮阴阳催短景,_。五更鼓角生悲壮,_。(杜甫阁夜)50、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51、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52、_,_。吴质不眠倚桂树, 。(李贺李凭箜篌引)56、 ,水面清圆, 。(周邦彦苏幕遮)57、五月渔郎相忆否? , 。(周邦彦苏幕遮)75、谢公宿处今尚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80、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18、81、垆边人似月, 。 ,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85、_,_。出师未捷身先死,_。(杜甫蜀相)86、世间行乐亦如此,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87、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阿房宫赋)88、一人之心,。秦爱纷奢,。,。93、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 , 。”,自然之理也。伶官传序94、,;,。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阿房宫赋)99、,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100、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101、,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105、戍卒叫, ,楚人一炬, 。106、为国者 。(苏洵六国论)古代诗歌散文试题参考

19、答案1-4 C A A C 5-8 B B D D 9-12 C B B C16(1)所写景物既显得幽静又富有生机。写的是春天的景物,如“澄江平”,“幽树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都是富有春日特征的景色。(2分)(2)对比的手法。“十万”和“三两”,一多一少,突出了环境的幽静。 (3分)(3)“出”写出了细雨中鱼的欢欣,;“斜”写出了微风中燕予的轻盈,使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感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 (3分;分析其中一个即可)17董师傅领小翠游湖。18. 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19(1)反映了董师傅淡定平和的情感世界。为情节发展作

20、了铺垫(或“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1)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 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20(8分)(1)因关心、帮助别人而快乐。如:董师傅领小翠游湖;送小翠回家。因生活知足、心态平和而快乐。如:家里平安;日子平静;钱足够用;小翠对雕花窗户不作评价,董师傅也不在意。因有生活情趣,善于发现美丽而快乐。如:董师傅看夕阳西下,看月上树梢;向小翠介绍如何看塔影。因工作得心应手,有成就感而快乐。如:董师傅在校园许多地方都有业绩;特地向小翠介绍自己的创作雕花窗户。(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示例一: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做人要像董师傅那

21、样,脚踏实地,厚道本分,心态平和,有立足于世的本领,有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 示例二: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从小翠身上,我们意识到,面对新环境要学会适应、学会生存。 示例三:校园渐向公园靠拢,说明生活环境总在不停地变化。这启示我们:无论生存环境怎样改变,不变的应该是人的自然与本真;我们应在喧闹的环境中寻找一块心灵的绿洲,避免浮躁。 示例四:在熙攘的校园中,董师傅热心帮助小翠的情景启示我们:和谐的氛围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去营造、去呵护。(答案不止一种。要求依据作品,谈出真情实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言之成理,语言流畅。)21镜头三:不知什么缘故,突然间姑娘抓起一把莲子,隔着河水,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抛掷过去

22、。镜头四:没想到抛莲子的举动远远被人看见了,姑娘红着脸,低着头,羞惭了大半天。22答案示例 韶华易逝,明月长存,若虚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来感叹萦绕心头的失落; 故国沦丧,身陷囚笼,后主用“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来表达贯穿岁月的哀叹;23、(1)示例:这一方美丽和谐的净土,需要您用心呵护。(得体即可)(2)示例:留下城市文明,带走农家快乐。示例:“农家乐”,乐农家。参考答案一1A都读mu 2B城阙 绰约3C(A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B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C 便宜从事:指因时因地自行处理,不必请示,此时使用恰当;D不容置喙:不别人插嘴)(A成分残缺 B句式杂糅 C

23、一面与两面不照应)5B(A“专门性的”后的“,”应为“。”;C“遣词用字”后的“;”应为“,”,“鲜明”后的“,”应为“、”;D应将三个问号改为逗号)二6C(本节的写作对象是“中国古代建筑”)7A(古代建筑的“内向性庭院式空间”和“情态”这两点缺一不可)8B(A项更美在其空间;C项应是院墙阴影,与树无关;D项关系颠倒)三9、列侯和各位将领,你们不能隐瞒我,都要说真心话10、有功的就嫉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11、项羽虽然有一位范增却不能任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12一二句作者描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

