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418077 上传时间:2021-10-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1.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设计者: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陆 设计成绩:进度 说明书 图纸 总分 日 期: 2011-11-19 西南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录1综述31.1换热器较 2课程设计任务书43设计计算5 3. 1 确定设计案 3. 2 流动空间以及流速的确定 5 33 确定流体流动及进出口温度 5 34 计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 8 35 计算热负荷和冷却水流量4换热器主要附件的确定及工艺结构尺寸 84.1 污垢热阻94.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94.3平均温度校正和壳程数104.4换热管排列和分程法 104.5 折流板和接管 115核算总传热系数 115.1 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115.2 管程对流传热

2、系数 125.3 总传热系数135.4 设计裕度 136核算压强降136.1 管程压强降 136.2 壳程压强降 147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158 换热器的安装与维修 166参考文献 161.综述 换热器的分类与比较,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换热器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其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多,所以主要讨论此类换热器。1.1换热器的分类与比较(一)管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管束两端固定于管板上。在管式换热器内进行换热的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一种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

3、。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为提高管外流体给热系数,通常在壳体内安装一定数量的横向折流档板。折流档板不仅可防止流体短路,增加流体速度,还迫使流体按规定路径多次错流通过管束,使湍动程度大为增加。常用的档板有圆缺形和圆盘形两种,前者应用更为广泛.。流体在管内每通过管束一次称为一个管程,每通过壳体一次称为一个壳程。为提高管内流体的速度,可在两端封头内设置适当隔板,将全部管子平均分隔成若干组。这样,流体可每次只通过部分管子而往返管束多次,称为多管程。同样,为提高管外流速,可在壳体内安装纵向档板使流体多次通过壳体空间,称多壳程。在管式换热器内,由于管内外流体温度不同,壳体和管束的温度也不同。管式换热器根据生

4、产需要的不同还可分为蛇管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1).蛇管换热器这种换热器是将金属管弯绕成各种与容器想适应的形状并沉浸在容器内的液体中。蛇管换热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能承受高压,可用耐腐蚀性材料制造;其缺点是容器内液体湍流程度低,管外对流传热系数小。(2).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 是用两种尺寸不同的标准管连接称为同心圆的套管,外面的叫壳程 内部的叫管程。两种不同介质可在壳程和管程内逆向流动(或同向)以达到换热的效果。(3).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是目前化工及酒精生产上应用最广的一种换热器。它主要由壳体、管板、换热管、封头、折流挡板等组成。所需材质 ,可分别采用普通碳钢、紫铜、或

5、不锈钢制作。在进行换热时,一种流体由封头的连结管处进入,在管流动,从封头另一端的出口管流出,这称之管程;另-种流体由壳体的接管进入,从壳体上的另一接管处流出,这称为壳程 。列管式换热器种类很多,目前广泛使用的按其温差补偿结构来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的结构比较简单、紧凑、造价便宜,但管外不能机械清洗。此种换热器管束连接在管板上,管板分别焊在外壳两端,并在其上连接有顶盖,顶盖和壳体装有流体进出口接管。通常在管外装置一系列垂直于管束的挡板。同时管子和管板与外壳的连接都是刚性的,而管内管外是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因此,当管壁与壳壁温差较大时,由于两者的热膨胀不同,产生了很大的

6、温差应力,以至管子扭弯或使管子从管板上松脱,甚至毁坏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 换热器的一块管板用法兰与外壳相连接,另一块管板不与外壳连接,以使管子受热或冷却时可以自由伸缩,但在这块管板上连接一个顶盖,称之为“浮头”,所以这种换热器叫做浮头式换热器。其优点是:管束可以拉出,以便清洗;管束的膨胀不变壳体约束,因而当两种换热器介质的温差大时,不会因管束与壳体的热膨胀量的不同而产生温差应力。其缺点为结构复杂,造价高。 U型管式换热器:U形管式换热器,每根管子都弯成U形,两端固定在同一块管板上,每根管子皆可自由伸缩,从而解决热补偿问题。管程至少为两程,管束可以抽出清洗,管子可以自由膨胀。其缺点是管子内壁

7、清洗困难,管子更换困难,管板上排列的管子少。优点是结构简单,质量轻,适用于高温高压条件。(二)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半片进行热量交换。它与常规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在相同的流动阻力和泵功率消耗情况下,其传热系数要高出很多,在适用的范围内有取代管壳式换热器的趋势。2课程设计任务书2.1设计题目:煤油换热器的设计2.2设计条件:1、 处理能力 1.188105吨/年煤油2、 设备型式 列管式换热器3、 操作条件a 煤油:入口温度120,出口温度40b 冷却介质:自来水,入口温度1030,出口温度5060c

8、允许压强降:不大于1.5105Pad 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3设计计算3.1确定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条件,由于被冷却流体煤油不够清洁,因此不能选用U形管式换热器;另外,由于被冷却流体煤油与热流体自来水的温差相对来说比较高,所以排除了选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可能性。然而浮头式换热器,它的两端管板的有一端可以沿轴向自由浮动,这种结构不但完全清楚了热应力,而却整个管束可以从壳体中抽出,便于清洗和检修。因此,此次设计应选择浮头式的列管式换热器。根据设备的使用合理性原则,3.2流动空间以及流速的确定 从增加两物流的传热膜系数看,应使煤油走管程,冷却水走壳程。但由于冷却水较易结垢,若其流速太低,

