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8.通过讲评生物实验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实例研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395177 上传时间:2021-10-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468.通过讲评生物实验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实例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468.通过讲评生物实验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实例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468.通过讲评生物实验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实例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468.通过讲评生物实验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实例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68.通过讲评生物实验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实例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通过讲评生物实验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实例研究摘要:实验考察是高考生物考察的重点,难点。同时也是学生得分的“盲区”。本文结合实例对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通过实验题讲评来提高高三学生生物实验题的解题能力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实验题;解题能力;实验题讲评1 引言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和变革客观世界的主要活动之一1。各种各样的生物学实验能为学生提供认知背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实验考察也是高考生物考察的一个重点,难点。高考中生物实验题的比重逐年增大,能力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分析近几年浙江省理科综合高考题,生物实验题集中在生命活动的调节和遗传变异两大知识点上。是学生得

2、分率比较低的部分,是学生得分的“盲区”。实验也是平时练习,测试中的重头戏,但得分情况往往不尽人意。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台州市高三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的第46题是一道和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实验题,总分10分。得分情况部分统计如下:学 校46(4)46(7)、(8)总得分总得分率台州中学2.99 1.17 4.16 41.6%温岭中学2.98 1.06 4.04 40.4%仙居中学2.90 1.07 3.97 39.7%临海回浦中学2.84 1.06 3.90 39.0%蓬街私立中学2.78 1.11 3.89 38.9%三门中学2.83 1.01 3.84 38.4%台州一中2.88

3、0.95 3.83 38.3%天台中学2.75 1.05 3.80 38.0%黄岩中学2.84 0.96 3.80 38.0%温岭新河中学2.77 1.00 3.77 37.7%椒江书生中学2.78 0.95 3.73 37.3%路桥中学2.74 0.98 3.72 37.2%玉环玉城中学2.710.953.6636.6%玉环楚门中学2.750.903.6536.5%温岭二中2.651.003.6536.5%临海大田中学2.430.883.3133.1%玉环实验学校2.320.923.2432.4%黄岩二高2.140.842.9829.8%椒江洪家中学1.960.802.7627.6%温岭箬横

4、中学2.020.722.7427.4%27校平均2.821.013.83 38.3%表一:台州市高三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第46题得分情况统计表(部分)从上表可以看出,该题难度系数为0.38,属于难题。考后和学生的交流中也了解到,很多学生做不好实验题,不是知识点没有掌握,而是审题时抓不住关键词,描述时没有中心句。答题答不到要点,拿不到分。学生实验题的解题能力亟待提高,为此结合试卷讲评,在我所任教的高三(3)班开展了一些实验能力培养的研究。2 实例研究2.1课前认真备课准备好第46题的得分情况比较表格、相关问题串、实验设计部分参考答案和巩固练习。(整理在多媒体课件上,方便展示)2.2课堂精心组织课

5、堂上进行组织教学后便和学生一起读题,读题时对关键词加重语气并附带一定的面部表情。试题如下:某小组同学查阅并学习了植物生长素的有关内容:“植物的向重力性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通常植物的幼苗在水平放置时,根向地弯曲生长,表现为正向重力性;茎则背地弯曲生长,表现为负向重力性。植物的向重力性是由于重力引起根、茎器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而导致的差异生长。”随后,他们提出了问题:“植物的叶是否也具有向重力性呢?”他们查阅了资料,获知“葱、蒜等叶子剪去上部还能继续伸长,这是因为叶基部的居间分生组织是位于成熟组织之间的分生组织。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6、由此,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请你参与其中,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假设:植物叶片具有向重力性 实验材料:葱叶 实验步骤: 选取葱叶并分组:选择保留基部的直的葱叶A组:葱幼叶 B组:未成熟叶(介于幼叶和成熟叶之间) C组:成熟叶 固定:将A、B、C叶横放在同一表面皿上,叶基放在表面皿中,叶尖端放在表面皿缘外,在叶中部用透明胶将叶固定在表面皿缘上。 加水:加清水于表面皿中,叶基浸入水中培养24小时。 分析思考: 从实验假设和步骤看,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 。 上述实验还必须在黑暗条件下进行,为什么? 。 由于重力的作用,葱叶的生长素是如何分布的? 。 重复实验:重复多次 实验结果:A组叶片向上弯

7、曲,弯曲程度最大;B组叶片向上弯曲,弯曲程度较A组小;C组叶片几乎不弯曲。 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 拓展实验: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在细胞水平上解释本实验中葱叶弯曲生长的现象。(简要说明实验方法,并做出解释) 。读完试题后多媒体展示以下问题串,供学生讨论,分析: 对于题干中同学们所查阅的资料,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实验假设还可以有哪些?提出实验假设要注意什么?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自变量? 该实验的因变量是什么?如何检测因变量? 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哪些?如何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试从细胞水平上解释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并尝试设计实验,解释本实验中的弯曲现象。通过同学们的激

8、烈讨论,回答。基本上达成了以下共识: 葱叶在离体状态下依然能够生长 成熟程度不同的葱叶所含有的生长素含量不同 本实验的因变量是葱叶的生长情况(葱叶是否弯曲) 在重力作用下,葱叶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远地侧生长素分布少(比较打倒的盆栽植物根、茎生长素分布情况得出的结论) 葱叶具有向重力性 光是本实验中一个重要的无关变量(因为单侧光也会引起生长素分布的不均匀)对于本实验的自变量究竟是重力还是生长素浓度(叶片的成熟程度)存在争论。部分同学从实验目的出发,认为本实验是探究植物叶片是否具有向重力性,重力作用是我们要控制的变量。根据自变量的可控性,重力应该是自变量。就此我又追问了一句:“如果本实验中的重力是