24、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扬。三四句作者写上阳宫一片寂寥,宫殿重门紧闭,只有宫莺衔着一片残花飞出墙垣(一二句2分,三四2分)。13诗歌蕴藏着作者吊古伤今的沉郁的感情。诗的一二句写津桥春日,明媚绮丽,三四句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人们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很自然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感情2分,分析2分)16(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2)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5)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

25、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6)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8)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0)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1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12)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抒怀)(13)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答案:1.D 2.D 3.A 4.C 5.D 6.D 7.B 8.B 9.A 10.D 11.B 12.C 13.A 14.A 15.C

26、 16.D 17.D 18.C 19.A 20.A 21.C 22.D 23.D 24.D 25.D 26.B 27.C 28.C 29.C 30.C 31.C 32.D 33.B 34.B 35.D 36.B 37.C 38.B 39.C 40.B 41.A 42.A 43.D 44.D 45.B 46.D 47.A 48.D 49.A 50.D 51.B 52.D 53.A 54.B 55.C 56.A 57.D 58.B 59.A 60.D 61.B 62. C 63.A 64.C 65.B66.AC 67.CD 68.CD 69.AD 70.BD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27、,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殆尽(di) 草芥(ji) 暴霜露(bo) 形单影只(zh)B. 溺爱(n) 归省(xng) 为国者(wi) 兔起鹘落(h)C. 装殓(lin) 伶官(lng) 斫轮(zhu) 亲厚无间(jin)D. 缣素(jin) 蹑足(ni) 箨龙(tu) 鳏寡孤独(gun)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A渺弥 殴鹭 麾下 四面楚歌 B. 戊卒 庖丁 矜疑 蜂房水窝C. 逦迤 云霄 剽略 所向披靡 D. 抟持 佐戎 畴昔 拔本塞源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舟行颇迟 迟:晚 B. 秋水潦缩 潦缩:水位下降C. 嵌岩窦穴 窦:孔、洞D. 四际渺弥

28、皆大江 渺弥: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过烽火矶 过:经过,路过B. 进乎技矣 进:超过C. 籍独不愧于心乎 独:唯独,独自 D. 隔离天日 隔离:遮蔽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徙倚久之而归 徙倚:徘徊不忍去 B. 足之所履 履:踩C. 持短兵接战 兵:兵器,武器D. 乃中经首之会 会:会合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有俊鹘抟水禽 抟:持,抓B. 膝之所踦 踦:支撑,接触C.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受,遭受D.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矗:直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

29、以往的志向行为 B. 将军强留之 强:用强力C. 时不利兮骓不逝 逝:奔驰D.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缦:萦绕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缦立:久立 B. 田父绐曰“左” 绐:回答C. 期山东为三处 期:约定 D. 弃掷逦迤 逦迤:连续不断9.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及长,不省所怙 怙:奉养 B.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断定C. 不克蒙其泽 克:能够 D.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10.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比:近来 B. 用此,富者赂数十百金 用:因为C. 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

30、 举:全 D. 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 遂:就11.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吾佐戎徐州 佐戎:辅佐军务 B. 请归取其孥 孥:儿女C. 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果:实现 D. 平居自视了然 了:明白1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抱无涯之戚 戚:悲伤 B. 长吾女与汝女 长:养育C. 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吊:凭吊 D.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劫:胁迫1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然瓶粟屡罄 罄:一种乐器 B. 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 载:记,写C. 及仇雠已灭 雠:与“仇”同义 D. 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兆:墓地1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

31、一项是( )A.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遽:马上 B. 月落庭空影许长 许:这样的C. 投诸地而骂曰 诸:相当于“之于” D. 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几何:多少(日子)15.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予在湖州曝书画 曝:晒B. 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废:搁下C.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 如:假如D. 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间:隔阂16.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惟大辟无可要 要:要挟 B. 病数月乃瘳 瘳:病愈C. 自啮其臂曰 啮:咬 D. 余叩所以 叩:敲打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 上干云霄A. 则知明而行

32、无过矣 B. 时墨者东郭先生将适北山以干仕 亦占一山之胜 信造化之尤物也 C. 何可胜道也哉 D. 烟涛微茫信难求18、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善刀而藏之 臣之所好者道也A. 素善留侯张良 B.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 项王泣数行下 如土委地 C.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D. 委命下吏1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A. 谁得而族灭也? B. 可怜身上衣正单 六王毕,四海一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C.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20.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辞