9、将会加快污垢增长速度,使换热器的热流量下降;又被冷却的流体宜走壳程,便于散热。所以从总体考虑,应使冷却水走管程,煤油走壳程。选用252.5的碳钢管,管内流速取0.8m/s。3.2 计算总传热系数3.2.1 确定流体流动及进出口温度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口温度的平均值。 壳程煤油的定性温度为 T=80() 管程流体的定性温度为取进口温度25,出口温度55 t=40()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流体的有关物理性质数据查工程常用物质的热物理性质手册可得煤油在80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密度 定压比热容 导热系数 =0.144W/(m)粘度 =0.66410Pas冷却水在40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密度 定压比热容

10、导热系数 粘度 3.2.2计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34.6253.2.3 计算热负荷和冷却水流量 热流量冷却水用量3.2.4总传热系数假设总传热系数 K = 400 、3.3 换热器主要附件的确定及工艺结构尺寸3.3.1 污垢热=0.00034394 m2/W=0.00017197 m2/W3.3.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3.3.2.1计算传热面积考虑15%的面积裕度 3.3.2.2管径和管内流速选用252.5的传热管(碳钢),取管内流速为=0.8 m/S3.3.2.3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按单程管计算,所需的传热管长度为 按单管程设计,传热管过长,宜采用多管程结构。现在取L=9米管,4管程该换热器管

11、程数为Np = 23 4 =92根3.3.2 平均温度校正和壳程数平均传热温差校正系数 按双壳程,四管程,温差校正系数应查有关图表,可得。0.89 3.3.3 热流量的校正 Q = K A = 40063.10530.816 = 777900 3.3.4换热管排列和分程法采用组合排列法,即每程内均按正三角排列,隔板两恻采用正方形排列.取管心距,则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数 采用多管程结构,取管板利用率0.7,则壳体内径为 取400mm3.3.5 折流板和接管3.3.5.1 折流板 (按单壳程计算)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25%,则切去的圆缺高度为 故可取100 取折流板间距,

12、 则 可取B为180mm。 折流板数 折流板圆缺面水平装配。3.3.5.2 接管壳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取接管内煤油流速为,则接管内径为 取标准管径为80mm。 管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取接管内循环水流速,则接管内径为 取标准管径为80mm。3.4 核算总传热系数3.4.1 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对圆缺形折流板,可采用克恩公式 当量直径,由正方形排列得 壳程流通截面积 壳程流体流速及其雷诺数分别为 普兰特准数 粘度校正 3.4.2 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管程流通截面积 管程流体流速及其雷诺数分别为 普兰特准数 3.4.3 总传热系数 3.4.4 设计裕度传热面积 该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面积 该换热器的面积裕度为

13、传热面积裕度适宜,该换热器能够完成生产任务3.5核算压强降3.5.1 管程压强降 , , , 由,传热管相对粗糙度0.005,查图摩擦系数与雷诺准数及相对粗糙度的关系得,流速, 所以 管程流动阻力在允许范围之内。3.5.2 壳程压强降 ,.15 流体流经管束的阻力 流体流过折流板缺口的阻力 . 总阻力 壳程流动阻力也合适3.3.3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见下表)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换热器型式:浮头式换热器换热面积(m):56.143工艺参数名称管程壳程物料名称自来水煤油操作压力,MPa0.40.3操作温度,24/56120/40流量,kg/h20483.94815000流体密度,

14、kg/m992.2781流速,m/s0.7940.677传热量,kW760总传热系数,W/mK544.955对流传热系数,W/mK4181.0011146.239污垢系数,mK/W0.000343940.00017197阻力降,MPa0.06410.111程数42推荐使用材料碳钢碳钢管子规格252.5管数92管长,mm9000管间距,mm32排列方式正三角形折流板型式上下间距,mm180切口高度25%壳体内径,mm400管口表符号尺寸用途连接型式aDN80循环水入口平面bDN80循环水出口平面cDN80煤油入口凹凸面dDN80煤油出口凹凸面eDN20排气口凹凸面fDN20放净口凹凸面四 换热器的安装与维护安装1.安装位置:根据该换热器的结构形式,在换热器的两端留有足够的空间来满足拆装,维修的需要。2.基础:必须使换热器不发生下沉,在活动支座的一端应予埋滑板。3.地脚螺栓和垫铁1)活动支座的地脚螺栓应装有两个紧锁的螺母,螺母与底板间应留有1-3mm的间隙。2)地脚螺栓两侧均有垫铁。设备找平后,斜垫铁,可与设备支座底板焊牢,但不得与下面的平垫铁或滑板焊死。3)垫铁的安装不应妨碍换热器的热膨胀。6 参考文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贾绍义 柴诚敬 天津大学出版社 化工原理(第二版) 杨祖荣 化学工业出版社1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