9、自变量,哪么实验中是如何体现对照的?”通过回顾实验步骤A、B、C三组叶片都受到了重力刺激,绝大部分同学才明白重力在本实验中是一个重要的无关变量而不是自变量。对于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同学们还有疑惑,我没有直接给出解释,而是引导学生适时回归课本,从教材,从课堂笔记中去寻找答案。很快有学生在必修3课本的48页找到了解释。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是由于单侧光的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的不均匀,背光侧的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的纵向伸长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细胞生长慢。所以表现为向光弯曲生长。此时班上的一位姓程的同学(生甲)又翻出了去年期末考试前我们所做的一套模拟题,找出了第19题(见附件1)。接着说可以制作

10、临时装片观察葱叶弯曲部位的细胞大小情况,从而在细胞水平上通过实验解释葱叶的向重力性。听到他的发言我会心地笑了,同学们已经学会从以前做过的练习中去寻找解题思路,这说明他们的思路更宽了,知识迁移能力更强了,对知识的理解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深度。打铁趁热,我及时让他起立来描述他的实验设计及解释。生甲:“取A组实验后的弯曲部位葱叶,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近地侧和远地侧细胞的大小情况。如果近地侧细胞比远地侧细胞长,则葱叶具有向重力性,实验假设正确。如果近地侧细胞比远地侧细胞小,则”未等他说完,教室里就已经议论开了。不少同学持反对意见,就等我发问了。师:“你们认可他的实验设计及解释吗?”生乙:“实验设计

11、没有问题,但解释不对。他现在是在下实验结论,而不是在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师:“很好,很好!那该如何解释呢?”生乙:“应解释为在重力作用下,葱叶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细胞长;远地侧生长素分布少,细胞生长慢,细胞短。所以葱叶弯曲生长。”师:“很好!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全体同学:“没有了!”(声音很齐)师:“A、B、C三组葱叶都弯曲了吗?弯曲程度有没有差异呢?”全体同学:“没有!有差异。”生丙:“哦,原来还要解释A、B、C三组葱叶由于生长素浓度不同而导致的弯曲程度不同呀!”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的适时设疑,补充。本道试题的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紧接着我又多媒体投影了本题的实验设计部分的参考

12、答案和评分标准(见附件2)。让学生结合答案去悟生物实验题的语言描述,结合评分标准去想如何拿生物实验题的分。到此为止,整堂课都处于一种高度开放的状态,该收一收了。我便结合我市各校本题得分情况的比较表,分析我们和别人比较时的不足和优势。并对实验题的解题思路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分清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 分析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选择,处理实验材料(往往涉及到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书写实验步骤分组编号(方便对照的体现,实验结果、结论的描述)控制自变量调控无关变量于相同且适宜状态,观察、记录因变量 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要注意结果、结论的区别及能结

13、合实验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2.3课后及时反馈课后多媒体展示了本节课的巩固练习(见附件3),反馈教学效果。3 结语试题讲评课在讲的时候不仅要讲透考察的知识点,还要讲透解题策略,答题思路;在评的时候不仅要评“不足”、评“误解”,还要评“优势”,评出信心,以利于学生继续学习。讲评课上,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把传统的“我讲你听,我说你写”的教学模式扭转过来。变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方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2。实验问题常考常讲,常讲常考,却总是在考试时“考情不断”。这就要求我们在“讲”上狠下功夫,多多钻研,只有讲的精才能考的好。 参考文献:1周美珍,生物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14、:1632李艳华,巧妙上好高三生物习题评析课,中学生物学,2005(1):20-22附件1:某同学利用发生了向光弯曲的燕麦胚芽鞘,制作成切片并观察。他绘制了背光侧和向光侧的细胞形态示意图(如右图所示)。结合课本知识可得出的结论是( B )选项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原理是能促进胚芽鞘的弯曲部位是ABCD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细胞分裂细胞伸长附件2:实验设计题部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将弯曲生长的葱叶纵切,制成临时装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比较近地侧和远地侧细胞的大小和长度。 (1分) 由于重力的作用,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伸长生长快,近地侧细胞长。远地侧生长素分布少,细胞短,葱叶向上弯曲生长。 (1分) 幼叶

15、生长素含量多,生长快,弯曲度大。老叶生长素含量少,生长相对较慢,弯曲度小,甚至不弯曲。 (1分)附件3:巩固练习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迎春枝条作实验材料,做了研究萘乙酸(NAA)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实验的预实验,结果如下图。请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进一步的探究实验:材料用具:生长旺盛的一年生迎春枝条若干、烧杯、量筒、培养皿、NAA、蒸馏水等。配制溶液:配制浓度依次为2ppm、 (溶液浓度梯度差为0.5ppm)NAA溶液9份, 编号19。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 第四步:每天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观察记录。请设计本实验的观察记录表。该实验应控制好的两个主要无关变量是 、 。参考答案:(2)配制溶液:2ppm、2.5ppm、3ppm、6ppm(3)第一步:将迎春枝条随机均分为9份 第二步:将9份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在19号NAA溶液中(4)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促进插条生根情况统计表(5)各组枝条处理时间长短一致 所用植物材料尽可能做到条件相同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