33、楼下殿,辇来于秦 B.项王军壁垓下!C.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D.舍相如广成传2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A.且庸人尚羞之 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C.见方山子从二骑,挟二矢 D.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22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函封之 B. 掠江东南去C赢粮而景从 D. 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2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B左右欲刃相如 C函梁君臣之首 D此天之亡我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乃能衔哀致诚 B. 而读

34、书者与之 将成家而致汝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C. 暴秦之欲无厌 D. 但以刘日薄西山与可厌之 与饮食之气相薄2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项王乃大惊曰 项王则夜起A 乃有二十八骑 B. 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 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 虞兮虞兮奈若何 C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D. 吾为若德26下列加点的“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复以小艇游庙中 B.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C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D.毎汲用,皆以杏仁澄之27.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骊山北构而西折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A. 相同,相同 B. 相

35、同,不同C. 不同,相同 D. 均不同2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 抑本其成败之迹 吾时虽能记忆 抑别有疾而至斯乎C.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D. 千呼万唤始出来 牖其前以通明 汝之子始十岁29.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东野与吾书 而读书者与之沛公然其计,从之 予不能然也A与相同,与不同 B与相同,与也相同C与不同,与也不同 D与不同,与相同3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乃能衔哀致诚 B. 诚知其如此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所谓天者诚难测C.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D

36、.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吾念汝从于东 强者夭而病者全乎31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余因而实之A与相同,与不同 B与相同,与也相同C与不同,与也不同 D与不同,与相同3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而”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B. 贫者席地而卧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故得其意而已C.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 D.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 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3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与可以书遗余

37、B. 不赂者以赂者丧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C.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D.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34.对下列各句中“其”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如吾之哀者,其能久存乎? 尔其毋忘乃父之志 其然乎?其不然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A B/ /C D35.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上干云霄 B. 饮食拱揖不暂去C. 与江山相发挥 D.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3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不与江水乱 B.

38、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C. 齐楚之精英 D. 刺客不行3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B. 期山东为三处C. 客不得已,与偕行 D.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3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 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C. 然后得一夕安寝 D.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3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又可冀其成立邪 B.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C. 所谓天者诚难测 D.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4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吾与汝俱少年 B. 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C

39、. 明年,丞相薨 D. 可谓智力孤危41.下列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B.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C赤泉侯人马俱惊 D.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4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依乎天理,批大郤 B. 技盖至此乎C. 往往阳狂垢污 D. 扣其乡及姓字4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B. 与可没于陈州C.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D.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 4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B. 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C. 敛不凭其棺 D.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45.下列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

40、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函梁君臣之首 B. 忧劳可以兴国C.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D. 义不赂秦46.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日割月削 B.皆利系者之多C.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47.下列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 B.吾兄盛德而夭其嗣乎C.予我千金,吾生若 D.将成家而致汝48.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B.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C.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D. 袜材当萃于子矣49.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B. 志气日益微

41、C. 必械手足,置老监 D. 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50.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牖其前以通明 B.不次岁月,异年谱也C. 贫则面语之 D.今日罹此果报51.下列句式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 有幸见爱,无幸见恶 B. 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C. 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 D. 戍卒叫,函谷举52.下列句式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B.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C.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D. 智勇多困于所溺53.下列句式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 此项王也。 B.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C. 左,乃陷大泽中。 D. 遂行泛彭蠡口54.下列与“夫

42、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B.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C.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 甚矣,汝之不惠55.与“若属皆且为所虏”句式特点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B.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C. 不拘于时,学于余 D.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56.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洎牧以谗诛;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大王来何操;晚泊沙夹;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客奋棰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秦人不暇自哀A. / / / B. / / / C. / / / / D. /

43、 / / / 57.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B. 此三者,吾遗恨也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C.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 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58.下列句子与“何为而在吾侧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请其矢,盛以锦囊 B. 惟兄嫂是依 C. 不知问家人以月日 D.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59.下列句子与“足相蹑于其门”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赵尝五战于秦 B. 初不自贵重C. 洎牧以谗诛 D.几何不从汝而死也60.下列文学常识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苏洵字明允,眉山人,北宋时期散文家。他和儿子苏轼、苏辙被后人合称“三苏”,并列“唐宋八大家”之中。B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